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

合集下载

京师同文馆:晚清的“外语大学”

京师同文馆:晚清的“外语大学”

京师同文馆:晚清的“外语大学”作者:陈卿美来源:《记者观察》2019年第02期晚清时没有专门的“外语大学”,最早的官办外语专科学校就是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是清政府开办的一所新式学校。

两次鸦片战争,清廷让洋人欺负惨了,比如规定中外交涉条约全部要用英文书写,遇到词义不明白的地方,以英文为准。

因为语言问题,导致误会不断,冲突加剧,让清政府很头疼,尽快培养自己的英语翻译人才成了当务之急。

“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情性……欲悉各国情形,必诸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

1859年,郭嵩焘建议设立外语培训学校。

1861年,恭亲王奕訢奏请开办英语翻译培训学校。

1862年8月24日,清政府批准在北京成立京师同文馆,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为何叫“同文馆”呢?史料中没有说明,只能猜测。

那时根本没有大学的概念,所以不可能称为“大学”。

再者,“大学”为综合性高等学府,而作为培养翻译的专科学校,显然还不够格。

笔者以为,或许源自古时“学堂词馆”的说法。

翻译,无非是和文字、词语较劲,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再者,在乾隆时就有俄文翻译馆,因此,学校定位为“馆”。

所谓“同文”,也就是让不同的语言,翻译成同一种含义。

据《晚清近代社会变迁》记载,京师同文馆第一批学牛只有10人,后来八次出洋的赵本山老乡张德彝是其中一个。

当时招生只面向满人,汉人绝无机会,因为清政府要培养无限忠诚于自己的翻译人才,必须选择满人。

即使是满人,富裕家庭的子女也是不屑去的,因为社会普遍认为,学习洋文太丢人。

寒门子弟为了生活费,才毅然去学习洋文。

京师同文馆开的条件是,每名学生每月三两“膏火银”,学习优秀者还另有奖金。

三年学成后,视成绩优异,分别授予七、八、九品官职。

即使条件如此优厚,仍然没有人愿意去。

出身“大城市”铁岭的张德彝就是破落的八旗子弟,念了几年私塾后,15岁进入京师同文馆学习。

京师同文馆的英语老师,初期是打算采取推荐制。

奕新在奏折巾说,“闻广东、上海商人,有专习英、法、美三国文字语言之人,请饬各省督抚挑选诚实可靠者,每省各派二人,共派四人,携带各国书籍来京。

简论清末同文馆的教学与管理

简论清末同文馆的教学与管理

倘有学生 不往学汉 文者 , 由帮提调将该 学生惩 办。 即 ”- 加一些各类语言实践活动 “ 各学生除午节 、 、 秋节 年节放学时免其画到外, 其每 1 其 中较多的是翻译书籍 。据统计 , 从丁韪 良翻译
年夏月洋教习息伏期内, 及每月外国礼拜洋教习不到 l 万国公法 》开始 到中 日甲午 战争 的整个洋务运动期 《
馆之 日, 除准两 日假期外 , 各学生均令在馆学 习汉文 ,l , 京师 同文 馆师生共 翻译 了包括外交 、 间 法律 、 治 、 政 照常画到 , 违者按 H扣 除膏火 , 无膏火学 生照迟 到馆 l 天文 、 地理 、 历史 、 医学 、 以及数 学 、 物理和化学等 自然
办法。”近闻每逢外国礼拜之 日, “ 该学生等即不照常 『 科学在内的各类 书籍 2 部 ,其 中有学生翻译或合译 9

自五月初一 日起 , 隔七 日进呈一 次 , 着各 翻译 官择其 的第一次大考现场情况看出。 1 第一次大考于 16 年 5 8 有 关风俗政令者 , 日相宜 , 逐 与总教 习订 正录送总办 冬举行, l 历时九天, 场面颇为隆重。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章京 , 汇总酌缮进呈 , 该翻译 官等务须详慎办理 , 毋须 于考试后 向皇上 的汇报是 : ……按馆 分 日由臣等 在 l “
派熟悉该 国语言之同文馆翻译 官及学生等一二人 , : ,特饬总税 务司赫德与各馆外国教 习会 同阅看 , 在 习 分 旁静听 , 以免洋员翻译参差 。英文者派张德 彝 , , 别名次高下。复恐各学生于外国文字虽能通晓, 沈铎 l 而语
斌衡, 长德 , 陈贻范 , 文者派……遇有会 晤时 , 法 即随 言未必娴熟, I 因再行复试。 内臣等密出汉语条子 , 按名

次 大考 。 考试 分三 项 。 、 一 把外 国政 府的公 文译 成 中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 : { 一是我国大学外语

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与诸西学教育

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与诸西学教育

2020年5月第36卷第3期高教发展与评估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andEvaluationMay.,2020No.3,Vol.36doi:10.3963/j.issn.1672 8742.2020.03.006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与诸西学教育焦海燕1,2,陈先松2(1.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241;2.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 要:京师同文馆成立于1862年,是近代中国由政府兴办的第一所新式外语学校,包括英文馆等外语教学机构和天文学馆等西学教学机构。

《八年课程表》是京师同文馆草拟的一个“由洋文而及诸(西)学”的学习进度表,其本质是为“诸(西)学”教育,而非外语教育。

《八年课程表》的招生对象,系从英文馆等外语专业借调学生,这与科甲正途出身的官员学者不能适应“诸(西)学”教育有关。

《八年课程表》的出台,体现了140余年前近代中国在西学教育中盲目求广、求快的心态,试图以有限时间追求诸多西学专业的全面教育目标,违背了科学教育的客观规律,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

