_马赛克主义_21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走向.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演变
1923年,柯尔施和卢卡奇分别出版了《马克思主义 和哲学》和《历史与阶级意识》,标志着西方马克 思主义的诞生。 1930年,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 个反批判》中最早使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术 语。
结论:要扬弃物化,就要依赖于历史的总体性的 生成,而总体性的生成又取决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 识的自觉。(主张思想革命、文化革命)
葛兰西认为,东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是20世纪初西方 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 东西方社会结构的主要差别体现于 市民社会地位的不 同。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市民社会 政治社会(国家)
2、对现代人遭遇到普遍的文化困境的思考
表现: 一是传统的经济、政治、权力、技术等不再表现为 直接的、赤裸裸的外在强制力而对特殊阶级和阶层 进行统治和压迫,而是通过技术理性整合成一种无 所不在的、渗透到一切生存领域中的、总体性的、 内在的操控和统治机制。 二是文化的统治所形成的物化和异化的生存样态在 某些方面不同于马克思所描写的被自己的劳动产品 所压迫和统治的传统劳动异化。
以卢卡奇和葛兰西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主 要对第一次世界界大战后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失败教 训的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批判,他们把主要 精力放在阶级的意识形态上,强调意识革命和争夺 文化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而第二次世界大站之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则逐步 把批判的视野从阶级的意识形态转向全社会普遍的 文化境遇上。(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
另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则对传统无产阶级革命观提 出质疑,并制定了以意识革命和文化革命为先导或 主要内涵的新的革命观。以卢卡奇和葛兰西尤为突 出。
21世纪西方文学走向与特征论文
浅论21世纪西方文学的走向与特征摘要:经过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深入研究,可以较为容易看出21世纪西方文学的走向与特征。
经研究大致可以发现20世纪西方文学呈现纵向发展的两条主线:一条是由现代主义发展到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另一条是处在发展变化中的现实主义文学。
对于21世纪而言,西方文学会逐渐地从“文学终结”、“作者死亡”、“小说终结”这样一片噪杂声中走向多元化融合的道路,显示出其基本的时代特征即:走向多元性、回归现实主义、图像转向、重返道德关怀。
关键词:跨世纪;西方文学;走向;特征一、21世纪西方文学的走向回顾历史,20世纪的西方文学在世界文学之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首先,20世纪的西方文学经历了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演变的过程;其次,20世纪西方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的现实主义文学也具有着其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从历史定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及后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中具有更高的地位。
它与反映传统精神的现实主义文学相比较而言,更能形象地折射出西方20世纪的社会风貌与时代精神。
针对整个20世纪西方文学的纵向发展走向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可以看出21世纪西方文学的发展走向,势必会在多元化的混乱格局中逐步走向融合。
二、21世纪西方文学的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文学并没有终止,小说家、诗人与剧作家依然在努力地创作,但是他们的创作倾向却发生了很大改变,这种变化之后所呈现的特征,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一)走向多元性。
20世纪的9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以“西方中心主义”与“欧洲中心主义”为首的绝对主义已经失去统领地位。
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家都开始关注与思考如何构建新的国际文化平台。
在文化中心失去以后,全球人类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世界文化所呈现的是一种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人们所关注的是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对话与文化交流。
20世纪西方文化的多元性倾向引发了西方文学呈现出多元性。
西方文学这种多元性的体现主要是融汇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中。
艺术批评的四个坐标
艺术批评的四个坐标艺术批评的四个坐标美国文学批评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由作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者构成一个用以分析和比较各种不同文学批评理论的框架。
又称艺术四要素理论、四要素理论。
在1953年出版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首次提出。
最初是作为区分浪漫主义批评与以往文学批评所做的理论准备,也是艾布拉姆斯浪漫主义文学批评研究的逻辑起点,即将浪漫主义文学批评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或在创设的“艺术批评四个坐标”中,考察其独特的历史价值。
艾布拉姆斯提出这一理论是为他的浪漫主义研究构建参照坐标,依据这个“分析图式”来确立浪漫主义文论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中的位置,从而研究其历史渊源、价值与影响。
在他看来,浪漫主义文论在文学批评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文学批评史中的一个转折点。
浪漫主义文论(主要是英国和德国)的出现打破了延续多年的批评传统,文学理论在S.T.柯勒律治时代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现代文学观念形成的过程。
艾布拉姆斯强调:“他们做出了各种创新, 提出了各种新视角和新方式,而这些视角和方式将我们这个时代的批评与传统批评截然分开,甚至包括那些宣称反浪漫主义的流派”。
因此,在艾布拉姆斯看来,如果不能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参照系”来审视历史上纷繁复杂的文艺理论,就无法呈现浪漫主义批评具有的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无法描述其历史渊源、价值和影响,也就无法形成对它的完整理解。
基于此,艾布拉姆斯需要构建一个文艺批评参照系。
艾布拉姆斯提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大体在这四个要素加以区别”。
