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动机
运动心理学第七章 运动活动的动机
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充满了速度、力度、高 度、远度、准确度或难险度等的竞争与评 价,是典型的成就情境,对运动员的勇气 和进取精神提出了种种挑战。 体育成就动机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也 属于个性的一个方面,与运动员的年龄、 性别、能力、成败经验等主体因素,以及 家庭、社会环境及任务难度等客观影响相 关联。
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对学生运动动机的性质与强 度做出准确的观察、评价和适当调控。
另外,还应充分认识到运动动机与体育活动效果之 间还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运动动机对体育活动结果有 促进作用,同时,良好的体育活动效果也可以增强学生 的运动动机。
三、运动动机的种类
(一)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外部动机的定义 由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 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 胜的奖励、荣誉,或因为迫于压力、避免 惩罚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活动的 动机,为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推动 力量较大,维持的时间也较长。
因为由内在需要所引发的活动本身就可以使学生得到某种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 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 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 成绩的心理倾向。
它是在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社会 交往中习得的内在推动力量。
高成就机者具有下列特征:
(1)认为中等难度的任务具有挑战性,全力 以赴 的获取成功. (2)对所需达到的目标很明确,并抱有成功 的期 望. (3)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 (4)选择工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件,而不是 以交 往的亲疏关系为前提.
(二)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第四章运动动机
受到表扬的学生,运动动机得到强化,良好的行为表 现就会增加,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也会提高。相反 ,遭到批评的学生,某个不良行为表现的动机将会减 弱,此行为表现也会随之减少。
行为强化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表明 :
但当体育活动内容具有一定难度,需花较大、较长时间 的努力才能学会和掌握时,或学生对某一练习方法、形 式产生单调感、枯燥感时,直接动机作用的局限性就将 表现出来,其作用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也就减小。
2.间接动机
间接动机虽然相对遥远,与当前体育活动的直接联系较少, 但它与长时间活动后产生的最终结果和社会意义相联系,
它是在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社会交往中 习得的内在推动力量。
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充满了速度、力度、高度、 远度、准确度或难险度等的竞争与评价,是典 型的成就情境,对学生的勇气和进取精神提出 了种种挑战。
二、运动动机的功能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行 为起着动力和定向的作用,具体地讲,包括 发动、选择、强化和维持的功能,并对体育 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一)发动功能 ()发动功能
学生想要运动的愿望达到一定水平, 就成为心理动力推动自己行动起来。
对于初学某个技能或刚刚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在表现 出正确行为后,立即给予表扬、肯定的强化,效果较佳。 对他们给予连续强化,可使他们快速、有效地建立起良好 的行为习惯。因此,应多表扬、鼓励初学者、初练者。
但连续强化具有“不经济”的特点, 且一旦取消强化,行为会很快消失 。
因此,在某一体育教学或练习阶段,可采用只对一部 分正确反应给予强化的方法,只要适时、适度,同样 可以达到与连续强化相同的激励效果。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运动动机:运动动机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2.归因理论: 是对行为与动机进行认知分析的理论。
即人们总是力求在自己认知的基础上解释、理解和预测着各种事件。
3.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4.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激力的微弱而持久,但井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5.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话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6.体育锻炼:包括各种与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分等有关的活动形式,它通常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7.运动智能:运动智能是智能的一种,是指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有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体育学习和运动训练的能力。
8.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9.驱力理论:经spense等修订并定型的驱力理论认为运动表现(p)是习惯(H)与驱力(D)的乘积,即P=H×D,在这里习惯是指完成动作技能时个体所处的运动技能掌握阶段,或正确动作、错误动作表达的比例优势。
