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习题

合集下载

41种群密度及估算

41种群密度及估算
①样方法 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
取样
计数
计算
练一练
下表是在一块狗尾草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块,10个 小组各调查一个样方结果,请分析数据,该地块
的狗尾草种群密度是 3 株/ m2。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株/ m2 0 2 3 3 4 12 4 2 3 3
• 有害生物的控制与防治 • 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 濒危生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 • 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二、种群的空间特征
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 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总结:
种群特征 种群数量特征
种群空 间特征
年龄组成 预测变
化趋势
种群密度
预测变
B.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加刺猬被捕获 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
反馈练习
1.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群 D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藻类 C.校园中的全部树木 D.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
2.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发展 趋势主要来自 A 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二)出生率、死亡率
1、概念
出生(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个体(死亡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 体总数的比率
例: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中出生1862个孩子,
则我国该年人口出生率是__1__._8_6__2_%_____
例:在黄山猴谷,一猴群有200只,一年后有2只死亡,
猴的死亡率为_______1_._0__%
D 8、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四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第四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n
m
计算公式:
标记数 (M) = 种群数量 (N)
重捕总数(n)
重捕标志数(m)
三、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 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 征或分布型。
优 秀 课 件 尽在 海波飞扬 优秀 课件 尽在海波飞扬
更多精彩:
联系作者:zhbghost@
2008
12.14
7.06
5.08
思考:计划生育对于我国人口密度有何影响?
资料分析:
1980年深圳城市人口仅为1万人,农村人口为30万人
2010年5月18日,深圳市累计登记的流动人口为1200.55 万人,加上原有的246万常住人口,深圳总人数达到了 1446.55万,其中流动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82%。改革 开放之后,大量的移民涌入深圳,深圳的移民来自全 国各地。
含义: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求所有样方种群
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适用:植物或
活动能力弱的
动物。
常用的取样方法:
调查总体为非长条形时 五点取样法
调查总体为长条形时
等距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10 m
10m
2、标志重补法
第一次捕获M只,标记,放回;
第二次捕获n只,有标记的m只;
该种群的数量N?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而 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与种群的特征分不开的。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直接反映种群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
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的个体数占该种群 出生率: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

必修三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第二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如: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就是一个种群)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最基本特征)出生率:单位时间里新出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

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

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样方法——常用调查植物五点取样法:适用于总体为正方形;等距取样法:适用于总体为长方形时2)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动物例:对某地麻雀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了50只麻雀,把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记环后放掉,数日后又捕获了40只,其中有标记环的10只,那么该地大约有麻雀200只N :50=40:10 N =200只2、种群的数量变动及数字模型(S ”型曲线tt条件:食物、空间充裕、无敌害等理想条件“J”型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无K值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

实例:20世纪30年代,美国岛屿上环颈雉的增长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X倍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 t=N0X t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原因:因生活条件有限而使种内斗争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S”型曲线数量的增加特点:不能连续增长,达最大值(K值)后停止增长,有的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概念:种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实例: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大草履虫的数量在第二天和第三天增长较快,第五天以后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

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黑光灯灯光诱捕法,是怎样确定种群密度的 通过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获取的种群密度虽然是 个估计值,应该说其与实际数据的偏差度是有限的, 学生也容易接受和理解。但在用黑光灯灯光诱捕法 来调查有趋光性的昆虫密度时,就凭借每晚诱捕到 的几只蛾子,似乎无法计算出密度来。其实灯光诱 捕法获取的仅是相对密度,是通过跟历史记录作对 照得出的,反应密度大小的也不是具体的数据,而 是成灾程度的多度等级,如轻、较轻、较重、重等, 比如说,通过历史记录得知每晚捕到20只左右的蛾 子将暴发严重的农林虫害,那么,在相同条件下, 今年也一晚捕到20甚至更多只蛾子时,就说害虫密 度已大到严重灾害的程度了。
态学的角度看,其目的主要是( A )
A.控制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 B.控制年龄组成,稳定种群密度 C.控制死亡率,降低种群密度 D.控制年龄组成,降低种群密度
• 6、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ACH)
(多选)
A· 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C· 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B· 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D· 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⑴雌雄相 当型:特点是 雌性和雄性个 体数目大体相 等。 这种类型 多见于高等动 物。
⑵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 个体。 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等动物。 ⑶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 个体 : 100
2004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 皮书指出,我国男女(0至4岁)性别比例接近120 : 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 107:100。 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
出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
比率。
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
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第四章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表示方法: 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表示方法: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 ②大范围的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大范围的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 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 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
N=( ×38)/ =133只 =(42× )/ )/12= =( 只
思考: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哪些? 思考: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哪些?
⑴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 ——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 ⑵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 群密度高。 群密度高。 周期性变化—— ——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 ⑶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 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 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 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外来干扰—— ——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 ⑷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 而密度很快下降…… 而密度很快下降…… 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 ——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 ⑸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 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 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 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 ——如流行病 ⑹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
迁徙
洄游
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
耕种
耕种
相关生物 引起种群 密度改变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 量,但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 数量的变化趋势。 数量的变化趋势。

