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解读

合集下载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必要性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必要性

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对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出明确规定,具有重大意义。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一、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必须依靠集体智慧这里所谈的高校(大学)是指由国家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包括部委所属院校和地方院校。

我们的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处于并还将长期处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科技、军事等相对优势的包围中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是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国家。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大学必然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大学,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目标是高水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局面。

国际方面,一是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各种力量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制约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和国家之间的关系,霸权主义受到限制。

但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霸权的斗争依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盛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地区动荡混乱复杂,国际军事领域竞争更加激烈;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

我国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三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技术突破以及重大集成创新不断涌现,科学传播、技术转移和规模产业化速度越来越快。

但应对气候变化、传染疾病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四是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世界各种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

但是,西方文化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着世界大部分信息话语权而对发展中国家处于优势地位;五是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以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为基础,以经济信息化为核心的信息化过程向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逐步扩展,智能化工具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一些见解

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一些见解

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一些见解摘要: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部署,是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学校治理、提高中小学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刻理解它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系统规划此制度的实践路径,促进改革的落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关键字:校长;负责制;见解引言:教育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而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人才的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管理体制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具有重要意义。

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可以确保学校与党的教育方针相一致,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因此,本文通过对对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旨在推动理论探索与创新,为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和指导,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

一、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重大意义(一)优化学校治理机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将党的领导与学校管理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学校治理结构。

通过明确校长的职责和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可以提高学校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可以积极引领教师团队进行教育教学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且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可以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要求,加强学校管理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

在这种制度下,校长作为党的重要干部,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和任务,必须时刻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确保学校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办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成长做出积极贡献。

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路径.(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深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将党的领导贯彻到学校管理的全过程。

要清楚认知党委领导是校长负责制的前提和基础,是学校办学方向和办学性质的保障,能够为学校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决策,保障学校的发展方向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致性,也要意识到校长负责制是党委领导实施的关键,校长作为学校的行政负责人,肩负着具体的管理职责。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一、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建立与发展
1996年颁发的 1996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 年颁发的《 织工作条例》总则第三条规定: 织工作条例》总则第三条规定: “ 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 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按照《中华人 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按照《 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积极主动、 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 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 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 项任务的完成。 项任务的完成。”
4、体制实施的功能
有利于加强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 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有利于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政治坚定,求真务实, 有利于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政治坚定,求真务实, 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 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 结和谐,善于领导科学发展领导班子) 结和谐,善于领导科学发展领导班子) 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
三、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
7、领导学校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 领导学校的工会、共青团、 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8、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学校民主党派的基层组 做好统一战线工作, 织实行政治领导, 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其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 动
三、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
2、校长的职权
三、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 高等学校党委的领导职责主要有: 高等学校党委的领导职责主要有: 1、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 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用马克 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 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校师生头脑,以社 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校师生头脑,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维护和保证学校的 稳定 3、领导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讨论决定重大事项 领导制定学校发展战略,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内涵及重要意义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内涵及重要意义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内涵及重要意义摘要:本文对高等学校坚持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重要意义及其内涵进行了探索,阐明了正确理解和把握其内涵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内涵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对高校实行有效领导的制度保证,也是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根本制度。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于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对于高校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完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及其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领导体制也几经变化,先后实行了“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校长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第一种突出党委领导的体制,易流于党委包揽行政事务,行政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有悖于管理的规律;第二种强调校长负责,这种体制虽然责任比较明确,但可能产生校长独断等问题;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力求将党委集体领导与校长个人负责结合起来,发挥二者的长处,更加适合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

1.1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我国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建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要求,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推进高等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这种体制,在保证高校正常运作的同时,保持了高校稳定和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这已经为高校发展历史所证明并为人们所认识。

1.2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有重要的管理意义。

在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以在高校建立起一个决策科学、运行高效、保障监督有力的工作格局。

对校长负责制的正确理解

对校长负责制的正确理解

对校长负责制的正确理解——专题讲座建立和完善责任制,是邓小平同志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指出“关键是建立责任制”。

