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含加多宝的红罐之争.doc
(整理)加多宝与王老吉之争.
一、相识:王老吉的历史-加多宝的过去并不遥远的历史和一样不长的过去——王老吉凉茶由王泽邦始创于清道光八年,至今已有184年历史。
在动荡的社会中几经周折依然维持着经营。
1949年之后,王老吉凉茶分成了两支:一支被收归国有,后更名为“羊城药业”,隶属于广药集团。
另一支由王氏后人带到了香港,经营王老吉香港及海外业务,即“香港王老吉国际”,1993年,王氏后人王健仪出任该公司执行董事。
她们从哪里来-原来是这样——按理说,王老吉分家后隶属不同主人,本应互不相干,怎又牵扯出这么大一桩品牌诉讼案件?这要从一名东莞籍商人陈鸿道说起。
陈鸿道是一名活跃于粤港两地的贸易批发商,1995年,有意在内地经营凉茶产业的他与王氏后人王健仪进行了接触,并获得红罐装王老吉凉茶的配方。
然而,王氏后人仅拥有香港及海外的商标所有权,欲在内地经营王老吉凉茶饮料的陈鸿道,便转而与广州羊城药业寻求合作。
1997年2月13日,广州羊城药业王老吉食品饮料分公司(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与陈鸿道的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合同规定鸿道集团自1997年取得“王老吉”商标生产销售红色纸包装及红色铁罐装凉茶饮料的独家使用权,合同有效期至2011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为15年,后双方又于2001年续签合同,有效期共计20年。
为了王老吉凉茶的发展,鸿道集团投资成立了香港加多宝(广东)股份公司,由香港王老吉集团提供配方,经广州王老吉药业特许在中国内地独家生产,专门负责“红罐”王老吉凉茶的生产和销售,加多宝集团在内地先后设立了四个加工厂,把广药集团授权的王老吉凉茶品牌运作的风生水起。
二、联姻:加多宝的推动,王老吉的品牌之路相拥的里程很精彩——从1997年广药集团将红罐王老吉商标授权给鸿道集团后,加多宝就开始了对王老吉品牌的苦心经营,然而在2002年以前,王老吉凉茶只是一个区域品牌,销售业绩连续数年维持在1亿元左右,无法走出广东和浙南一带。
王老吉加多宝红罐装潢案评析
王老吉加多宝红罐装潢案评析王老吉和加多宝都是中国著名的凉茶品牌,两者在市场上竞争激烈。
然而,广药集团在获得“王老吉”商标后,推出了红罐王老吉,使得市场出现了加多宝红罐凉茶和广药生产的红罐凉茶两种包装十分相似的产品同时销售的局面。
由此引发了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关于商品“包装装潢”的法律争端。
最高人民法院在2017年8月16日对王老吉加多宝红罐装潢案做出了终审判决,认为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对涉案“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权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双方可在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
这一判决的主要依据是涉案包装装潢通过对色彩、文字、图案等设计要素的选择和组合,呈现出了具有一定独特性并与商品的功能效果无关的视觉效果与显著特征,并通过经营者长时间及较大范围的宣传和实际使用行为,使涉案包装装潢所发挥的商品来源的指示作用得以不断加强。
正是因为该包装装潢是该商品特有,他人使用该特定的包装装潢才构成了混淆公众的结果。
最高人民法院还强调了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的保护是建立在特定名称获得标示来源的显著性的基础上。
在本案中,王老吉和加多宝两个品牌在市场上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特有的包装装潢也具有广泛的认知度。
因此,对涉案包装装潢的保护不仅是对其本身的保护,更是对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的保护。
王老吉加多宝红罐装潢案的判决结果,不仅解决了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之间的法律争端,也为我们提供了几点启示:商品包装装潢的独特性可以成为识别商品来源的重要标志。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应更加注重自身品牌和产品的包装装潢设计,使其具有独特性和显著性,以便消费者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能够快速识别出自己的品牌。
商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其特有名称和包装装潢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应注重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从而为品牌提供更强的保护。
法律纠纷的解决需要依据事实和法律依据,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公平和公正。
王老吉加多宝红绿之争
王老吉红绿之争——中国商标第一案事件概述广药集团高调整合资产,王老吉药业公司的控制权斗争公开化。
2011年3月21日,王老吉药业董事长、香港同兴药业代表方王健仪炮轰广药未如约转让商标,首度对外发声支持红罐王老吉所属的加多宝集团。
沉寂一时的王老吉“红绿之争”再起波澜。
[1]2012年5月09日,根据业界测算,王老吉品牌价值1080亿元,也被称为“中国商标第一案”的终告完结,广药集团胜诉,收回鸿道集团红色罐装王老吉商标权[2]。
王老吉红绿之争背景 1995年作为王老吉商标的持有者,广药集团将红罐王老吉的生产销售权租给了加多宝,而广药集团自己则生产绿色利乐包装的王老吉凉茶,也就是绿盒王老吉。
1997年,广药集团又与加多宝的母公司香港鸿道集团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
2000年双方第二次签署合同,约定鸿道集团对王老吉商标的租赁期限至2010年5月2日到期。
后来,鸿道集团又与广药集团签署了补充协议,将商标租赁时限延长至2020年。
按照广药集团的说法,租给对方的王老吉商标已于2010年5月2日到期,但由于广药集团原副董事长李益民收到鸿道方面300多万港元贿赂,又与其续签了10年的合同。
