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抒情方式把握诗歌的情感
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

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一、直抒胸臆。
这就好比是一个人心里有啥想法,直接就喊出来了。
比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老哥那可是相当霸气,对权贵的不屑一顾就这么赤裸裸地表达出来了。
他可不想低三下四地去讨好那些权贵,这种情感就像火山喷发一样,一下子就冒出来了,一点都不藏着掖着。
读者一读就知道,哟,李白这是个有骨气、不愿受拘束的主儿啊。
这种直抒胸臆的方式呢,特别能让读者快速地感受到诗人内心最强烈的情感,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那种冲击力一下子就传递过来了。
二、借景抒情。
诗人就像一个超级魔法师,把自己的情感悄悄地藏在景色里。
比如说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你看啊,他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特别凄凉的画面,什么枯藤啊、老树啊、昏鸦啊,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就像一张灰色的大网,把那种孤寂、落寞的感觉给罩住了。
然后他再告诉我们,有个断肠人在天涯呢。
其实他就是通过这些景色来表达自己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
景色就像是一个情感的掩护部队,诗人躲在后面悄悄地把自己的情感发射出去,让读者在感受景色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就被诗人的情感给感染了。
就好像我们看到一幅特别美的画,然后突然发现画里藏着画家的小秘密一样,这种感觉很微妙。
三、托物言志。
这就像是诗人给一个东西赋予了超能力,让这个东西代表自己去说话。
像于谦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表面上是在说石灰呢,说石灰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出来,被烈火焚烧也不害怕,最后就算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在人间。
但实际上呢,他是在说自己啊,他自己就像石灰一样,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考验,都要坚守自己的清白和操守。
这个石灰就像是于谦的代言人,代替他说出了那些心里的话。
这种方式很有趣,就像给一个物品穿上了诗人的衣服,让它替诗人去表达志向和情感,读者要透过这个物品的表象去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才能看到最里面的东西。
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

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
在当代社会,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承载着诗人们对世界的
情感和思考。
尤其是现代诗歌,更加注重情感表达,更加贴近读者的
内心世界。
本文将探讨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它所带来的意
义和影响。
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常常通过抒情的手法来展现诗人内心的真实
感受。
诗人利用诗歌这一独特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情感转化为文字,直抒胸臆。
比如,诗人可以借助生动的比喻、意象来描绘他内心复杂
的情感体验,如爱恨情仇、忧郁孤独等等。
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情感表达常常被忽略或者
压抑。
而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情感宣泄的途径。
读者通过阅读诗歌,可以找到共鸣,释放情感,获得心灵的抚慰。
因此,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人们心灵受伤的空缺,
让人们更加感受到自己的情感和内心。
侧面来看,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也对社会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
诗歌的情感表达,诗人可以发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警示。
诗人用自
己的独特视角,触及一些社会问题的核心,唤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
注和思考,促使人们思考自己的处境和所处的环境。
总的来说,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极大
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通过情感的传达、思想的碰撞,现代诗歌能
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于情感的体验,对于人生的思考,对于社会的
观察。
因此,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
理解其中蕴含的美和力量,让诗歌继续在人类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发光发热。
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

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被广泛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通过独特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将作者的情感内核生动而深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抒情、描写、象征等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情感表达方式。
一、抒情表达抒情是诗歌最常见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
通过语言的抒发和渲染,诗人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抒情诗常以第一人称进行,将诗人的心境直接传递给读者。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了他徜徉在壮丽景色中的愉悦之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些抒情之词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和自身情感的升华。
二、描写表达诗歌中的描写表达方式通过对自然、人物、物体等进行细腻的描绘,以让人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通过叙述事物的形象、色彩、声音等方面的细节,描写表达方式创造了一种生动的视觉和感官体验,使读者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例如,南宋文学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他以极致的描写形象表达了对离散情人的思念之情:“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样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知到诗人的孤寂与寂寞。
三、象征表达象征是一种常被用来表达情感的方式,通过事物或符号的象征性意义来传达情感。
通过象征手法,作者可以将情感融入到作品的符号和隐喻中,让读者通过解读来领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例如,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不见树林的玫瑰》将玫瑰的形象作为爱情的象征,通过对玫瑰的描绘,抒发了对美和爱情的情感:“远离树林,你也可见我玫瑰的红色,它赢得了我的心。
”这种象征表达方式使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也对作者内心情感产生了共鸣。
四、对比表达对比是一种常用的情感表达方式,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特点和状态,以显现情感的强烈对比。
对比的这种独特效果,能够激发读者情感的共鸣和反思。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他通过对比秋夜与白昼的差异,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生活的领悟:“人生参差成败事,今夜渺渺总应无。
现代诗歌中的抒情情感