“要从上到下建立岗位责任制。

这样工作才能有秩序、有效率,才能职责分明。

”许多学校管理的通病是责任不清,不讲效率,要求不高,议而不决,决而下行,行而无效,管理不善,指挥不灵,然而查究起来,又无人承担责任。

因此责任制在学校的落实,是学校管理的关键。

本文就校长负责制落实略抒己见。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肯定了“学校要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制的含义是,校长处于学校的中心地位,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学校党组作为政治核心起保证监督的作用,教职工通过教代会民主参与管理。

实施完整的校长负责制,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好校长负责制中的几个问题。

1、校长的中心地位与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校长是中心,党支部是核心,不能正确理解“中心”与“核心”的关系,是校长负责制不落实的常见问题。

一些学校就出现了“两心”现象,校长与支部书记争权夺利,互不服气,各搞一套,互不认帐,造成班子不团结,工作难开展的局面。

一些学校是“两心少一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软一硬,即校长。

书记谁硬听谁的,谁硬谁起主导作用,反正只要不发生问题,过得去就行,一旦有事又互相推诿扯皮。

还有一些学校“两心合一”。

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享有充分的权力,无拘无束,表面上避免了党政矛盾,实际上难以合理发挥行政体系和政治体系各自的作用。

有的学校就出现了校长兼书记大权独揽,滥用权利,营私舞弊,搞乱学校的情况。

校长为中心是校长的个人责任和科学管理所必须的统一领导及权责统一。

校长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首长,对内主持全面行政工作,对外代表学校,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同时兼负与上述权力相应的责任。

这使得校长职,权、责统一,校长的责任制得以保证,强化了行政指挥系统,有利提高学校工作效率,但是,校长不能撇开党支部,要以党支部作为政治核心和参谋部,在重大决策和行政过程中要依靠党支部的参谋和支持,并自觉接受党支部的监督。

中组部教育部负责人解读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中组部教育部负责人解读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中组部教育部负责人解读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布时间:2014/10/17 ·点击:3252014-10-16 23:54:43 来源:新华网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

日前,中组部、教育部负责人接受采访,对《实施意见》印发和贯彻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您谈谈为什么要出台这个《实施意见》?答:改革开放以后,高校进行过改革领导体制的探索,最终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写进高等教育法。

20多年来,这一制度为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促进高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实践证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

当前,高校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进一步强调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这一体制十分必要。

各地各高校在实践中也探索积累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需要上升到制度层面加以规范。

根据中央部署,中组部、教育部组织力量,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研究起草了《实施意见》稿,并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实施意见》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体现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要求,就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出要求、作出规定,为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重要遵循。

学习贯彻好《实施意见》,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问:请您介绍一下《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实施意见》共5部分,20条。

其中,第一部分“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和第二部分“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工作”,主要是关于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主要方式和内容,着重对“党委领导什么、怎么领导”和“校长负责什么、如何负责”进行明确。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必要性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必要性

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对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出明确规定,具有重大意义。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一、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必须依靠集体智慧这里所谈的高校(大学)是指由国家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包括部委所属院校和地方院校。

我们的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处于并还将长期处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科技、军事等相对优势的包围中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是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国家。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大学必然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大学,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目标是高水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局面。

国际方面,一是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各种力量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制约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和国家之间的关系,霸权主义受到限制。

但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霸权的斗争依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盛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地区动荡混乱复杂,国际军事领域竞争更加激烈;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

我国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三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技术突破以及重大集成创新不断涌现,科学传播、技术转移和规模产业化速度越来越快。

但应对气候变化、传染疾病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四是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世界各种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

但是,西方文化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着世界大部分信息话语权而对发展中国家处于优势地位;五是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以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为基础,以经济信息化为核心的信息化过程向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逐步扩展,智能化工具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法规概论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理解

法规概论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理解

对我国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理解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质是确立党委在高校的核心领导地位,同时充分发挥校长在学校的重要作用。