这四个要素就是作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者。
艾布拉姆斯描述的“四要素”中,第一个要素是作品,即艺术产品本身。
由于作品是人为的产品,所以第二个要素便是生产者,即艺术家。
一般认为作品有一个直接或间接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其总会涉及、表现、反映某种客观状态或与此有关的东西,被认为是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感情、物质和事件或超越感觉的本质构成,此即“世界”。
西方文学批评方法
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西方文学批评方法是指对西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和解释的一系列方法和理论体系。
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涌现出了许多不同的批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价值取向。
本文将就几种主要的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
首先,传统批评方法是西方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批评方法主要关注作品的形式、结构、风格和语言运用等方面。
代表人物有亚里士多德、霍梅罗斯等。
传统批评方法强调文学作品的内在美学特征,强调作品本身的独特性和完整性。
传统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和分析,从而揭示作品的内在意义和艺术价值。
其次,结构主义批评方法是20世纪中叶后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批评方法。
结构主义批评方法主张从作品的结构和符号系统入手,揭示作品的深层结构和意义。
代表人物有巴特、利奥塔等。
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强调文学作品的符号和意义,注重作品中的隐喻、象征和符号的解读和分析。
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从而揭示作品的深层结构和意义。
另外,后现代主义批评方法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批评方法。
后现代主义批评方法主张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化和跨学科的分析和解读。
代表人物有福柯、德里达等。
后现代主义批评方法强调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注重作品的政治、性别、种族等议题的分析和解读。
后现代主义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解读,从而揭示作品的多重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西方文学批评方法是对西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和解释的一系列方法和理论体系。
传统批评方法强调作品的内在美学特征,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强调作品的结构和符号系统,后现代主义批评方法强调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价值取向,都对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和分析。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批评方法来全面而多角度地理解和欣赏西方文学作品。
新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家及其理论-最新范文
新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家及其理论当代世界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从来就没有,将来也不可能与马克思主义完全斩断联系。
在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依然在迅猛发展,成为近年来西方学术中最具活力的推动力量之一。
198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在我国得到了全面的译介。
其译介和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卢卡契、布洛赫,布莱希特、萨特、麦舍雷、戈德曼、安德森、伊格尔顿、弗洛姆、马尔库塞、阿尔都塞、本雅明、阿多诺、霍克海默得到了大量介绍和翻译,中国学术界对这些名字己耳熟能详。
1990年代中期以来到近年为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詹姆逊、哈贝马斯等人的翻译研究和现代性、后现代理论的讨论探索。
詹姆逊常来中国,其所思所想恰如风行水上, 所到之处激起层层涟漪(对他的介绍和翻译1980年代就一开始,但真正大量的译介和研究仍在1990年代);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和其后崛起的斯皮瓦克的理论创见则引发国内学人对后殖民理论的持久的关注; 威廉姆斯、斯图亚特.霍尔、理查德.霍加特和汤普森等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后来居上,连带引起国内对葛兰西”霸权(领导权)”理论的” 再”发现;而批判理论的几位不可遗漏的法国理论家鲍德里亚、福柯、布尔迪厄等曾经的或半截子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国内引起了跨学科研究的热情;哈贝马斯则独占鳌头,相关译事与研究均保持了持久的热度;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所表现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转向又引起学界惊异的注视,特别是两位巨擘先后访问中国,引发了一轮新的思考与讨论。
与国内情形的低迷截然不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批判理论则在许多学校堂皇占据经院的高位,风头一直强健。
1980年代以来出版了大量的相关著作。
如马丁?杰的《辨证的想象》以及沃尔夫?威格绍斯的《法兰克福学派》全而梳理了批判理论发展的历史线索。
尤金.伦的《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弗兰克.莫莱蒂的《被当作奇迹的符号》对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文化进行过细致探讨;还有一些概述性的著作,如戴维?海尔德的《批判理论导论》、兹奥坦?塔的《法兰克福学派》,以及学者们所写的批判理论家的传记,如苏珊?贝克莫斯对瓦尔特?木雅明的介绍,丹尼尔?波斯顿对恩里克?弗洛姆的介绍,道格拉斯?凯尔纳对赫伯特?马尔库塞的介绍,阿帕德?卡达肯对乔治?卢卡契的介绍, 吉林?罗斯对西奥多?阿多诺的介绍等等。
文学批评中的理论与方法
文学批评中的理论与方法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和评价的学科领域,它旨在揭示文学作品的内在意义和艺术特点。
在文学批评中,理论与方法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并探讨它们在实际批评中的应用。
一、形式主义批评形式主义批评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强调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对于理解作品意义的重要性。
形式主义批评关注作品的语言、节奏、韵律等方面,通过分析这些元素来揭示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内涵。
形式主义批评方法包括对诗歌的韵律分析、小说的叙事结构分析等。
二、结构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元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结构主义批评强调对作品结构的分析和解读,通过揭示作品中的符号、隐喻、对比等元素来理解作品的意义。
