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计算复习课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里是作者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了解统计的意义。
2、巩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知,明确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在复习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统计1、观察讨论(1)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这张图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作用?仔细观察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2)学生观察讨论,思考,依据自己的体验回答。
仔细观察统计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梳理统计图信息。
2、回答问题根据条形统计图上的信息,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1)较受二年级同学欢迎的饮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喜欢哪两种饮料的人数同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3、提问与解答(1)根据统计图上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问与解答。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3)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全班解答,订正。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讨论,在互动中分享、互补。
二、拓展练习1、完成108页第14、15、16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
采用全班合作的方式进行。
2、随堂练习。
3、补充练习。
三、课堂总结。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初步体验分类、归纳的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课时一、梳理知识1、加法出示算式25+836+759+243+550+1639+4047+5062+4(1)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2)把他们分分类(板书)(3)计算,抽几道说说是怎么算的?: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4)练习(重点是进位加法)学生出题2、减法(1)明确要求师: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加法的有关练习,这一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减法,减法这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样?我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成,有信心完成吗?(2)小组合作一个填表,一个写算式,一个算答案,一个检查对错(3)展示交流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46-982-565-797-6062-4058-30二、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79页第1、2题2、想一想,各种图形表示什么?△+○+□=40△=()△+○+□+□=46○=()△+○+○+□=70□=()3、P78T2三、四、作业课堂作业本第48页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篇三教学内容:有关统计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六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分数除法的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用纸张模拟分数除法的过程,直观展示分数除法的基本原理。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分数除法的整理和复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将一些物品平均分配的情况?”(如分蛋糕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分数除法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分数除法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难点解析:学生需要掌握带分数转换为假分数的方法,以及假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在于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运算性质、实际应用和带分数的除法运算。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讲解和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彻底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核心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六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分数除法的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分数除法的整理和复习》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材第八章第三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除法运算;
2.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分数除法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分数概念、运算性质的理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重点关注了分数除法的整理和复习。通过这个过程,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时间和面积的计算。
本单元是对前面知识点的总结和复习,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为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时间和面积的计算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让学生熟练运用时间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时间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混合运算,以及时间和面积的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的例题,使学生掌握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2.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点,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运用时间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分数、小数、百分数运算以及时间和面积计算的PPT,以便进行直观演示。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分数、小数、百分数运算以及时间和面积计算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和图片,以便在讲解面积计算时进行直观展示。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律》总复习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律》总复习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律。
2. 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内容1. 加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2. 减法运算律:减法的性质3. 乘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4. 除法运算律:除法的性质5. 运算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简化计算过程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如何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过程。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运算律示意图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草稿纸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学的知识。
2. 讲解:详细讲解四则运算的运算律,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律,并通过教学视频和运算律示意图加深学生的理解。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时运用运算律的经验和技巧。
板书设计1. 板书《运算律》总复习2. 板书内容: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律,以及运算律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布置一些基本的运算律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
