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第二章客观题
马克思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试题清单(含答案)一.单选题1.认识论是研究:()A.世界是什么的科学 ( )B.世界是怎样的科学 ( )C.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 ( )D.人的认识的哲学理论(√)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A.能动的反映论(√)B.经验论 ( )C.先验论 ( )D.不可知论 (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 ( )B.实践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 ( )D.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 )4.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 ( )B.黑格尔哲学的功绩 (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D.康德哲学的功绩 ( )5.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 )C.科学实验 (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 )7.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A.可知论学派 ( )B.不可知论学派 ( )C.唯理论学派(√)D.经验论学派 ( )8.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A.唯理论学派 ( )B.经验论学派(√)C.唯物主义阵营 ( )D.唯心主义阵营 ( )9.认识运动是一个无限反复、无限发展过程的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B.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10.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是:()A.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路线(√)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 )C.先验论的认识路线 ( )D.唯理论的认识路线 ( )11.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是:()A.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 ( )B.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 )C.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D.经验论的认识路线 ( )1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 )D.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 )13.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是否承认人有认识能力 (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 )D.是否承认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 )14.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A.可以是可知论的观点,也可以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 )B.可以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也可以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 )D.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 )1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A.人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力 ( )B.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 )C.人的认识能力是不受限制的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6.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论原则的是:()A.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 )1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A.每个人必须事事经过实践才能有认识 ( )B.只要坚持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 ( )C.直接知识来自于实践,间接知识不来于自实践 (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于实践(√)1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主体的涵义的是:()A.认识的主体是具有感性认识能力的人 ( )B.认识的主体是具有理性认识能力的人 ( )C.认识的主体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 ( )D.认识的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1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客体的涵义的是:()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 )C.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 )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 )20.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反映,这是一种:()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21.“学而不思则罔”是指:()A.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B.理性认识需要上升到感性认识 ( )C.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 )D.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 )2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A.感性认识是包含错误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正确认识 (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 ( )23.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A.可知论 ( )B.唯物论(√)C.辩证法 ( )D.唯心论 ( )2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大学马克思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D.物质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
A.是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B.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C.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D.是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3.在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是()。
A.实践主体B.实践客体C.实践行为D.实践中介4.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
/A.实践主体B.实践客体C.实践行为D.实践中介5.达成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相互作用的是()。
A.践主体B.实践客体C.实践行为D.实践中介6.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价值关系D.指向关系7.主体把眼睛作为自己身体器官的延长包括在主体的活动之中,属于()。
A.实践主体B.实践客体C.主体客体化D.客体主体化8.“见多识广”这一成语所包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9.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句话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0.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唯物主义D.辩证法1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蕴含的哲理是()。
A.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B.经验是判断是非的标准C.时间是检验是非的标准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12.牛顿说“假如我能够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这句话肯定了()。
A.感性认识的作用B.理性认识的作用C.直接经验的作用D.间接经验的作用13.毛泽东指出:“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科学实验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2.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3.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4.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 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客观题
习题(一)--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很遗憾,你答错了参考答案:C2、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态度应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很遗憾,你答错了参考答案:D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恭喜你,答对了4、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A.它能回答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B.它是各种科学知识的总和C.它始终根植于实践和科学的土壤中D.它是惟一能取代其他科学的理论很遗憾,你答错了参考答案:C5、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取得了伟大的科学成就,这是因为他们A.完全依靠个人的天才条件B.摆脱了哲学的指导C.具有对科学的浓厚兴趣D.自觉不自觉地在科学研究中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很遗憾,你答错了参考答案:D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共产主义社会很遗憾,你答错了参考答案:A7、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B.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的学说很遗憾,你答错了参考答案:B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阶级走上政治舞台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很遗憾,你答错了参考答案:C9、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A.伟大发展B.伟大革命C.伟大发明D.伟大发现很遗憾,你答错了参考答案:D10、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很遗憾,你答错了参考答案:B1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毛概复习,客观题
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 9.怎样理解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0.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要求 1.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 2.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3.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
两个“毫不动摇”是指
9.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10.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 11.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其内容可分为 12.我国现阶段分配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
13.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是因为 14.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15.党的十七大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
是 5.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是 6.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7.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 8.在全面改革中,改革的重点是 9.第一次对“三个有利于”标准作出完整表述,是在 10.“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11.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是
二、多项选择题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要求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 3.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5.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6.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的内容 7.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8.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包括 9.始终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党的意义 10.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2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要求 1.什么是“和谐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3.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马克思试卷及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认识的主体是指()。