《八年课程表》最终没有实施,“诸(西)学”教育实际上朝着专门化、长期化的方向发展。

部分学术成果以未执行的“诸(西)学”教育《八年课程表》,对京师同文馆的外语教育,做了过多的解读,颇值商榷。

关键词: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西学教育;外语教育中图分类号:G640 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8742(2020)03 0057 08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京师同文馆英语教育研究”(2016SJB770006);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资助基金(QL2017002)作者简介:焦海燕,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英语教育史。

陈先松,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与教育。

①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有顾卫星的《京师同文馆外语教学特色简析》,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京师同文馆英语教学历史研究》,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5期。

大家都知道京师大学堂是现在的北京大学的前身

大家都知道京师大学堂是现在的北京大学的前身

大家都知道京师大学堂是现在的北京大学的前身,在成立之初和现在的北大一样,受到全国关注。

它的成立实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之下,我们可以根据他去解读近代中国的历史,明白自强的重要性。

这个学堂本身就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肩负着当时中国人的希望,是我们民族的大学。

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他们蓄谋已久的战争,中国失败啦,败得一败涂地,日本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是一头睡狮。

最后中国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尽是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建设工厂。

而李鸿章还自诩这是自己签的没有割地的条约,其实这个条约对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拒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痛斥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变法等主张,发动了“公车上书”。

这次上书,遂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

这次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为了把维新变法推向高潮,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鼓吹变法;组织强学会。

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办,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舆论的中心。

1897年冬天,严复在天津创办《国文报》,成为与《时务报》齐名的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

1898年2月,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强学会,传办了《湘报》。

在康梁等维新志士的宣传和组织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渐开。

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刊物19种。

到1898年底,学会、学堂、报馆达300多个。

1897年11月,德国抢占胶州湾,英国租借后来被称为新界的地区和威海卫,全国人心激愤,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到政治实践。

12月康有为第五次上书,陈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式迫在眉睫。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总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成立了保国会,为变法做了直接准备。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的准备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

从京师同文馆看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变

从京师同文馆看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变

从京师同文馆看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变程润枫,国洪儒,吕朋钊,李仁杰,张家豪(第五版修改)导言1862 年, 京师同文馆作为总理衙门的一个附属机构在北京设立。

清政府最初设立该馆的动机只是为了培养少量通晓外国语言文字的翻译人员, 用以应付外交需要。

但是京师同文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的学校, 并对中国的现代教育1进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与传统教育相比,近代教育摆脱了原本陈旧老套的八股文,科举等制度,开始向科学、实际、适应时代发展的方向发展。

借此次京津冀交流学习的机会,我组同学通过阅读书籍,论文资料以及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研究了“从京师同文馆看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力图通过微观的视角对中国近代教育转型作出分析,进而理解古老中国在近代转型中的艰难起航。

一、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1,传统教育面临的挑战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由封建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中国传统教育开始动摇,封建教育日益腐朽,而外国对华的文化教育侵略也开始了。

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已经成为一个衰老的封建国家,教育仍然是原来的旧况,日益空说腐败,矛盾加深,科举八股取士仍然是主导,学校教育名存失望。

传统教育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科举制度的腐败,舞弊司空见惯,考试出怪题、偏题,一八股文和小楷1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综合我们看到的教育类资料,我们认为:所谓近代教育是指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国家为了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用国家力量推行教育的形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教育由国家推动;第二、重视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普及;第三、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尤其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第四、教育思想由工业化国家向不发达国家传播。

为裁定人的标准,很多学子辛苦学习但是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2,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空说腐败,例如:国子监的坐监制度2。

由于官学是科举的附庸,但是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严重脱离,教官迂腐,管理混乱,考试制度腐朽,月科、季考废弛,学风败坏,国子监取消坐监制度。

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有什么区别?

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有什么区别?

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有什么区别?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898年到1912年间所使用的名称。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京师同文馆亦称同文馆。

清末洋务派创办用以培养“译员”、“通事”的外国语学校。

1862年6月11日在北京成立,附设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初设英文馆,学生10人,皆13、14岁的八旗子弟,聘英教士包尔腾任英文教习,候补八旗官学教习徐树琳任汉文教习。

1863年,添设法文馆和俄文馆,学生各10名,仍从八旗子弟中挑选。

这时的同文馆,各馆分立,分馆教习。

1866年12月,恭亲王奕?等奏请增设天文算学馆,招取30岁以下的满汉举人,恩、拔、岁、副、优贡生,及五品以下的京外官员,聘西人任教习。

1867年,天文算学馆开始招生,自此京师同文馆不再是初级的外国语学校,而具有中学或中等专科学校的性质。

课程逐年增加,开设了不少自然科学实用技术的学科,有些课程也已分化得相当细、相当专门,例如算学就分成数理启蒙、代数、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微积分等。

1868年,聘李善兰为算学总教习。

1869年,聘美教士丁韪良为总教习,同文馆才有了总管校务的人员。

1871年,京师同文馆又添设德文馆,开始时由俄文教习C.韦贝兼任德文教习,1873年起由N.第图晋、W.N.夏干相继任德文教习。

至此,同文馆学生增加到120人左右。

伺年,同文馆设立医学、生理学讲座,由英人J.H.德贞任讲席。

1872年,总教习会同各馆教习,拟订了“八年课程计划”。

从此,同文馆开始有了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章程。

1896年,因受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御史陈其樟奏请整顿同文馆,重新修订了八年课程计划:前五年的课程近似中学程度,后三年的课程相当于大专程度;前三年的课程侧重学习外语,后五年则偏重学习科学技术知识。

