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中心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形成及发展过程
来访者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中最有影 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最初称为“非指导性 治疗”,后称为“来访者为中心治疗”,20世纪 70年代起称为“以人为中心治疗”。以人为中心 疗法被称为是心里治疗理论的“第三种势力” 。 罗杰斯将自己的理论称之为“非指导性的”疗 法, 其后改称“患者中心’或“来访者中心’疗法。 这意味着这一 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经历了几 个发展阶段。
3.自我与经验的协调 人对任何一种新的经验都可能产生三种不同反应:(1)与自 我概念相结合为一体;(2)被忽略或被否认;(3)产生歪曲 的反应。当新的经验与个体意识中的自我产生分歧或不一致时 或被认为是自我概念的威胁时,个体便会经历不协调状态,此 时也就容易出现后两种反应。这种不协调状态的产生根源于前 面讲的价值条件的作用。因为价值条件的作用,人们总是选择 性地对待他们的经验,只接受与价值条件一致的经验,而那些 不符合价值条件的经验就被忽略或以歪曲的形式进入意识,于 是不可避免地出现焦虑和心理失调现象。 焦虑产生后,防御过程就会启动。防御过程是阻止经验与自我 的不一致被揭露,维护自我结构的完整性,从而维持自我关注 的一种手段。这个防御过程可惜借助不同的方法来实现,例如, 一个在学习能力方面自我概念很差的学生,会对考试得了一个 好分数这个经验看成“瞎猫碰上死耗子”或“老师改卷搞错” 的歪曲的经验等.
自我出现以后,人们开始产生自我关注的需要。自我关注是 人们积极关注的需要得到满足或受到挫折的经验结果。就像 刚才的例子中,孩子的勇敢行为得到他父亲的表扬时,他可 能获得对勇敢行为的积极自我关注,和对懦弱行为的消极自 我关注。对于积极的自我关注的获得,起初,这种需要取决 于你对别人,特别是对你最重要的人给予你的关怀、奖励和 评价的知觉。如果人们意识到别人喜欢他们或爱他们,那么, 他们接受积极关注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积极关注 是自我关注的先决条件,但是,一旦建立了积极的自我关注, 那么就不再依赖被爱的需要。大多数的父母或他人的积极关 注是有条件的,而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 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儿童反复地从自己的行为后果 体验这些价值条件,慢慢的懂得什么是好行为,什么事不好 得行为;怎样想,怎样做是好孩子,怎样想,怎样做是坏孩 子(实际上这些是大人的标准)。然后孩子把这些价值观念 内化,成为自我结构中的一部分。价值条件一旦内化就会成 为指导儿童行为的“良心”、“超我”。但在以后的生活中, 儿童会迫于这种价值条件拒绝对自己的“自我评价”,而去 先迎合他人的评价。此时人的经验和真正的自我或集体自我 开始疏远了,自我的不协调状态就产生了。
1.自我与理想自我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个人认知到的自我,如我感知到 自己 是什么样的人,即个人独特的知觉、看法、态度和价值观 的总和。现实自我是之真实存在的中的自我;理想自我指期望中 的自我。一个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并不总是一致的,有时相 去甚远如两者 能达到一致,那么人就达到了一种理想状态,即 自我实现。 2.积极关注的需要与价值条件的作用 当自我知觉出现以后,婴儿就开始产生被人爱、被人喜欢和 被人认可的需要。罗杰斯称这种需要为积极关注积极关注的需要 存在于所有人身上,并且在人的一生中都是强烈而持久的动力源。 人们重视那些能够满足他们的积极关注的经验。只是人们从对他 们至关重要的人那儿的到的积极关注,要比他们机体需要的到的 奖赏有力的多。如:一个小孩从机体水平上看是害怕狗的,但他 的父亲说:“让我看看你有多勇敢,去摸摸那条狗”,那么,这 个小孩为了得到父亲的表扬(积极关注),可能会否认或歪曲他 对狗的恐惧,而去摸那条狗。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 德理论中关于人 们对现代文化的无意识的渴望、追求及人的复杂的情绪 特 质等。 2,新弗洛伊德学派的理论观点——霍妮(K.Horney)、沙 利文(H.S.Sullivan)、亚利山大(F.Alexan-der)、 弗论奇(T.M.French)等新弗洛伊德学派的观点。 3, 美国的科学的心理学——直接受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科 学心理学的影响 。 4,格式塔心理学——强调人的心理现象是在意识经验中所 显现的结构性或整体性。 5,以美国文化、人本主义为中心的教育哲学、社会哲学和 政治哲学的影响。
Baidu Nhomakorabea
第三节
治疗过程
治疗目标 治疗条件
治疗过程
一、治疗目标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基本目标可以说是“去伪 存真”。“伪”就是一个人身上的那些与其 价值条件化了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或者说 由这些自我概念衍生出来的生活方式,思想、 行动和体验的方式。“真”就是一个人身上 那些代表着他的本性,属于他的真正的自我 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罗杰斯常用“变成 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这样的话来 表达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一旦去伪存真 的工作得以完成,当事人似乎变成了一个新 人,一个“充分发挥技能的人”。