A、有生命感觉能力的人B、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人C、人的主观意识D、电脑2、认识的客体是指()。
A、人的观念及其对象B、自然界和社会的存在物C、人的自由创造物D、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3、认识的最终目的是()。
A、发现真理B、认识世界C、改造世界D、创立新理论4、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5、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
A、否认意识的能动性B、夸大意识的能动性C、否认物质的决定性D、夸大物质的决定性6、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可知论的认识观点7、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
A、人们纯思维的理性活动B、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8、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
A、唯理论B、经验论C、先验论D、反映论9、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A、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B、人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C、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D、实践的成功可以证明人们对客体的认识是正确的1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
A、对立统一的观点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D、实践观点1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表明( )。
A、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B、个人知识都来自直接实践C、没有必要学习间接经验D、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学到知识1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13、“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14、“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
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名词解释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2)旧唯物论反映论3)唯心主义先验论4)不可知论5)认识的主体与客体6)实践7)感性认识8)理性认识9)非理性因素10)人类认识的总规律11)真理12)谬误13)真理的客观性14)价值的本质15)价值原则16)真理原则二、单项选择题(1)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是(①)A反映论 B实践论 C先验论 D可知论(2)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②)A科学兴趣 B社会实践 C求知欲望 D好奇心(3)物质生产实践主要处理(①)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对抗性矛盾的关系 D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4)真理总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因而(①)A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 B真理中包含谬误的认识C谬误中包含一定的真理性认识 D谬误是真理不可摆脱的对立面(5)认识的最终目的是(②)A发现真理 B改造世界 C创立科学理论 D改造客观规律(6)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属于(④)观点A客观唯心论 B主观唯心论 C旧唯物论 D辩证唯物主义(7)认识的本质在于(②)A主体创造 B能动反映 C社会实践 D客观存在(8)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是(③)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C个别——一般——个别 D一般——个别——一般(9)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说明(②)A实践对理论有决定作用 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比实践更为重要 D实践比理论重要(10)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④)A本质认识 B深刻认识 C内在认识 D正确认识(1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②)A人们对每一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12)人的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④)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13)“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说明(②)A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B一切从实际出发C上级的指示和决议不能成为行动的依据 D没有直接经验就没有发言权(14)从认识发展的规律看,“熟知”与“真知”的关系是(②)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15)唯心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是(②)A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 B唯心论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C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D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16)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④)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唯物论和唯心论都可以承认的观点(17)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③)A科学知识 B丰富的经验 C社会实践 D人类的认识能力(18)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④)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真实 B感性认识是否上升到理性认识C这一认识是否反复多次 D理性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19)唯物论和彻底的唯心论的认识论都是(②)A反映论 B可知论 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先验论(20)假象是(③)A人们认识中发生的错觉 B从正面反映本质的现象C从反面歪曲本质的现象 D不表现本质的现象(2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的含义是(④)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 B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除了实践标准还有其他标准 D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决定检验理论是一个过程(2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论认识论的区别是(③)A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认识发展是辩证的过程C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3)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是(③)A认识与实践 B真理与谬误 C真理与价值 D抽象与具体(24)人们的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③)A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B法官审理案件 C农民播种小麦 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25)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根本原因是(④)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环境与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26)“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不以革命的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说明(③)A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 B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C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27)从本质上看,认识是(④)A主体心灵的主观创造 B主体心灵对客体的直觉C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②)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29)“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的观点属于(③)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30)我们看到苹果的形状和颜色,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在意识中就形成对苹果的整体感性形象。
马原导论客观题
导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是()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2、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其根本原因是()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3、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是()A.人民至上B.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C.实现共产主义社会D.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概括地说是()A.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坚持唯物主义立场C.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D.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5、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强大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A.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理论创新的需要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B.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C.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D.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2、下列思想理论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有()A.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马克思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启蒙思想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4、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有()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B.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C.剩余价值思想D.商品交换的思想5、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是指:()A.唯物辩证法B.科学社会主义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6、标志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事件有:()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巴黎公社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A.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B.细胞学说C.生物进化论D.牛顿力学8、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众多因素推动的结果。
马克思原理第二章复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一、单选题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2.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6.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全面性D.真理具有相对性7.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A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永恒性B.客观性 C.不变性 D.终极性9.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满足和被满足的价值关系D.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10.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在于()。
A.它是否有用B.是否能被大多数人接受C.是否符合客观实际D.是否清楚明白11.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
这说明()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12.概念、判断、推理是()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13.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客观题复习资料
马哲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A)。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C、任何D、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典型的(A)。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反映论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机械反映论观点E、唯物主义观点“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A)。