这份崭新的八年课程计划,反映了正在萌芽中资本主义生产的要求,在计划中没有列入“四书五经”、“章句帖括”一类的传统科目。

京师同文馆博物馆考略

京师同文馆博物馆考略

I理论 与实践
京 师 同文 馆 博 物 馆 考 略
陈为 ( 翰 海拍卖公 司佛像部 北京 1 0 0 0 2 6 )
提 要 :京 师 同文 馆 是 为 培 养掌 握 外 语 和 西方 科 学技 术 等 方 面知 识 的新 式人 才 而 设立 的 ,是 洋 务运 动 时期 设 立 的 最 重 要 的新 式教 育 机 构 。京 师 同 文 馆具 有 近 代 高 等教 育 的性 质 ,其 于 1 8 7 6
寻 一些 关于 它的踪 迹 。
毕 乃 德 的 同 文 馆 考 ,算 是 较 早 研 究 京 师
国 内 外 学 者 提 及 京 师 同 文 馆 博 物 馆 的 文 章 其 实 同 文 馆 的 文 章 了 。 毕 乃 德 ( 1 9 0 6—2 0 0 1 年 )是 美 也 不 少 , 国 内 学 者 如 王 维 俭 …、 段 琦 、 何 大 进 、
[ 9 ] Ra l p h c o v e l l : W. A. Ma t r t i n p i o n e e r o f p r o g r e s s i n c h i n a , C h r i s s t i n a P r e s s , 1 9 8 7 , p a g e 1 8 0 .
京 师 同 文 馆 制 度 分 析 , 纪 念 <教 育 史研 究 > 创 刊 二 十 周 年 论 文集 ( 3 )— — 中 国 教 育 制 度 史研
f 3 ] 何 大进 :
『 4 ]陈 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究》 ,2 0 0 9 年 ,第 5 4 2 页。
『 5 ] 孙邦华 : 简 论 丁韪 良》 ,
2 7 . Ed i t e d b y Kw a n g - Chi n g Li u : Am e ic r a n Mi s s i o na r i e s i n Ch i na : P a p e r s f r o m Ha r v a r d Se mi na r s . Ha r v a r d Uni v e r s i t y Pr e s s ,1 9 6 6 .

京师同文馆外语教学特色及启示

京师同文馆外语教学特色及启示

京师同文馆外语教学特色及启示作者:蒲妍洁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39期摘要:1862年由清政府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所洋务外国语学堂。

它的创办,标志着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的正式开始。

其教学模式对现代的英语教育仍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本文主要介绍洋务学堂外语教育的时代背景、创办过程、外语课程设置,教材以及考试等情况。

梳理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史,总结得失,为当今外语教育的发展寻求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京师同文馆;外语;外语教学;课程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42-02一、历史背景晚清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废弛,思想文化沉闷,对外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结果导致西方列强相继入侵。

为了“与外国人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情形”,而“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另一方面,要“周知各国物产、商情、疆域、政令、学术、兵械、公法、律例”,也必须通晓各国语言文字。

因此他们正式建议在京师设立同文馆,“选八旗中资质聪慧、年在十三四以下者”为学生,“功课以洋文、洋语为要,洋文、洋语已通,方许兼习别艺。

”上述奏折得到了批准,我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就这样脱胎而出了。

1862年,京师同文馆正式开学。

二、外语教学概况1.课程设置。

京师同文馆最初创办的目的是为清政府培养外语翻译人才,因此同治五年(1866)以前,课程仅限于中外语言文字,较为单一。

英文、法文以及俄文三馆相互独立,各馆都有汉教习和洋教习,负责汉语和外语的教学。

京师同文馆从同治五年(1866)起陆续增加如下课程:化学——同治五年(1866),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回英国,介绍法国人毕力干来京师同文馆教化学,毕力干是将化学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算学——同治七年(1868)李善兰担任教习;万国公法——同治八年(1869)丁韪良担任教习;医学生理——同治十年(1871),德贞担任教习;天文——光绪三年(1877),海灵顿、费礼饬担任教习;格致——光绪五年(1879),欧礼斐担任教习。

1862年8月24日京师同文馆成立以教授西方语言为主

1862年8月24日京师同文馆成立以教授西方语言为主

1862年8月24日,京师同文馆成立,以教授西方语言为主京师同文馆,是清朝末年自强运动时期政府官办的外语人才学校,的官办教育机构,亦为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新式教育机构。

恭亲王奕?1862年8月24日,京师同文馆于北京正式成立,同文馆是在洋务派领袖恭亲王奕?、桂良和文祥的奏请下才得以成立的,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应对《天津条约》中未来条约需要以英法外语为正本的规定,故迫切需要培育足够的外语人才来应对外交事务。

同文馆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奕?在时任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威妥玛的帮助下,聘请英籍传教士包尔腾出任总教习。

初设英文馆(相当于现在院校的系部),后增设法文、俄文、德文、日文、格致(清末西学用做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总称)、化学等馆,1866年增设天文及算学等课程。

学制分五年、八年两种。

八年制又分前馆、后馆。

后馆学有成效者升入前馆。

学员兼学天文、算学、格物、化学、医学、机器制造、西洋史地和万国公法等科。

同文馆管理大臣孙家鼐同文馆设管理大臣,孙家鼐(nài)为最后一任,并设总教习、副教习等职。

先后在馆任职的教习有数学家李善兰、物理学家徐寿等。

外籍教习有包尔腾、傅兰雅、欧礼斐、马士、丁韪(wěi)良。

同文馆除了教授西方语言之外,亦供西方人学习汉语。

1867年徐继畬被任命为专官大臣,使同文馆的发展较步上轨道。

其后于1864年任教习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1869年他被聘为同文馆总教习,对同文馆的影响很大。