2. 综合练习:布置一些综合性的运算律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3. 挑战练习:布置一些挑战性的运算律练习题,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地认识到运算律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并通过练习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时还存在一些困难,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这方面的指导和辅导。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概念和计算教学内容:复习分数四则运算、倒数、比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分数乘、除法、倒数、比的意义2.使学生你更熟练地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记忆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分数四则运算和比1、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1)口答:(课堂小作业第35页中的第1题)(2)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43×4 4×434×0.75 4÷432、复习倒数的意义。
(1)口答:①什么是倒数?请举出例子?②怎样解释互为?③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2)下面各题做得对不对?若不对,请说明理由。
72=27( ) 3的倒数是13( ) 41的倒数是4()0的倒数是0( ) 1的倒数是11( )(3)讨论:0为什么没有倒数?3、复习比的意义。
(1) 什么叫比?比的意义是什么?(2) 求比值的方法是什么?(3) 思考:怎样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怎样化简比?(4) 讨论: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二、复习乘、除法的计算法则1、复习分数四则计算。
(1)怎样计算413+635 (2)怎样计算0.5+413,312-0.15 (3)怎样计算85×2524 (4)怎样计算843÷655,20÷221 2、复习分数、小数的互化三、课堂练习:1、写出下面的倒数:221 0.25 3 1.5 2524 2、化简比8:15 0.25:0.4543:41 221:3 1.5:30 3、计算: 2524×635 85÷312 43+85 413÷1.3 0.625÷85 四:课堂小结:通过复习你掌握了什么,谈一下吧。
五、作业:化简比:12:18 02:0.3541:25 2.5:85 72: 221 655:11 板书设计:复习1、分数乘、除法的意义2、倒数的意义3、比的意义及性质4、求倒数的方法5、怎样求比值6、怎样化简比第二课时:分数的简便计算复习内容:简便算法复习目的:1、让学生掌握各种运算定律,能够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并能熟练运用。
2.掌握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操作,并能灵活运用。
3.能运用整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4.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整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
2.熟练运用整数进行多步计算和解决问题。
难点
1.解决实际问题时选用合适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整数思维能力,逐步理解整数运算的本质。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练习题册。
四、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复习单元内容
1.整数概念复习。
2.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复习。
3.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操作回顾。
第二部分:课堂练习
1.整数计算练习。
2.解决实际问题的整数运算练习。
第三部分:拓展延伸
1.思维拓展题目讲解。
2.实际生活中整数运算的应用案例分享。
五、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布置作业:完成练习题册上的相关题目。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整数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1.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与分析。
2.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数运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主要涉及整理和复习。
希望通过今天的课程,大家能够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更清晰、更深入的理解。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主要复习第四单元《分数的乘除法》和第五单元《比例》的内容。
第四单元主要学习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包括同分母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异分母分数的乘法和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主要学习了比例的概念和计算,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计算,以及比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希望大家能够对分数的乘除法和比例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进行相关的计算,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主要是异分母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以及比例的应用。
重点则是同分母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以及比例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复习,我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和计算器。
希望大家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练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利用黑板进行板书,将分数的乘除法和比例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的展示,让大家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分数的乘除法的计算练习,另一部分是比例的计算练习。
具体的题目和答案如下:答案: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复习,希望大家能够对分数的乘除法和比例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进行相关的计算,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课后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如果有时间,大家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学习,了解分数和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更多的相关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对于教学内容的介绍,我详细列出了需要复习的章节和具体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复习的范围和重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理解其背后的数学意义,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这些规则。
1. 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代表的数学含义,如加法表示数量的累加,乘法表示数量的重复累加等。
2. 四则运算的法则: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以及如何在不同运算之间进行转换。
3. 实际问题解决: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运用四则运算规则进行求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和数学意义,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涉及多层次运算的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四则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简要回顾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和数学意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四则运算规则,加深理解。
4.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分享解决方案和思考过程。
板书设计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四则运算的法则: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实际问题解决:案例分析、讨论与分享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选一道实际问题,用四则运算进行求解,并写下解题过程。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数的运算一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数的运算一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数的运算一说课稿【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3页例5,练习五第2~8题和思考题。
说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上节课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谁能分别用自己的话和字母表述乘法分配律2.填空。