A、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相对主义观点“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他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是(B)。
A、唯心主义诡辩论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万物皆备于我”是( D )。
A、形而上学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国语•郑语》写道:“先主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朱熹提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这是(D)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观点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观点C、古代唯物主义之中两种不同派别的观点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观点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 D )。
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C、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C)。
A、矛盾的观点B、物质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E、辩证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在于(D)。
A、人脑的主观创造B、人脑的客观反映C、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体选择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不可知论的错误在于(A)。
A、将现象和本质完全割裂,否认人类的认识能力B、思维和意识C、内容和形式D、反映对象不可知论者和可知论者的主要理论分歧在于(B)。
A、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B、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C、是否承认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D、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从思想倾向上来看,现代西方哲学可以分为两股思潮。
马克思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客观题显示答案一、单选题 ( 每题1分, 共60道小题, 总分值60分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1分)• A.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B. 集中民主制• C. 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D. 民主集中制2.商品是()的矛盾统一体。
(1分)• A.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C. 使用价值和价值•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3.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最高阶段是(1分)• A. 私人垄断• B. 集中垄断• C. 国家垄断• D. 自由垄断4.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1分)• A. 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1分)• A. 客观实在性• B. 可知性• C. 矛盾性• D. 实践性6.真理的本性在于(1分)• A. 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 直接现实性• C. 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D.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7.社会主义中国的政体是(1分)• A. 人民民主专政• B. 工人阶级专政•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8.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1分)• A. 事物的外部矛盾• B. 事物的内部矛盾• C. 事物的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结合• D. 矛盾的斗争性9.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1分)• A. 劳动资料• B. 生产工具• C. 劳动对象• D. 劳动者10.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阶段。
(1分)• A. 垄断资本主义• B.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C. 帝国主义• D. 商品经济11.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1分)• A. 地理环境• B. 人口因素• C. 生产方式• D.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12.最早出现的社会意识形态是(1分)• A. 艺术• B. 哲学• C. 道德• D. 宗教13.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1分)• 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D. 人民群众与个人的关系问题14.产品是否具有价值是在()中体现出来的(1分)• A. 使用• B. 交换• C. 生产• D. 消费15.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是()的特征(1分)• A. 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市场经济• D. 产品经济解析:16.()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重要知识点1.科学实践观及其意义2.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3.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4.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5.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6.认识论与思想路线7.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A.认识B.探索C.创造D.实践2.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是()A.认识B.发明C.创新D.实践3.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著作是()A.《自然辩证法》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D.《共产党宣言》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A.主体创造客体的活动B.作为主体的人的日常活动C.主体适应客观环境的活动D.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5.“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的这段话是指()A.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6.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段话的意思是()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7.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
”这段话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8.在认识的本质上,存在的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C.唯物主义路线和唯心主义路线的对立D.能动的反映论和直观的反映论的对立9.“从物到感觉和思想”是关于认识本质问题上的()A.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认识路线B.形而上学直观反映论的认识路线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路线D.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认识路线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是()A.感性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理性认识来源于理性思维B.感性认识是正确的,理性认识是错误的C.感性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理性认识来源于人的主观思维D.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11.习近平指出:“如果我们能将理论高度与实践尝试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做好领导工作。
马原第二章客观题(答案在最后)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认识论是研究()A.世界是什么的哲学学说B.世界怎么样的哲学学说C.人的心理活动的哲学理论D.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哲学理论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观点B.实践观点C.辩证法观点D.过程观点3、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的是()A.费尔巴哈哲学B.黑格尔哲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D.康德哲学4、认识的本质是()A.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天赋的D.主观自生的5、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A.人们适应外部环境的本能活动B.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D.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6、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物质生产实践B.社会政治实践C.科学文化实践D.社会交往活动7、“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已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这句话突出地说明了实践具有()A.直接现实性B.自觉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客观实在性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实践客体涵义的是()A.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B.实践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C.外部自然界D.是客观存在的事物9、“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句话最好地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0、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表明:()A.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B.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C.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1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B.直观与反思的关系C.实践与反映的关系D.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1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13、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人有认识能力B.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是否承认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D.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14、下列命题中属于唯物主义反映论观点的是()A.自然科学是人的主观智慧所构造出来的知识体系B.认识是不朽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C.一切知识都是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D.圣人是生而知之的15、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A.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C.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16、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是()A.目的性B.计划性C.创造性D.摹写性1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A.感性认识是包含错误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正确的认识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18、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
选择题部分:毛概所有客观题(带答案)