对于合同的合规性问题,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方面各执一词,于是,引发了商标之争。
2011年12月底,王老吉商标案进入仲裁程序。
2012年5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事件发展广药集团胜诉 旷日持久的中国商标第一案价值1080亿元的王老吉商标之争终于有了定论,2012年5月10日晚间,广州药业在香港联合交易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加多宝去“王老吉”化 从广药集团获悉,广药已经于日前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交了副函,以控诉鸿道集团悄然变更红罐王老吉外包装。
广药王老吉加多宝之争真相解密
广药王老吉加多宝之争真相解密广药王老吉和加多宝之争一直未停过,自从去年5月广药收回王老吉商标后纷争越演越烈,甚至中间还出现过数次加多宝员工殴打王老吉员工的事件。
这样的一些恶意相向,不禁让我们广大消费者思考:为什么王老吉和加多宝两家不能和解?为何广药王老吉加多宝不能良性竞争?为何王老吉加多宝官司没完没了?5月29日在广州市新闻中心召开的广州市国资委和广州市检察院领导出席的王老吉凉茶媒体沟通会上,这些问题得以首次解密:王老吉之争的所有根源皆源于英资企业加多宝董事长陈鸿道的行贿畏罪潜逃。
广州市检察院在会上表示,目前对加多宝董事长陈鸿道的追捕仍在进行中。
而近日针对加多宝精心炮制带有恶意攻击性质的《传人篇》广告,广州市公证处做出10份公证材料,权威证明广药集团王老吉185年从秘方到工艺一脉相传,拥有独家正宗秘方。
广州市国资委对此也首度表态,王老吉属于国有资产,由广药集团拥有,广药集团是王老吉唯一合法传承实体,拥有和王老吉相关的所有权益。
广药集团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王老吉官网)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陈鸿道行贿导致“史上最廉价商标租赁”去年5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终局裁定广药集团获胜,成功收回红罐和红瓶王老吉凉茶生产经营权,到现在已经一年时间过去。
全程参与了王老吉商标案的广药集团副总经理倪依东揭秘了王老吉纷争的整个来龙去脉。
据悉,王老吉创始于1828年,主要有两个广州和香港两脉,其中香港支脉于1890年前后单独发展,民国二年正式和广州王老吉分家,一百多年间来无任何经营关系。
广州王老吉继承了王老吉的祖业和秘方,也就是今天广州王老吉药业的前身。
广州王老吉在民国时期,注册了王老吉商号、商标、王老吉公孙父子图商标等一系列无形资产。
1956年按照公私合营政策,国家以赎买方式从王老吉第四代传人手中承接了广州王老吉商标、秘方、工艺、员工等所有生产资料,成为国有企业并发展至今。
1996年广药集团成立,广州王老吉作为下属企业纳入广药集团管理,王老吉商标等无形资产归广药集团持有。
王老吉加多宝之争分析
“正宗凉茶广告”有什么问题 ?
“改名广告”好在哪?
• 新广告中“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强化了“ 改名”这个诉求主题,为“改名”提供了核心支持。客观 上产品本身也完全支持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配方没有变 ,红罐没有没有变,变的只是名字。“原来的配方、原来 的味道”是回归后的王老吉的战略弱势,正是加多宝的战 略强势,加多宝在这个点上对王老吉发起攻击,非常有力 量。 • 新广告很机巧地说“中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 加多宝”,没有直接说“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还 顺带地突出了其在凉茶中的地位——销量领先。这里涉及 到法律问题。客观上讲,新广告在最可能避免法律纠纷的 条件下,用最简单的思想——“改名”把自己的“加多宝 ”品牌给建立起来了,同时把回归到广药的“王老吉”品 牌给掏空了。四两拨千斤。(其实广药“王老吉”应该在这 个最关键的时刻起诉“加多宝”,反击“加多宝”,可惜 广药不知道品牌战争其实是在消费者心智中打响,它没有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公 司 背 景
加多宝集团
加多宝集团是一家以香港为 基地的大型专业饮料生产及 销售企业,旗下产品包括红 色罐装王老吉、茶饮料系列。
广药集团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中 西成药制造和销售为主营, 超亿元的重点产品包括王老 吉药业的王老吉凉茶等。
• 广药集团王老吉与加多宝的纠纷最初起源于商标使用权许 可合同。1995年,广药集团与香港鸿道签署商标使用许可 合同,授权香港鸿道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子公司加多宝 使用王老吉罐装饮料的商标。双方在这之后又签署了两份 补充协议,约定将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租期延长到2020年 。然而,由于双方在签订两份补充协议前当时广药集团原 副董事长李益民收受了香港鸿道提供的巨额贿赂,因此这 两份补充协议受到了严重质疑。 • 不管怎么说,加多宝还是取得了商标使用权许可,并 通过商业运作、广告营销和参与公益活动等一系列方式, 成功将王老吉品牌从一个地方品牌运作为一个中国大陆家 喻户晓的商业品牌。特别是,2008年加多宝以王老吉凉茶 品牌名义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亿元,使得该品牌一举赢得 了内地广大老百姓的感动和敬意。2010年广药集团启动了 王老吉商标评估程序,根据当时的估计王老吉商标品牌的 价值约为1080 .1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名。
王老吉和加多宝分析王老吉与加多宝红罐纠纷案分析
王老吉和加多宝分析王老吉与加多宝红罐纠纷案分析王老吉和加多宝的营销策略比较分析王老吉的营销策略分析一、产品策略1、市场定位王老吉产品定位为一个功能饮料,王老吉的作用就是“预防上火”,这就避免红色王老吉与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和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等国内外饮料巨头产品的直接竞争,形成独特区隔,相比较而言,红色王老吉的“凉茶始祖”身份、神秘中草药配方、175年的历史等,显然是有能力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