10.倒u形假说:倒U假说认为,由昏昏欲睡的低唤醒水平到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随着唤醒水平的提高,运动表现也将随之向着好的方向发改善。
当唤醒水平超过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后继续向高度兴奋的方向发展,唤醒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导致运动表现的逐渐恶化和成绩的下降。
11.协变性原则: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和预测及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他们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内部的原因,这种现象就被称作协变性原则。
12.归因训练: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
运动活动的动机
7
四、动机的种类
1、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3、缺乏性动机和丰富性动机 4、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运动项目不同,运动任务不同, 参与的需要和动机也不同
8
1、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①生物性动机 为了获得刺激、眩晕、运动愉快感觉和宣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
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念头、愿望或理想。
3
动机的作用(基本职能)
始发作用:动机可引起和发动个体的活动; 指向作用:动机可指引活动向某一目标进行 或选择活动的方向; 强化作用:动机是维持、增加或制止、减弱某一活动的力量。
4
引起动机的基本条件
需要(need):个体由于对某种东西的
内因
缺乏而产生的内部紧张 状态和不舒服感。
环境因素:身体之外的各种刺激。
外因
行为可由需要引起,也可由环境引起,但往往 是内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主要的,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某一时刻最强烈的需要构成 最强的动机,而最强的动机决定人的行为。
5
二、动机与需要、目的的关系
动机与需要
第一,动机是需要的动态表现; 第二,行为并非全部由需要引起。
移情心是一种理解运动员感情和态度的能力,一种会站在运动 员的角度来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会在师生关系之间创 造一种信任感。
35
六、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运动员之间在家庭背景、个性特征、需要、归因特点、文化 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培养和激发运动动机的过程中应充 分考虑这些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二、合理运用强化手段
积极强化:出现特定行为时就给予奖励。 消极强化:通过撤除消极的结果来鼓励特定的行为。 进行强化时应注意5条原则:
运动动机
第二节 动机的强化理论和应用
一、动机的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强化理论在 20世纪50年代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 纳(B.F.Skinner)。
斯金纳通过对操作条件反射的 研究,提出有机体的操作性行为 是通过强化形成的,且强化对行 为还起着动机的作用,即受到积 极强化的行为,其发生的次数将 会出现增加的趋向。
在不同的 训练阶段给 予不同形式 的强化。
奖励不能过 量,不能让 运动员感到 教练员企图 在控制他们 的行为。
应使运动员 懂得,奖励 不是目的, 奖励只是能 力、努力和 自我价值的 标志。
第三节 需要层次理论和应用
一、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Maslow,1970)
二、满足运动员的需要
❖ 2.结合自己的专项实际,论述如何设置目标? ❖ 3.论述自信心的训练方法。 ❖ 4.如何激发和维持运动员的运动动机?
不同目标定向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
区别
对活动的 理解
参加体育活 动的目的
对体育道德 的态度
运动乐趣
对比赛的认 知与发挥情况
任务定向
自我定向
努力尝试, 提高技能与体能
给自身或他人 带来益处
和别人相比的高成绩
产生高声望,获取个 人利益和荣誉
信奉体育道德,反对 欺骗和攻击性行为
认可欺骗和 攻击性行为
成功或失利均体验内 根据比赛胜负来评价
在运动乐趣
运动乐趣
把握自我,把握过 程,努力正常发挥
自我中心、目标对 抗,难以发挥
三、目标设置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 设置具体的、可测量的目标 设置现实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任务定向目标和自我定向目标相结合
如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如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一、运动动机的内涵。
运动动机作为一个心理因素,它是由需要、诱因和无动机状态三方面构成。
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并坚持体育活动 , 主要动力来源是在内部.。
所以 , 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动机时 , 教师首先要考虑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 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好动心理 , 同时采用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手段 , 从外部去激发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 ,而后让学生自觉地去发现和体会体育运动所具有的价值 , 确信自己具有参加体育活动的能力 , 体验在体育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的感受以及在活动中所蕴含的“挑战”乐趣 , 对促使每一个人长期自主地参加体育活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激发和培养个体运动动机的措施。
