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详解

合集下载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PPT)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PPT)
好人之所以好是因 为他是有智慧的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
神 的 重视人 起 源
觉醒和思考的能力
1.普罗塔戈拉提出:“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 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 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对此 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批判奴隶制民主政治 B.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C.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D.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
当时有人发现他们思想的缺陷吗?谁?
二、苏格拉底 公元前5世纪
1、背景和目的
阅读课本,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苏格拉底的主 张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 什么?
背景:(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目的: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 的城邦制度
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到灵魂内已 有的美德
苏格拉底的历史贡献
①对人性的研究,是人类精神 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
②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的学问。
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异同
同:
(1)研究对象:都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 (2)共同思想:都肯定了人的价值,否认绝对权 威。
• 智者学派的主张有哪些?影响如何?(主 张和影响)
智者学派 (BC5世纪中叶后)
智者(The Sophists)是些什么人?
智者是城邦的专职教师。知识渊博,口才出 众,进行巡回讲课或指导,教授修辞学、政 治学和辩论学,向受教育者收取学费。 智者们并不构成一个固定的学派,也没有统 一的学说,只是在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 遂被称为一派。他们的出现标志着希腊人的 思想已从对神秘浩渺的宇宙探索转向喧嚣的 人类社会。
在前7C以前,希腊人在解释自然现象 和社会现象时,简单地归结于一个以宙 斯为首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灵家 族。古希腊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都是神 创造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鬼使神差的 结果。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 件: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共26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 件: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共26张PPT)
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不强求道德一律。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理想国”学说)
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相同
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都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
流派
代表
主要观点
万物由水生成
领域
自然
体现的人文精神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 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 充满信心地出去 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 说空手而回的原因 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 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 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株 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 到发现已经走道尽头时 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爱情!”
克雷洛夫评论道:“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 人还要危险。”
知识即美德.没有知识,无法 成就道德 。
返 回
对智者学派的评价:
积极性:①对雅典民众思想启蒙和解放起 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 的最初体现。 消极性: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道 德,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 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 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苏 格 拉 苏格拉底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 底 之 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 死 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 说毕,一口喝干了毒酒。在场的人都伤心地 哭起来,连狱卒也流下眼泪。毒酒的作用渐 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 的建议躺了下来,他的神志开始混乱,最后 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 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ppt课件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ppt课件

苏格拉底:前469
(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年作—用前,39但9年忽,视古道希德腊著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名、哲道学德家沦,丧他和他的学
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
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
“希腊三贤”。他被后
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
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教学法
苏格拉底在教 育学生时,首先摆 出一付很无知的样 子,向学生请教一 个问题,然后顺着 学生的思路一步步 地发问;当学生有 了迷惑时,他并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举出一些实例, 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后人将这种方 法概括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 义。
知识就是道德
道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 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 知识,道德就是关于善的知 识。 ——《新版必修三》
著有《论神》
2.代表人物及主张:
(1)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约束力是相对的 (3)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不应该强求一律
评价: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树立人的尊严 与权威,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 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 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不 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忽视道德)
古希腊有一个名叫欧提勒士的人,他向著名的辩者普 罗泰格拉学法律。两人曾订有合同,其中约定在欧提勒士 毕业时付一半学费给普罗泰戈拉,另一半学费则等欧提勒 士毕业后头一次打赢官司时付清。但毕业后,欧提勒士并 不执行律师职务,总不打官司。普罗泰格拉等得不耐烦了, 于是向法庭状告欧提勒士。他提出了以下二难推理:如果 欧提勒士这场官司胜诉,那么,按合同的约定,他应付给 我另一半学费;如果欧提勒士这场官司败诉,那么按法庭 的判决,他也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他这场官司或者胜诉 或者败诉,所以,他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应付给我另一半 学费。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PPT课件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PPT课件
约定它们的人有好处的时候,它们才能存在,才是良好的 ;当它们对人没有好处和用处的时候应该予以废弃。所以 ,绝对不变的政体、法律、道德、宗教等等都是不存在的 。
——《人文精神与法治》
• 问题:有人说普罗泰格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 驱。你认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
12
3.智者学派主张:普罗泰格拉
二、人文主义发展:希腊哲学“三贤” 1.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人文主义升华 (1)背景: (2)思想主张: (3)意义: 2.柏拉图: 3.亚里士多德: 三、人文主义评价
含义
西文中通常把“人文精神”译作人文主义、人本 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
思想为: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 的理性。反对神学对人的压抑。
(传授辩论术等)
(2)研究主题:
人和人类社会。
.
10
• 雅典的民主政治经历了从______梭___伦______到 克___利__斯___提__尼__到__伯__利___克__里____的时期,其中 伯__利___克__里__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 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①_公___民__大会(最高的权力机构) ②_五__百___人_____会议 ③_陪___审__ 法庭
走进普罗泰格拉--“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
们不存在。” “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
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 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 上述材料体现了普罗泰格拉哪些思想主张?
观点:
人(是1)万物“的人尺是度万。物的尺度”。
这句话否在定当神时意有及衡什量么标积准极;意义?它的局限性是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PPT课件_1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PPT课件_1
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 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 强求一律。
“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 道他们不存在。”
“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 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 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 热。 否定神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单元线索
人文精神的产生、兴起和发展成熟的过程
• 西方奴隶制时代(公元前5世纪)人文精神的萌 芽——古希腊思想家们(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等)的思想。
• 14---17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文艺复 兴和宗教改革所体现的思想
• 17---18世纪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启 蒙运动。
第5课
新课程标准:
在收监期间,他的朋友买通了狱 卒,劝他逃走,但他决心服从国家的 法律,拒不逃走。后来在狱中服毒受 死终年70岁。
“神在人的身体中安排了能思考的灵魂”。