现代诗歌中的抒情情感诗歌一直被赋予着表达情感的崇高使命,从古代的唐诗宋词到现代的自由诗,每个时代的诗人都试图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
而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需要一种方式来释放情感,让压抑在内心的情感得到释放。
这个时候,现代诗歌便成为了我们一个极好的选择。
抒情是现代诗歌中最为常见的体裁之一。
它以诗人真挚的情感为主题,表达了他们对于生活、自然、爱情等方面的真实感受与想法。
抒情情感是通过强烈的感性和内敛的意象来表达出来的,它的主要特点是情感性、赋予想象力与象征性。
每一首抒情诗都有着不一样的情感表达,从纯爱情、忧伤、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到对社会的关注,都被不同的诗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现代抒情诗歌中,爱情一直是一个不可逃避的话题,因为它代表着我们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爱情与性格、精神、感觉、疾患、偏执、自尊等因素都有关联,因此它在抒情诗歌中担当了很重要的责任。
比如“你是我漫漫生命中的半帧画”,这句话充满了爱意和憧憬,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一种美妙的场景中去,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足以表达出诗人对生命以及爱的热情。
生活面对着种种的压力,人们不可避免会产生孤独感、无助感等,而这些负面情绪是可能突破精神防线的。
与此相应的,现代抒情诗歌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情感的深刻思考。
有时候,这些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可能并没有出路、没有梦境,反而更加接近了我们生活中的无奈。
而正是这种表达出了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困扰,更加真实地展示了生命力的脆弱。
除此之外,现代抒情诗歌中还体现出对美好生活和对社会的关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完美的生活固然是遥不可及的,但是我们依然有向着美好生活奔跑的权利。
有些诗人用行云流水的文字传递出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想象,有些则旁敲侧击地探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透过这些诗歌,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以及生活的深刻认识。
总之,现代抒情诗歌表达了人们在当代生活中的情感,在内心的碎片中找到了微小的快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场所,也给了我们思考人生、想象未来的机会。
古诗词的抒情效果

古诗词的抒情效果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其中的抒情诗词,更是让人敬畏和沉迷的艺术体验。
通过抒情诗词,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感受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体验到诗情画意的美好。
古诗词的抒情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真挚古诗词抒情,最为重要的就是情感真挚。
诗人往往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将所感所想之情化作文字,用最真实、自然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他在作品中用“人生几何”、“落花时节又逢君”等富有哲理的词句,生动表现了他因别离而引起的悲伤和追忆之情。
这种真实、深刻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一道独特、鲜明的风景线。
二、意境深远古诗词的抒情效果,不仅在于情感真挚,还在于意境深远。
在表达情感的同时,诗人往往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借助诗歌的艺术手法,营造出一种深奥、宏大的意境。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他通过对登高远望的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世界和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这样的诗词不仅有情感的表达,还有隽永的意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形象鲜明古诗词的抒情效果,还在于形象鲜明。
诗人往往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让抽象的情感和思想得以形象化。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塑造出了一个缅怀故友、自刎而死的壮烈形象,鲜明地表现了抒情主题。
这样的描写,不仅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美,还可以让读者对具象事物进行深刻的思考,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阅读体验。
四、音韵优美古诗词的抒情效果,还在于音韵优美。
古诗词的音韵有其独特的规律和节奏,通过平仄、押韵等手法,不仅让诗词更易于记忆,还让其具备了一种优美、和谐的音乐效果。
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他运用了繁复的韵脚和卷帙的句式,使得整个诗歌具有强烈的节奏和抑扬顿挫的音韵感,为读者带来强烈的情绪冲击。
总之,古诗词的抒情效果,凭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形象鲜明和音韵优美,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珍贵财富。
诗歌鉴赏之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观点态度 (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 析。(3分)
(2015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题。(8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 全诗简要分析。(5分)
(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 题。 月圆(1)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 席绮逾依。(2) 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故园 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 天杜甫流寓夔州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柔美。(3) 未缺指月圆,(4)列宿指群星。 (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 度进行赏析。
二、掌握全面、准确地把握诗的思想感情的核心 方法
小结: (1)抓住诗题 (2)抓住关键词 (3)抓住题材类型 (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 (5)抓住典型意象 (6)抓住注释
注释分类 介绍写作背景 介绍相关诗句
所暗示内容 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 诗的思想感情。 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介绍作者
介绍别人评价
鉴 赏 诗 歌考 的点 思一 想 情 感
一、分清诗歌题材,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
送别抒怀诗
山水田园诗 咏物抒怀诗
羁旅思乡诗
边塞征战诗 即景感怀诗
闺情宫怨诗
怀古咏史诗 即事抒怀诗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诗歌作者身处何境?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客居他乡,孤寂思乡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运用典故通过对韦曲春色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官场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
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