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包括对作品中符号的解读、对作品结构的分析等。
三、后现代批评后现代批评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对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进行了批判和超越。
后现代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多元、开放和模糊的,拒绝确定性和单一解释。
后现代批评关注作品中的语言游戏、叙事策略等方面,通过揭示作品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来理解作品的意义。
后现代批评方法包括对语言游戏的分析、对叙事策略的解读等。
四、女性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关注女性在文学中的地位和形象,并试图揭示和抵制男性主导的文学传统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和歧视。
女性主义批评强调对女性角色和女性经验的关注,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性别关系和女性形象来理解作品的意义。
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包括对女性形象的解读、对性别关系的分析等。
五、文化批评文化批评是一种关注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之间关系的文学批评理论。
文化批评认为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个体创作,而是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文化批评强调对作品中的文化符号、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分析,通过揭示作品与社会、历史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来理解作品的意义。
21世纪西方文学走向及其特征
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即将成为过去,循着这十年西方文学的发展轨迹,我们是否可以猜度或把握21世纪西方文学的大致走向与基本特征?当然,如果我们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来考察,我们的猜度和把握或许更为准确和客观。
20世纪西方文学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当我们回首往昔,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一幅也还清晰的图画:20世纪的西方文学就纵的走向来看大体可以划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西方文学,另一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
这两条线大致平行,但有时又有交叉。
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20世纪世界文学具有广泛的影响,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于20世纪世界文学的影响显然更大,而且更深刻。
和体现了更多传统精神的现实主义文学相比,它更集中和突出地反映了一个飞速变化的世纪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
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源远流长,进入20世纪以来,现实主义文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它充分吸纳和借鉴了各种非现实主义流派的形式和手法,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现实主义大师:罗曼·罗兰、法郎士、纪德、亨利希·曼、托马斯·曼、布莱希特、伯尔、高尔斯华绥、肖伯纳、劳伦斯、德莱塞、库普林、布宁、安德烈耶夫……。
他们基本保留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注重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传统,仍然尽可能地注意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的完整统一性,并力图以文学形象反映社会和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同时,他们又发展和深化了现实主义的叙述形式,广泛地采用和吸纳了诸如意识流、蒙太奇、抽象、荒诞、变形、反讽、内心独白、内心分析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从而使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在形式上和手法上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横跨了整个20世纪。
现代主义肇始于19世纪末,而后现代主义直至今日仍没有停止其创作和影响。
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彻底反传统的姿态大胆探索,疯狂创新,创作了一大批千姿百态、光怪陆离的作品。
西方文学批评
第一章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历史与现状概观文学理论与批评是人类意识与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要受到人类整体意识水平的制约。
在人类社会进展较高级的时期,意识与自我意识都表现为某种系统的知识话语,而在任何一种知识话语背后都隐含着某种比较固定的知识论模式,也确实是制约着这种知识话语组成的大体方式。
因此要了解一种文学批评话语,最重要的莫过于把握制约着这种批评话语的知识论模式,而要了解批评话语的历史演变最重要的也莫过于了解它背后所隐含的知识论模式的转换。
一、摹仿说产生的知识论背景一、中西方传统知识论模式的大体不同与“诗言志”之说之于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一样,摹仿说能够说是西方文学观念“开山的纲领”。
在古希腊,从赫拉克利特到德谟克利特,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几乎所有涉及文学问题的人都以为文艺是关于某种外在东西的摹仿,他们的区别仅在于对所摹仿之物的明白得不同,例如赫拉克利特以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摹仿;德谟克利特以为人仿照禽兽而制造艺术;柏拉图以为艺术最终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亚里士多德那么坚持悲剧是对某种现实世界的“行动”的摹仿。
等等。
这种摹仿说一无例外地预设了如此一种理论观念:人与外活着界组成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模式,而人作为主体是能够把握作为客体的外活着界的。
那个理论预设恰恰确实是古希腊文学观念的知识论基础,也是两千年间西方文学理论最要紧的知识论基础。
例如作为古希腊哲学之开辟者的米利都学派在古代神话与古埃及天文学、几何学彼此渗透、彼此触发的基础上,一开口就追问世界的本原问题,并确信凭借人的聪慧是能够发觉并揭露世界本原的。
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曼德的“无”或“无穷”,阿那克西美尼的“气”都是关于世界本原的明白得。
用今天的目光看,这些“本原”或“本体”固然不是什么客观的存在,而是人的主观建构。
其中固然包括了推理的与想象的因素,但更多的却是一种基于体会的猜想。
这种猜想本身或许并无什么实际的意义,但它却组成了古希腊哲学的大体知识论设定:外活着界的组成是有序的:空间上的内与外,时刻上的先与后等等,而人的知识组成正在于把握这种外在秩序,因此真理确实是人的熟悉与这些外在秩序相契合。
考研外国文学评论知识点浓缩