而且红色王老吉的直接竞争对手,如菊花茶、清凉茶等由于缺乏品牌推广,仅仅是低价渗透市场,并未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定位。
2、品牌策略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其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色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煎炸、香辣美食、烧烤、通宵达旦看足球。
红色王老吉顺应现有消费者的认知而且没有与之冲突。
“开创新品类”永远是品牌定位的首选。
一个品牌如果能够将自己定位为与强势对手所不同的选择,其广告只要传达出新品类信息就行了,而效果往往是惊人的。
红色王老吉作为第一个预防上火的饮料推向市场,使人们通过它知道和接受了这种新饮料,最终红色王老吉就成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的代表,随着品类的成长,自然拥有最大的收益。
3、包装策略罐装王老吉的包装主色调是红黄两色——最具传统意义和文化认同感,红色易拉罐民族风格浓郁朴素,实在的产品包装很好的表达了“预防上火”的功效。
并且这样的包装配色摆在货架上很醒目,亮黄色王老吉三个字给人视觉冲击非常抢眼,有利于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产品包装不是美学意义上的艺术,而是视觉化的“市场策略”二、价格策略定价策略王老吉310ml单罐零售价一般在3.5元左右,与普通饮料相比,王老吉的价格是偏高的。
为了使消费者可以接受这个略高于一般饮料的价格,王老吉分析了当时的市场环境,发现当时的茶饮料如康师傅茉莉茶等并没有与一般的饮料细分,凉茶市场相对竞争并不激烈。
也没有饮料以“预防上火”作为口号。
王老吉与加多宝之争 案例分析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较弱:被动地接受产品的市场价格。对于该饮料行业来说,购买者具有向后一体化的潜力,而且因为该产品标准化且没有差异,可选的供应商非常多。
王老吉进行了成功的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后,3.5元的零售价让“预防上火的功能”,不再高不可攀。王老吉为了更好地唤起消费者的需求,电视广告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火锅、通宵看球赛、吃油炸食品薯条、烧烤和夏日阳光浴,画面中人们在开心的享受上述活动的同时,畅饮王老吉。促使消费者在吃火锅、烧烤时,自然联想到红色王老吉,从而购买。降低了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3)社会Social:中国凉茶文化历史悠久;2005年底,凉茶已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28日,广东凉茶成功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
(4)技术Technology:王老吉凉茶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保健品,清热降火,功能独特;重视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公司内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较高。
王老吉药业一贯致力于严格的质量管理,是国内首批获澳大利亚TGA认证的制药企业。2003年,公司全面通过了国家药监局的GMP认证。2007年,获得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同时,公司被广州市卫生局评为食品卫生等级的A级单位。
王老吉药业主要产品包括食品和药品两大类,盒装王老吉凉茶单品的销售额成为盒装凉茶全国销量领先的产品,同时也是广州医药行业销售额最大的产品。公司的经济效益也持续快速增长,连年成为广州市白云区名列前茅的重点纳税大户。
:
陈婉雪2012210558
严雯2012210574
专业
:
企业管理
完成时间
:
2012.11.29
引言
5月11日晚,广州药业[23.68-1.58%]集团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书,加多宝所属的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至此,持续了380多天的商标争夺战画上了句号——2011年4月,广药集团递交了“王老吉商标”仲裁申请。
解读加多宝和王老吉之争
怕上火喝什么?--解读加多宝和王老吉之争"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这曾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如今广药集团收回"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加多宝集团重磅打造加多宝凉茶,成为2012年的一大热点。
本文试图在这场纷争的背景下,首先回顾"王老吉"品牌的成长过程,然后讲述加多宝集团在败诉后如何妙手回春推出自己的"加多宝"凉茶品牌,从而为今后品牌营销及传播管理提供参考价值。
事件背景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祛湿等功效的"药茶"。
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
从王老吉品牌历史脉络可以看出,1949年建国初期,王老吉品牌一分为二,其中一支被归入广州羊城药厂,隶属于广药集团;而另一支随王泽邦的后人带到了香港,拥有中国香港和海外商标注册权。
1995年广药集团将罐装王老吉凉茶的商标使用权租给加多宝公司(隶属于鸿道集团),而广药集团生产绿色盒装王老吉凉茶。
王老吉红罐凉茶在加多宝公司的营销管理下迅速成长,十几年后,王老吉红罐凉茶在中国市场超越了可口可乐,成为"中国饮料第一罐",这也引发了两家企业对红罐王老吉商标的争夺。