种群的特征习题和答案 生物高二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人教版

种群的特征习题和答案 生物高二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人教版

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测试题知识点1:种群的概念及特征1.种群是指在一定地域内()A.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B.同种生物成体的总和C.同种生物幼体的总和D.同种生物幼体和成体的总和2.在一个环境气候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A.形体较小的种群B.个体差异较少的种群C.形体较大的种群D.个体差异较多的种群3.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2户养的是山羊,这些羊是()A.一个种群B.一个群落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4.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调查中,第一次捕获46只,将其全部标记后释放,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标记鼠12只,则该种群的数量约为()A.21B.46C.71D.965.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B.必须要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C.对某种植物的调查,样方内各种植物均需统计D.对某种动物的调查常用标志重捕法6.下图为曾经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喷洒DDT进行农药防治和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害虫过程中,害虫种群密度消长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业系统经济效益的最低值)。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般认为害虫防治主要是控制其种群大小而不是彻底消灭害虫B.A点开始进行生物防治,E点开始进行农药防治C.图中必须进行害虫防治的时间为A、D、ED.生物防治可利用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或寄生关系7.下列因素中可导致松鼠种群内竞争加剧的是()A.环境温度升高B.捕食者数量增加C.种群内疾病流行D.种群繁殖率提高8.(经典回放)下图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

设A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a,B 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A.a>bB.a<bC.a=bD.a≈b9.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池塘里全部的鱼B.一个公园里的草坪C.一座山上全部的树木D.一块菜地里的全部油菜10.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A.一片稻田里的水稻的数量B.一片稻田里的害虫的数量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一个池塘内各种鱼的总数知识点2:种群特征计算题11.下列各项中,决定动物种群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是()A.出生率B.死亡率 C.出生率或死亡率 D.出生率和死亡率12.1996年,瑞典的总人数为8 844 499,当年从各地迁入瑞典的人数达到39 895,则瑞典的迁入率最接近()A.4.5% B.4.5‰C.9% D.9‰13.现有A、B、C、D四个种群,其年龄组成分别如图所示,其中最可能灭绝的种群是()A.B.C.D.14.下列各动物种群在性别比例上雌性明显多于雄性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黑猩猩B.一片草原上的野马C.一个奶牛场里的牛D.一个湖泊中的鸳鸯15.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施放在田间,可成功诱杀棉铃虫的雄性个体,这一措施可使棉铃虫种群的密度()A.明显增大B.明显减小C.相对稳定D.先增后减16.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出生率17.现有某小组调查一个面积为2hm2的草场中的灰苍鼠的危害情况。

014种群的特征

014种群的特征

交口县第一中学校高二生物自学探究学案编号: 014 时间:2012.10.24 主编: 张栋 审核: 班级 姓名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第1节 种群的特征【目标导航】1.种群的特征2.样方法【问题导学】回忆:说出下列哪一项可称为种群,并说明其余项不能称为种群的原因。

A.正在一片花丛中采蜜的蜜蜂 C.某养殖场中全部的大黄鱼和小黄鱼B.中阳养鸡场中全部的鸡和交口养鸡场中全部的鸡 D.交口县城内所有的人目标一: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现有山角下40000m 2的一片荒地,要调查其中的某种双子叶植物和一种田鼠的种群密度,应分别采用 法和 法。