此外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则对于该校的经费来源有所助益。

丁韪良与同文馆其他教员合影(约1900年)同文馆的课堂在丁韪良的主持下,规划了较完整的课程,同文馆八年的学制里,前三年专读语言,后五年则学习各个学科及个人专攻领域。

在1879年时,学生有163名。

其中以专攻英语、法语、算学较多。

但同文馆不被传统中国的精英所认可,很少人愿意送子弟来就读,许多学生都是因其较好的补贴才进入同文馆。

同文馆除了作为教育机构外,其教习也从事翻译工作,1873年开设了一所印书处,可说是中国最早大学出版社的雏型,该处共出版了各领域的译著17部。

范文:京师同文馆的法语教育

范文:京师同文馆的法语教育

京师同文馆的法语教育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式学校。

它始创于1862年,最初为政府培养外语翻译人才所设,后逐步发展成一所多学科的综合性学校,直至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历时40年之久。

同文馆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法语翻译和外交人才,在我国法语教育史和中法外交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法文馆的创立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与外国人的接触愈加频繁。

然而当时的中国却面临“迄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 、“外国条例,俱系洋字,苦不能识” 的被动局面,涉外交涉中,基本依赖外方翻译,遭洋人欺蒙、无力反击的事件,时有发生。

因而在同文馆成立之前,士大夫阶级中的开明之士就提议开设外语学校、培育翻译人才。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的签订,成为同文馆成立的直接原因。

中英《北京条约》第五十款规定:“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字书写,暂时仍以汉文配送,俟中国选派学习英语,英语熟习,即不用配送汉文。

自今以后,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

”1861年1月13日恭亲王奕讠斤、文祥、桂良联合具名上奏设立同文馆,同月二十日上谕批准。

京师同文馆于1862年正式开学,学生十人。

在京的英籍传教士包尔腾(J. S. Burdon)成为第一任英文教习。

翌年,俄文馆与法文馆开学,学生各十人。

第一任法文教习是由法国公使哥士耆(M. A. Kleczkowski)推荐的荷兰遣使会的传教士司默灵(A. E. Smorrenberg)。

同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奏请仿照京师同文馆之例,在上海设立“外国语言文字学馆”,后改称“广方言馆”。

1864年,广州同文馆正式开馆,史称“同文三馆”。

二、学生与教习在开办的初期,京师同文馆的招生对象仅限八旗内部十四岁上下的少年。

1866年奕讠斤上奏提?h在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同时建议扩大招考学生的范围,招收汉文业已通顺的翰林、五品以下由进士出身的京外各官、以及举人、贡生等入馆,改变了之前只从八旗中挑选学生的做法。

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风云人物——丁韪良

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风云人物——丁韪良

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风云人物——丁韪良作者:王琪来源:《北京档案》2013年第11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北京条约》的签订,西方传教士获准进入北京传教,传教士足迹迅疾遍布帝都,成为在京外国人中的重要群体。

而美国传教士丁韪良(1827-1916)又是在京传教士中的“中国通”,他在京活动四十余年,在传教之余,结交权贵,先后主理京师同文馆及京师大学堂,并积极参与中国社会活动,成为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风云人物。

教育活动1850年,丁韪良受美国北长老会委派,前往宁波传教。

1858年,曾作为美方的汉语翻译,参与了《中美天津条约》的签订。

1863年,丁韪良从上海转赴北京传教,开辟了美国北长老会北京教区。

时任总理衙门大臣文祥曾召见丁韪良,希望他转告在京传教士切勿太过声张,以免引发教案。

受当时民族主义、中西文化冲突等因素影响,丁氏在京传教效果不佳,入教者甚少,且多是贫苦民众。

当时他还在北京盖了一所小礼拜堂,组织了小型教会,方便教徒间的聚会活动。

在传教之余,他还参与了北京官话本《圣经》的翻译。

1864年,丁韪良鉴于北京失学儿童众多,于是租赁民宅设立蒙学,定名崇实馆,为一所走读学校,招收附近儿童。

学校最初招收六名学生,学生所有花费都由丁氏筹集承担,课程为经学、常识,并讲授基督教义,意在培养本土布道员。

丁韪良也一直出任该校校长,直至1885年,因学生众多,北长老会出资在新址建校,校务才转交他人管理,后来发展为崇实中学(今北京21中学)。

1865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推荐丁韪良到京师同文馆讲授英文,薪酬颇高,后还被指派讲授国际法及政治经济学。

1869年,在赫德大力推荐下,丁韪良辞去在美国北长老会的教职,出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

正式任命前,他通过清政府的考试,合格后才被正式聘请。

1869年11月26日,丁韪良在同文馆正式上任,并用汉语向学生发表演讲。

丁韪良就任后,对同文馆的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近代教育体制。

首先在学制方面,分成五年制、八年制两种,先后得到总理衙门批准。

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内容摘要】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的新式学校。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京师同文馆担任总教习二十五年间,对教育进行了改革,即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组织、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制度、广聘优秀教习、扩大招生规模,此外,他还培养了一大批外交人才。

本文就丁韪良对京师同文馆的教育改革、外交人才培养作一分析,从而探讨丁韪良对京师同馆的贡献。

【关键词】京师同文馆丁韪良教育外交贡献【正文】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官方设立的第一所新式学校。

它从1862年建立到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短短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却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它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中国人了解西方文明的窗口,而且是中国近代培育外交人才的摇篮。

