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事件的思考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精选3篇)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93b9d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8.png)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精选3篇)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篇1双汇“瘦肉精”事件后,为打击向饲料及动物饮水中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品的违法行为,防止“瘦肉精”流入养殖环节,防止“瘦肉精”生猪流入我市,防止含“瘦肉精”畜产品流入市场,切实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20__年以来,我局根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及业务部门的指示精神,在全市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5个方面:一、搞好宣传培训,增强防范意识为提高广大畜禽养殖户和消费者对“瘦肉精”的危害和在饲料及动物饮水中添加“瘦肉精”将承担的严重后果的认识,增强对“瘦肉精”的防范意识,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管,我们先后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瘦肉精”相关知识的宣传。
一是转发学习上级文件。
先后转发学习了青岛市畜牧兽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瘦肉精”治理整顿工作的紧急通知》(青牧发〔20__〕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瘦肉精”治理整顿工作的通知》(青牧发〔20__〕38号)、《关于印发《养殖及相关环节“瘦肉精”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青牧发〔20__〕68号)和青岛市畜牧兽医局、青岛市公安局《关于转发鲁牧监发〔20__〕16号文件进一步加强“瘦肉精”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紧急通知》(青牧发〔20__〕50号)等一系列文件。
二是举办“瘦肉精”知识培训班。
先后举办了由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负责人参加的“瘦肉精”知识培训班,对“瘦肉精”的性质、危害和违法使用将承担的责任与后果进行了系统学习。
三是开展现场咨询。
20__年以来,我局先后3次在城区繁华路段,开展“瘦肉精”相关知识宣传。
主要宣传“瘦肉精”的性质、对人体的危害、发现销售使用“瘦肉精”的行为应采取的措施及生产、销售、使用“瘦肉精”将承担的后果等。
共发放宣传材料6000余份,现场咨询人员460多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反思
![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7c7c72a192e45361066f5ec.png)
从 销售 额 不足 10 万 元 到 销售 额 4 0 元 ,双 汇 00 0亿
售” ,双 汇冷 鲜 肉 ‘ 活” 遥 遥 无期 。 复 肉店 ,虽然
集 团 用 了2 多年 时 间发 展 成 为 中 国最 大 的 肉 类 加 工 双 汇 产品 未进 行 下 架 ,但 却 “ 0 门庭冷 落 ” ,选 购 顾 客
肉进 行 生 产加 工 ,截 止 2 1年 3 0 1 月底 ,双 汇损 失 超过 表示 ‘ 放心” 不 。双汇肉制品得到 “ 特赦’ ’ ,但双汇冷
11 2 亿元 ,部分连锁店纷纷 ‘ 戈” 倒 ,双汇集 团用 2 多 鲜 肉 却 依 然 被 青 岛 市 场 拒之 门外 ,被 “ 停入 市 销 0 暂
改名 换姓 。
北 京 :在 北 京 市场 , ‘ 肉精 ”事 件爆 发 后 ,京 主管 副总 经 理 、采购 部 长 、品 管部 长予 以免职 。 使 客隆 、华 堂 超市 就 已陆 续下 架双 汇 产品 ,而 在架 销售 3 2 月2 日,警 方分 别 在 陕 西 成 阳和 河 南洛 阳 ,将
农贸市 场 ,虽然 双汇 肉制 品 还在 继续 销 售 ,但双 汇冷 鲜 肉 已难 觅 踪影 ,不 少原 来 经营 双汇 冷鲜 肉的店 铺 已
3 1 日,双 汇 集 团就 “ 肉精 ” 事 件 向消 费 者 月 6 瘦 发表 致歉 声 明 ,同 时责 令 济源 工厂 停 产 自查 。 3 1 日,双 汇 集 团再 次发 表 声 明 ,称 将 召回 济 月 7 源 双 汇在 市 场 上流 通 的 产 品 ,并 对 济 源双 汇 总 经 理 、
的双 汇 产品 也 出现 了滞 销 。家乐 福 、沃 尔玛 等外 资 超 两名 在河 南 销售 ‘ 肉精 ” 的主 要上 线陈 某 、 肖某 抓 馊 市 虽未 对双 汇产 品进 行 下架 ,但 有 关 负责人 表 示 ,一 获 ,并 查获 ‘ 肉精 ” 成 品 、半成 品 和加 工设 备 。 使 旦 有 关部 门出具 检测 报 告 ,超市 会立 即采取 行 动 。
双汇“瘦肉精”案例分析
![双汇“瘦肉精”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42555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c.png)
双汇“瘦肉精”案例分析第一篇:双汇“瘦肉精”案例分析双汇“瘦肉精”案例分析xxxxx一、案例情况据央视新闻频道今日播出的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中指出,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
节目中曝光济源双汇存在“瘦肉精”猪肉问题。
河南孟州、沁阳、温县等地一些添加“瘦肉精”养殖的生猪(俗称“健美猪”),也都卖到了济源双汇。
农业部第一时间责成河南、江苏农牧部门严肃查办,并立即派出督察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
继新华社播出《“健美猪”真相》的报道后,农业部第一时间责成河南、江苏农牧部门严肃查办,并立即派出督察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
3月21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河南实地督促案件查办,查看生猪养殖和屠宰环节,调查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履职情况,指导责任追究工作。
二、企业基本概况及运行状况华北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现有资产1.7亿元,拥有职工1000多人,主要生产经营火腿肠产品系列、速冻产品系列、牛羊肉产品系列,年工业总产值达3.7亿元。
目前,公司拥有铁路专线4条,5000吨级冷库两座,活牛、羊屠宰线2条,现有高温火腿肠生产线,水饺生产线,肉串生产线、肉片生产线和汤圆生产线45条,年产火腿肠系列产品、牛羊肉系列产品、速冻系列产品达4万吨。
公司依托双汇集团在质量、品牌、管理、资金、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在乌兰察布市和集宁区政府以及各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来取得较大的发展,已确立了在科研开发、产品认证、环境保护、市场开拓方面的优势地位。
目前已投资300多万元建立拥有20人的食研所一个,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出口质量认证、QS安全食品认证,产品质量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地区金奖。