25×6+75×6=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学习新知1.出示例5用简便方法计算102×45,32×27+32×73。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尝试计算)学生计算后汇报,教师说板书如下:(1)①102×4②102×45③……=(100+2)×45 =102×(40+5)=100×45+2×45 =102×40+102×5=4500+90 =4080+510=4590 =4590(2)①32×27+32×73②32×27+32×73③……=32×(27+73) =864+2336=32×100=3200 =3200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1)你认为每个题的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这种简便算法的依据是什么(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基本练习(1)练习五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口算题。
(2)填空。
巩固练习(1)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整理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整理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对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分数混合运算”的整理复习。
主要复习内容包括:1. 分数四则运算:回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2. 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探讨分数与整数在四则运算中的混合使用,以及运算的优先级。
3. 运算顺序和法则:复习运算的顺序和法则,特别是在含有括号的表达式中如何正确计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并能够正确应用运算顺序和法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解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其面对复杂问题的耐心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教学难点1. 分数与整数混合运算的优先级:学生在处理分数与整数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对运算的优先级感到困惑。
2. 正确运用运算顺序和法则:在复杂的表达式中,学生可能会忘记或错误地应用运算顺序和法则。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简单的练习题,复习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
2. 重点讲解:讲解分数与整数混合运算的优先级,以及运算顺序和法则。
3.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题,演示如何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分数四则运算规则:列出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
2. 分数与整数混合运算:示例展示分数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解题步骤。
3. 运算顺序和法则:明确运算的优先级和顺序,特别是括号的使用。
作业设计1. 必做题:设计基础练习题,巩固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
2. 选做题:设计一些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提高。
课后反思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1. 分数与整数混合运算的优先级在分数与整数混合运算中,学生可能会对运算的优先级感到困惑,特别是在包含多种运算符的表达式中。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总复习人教新课标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总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八单元总复习,主要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1. 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2. 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3. 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4. 圆的面积: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能够应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4. 能够应用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的应用,以及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实际应用。
2. 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练习题。
2.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3. 例题:通过讲解几个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乘法:A/B × C/D = (A×C)/(B×D)分数除法:A/B ÷ C/D = A/B × D/C圆的周长:C = 2πr圆的面积:S = πr²七、作业设计1/4 × 3/2,2/5 × 4/7,3/8 × 5/62/3 ÷ 4/5,3/4 ÷ 5/6,6/7 ÷ 2/3半径为5cm的圆,半径为8cm的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你会算吗——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你会算吗——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总复习内容,主要涉及到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教材中的第107页,进行关于求阴影部分面积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平面几何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例如矩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如何求解复杂图形的阴影部分面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平面几何中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来求解实际问题中的阴影部分面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各种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将这些公式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求解复杂图形阴影部分面积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际的图形模型,如矩形、三角形、圆形等,以及一些纸张和铅笔,供学生们实际操作和绘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一个矩形的长是10cm,宽是5cm,求这个矩形的阴影部分面积。
”3. 例题讲解:我会出一个例题,例如:“一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的阴影部分,求这个阴影部分的面积。
”然后我会逐步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一些类似的题目,以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各种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求解阴影部分面积的步骤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一个矩形的长是12cm,宽是8cm,求这个矩形的阴影部分面积。
答案:计算矩形的面积,即长乘以宽,得到96cm²。
然后,减去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
每个三角形的底是8cm,高是3cm,所以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乘以底乘以高,即1/2乘以8cm 乘以3cm,得到12cm²。
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是24cm²。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96cm²减去24cm²,得到72cm²。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6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6 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回顾和整理百分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2.加深对百分数计算方法的理解,能够熟练地进行百分数的计算。
3.能够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整理和复习,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百分数的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反思的学习习惯。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2.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三、教学难点•百分数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解决实际问题中百分数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含复习内容、练习题)•练习册•白板及白板笔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百分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总结法: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复习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六、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回顾前面学习的百分数内容,引出本次复习的主题。