在京师同文馆的发展历程中,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功不可没。

一、丁韪良简介之后十年他勤习汉语,成为了一个中国通。

1863年,丁韪良被聘为京师同文馆的英文教习。

1868年他又被聘为国际公法教习,为了能担当此重任,他回国进修。

1869年,由于京师同文馆面临着闭馆的危机,丁韪良在赫德的强力推荐下重返中国,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

但丁韪良提出要求“擦擦灯盏,我是愿意的,但是你得供给灯油,”[1]即只负责同文馆的教育,不管财政等相关工作。

二、丁韪良对京师同文馆的贡献丁韪良自担任京师同文馆的总教习之后,开始了一个西方传教士与中国的半世情缘。

担任总教习期间,丁韪良用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成熟的外交理念将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和自闭的外交状况转变成近代化的新教育和多元化的新外交。

他还将西方的科技知识和其他文明成果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新视野。

这些巨大的成就得益于丁韪良对教育的改良以及外交人才的培养。

(一)改革学校制度。

在丁韪良任总教习之前,京师同文馆存在着许多弊端,如学制落后、生源不足、教习素质低等,同时还面临着闭馆的危险,面对这些难题,丁韪良开始了全方位的学校改革。

1、优化课程设置同文馆建立之初的目的只是为了给国家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注重外语。

众说纷纭的北大第一任校长丁韪良

众说纷纭的北大第一任校长丁韪良

哲学 ,是清末在华 外国学者 中首屈一
指的 “ 中国通”,著有 《 汉学菁华 》、 《 花甲忆记 》 、《 中国觉 醒 》等十余本 关于中国的著述 。 对于晚清中国社会 , 他 的观 察细致入 微 .同时又 不乏西方 人看中国所具有的独到的视 角与见解 。
名 基督徒避难 英国公使馆 ,很多人 已
只有 四年时 间不在 中国 ,总计在 中国 生活了 6 2 年。 他精通 中国语言 、 文学 、
如果了解了这场 “ 抢 劫 ” 的 前
因后果与 作者对这件事 来龙去脉 的叙 述 ,那么即使 是最 严厉 的道 学家也会
承认这是 富有正义 的 “ 抢 劫” 。原 来
在 当时 的北京义和 团运 动中 ,约三 干
顶戴。
的《 北京被 围 目击记 》坦 白承认在八 国联军 占领 北京之 后 ,自己也参加 了 “ 抢劫” 。他 曾老老实实地 记录了 自 己的一次 “ 抢 劫” :惠志道 牧师和 怀
不是仅仅流行 在中国 的理 念 ,而是全 世界都接受 的美德 。
但是 ,他 也曾不止一次地 主张驱

文馆总 教 习,负 责一切教 务工作 ,包 括制定课 程计划 、督察各 馆功课 、聘 请教 习 、负责教 科书 的编 写 、筹建教 学设施 、决定招生办法 等。自此 以后 , 直到 1 8 9 4年 5月 由于健 康 原 因 离馆
辞职 ,丁韪 良担任京 师 同文馆 总教 习

众说纷纭的北大第一任校长丁韪良
。 武 海 霞
京 师 大 学 堂 —— 即 今 天 的 北 大—— 的第一任校长 丁韪 良 ( 1 8 2 7—
是唯 一的答复就是 我的回声 …… ( 《 北 京被 围 目击记 》)

我国英语教学本土化的探索者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

我国英语教学本土化的探索者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

任英文教 习。16 87年 1 0月 , 以 翻译 《 国公 法》 他 万 的声 名 应 于成立之初那种纯粹的外 国语学 堂 , 京师 同文馆 由单 纯的 使 邀为 同文 馆 英 语 翻译 教 习 , 授 国 际法 和 政 治 经 济 学[ 外语学校转变成一所 以外语为主兼 习“ 讲 。 西学” 的具有近代学校
丁 韪 良 12 8 7年 l ( i a Al adrP r nMat ) 0月 W l m e n e as ri l i x o n
16 , 8 9年 经赫德力荐 , 丁韪 良被 总理衙 门任 命 为京师 同文 馆
85 出生 于美 国印地安那州 的一个基督 教长老会牧 师家庭 ,8 6 总教习 。此后他 一直担任 总教习职务直至 19 年退休 。 14 总教习的职务大抵相 当于后来大学 的教务长 , 权力很大 , 年从 印地 安那 大学毕业后又入新阿尔贝尼 ( w Abn ) Ne ay 神学 l
[ 收稿 日期】06 0 —1 20 — 5 8 [ 基金项 目] 河南省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课题(0 6 J G A 20 一 K H G一10 8) [ 作者简介] 伟 (9 6 , 河南商丘人 , 丁 17 一)男,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 究生,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英
语 系讲 师 。
如课程 表的制定 与实施 , 对教 习的监 院, 接受圣经语 言( 英语 )神 学理论 尤其是 加尔文 主义理论 、 其职责 主要为教务管理 , 、 各项定期考试 的执行 ; 统筹编译教材 、 图书事宜 , 如 布道 的实 践技 能等 方 面三年 严格 的训练 。15 80年 丁韪 良从 督与稽查 ,
印书 处的筹 办 , 成 图书 的鉴 定 , 译 等等 J 2。 神学 院毕 业后奉长老会差会之命到 中国宁波传教 。在宁波的 译书章程的拟 定 , 因此 , 京师同文馆主要 的教务 活动都 由丁韪 良全 面负 责和指 十年 中, 丁韪 良不仅熟 练地掌握了 中文阅读 和写作的技 能 , 而 导 。丁韪 良也 自称是 京师 同文馆 的“ 保姆 ” 。此 后 , 丁韪 良 在 且潜心研读“ 四书五经” 等儒 家经典 。与 此同时 , 又致 力于 他 的努力下 , 中国近代史 上第 一所外 语学 校的外 ( ) 教学体 英 语 文化教育事业 , 先后创办 教会学校 和 自然科 学博物 馆。 15 88 制 发生 了根本性变化 。 年 ~1 5 问还 担任过美 国驻 华公使的翻译官 , 翻译 了惠 8 9年 并 京 师同文馆初建 时主要是仿 照原 俄罗斯 文馆建立 的 , 从 顿的《 国公法 》 又译 《 万 ( 国际法》 , ) 从而引起 总理衙 门的注 意。 奕忻 在《 奏请设立 同文馆折 》 中所 拟 的章程来 看 , 师 同文 馆 京 深厚 的文化教育背景 , 良好的英语语言素质 , 熟练运用 中英两 各项工 作均 “ 仿照原俄罗斯馆 旧章办 理” 因此京 师同文馆初 , 种语言的表达和对 中国传统 文化 深刻 的理解力及丰 富的在华 期完全是一 个封建 性质 的学校 【】 16 3。 8 9年丁韪 良担 任总 教 阅历 , 都使 丁韪 良具 备了从事 英语教 学和用英 语传播西 方科 习后 , 按照西方的办学模式对 京师 同文馆进 行 了“ 步 、 是 逐 但 学知识所需的知识结构 和职业 能力 , 这也使他 在京 师同文馆 彻底的改造”4, _ 京师 同文馆除 了开设外 ( ) 、 J 英 语 国际法 、 国 富 进行英语 教学 本土 化的探索成为可能。 策( 政治经济学 )数学 、 物 ( 、 格 物理 ) 程外 , 丁韪 良的主持 课 在