现在公司产品已经覆盖华北市场及全国各地市场,有些产品并出口到了东南亚、中亚、港澳地区产销率达100%。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c25fb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d.png)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背景中国自2002年开始禁止在养殖中使用瘦肉精,因为瘦肉精是一种禁药,用于促进猪、牛和羊等动物的肌肉生长。
然而,由于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等原因,一些非法的生产者和销售商继续将瘦肉精添加到畜禽饲料中,导致瘦肉精事件频发。
瘦肉精事件的影响瘦肉精事件的影响非常严重,它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有很大的经济损失。
在2011年,一系列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导致了包括香港在内的国外市场对中国肉类产品的进口限制,这对中国肉类产品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瘦肉精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瘦肉精事件的原因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利益驱动部分养殖户和经销商因为考虑到经济利益而非法使用瘦肉精。
规制不严一些有关部门并未严格执行对瘦肉精的禁止,或者在执行上存在漏洞,使得瘦肉精的使用得以滋生和泛滥。
规范缺失一些养殖户和经销商缺乏对法规的认识和理解,或者缺乏正确的规范,并且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因此不会意识到非法使用瘦肉精的危害。
对瘦肉精事件的治理中国政府对瘦肉精事件采取了多种手段来治理:制定和加强法律法规国家相继颁布了《动物性食品中禁用瘦肉精国家标准》和《劣药破案办案技术规范》,加强了对瘦肉精的禁止,加强了监管措施,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了惩处。
扩大检测范围中国对进口的动物性产品和国内的食品产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检测,尤其是对出口到香港和其他国家的产品进行了严格的筛查。
加强宣传中国通过各种渠道对养殖户和消费者进行宣传和教育,增强了人们对瘦肉精事件的认识和警惕性。
瘦肉精事件的启示瘦肉精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也给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加强法律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打击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增加公众参与政府应该加强沟通,与广大民众、媒体和专家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让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加强规范和管理养殖户和经销商应该加强规范和管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积极宣传和遵守法律法规,从源头上杜绝瘦肉精事件的发生。
对瘦肉精事件的思考
![对瘦肉精事件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fa9cf273169a4517623a306.png)
对瘦肉精事件的思考摘要:自从央视新闻频道播出 3·15特别行动《“健美猪”真相》之后,双汇公司就深陷瘦肉精的漩涡。
瘦肉精不仅仅严重打击了双汇集团的发展态势,更是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引起了各方的强烈关注。
基于此,我查阅相关资料,对瘦肉精事件进行分析并思考,对防范食品安全事故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瘦肉精、盐酸克仑特罗、法律规范、利益、道德、建议1、事件回放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了南京市场上广受消费者欢迎的这种瘦肉型猪实际上就是用“瘦肉精”喂养出来的,而且这些“瘦肉精”喂出来的“健美猪”还流入了双汇这样以质量把关严格著称的知名肉制品企业。
在河南孟州市、沁阳市、温县和获嘉县,这种用“瘦肉精”喂出来的所谓瘦肉型“健美猪”,钻过当地养殖环节的监管漏洞,进入贩运环节。
每头猪花两元钱左右就能买到号称“通行证”的检疫合格等三大证明,再花上一百元打点河南省省界的检查站,便可以一路绿灯送到南京一些定点屠宰场,无需检测“瘦肉精”,每头猪交10元钱就能得到一张“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有了这张证明,用“瘦肉精”喂出来的所谓“健美猪”就能堂而皇之地进入南京市场销售。
《“健美猪”真相》的报道后,农业部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责成河南、江苏农牧部门严肃查办,严格整改,切实加强监管,并立即派出督查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
据双汇集团介绍,该公司已要求下属所有工厂,进一步加强对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同时将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对此次事件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全面检查。
在资本市场,双汇市值也于3月16日一天蒸发12.68亿元。
继农业部在15日派督察组赶赴河南后,16日商务部也发布消息称,16日派出督导组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同时要求双汇集团对所属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查找和整改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河南济源、获嘉、沁阳、孟州、温县等五县市共有养猪户2万8238个。
3月16和17日两天,有关部门对5446户进行排查并控制涉案人员29人,抓捕27人,立案8人。
双汇“瘦肉精”事件的教训和反思
![双汇“瘦肉精”事件的教训和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7e954f5c8d376eeaeaa31e1.png)
精 ” 肉 中 毒 其 中包 括 2 0 年 1 浙 猪 01 月
江 余 杭 市 5 人 “ 肉精 ” 毒 . 0 1 9 瘦 中 2 0 年
l 月 广 东 河 源 市 4 4人 “ 肉精 ” 毒 1 8 瘦 中
等重 大事 件 由于 “ 肉精 ” 人 体 健 瘦 对 康有 严 重 影 响 .0 1 起 . 业 部 就 将 20年 农 生猪 “ 肉精 ” 入 农 产 品 质 量 安 全 例 瘦 纳 行监 测 .并 逐 年 加 大 监 测 力 度 .并 从 2 0 年 开 始 将 “ 肉精 ” 入 全 国 饲 料 02 瘦 纳 质量 安 全 监 测 .并 以饲 料 生 产 经 营 企 业 和 养 殖 场 户 为 重 点 . 续 9 组 织 开 连 年 展 专项整治行动 . 厉打击 “ 肉精 ” 严 瘦 违 法 行 为 2 0 年 以来 . 业 部 和 公 安 05 农 部 密 切 配 合 .先后 挂 牌 督 办 了 - - 大  ̄ t l : 案 要 案 . 治 了一 批 违 法 犯 罪 分 子 . 惩 捣
精 ” 查工 作 已基 本 完成 . 抽 检存 栏 排 共
生 猪3 万 头 . 认 “ 肉 精 ” 性 生 猪 1 确 瘦 阳
就 引发 一 起 食 品 安 全 的 重 大 事 件 . 不仅 是 政 府 层 面 亟待 解 决 的 l 题 . 是 我 u - 也 I
国养猪 业 面临 的 严峻 挑 战
交 了 “ 护 费 ” 焉有 不 放 之 理 ? 样 的 保 . 这 监 管 自然 为 不 法 份 子 开 通 了 “ 养 猪 让 户 自己取 样 送 检 ” 的方 便 之 门
2. 结 果 与 质 疑 — — “ 肉 精 ”喂 瘦