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
格 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
3.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 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 位日益突出)
4.公元前7世纪开始出现的自然哲学家们奠 定了思想基础。
一、智者学派 (公元前5世纪)
2、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安提丰 3、研究领域: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4、思想主张: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人是万物的
尺度。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 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 是恶行吗?

(精品课件)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47张)(精)

(精品课件)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47张)(精)

12 34 567
5.柏拉图设想出的理想国由统治者、护卫者及工作的民众三
个等级构成,“三个等级之间的界限不能被逾越,如果这种统治关
系不被侵害的话,公正就得以产生”。据此判断,柏拉图认为的公
正的社会是( )
A.人人平等
B.人民主权
C.各守其职
D.礼制文明
C [根据题干可知在柏拉图看来,国家正义就是城邦的三个等 级各守其序,各司其职,正义本质上就是一种秩序与和谐,故答案 为C项。]

教育 强调自己一无所知,传授知 首创私人讲学,强调师道尊
不同 主张 识以讨论的形式平等地进行 严,主张“有教无类”

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 从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出发,
目标
利,有利于个性发展
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①都关注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
彩。②都强调道德的价值;重视思想教化,追求个人品 相同点
[概念阐释] “智者学派” 公元前5一前4世纪,古希腊由于社会的需要,出现了一批“教 授智慧的教师”,即“智者”。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艺术——修辞 学,争辩的艺术——雄辩术,据理论证的艺术——辩证法。这些有 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自称为“智 者”,形成了智者学派。
知识点二 “美德即知识” 1.背景 (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_道__德__。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目的: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3.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美德来自于 知识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善是人的 内在灵魂 ,人作恶是出于无知。 (4) 教育 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4.意义: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使 哲学 真正成为一

部编版_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详解PPT

部编版_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详解PPT

一、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1.背景(公元前5世纪)
①经济基础:工商业发达,城邦经济繁荣 根本原因
②政治条件: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③个人因素:人的地位的提高、精神觉醒
④社会需要:公民参政的实际需要
2.探索的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政治法律 人际关系 社会组织 风俗习惯 伦理规范……
3.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安提丰等
但学生认为,如果官司我打赢了,根据法庭裁决,则 不应该交另一半学费。如果官司我打输了,根据约定,我 也不该交另一半学费。
法官不知所措,无法裁决。
普罗泰格拉的言论: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 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 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正如一阵风吹过,有人 觉得冷,有人觉得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 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①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人性; ②对真理的追求---理性; ③对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追求---超越性。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线索)
产生 前5C中叶以后(奴隶制)
公元前7世纪以前
宙斯神殿遗址
奥林匹斯山的众神 智