《中西闻见录》中的几条“日本近事”

《中西闻见录》中的几条“日本近事”

《中西闻见录》中的几条“日本近事”一《中西闻见录》是丁韪良和艾约瑟在1872年(同治十一年)创刊于北京的宗教类月刊,至1875年8月停刊,共出36号。

我是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文史网下载的,照片版,据每一页下的英文标识,照片的原版应该藏于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A ustralia)。

晚清自强运动以来,大批外国专业人士来华,他们的名字与中国近代史联系在一起,一些人还深刻的嵌入其中,比如赫德,李提摩太、丁韪良。

丁韪良,通晓汉语,亦能读懂典籍。

恭亲王称他为“丁冠西”,大概是说他在来华传教士里的中国学问差不多第一。

下面这个见诸丁氏回忆录的例子可见其对中国典籍的熟悉。

有一次,丁寓居旅舍,官府看上院中的两株雪松,想用其木料作椽子,店主请丁韪良帮忙说项,丁讲了八个字,“蔽芾甘棠,勿剪勿伐”,1来砍树的官员见到《诗经·国风·甘棠》里的句子如此切题地从一个外国人口里说出来,瞠目结舌之际就住手了。

丁创办此刊,在天津教案(1870年)之后,而天津教案起于民间谣传教堂拐卖小孩,食人肝,曾国藩亦是在办理天津教案时折戟沉沙。

刊行《中西闻见录》有惩天津教案起因之弊,希望通过传播科学常识,以“他山之助”(第一号,序,一页)消弭一般士人及民间百姓对基督教的误解,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张宗教类月刊。

丁是《闻见录》的实际主持者(主编),撰写了其中的大部分文章,而且不乏文言地道的句子。

在《闻见录》刊行的三年里,丁一直是京师同文馆的总教习,其他撰稿者也多是同文馆的教习,一些学生的优秀习作和同文馆的习题也常见诸报端,以此之故,亦可见把《闻见录》看做京师同文馆的馆刊。

从《中西闻见录》的内容看,分“其书内所论者,乃泰西诸国创制之奇器,防诃之新法,以及古今事迹之变迁,中西政俗之同异”(第一号,序,一页)。

据统计,其新闻“各国近事”中,日本新闻每期都有,占十分之一。

其实很有一部分实际上属于“旧闻”,比如第三号的日本近事(详后),就是在十月说七月的事情。

同文馆的建立

同文馆的建立

同文馆的建立
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人从事翻译工作,但正式设立外语学校却晚至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同文馆。

在清政府与外国订立《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和《北京条约》时,竟连一个懂得外文的中国人都找不到,任凭侵略者的蒙骗。

1861年奕 奏请设立外语学校,培养外语人才和外交人才。

1862年8月,同治帝正式批准成立“京师同文馆”。

学员学习汉文外,主要学习外文。

聘有外籍教师英国人包尔腾,法国人司默灵、毕利干,俄人柏林,美国人丁
韪良、傅兰雅、海灵敦等先后任教。

丁韪良从1869年任总教习,总管教务达
30年。

总税务司赫德兼任监察官,实际控制了经费和人事大权。

同文馆完全按正规学校来办,陆续开设英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东文(日文)馆。

只招收13、14岁以下八旗子弟,后又招收15—25岁的满汉学员,也招收不限年龄的满汉学员。

学习期限初定3年,到1876年分为两种:一是由外文而及天文、化学、测地等科的学生学制8年;一是年龄稍大、仅借中文译本学习天文、化学、测地等科的学生,学制5年。

1867年时增设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

学生最多时达120人。

毕业生大多任清政府译员、外交官员和其他洋务机构官员。

设有印刷所,翻译印《万国公法》及数理化和文史等方面书籍。

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四书五经阅读答案

四书五经阅读答案

四书五经阅读答案四书五经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从“格致”到“科学”西学中源,这个词的意思是,西方学问源自中国。

Science(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就遇到这种情况。

中国士大夫问,Science是什么?洋人说,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自然,获得知识。