考研外国文学评论知识点浓缩在考研外国文学评论的备考过程中,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知识点既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了解外国文学评论的基础。
本文将对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浓缩总结,帮助考生在备考中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
一、外国文学评论的起源与发展1. 古希腊文学评论的兴起:古希腊时期,由于哲学和艺术的发展,文学评论开始形成。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古希腊文学评论的里程碑。
2.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评论:文艺复兴时期,拉丁文学评论兴起,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基础,对希腊文学进行批判性研究。
3. 20世纪文学评论的兴起:20世纪,文学评论开始关注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
二、外国文学评论的主要流派与理论1. 结构主义:强调文学作品中的结构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关注作品的内在结构和符号的意义。
2. 形式主义:注重文学作品的形式特点,如韵律、节奏、语言运用等。
3. 新批评:强调解读文学作品时应关注作品本身而非作者的意图,注重文本内部的自足性。
4. 后现代主义:批判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和价值体系,关注语言的多义性和符号的推移性,强调对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
5. 后殖民主义:关注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文学作品,分析文学中的权力、身份、种族等问题。
三、经典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与著作1.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有《梦的解析》等著作,开创了心理批评的理论。
2. 巴赫金(Mikhail Bakhtin):著有《小说论》等著作,强调小说作为语言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3. 巴特(Roland Barthes):著有《象征的快乐》等著作,强调阅读过程中读者的主观参与。
4. 埃克科(Jacques Derrida):著有《离析》等著作,提出了解构主义的理论,强调符号的不稳定性。
5. 席勒(Friedrich Schiller):著有《诗学著述》等著作,对文学的本质和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走向 (读书笔记)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走向(读书笔记)20世纪被称为“批评理论的世纪”。
批评多元化,研究系统化、专业化正是20世纪西方文论明显的特征。
一、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两大主潮是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人本主义(Humanism)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旨在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索世界的本原。
这一哲学思潮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学批评,因此涌现出了人本主义文学批评流派,如象征主义批评(Symbolism)、意象派诗论(Imagism)、表现主义批评(Expressionism)、精神分析批评(Psychoanalysis)、现象学批评(Phenomenology)、存在主义批评(Existentialism)、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Western Marxism)、接受美学(Rezeptionsasthetik)和读者反应批评等流派。
在价值取向上,以上这些批评流派都基本上以人为本,例如象征主义诗论非常重视人的个性、个性的心灵活动和精神活动;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精神分析理论,重视“无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的存在主义理论高扬人道主义的大旗,把人的自由视为人的本质;接受理论和读者反应批评,非常重视读者的艺术和审美经验在文学阐释和艺术审美中的能动作用。
20世纪初,西方人本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了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关于“人是宇宙的精神,是万物的灵长”的人文主义思想,并重新强调了以单个的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它们在象征主义批评与意象派诗论中首先得到了凸现。
他们重视人的个性、个体的心灵活动并试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强调文学表现中的“非理性”的直觉对于文学创作的第一性,这在萨特的存在主义文论中就曾提及,但真正丰富人本主义观点的是瓦莱里(Paul Valery,1871--1945)的象征诗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关于感情与理性的“复合”,特别是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1952)关于艺术是“抒情的直觉和表现”的表现主义文论,甚至是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所剖析的文学中表现的个体精神史的创作理论都是人本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因。
西方文论批评方法
西方文论批评方法
西方文论批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该方法强调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认为作品是社会和历史的产物,需要在其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理解和评价。
2. 形式主义批评方法:形式主义批评方法关注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和语言技巧,认为作品的价值在于其形式的创新和完美。
3. 心理分析批评方法:心理分析批评方法运用弗洛伊德和荣格等心理学家的理论,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和潜意识,以及作品对读者心理的影响。
4. 神话原型批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等文化现象的研究,探讨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原型和象征意义。
5. 解构主义批评方法:解构主义批评方法质疑传统的文学观念和批评方法,认为文本是一个开放的、多义的系统,需要通过解构和重构来揭示其中的多重意义。
6. 女性主义批评方法:该方法关注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和地位的描绘,强调女性的主体意识和性别平等。
这些批评方法在西方文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相互补充,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多样的视角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文艺批评的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以其独特的方法论和价值观,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视角。