•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百分数的掌握情况。
2.知识讲解•百分数的概念: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记作“%”。
•百分数的性质:百分数只表示比例关系,不表示具体数量。
•百分数的计算方法:•百分数化成小数:直接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左移两位。
•小数化成百分数:小数点右移两位,加上百分号。
•分数化成百分数:先将分数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百分数化成分数:去掉百分号,化简分数。
•百分数的应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示例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3.巩固练习•提供多种类型的练习题,包括百分数的换算、百分数的计算、百分数的应用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环节,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数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分数乘除法复习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 第二单元:简便计算复习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3. 第三单元:几何图形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以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
4. 第四单元:计量单位复习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等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5. 第五单元:统计与概率复习统计图的种类及特点,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课本内容,整理所学知识点。
2.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每个单元的重点、难点,分享学习心得。
3.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总结出的重点、难点,教师进行讲解,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4.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检验自身掌握程度。
5. 总结反思:学生总结复习过程中的收获,找出自身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制作数学手抄报,展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同伴评价:相互评价对方的学习成果,取长补短。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4. 家长评价:家长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对本册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为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策略1. 互动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7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7篇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案案例篇一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机。
学生准备: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标出下列班上同学的位置(图略){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二、新知探究(一)教学例2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
(3,0)(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强调0列、0行,并指导学生正确找出。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
(投影讲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二)、课堂提高练习一第6题(1) 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 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相互说说。
(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
让学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三、当堂测评练习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检验交流,最后,教师再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复习课)》教学案例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复习课)》教学案例1.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主要是进一步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掌握算法。
2.学习目标(1)学科性目标①从多角度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把握本质。
②掌握分数混合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教育性目标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创新性目标沟通整数混合运算与分数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感受数学的魅力。
【学习重点】深入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3.学习过程(1)分类再现①回顾意义、理清算理。
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首学,独立完成互学,组内交流群学,展示成果共学,总结提炼生1:故事书有200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多41,科技书有多少本?在这里故事书是单位“1”,故事书+故事书×41=科技书。
生2:在这里中性笔是单位“1”,单位1未知。
钢笔比中性笔多41,中性笔+中性笔×41=钢笔 ②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题目1:题目2:师:你能用哪几种方法解决这两个问题?画一画算一算。
生:我能用分数混合运算来做。
生:我能用解方程来做。
师:确实。
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用算术解法和方程两种不同的思路来解决。
【评析】通过对两个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同一个数学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思路来解决,发展学生思维。
(2)系统整理①整理算法题目1:题目2:师: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在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②沟通与整数混合运算的关系。
师: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有什么关系呢?生:它们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的运算律对于分数混合运算来说同样适用。
【评析】对于整数混合运算与分数混合运算的本质联系学生是模糊的。
通过复习,使得两者的关系更加清晰。
(3)练习提升先画图再计算【评析】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分数混合运算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程计划:小学六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总复习教案
课程计划:小学六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总复习教案。
一、教学背景数学是学科体系中的一个科目,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
学习数学可以加强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增强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是一个拔高知识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比较丰富,包括加、减、乘、除、小数、分数等。
而在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的时代,加强融入现代科技手段的数学教学,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
因此,本课程计划《简便运算》总复习教案,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夯实初中学习的重点,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知识盲点,增强数学素养,为孩子的中学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1、能够灵活应用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法则,并且对于能否选择适当的运算法则进行判断。
2、基本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相关运算法则,并且做到在运算中随时进行数字的单位转换。