猪 是 个 案 还 是 潜 规 则 双 汇 “ 肉精 ” 件 引 起 了 社 会 广 瘦 事 泛 关 注 媒 体 在 调 查 后 称 . 些 地 方 有 一 “ 肉精 ” 猪 的 情 况 严 重 . 至 已 成 瘦 喂 甚 为行 业 “ 规则 ” 而 据 农 业 部 网 站3 潜 月 2 日发 布 的 消 息 : 南 全 省 生 猪 “ 肉 9 河 瘦
内部控制 双汇“瘦肉精”事件引发的思考
![内部控制 双汇“瘦肉精”事件引发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57b40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d.png)
四、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1、损害消费者权益
1、损害消费者权益
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往往无法准确判断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从而购买到 劣质或有害的食品,损害了自身权益。
结论 本次演示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深入探讨了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内部控 制环境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发现,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于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具 有重要意义。为改进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改进建议
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希望本次演示的研究能为今后我国食品 生产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改进提供有益参考。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案例研究法,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深入剖析事件背后 的内部控制环境问题。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食品生产企业内部控制环 境的理论框架;其次,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法,收集并整理企业、政府监管 部门和消费者对双汇“瘦肉精”事件的看法和意见;最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 分析,为改进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提供有效建议。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和社会信任。其中,双 汇“瘦肉精”事件引起了广泛。该事件暴露出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在内部控制环境 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本次演示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探讨我国食品生产企 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政府监管、消费者行为等方面,对 食品生产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足。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凸显出内部控制 环境在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中的重要性。研究表明,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提高 企业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的能力,有利于企业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瘦肉精总结范文方案4篇
![瘦肉精总结范文方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9192c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7d.png)
瘦肉精总结范文方案4篇瘦肉精已被舆论声讨多年仍旧蔓延不绝,原因何在?在对“瘦肉精”的监管方面,您有什么建议?面对现实,企业自身应该如何应对“瘦肉精”问题?您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建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瘦肉精事件总结范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瘦肉精总结范文1一、双汇对本事件负有什么责任?瘦肉精蔓延不绝,原因何在?网友:纵贯线个人观点:瘦肉精是明令禁止在养殖行业使用的,而且现行的食品安全游戏规则中也没有明确要求企业检测瘦肉精,也就是说,双汇公司不负有法律责任。
但是,在明知生猪存在"瘦肉精"的情况下,却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比如抽检、自有基地建设等),现在摔个大跟头,这是咎由自取。
有一点更想不明白,"瘦肉精"像个没娘的野孩子,好像已经泛滥成灾了,还是没人去管,责任在谁呢?网友:依天看到双汇又想到了三鹿,到今天这个地步损失惨重又能怪谁?责任又有谁能负得起?我想双汇的管理者们肯定有很大感触,在利益面前良心又值几何?当初为什么不多想想后果和利害呢?不管是潜规则还是为了利益,为什么不先把自己放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认识去评价一下呢?"瘦肉精"虽然已被舆论声讨多年仍旧蔓延不绝,个人认为一个是国家的监管还不到位,另一个是使用者纵容所至,如果大家都杜绝使用,"瘦肉精"怎么会有立足之地。
双汇的今天也再一次提醒了我们这些食品人,希望今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了自己,为了大家做一个真正的有良心的食品人。
网友:dlwiyo食品安全问题出了这么多次,政府提了这么多次,结果:"质量安全"变成"生产许可"--政府把责任推给企业。
政府大力整顿之下让许多相关部分借机捞油水,净整些文字上的问题大动干戈,打着合作、服务的旗帜强迫企业签各种委托检验协议、技术服务等方式盈利;更有甚者直接索要好处(某:以后还想不想办事了),新颁布食品安全法、食品国家标准,在腐败问题下不堪一击。
由双汇瘦肉精事件引发的思考1
![由双汇瘦肉精事件引发的思考1](https://img.taocdn.com/s3/m/4fa23e49e518964bcf847c41.png)
由双汇瘦肉精事件引发的思考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饲喂有“瘦肉精”的生猪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报道,事件随即引起广泛关注。
而双汇集团在其网站上就“瘦肉精”事件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并责令相关公司停产自查。
兽医出身的广东农之道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欧显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瘦肉精问题其实是行业的公开秘密,是多年的潜规则。
“在这个行业谁不知道。
”“事实上添加瘦肉精会给每头猪增加50元左右的养殖成本,但是不添加就卖不出去,猪贩子不收。
”欧显华指出,这其实就像面粉增白剂一样,因为消费者喜欢雪白漂亮的面粉,所以催生了面粉增白剂,消费者普遍都喜欢色泽鲜亮的瘦肉,所以也推动了瘦肉精的泛滥。
瘦肉精大量使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