首先,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历史的反映,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实的反映。
因此,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分析其反映的社会现象、政治制度和经济关系等。
其次,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注重文学作品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一定阶级意识的反映,是一定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表现。
因此,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其代表的阶级利益和意识形态,分析其对社会变革和革命斗争的影响。
再次,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因此,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注重其艺术表现和审美体验,分析其如何通过艺术形象和语言表现来打动人心。
最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还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功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功能。
因此,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其如何通过意识形态的传播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总之,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我们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工具。
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发现其社会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把握其意识形态功能和阶级性等特征。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文学批评观以《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为中心雷蒙德·威廉斯,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以其独特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对文学批评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代表作《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之间的紧密关系,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学批评观。
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中,威廉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文学研究的结合进行了深入探索。
21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走向与问题_阎嘉
作者简介:阎嘉(1956—),男,重庆市人,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
本文写作中得到四川大学“985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项目的资助。
21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走向与问题阎 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摘 要:本文依据对英文文献的研究,对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的现状进行了独立思考和探讨,并就一些重要理论与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的现状进行了比较。
文中提出: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总体格局是无主线的“马赛克”或“游牧状态”,但在其中可以明显看出理性与感性、科学与人文、线性发展观与非线性发展观、解构与建构之争几条主线,并对“传统”、“经典”和“浪漫主义”等问题讨论作了集中论述。
一走向21世纪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将呈现出怎样的面貌?这是处于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界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原因很简单,百余年来,中国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不仅把西方文学理论当作重要的参照系和理论资源,而且,从西方引入的各种理论资源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国本土的传统之中,成了中国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形成的“新传统”的一部分。
无论我们的主观意愿如何,这种局面在较长的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甚至还有逐渐强化的趋势。
密切关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走向,并不意味着简单的“西化”和“拿来”,而是开创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新局面的动力之一,这早已成了中国学术界的一个基本共识。
正视这个基本现实,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基于此,并在深入研究原初文献的基础之上,我把走向21世纪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基本格局称为“马赛克主义”(M osaicism )。
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当今西方的各种文学理论观点和批评方法杂陈,彼此之间看上去似乎没有内在的联系,各自的视角和关注点极为不同,各自在学术圈内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形成了一种“众声喧哗”的局面。
即使就其中的任何一个论域或论题而言,我们也可以发现,哪怕他们关注的问题相同,但其立场、出发点、依据的理论资源、论述的方式和得出的结论,都极为不同。
西方文学批评方法
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西方文学批评方法是指对西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一系列方法和理论体系。
在西方文学批评领域,有许多不同的方法被提出和应用,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侧重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西方文学批评方法,包括传统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
首先,传统批评是指以文学作品的内在特点和传统文学标准为基础进行评价和分析的方法。
传统批评注重作品的情节、人物、语言运用等方面,通过对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来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传统批评方法强调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评价,是西方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