你能指出下面的调查方法中有哪些不当之处么?一、一位同学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在山角下选取了5m ×5m 的一块样地。

2.在此样地中依图示取了五个大小相同的样方,通过调查得出其中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分别为ρ1、ρ2、ρ3、ρ4、ρ 5 。

3.其中样方3的计数情况如图所示(圆圈为双子叶植物)则其中双子叶植物计为14株。

4.荒地中此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ρ=(ρ1+ρ2+ρ3+ρ4+ρ5)/5,此为精确值二、两位同学分别调查荒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

A 同学第一次捕获了50只田鼠,为了便于识辨,将其全部染为黄色,然后放归。

10天后,又捕获了50只,其中有标记的田鼠为10只,则田鼠的种群密度ρ=250只/40000m 2=0.00625只/m 2。

B 同学第一次也捕获了50只田鼠,将其尾巴全部剪掉,然后放归。

10天后,又捕获了50只,其中有标记的田鼠为10只,则田鼠的种群密度ρ=250只/40000m 2=0.00625只/m 2。

目标二: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一、2012年初,通过调查得知,某地人口密度为30人/Km 2,想要知道这一年中人口数量可能增多还是减少,可以分析什么量从而得知?(假设当地无迁入与迁出)此量有何意义?如果调查发现当地的年出生率为3.2 0/,请说明此数值的含义。

种群的特征习题

种群的特征习题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解析: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

种群密度会因种群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如我国某地的野驴,每100 km2还不足两头,而在相同的面积内,仓鼠的数量则有几十万只。

同一物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如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在夏天种群密度较高,在秋末天气较冷时种群密度就降低。

答案:C2.某一生物种群中,幼年的个体非常少,成年和老年个体较多,此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及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可能是( )A.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B.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C.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D.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解析:年龄组成可预测一个种群密度的变化类型,成年和老年多于幼年个体,会使种群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而成为衰退型。

答案:B3.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一定地区内的人口数量B.一个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D.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解析: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A项中没有体现出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

C项中的乔木、D项中的鱼都不是单纯的一个物种,不能称为种群。

答案:B4.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人口数量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 )A.现有居住人口的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C.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D.现有人口男女性别比例解析: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答案:A5.下列直接影响动物种群密度变化的是( )A.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B.年龄组成和出生率、死亡率C.性别比例和出生率、死亡率D.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解析: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间接地影响种群密度。

第4章_第一节_种群的特征

第4章_第一节_种群的特征

③调查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1 1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特点:
①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例:在我国某地的草原上,大象、狮子、土狼和斑 马的种群密度个不相同。
② 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
例: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在夏天种群密度较高,在秋 末天气较冷时则降低。
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2007江苏生物) 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 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 是( D )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1 2
3
4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二、种群的特征
1
种群密度
§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 本的数量特征。 §表示方法: 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②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特点或作用: ①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 ②同一物种,种群密度可变
常用的取样方法:
调查总体为非长条形时
五点取样法
调查总体为长条形时
等距取样法
举例:
怎样估算这块草地 中蒲公英的数量? 若研究对象是某公 园内的广玉兰呢? 若要调查某一池塘中 鲫鱼的种群密度呢?
10m
10m
标志重捕法:在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
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处,一段时间后再重捕, 根据重捕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来估计种群密度。 ※使用范围:动物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死亡率: 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 死亡率: 死亡的个体数目。 死亡的个体数目。
例如,在黄山猴谷,一猴群有200只 一年后有2只死亡, 例如,在黄山猴谷,一猴群有200只,一年后有2只死亡, 200 猴的死亡率为1 猴的死亡率为1%.
(2)类型 a. 出生率 > b. 出生率 c. 出生率 < (3)小结: 小结: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 要因素。 要因素。 (4)应用: 应用: 计划生育和控制某些生物的种群数量 = 死亡率 种群密度加大 死亡率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死亡率 种群密度变小
课堂反馈: 课堂反馈
• 1.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D 1.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下列各项中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群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群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藻类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藻类 C.校园中的全部树木 C.校园中的全部树木 D.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 D.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 )
3、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对于一个种群来说, 概念:对于一个种群来说,单 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 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研究意义:是影响种群密度 研究意义: 种群数量变化) (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冬季某城市的的乌鸦种群
学生讨论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一、种群 (一)概念: 概念: 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区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总和。 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区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总和。 同一地区 个体的总和 例: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B.校园内的所有乔木 B.校园内的所有乔木 C.棉田中有幼蚜 棉田中有幼蚜, C.棉田中有幼蚜,有翅蚜和无翅成熟蚜组成的全部棉蚜 D.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雄性鲤鱼 D.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雄性鲤鱼