选择题部分:毛概所有客观题(带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自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作出的报告题目为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 《论新阶段》C.《改造我们的学习》D. 《反对本本主义》2.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并阐释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3.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这个时代主题是A. 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B. 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C. 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D. 资本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造反4.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是A.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B.“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C.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D. 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5.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根据是A.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B. 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C.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重要讲话,题目是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7.“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在党的A.十二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廉洁奉公9.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会议是A.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B.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D.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10.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科教兴国 B.统筹兼顾 C.发展 D.以人为本11.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表现在A.科学发展观高于唯物辩证法 B.科学发展观包括唯物辩证法C.科学发展观就是唯物辩证法 D.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D.要不断创新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怎样建设党”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回答了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是A.“建设什么样的党” B.“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D.“怎样发展”4. 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A.借鉴了国外发展经验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5.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A.投降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冒险主义6.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的矛盾仍然是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敌我矛盾C.人民内部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7.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选择客观题精选
.-.-马克思主义--选择-客观题精选————————————————————————————————作者:————————————————————————————————日期:1.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是:德国古典哲学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发展的观点5.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6.能动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反映论的根本标志是:认为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7.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8.“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马克思9.“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10.在生产关系的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11.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13.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14.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大体可分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5.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是指: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16.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需平衡17.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18.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的纲领性文件是:《共产党宣言》19.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20.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21.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2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2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发展是一个: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24.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和历史唯心主义25.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工业社会26.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是有阶级性的27.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总归宿是:一切为了群众28.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2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30.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不变资本31.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技术构成3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33.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所构成的资本是:金融资本34.实行垄断价格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35.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管理:可以对经济周期进行一定的调节与控制36.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3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38.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39.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40.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
马克思题库
58 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取得胜利理论的是列宁。
59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60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阶段,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61 19世纪初期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14、 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自的含义以及三对范畴的相互辩证关系?
15、 如何理解社会形态变更与人的历史选择的关系?
16、 如何理解革命的历史进步性?
17、 如何理解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与革命有何区别?
18、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53 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主要指的是生产力全面社会化。
54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55 从资本形态看,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输出。其中,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的输出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
39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40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41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是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42 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43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由剩余价值率所反映。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等于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等于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
48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49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50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题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题库(共6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0题)1、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C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C.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D.只是辨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DA.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有认识B.只要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4、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BA.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B.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C.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D.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5、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CA.是否被大多数人拥护B.是否被社会普遍承认C.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一致D.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DA.反映的观点B.客观存在性的观点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客观摹写D.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8、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BA.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B.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C.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D.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9、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指:AA.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B.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自由地创造C.自由意志为所欲为D.完全摆脱了必然10、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BA.抽象的不变的统一B.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绝对的永恒的统一D.相对的暂时的统一二、多项选择题(多项5题)1、实践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它们是指:A DA.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B.实践具有观念的形式C.实践具有理论的特性D.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E.实践是一切生命物质的存在形式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这一说法:A D EA.是指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是唯心主义的C.是庸俗唯物主义的D.是辩证唯物主义的E.是对意识来源的一种正确解释3、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是因为:A B C D EA.事物矛盾的暴露有个过程B.事物本身的复杂性C.认识本身的复杂性D.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E.人们的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它:A B C EA.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B.具有普遍性C.具有直接现实性D.能检验某一认识是否有用E.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5、以下论断正确反映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作用的有:B D EA.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B.幻想是极可贵的品质C.意志决定一切D.顿然醒悟,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症结E.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畏劳苦坚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三、辨析题:(10题)1、只有直接经验才是重要的,间接经验没什么用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B )A、农民革命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D、民族主义革命2.我国剥削制度基本被消灭的标志是(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D、土地革命的完成3.