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知道鲁迅、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和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4.通过分析文艺作品的背景和内容,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和民国时期进步的文艺家;《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对近代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历史背景正确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每当升旗仪式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总是伴随着那嘹亮的国歌声。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虽说只有短短的46秒,但是60多年来它却一直鼓舞着广大的中华儿女。大家知道国歌的曲作者是谁吗?

学生:聂耳。

教师: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著名的音乐家聂耳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以其卓越的音乐才能,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其定为国歌。那么,与聂耳同时代的文学家、艺术家还有哪些?他们在近代中国为了国家的独立富强曾作过哪些努力?我们应如何理解他们的作品的内涵?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

二、新课探究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近代教育的发展。

学生:(阅读教材新式学堂的兴办)

教师:(归纳,出示表格)

时间:洋务运动期间、甲午战争后、百日维新期间

学校: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北洋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

多媒体呈现: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教师:“最早的考试制度”源于我国哪个朝代?它是什么制度?

学生抢答:隋朝;科举制。

教师:你怎样理解废科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学生:它的废除,结束了我国持续一千多年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废科举、兴学堂,有利于各方面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教育管理有了本质的不同。

教师:1903年,清政府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与此同时,还通令兴办学堂,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教师:对中国近代文化生活影响较大的还有报纸和出版业。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前面学习的知识,戊戌变法时、辛亥革命时、新文化运动时主要宣传手段是什么?

学生:主要是通过创办报纸和印刷发行书籍进行宣传的。

教师:当时的主要报纸有哪些?

学生:A.维新变法时期:《时务报》和《国闻报》。

B.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C.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每周评论》。

教师:这些报纸的特点大都是政治性非常强,时事性也很强,主要是为了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或革命而创办的。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主要是给外国人看的。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什么呢?

学生: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

教师:《申报》刊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学生: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

教师:也就是说,它所面对的读者是人民大众、普通百姓,内容比较丰富。那么报纸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学生: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人们可以通过报纸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报纸上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教师:的确是这样,人们可以通过报纸得到社会、生活、国际和国内的许多信息。今天,报纸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媒工具。我国发行的报纸已达千余种,有日报、周报、晨报、晚报等,有全国性的大报,有地区性的报纸,也有专业性较强的报纸等。

教师:报纸的出现,促进了出版业在中国的发展。同学们看书思考有关近代出版机构的发展。

学生: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都是由它出版的。

(二)文学艺术的成就。

教师:请同学们看书,把这一时期文学艺术方面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列表归纳。

学生:(看书,归纳)

教师:(出示表格)

类别:文学

人物:鲁迅、郭沫若、茅盾、曹禺、巴金、老舍、赵树理、丁玲、周立波

代表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女神》《子夜》《雷雨》《家》《骆驼祥子》《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

类别:艺术:绘画、音乐、电影

人物:齐白石、徐悲鸿,冼星海、聂耳,赵丹、周璇

代表作品:擅绘花鸟草虫,《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

1.看小说。

教师:鲁迅在1918年5月发表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是《新青年》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它以特有的深刻性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发出了革命人道主义的“救救孩子”的呼声。《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流浪雇农的典型形象,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材料一蒋介石50岁生日时,国民党政府内政部次长请其为蒋画像。他毅然回绝道:“我对给蒋介石画像不感兴趣!……至于我的兴趣,则在抗日救国,假如抗日民众要我为之画像,我将不胜荣幸!”

材料二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教师:《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巨幅国画。作于1940年左右抗战时期。取材于《列子·汤问》愚公移山的故事。画面为开山凿石场面:愚公白发长须,拄锄而立;开山者,体魄健壮,挥锄掘石,坚韧卓绝精神跃然纸上。时当抗战艰苦年代,用以激励中国人民艰苦奋战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3.听音乐。

(播放视频《黄河大合唱》片段)

思考:(1)说出这首歌的曲作者,创作背景。

(2)这首歌曲在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周恩来学生:冼星海代表作《黄河大合唱》。

展示:

郭沫若称赞《义勇军进行曲》:

“闻其声者,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庄然而宏志士之气,毅然而同趣于共同之鹄的”,“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鼙鼓也”。

教师:《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根据徐悲鸿的提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2004年人民代表大会上写入宪法。

思考:《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战时期,为什么把它作为今天的国歌?

教师:(总结)歌曲产生于民族危机的抗战时刻,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

到今天国歌仍然鼓舞着中国人民为国家强盛而奋勇拼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