2008年,广药集团开始与鸿道集团交涉,认定王老吉品牌为国有资产,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求收回王老吉品牌的使用权;2010年广药集团启动法律程序,申诉2002-2003年期间与鸿道集团签订的补充协议无效,品牌使用权在2010年停止。
经过将近两年的申诉与调解,2012年5月中经贸裁决,加多宝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王老吉品牌回归广药集团。
这场纷争的导火索显然是利益之争,王老吉品牌价值超过千亿,谁见了都会眼红。
而两家企业截然不同的背景也预示着这场纷争的必然结局。
广药集团这位国企东家,收回王老吉品牌势在必得,但王老吉品牌在这十几年间成长的心智历程却是谁都抢不回来的。
加多宝与王老吉商标之争
一.背景:被誉为“中国商标第一案”的 “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纷争进入白热化:在商标使用合同是否到期、红色罐体是否侵犯外观设计专利、红绿王老吉凉茶配方究竟谁更正宗等方面,广药集团和加多宝集团至今争论不休。
尽管两者之间的官司还在继续 但截止到目前,这场纷争最大的受害者不是广药集团,而是加多宝集团。
原加多宝旗下子品牌——“王老吉”被广药集团蛮横夺走,再加上加多宝期间曝出的受贿丑闻 加多宝企业市场价值和企业形象一落千丈。
而法院将加多宝精心营销十几年且向广药集团租借的品牌使用权判给了广药集团。
这对加多宝集团来说,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等于说将中国第一饮料品牌——王老吉,拱手送给了广药集团。
随后与王老吉配方以及包装相同的加多宝凉茶,仓促面市 以此来对抗广药集团。
对于加多宝来说,由于失去王老吉的忠实消费者,仅凭陌生的“加多宝”凉茶,要想立刻获得消费者信赖,并恢复之前每年上百亿元的销售额完全不可能。
二、加多宝凉茶所处困境由于加多宝凉茶还是等到合同到期后才仓促上阵,消费者认知出现重大偏差,不少消费者甚至认为红罐加多宝是王老吉的兄弟产品甚至是山寨产物。
如何打破消费者的认知误区,将“加多宝就是从前的王老吉”、“拥有王老吉品牌的广药没有原来王老吉的配方”等品牌认识深入人心,是摆在加多宝面前的首要问题。
由于加多宝凉茶品牌匆匆上马,营销策略虽五花八门,却极难全面撼动王老吉的“铁杆粉丝”。
更不利的情况是广药高调推出光耀版红罐 “王老吉”,对加多宝凉茶是致命的打击。
三、加多宝凉茶的营销策略存在的漏洞加多宝针对其产品加多宝凉茶所处的困境,采取了一些措施拯救,试图阻隔广药集团的堵截,扩大加多宝的影响力。
但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加多宝单调的营销策略,消费者仍对加多宝的认知极为模糊,加多宝凉茶影响力和品牌风险在到处委托生产、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毫无保障的广药集团的王老吉面前依然苍白无力。
1. 媒体公关策略的不恰当运用。
加多宝集团为了反击广药集团 在全国召开数十场新闻发布会 试图向媒体以及全国证明 加多宝就是从前的王老吉。
加多宝与王老吉案件之争
广东高院公开审理加多宝广药集团纠纷案发布时间:2013-05-16 作者:本报广州5月15日电(记者林晔晗通讯员裘晶文何娟)“怕上火喝加多宝”、“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红罐之争”在炎炎夏日火热开审。
今天,被誉为“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的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纠纷案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
继王老吉、加多宝商标之争后,围绕红罐凉茶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归属权问题双方再次舌枪唇剑、激烈争锋,60多家媒体目光聚焦庭审现场。
“红罐之争”再次引发各方强烈关注,本报官方微博现场直播庭审进程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简称加多宝公司)诉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简称大健康公司)案、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药集团)诉加多宝公司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纠纷案分别于2012年7月上旬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和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年12月12日,加多宝公司提出第三地法院审理的申请;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由广东高院并案审理。
广东高院受理此案后,该院民三庭庭长陈国进担任此案审判长,并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此案。
今天的庭审过程中,广药集团变更了诉讼请求,包括“判令被告停止使用与原告包装装潢相同或相似的包装装潢,销毁库存被控侵权产品和全部库存侵权的装潢,停止生产、销售带有侵权包装装潢的凉茶产品”、“责令被告停止使用移除销毁所有载有被控侵权产品的广告及各种介绍、宣传材料等”、“判令被告赔偿经济损失1.5亿元”等5项诉求。
庭审持续了近8个小时,加多宝公司、大健康公司、广药集团分别围绕“涉案知名商品及其特有包装装潢是什么?”、“特有包装装潢归谁所有”、“到底谁构成侵权”、“经济损失如何计算”等四个焦点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庭审聚焦1.诉求变更之争加多宝公司在庭审中指责广药集团密集地变更诉讼请求,缺乏严肃性,不应当被采纳。
加多宝公司认为,广药集团起诉时间为2012年7月,截至庭审时其有充分时间明确其诉讼请求及理由,并组织相关证据,开庭临时变更诉讼请求,唯一的解释是权利基础不稳固。
十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之二――加多宝王老吉商标之争
2012年度十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之二――加多宝王老吉商标之争案例主角:加多宝集团是一家香港独资、以北京为大陆总部的国内大型专业饮料、矿泉水生产及销售企业。
1995年推出第一罐红色罐装凉茶,所经营的红色罐装『加多宝』是凉茶行业的第一大品牌,由纯中草药配制,清热降火,功能独特。