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双汇这个中国最大的肉产品企业,被爆刻意采购添加瘦肉精的所谓精品猪。
此事一出,人们就联想到此前的三鹿。
两件糗事,何其相似!同为行业巨无霸,同样是在原料采购中弄虚作假,连添加的东西都非常相似,一种貌似可以增加原料品质的有害化学品,一个让牛奶看起来蛋白质含量高,一个让猪的瘦肉比例高。
虽然“瘦肉精”事件并未像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人死亡现象,但对于消费者对中国食品市场信任感的打击,却不亚于三聚氰胺事件。
其实,食品事件还远不止这些。
农药超标的毒豇豆,地沟油事件,苏丹红事件,染色馒头等等。
4月中旬,又再次涌现“牛肉膏添加剂”,一种可让猪肉变“牛肉”的添加剂。
一瓶一斤装的牛肉膏可以让50斤猪肉全变成牛肉。
以猪肉为例,目前福州市场上,新鲜猪肉的价格为每斤13元左右,卤牛肉每斤35元,羊肉每斤要30元左右。
一次腌制50斤猪肉来冒充卤牛肉,就可直接省下近千元的成本。
长期食用,则对人体有危害,甚至可能致癌。
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以致此起彼伏,甚至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似乎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有些人见利忘义,利令智昏,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二是有些职能部门不尽职,不负责,宽纵助长了制售伪劣食品的不法行为。
瘦肉精安全事件总
![瘦肉精安全事件总](https://img.taocdn.com/s3/m/d15ffea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2.png)
瘦肉精安全事件总瘦肉精一词在近年来不断被提及,而其中涉及的安全风险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群众关注。
瘦肉精是一种能够促进家畜生长、增加肌肉量的饲料添加剂,但是过度摄入往往会导致严重食品安全问题。
本文将从事件背景、事件影响、处理过程以及未来预判几个方面对瘦肉精安全事件进行总结。
1.事件背景瘦肉精在中国的使用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为了达到更佳的养殖效果,养殖场往往会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不同量的瘦肉精,但是瘦肉精的残留量一旦超标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在中国,极少有消费者能够分匹辨毫出,以至于瘦肉精问题成为了食品安全的头号公敌之一。
由于瘦肉精问题的严重性,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相应措施禁止其使用。
我国也随之颁布政策,规定禁止使用瘦肉精,并高度重视其预防控制工作。
然而,一些不负责任或者盈利驱动的养殖场或尝试循环利用废料的非法厂家仍旧在盲目使用瘦肉精。
此外,由于监管不足、监管措施不严等原因,这些非法添加者也被野蛮生长,并在市场上成为了顽固的事实,从而导致了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2.事件影响食品安全对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瘦肉精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对人们的饮食安全带来暴击。
在已经发生的瘦肉精安全事件中,罪魁祸首主要都是那些不道德的商户,但是被误入利用了添加剂的消费者,也会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在食用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除了对消费者的影响,瘦肉精安全事件还会对中国的畜牧业和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不负责任的养殖场会出售含有瘦肉精的猪肉、牛肉、羊肉等肉类,而这些肉类的毒害已经让消费者对于农业产物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
长期以来,农业产值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之一,瘦肉精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还会对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产生不良影响。
3.处理过程瘦肉精安全事件早在2002年就被公众知晓。
然而,这个问题在过去几年内迅速升温,不仅仅影响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也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由于事件的影响很大,并且可能在未来产生连锁反应,相关部门也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加以制止和响应。
双汇“瘦肉精”事件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双汇“瘦肉精”事件危机公关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71ac7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7.png)
双汇“瘦肉精”事件危机公关案例分析双汇“瘦肉精”事件是中国食品行业中的一起严重危机公关事件。
该事件发生在2024年,双汇集团被曝光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了禁用的瘦肉精,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不满。
这起事件对双汇集团造成了严重的声誉损害,使其陷入了公众的信任危机中。
本文将对双汇“瘦肉精”事件进行分析,并从公关的角度探讨其危机处理与公关策略。
首先,双汇集团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严重的声誉损害。
在这起事件曝光后,公众开始对双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怀疑,并对该品牌的信誉进行了质疑。
这对双汇集团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危机,因为声誉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之一,一旦受损很难恢复。
因此,双汇集团首先需要采取积极的公关措施,以修复声誉损害。
其次,双汇集团应该及时采取行动,积极回应公众关切。
在危机公关中,及时的态度和行动是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双汇集团来说,他们应该迅速发表正式声明,承认事件的事实,并表示对公众的关切表示歉意,并保证将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传达出双汇集团的诚信和负责任的态度,并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双汇集团需要与公共媒体合作,加强危机公关的沟通和传播。
危机公关中的媒体角色非常重要,他们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可以帮助企业传递信息和故事。
双汇集团需要积极与媒体合作,提供准确和完整的信息,回应公众的质疑和关注,并强调双汇集团采取的解决措施。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公共媒体进行深入的采访和报道,增加公众对双汇集团的了解和认可。
第四,双汇集团应该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