它体现了党委领导同校长负责的辩证统一。

在这一领导体制下,党委既是政治核心又是领导核心。

它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领导的有效形式。

这一体制中的“党委领导”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从党委在学校的地位来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立了党委在学校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的地位。

党委是学校的最高领导集体。

除党委外,在学校中不能有别的核心,不能有凌驾于党委之上或与党委平起平坐的组织和个人。

党委和校长的关系当然是,也只能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校长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党委充分尊重和发挥校长在学校的重要作用。

这是把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关键所在。

其次,从党委的主要职责来看,党委把工作重点放在研究和决定学校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上。

党委要对学校工作中诸如改革和发展的规划和方案、年度工作计划、系处级以上干部任免、晋职晋级工作方案、经费预决算、基建大项目安排以及校生产和科研发展计划等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并围绕党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中规定的高校党委的主要任务就体现了党委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和领导。

再次,从党委的领导方式来看,党委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所谓政治领导,主要是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对学校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所谓思想领导,就是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师生员工的头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办好社会主义的大学。

所谓组织领导,就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和组织师生员工实现党和学校的各项任务。

这一体制中的“校长负责”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如何理解“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

如何理解“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

如何理解“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俗话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必然是既要有管方向、定决策的,也要有抓执行、抓具体的,这样才能决策有效率、干事有方向、部署能落实。

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就是这样一个好制度、好机制。

评判一项制度的好与坏、优与劣,关键一点看其是否符合实际、适应实践。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性质的大学,其学校管理体制尽管不尽相同,但不论何种管理体制,其共同点就是不仅要符合学校的组织特点,更要能适应办学实践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

实践证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高校领导体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

这一制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巩固不能动摇。

一说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党委领导”就是书记统揽一切;“校长负责”就是学校行政事务都应校长说了算。

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把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割裂开了。

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党委领导,是党委在高校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统一领导学校的工作,是党的集体领导、集体决策,不是某一个人包揽一切;校长负责,是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班子成员自觉接受党委的集体领导,负责处理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完善学校的管理等工作。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比较典型的说法,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是“领导的不负责、负责的不领导”,这种说法虽不无偏激之处,但也反映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职责不清的问题。

职责清晰,方能各司其职。

新出台的《加强和改善高校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从管方向、管全局、管干部、管人才以及党要管党等方面,明确了党委的10项工作职责,从抓教学、抓科研、抓管理等方面,确定了校长的10项工作任务,让领导的担当责任、负责的参与领导,理顺了党委领导、分工负责、互相配合的工作机制,解决职责上错位、工作上串位的现象。

关于高校党委领导权责及其实现问题的思考——对《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的解读和增补

关于高校党委领导权责及其实现问题的思考——对《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的解读和增补

关于高校党委领导权责及其实现问题的思考——对《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的解读和增补
陈金圣
【期刊名称】《复旦教育论坛》
【年(卷),期】2015(013)005
【摘要】高校党委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党委集体的有效领导关乎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前景.从我国高校党委领导的实践来看,高校党委领导权责应有所拓展,涵盖领导高校的文化与制度建设,并在部分重要事务上由领导权、决策权延伸至管理权.高校党委或党委常委会成员的遴选要真正实现民主选举产生,且应考虑基层学术人员代表的比例和代表性.要健全和完善对高校党委集体的追责问责机制,以促进党委集体的自觉履责和有效履责.
【总页数】8页(P11-18)
【作者】陈金圣
【作者单位】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研究院,广东湛江52404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的党委领导的思考 [J], 吴洛夫
2.对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解读 [J], 陈晓文
3.对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的党委领导的思考 [J], 吴洛夫
4.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党委领导”权责探析 [J], 徐洪
5.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实现方式
——兼谈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落实 [J], 李陈财;刘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高校完善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思考