目前,加多宝凉茶不仅在国内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还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国家。
广药集团作为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广东省重点发展50家龙头企业和广州市五大工业经济板块之一。
广药集团拥有“潘高寿”、“山字牌”、“明兴”、“王老吉”、“何济公”等著名商标。
案例回放:1997年,主营药品业务的广药无力经营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王老吉,将其商标使用权租赁给香港鸿道集团旗下的加多宝。
自此,药品属性的绿盒王老吉属广药,而饮料属性的红罐王老吉则属于加多宝。
2002年起,加多宝开始大笔投入品牌推广。
2002年红罐王老吉销售额1.8亿元,到2007年时则飙升到近90亿元,2009年突破160亿元。
2010年8月30日,广药就向鸿道集团发出律师函,申诉时任广药集团总经理的李益民由于收受巨额贿赂而签署的两个补充协议无效。
如果根据这两个补充协议,“红罐王老吉”的生产经营权延续到2020年,每年收取商标使用费约500万元。
2010年11月10日,广药集团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王老吉”商标评估品牌价值为1080.15亿元,成为中国目前第一品牌。
会上以“广药王老吉,中国第一品牌”为主题,展示了红罐王老吉产品及销售数据。
在新闻发布会上广药集团多次提及“汶川大地震王老吉捐款1亿元”等。
2010年11月15日,红罐王老吉所属的加多宝集团发布声明称,拥有绿装王老吉的广药集团借用红罐王老吉的销售数据,其实两家企业毫无关系;而广药集团在发布会上宣传红罐王老吉捐款等善举,则是对慈善行为的亵渎和歪曲。
由此,王老吉“红绿之争”被踢爆。
2011年4月26日,广药集团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王老吉与加多宝之战
王老吉与加多宝之战王老吉,诞生于1828年。
传世180余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
其广告语:正宗秘方凉茶,怕上火就喝王老吉!加多宝,成立于1995年。
是香港鸿道集团全资子公司。
于1996年经广药集团授权许可使用“红罐凉茶”商标,并按合同从广药集团手里得到了红罐、红罐凉茶的经营权,广药则保留了绿盒凉茶的经营使用权,合同至2010年到期。
因为利益有冲突,于是他们开始了这场无硝烟的“商标战”。
经过一年多的拉锯战,王老吉“商标战”落幕,广药最终战胜加多宝,收回了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
在“商标战”激战正酣时,两家公司也在另外一块战场上展开了争夺,这个战场就是凉茶销售市场。
1 上市时间加多宝变身王老吉遇阻加多宝:自“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被收回之后,加多宝推出新包装的罐装凉茶。
并已开始在部分城市启动了换装行动,只不过那时候的红罐凉茶,一边印着“加多宝”的字样,一边依旧留有“王老吉”的标志。
2 加工方式王老吉代工加多宝自产加多宝:从原料种植、加工生产到物流运输、销售管理全部是自己公司完成。
对于原料供应,加多宝在广东增城、福建武平、河北确山、山东平邑等地建立了金银花、仙草原料种植基地,实行统一引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收购,形成了密闭式、一体化的绿色原料供应体系。
广药:目前红罐王老吉采用代工的形式,与统一、银鹭、惠尔康等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签订生产供应协议,保证红罐王老吉的产量,但现在自己也在筹备建厂。
3 营销手段比拼广告投放两家旗鼓相当“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加多宝的换装广告力争用原来的熟悉感,实现品牌纠纷的平稳过渡。
王老吉的宣传及营销方式如今不仅仅限定在央视广告。
除了央视广告的形式,还将结合各省卫视、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户外媒体、以及终端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性宣传。
4 渠道对比加多宝五大渠道王老吉借助广药加多宝:铺货渠道主要分现代(指商超)、批发、小店、餐饮、特通(指学校、网吧、旅游景点等)五个渠道。
加多宝PK王老吉,和其正“躺着中枪”
36 | 中国商人CBMAG加多宝和王老吉的“战争”成为这个夏天快速消费品市场人人谈论的话题。
这边,王老吉以低价收买销售商,那边,加多宝再度高价冠名“中国好声音”扩大其影响力,双方对于市场的你争我夺可谓白热化。
按理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加多宝和王老吉打得火热,位列第三的和其正正好可以抓住机会借此上位,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
加多宝和王老吉的过节始于2008年。
这一年,加多宝为汶川的1亿元捐款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也就是在这一年,王老吉所在的广药集团与加多宝的母公司鸿道集团交涉,称王老吉为国有资产,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从这一天开始,加多宝与王老吉的恩怨拉开了大幕,双方的过招时断时续,前后经历五年多时间。
直到今天,加多宝和王老吉依然在进行着连续不断的侵权维权官司。
无论结果怎样,不能否认的是,加多宝和王老吉两家,通过电视广告、事件频出、网络媒体、地面攻势等营销传播手段,不仅使二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也为各自带来了相应的利益。
提起凉茶,人们想到的不是加多宝,就是王老吉,这让曾经凉茶界的“黑马”和其正受伤不小。
“带头大哥”的麻烦事凉茶从2003年开始从广东沿海席卷全国,一举成为国人饮料消费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仅2006年,二十多家凉茶企业产品销售量突破400万吨,超越了同年的可口可乐。
2007年,达利集团的和其正正式进入凉茶市场,陈道明作为其代言人,在广告里手执和其正之扇,风度翩翩,复古中道,很有点带头大哥的味道。