3、学会用图形演示并计算应用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4、让学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对数学知识的系统、深入和全面掌握,增强数学素养。
三、教材分析根据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中的《简便运算》进行系统总复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十进位与进位2、乘法积比较、平均数3、约分4、小数法5、百分数法6、小数的计算7、分数乘除8、小数的乘除此外,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以针对性增加或补充其他相关知识点。
四、教学步骤本次教学计划采用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示范讲解、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互动提问:从前面课程复习入手,设计相关问题进行提问,以评估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2、灵活运算过程:通过类比、图形演示等方式,教导学生灵活运用加、减、乘、除基本运算法则,并在运算解答后,引导学生成立正确的运算过程。
3、小数和分数:引导学生结合文化知识,全面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概念及其相关运算法则,并分别进行简单的数字单位转换。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数的运算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数的运算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2.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感受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回顾再现。
(一)口算27+68=910-540=18×40=910÷70=78-0.8=3÷7=6.3÷0.1=36×25%=48+6.52=1.02―0.43=(二)说说四则运算的意义二、合作探究(一)四则运算的意义1、根据这四副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3、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一幅图:①两个同学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②还要折多少只纸鹤?求和:39+26=65(只)120-39-26=55(只)120-(39+26)=55(只)求剩余数可以用连减的方法,也可以用减去两数之和的方法。
第二幅图: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1.5×52=78.5(元)求52个1.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三幅图:①捆扎礼品盒用多少米彩带?②扎蝴蝶结用多少米彩带?18×1/3=6(米)18×1/2=9(米)③一共用去多少米彩带?④还剩下多少米彩带?18×(1/3+1/2)=15(米)18-18×(1/3+1/2)=3(米)或者18×(1-1/3-1/2)=3(米)这几种方法基本上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四幅图:每个小组有多少人?48÷4=12(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一份是多少?这幅图上没有要求平均分,但是要想一想做游戏时怎么分最公平?还是平均分最公平。
4、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图提问题并解答,做的非常好。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用这些知识来解决。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3单元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3单元 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教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3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应用题。
重点复习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复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复习,加强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个小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通过PPT,回顾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齐声回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例题讲解:讲解几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步骤,共同解决。
例题包括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流答案,教师进行点评。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2/3 × 4/5b. 7/8 ÷ 3/4c. 5/6 × 7/8 × 2/3(2)应用题:小明有2/3的苹果,小华给了小明1/4的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苹果?2. 作业答案:(1)计算结果:a. 2/3 × 4/5 = 8/15b. 7/8 ÷ 3/4 = 7/6c. 5/6 × 7/8 × 2/3 = 7/12(2)应用题答案:小明现在有5/6的苹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计算复习课》教学案例
听课选择上复习课?这是我绝对不会做的,更确切地说——是不敢做!原因很简单:第一,复习巩固旧知识,学生觉得无味;第二,以练习为主,讲练结合,形式单一,缺乏新意;第三,复习课主要针对学生存在的典型错例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后面那么多老师听课,一旦学生暴露的都是问题,不知该如何有效地调控课堂。
不久前的一节公开教学观摩课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固执、可笑的想法,这是一堂六年级数学复习课。
这堂课既没有生动鲜亮的多媒体课件,也没有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全课的展开就围绕着一张综合测试题:
1.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
2.脱式计算:1.25×32×0.25。
3.解方程:6.8+3.2x=26。
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
5.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同时分别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
小明每分钟行55米,小兵每分钟行65米,小狗每分钟跑240米,小明的小狗遇到小兵后立即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兵那边跑。
当小明和小兵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6.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
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好吗?
7.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2米,她爸爸准备把南墙刷上彩漆,这面墙上窗户的面积是2.8平方米。
算一算,小红爸爸至少需要买多少千克彩漆?(每平方米大约用彩漆0.4千克)“你在耍我们!”
【精彩回放】上课伊始,老师宣布进行一次5分钟比赛。
随着一声口令,全班伏案疾书,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完成这张试卷的同学请举手!”老师满脸期待。
学生一脸沮丧,面面相觑。
“一个都没完成?”看得出,老师心有不甘。
沉默片刻,一个愤愤不平的声音传来:“老师,你在耍我们!”此言一出,满堂哗然!老师一脸迷惑:“我怎么耍你们了?”“你看,第6题……”随着他的提醒,大家将目光聚焦于试卷的一处——“6.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
学生们恍然大悟,忍不住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老师连忙追问道:“真是我耍了你们?”这一追问引发了学生的自我反省:“不是,因为第1题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而我连名字都没写!”
“我把名字习惯性地写在了右上角了!”
“如果我们按要求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的话,我们当然能看清第6题的要求。
”
【且听且思】我们总习惯于在学生做练习时反复提醒:先审题,再下笔。
然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提醒得到的依然是学
生的我行我素,拿题即做,结果仍然是屡说屡错,屡错屡说。
于是我们便常常心生抱怨:怎么老师的话到了学生那里就成了耳边风?这份试卷的特殊价值就在于不经意间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自我反思,实实在在地体会到认读提示语是多么重要。
这种体验远比老师在学生做题前反复叮咛要有效、要深刻,它绝非只是学生停留在表面、承诺在口头的应答。
“我们又上当了!”
【精彩回放】“既然大家觉得这张试卷很有意思,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请把其中的第4题、第5题和第7题做完,时间为6分钟。
”……开始交流了,一位矮个男孩首当其冲:“第4题的算式是300-60×4”,其余学生纷纷颔首点头。
老师并未急于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另一位眉头紧锁的女孩,他注意到刚才这位女孩曾迟疑地举了一下手。
“我觉得应该是60×4”,她吞吞吐吐地回答道。
“奇怪!一般来说,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方法,现在怎么会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呢?”老师一脸惊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渐渐地,举手的人多了:“我们又上当了,问题是‘离甲地多少米?’”