1.体育学习的动机不明确.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是影响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不是学习的重点,纯粹就是玩玩而已,只要稍微应付下就可以,没必要全身心地投入。
因此,造成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目的很不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低下2.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掌握度的差异一个人身体承受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运动效果。
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有些学生掌握的很快,有些则掌握的慢,究其原因主要是身体素质和技能掌握度的差异。
掌握好的学生会很自豪,产生积极性,乐于表现自己的动作技能;而表现差的学生往往会有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形成恐惧感,在后面的学习当中有点力不从心. 体育教师在教学标准和成绩考核上“一刀切”,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3. 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某一行为的实际能力的推测. 也可以说是个体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评价. 一般来说 , 自信心高 , 自我效能感就高 , 自信心低 , 自我效能感则低.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 , 学生能否主动、自信地学习 ,尝试和完成动作 , 敢于接受挑战 , 战胜困难 , 自我效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使学生产生体育动机的同时 ,最首要的任务是建立其自信心. 因为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 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 , 或是处事能力上 ,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运动动机的名词解释
运动动机的名词解释运动动机是指一个人参与运动活动的主观目的、意愿和动力。
人们从事各种不同类型的运动活动,如跑步、游泳、篮球等,都有不同的动机驱动着他们参与其中。
运动动机的研究对于了解人们参与运动的原因以及如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一种人天生具有的内在驱动力,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完全出于个人兴趣和喜好而参与运动活动。
这种动机来源于人的内心需求,如欲望、个人成就感、兴趣爱好等。
内在动机的运动者通常享受运动过程本身,对个人发展和成长有着高度的关注。
他们从运动中获得快乐、满足感和身心健康等好处。
这种动机可以长时间持续,对个人的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指一种人为获得外界奖励或避免惩罚而参与运动活动的动机。
这类动机主要源于外界的刺激,如物质奖励、社会认可、声望等。
外在动机的人可能并不享受运动过程本身,他们更注重获得一些可看见的结果。
例如,一些人可能参与跑步活动是为了赢得一场比赛,或获得金牌、奖品等。
虽然外在动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参与运动,但它们通常无法长期激发个人的动力。
三、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参与运动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和竞争欲望。
这种动机源自人们对自身能力的评估和对比,希望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来获得成功和成就感。
成就动机的人常常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通过努力、训练和奋斗来追求自己的目标。
他们通常不会因为困难而气馁,反而会激发出更强的动力和毅力。
四、社交动机社交动机是指人们参与运动活动是为了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分享乐趣和互相支持。
运动是一种社交活动,可以带来与他人互动、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通过参与团队运动、团体健身课程或参观健身房等,人们可以结交新朋友、拓宽社交圈子,并寻找到与他人共同追求健康和快乐的机会。
五、保健动机保健动机是指人们参与运动活动是为了维持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运动的作用。
正确运动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正确运动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摘要本文通过对正确动机对运动员运动表现的促进和激发作用的重要意义的阐述,列举了正确培养运动动机的多种方法和途径。
结合现有的研究进行了综合的论述,为训练中如何选择和培养运动员的动机,更好的完成训练目标,进而提高竞技能力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运动动机激发培养运动表现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动机(motivation)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
它的基本含义是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等。
动机的作用分为始发作用、指向或选择作用和强化作用[1]。
一、正确运动动机的意义正确的动机是一个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是推动运动员刻苦训练、争创优异成绩的主观因素。
崇高正确的动机会促使运动员做到自我勉励,形成坚持不懈的意志,树立必胜的信心。
一个运动员有什么样的动机心理,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这对训练积极性影响巨大。
正确运动动机不是自然产生的,由最初的动机升华到理想抱负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这个过程需要中介,而“媒介”就是对运动员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和理想信念的“灌输[2]”。