加多宝PK王老吉,和其正“躺着中枪”文/本刊记者 王晶ADD PK,AND THE "LYING IN THE GUN"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CBMAG 中国商人 | 372008年,市场上的凉茶品牌除了真正的“大哥”加多宝公司推出的红罐王老吉销售额达140亿元,和其正、邓老、潘高寿等也算异军突起,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王老吉与加多宝品牌之争
997年广药集团由于缺乏经营能力,将旗下商标品牌“王老吉”的使用权租赁给香港鸿道集团子公司加多宝使用,加多宝出品了红罐凉茶产品,2000年,双方的合作续约至2010年。
由于加多宝成功的营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2009年销售额达到了160多亿元。
早在2003年,鸿道集团看到了凉茶巨大的潜在市场,通过对广药集团的某位高管行贿将合同期限续至2020年。
2004年,该高管东窗事发。
2010年王老吉商标被广药收回。
加多宝和广药围绕合同期限开始了法律诉讼,最后加多宝败诉,给加多宝带来了巨大损失。
单纯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加多宝没有按照自身行业的特点构建一套严密的内控制度,是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
表现之一:加多宝公司高级管理层没有对企业经营的合规性进行控制。
广药集团之所以在王老吉商标争议中胜诉,最关键的证据就是合作双方在2003年签订的续延合同是通过贿赂等非法手段获得的。
这种手段显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而加多宝高级管理层没有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的要求,对合同签订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使得企业的发展缺乏了基础。
表现之二:加多宝公司高级管理层缺乏对企业战略的整体控制。
加多宝公司的主导产品就是红罐凉茶,而其品牌的使用权却是租赁得到的。
这种企业战略会导致以下问题:一是缺乏对于产品线的概念,对于单一品牌的依赖度过大。
一旦出现了品牌危机,将直接导致公司整体战略的失败。
二是将主导产品的品牌放在一个仅靠租赁得来的品牌,缺乏长期可持续的稳定性,而且这种方式容易带来收益权的纠纷。
表现之三:公司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非常混乱,缺乏对品牌资产的有效控制。
企业应当关注无形资产缺乏核心技术、权属不清、技术落后、可能导致的企业法律纠纷、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风险。
相对于并购或者合资的方式,品牌租赁的方式风险过大,而加多宝的管理层从来没有注意到其中的风险。
一旦品牌租赁期到期,那么公司先期投入到品牌建设的巨大资金耗费可能就只会“为别人做嫁衣”,成为品牌所有者的资产。
红罐凉茶加多宝与王老吉红罐凉茶之争落幕
龙源期刊网
红罐凉茶加多宝与王老吉红罐凉茶之争落幕作者:
来源:《齐鲁周刊》2017年第33期
北京晚报8月17日讯 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加多宝与王老吉红罐凉茶之争进行了公开宣判。
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为,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对涉案“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权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贡献,雙方可在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
至此,加多宝与王老吉长达五年的红罐凉茶之争终于落幕。
周刊注疏:
延宕经年的红罐凉茶之争,得以有今日之结果,诉讼双方均表示满意。
司法裁量在市场竞争中十分重要,定分止争是为了让诉讼双方都能够不上火,用《民事诉讼法》的表述那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共享权益”的裁决无疑传递了一种司法态度,这个结果对行业秩序或许亦有所裨益。
“王老吉”和“加多宝”事件案例分析
“王老吉”和“加多宝”事件案例分析2012041106 陈之勤一、事件背景:始于2008年的商标追溯案,王老吉之所以有红绿之分,系因1997年广药集团与香港鸿道集团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后者授权子公司加多宝集团在国内销售红罐王老吉,2000年时再签合同,双方续约至2010年5月2日。
可是,在2001年8月和2002年8月,广药集团原副董事长李益民分别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100万港元,并在2002年11月时,双方签署了补充协议,将商标续展期限延长至2013年。
2003年6月,李益民再次收受陈鸿道100万港元,并在同月签署了第二份补充协议,约定将王老吉商标租期延长至2020年。
如今,李益民早已因受贿罪被判刑,陈鸿道也早已保释外逃,至今未能将其抓捕归案。
但王老吉商标却由此被贱租给了鸿道集团,从2000年至2011年,广药集团的商标使用费仅增加56万元。
从2008年开始,就与鸿道集团交涉,未果之下,2010年8月30日,广药集团就向鸿道集团发出律师函,申诉李益民签署的两个补充协议无效。
2010年11月,广药启动王老吉商标评估程序,彼时王老吉品牌价值也被评估为1080.15亿元,跻身目前中国第一品牌。
2011年4月,广药向贸仲提出仲裁请求,并提供相应资料;5月王老吉商标案立案,确定当年9月底开庭;后因鸿道集团一直未应诉,开庭时间推迟至2011年12月29日,但当日仲裁并未出结果。
2012年1月,双方补充所有材料,确定2月10日仲裁;但贸仲考虑到王老吉商标价值,建议双方调解,并将仲裁时间再延期3个月至5月10日。
而因鸿道集团提出的调解条件是以补充合同有效为前提,广药无法接受,调解失败。