其次,结构主义批评是一种强调文本结构和符号系统的分析方法。
结构主义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由一系列符号和符号系统构成的,通过对这些符号和符号系统的分析,可以揭示作品的深层意义和内在结构。
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强调对文本的形式和结构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文本中的符号和符号系统进行解读,来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后现代主义批评是一种强调对文学作品后现代特征和语言游戏的分析方法。
后现代主义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游戏,作品中的语言和符号并不是单纯的表达工具,而是具有自身的游戏性和多重意义。
后现代主义批评方法强调对文本中的语言游戏和后现代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作品的语言和结构进行解构,来揭示作品的后现代特征和内在含义。
最后,女性主义批评是一种强调对文学作品中性别问题和女性视角的分析方法。
女性主义批评认为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忽视了女性作家和女性角色的存在,对女性的文学作品和女性视角的研究不足。
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强调对文学作品中的性别问题和女性视角进行分析,通过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视角进行解读,来揭示作品对性别问题的关注和探讨。
综上所述,西方文学批评方法涵盖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和观点,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侧重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文学作品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批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西方文学作品。
简述20世纪之前西方文学批评的发展过程
简述20世纪之前西方文学批评的发展过程摘要:一、古希腊时期文学批评的起源二、罗马时期文学批评的传承与发展三、中世纪文学批评的特点四、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批评的变革五、17世纪至19世纪文学批评的流派与思潮六、20世纪文学批评的多元化和现代化正文:自古以来,西方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可谓是源远流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要回顾20世纪之前西方文学批评的演变过程,以期对这一领域的历史脉络有更清晰的认知。
首先,我们要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这是西方文学批评的起源。
当时的哲学家、文学家和评论家们,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对文学作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他们关注作品的道德观念、艺术价值以及审美标准,为后世文学批评奠定了基础。
罗马时期,西方文学批评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著名文学评论家贺拉斯、朗吉弩斯等人在希腊文学批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多关于文学创作和审美观念的观点。
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开始关注文学作品的形式、风格和修辞手法,为文学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进入中世纪,西方文学批评受到了基督教信仰和神学思想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以宗教文学为主要对象,重视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和道德价值。
评论家们强调文学作品的神秘性、寓意性和寓言性,使之成为宗教教育和道德教化的工具。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文学批评迎来了重大变革。
评论家们开始关注人性的价值,强调个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同时,他们对古典文学遗产进行了重新审视,倡导对文学作品的创新解读。
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为后世文学批评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7世纪至19世纪,西方文学批评呈现出丰富的流派和思潮。
在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文学运动的影响下,文学批评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评论家们关注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社会意义和历史地位,推动了文学批评的成熟与发展。
到了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进入了多元化和现代化的阶段。
随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兴起,文学批评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21世纪的文学批评》记录
《21世纪的文学批评》阅读笔记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文学批评在21世纪的意义 (2)2. 当前文学批评的挑战与机遇 (4)二、文学批评的方法与视角 (5)1.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7)2.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9)3. 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 (10)4. 生态批评 (11)5. 数字人文与文学批评 (13)三、21世纪文学作品分析 (14)1. 短篇小说 (15)2. 长篇小说 (17)四、文学批评家与作品 (18)1. 当代文学批评家的贡献 (19)2. 名人名著的批评解读 (21)3. 新兴作家的发现与推广 (22)五、文学批评与社会互动 (23)1. 文学批评在教育中的应用 (25)2. 文学批评与公众对话 (26)3. 文学批评在政治与社会运动中的作用 (28)六、未来展望 (29)1. 文学批评的发展趋势 (30)2. 技术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32)3. 跨文化交流与文学批评的未来 (33)七、结语 (34)1. 对21世纪文学批评的反思 (35)2. 对文学批评未来的期待 (36)一、内容概述《21世纪的文学批评》是一本关于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著作,作者从多个角度对21世纪的文学批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文学批评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文学批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点;第二部分分析了21世纪文学批评的主要流派和理论观点,如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第三部分讨论了文学批评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和变革,如网络文学、电子书等新兴媒介对文学批评的影响;第四部分探讨了文学批评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文学批评来关注和解决社会问题;第五部分总结了21世纪文学批评的主要趋势和挑战,展望了未来文学批评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评价当代文学作品,同时也为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 文学批评在21世纪的意义文学批评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在21世纪,随着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文学批评的地位和意义愈发凸显。