美神维纳斯




宙斯相传是古希腊神系中


的主神,掌管雷电,是诸


神和人类的主宰。

由神话到哲学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一种新的思考方 式。一些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 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 普遍性问题。于是,最早的哲学诞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
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
经济”。
——《马恩选集》
地理环境 (客观条件)
希腊工商业发展 (根本原因)
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 (主要原因)
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直接原因)
平民地位提高 个人主义成长
智者学派产生
二: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基本线索:
西方人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神的产生(萌芽 智者运动 公元前5世纪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公元14——17世纪
启蒙运动 公元17、18世纪
第5课 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
懂得智者 学派普罗 塔戈拉 “人是万 物的尺度” 的主张;
了解苏格 拉底“认 识你自己” 的主张;
理解人文 精神的内 涵。
奥林匹斯山12主神:众神之父宙斯 (雷电之神)、宙斯之妻赫拉(天 空之神)、海神波赛东、智慧神雅 典娜、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蒂密 斯、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忒、战神 阿瑞斯、火神赫斐斯特、商旅神黑 尔米斯、农神狄墨特尔。
导语
在西方思想史上,共出现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于希腊的智者运动;第 二次是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第三次是17、18世 纪的启蒙运动。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西方的人 文精神经历了由产生、复兴到发展成熟的历程。人文 精神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人 文主义倾向,它的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
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 全在于人的感觉。
评价(伟大之处):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 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 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6)影响:
⑴积极性:
①否定神,突出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古希 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②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多神教、人格化、人性化
公元前7世纪以前的希腊神话 时代,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 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赫拉特利特(公元前6世纪)
神 自然
“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元前5世 纪中叶

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
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
人文精神: 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
核 人文主义倾向。其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



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
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
人文主义: 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humanism)
从本质上说,人文主义就是强调人、注重人 性、尊重人的价值。
2.古希腊经济的繁荣(广大奴隶的劳动和工 经济 商业的发展,古希腊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政治 思想
3.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 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4.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 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 益突出)
人才 5.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 结构 氛围 与希腊先哲的探索有关
(5)基本观点:
⑴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要求树立人的尊严 和权威。(体现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⑵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道德的兴废都要 以人为尺度。 ⑶对于社会道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含义?黑格 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与以前的哲 学家的研究相比,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希腊神话集中体现在奥林匹亚 诸神.它们不像古代东方神兽同 体,神力至高无上;也绝非东 方森严凛威的道德主宰,而是 一大群相貌俊美、举止娴雅、 体魄健壮、有血有肉的与人同 形同性的神灵,即带有浓厚的 人性色彩。神与凡人的形象与 性格完全相同。这里没有专权 与等级,神与人同样喜怒哀乐、 七情六欲。既有忠诚勇敢的美 德,又有奸诈、嫉妒等人性的 弱点。希腊虽也有宗教,但这 宗教的世俗味很浓,人神同形 同性,宙斯也偷情,赫拉也嫉 妒,没有崇高性、神圣性、道 德楷模性。
1、否定神灵,强 调人的价值、作用。
2、关注政治、与 人类自身相关的问 题。
3、批判传统,否 定权威,追求平等。
4、注重实利,关 注个人的利益
1.智者运动的兴起
(1)时间: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 (2)原因:
①根本: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 ②主要: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③直接:个人主义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
一: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的希
腊奴隶制时代产生了人文主义精神 的最早萌芽,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智 者学派和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等。
结合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的社会特 征,分析人文主义精神萌芽的背景。
★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公元前5世纪) 地理 1.三面环海,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
⑵局限性: ①强调人的作用,但忽视了人道德作用; ②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 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一)智者学派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 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 么东西”。
热衷认识社会政治法律、与 世界共处、解决日常问题、 参与政治生活
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 人“平等”
角色——教师,任务——收 取学费,教育能言善辩的好 公民参与政治。
需要。
(3)探讨问题:与人类自身相关的问题。 (4)性质:是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
的运动,是一场思想革命。
2.智者及其言论特点
(1)智者的概念:
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雄辩术:争
辩的艺术
修辞学:说话的艺术)
(2)言论特点:
①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 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 主义。
②注重实利。
③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 敢于创新。
(3)代表人物与主张: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安提丰(所有人都是平 等)
(4)研究对象与视角:
⑴主要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⑵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