2012年5月11日,广药集团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日期为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贸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老吉与加多宝的红罐之争谁才是最终的胜者王老吉与加多宝的红罐之争谭淑敏20110100102从2011年到现在,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的各种战争愈演愈烈。
最先上演的商标一战以王老吉的胜利而告终,但两者之间的战斗仍未结束, 随后又拉开了包装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罐之争,而秘方战、行政干预也加入到了双方拉锯的行列。
双方战争的本质并非表面上我们看见的对商标、包装的抢夺,实际上,无论是商标还是包装,其代表的是品牌的价值,“王老吉”之战实际上是对品牌价值的分割。
而在这仍然上演着的战争中,谁才是真正的胜者呢?下面通过对王老吉、加多宝的背景介绍、战争始末、发展现状与趋势等几个方面浅析王老吉与加多宝之争。
一、战争主体一一王老吉、加多宝背景介绍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一绿盒王老吉经营者1830年由王泽邦创立王老吉,最开始时为凉茶铺,后拓展为药厂,这就是最开始的王老吉药厂。
解放后,王老吉一分为二,内地王老吉被归为国有企业,而香港与海外王老吉则交由王氏家族的后人经营。
1956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王老吉与其他7家制药厂合并成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
1992年转制,成为由国家股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改名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香港同兴药业有限公司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合资公司,其两大股东为:香港同兴药业和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48.0465 %, 48.0465 %,其他自然人持股3.9070%O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除了王老吉系列产品外,同时还经营研发各类保健、医药用品。
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一一红罐王老吉经营者加多宝集团是“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的简称,是一家隶属香港鸿道集团的外资企业。
主要从事饮料、矿泉水生产及销售。
加多宝集团旗下产品包括红色罐装、瓶装”加多宝"凉茶饮料和”昆仑山天然雪山矿泉水"(矿泉水中的高端品牌)。
1995年广药集团将红罐王老吉的生产销售权租借给加多宝,此后加多宝就一直生产红罐的王老吉直到双方在2011年爆发商标战争。
二、战争始末1995年,广药集团将红罐王老吉的生产销售权以20年租期租借给香港鸿道集团,而广药集团则继续生产绿盒的王老吉。
由鸿道集团旗下的加多宝生产的红罐王老吉是使用“王老吉”的商标,但加多宝与广药集团双方协定不使用对方的包装装潢。
在合作初期,王老吉的品牌认知度不高,凉茶的大众接受程度也相对低下,王老吉的销售大多来自于广东本土地区,因此鸿道集团是以相当低下的成本获取了王老吉的秘方以及在大陆地区的品牌使用权。
当年的“王老吉”是一个用不上的资源,所以在租借费用上并没有产生分歧,但转折点岀现在2008年。
鸿道集团有极强的销售团队, 且销售渠道也十分多样,在2008年奥运会上大作赞助,并且在面对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均捐献一亿以上的捐款,为王老吉树立了良好 的品牌形象,也通过这几大事件大大提升了王老吉的知名度,再配合 简明具有重点的广告标语“怕上火,喝王老吉",加多宝将王老吉这默默无闻的品牌变成了一个妇孺皆知的品牌,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额从开始的1亿提升为2009年的150亿,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飞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时间(年)匕 在2001年,鸿道集团的董事长陈鸿道由于看到了凉茶市场的良好前景,就想广药集团寻求再次续签协议,且最终广药集团 增订了两份协议,允许鸿道集团将红罐王老吉的成产经营权延长至2020年,且每年仅收取商标使用费500万。
然而原广药集团副董事长、 总经理李益民是因为收取鸿道集团总经理陈鸿道的贿款而签署这 协议的,在2005年,李益民就因收受贿络而被判无期徒刑。
因此这惊人的低价明显与红罐王老吉的热销想成了鲜明的对比, 按照国际惯 例,品牌使用费一般按销量的5%收取,广药旗下各个公司也需要按销售额的20012.1%向集团缴纳商标使用费。
但加多宝与广药的合作并没有采用这一国际惯例。
以此收费标准,即使到了2020年,鸿道集团需要支付的商标使用费也只有537万元,这完全与实际的情况不相符合。
利益上的分割不平等是导致双方最终展开对战的关键。
真正的导火线岀现在2010年11月10日,广药集团在“中国知识产权(驰名商标)高峰论坛暨广药集团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广药集团旗下“王老吉”品牌价值,经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为1080.15亿元,成为目前全中国评估价值最高的品牌。
同时,广药集团还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募新合作伙伴。
很明显,广药集团意识到王老吉的品牌价值与向加多宝每年收取的低额商标租借费极不相符的事实,开始要采取行动分割利益,而在全球招募信合作伙伴的举动触动了加多宝的神经,就此,双方的战争正式展开。
至今为止,双方的战争包括五大部分,分别为商标战、包装战、秘方战、营销战以及最新展开的行政干预。
1、商标战2011年4月,广药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岀仲裁申请,并提供相应资料,前文提及,在2002年广药集团曾与鸿道集团续补了两份协议,但广药集团认为“ 2002年至2003年间,鸿道与广药分别补签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是当时任广药总经理的李益民收取了鸿道数百万的贿赂后,才签署了将租赁期限延长到2020年的授权书。