教练员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和每个队员体能、技术、意志等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训练计划,并在队员的心理上强化成任务概念。
把爱集体、爱民族、爱国家的教育贯彻在训练比赛的始终,使运动员在心理上形成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神圣感和光荣感,自觉地激发增强紧迫意识,在训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运动动机激发和培养的途径(一)满足运动员的合理需求满足运动员的需求是有效激发动机的关键,如果训练符合运动员正在寻求的情感体验,则训练就会起到激发动机的作用。
运动员的需要分为追求乐趣、归属集体、展示自我。
所有运动员都有归属的需要,归属他人、为他人所接受是主要动机。
感到自己有价值的需要是体育运动中最普遍最强烈的需要,教练员应尽可能去保护运动员,不要使他们失去自我价值感,设法通过成功的体验来满足他们表现才能与自我价值的需要,引导他们积极改善归因控制点,有效激发内部动机。
论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占有 相 当重要 的 地位 , 能否 在运 动 中更 好 的发 挥 运 动 员 的运 动 动 机 ,是 一个 值 得 广 大 学者 研 究 的课 题 。本 文 旨在 介 绍 运 动 动
这样更有利于抓住学生的好 奇心 ,增加学 生的运动兴趣,从而提高运动动机。
考 ,只 有 这样 才 有 可 能 找 到 突破 口 ,才 有 可能提 高学 生的运动 动机 。
2 、运动动机. 的影 响因素
2 . 1 、个人 因素 :个人对 所 从事 体育 运 动 的需要 和个 人的心 理特 点 2 . 2 、环境 因素 :比如场 地 、器械 、设
备 和体育 运动 的氛 围等
事 自认 为重 要 或 有 价 值 的体 育 运 动 , 并力
3 . 3 、从教师 因素 出发,应采取的措施 3 . 3 . 1 、注重教师个人魅力的培养
教 师 的个 人 魅 力 ,将 决 定 学 生 是 否喜
关键词 :运动动机
影响因素
措施
求达到完美 、取得优异成绩 的心理倾向。
一
欢你 。如果学生喜欢你 ,会认真学习你教
与 参 与 运动 的环 境 诱 因 的 相互 影 响 而 产 生 的。
一 个事 物 的专 注 度 不稳 定 ,容 易 受其 他 方 面 影 响 , 思维 没 有连 续性 。随 着 年龄 的增 要 会 发 生某 些 变 化 。 这 时候 体 育 教 师要 了 解 不 同年 龄 、性 别 学 生普 遍 存 在 的 体育 要 求 , 并将 体 育 教 学 的 内容 、方 法 和 学生 的
的技 能或 者 知 识 ,运 动 动 机 高 ; 如果 不 喜 欢你 ,那 他 对 你教 的东 西 没 有 兴趣 ,运 动
体 育 运 动 动 机 量 表
体育运动动机量表——你为什么要从事运动?通过以下量表,请指出下述测题在多大程度上与你当前所从事的运动的理由之一相符合:1.为了感受这种快乐,即生活在令人兴奋的体验之中2.为了这种快乐,即参与运动使我对所从事的运动有更多的了解3.我过去有充分的理由来进行运动,但现在我对自己是否应该继续进行运动产生了怀疑4.为了学会新的运动技能的那种快乐。
5.我目前不知道;但我有这种感觉,即我能够在这项运动上成功。
6.因为参与运动使我能得到我所认识的人的尊重。
7.因为在我看来,参与运动是结识朋友的最好方式之一。
8.因为在掌握了某些大难度的训练技能时,我感到个人获得了很大的满足。
9.因为如果一个人想要健美,参与运动是绝对必需的。
10.为了成为一名运动员的那种威信。
11.因为参与运动是我发展自身其他方面所选择的最佳方式之一。
12.为了感受在改造我的某些弱点时的那种快乐。
13.为了感受当我真正参与这项活动之时的那种兴奋。
14.因为我必需参与运动,才会对自身有良好感觉。
15.为了体验在我完善了我的能力之时的那种满足感。
16.因为我周围的人认为健美很重要。
17.因为参与运动是学习许多对我生活中其他方面有用的知识的一种方式。
18.为了感受在我参与我所喜欢的一项运动之时的那种高昂的情绪。
19.我目前还不清楚;我并不是真正地认为我会在运动中谋发展。
20.为了感受在进行某些大难度运动之时的那种快乐。
21.因为如果不花时间来运动,我会感到不舒服。
22.为了向其他人炫耀,我在运动中是多么优秀。
23.为了感受在我学会了某些以前从未尝试过的训练技能之时的那种快乐。
24.因为参与运动是与朋友维持良好关系的最佳方式之一。
25.因为我喜欢完全沉醉于这种活动之中的那种感觉。
26.因为我必须定期地参与运动。
27.为了学会新的表现策略的那种快乐。
28.我经常问自己;我似乎不能达到我为自己设置的目标。
1。
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
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一、填空题1. 运动动机2. 强化维持3. 生物性动机4. 社会性动机5. 生物性动机6. 社会性动机7. 内部动机8. 外部动机9. 内部动机10. 外部动机11. 直接动机12. 间接动机13. 直接动机14. 间接动机15. 本能16. 动机17. 缺失性需要〔根本需要〕成长性需要〔心理需要〕18. 间接经验19. 自我效能20. 中介因素21. 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22. 好奇心23. 控制信息24. 动机的培养动机的激发25. 成就动机26. 意识化27. 体验化28、概念化29. 自我参照30. 合作个体化31. 自我竞争32. 合作性学习33. 组间同质34. 提高分计分制35. 组内合作组间竞争36. 社会性评价37. 象征性评价38. 客观性评价39. 标准性评价40. 体育态度41. 情绪宣泄磨炼意志42. 观察学习模仿43. 直接模仿44. 象征性模仿45. 创造性模仿46. 服从阶段47. 认同阶段48. 内化阶段二、单项选择1.A.2. D. 3. A. 4. B. 5. C. 6. D. 7. C. 8. D 9. A. 10. B 11. C. 12. D三、多项选择1. A. C. D2. B. D3. B. D4. A. C5.B. D6. A. B. D7. A. B. C. D8. A. D 9. A. B. C. D 10. B. C 11. A. B. C. D 12. B. C. D 13. B. C14. A. C. D 15. A. B. D 16. A. C. D四、匹配题动机的本能论动机的行为论德西和瑞安动机的人本论斯金纳动机的社会学习理论詹姆斯和麦独孤动机的认知评价理论班杜拉五、判断题1.×2. √3. ×4. √5. ×6. √7. ×8. √六、简答题1、简述运动动机与运动行为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运动兴趣和动机
第三章运动兴趣和动机第一节运动兴趣调查报告:近几年来,两次大规模的群众体育调查反映出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在1996年的调查中,16岁以上居民中有66.74%的人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而在2001年的调查中,这种现象不但依然存在,而且出现了逐渐加剧的趋势,即在中断体育活动的人口中,20岁以下者占68.7%,30岁以下者占90.5%,与1996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8.0%和11.7%这就是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仍然有三分之二的中学生离开中学校园以后在2年内(即20岁前)就中断了体育活动;在离开中学10年之后中断体育活动的中国人更是达到了90%。