文学批评资料之五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Western Marxism)又称“新马克思主义”或“西方新马克思主义”。
这一提法初见于1930年卡尔.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现状──反批判》一书。
在此书中,他把乔治.卢卡契和自己受到批判的思想倾向和理论主张称为“西方共产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
但这一称谓在当时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
1955年法国现象学理论家梅洛-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一书中专设《“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一章,阐述和介绍一种有别于列宁主义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解释、运用,并将这一思潮的源头追溯到卢卡契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此后,这一称谓逐渐流传开来。
1976年,英国“新左派”批评家佩里.安德森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一书中说:“在这个改变了的世界上,革命的理论完全起了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今天可以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他把卢卡契、科尔施、瓦尔特.本雅明、安东尼奥.葛兰西、西奥多.马尔库塞、赫伯特.阿多诺、让-保罗萨特、卢西恩.戈德曼、路易.阿尔都塞等人列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名单中。
安德森探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源起、发展、构成、特点等问题。
他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先进地区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产物,它是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工人阶级实践之间愈益分离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这个思潮“首要的根本特点在于:它的学术结构与政治实践相脱离”。
具体地说:一、“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中心由经济学和政治学转向哲学,并使它的正式场所由党的集会转向学院系科。
”除开外部因素,“一个决定性的事件”是马克思1844年巴黎手稿(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要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本身之中没有一种有力的内在因素同时起作用的话,这种转移就决不可能发生得如此普遍和如此剧烈。
”二、“倒转了马克思本身的发展轨迹”,即“放弃了直接涉及成熟马克思所极为关切的问题”,而提出:“马克思主义中理论研究的初步任务,是要理出马克思主义所发现的、然而却淹没在他作品题材的特殊性之内的社会调查规范,并在必要时使之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阎嘉(1956—,男,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学和英语学术文
献翻译。
3本文为2004年11月27日在上海财经大学外语系主持召开的“当代西方批评理论现状与走向”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马赛克主义”:21世纪西方文学
批评理论的基本走向3
阎嘉
(四川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一
我之所以把走向21世纪的西方文学批
评理论称为“马赛克主义”,是基于这样的情况:目前我正在主编一部名为《文学理论前沿读本》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代表性论文集。
从我所接触到的资料来看,我把西方在这个领域中所关注的问题分为五个大的方面:(1文学理论传统问题的现代进展;(2文学史与经典批评问题;(3文学理论与批评空间的拓展;(4文学理论的终结与“后学”;(5文学理论与身份问题。
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并非我自己的虚构,而是就其总体趋势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概括出来的。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论域。
例如,“英语化”和“新英语写作”就是后殖民时代英美文学理论和批评中的重要论域。
但这样的论域对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界来说,似乎就显得与我们的理论视野相去甚远。
在另一方面,就其中的任何一个论域而
言,我们也可以发现,虽然他们关注的问题相同,但其立场、出发点、依据的理论资源、论述的方式和得出的结论都极为不同。
换言之,他们对同样的问题的看法是
极为“多元化”的,几乎找不到任何主调。
例如,在“文学理论和批评空间的拓展”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批评方法的杂陈:散居者批评,性别与超性别批评,有色女性批评,伦理批评,生态批评,空间批评,赛博批评,鬼怪批评,唯物批评,新语用学,混乱理论等等。
这些情况告诉我们,在后现代的消费时代里,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早已告别了现代和前现代的语境与基本格局,即总有一种主导的思潮或理论支配着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走向,并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
如果我们一定要在走向21世纪的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中寻找一个主调的话,那么呈现出来的就是五花八门的“马赛克”面貌,我将其命名为“马赛克主义”。
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各种理论观
6
6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
点和批评方法杂陈,彼此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各自的视角和关注点极为不同,形成了一种“众声喧哗”的局面。
“马赛克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也是当今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基本面貌。