在危机公关中,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双汇集团可以通过举办公开论坛、线上问答、市场调研等方式,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关切和需求,并积极采取措施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样可以增加双汇集团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和沟通,帮助企业恢复声誉。
第五,双汇集团需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监管体系建设。
在这起事件中,双汇集团使用了被禁止使用的瘦肉精,这暴露出公司在产品质量管理和监管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食品案例分析
![食品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c6852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4.png)
食品案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食品安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无论是食品生产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该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采取各种措施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下面将以三个案例为例,介绍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猪肉瘦肉精事件
2011年,中国曝出丑闻,一些养殖户非法使用瘦肉精,使肉类瘦肉含量提高,让消费者买假瘦肉。
这种化学物质非常危险,对人的健康伤害极大。
解决方案:
1.严格监管瘦肉精的进口和生产,加强对瘦肉精的溯源管理;
2.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餐饮企业的监管;
3.加强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案例二:油脂地沟油事件
2008年,中国曝出了油脂地沟油事件。
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回收的地沟油加工成食用油。
这种油脂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和污染物质,极易造成肝脏和心脏等器官的损害。
案例三:地沟油回收案
2013年,中国南京警方侦破了一起地沟油回收案,该组织通过收购餐厨垃圾、污水处理厂的垃圾,以及废弃菜籽油、煤油等原料,加工成“地沟油”,并销售给各地的餐饮企业。
这种所谓的“地沟油”不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破坏了环境。
解决方案:
1.对垃圾回收和处理企业进行严格规范和监督;
2.对回收食用油进行严格检测和溯源管理;
3.加强对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教育和监管,提高生产质量和安全标准;
4.通过公众宣传,引导消费者谨慎选择餐饮食品。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制定科学的制度和政策,加强监督与管理,同时加强公众的食品安全教育,才能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利益。
双汇瘦肉精危机公关案例及分析
![双汇瘦肉精危机公关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ce573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0.png)
双汇瘦肉精危机公关案例及分析双汇瘦肉精事件是中国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的典型案例之一、这起事件涉及到一个知名食品企业,双汇集团,在其猪肉制品中被检测出使用瘦肉精。
该事件在舆论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双汇集团造成了很大的声誉危机。
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详细分析。
1.事件经过:2024年,中国媒体曝光了双汇集团使用瘦肉精的问题。
瘦肉精是一种被禁止使用在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它能够加速动物的生长,但对人体有害。
该事件的曝光立即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关注。
2.公关危机管理不当的原因:(1)缺乏有效危机管理预案:在事件曝光之后,双汇集团并未及时作出回应,未能掌控舆论导向,并没有对事件进行透明度的处理。
(2)信息透明度不足:双汇集团在事件发生后,对事实情况未能及时和详细公开,缺少有效的沟通和解释。
(3)缺乏建立公众信任的措施:由于双汇集团长期以来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和品牌信誉,公众对其品牌具有较高的信任度。
然而,在这起事件中,双汇集团未能积极采取行动来维护其声誉,未能建立公众对其品牌的信任。
3.危机公关管理措施:(1)及时回应:双汇集团需要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回应,并就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
要迅速采取行动来制止使用瘦肉精,并向公众保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产品品质。
此外,还应及早公布调查结果和相应的处理措施。
(2)加强信息透明度:在事件发生后,双汇集团应当向公众提供充分的信息,包括事件的原因、影响范围、以及相关的处理措施等。
这样可以增加公众对双汇集团的信任度,并让公众对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积极回应舆论关切:社交媒体是舆论传播的重要渠道,双汇集团应该积极主动地回应公众和媒体的关切,提供实时的回应和更新,并积极与关注者互动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和担忧。
4.教训和启示:(1)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预案:企业应事先制定好危机管理预案,以便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这包括明确的责任分工、信息发布渠道以及公关活动的安排等。
(2)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建立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7f10e7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c.png)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我国瘦肉精事件指的是2011年至2012年,中国发生了多起猪肉中检出瘦肉精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以下是对该事件的总结分析。
瘦肉精是一种促进瘦肉生长的药物,一般不被许可在动物饲料中使用。
瘦肉精会从动物体内残留在其肉类中,如果人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类,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包括心脏病、癌症等多种疾病。
因此,国际上绝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都禁止使用瘦肉精。
但在中国,由于长期存在的利益驱使和监管漏洞,瘦肉精被不法商家广泛使用。