这样的现实与传统体育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一样,揭示了一个问题:中小学体育教学没有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一、运动兴趣的定义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运动兴趣区别与运动爱好的区别: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
而它们二者的联系在于: 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
二、运动兴趣的品质(一)运动兴趣的倾向性(二)运动兴趣的广泛性(三)运动兴趣的稳定性(四)运动兴趣的效能三、运动兴趣的分类(一)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二)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三)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四)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四、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一)运动需要的满足(二)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三)运动内容的新奇性和适合性(四)成功体验的获得(五)融洽的师生关系(六)教学方法的适合性(七)良好的运动教学环境课堂小结:思考题:1.什么是运动兴趣?它与运动爱好有什么区别与联系?2.试述运动兴趣的品质。
体育词典_运动动机
运动动机
运动动机的定义
运动动机是激发和维持运动员从事体育运动的内部动因或心理动因。
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学生会有相应的运动动机,一般是指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运动动机的产生条件
运动动机是在学生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的内在需要,以及体育运动参与的环境诱因的相互影响下产生的。
强身健体、提高技能、社会交往、情绪宣泄、追求成功、表现自我等都可能是学生参与运动活动的需要。
优良的场地、设备、器械,学校、教师、同学的积极影响,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可以成为对学生参与身体运动有吸引作用的环境因素。
学生有了从事体育活动的需要,就会产生满足运动活动需要的想法。
当这种要求与运动环境及条件诱因相适应时,将成为一种驱动力,推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驱力和诱因是动机的两个重要概念,心理学家在考虑动机问题时,这两个概念长期占有统治地位。
驱力指驱使有机体进入活动,与身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部激起状态,是从“身后”对行为的推动。
实际上,它就是动机产生的内部需要。
诱因指引起个体动机,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是从“身前”对行为的拉动,实际上,它是影响动机产生的环境因素。
运动动机的外在表现与观察:学生内部微弱的运动动机难以从外部观察出来,但当它在学生头脑中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促使他们在心理、生理和行为上发生变化。
学生在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努力和坚持性就是他们运动动机的外在表现,体育教师可从学生在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中的行为表
现上(如体育课出勤率、课后锻炼率,课中练习的次数、时间、速度、距离、高度、远度、难度、重量等)观察、推测出他们的运动动机。
如何激发和培养个体的运动动机
如何激发和培养个体的运动动机———以体育教学为例xx(安阳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河南安阳455000)(P.E. Department,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yang Henan, 455000)摘要:运动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对于参与运动个体形成良好的终身运动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据参与运动个体心理特征以及对体育的兴趣特点,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激发培养运动动机体育教学一运动动机的定义运动动机是指人们参加活动的动力,具有启动人的行为,并使其以一定强度在运动中保持的特性。
一般来说,运动动机可划分为运动参与动机和运动成就动机两个方面。
在不同的领域中,其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
在竞技体育中,对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员的成就动机上。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运动员往往伴随有高成就动机,其运动参与动机也较一般人要高。
而在大众体育这一领域,运动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们参与动机上。
达到一定水平的运动参与动机和运动成就动机对运动员的训练有良好的影响,可以使运动员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训练,最大程度调动运动员自己的身心力量去实现目标,在困难面前更加努力,坚持的时间更久。
而低参与动机和成就动机则可使个体对运动本身缺乏兴趣,训练时积极性不高,有时甚至放弃参加体育活动,这对个体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所以对运动行为的研究更离不开对动机的分析,不论是运动员为了在体育比赛中获得好成绩而进行的刻苦训练,还是体育爱好者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而参与体育锻炼,或者是一个学生为了在体育课上取得好成绩而进行的反复练习,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支配的。