(完整版)种群的特征练习题

(完整版)种群的特征练习题

知识点一种群与种群密度1.有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绵羊,有两户养的山羊,这8群羊是()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答案C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绵羊和山羊分属两个不同的物种,这里的八群羊中,所有的绵羊能进行自由的基因交流,所有的山羊能进行自由的基因交流,所以,这八群羊应属于两个种群。

2.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B.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鲤鱼数量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D.池塘中的鲫鱼和水库里的鲫鱼答案B解析A项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个体数是出生率;B项为水体生物的种群密度;C项乔木的种类不唯一;D项不在同一区域。

知识点二种群密度的调查3.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答案C解析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 m2的正方形为宜.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4.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B.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捕获的概率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答案D解析标志重捕法要求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而迁入和迁出、标记符号过分醒目、环境条件的改变等都会使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前后发生变化,A、B、C三项正确。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

一、种群的概念和特征(阅读教材P60~63) 1.概念要素(1)一定的自然区域; (2)同种生物; (3)全部个体。

2.基本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阅读教材P60~62)三、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写出图中各序号的含义:①单位时间,②种群个体总数,③出生率,④迁入率, ⑤死亡率,⑥迁出率。

2.年龄组成(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3)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性别比例(1)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意义: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

(3)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性别比例→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四、种群的空间特征(阅读教材P63)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类型(1)均匀分布;(2)随机分布;(3)集群分布。

[共研探究]1.理解种群的概念(1)下列各项是否属于种群,并说明理由。

①某池塘中所有的鱼。

(不属于)理由:鱼的种类很多,所有的鱼不是同一个物种。

②一块农田中全部长出种子的玉米。

(不属于)理由:全部长出种子的玉米不是全部的玉米个体。

③甲、乙两地同一物种的鸟。

(不属于)理由:不在同一个自然区域。

④一个班级内的全部同学。

(不属于)理由:不是全部的所有个体。

(2)个体、种群、物种三者之间的关系①个体具有出生、死亡、性别、年龄等特征。

②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

2.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根据概念,下列对种群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是②。

①一块麦田中所有的蝗虫;②一个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③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④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

3.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所处的面积或体积。

所以,在自然区域一定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课时作业17:4.1 种群的特征

课时作业17:4.1 种群的特征

第1节种群的特征1.下列有关个体、种群、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B.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C.个体与种群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D.物种是所有种群的集合2.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A.一定地区内的人口数量B.一个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D.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3.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4.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数量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这种调查方法的是()A.被标记的动物与种群中的其他个体完全混合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且标记物不易脱落5.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一块面积不大的某区域,第一次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较多,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还可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6.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随机取样B.样方面积为1 m2C.样本数量足够大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7.某养牛场的牛群中各个年龄段个体接近相等,大部分人认为牛群密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但有人认为牛群还可发展,其根据是()A.死亡率降低B.出生率高C.牛群基数大D.雌牛比例大8.下图表示的是四个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9.如图为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

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阅读课本P61页思考以下问题: 1、调查步骤? 2、取样时应当遵循怎样的原则? 3、样方面积应当怎样设置? 4、样方的数量应当怎样决定?
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 :选择常见的某种双子叶植物
取样 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要求做到:随机取样
计数 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种群的数量
求平均值 求各样方密度的平均值
例3.在调查一块1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 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 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 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 则:(1)该农田中田鼠的大概有多少只?
(2)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为多少?
(1)N总=(42×38)/12=133只
种群密度=(4+6+8+8+9)/5=7株/m2
=70000株/公顷
如何调查一个岛上绵羊的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
①含义:捕获一部份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经 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 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②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 ③使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取所有样方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 估计值。
【巩固1】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合理的是
( )。
答案 C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
查的对象
B.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
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例1.某同学拟一个面积为100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 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 的是
常用的取样方法:

第4章 第1节种群的特征

第4章 第1节种群的特征
样方的数量不宜太少,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
双子叶草本植物:1m2的样方为宜
灌木:以16 m2的样方为宜
乔木:以100 m2的样方为宜
5.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一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是15只。请估算这个种群的数量。
39:N=15:30得到N=78
2.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以下关于样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森林动物时应对各样方数据求平均值B.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C.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在植物生长密集处取样D.调查蝗虫幼虫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D
3.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作为种群密度B.计数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C.调查某山坡上樟树的种群密度,样方面积应该取1m2D.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只计数样方内的个体数
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知识回顾
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有 。
A.一片农田中的全部水稻 B.一个农民种的全部水稻 C.一个池塘中全部鲫鱼 D.一个池塘中全部鱼
E.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杂草 F.一窝蚂蚁
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 :
若没有满足这些条件,都会导致计算值与实际值存在误差。
③黑光灯诱捕法
(适用于有趋光性的昆虫)
黑光灯看上去就好像普通的荧光灯或者白炽灯泡,但它们有些地方是完全不同的。黑光灯是一种特制的气体放电灯,它发出330-400nm的紫外光波,这是人类不敏感的光,所以把这种人类不敏感的紫外光制作的灯叫做黑光灯。
n(重捕个体数)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迁入率和迁出率: 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年龄组成
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增长型
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稳定型
衰退型
数目保持相对稳定 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性别比例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1)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逐个计数法 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
大的种群时。
2、估算法: 调查分布范围较大,个体较
小的种群时。
(1)样方法
(2)标志重捕法
植物、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昆虫卵、蚜虫、跳蝻)
①样方的大小 根据所调查对象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而定。 ②样方的数量 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 实情况。
(2)雌多雄少型:人工控制的种群
(3)雌少雄多型
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为什么大多数生物种群雌雄性别比率约为1:1?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0-4岁 婴儿性别比逼近116.9:100 远超国际认同的最高警戒线 107:100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 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 性个体,破坏其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预测变化方向性别比例
迁入率 迁出率
决定种群大 小和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③取样方法
要做到随机取样,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 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对某地区小家鼠的种群密度调查中,第一 次捕获并标记32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鼠, 发现有标记鼠10只,求该区域中小家鼠的 总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解析: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

种群密度会因种群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如我国某地的野驴,每100 km2还不足两头,而在相同的面积内,仓鼠的数量则有几十万只。

同一物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如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在夏天种群密度较高,在秋末天气较冷时种群密度就降低。

答案:C2.某一生物种群中,幼年的个体非常少,成年和老年个体较多,此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及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可能是( )A.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B.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C.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D.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解析:年龄组成可预测一个种群密度的变化类型,成年和老年多于幼年个体,会使种群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而成为衰退型。

答案:B3.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一定地区内的人口数量B.一个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D.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解析: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A项中没有体现出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

C项中的乔木、D项中的鱼都不是单纯的一个物种,不能称为种群。

答案:B4.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人口数量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 )A.现有居住人口的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C.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D.现有人口男女性别比例解析: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答案:A5.下列直接影响动物种群密度变化的是( )A.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B.年龄组成和出生率、死亡率C.性别比例和出生率、死亡率D.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解析: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间接地影响种群密度。

答案:A6.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

那么,a和b分别属于( )A.个体,种群B.个体,个体C.种群,种群D.种群,个体解析: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可以看出应该是指个体水平的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这是对种群特征的描述。

答案:A7.某同学在对一块面积为5 000 m2的野生草坪进行野外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方,每个样方4 m2,发现5个样方中某种草药的株数依次为12、15、14、17、12。

可估算出这块草药中这种草药株数约为( )A.15 000 B.16 250C.17 500 D.70 000解析:通过计算每个样方中株数平均为14株,而样方占总面积的11 250。