中国士大夫说,这种学问,中国自古有之,叫做“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四书集注》的作者朱熹先生解释说,“格”就是“到”,“格物致知”就是“到物质上面去研究物质,获得知识”,这不是你们的Science吗?洋人一听,大为叹服,从此Science便译为“格致”,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使用了半个世纪。

朱熹先生教诲我们,从自身到万物,一草一木都要“格”(研究),今日格一物,得到一点知识,明日再格一物,又得到一点知识,积累多了,万物之理,豁然贯通。

这套“格致”学问,表面上看,很像搞科研,却只是假象。

原来朱熹先生所谓“格物”,不是动手动脚做实验,而是瞅着那物想问题;“格物”不是研究那物,而是通过那物反思自己的道德观,去恶从善,达到圣贤境界。

在朱熹先生看来,真要用全副精力去研究实物,那叫“玩物丧志”;让你观察外物,为的是内省,好像参禅,与科研风马牛不相及。

明朝的另一个理学家王阳明曾讥笑朱熹的“格致”说:“有一位朋友姓钱,想成为圣贤,我就让他去‘格’庭前竹子。

钱先生面对竹子,‘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个道理。

我就自己去试,‘格’了七天,也‘格’不出道理来。

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了!”对此,胡适先生说,“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表示中国的士大夫从来没有研究自然的风气,从来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所以虽然有‘格物致知’的理想,终不能建立科学。

”《四书集注》里的“格致”与“科学”无关,却在中国近代史上,最终演变为“科学”。

读《四书五经》,遇到“格致”二字,不能解为“科学”,否则,《四书五经》就读不懂;可读中国近代科技书刊,遇到“格致”二字,那意思却大致等同于“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学博士论坛】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何大进(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摘 要]京师同文馆是由清廷举办,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长期担任总教习的中国第一所官办洋学堂,它是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晚清“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潮的产物,也是国门洞开后,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

它的创办,成为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肇端,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近代中国;丁韪良;京师同文馆[中图分类号]K 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05)04-0079-04P .Martin And C apital Tung -w en CollegeHE Da -jin(Humanities C ollege O f G uangzhou University ,G uangzhou 510405,China )Abstract :Capital Tung -wen C ollege held by Qing Dynasty is the first official western college that appointed American m issionary Ding W eiliang as general instructor.The college is the result of the thought of learning from western advantages in order to outweigh westerners and the result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Capital Tung -wen C ollege is the beginning of China ’s m odern education reform and in fluences deeply on China ’s s ociety.K ey w ords :m odern China ;Ding W eiliang ;Capital Tung -wen C ollege[收稿日期]2005-04-25 京师同文馆是由清廷举办,由西方人长期担任总教习的中国第一所官办洋学堂,它是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晚清“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潮的产物,也是国门洞开后,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

它的创办,打破了传统腐朽的封建教育统治全国的旧格局,成为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肇端。

一、丁韪良受聘同文馆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留守北京与列强签订和约的恭亲王奕 ,深感在对外交往中“语言不通,文字难辩,一切隔膜”,与西人交往不仅“不识其性情”,而且“易受人欺蒙”。

因此与桂良、文祥联衔,奏请开办西文学馆[1](卷71,p.2679)。

奕 等人所奏几天之内便获咸丰帝批复。

1862年6月11日学馆正式开学,定名为“京师同文馆”,附设于总理衙门。

同文馆初立时,仅有英文一馆,次年又增设了法文馆和俄文馆,招收十三四岁以下的满族儿童,旨在培养翻译人员。

1865年3月,经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和英国使馆参赞威妥玛推荐,美国新教传教士丁韪良受聘担任同文馆英文教习。

丁韪良(W. A.P.Martin ,)是美国长老会传教士,毕业于新阿尔巴尼神学院。

在大学读书期间,除研读神学和法律之外,他又广泛地学习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和机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1850年,受美国长老会派遣,偕妻来华。

最初他在宁波传教,生活了近10年,学会了中国官话和宁波方言,并读完了四书五经等中国经典。

1863年,举家迁居北京,在北京开辟了美国长老会新的布道据点。

应聘同文馆,从事世俗的教习工作将使丁韪良无法专注于“更神圣”的传教本职,因此数月之后,他便向总理衙门提出辞职。

但在同文馆极力挽留下,他还是打消了辞职念头,决定留任。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接受聘请并最终决定留任呢?首先是为了满足家庭开支的需要。

当时,美国南北战争尚未结束,长老会因财政紧张而压缩了给他的津贴,这使丁韪良在经济上处于拮据状态。

受聘同文馆,每天只要工作两小时,便可以得到高达银一千两(约合1330—97—2005年第4期(总第192期)北方论丛THE NORTHERN FORUMN o 14,2005T otal N o 1192美元)的年薪,这对他的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他在给长老会的报告中解释说:“正当我们大的儿子们进入大学和小的儿子们送回国内念书时,它给我们带来了某些增加收入的办法,它满足了我们的急需,而慈善团体却没有提供,因此我并不认为我的责任是拒绝它。

”[2](卷4,p.11)其次是为了解决布道活动的经费。

他在给在纽约长老会的报告中说:“由于战争正在进行,我是出于做好事和减轻财政困难而接受聘任的,并且我能为学校(按:指丁韪良在北京办的教会学校)积蓄钱款。

现在一位朋友已经给了我这笔钱,所以我将在年底辞职。

”[2](p.166)可见,丁韪良最初受聘完全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是一种权宜之计。