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现代诗歌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语言风格,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
它不再囿于传统的韵律和格律,而是更加注重情感的深度和自由的表达。
本文将从诗歌的形式、语言、意象等方面,探讨现代诗歌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
一、形式上的情感表达现代诗歌在形式上常采用自由诗的形式,没有规定的韵律和节奏限制,因此在情感表达上更加自由灵活。
诗人可以任意创作和安排诗歌的节奏、行数和行长,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种自由的形式使得现代诗歌能够更加直接地传递诗人的情感体验,给读者带来更加深刻的触动。
二、语言上的情感表达现代诗歌在语言运用上常常采用意象丰富、多义和模糊性较强的词汇,从而创造出抽象、富有隐喻的语言氛围,突出诗人内心情感的独特性。
通过这种语言的特点,诗人能够更加精准地表达他们深藏心底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和共鸣。
三、意象上的情感表达现代诗歌在意象选择上注重独特的视觉感受和直观的情感体验。
诗人通过对事物的精准描绘和隐喻的使用,将情感转化为真实而新颖的意象,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这些意象往往是具有强烈感官效果的,如光线、色彩、声音等,能够直接触动读者的内心情感。
四、主题上的情感表达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关注的主题广泛而多样,既有对爱情、友情、亲情等人际关系的深入探索,也有对社会现实、人生哲理等抒发。
诗人通过鲜明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通过对主题的切入,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入和具体。
不同的主题带出了不同的情感色彩,丰富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现代诗歌是一个自由开放的表达平台,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语言风格,传达了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
通过形式上的自由灵活、语言上的深邃隽永、意象上的独特感知以及主题上的独具匠心,现代诗歌实现了情感表达的精准和深刻,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根据古代诗歌中常见抒情手法归类