2011年,湖南衡阳一家餐馆就因使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制作食物,导致10名食客突发心梗而死亡,引起全国关注。
此后,在湖南、辽宁、北京等多个食品市场和餐饮场所,又接连发生了检出瘦肉精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在这一事件中,公众对监管部门、食品生产企业以及商家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监管部门未能有效履行监管职责,监管措施不力、不透明,导致不法商家通过各种手段规避监管。
食品生产企业也未能严格控制猪肉的来源,以及对生产流程的合规性进行有效管理。
针对瘦肉精事件,国家食品安全办公室发出了多份通知和文件,规范了有关的市场和生产管理,加强了对瘦肉精的检测和监管。
同时,各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食品生产企业和商家的检查和处罚力度,增强了监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总体来看,瘦肉精事件是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的一起重大事件,揭示了监管制度和管理的漏洞,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通过该事件的教训,社会各方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
对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冷思考
![对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冷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a1c891da8114431b90dd81d.png)
对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冷思考自从“央视3.15”曝光“双汇瘦肉精”事件以来,“瘦肉精”乃至行业食品安全成为人们敏感的话题,由此双汇也被推倒了风头浪尖,让双汇倒闭,让双汇死掉的骂声愈演愈烈。
但我想,谩骂、抱怨、冷嘲热讽解决不了问题。
如何了解食品安全,如何控制食品安全,如何确保食品安全,才是问题的关键。
同时,我想待你真正了解双汇、了解“瘦肉精”、了解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后再骂也不迟。
一、也来说说双汇说到双汇大家都不陌生,是中国最大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在行业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但今天双汇公司出现瘦肉精事件了,所以就成了爆发性新闻,备受人们关注。
双汇公司出现“瘦肉精”不应该,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是不应该的。
因为双汇是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是中国肉类肉食品行情的老大,产品质量在消费者当中就是安全放心的代名词,其他企业出现问题尚且能够理解,但是双汇出现了问题就不能让人理解。
换句话说,好比一个人,自己最信赖的人都背叛了自己,哪能不让人伤心,还有值得自己相信的人吗?尽管双汇出现“瘦肉精”不应该,但我认为也要客观对待。
其一、双汇方面已经对“瘦肉精”事件两次公开道歉,说明双汇公司态度诚恳积极;其二、自3.15“瘦肉精”事件后双汇领导高度重视,并及时拿出应对措施,召开职工、经销商、新闻媒体会议,并公布七项确保产品安全的措施,说明企业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其三、双汇“瘦肉精”事件是公司管理出现了漏洞,并非公司高层或者管理人员的意图,是一件管理漏洞问题,不应该上升到道德层面,更不是罪不可赦,到了非把他整死不可的地步;其四、目前中国屠宰行正是处在一个规范、治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双汇启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个鱼目混珠的行业,偶尔出现问题应该理解;其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这么大的一个企业,就不能出一点差错吗?二、“瘦肉精”出现的原因剖析1、生猪检测标准对于生猪产品检测,国家标准执行的是不允许含有,同时加工检验执行的是1—4%抽检,双汇按照2.5%抽检,符合国家标准。
论双汇瘦肉精事件
![论双汇瘦肉精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d532ebb52acfc789ebc9fb.png)
论双汇瘦肉精事件论双汇瘦肉精事件【摘要】笔者发现在经历了瘦肉精打击后的双汇火腿肠依然是各大超市青睐的产品,比照之前因三聚氰胺而倒闭的三鹿集团,差异之大,深感疑惑,于是对此进行研究。
本文主要从瘦肉精事件发生的原因,双汇为什么可以逃过一劫以及我国食品平安问题的解决方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瘦肉精三聚氰胺食品平安一、瘦肉精事件的经过2021年3月15日,央视新闻曝光双汇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
受此影响,当日开盘,“双汇开展〞随即出现暴跌,仅5分钟便封死于跌停板。
3月16日,双聚集团发布致歉声明,同时责令济源工厂停产自查,“双汇开展〞停牌,国内有超市已下架双汇食品。
3月31日,双汇召开“万人大会〞,向消费者致歉,称双汇是“代人受过〞,真正的问题出在猪农身上,并出台了6项决定,加强对产业链上游的控制,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7月25日,河南省中级人民法院判处主犯刘襄死缓,事件根本尘埃落定。
二、三鹿已“死〞,为什么双汇可以存活事件产生的危害程度不同三鹿的事态更严重,情节更恶劣。
多名食用过三鹿奶粉的婴儿产生不适现象、甚至死亡,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才将事件曝光。
三鹿的总经理兼董事长田文华被刑事拘留,多位企业核心人员亦难辞其咎。
双汇瘦肉精事件虽然闹得也是轰轰烈烈,但是法院判处的是双汇子公司济源工厂的相关负责人的刑事责任,公司主体以及企业核心人物并未受到影响。
一人断其一臂仍能存活,但假设失其首脑,那么必死无疑。
纵使事发后双汇市值蒸发103亿元,销售缩减10多亿元,至少还是可以存活一段时间,等舆论消退后东山再起。
两者的产品性质不同三鹿生产的是婴儿奶粉,这个对于婴幼儿来说,属于生活必需品,且代替品又少,家长们不会因为局部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就放弃购置,而是会迅速转向其他品牌,促使其他品牌地迅速崛起。
火腿肠那么不同,不是生活必需品,代替品众多。
双汇这个行业的龙头老大都出事了,底下的“小弟〞能干净吗?315之后雨润大量抢夺双汇的经销商,但是随后就爆出了雨润的产品也含有瘦肉精,一时舆论哗然,消费者普遍对火腿肠产品失去信任,纷纷减少购置,选择其代替商品,使得其他火腿肠企业借助315迅速做大做强成为南柯一梦。
内部控制_双汇“瘦肉精”事件引发的思考
![内部控制_双汇“瘦肉精”事件引发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57e94f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1.png)
内部控制_双汇“瘦肉精”事件引发的思考内部控制:双汇“瘦肉精”事件引发的思考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引发社会关注。
其中,双汇“瘦肉精”事件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引发了人们对内部控制的思考。
本文将围绕该事件,探讨内部控制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内部控制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后,消费者对双汇产品的信任度严重受损,也对整个食品行业的规范性和监管程度表示质疑。