李益民东窗事发后,广药集团认为上述补充协议无效,商标租赁期限已于2010年5月2号到期。
2011年5月,王老吉商标案立案。
2012年2月,重启仲裁;但双方一件无法达成一致,因此双方调解失败。
2012年5月,仲裁结果: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两份商标续约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但随后加多宝又对仲裁结果提岀上诉。
2012年6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加多宝申请“撤销仲裁委对王老吉商标案判决” 一案,焦点就在于广药集团原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益民在2001年8月至2003年6月期间,分三次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300万港元及其后果。
2012年7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驳回鸿道集团“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商标一战,以广药集团胜利而告终。
但法院宣布的胜利就真的是事实上的胜利吗?或许不然。
无论过程如何,双方战争的根源仍是利益分割不均的问题。
王老吉的销量能从2002年的一亿上升到2008年的180亿(含绿盒销售)主要归功于加多宝积极正确的营销手段,不惜投放大量资金进行宣传,更是与奥运会、亚运会、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全国关注的重大事件配合宣传, 加上多样的销售渠道,2007年至2009年,王老吉连续三年是罐装饮料销量第一,王老吉在加多宝手中一下走出广东,真正进入了全国的市场,但这直线上升的销售量让广药集团意识到双方之间利益的不平等,有广药生产的绿盒王老吉在2009年销售额也仅是20亿,相比于加多宝生产的红罐王老吉的160亿实在是九牛一毛,明显的差距加剧了广药的不平衡心理,极低的商标租用费固然是不平衡的理由,但突然收回商标使用权无疑是对加多宝的重击,难免让人有一种盗取他人成果的意味。
王老吉在法律层面上确实胜利了,但在感情层面上,我认为加多宝更占优势,仲裁结果一岀,加多宝就立即公开感谢消费者一直给予的支持,不对仲裁结果表达过分的不满,并且在致谢词中提到“民营企业”,而与之相对,广药作为国营企业,如今国营企业由于贪污、腐败、效率低下处处受人诟病,这一举就更让消费者对加多宝产生同情感了。
事实上,在广药采取法律行动起,加多宝就不再寄希望在法律上能占据优势,去王老吉化才是正确的道路,加多宝岀品的红罐凉茶产品开始启用新设计产品包装,“王老吉”字体小且放在不显著位置。
此外,加多宝加大了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的投放,其经典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修改为“怕上火喝正宗凉茶”,并在显著位置突出“正宗凉茶加多宝出品”字样。
我认为加多宝在危机面前采取的行动与策略迅速并且正确。
商标一战并没有真正决出胜负,不可避免,双方仍需在其他方面逐一展开战争。
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的商标战被誉为中国第一大商标战,单从名字看就极具吸引力了,虽然从不同层面、角度看,双方互有胜负,但总体来看,双方都是这场战争的胜者,铺天盖地的新闻都是免费的广告, 报纸头条能吸引多少人的注意?随着官司的进行,不论是王老吉还是加多宝都彻底的在全国火了一把,甚至带动凉茶这一饮料彻底进入消费者2、秘方战打开电视,我们或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广告,凉茶创始人王泽邦第五代玄孙王健仪女士手拿加多宝,言辞凿凿的说明将王老吉凉菜秘方传授给了加多宝,但早在2012年5月广药就曾召开发布会,宣称旗下的广州王老吉药物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王老吉创始人创办的王老吉药厂发展而来,且拥有凉茶秘方的使用权与经营权,一时之间,双方就凉茶秘方的真正归属展开的对战,究竟谁才是凉茶秘方的真正拥有者?1840 广药集团方面认为,广药集团子公司王老吉药业的前身于年开始在经营凉茶铺的同时,经营生产凉茶包。
民国17年取得王老吉的商号执照,1956年,公司合营成立王老吉联合制药厂,2004年改名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后于2005年合资至今。
且早在1956年公私合营时,广药集团就全面承接了王老吉凉茶的主业,广药集团由此获得了王老吉凉茶秘方以及独特工艺拥有的专有权。
1992年广药集团羊城药业根据100多年的凉茶秘方,成功推岀第一盒王老吉和第一罐王老吉,1995年之前盒装王老吉和罐装王老吉都是由广药集团经营。
加多宝方面宣称,早在1990年,王健仪与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经过协商后,达成合作协议,王老吉(国际)有限公司授权鸿道集团使用王老吉凉茶的秘方与商标生产饮料。
但在与王老吉商标纠纷出现后,加多宝和王健仪均坚称,加多宝目前所用配方即为王健仪祖上的配方。
双方各执一词,但这场战争有一关键人物一一王健仪,作为凉茶的第五代传,本身是极具有说服力的,但事实上却存在这几大疑点。
第一,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思想影响甚重的国家,凉茶秘方这样的高级机密应当传男不传女,为何最终出来回应一切却是一位“女性传人“呢?第二,王健仪除了是王氏家族在香港以及海外王老吉的经营人以外,她还有一个尴尬的身份一一加多宝集团的名誉董事长,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事情的可信度。
但事实上,除了今年5月王健仪发表声明称“已将独有祖传秘方独家授权给了加多宝集团”,并高调出任加多宝集团名誉董事长以外,王健仪最早一次挺加多宝则是在去年3月,当时,王健仪在国内主流媒体刊登《将王老吉药业打造成世界性的民族品牌》一文,炮轰广药集团未如约转让王老吉商标。
关于秘方一战,事情最终仍没有一个定夺,消费者仍旧不知道谁才是秘方的真正拥有者,或许消费者也根本不在乎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