关于高校完善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思考

摘要 : 党委 领 导 下的校 长 负责 制是 中 国特 色高校 领 导体 制 , 党委领 导 、 长 负责 、 “ 校 教授 治 学、 民主 管理” 中国特 色现 代 大学 管理 制度 的 特 质 。“ 是 党委领 导” 重在 决策 , 发挥 党委领 导 核 心
作 用 ;校 长 负责 ” “ 重在执 行 , 发挥校 长协 调 与指 挥作 用 ; 教授 治 学” 在 落 实 , 挥教 授 在 学 “ 重 发 校 学 术事务 中的作 用 ; 民主 管理 ” “ 重在规 范 , 发挥教 职 工在 学校 中的主人 翁作 用 。
关 键词 : 高等 学校 ; 党委 领 导 ; 长 负责制 ; 授 治学 ; 校 教 民主 管理
在 当前 全 国高 教 战线深 人 贯 彻 实施 《 国家 中长 期 教 育 改革 与 发 展 规 划 纲要 (0022 2 1-00年 ) 进 程 》 中, 如何 把握 科学 发展 观全 面 、 调 、 协 可持续 发展 的要求 , 突出重 点 , 统筹 兼顾 , 不断 完善党 委领 导下 的校 长负责 制 , 积极推 进党 委领 导 、 长负 责 、 授治 学 、 校 教 民主 管理 的体 制 与机 制 创新 , 是 摆 在高 校领 导 和 这
上级 指示精 神 同本校 具体 实际 相结合 , 创造 性地 提 出和制 定学校 工作 的大政 方针 、 政策 措施 、 指导 原则 、
工作 部署 等 。高校党 委要 严格 按照 中央 和上级 党委 的 明确 规定 , 持 管方 向 、 大事 , 解 决事 关学 校 坚 议 在 改革 发展 的重要 事项 、 大 问题 的决 策上 下功夫 , 眼于从 全局 和 战略 的高 度 引领 学 校又好 又快发 展 。 重 着
精力抓好决策 , 确保决策尤其是重大决策不失误 , 是保证学校健康发展 的“ 第一要务” 。这样做既抓住 了重 点 , 正 了位置 , 摆 又理顺 了关 系 。 2 抓决 策 主要 是 抓原则 方 向 、 . 重大 问题 的决 策 。所 谓党 委决 策 , 是党 委把党 的路线 、 就 方针 、 政策 和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内涵及重要意义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内涵及重要意义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内涵及重要意义摘要:本文对高等学校坚持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重要意义及其内涵进行了探索,阐明了正确理解和把握其内涵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内涵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对高校实行有效领导的制度保证,也是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根本制度。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于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对于高校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完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及其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领导体制也几经变化,先后实行了“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校长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第一种突出党委领导的体制,易流于党委包揽行政事务,行政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有悖于管理的规律;第二种强调校长负责,这种体制虽然责任比较明确,但可能产生校长独断等问题;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力求将党委集体领导与校长个人负责结合起来,发挥二者的长处,更加适合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

1.1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我国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建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要求,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推进高等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这种体制,在保证高校正常运作的同时,保持了高校稳定和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这已经为高校发展历史所证明并为人们所认识。

1.2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有重要的管理意义。

在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以在高校建立起一个决策科学、运行高效、保障监督有力的工作格局。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再认识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再认识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再认识作者:王婧雯来源:《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0年第06期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等学校一项基本的具有法律影响力的管理制度。

在高等学校长期的发展中,这项制度不仅有力地保证了我国实行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对于调动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校长在校务行政管理方面的影响性以及能动创造性,促进和繁荣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内涵所谓“党委领导”,是指党委集体领导,即党委总揽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统一领导学校的工作,集体讨论决定学校的一切重大事项。

党委是高校全局工作的领导核心,既是高校的政治领导核心,也是高校管理体制的领导核心。

所谓“校长负责”,是指校长对外是学校的法人,对内作为学校最高行政领导,在党委领导下全面主持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依法行使职权。

校长负责是落实党委领导的关键,校长不仅要自觉维护党委的领导地位和权威,还要充分维护高校法人权益。

在党委和行政领导的关系上,党委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党委要充分行使领导权,领导学校的全面工作;另一方面,党委又要充分调动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监督并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