二恰当激发运动动机1内部心理品质,转化学习动机内驱力和诱因是动机存在的必要条件。
内驱力由内部心理品质:好胜心、责任感、愿望、理想等来表现;内部心理品质可以直接转化参与运动动机,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内部心理品质对参与动机具有良好的激发作用。
第四章 运动动机
第三节 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动机的培养是指促使学生从没有运动 活动动机到形成运动动机的过程; 动机的激发是指将学生已经形成的潜 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的过程。
一、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
(一)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 (二)激发学生的外部动机
一、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
1.适当安排游戏、竞赛,增加体育活动的趣味性。 2.创设新颖的练习内容、方法,启发学生的好奇心。 3.经常组织集体性的体育活动,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 4.给学生选择体育活动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自主要求 。
这就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
体锻炼行为的发动功能。
(二)选择功能
运动动机不仅能发动体育活动行为,
而且还能使学生的运动行为具有稳固
而特定的内容,使他们的运动行为趋 向一定的活动目标 。
(三)强化功能
运动动机通常还决定着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 努力程度。 活动愿望强烈的学生,在体育学练过程中表现 出兴趣浓厚、情绪高昂、注意集中、肯于付出 的特点,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决心也较大。 而在体育活动中情绪低落、注意分散、怕苦怕 累、遇难而退的学生,往往运动动机不足。
2.间接经验
通过观察其他学生的体育活动行为,特别 是观察和想象与自己能力相近的同学成功 完成技术动作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 能的形成和改变也有很大的影响。
3.言语劝说
包括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以及自 我规劝。体育教学中,教师们常利用言 语劝说来说服学生去相信自己的能力。
4.情绪和生理状态
二、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
(一)什么是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 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 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第六章 运动活动的动机讲解
第六章运动活动的动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 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
2.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发动、选择、和的功能。
3.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可将运动动机分为和社会性动机。
4.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可将运动动机分为生物性动机和。
5. 为了获得刺激、运动愉悦感觉和渲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理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6. 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7. 根据学生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参与的心理动因主要由自身内在需要转化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可以将运动动机划分为和外部动机。
8. 根据学生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参与的心理动因主要由自身内在需要转化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可以将运动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和。
9. 来自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心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感、乐趣、刺激,以及希望满足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
10. 由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胜的奖励、荣誉,或因为迫于压力、避免惩罚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运动活动的动机,属于。
11.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运动动机分为和间接动机。
12.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运动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
13. 指向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直接特征的动机,是。
14. 指向于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间接结果的动机,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 直接动机 间接动机 本能
自我效能 动机的培养 动机的激发 成就动机
合作学习 体育态度
第 四
章
运 动 动 机
69
从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的情况看,一些人能够主动、积极投入到体育活 动之中,而另一些人则乐于选择久坐的生活方式。在参与体育活动的青少年 中,有些人喜欢从事激烈对抗、变化多样的球类活动,而另一些人则喜欢进 行无身体接触对抗的跑步、游泳等体育活动。这些差异均与他们的运动动机 有密切关系。什么是运动动机?运动动机有什么作用?运动动机有哪些种 类?如何激发青少年的运动动机?这些都是本章中要讨论的问题。