三是他意识到了这项工作可以对清廷的重要人物施加影响,从而更有效地推进基督教事业。

在他应聘数月后提出辞职时,他的解释是每天只教十来个学生学英语太没意思,简直就是在消磨时光。

对于他的想法,总理衙门中的两位大臣董恂和谭廷襄劝他说:“那你是错了,你不会一直只有10名学生。

考虑一下这些学生的前途吧,我们都一天天的老了,他们中一些人也许会接替我们的位置。

将来皇上也许会学外文,除了你们的学生还有谁会被召去教他呢?”这番劝说,使丁韪良看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他后来回忆说:“我之所以留任是因为希望开辟一个比我在北京街头教堂能够发浑广泛得多的影响场所。

”[3](pp.197-298) 二、丁韪良对同文馆的改造1866年,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总理衙门准备于外文各馆之外,增设天文、算学馆,延请西人教习。

招收对象也不限八旗子弟,而是扩大到满汉科甲人员和年轻官吏,同时要求翰林院编修、检讨、庶吉士及进士出身之五品以下京、外各官也入馆肆业[1](卷4,p.11)。

这一计划,在当时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

由于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洋务派在政治上占了上风,但从朝野舆论看,保守派却得到了广泛支持,这使同文馆招生陷入了困境。

由于舆情所致,半年之中,报考者只有98人,但参加考试者仅有72名,且素质低下,无一人为科举正途出身,半年后只余下10名学员尚能跟上学业。

同文馆的门庭冷落,与千万人报考科举的盛况,形成了鲜明对照。

1869年11月,经赫德推荐,总理衙门任命丁韪良为京师同文馆总教习,负责一切教务工作,包括制定课程计划、督察各馆功课、聘请教习、负责教科书的编写、筹建教学设施、决定招生办法等。

自此以后,直到1894年5月由于健康原因离馆辞职,丁韪良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之职达25年,连同先前应聘为翻译教习,他在馆任职时间长达30年之久,占了京师同文馆存在40年(1862年─1902年)的大部分时间。

由于得到负责筹措同文馆资金的海关总署税务司赫德的支持,丁韪良在馆中的实际权力甚大,因此,京师同文馆的发展和丁韪良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文馆创建时,只是一所培养外语翻译人才的学馆,无论是学生来源、招生数额、管理模式、教师俸饷,均“仿照俄罗斯馆旧章办理”[1](卷8,pp.31-35)。

因此,同文馆初期尚属一个封建性质的学校。

丁韪良任总教习后,即按照西方模式对同文馆进行改造,使之逐渐成为具有近代教育特点的新型学堂。

丁韪良对同文馆的“改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1.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京师同文馆在丁韪良就任总教习前,课程主要是西文和中文。

丁韪良就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规定除了英、法、俄、德等外语以外,学生要兼学数学、物理、化学、法律、历史、地理、天文、航海、测算、机械、经济和译书等课程。

这一变革使同文馆由先前单纯的外语学校变成以外语为主、兼学多门近代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学校。

根据1876年丁韪良会同各科教习拟定的教学计划,同文馆课程设置分为8年制和5年制两套。

8年制课程主要供年纪较小,既学外文,又学新学的学生使用;5制课程主要供“年齿稍长,无暇肄及洋文”的学生使用。

同文馆8年制课程如下:一年:认字写书、浅解辞句、讲解浅书。

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

三年:讲各国地理、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

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七年: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

八年: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

同文馆5年制课程如下:一年:数理启蒙、九章算法、代数学。

二年:学四元解、几何课本、平三角、弧三角。

三年:格物入门、兼讲化学、重学、测算。

四年:微分积分、航海测算、天文测算、讲求机器。

五年:万国公法、富国策、天文测算、地理金石[4](pp.19-23)。

京师同文馆这两套教学计划,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份分年制教学计划,它打破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科举教育的模式,改变了中国历史上以文为主的教育内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从此作为正式课程列入了中国学府的教学计划。

—8—2.编译教科书京师同文馆大部分课程在中国是首次开设,为了满足这些课程的需要,组织和编写教材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同文馆所用教材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为外文原版教材;二为中文或已译为中文的书籍;三是组织翻译和编写。

丁韪良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同文馆教习、副教习和学生翻译和编写了一批教科书。

从1862年到1898年,同文馆译书28种,其中仅丁良韪翻译、编写和鉴定的就有11种。

其中有最重要的当推《万国公法》。

该书作者惠顿曾在欧洲任外交官达20年,后回美国任哈佛大学国际法教授,《万国公法》是其代表作。

依据《同文馆题名录》记载,同文馆历年翻译书籍如下:万国公法(丁韪良译)、格物入门(丁韪良著)、化学指南(毕利干译)、法国律例(毕利干译)、星轺指掌(联芳、庆常译)、公法便览(汪凤藻、凤仪等译)、英文举隅(汪凤藻译)、富国策(汪凤藻译)、各国史略(长秀,杨 等译,未完)、化学阐原(毕利干译)、格物测算(丁韪良口授,席淦、贵荣、胡玉麟等笔述)、全体通考(德贞译)、公法会通(丁韪良译)、算学课艺(席淦,贵荣编辑)、中国古世公法论略(丁韪良著)、星学发轫(熙璋、左庚等译)、新加坡刑律(汪凤藻译)、同文津梁(丁韪良鉴定)、汉法字汇(毕利干著)、电理测微(欧礼斐著)、坤象究原(文佑译)、药材通考(德贞著)、弧三角阐微(欧礼斐著)、分化津梁(施德明口译,王钟祥笔述)。

上述书籍大部分译自西方原著,是中国近代较早的一批西式教科书。

3.整顿校务,聘请教习丁韪良上任后,即从完善师资入手,聘请有关中外专家担任教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