这一事件的根源在于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正是因为监管的松懈、内部控制的漏洞,才使得这样的违法行为在企业内部得以存在多年之久。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障利益相关方利益和实现经营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控制机制。
在食品行业中,内部控制的关键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然而,在双汇“瘦肉精”事件中,企业内部控制显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首先,监管环境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容易导致企业失去警惕,产生安全隐患。
其次,企业内部的职责分工和岗位责任缺乏明确规定,导致管理混乱、责任不明确。
再次,内部控制流程不完善,给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由此可见,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加强内部控制以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起完备的监管机构,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
其次,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制度规范,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商业道德观。
另外,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从食品原料采购到生产出厂每个环节的监管和追踪,杜绝不法行为的发生。
最后,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大处罚力度并公开曝光,提高对违法者的威慑力。
只有加强内部控制并建立规范、科学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才能真正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
当然,加强内部控制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广大消费者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高中政治 瘦肉精等事件引发思考: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素材
![高中政治 瘦肉精等事件引发思考: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5fbdb50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3.png)
瘦肉精等事件引发思考: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瘦肉精〞事件令消费者遭受损失,也令厂家遭受巨大损失。
尽管有关企业开了高呼“万岁〞的万人大会,有关管理人员还到销售现场“秀〞了一把大嚼火腿肠,可企业前景如何,还要拭目以待。
此事既是市场经济环境中,执法不严的结果,也是商业领域中道德缺失的一个例证。
没人否认,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然而,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而信用的维持既要靠法制,也靠道德。
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
在经济学中,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说法被奉为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经典。
按照他的说法,参与市场的理性经济人,并非是为了促进他人的利益,完全是为追求自己经济利益。
但是,在“无形之手〞的引导下,这些各自为追求一己之私利行动的最后结果是促进了社会整体的利益。
这让人产生一种误解,以为市场经济制度下人人可以唯利是图,不需要什么道德约束。
如美国人所说的:“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法学理论认为,道德与法一样,都是调节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的行为准那么与规X。
其调节的X围有重叠之处,也有不尽一致之处。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看,道德的出现先于法,而且始终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中,只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而不断破旧立新而已。
因此,即使经济基础进入到以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阶段,也不会出现一种道德真空状态。
在西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其确立过程中,确实也摒弃了许多中世纪的骑士道德,例如,“撕下了家庭关系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纯粹的金钱关系〞。
但是也逐步确立起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的道德准那么。
仅就经济活动领域而言,笔者认为,其最基本的道德准那么就是诚实守信。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的生产与交换规模急剧扩大,适应自然经济的那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被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与空间相分割的信用交易方式所取代。
而一切信用交易那么是建立在诚实守信的道德基础上的。
在西方那些采取喊价制的交易所中,几个手势往往就能决定涉及成千上万的交易。
瘦肉精事件缘由分析及危害
![瘦肉精事件缘由分析及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4c078427aaea998fcc220ee5.png)
瘦肉精事件原因一:政治、利益因素1.在台湾台湾的瘦肉精事件不是一个单例事件,有一定的政治因素,早在07年之前,还是阿扁当台的时候就出现了毒苹果、毒小麦、毒牛肉、瘦肉精事件。
台湾当局为了讨好美国,博取政治、军事上的利益,多次被迫降低台湾省内食品安全标准,使得美国的有毒食品能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到台湾市场。
2.韩国韩国也有类似台湾的原因3.在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的瘦肉精事件大多因为国内不发经营者为谋取暴利,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虽然大陆政府明令禁止使用瘦肉精,但是很大程度政府监管不力,导致国内瘦肉精事件层出不穷。
原因二:各国标准不一各国及各地区的瘦肉精(培林)使用量规定如下:国家组织用量规定中国大陆(台湾) 禁用欧盟禁用美国国内:培林残量50ppb日本进口:培林残量10ppb新西兰进口:培林残量10ppb加拿大培林残量40ppb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培林残量10ppb世界卫生组织培林残量40ppb瘦肉精的残留物质多部分是残留在动物内脏之中,美国是不吃动物内脏的,亚洲国家一般是吃的。
毒理简介克伦特罗能激动β2-受体,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强而持久的扩张作用。
口服后较易经胃肠道吸收。
作平喘药口服成人20-40μg/次,3次/日;儿童5岁以上5-20μg/次,3次/日。
人(女性)经口TDLo: 4600 ng/kg。