只有这样,才能理顺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关系,把党委领导和行政负责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运行机制。

校长既要尊重、维护党委的领导,又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党委的集体决策,贯彻党委的决议,并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实际工作中,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学校党、政一把手,各自工作职责不同,工作的出发点也不尽相同。

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决策系统和行政系统适度分离,不仅有利于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而且有利于建立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高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

高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

高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时政新闻新华网2014-10-15 20:29我要分享0(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确定高等学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意见精神,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要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集体决定了的事情,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分头落实;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反对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两种倾向。

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查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高等学校贯彻执行本意见中出现的问题。

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等学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高等学校实际,现就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1.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履行党章等规定的各项职责,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

(1)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再认识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再认识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再认识作者:王婧雯来源:《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0年第06期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等学校一项基本的具有法律影响力的管理制度。

在高等学校长期的发展中,这项制度不仅有力地保证了我国实行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对于调动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校长在校务行政管理方面的影响性以及能动创造性,促进和繁荣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内涵所谓“党委领导”,是指党委集体领导,即党委总揽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统一领导学校的工作,集体讨论决定学校的一切重大事项。

党委是高校全局工作的领导核心,既是高校的政治领导核心,也是高校管理体制的领导核心。

所谓“校长负责”,是指校长对外是学校的法人,对内作为学校最高行政领导,在党委领导下全面主持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依法行使职权。

校长负责是落实党委领导的关键,校长不仅要自觉维护党委的领导地位和权威,还要充分维护高校法人权益。

在党委和行政领导的关系上,党委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党委要充分行使领导权,领导学校的全面工作;另一方面,党委又要充分调动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监督并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

只有这样,才能理顺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关系,把党委领导和行政负责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运行机制。

校长既要尊重、维护党委的领导,又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党委的集体决策,贯彻党委的决议,并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实际工作中,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学校党、政一把手,各自工作职责不同,工作的出发点也不尽相同。

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决策系统和行政系统适度分离,不仅有利于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而且有利于建立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高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

高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

高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确定高等学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意见精神,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要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集体决定了的事情,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分头落实;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反对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两种倾向。

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查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高等学校贯彻执行本意见中出现的问题。

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等学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高等学校实际,现就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1.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履行党章等规定的各项职责,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

(1)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

高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

高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时政新闻新华网2014-10-15 20:29我要分享0(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确定高等学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意见精神,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要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集体决定了的事情,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分头落实;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反对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两种倾向。

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查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高等学校贯彻执行本意见中出现的问题。

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等学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高等学校实际,现就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1.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履行党章等规定的各项职责,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

(1)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解读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作者:陈晓文时间:2011-10-12摘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和国家对高校多年管理体制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

从我国具体国情和政治学角度来解读,坚持这一领导体制对于巩固执政党地位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从管理学角度来解读,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这一领导体制。

关键词: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制;国情;解读我国高校目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领导体制是党和国家综合我国国情和总结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而提出来的管理模式,是对我国高校多年管理体制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正确抉择。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和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时期,坚持并强化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于巩固执政党地位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然而,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改革与创新这一领导体制。

本文从政治学、我国现实国情、管理学的角度来解读我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拟为进一步深化对高校这一现行领导体制的认识,科学把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内在规律提供决策参考。

一、对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政治学解读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

它要求研究者从一定的历史条件出发,通过客观、辩证地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尤其是从社会经济生活中去探究政治发展的动因,揭示政治现象的客观性和规律性[1]。

高校领导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由于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责,所以,高校领导体制直接关系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败,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历经数次高校领导体制改革后,我国高等教育做出的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历史选择[2]。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分析,“领导”是一种统治权力,是权力实现和动态运行的过程。

“党委领导”主要是指党和国家赋予高校党委的政治方向驾驭权和重大事项决策权,是高校党委为实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据一定程序行使权力的动态过程,也是加强执政党地位的必须选择。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并“按照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也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

”按照这一原则,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极大地发挥了党在高校政治、思想和组织三方面的领导作用。