所以估算该草坪约有17 500株这种草药。

答案:C8.在分析种群年龄特点时,也可将种群分为生殖前期(甲)、生殖期(乙)及生殖后期(丙)三个年龄层,比较这三个年龄层成员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可推测这一种群未来的成长情况,下列可能是濒危物种的种群是( )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解析:生殖后期种群数量多于其他时期时,种群的出生率低,种群密度不断降低。

答案:D9.下列关于样方法调查结论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多次取样,应舍弃数据悬殊的个别样方,取其平均值B.随机选一个样方,其密度就是整个种群的密度C.取样方计算时,选生物密度大的区域更科学D.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同学不一致则舍弃解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要多次取样,若某样方的数据与其他样方相差悬殊,可能存在操作误差,应舍弃,取剩余样方的平均值,A项正确;应取多个样方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B项错误;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C项错误;不同的人所选取的样方不同,数据可能有所不同,D项错误。

答案:A10.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数量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这一方面调查的是( ) A.被标记的动物与种群中的其他个体完全混合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且标记物不易脱落解析:在使用标志重捕法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被标记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分布均匀;未标记个体和被标记个体都有同样被捕的机会;间隔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因种群内部个体的出生和死亡而影响调查结果。

答案:C1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解析:蔓生或丛生的植物不宜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因为此类植物计数比较困难。

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种群密度可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只有随机取样,才能尽量避免主观因素所造成的误差。

答案:C12.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A.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概率降低C.标志物脱落D.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解析: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若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故A正确;若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概率降低,则导致调查结果可能大于实际值,故B错误;若标志物脱落可能导致重捕标记数统计量减少,与实际比较,应偏大,故C错误;若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则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概率降低,导致调查结果可能大于实际值,故D错误。

答案:A二、非选择题13.种群是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个体的集合,它具有相关的特征。

(1)请完成下面概念图(直接填在空框内)。

(2)调查牧场植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山羊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请举出两个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种群除了具有上述特征外,在位置和布局上还具有____________特征。

解析:(1)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对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也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2)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常用的是样方法、动物种群密度调查常用的是标志重捕法。

(3)种群密度的调查对农林害虫的检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4)种群在位置和布局上具有空间特征。

答案:(1)①出生率②迁出率③年龄组成④性别比例(2)样方法标志重捕法(3)农林害虫的检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4)空间14.兴华中学的生物学习小组要对某草场中白羊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请回答下列问题:(1)(多选)在草场上确定调查范围时,下列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A.200 cm×50 cm的长方形B.100 cm×100 cm的正方形C.半径50 cm的圆形D.边长50 cm的五角形(2)(多选)在下图选取的样方格式中,正确的是( )(3)如图表示在某一样方内外白羊草的分布,则该样方中白羊草的数量为( )A.4株B.5株C.6株D.8株(4)下表是在200 m2草场面积内的10个样方中白羊草出现的数量统计。

则该草场中白羊草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该白羊草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_。

解析:样方大小至少为1 m2,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圆形、其他正多边形等不便于计算。

在计数样方内个体时,线内的个体都要计算在内,线上的只计相邻两边及顶点上的。

在计算种群密度时要计算样方内调查个体数量的平均值。

答案:(1)CD (2)AD (3)C (4)7.4株/平方米 1 480株15.“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

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

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________。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_____只/hm2。

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 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________。

解析:(1)如果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则(M∶N=m∶n),从而可得出(N=Mn/m)。

(2)将表中的数据代入公式:N=(32×36)/4=288(只),由于测定的是2 hm2的数量,因此,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2=144(只/hm2);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捕获有标记的数量比实际的小,故求得的数据比实际高许多。

(3)两次捕捉的雄性个体为18+18=36(只),捕捉的雌性个体为14+18=32(只),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4+18)/(18+18)=32/36=8/9。

(4)100 m2有3.6个洞口,则1 hm2的洞口数为3.6×100=360(个),而1 hm2的田鼠数量为144,因此,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为360∶144=2.5∶1。

答案:(1)N=Mn/m(2)144 高(3)8/9(或32/36) (4)2.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