上的快感、乐趣、刺激,以及希望满足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
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内部动机;由学生自身之外的诱
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胜的奖励、荣誉,
或因为迫于压力、避免惩罚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为外
部动机。
一般而言,内部动机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推动力量较大,维持的时间
期的心理学家从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相似性方面探讨了人类行为的动因,试图
通过对动物行为或人的意识行为的研究来解释动机问题。
本能是指有机体由遗传获得的、与生俱来的、不学而能的行为方式,其
体
对有机体的生存与延续有重要意义。心理学家詹姆士、麦独孤等认为现实生
育
活中所观察到的人类行为都是由本能引起的,同时提出了人类所具有的各种
表人物斯金纳通过对操作条件反射的研究,提出有机体的操作性行为是通过
强化形成的,且强化对行为还起着动机的作用,即受到积极强化的行为,其
发生的次数将会出现增加的趋向。如在“斯金纳箱”中的饿鼠偶然触动了杠
杆,一个食物小丸就掉进箱内的盘中。老鼠吃到食物,其触动杠杆的行为得
到奖赏,就会重复按压杠杆。这时的食物强化发挥了引导老鼠行为的作用。
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
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或继发性动机。它是既重交往,又重声誉的运动动机,
是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继发性动机,具有相对持久的特征,对学生在体育学
习和身体锻炼中的人际互动与相互学习,对他们在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
技能、提高体能水平等方面追求成功都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体育教
心
理
各样的本能。而弗洛伊德把本能看作为人的行为的推动因素和内在动力,并
学
从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观察中,提出了心理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动力关
74
系,详细地论述了本能的能量与作用。
尽管本能论在解释人类行为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其在分析青少年儿
童的体育活动原因上还是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好动、好玩、好奇、好胜是的
体育活动中一定要充分利用青少年儿童爱活动的“本能”动力,不要限 制、压抑了他们的这种“天性”,要适当满足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内容安排 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要“精讲多练”,注重让学生“动”起来,使他 们的本能能量得到充分释放。
二、动机的行为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强化理论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代
第四章 运动动机
学习目标
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解释以下重要问题和关键概念:
重要问题
z 运动动机的功能和种类。 z 动机理论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z 青少年学生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z 体育成就动机的提高。 z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与合作。 z 学生体育态度的转变。
关键概念
运动动机 生物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
体
育
一般来说,学生的运动愿望是由多种多样的运动项目、体育技能、竞赛
心
游戏等活动唤起的,通过从事这些活动既能满足好动、好玩、好奇、好胜的
理
学
内在需要,又能进一步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需求。
70
学生内部微弱的运动动机难以从外部观察出来,但当它在学生头脑中达 到一定强度时,就会促使他们在心理、生理和行为上发生变化。学生在体育 学习和身体锻炼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努力和坚持性就是他们运动动机的外在 表现,体育教师可从学生在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中的行为表现上观察和推测 出他们的运动动机。
斯金纳认为,强化可以在固定的时间间隔或行为反应次数之后给予,也
第
可以在无固定的时间间隔或行为反应次数中给予。强化安排的不同,对行为
四
章
反应发生的促进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他的实验研究表明,固定间隔或
运
动
次数的强化会引发有规律的行为反应,且间隔愈短,行为反应频率就愈快。
动
机
而不固定间隔或次数的强化会产生快速、稳定、一致的行为反应,且可明显
另外,还应充分认识到运动动机与体育活动效果之间还存在着相辅相成 的关系,即运动动机对体育活动结果有促进作用,同时,良好的体育活动效 果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运动动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满足 了心理需要,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其原有的运动动机就可以得到加强。 因此,在体育学习与锻炼中,还应当设法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获 得奖励,产生“行必有果”、“还想再行”的效应,进而使他们的运动动机 得到巩固与提高。
自进行着不同的体育活动。这都是学生运动动机的差异造成的。
(三)强化功能 运动动机通常还决定着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努力程度。活动愿望强烈的
学生,在体育学练过程中表现出兴趣浓厚、情绪高昂、注意集中、肯于付出