“300-60×4求的是‘离乙地多少米?’”
“求‘离甲地多少米?’实际上是求‘已经行了多少米?’”
“这好比要我们去某个地方,地址都没听清就撒腿便跑,结果南辕北辙。
”老师适时点评:“错得好,说得更好!只要我们有
收获、有长进,那么刚才的错误就有了价值!”
在交流第5题的感想时,很多学生觉得:“题目太长,理解题意比较费劲。
”“是啊,题目的确很长!”老师启发大家:“你们觉得这道题绕来绕去关键在哪?”“小狗在不停地、来回地跑。
”学生的回答一针见血。
“既然如此,那该怎么解答呢?”老师顺水推舟。
“应该用55+65=120(米),1200÷120=10(分),10×240=2400(米),理由是……”听了他的分析,老师点头赞同,随后又问:“还有不同意见吗?”“有!应该再用2400×2=4800(米)”一位瘦瘦的男孩坚定地说。
见大家不明所以,他继续补充道:“题目上说‘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问题是‘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可以理解为求一只小狗跑的路程,也可以理解为求两只小狗跑的路程。
”这样的解释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而且很显然,老师并未预设到这种“生成”,他激动地询问了这位学生的名字,然后大声承认:“我原以为刘梁丰同学错了,所以才让他交流,事实上他是完全正确的,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且听且思】也许应该感谢那位眉头紧锁的女孩,是她的迟疑使得课堂在那一刻峰回路转;也许还应感谢那位瘦瘦的男孩,是他的坚定使得课堂在那一刻精彩纷呈……学生们的思考让教学有了生成的空间。
但再深入仔细地想想,仅仅有了生成就足够了吗?如果华应龙老师缺少智慧独到的眼光,缺乏“让差错显露出可贵”的思想,那么即便是面对再多的生成也会熟视无睹!试
想,若不是华老师的关注细节———发现了女孩的迟疑;若不是习惯于“倾听不同的声音”——给了男孩表达的机会,也许上述这些有价值的生成都将被悄无声息地淹没在我们的声音中,一种以“权威者”的身份妄加评判的声音。
“这题没有答案!”
【精彩回放】第7题的交流非常热烈。
第一位学生说:“用4×3.2=12.8(平方米),12.8+2.8=15.6(平方米),15.6×0.4=6.24(千克)。
”“错了,错了!”话音刚落,教室里便传来此起彼伏的否定声。
老师连忙摆手:“别说‘错了’,说不定有对的道理呢?应该说‘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另一位学生回答道:“粉刷墙壁时要把窗户的面积去掉,所以应该用12.8-2.8=10(平方米),10×0.4=4(千克)。
”他的分析有条有理,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同。
正当大家的观点趋于一致时,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我认为这两个答案都不对。
因为要求南墙的粉刷面积必须知道长和高,而题目中并没有告诉我们高是多少,所以这道题目没有答案!”没有答案?大家满脸震惊,而后再次恍然。
老师也深有感触地说:“我很佩服这位同学,一是佩服他发现了这个大家容易忽视的环节,二是佩服他能在大家的声音特别高、特别一致时,有勇气站起来表明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条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船上装了75头牛、45头羊,问这条船上的船长年龄多大?”学生哄堂大笑。
【且听且思】“这题没有答案!”初闻此言,满心震惊!平心
而论,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已习惯于出有答案的题目,学生也已习惯于解有答案的题目。
正是因为习惯于这种定式,所以当学生绕了一大圈发现题目本无答案时,才会在震惊中领会出题者的深意。
一颗数学思维的种子,不管我们是有心还是无意,只要播进了学生的心田,它就会以别人难以感知的方式存活、生长起来,而且,它的果实会成倍地膨胀。
透过习以为常的现象,我们是否该再次认真思考——何为“数学思想”?何为“有用的数学”?我想这位老师的这堂课已作了绝妙的诠释。
让我们为这简约而精彩的复习课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