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进行完整表述是在( B )A、《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D、《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4.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D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前途不同C.革命动力不同 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5. 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D )A、武装斗争问题B、党的建设问题C、统一战线问题D、农民问题6.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C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7.中国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B )A.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C.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8.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A )A.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B.议会制C.委员会制 D.政治协商制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B、土地革命、群众路线、根据地建设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D、游击战争、红色政权、党的领导10.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论断的提出是在( B )A、党的四大上B、党的八七会议上C、党的七大上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11.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B )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B.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C.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12. 毛泽东系统阐述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文章是( A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1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所具有的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最特殊优点是( A )A、最富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B、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C、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D、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14. 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是( C )A、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共和国B、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道路C、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D、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15. 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B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16. 毛泽东否定“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 C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17. “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黄色的知识分子阶层以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
”这一表述错误的实质在于( D )A、只组织工人、农民和士兵进行革命B、未区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C、忽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D、未联合其他阶级和政党,采取了“关门主义”的立场18. 在革命统一战线中适用又联合又斗争的阶级是( D )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9.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A )A.革命领导权问题 B.工农联盟问题C.政策和策略问题 D.分清敌友问题20.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c )A.工人阶级 B.知识分子 C.农民阶级 D.资产阶级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C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D、保护民族工商业22.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 B )A、开始萌芽B、基本形成C、达到成熟D、继续发展23. 明确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是在( B )A、党的一大上B、党的二大上C、党的三大上D、党的四大上24.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 C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B、土地革命、群众路线、根据地建设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D、游击战争、红色政权、党的领导25.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统治或半统治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再加上土地扩大,其结果是( C )A、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B、封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C、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D、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26. “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 D )A、夸大资产阶级的作用B、抹煞农民阶级的革命性C、忽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D、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27. 在抗战时期针对王明的新投降主义和单纯依赖外援的错误倾向,毛泽东指出把抗战引向胜利之途的中心一环是( C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党的建设28.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C )A、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C、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D、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29.. 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统一战线要解决的是( C )A、与资产阶级关系的问题B、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C、无产阶级同盟军的问题D、与农民阶级的关系问题30.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仍有两面性,其表现为( C )A、革命性和妥协性B、主动性和被动性C、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进步性和顽固性D、改造性和被改造性二、多项选择题1.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CD )A、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B、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E、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ABCD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E、买办阶级3.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集中表现在(ACDE )A、革命所处的时代不同B、革命的性质不同C、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D、革命的前途不同E、革命的领导力量不同4. 下列关于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是(ABCE )A、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B、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C、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D、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E、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是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的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 ABCD )A、知识分子B、小商人C、手工业者D、自由职业者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 ABCD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C、抗日民主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7.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ABD )的革命A、无产阶级领导的B、人民大众的C、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D、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E、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8.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是(ABD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民族资本主义D、官僚资本主义E、小资产阶级9.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ABC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保护民族工商业C、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E、实行计划经济10.1928年至1930年间毛泽东撰写的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 BCDE ) A.《战争和战略问题》 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E.《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1.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概括中国共产党为( ABCE )的党A、一个有纪律的B、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C、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的D、领导武装斗争的E、联系人民群众的1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所建立的统一战线有(AC )A、国民革命联合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E、民族统一战线13.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其中“民族的”是指(BC )A、反对外来的资本主义文化B、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C、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D、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E、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的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主要是(ACD )A、统一战线B、阶级斗争C、党的建设D、武装斗争E、独立自主15. 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基本特点是(ABCD)A.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B.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C.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D.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E.有了新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统一战线16.中国共产党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是(ABCDE)A.必须处理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关系问题。
B.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C.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D.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E.在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必须坚持有利、有理、有节的原则1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主观条件有(CD)A.中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B.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D.党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E.良好的群众基础18.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BD)A.理论联系实际B.密切联系群众C.为人民服务D.批评与自我批评E.实事求是的作风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包括(BCD)A.土地革命B.统一战线C.武装斗争D.党的建设E.根据地建设20.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 BCDE )A、新民主主义思想领导的文化B、共产主义思想领导的文化C、民族的文化D、科学的文化E、大众的文化21.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