有了党委对高校的政治领导,足以保障高校能够坚持“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有了党委对高校的思想领导,就足以实现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能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有了党委对高校的组织领导,就足以保障高校能够落实“党要管党、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方针,使高校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切实加强,可以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高等教育各条战线上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因此,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解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坚持党对高校领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校长的作用,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既是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要求,也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要求。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立了高校党委在学校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和加强了党对高校的领导。

到目前为止,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已经以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形式载入《中国高等教育法》。

《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其领导职责主要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高等教育法》同时规定: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其领导职责主要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党内法规和相关文件也一再强调:“高校党委要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3]二、对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现实国情解读综合当前基于我国具体国情来展开对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问题的探讨,许多理论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体制存在的利弊与优劣做了大量的比较研究[4]。

大多数理论成果在肯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领导体制是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同时,也提出如何完善与创新这一体制的观点。

其中有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提出,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实行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等学校的重大事项决策权和组织人事任免权由董事会或理事会做出,党委作为一个“政治核心”独立存在。

应该说,这种改革设想的出发点是积极的,但是从我国现实国情来考虑,这种做法违背了中国的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极大地增加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的难以预料的政治风险,[5]也将使高等教育改革平添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因而是不足取的。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提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等,都使党在高校的领导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广大师生员工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思想上和观念上的问题,这些问题急切需要加强正确引导和及时解决[6]。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质上就坚持了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

其中校长负责解决了高校正常运作的问题,党委领导解决了高校的政治稳定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问题。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体制,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

这就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高等学校必须把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因此,坚持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党委对高校的领导作用,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成为高等学校发展的现实国情需要。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仅确立了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而且突出了校长在学校行政工作中的领导作用。

明确了校长作为学校法人代表,全面主持和负责学校的行政工作,并向党委负责。

从这一点上来说,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党委对高等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这一现实国情所决定的,对此不能有丝毫动摇。

而这种领导体制除了明确党委在高校改革与发展中的领导权以外,对校长的行政权也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与规定。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因此,校长是高等学校的最高行政负责人。

高教法第四十一条进一步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长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行使下列职权:(一)拟订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二)组织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和思想品德教育;(三)拟订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组织机构的负责人;(四)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五)拟订和执行年度经费预算方案,保护和管理校产,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六)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校长作为高校的法人代表和最高行政负责人,相应地取得高校管理中心地位。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与发挥校长的作用很好地统一起来,进一步发挥校长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调动了行政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了党政不分、党委包揽一切,以党代政的弊病。

同时,也使党委摆脱行政具体事务,集中精力抓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因此,从我国现实国情来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一种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统一的领导体制,不是“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它融会了党委领导制和校长负责制的各自优点,通过中国共产党在高等学校的基层组织对学校的全体人员和全部工作实施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体制,是党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在高等学校的具体体现。

就体制本身而言,它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的。

三、对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管理学解读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提高劳动生产率[7]。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一融合了“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二种机制,发挥了集体决策与个人负责的优点,有效地避免了“一言堂”和“家长制”带来的弊端,与国外大学实行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或校长负责制下的委员会制有着共通之处。

党委领导制实际上是一种集体领导制度,校长负责制是一种行政首长负责的“一长制”,通过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由党委书记主管组织人事工作,由校长主持学校日常行政工作,实现党政分开、权利制衡、相互监督、优势互补,达到了管理过程优化的目的,符合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可以说,目前我国的这种领导体制迎合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也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

但管理学基于改善党对高校领导这一视角来分析,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可避免地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有待我们在现实操作中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8]。

首先,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造成了制度设计的重叠,加剧了高等学校管理机构的日益庞大,有违当前高校机构精简的本意。

建国以来,我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实行的是校长负责负责制。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的背景下,我国开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校长负责制置于党委的统一领导下。

应该说我国高等学校前期实行的校长负责制与目前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存在共通之处。

推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保证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然而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公办高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等负责人全部是由组织推荐和国家任免的,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成员都是中共党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