在外在表征上,后现代的“马赛克主义”一方面是极力追寻“多元化”,以此来对抗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或操纵;另一方面则呈现为“碎片化”,即不以建构宏大理论体系为目的,往往从一个特殊角度或阐发一种观点,或对传统理论进行解构,甚至打破学科界限,在跨学科的层面上来探讨某个问题(例如“性别”问题。
如何看待这种趋势?我的看法是:“马赛克主义”的出现正符合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走向,即从“福特主义”向“灵活生产与积累”转变,以及文化上的“消费主义”与“后现代”。
这种趋势目前还在发展演变之中,其影响与后果正在逐渐显露出来,并且正随着资本全球化的趋势在向世界的各种文化和地区渗透。
对此,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实际,作出头脑清醒的判断,而不是盲目地跟随其后去寻找理论与批评的“热点”问题。
对西方来说的“热点”问题,对中国来说未必就是“热点”;反过来说也一样。
二
在“马赛克主义”的语境之中,“终结论”或“死亡论”似乎成了一个很引人注意的论域,例如,我们不时看到“理论之死”、
“批评之死”、“作者之死”、“历史之死”一类的话题。
其实,在这一系列“终结”或“死亡”的话题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们的意图,即他们始终都是从一种理论立场出发去对抗或者解构另一种理论,并不是要完全否定理论与批评。
例如,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巴思曾经撰写过一篇影响颇大的文章《枯竭的文学》,这篇文章引发了西方文学批评界所谓“批评之
死”的话题。
可是,当我们仔细阅读了巴思的文章之后便会发现,巴思的真实意图是要挑战“写实主义”(国内通常译为“现实主义”,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会,而他挑战的目的却是要为文学创作开辟另一个“新的空间”,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就要挑战传统的“文学”观念———无论是总体意义上的“文学”,还是特定意义上的“文学”。
这类例子还有很多。
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必须清醒地自省:“终结论”或“死亡论”作者们的真实意图,即他们实际上要挑战的是什么,例如,他们要挑战传统、挑战经典、挑战文学理论和批评本身,还是要挑战文学理论与批评中一些陈旧的惯例和观念?如果我们认真解读他们的意图,结论大概只会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从另一个角度说,对理论的解构只有运用理论的武器。
这个“悖论”本身就说明了:理论(包括批评不可能被“解构”掉。
哈罗德・布卢姆的《西方经典》反对把文学和艺术“理论化”,坚持一种“艺术与理论对立”的观点。
可是,他用以反对“理论化”的武器,是18、19世纪浪漫主义的文学理论,尤其是以卢梭为代表的文学理论,其核心是倡导“审美的自由”,实际上是用“审美”来反对“理论”。
但是,所谓“审美”,却需要用“理论”来加以界定;一旦用“理论”来界定,“审美”就又落入了“理论”的圈套。
其实,西方的文学和艺术理论自20世纪以来,就不断存在着反理论(也包括“理性”的强大思潮。
这个事实使我们想到:“理论”实际上是一柄双刃剑———它要对艺术创作的实践进行反思和概括(即所谓的“理论化”,而一旦作出了某种概括,似乎又对创作实际形成了一种有形或无形的“控制”,对艺术家的个性形成某种“威胁”。
在我看来,这个悖论可能是我们永远都难以摆脱的。
如果我们不能摆脱这种悖论,即“执着地”纠缠于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或者总是自以为是地以为理论高于实践,那么就
76
“马赛克主义”:21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走向
决不可能走出这个怪圈。
惟一的出路或许是:我们必须明确理论自身的使命,那就是它将以自己的方式来建构一个价值体系,而不是要去“直接指导”什么创作实际,或者更糟的是给创作和作家以“教训”。
其实,我们从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各种“挑战”中看到的,正是对于“理论”以“牧师”的身份试图给“信徒们”教训的姿态的反叛。
如果说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界要从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吸取什么教训的话,恐怕这就是最大的教训。
三
“传统”也是“马赛克主义”语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早就被告知,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是以“反传统”著称的。
从表面看,情况确乎如此。
从以波德莱尔为开端的现代主义,到今天的后现代主义,传统一直都是各种标榜“创新”的理论家和艺术家们抨击的主要目标。
这方面的例子毋庸赘言。
但是,当我们认真阅读那些以“反传统”著称的理论家们(从尼采到福柯、利奥塔的著作时,实际上可以发现一个令人惊异的事实:他们一旦谈起“传统”时,简直就是如数家珍(福柯的《知识谱系学》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他们所走的路径是:以“传统”起家到反叛“传统”。
这样做的效果可能是致命的。
或许,弗兰克・克莫德的《经典与时代》一文给我们透露了一些“内部”消息。
他认为,经典总是与权力合谋,它为主流意识形态塑造“过去”,并将“过去”变为“现代”。
因此,经典成了“反叛者”对抗权力的斗争必须占领的主要领域。
我以为,这个观点恰恰道出了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大多数反传统的人们的主要心态。
也许问题
并不是真的要夺取什么“权力”,而是以此作为一种“姿态”。
我们知道,在后现代时代,“姿态”往往比任何真正的建构更能赢得喝彩与鼓掌,而人们也往往
沉浸在喝彩与鼓掌之中,再也不愿意去顾及别的东西。
这种趋势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理由在于:一方面,传统始终是我们进行理论建构与在理论上反叛必须依靠的资源: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这一点都是不可回避的。
另一方面,传统也很难被“反”掉,正如解构理论要借助理论的武器一样,反传统往往也要借助于传统。
对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界来说,尤其值得注意的,并且也是不同于西方的问题在于:自晚清以来我们就已经养成了一种不愿回到传统中去的习惯。
要扭转这种风气,恐怕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此外,我们发现,当代西方的文学批评理论非常重视对“文本”的解读,少有天马行空似的空谈“理论”。
这也可以算做是“他们”与“我们”的一大差异。
当他们谈论“女
性主义”之时,总要援引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代表作。
当他们谈论“鬼怪批评”时,也会详细地引证鬼怪批评的代表作。
实际上,由英美“新批评”所开创的“细读”方法,如今已经被英美学术界广泛接受,成了学术训练中最为基本的一个环节。
作为一个理论家,首要的不是能否谈论某某的理论或理论体系,而是要从“细读”的基本功里面得出某种“洞见”。
换句话说,理论的建构不是靠空口说,而是靠对于“文本”的真知灼见。
总之,走向21世纪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既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糟糕和一无是处,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铁板一块。
它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之中,其中有新锐的“先锋”,也有保守的传统派,而更多的却是走中间路线的人们:他们既不愿意走传统的老路,也对新的方向感到迷惘,宁可选取一条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的道路,成为整个“马赛克”当中的一块独立的个体。
此外,他们对于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倾向的敏感度,也是值得我们反省的。
86
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