小鼠静脉LD50: 27600 ug/kg。
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有心悸,面颈、四肢肌肉颤动,有手抖甚至不能站立,头晕,乏力,原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反应,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电图示S-T段压低与T波倒置。
2.原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患者,如有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上述症状更易发生。
3.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引起低血钾,从而导致心律失常。
4.反复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对支气管扩张作用减弱及持续时间缩短。
虽然克伦特罗残留的毒作用为轻度的,但美国FDA研究表明,应用拟交感神经药者或对前药过敏者,对克伦特罗的反应要比正常健康个体更为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05月学术探讨
“瘦肉精”事件的思考
文/张海峰 娄淑芳 海士坤
摘 要:近年来,一些生产者为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含有“瘦肉精”的生猪产品不断流向市场,导致“瘦肉精”中毒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为有效打击和杜绝含有“瘦肉精”的生猪产品流向市民餐桌,我们应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关键词:“瘦肉精”;思考
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14-01
“瘦肉精”是拟肾上腺素药物中的一类。
是一种非常廉价的药品,该类药物能刺激脂肪组织游离脂肪酸,作为氨基酸能源,促进蛋白质合成,并抑制蛋白质分解,对于减少脂肪增加瘦肉作用非常好。
瘦肉精让猪的单位经济价值提升不少,但它有很强的副作用,常见的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则可能导致染色体基变,诱发恶性肿瘤。
1997年国家已明令禁止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
近几年来,发生了多起重大的瘦肉精中毒事件,如2001年l月浙江余杭市59人“瘦肉精”中毒,2001年11月广东河源市484人“瘦肉精”中毒事件,2006年9月在上海发生的食用猪肉以及猪内脏导致336人“瘦肉精”中毒的事件;2009年2月在广州市“瘦肉精”中毒的事件中,总共有70人发病。
临床表现多为四肢颤抖、手脚麻木、头晕乏力、心跳加快等;有的还拌有腹泻、呕吐、发烧的症状;使消费者对猪肉及其肉制品产生恐惧心理。
“瘦肉精”再度来袭!央视3 15特别行动节目抛出一枚食品安全重弹,曝光了双汇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
一时间,市场哗然。
“瘦肉精”问题为何屡禁不止,它会成为中国肉制品中的“三聚氰氢胺”吗?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1、控制源头,加强法规的宣传,加大问责力度,保障法律实施。
禁止在饲料中掺入瘦肉精。
各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各种牲畜饲料及预混料等的生产和销售工作的监督抽查力度;加大对各类不法行为和事件打击处罚的力度。
同时对于基层兽医来说,更应该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各个养殖户的具体的饲养和用药情况,大力宣传科学的养殖知识和各类违禁药品的危害及后果。
坚决杜绝各类违禁药品的添加、使用,从源头上抓起,严格加以控制[1]。
2、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
各职能部门应的各司其责,全力配合。
各市农业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应联合一致,相互协调合作,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全力抓好肉制品检测及检疫工作,切实地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3、各级检测部门加大检测设备投入,提高专业检验员的业务素质。
从饲料到生猪到上市猪肉做到层层检验,我们在紧抓盐酸克伦特罗检测的同时,应密切关注替代品的检测。
4、多种检测手段并用,加强对上市猪肉的检疫检验。
目前,国内常用的检测检验“瘦肉精”标准和方法有:生猪尿液中的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 L I S A);生猪肌肉组织中的测定方法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 C—M S);对饲料测定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 P L C)、气相色谱—质谱法(G C—M S)。
我国目前常用的检测“瘦肉精”的方法是生猪尿液样品的检测,首先用酶联免疫法和金标试纸法进行筛选,然后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质谱法加以确证[2]。
5、应完善社会监督,加强道德监督与舆论宣传,加大新闻媒体进行宣传“瘦肉精”危害的力度,以及对人们健康生活的影响,从而认清“瘦肉精”的罪恶本质。
6、进一步加大对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今年全国两会前,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曾说“商家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一个企业无视人民健康和人民把它恭起来的百年基业,而是冲跨了道德的底地线去挣“黑心钱”,必将淹死在经济浪潮之下。
7、同时要提高消费者识别、抵制能力。
皮下的脂肪太薄、太松软的猪肉不要轻易购买。
一般情况下,猪吃“瘦肉精”生长后其皮下脂肪明显变薄,通常不到1厘米;正常猪肉在皮层和瘦肉之间有一层脂肪,肥膘大约为1至2厘米。
另外含有“瘦肉精”的猪肉颜色特别鲜红、光亮;再则,还可将猪肉切成二三厘米宽,如果猪肉较软,不能直立于案上,可能含有“瘦肉精”。
假如肥肉与瘦肉有较明显分离,并且瘦肉与肥肉间有黄色液体流出就可能有“瘦肉精”。
作者单位: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吴日钧.关于瘦肉精检测的几点思考.猪业科学2009年第6期.
[2]柳丽萍.浅谈我市“瘦肉精”检测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4年第4期.
The thinkings of accidents with "clenbuterol"
Zhanghaifeng, Loushufang, Haishiku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ome producers to improve their own economic benefit, the pig products with "clenbuterol" continue flow to the market, leading to poisoning accidents with "clenbuterol" occur frequently, Human healthy is aseriously threatened . we should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combat and eradicate contain pig products with " clenbuterol" is flowed to public table,
Key words: "clenbuterol";thinking
314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