的特点,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决心也较大。而在体育活动中情绪低落、
第
注意分散、怕苦怕累、遇难而退的学生,往往运动动机不足。源自地减缓行为的消退。75
动机的行为理论在体育教学或锻炼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体育教师
经常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激励学生的运动行为,或阻止不利于体育活动
是直接动机;指向于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间接结 果的动机,是间接动机。
直接动机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本身相联系,动机内容相对具体,行为 的直接动力作用较大,不失为推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力量。但当体育 活动内容具有一定难度,需花较大、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学会和掌握时,或 学生对某一练习方法、形式产生单调感、枯燥感时,直接动机作用的局限性 就将表现出来,其作用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也就减小。而间接动机虽然相 对遥远,与当前体育活动的直接联系较少,但它与长时间活动后产生的最终 结果和社会意义相联系,其影响持续的时间较长,能使学生更自觉地、持久 地进行体育活动。因此,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作 用。
也较长。因为由内在需要所引发的活动本身就可以使学生得到某种满足,如
运动乐趣的获得、竞争的参与、运动效能感的提高等,无需外力的作用。因
此,内部动机的“内滋奖励”是既经济又更富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心理动力。
而外部动机对学生参与体育的推动力量相对较小,持续作用的时间也较短。
“外附奖励”一旦消失,外部动机的动力作用也会很快减弱。但外部动机并
二、运动动机的功能
个体的行为动机好比汽车的发动机和方向盘,既给人以活动的动力,同 时又把握着活动的方向。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行为起着动
力和定向的作用,具体地讲,包括发动、选择、强化和维持的功能,并对体 育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一)发动功能
学生不会无缘无故地去体育场进行体育活动,当他们从事某种体育活动
学应注重互帮互助、人际交往、才能展示、合作与竞争等内容的安排,以满
足学生的社会性需要。
(二)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根据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主要由自身内在需要转化
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可以将运动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
机。源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的心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
时,表明他们内心中一定产生了想要运动的愿望。这个愿望达到一定水平,
就成为心理动力推动自己行动起来。这就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 锻炼行为的发动功能。
(二)选择功能 运动动机不仅能发动体育活动行为,而且还能使学生的运动行为具有稳
固而特定的内容,使他们的运动行为趋向一定的活动目标,如在课余时间,
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在跑步,有些学生在打篮球,还有些学生在跳绳,他们各
“本能”、“天性”,这与那些小动物好玩、爱“闹”的行为是一致的。人 出生以后,看待任何事物都是新奇的,任何活动都能引起他们兴奋。他们要 生存、要成长,就要不断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和自我,而人与动物在幼小时候 的认识过程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实现的。从抬头、翻身、抓握、爬行、走路 和跑步中,他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观察、接触、认识的新鲜事物越来越 多,生活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天性”在活动中得到发挥,“本能”在活动 中获得满足,认知能力也从中得到良好发展。
第二节 动机理论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动机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涉及到人的行为动力来源、行 为目的和主观能动性。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动机的本能论、行为论、人本论及 社会认知等众多的理论,下面对这些理论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动机的本能论
本能论是动机问题研究的第一个重要理论。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早
第一节 运动动机概述
一、运动动机的定义
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动机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激发或抑
制某个行为的愿望或意向,它们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运动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它是在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的需要,与参与运动的环境诱因的相互
影响下产生的。强身健体、提高技能、社会交往、情绪宣泄、追求成功、展
示自我等都可能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优良的场地、设备、器械,优
美的身体锻炼环境,学校、教师、同学的积极影响,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
动,可以成为对学生参与身体运动有吸引作用的环境因素。学生有了从事体
育活动的需要,就会产生满足体育活动需要的想法。当这种要求与运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