根据古代诗歌中常见抒情手法归类一、抒情手法的定义和作用抒情手法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情感和感受的方式。
它能够通过生动的描写、比喻和修辞手法,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在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抒情手法可以归类如下。
二、婉转抒情婉转抒情是一种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情感的手法。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将内心的情感巧妙地传达给读者。
这种抒情手法使诗歌更具情感和艺术性,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共鸣。
三、豪放抒情豪放抒情是一种以激情豪放、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情感的手法。
诗人通过形象鲜明、表达直接的语言,表现出内心的豪情和激情。
这种抒情手法使诗歌充满力量和张力,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受和震撼。
四、哀怨抒情哀怨抒情是一种以悲伤、悲怆情感为主的手法。
诗人通过描写个人遭遇的不幸和失落,表达出内心的伤痛和忧愁。
这种抒情手法使诗歌充满了哀怨和悲凉之情,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
五、淡雅抒情淡雅抒情是一种以淡泊、婉约的方式表达情感的手法。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委婉的语言,表达出内心的平和和淡定。
这种抒情手法使诗歌更具亲切感和内敛,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六、欢乐抒情欢乐抒情是一种以欢快、愉悦情感为主的手法。
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明朗的语言,表达出内心的快乐和幸福。
这种抒情手法使诗歌充满活力和阳光,给读者带来愉悦和欢乐的情绪。
以上是根据古代诗歌中常见抒情手法的归类。
通过不同的手法,诗人在抒情时能够更加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的魅力。
希望这份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抒情方式把握诗歌的情感
古诗鉴赏最大障碍是读不懂诗歌,把握不了诗歌的情感内容。
这有诗家语言的疏离陌生之因,有时间距离和历史情境之异,也与我们对诗人抒发情志的规律把握不够有关。
本文试从诗人情感抒发的角度作一点探讨。
诗主情,或者说诗歌是强烈情感的产物,没有情感的迸发,就没有诗歌,诗歌是诗人情感的物化。
所以把握诗人情感抒发的方式,就不失为我们体味诗歌情感内容的捷径。
情感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其情感内容一眼便知,一般不会作为考试内容。
间接抒情就是情感不直接说出,而是借助对景、物、史、人的描写或咏叹,含蓄委婉地传达出来。
在间接抒情的诗歌中,诗人对生活生命的感发蕴积胸中,有时这种感发甚至被遮蔽着,耳目一旦触及外物,遂如吹皱的一池春水,唤醒了心中的意绪,于是情感便因景而生,缘物而发,际会历史风云,神遇相知之士。
这一类诗歌,意蕴丰富,手法鲜明,便于设题,所以常作为高考命题素材。
一、写景抒情式
谢榛《四溟诗话》:“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情――诗人的生命感发,仅仅是诗的胚胎,要将它养
育成诗,必须找到适合它的媒介物――景,诗由情胚而孕育,借景媒以表现,情胚与景媒交融契合便形成了诗的意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之间通常有四种关系。
第一种:以乐景写乐情。
杜甫诗《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人通过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抒发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欢悦之情。
第二种:以哀景写哀情。
2004年广东卷杜甫诗《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诗中“片云”“孤月”组成了凄凉的意境,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
第三种:以乐景写哀情。
杜审言《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当年,春日迟迟,园林如绣,游目骋怀的美景反衬出今日之悲。
眼前的鸟语花香反衬出了远去边疆的哀愁。
第四种:以哀景写乐情。
李白诗《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五月的天山,映入眼帘的仅有皑皑的积雪,无花可赏,无柳可折,寒气逼人。
情景如此单调,如此凄凉,反衬出了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
二、写物言志式
写物言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托物言志。
诗人在对象――物上,发现或找到了和自己在精神上的某些相通之处――物与志的“契合点”,引起了心灵的感会,于是便借助对“物象”的描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一抒心中情志。
咏物诗特点是“不粘不脱(不即不离)”,既扣准所咏之物,又在诗中有所寄托。
诗人在诗中展开诗意的想象,把物象和情志交融在一起,分不清何处是写物,何处是写人,又处处是物,处处是人。
字字摹写物象之态,句句曲尽胸中之志。
2004年北京夏季高考卷所选苏轼诗《红梅》:“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苏轼在诗中,既兼顾梅花的物态和本性,又将梅花人格化,抓住了红梅的“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这一独有的“梅格”,传达出了红梅娴静高雅而不浅薄庸俗的神韵。
句句写梅,字字喻己。
同一个物,因为诗人个人的性情、际遇和创作时的具体情况不同,故所咏之情也就相异。
从诗中可以明显地读出作品背后独特的“那一个”人来,所咏之物后潜藏着作者强大的生命感发力。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己。
陆游的词作《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
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以冰清玉沽的梅花自喻自况,抒发了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三、写古喻今式
这类诗歌写古意在喻今,写史意在抒怀。
或歌咏故去的成功辉煌反衬眼下的失败与荒凉,或咏叹已逝的荒唐惨痛来警戒当政者及抒发自己的历史虚无轮回感。
诗人以情统史,以志言古。
杜牧诗《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人借陈后主沉溺声色,终日与妃嫔们饮酒作乐,不理政事,终至亡国的史事,表达了对晚唐社会日趋衰败的隐忧。
在婉曲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
微妙而自然的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
2004年上海夏季高考卷杜庠诗《赤壁》:“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自从赤壁一战后,赤壁就成了诗人们洗浇心中块垒的意象。
富有才华,志存高远的杜庠,因坎坷的遭遇,多舛的命运,面对赤壁,其情感是复杂的,虚无与悲凉同在,愤慨并无奈交融。
在咏史凭古中,往日的历史已融入了诗人的情怀,历史
与当下统合为一,诗人的情志超越了时空。
将个人放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的恒久比照出人生的短暂,对历史的回顾之中又富含着今生的悲伤。
四、写人言己式
写人言己就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写的是别人的事情,抒发的是自己内心的悲哀和感慨。
借写他人的成功反衬自己的遭遇的坎坷和命运的不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塑造了周瑜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英俊潇洒,倜傥风流,富有智慧,胆略过人。
谈笑间,曹军便被打得落花流水。
周瑜年轻时候就建立了世人瞩目的赫赫功绩,而此时的诗人却已鬓染霜发,一事无成,徒有一腔无处施展的报国之志。
两相对照,诗人内心的苦楚不难体味。
借写他人的不幸来暗喻自己的哀楚。
他人和自己具有相同的遭遇,相似的命运,两人情感相通,故歌咏之。
秦韬玉诗《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全篇通过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不为世用,寄人篱下的愤懑和不平。
五、写事抒怀式
在此类诗歌中事或是诗人情志的的触媒,或是诗人情感
的载体,通过事件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思。
2004年全国卷张籍诗《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朱庆余参加进士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
诗人通过描写一位新嫁娘拜见公婆前忐忑不安的事,生动形象的比拟了自己临考前紧张担心的情景,巧妙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希望被录取的心情。
诗人的间接抒情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上五类,当然这样分类也不尽然,各类之间并不是各自完全独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像写古人喻己既属“写人言己”,也属“写古喻今”,怀古诗中也有景物描写。
之所以这样归类,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诗歌间接抒情的方式特点,提高其诗歌鉴赏的能力。
外物引起了诗人的情感涟漪,引发了诗人的生命振动――生命共感,生命共感是联结诗人和外物(景、物、史、人)的精神纽带。
正是缘于生命的共感,诗人才能借助绘景状物、怀古写人,抒一己之情,言一己之志,叙一己之意。
梁修红,教师,现居广东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