充分发挥技能的人起码在以下几个 方面有根本的变化:
(1)他对任何经验都较为开放,也就是说,他 不再对经验进行取舍、歪曲和否认某些经验。 (2)他的自我结构变得能与其经验相协调,并 能够不断变化以便同化新的经验。 (3)他变得更信任自己的机体,充分利用机体 估价过程而不是价值条件来评价经验。 (4)他愿意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而不是追求 达到一种理想、满意然而固定不变的状况。
来访者中心疗法
演变历史及发展过程 基本理论 实施过程 贡献与不足
第一节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演变 史 及发展过程
卡尔·罗杰斯的生平及其著作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背景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形成及发展 过程
一、卡尔·罗杰斯的生平简介
罗杰斯的生平简介 1902年: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繁荣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1919年:进入父母的母校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农业 1924年:离开威斯康星大学,去纽约“联合神学院”,随后 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主攻心理学 1928年:获心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受聘于纽约罗彻斯特防止 虐待儿童协会儿童研究室 1931年,在工作之余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1940年:受聘为俄亥俄大学心理学教授 1940~1945年: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 1957年:返回威斯康星大学,任心理学教授 1963年:到加利福尼亚的拉约拉,建立了人类研究中心 1987年:逝世
二、治疗性条件
(1)咨询师自己要体验到内在的协调,要做到对自己真 诚一致,即咨询师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与他实际体验 到的情感和态度是一致的。他不能口里赞同对方,实际上 却感到恼火、猜疑;同时,把这种真诚的态度自然而然地 表露出来,传给对方。这就是先有对自己的真诚一致,才 可能让人感到你的真诚一致。 (2)不对当事人这个人以及他的感受和行为做评价,不 把外在的价值观和标准强加给对方。这使当事人不感到有 来自外部的威胁(譬如失去咨询师的关怀和尊重),能够 放心地去体验内在的情感、矛盾和威胁。同时能让他意识 到,他的生活是他自己的,没有什么外部评价能改变这一 点,从而是他成为一个自主、对自己负责的人。
以人为中心的基本思想归纳如下:
(1)个体天生就有一种实现趋向。在个体的自我开 始形成以后,这一趋向主要表现为要求自我实现。 (2)机体股价过程总是与实现趋向一致。信任机体 估价过程,依赖他的指导,就能发展出一种健康的自 我概念,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真实经验的歪曲和否 认,从而促进自我实现。 (3)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个体或多或少地摄入、内化 了外在的价值观,自我中的这一部分越来越多地支配 着个体对经验的加工和评价。 (4)当经验中存在着与这部分自我不一致的成分时, 个体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而自我 发展较好,无效、有害的自我概念较少的个体,能够 较为开放地对待任何经验,因而不太可能感到威胁和 焦虑。
(5)预感到经验和自我不一致的个体,会运 用防御(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 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一致。 如果防御成功,个体也不会出现明显的适应障 碍。 (6)如果某个经验特别重大,或者由于别的 原因,个体无法通过防御机制使之与自我概念 协调,而受到威胁的这个自我概念又在自我中 具有重要地位,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即个 体面对内在矛盾束手无策。 (7)心理适应问题的根本在个体自我中那些 无效的、与其本性相异化的自我概念。
1,初期阶段(20世纪40年代) : “非指导性疗法“的确认 重视来访者的感情 对“非指导性疗法”的重视 2,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 : 转向“来访者中心治疗” 将注意力集中到来访者现象的世界 独自的人格理论的发展 重视咨询者的态度 治疗过程中来访者的变化 :体验过去否定过 的态度 、自我概念的再构成 、评价的内在机能得 以发展。 治疗过程与人格变化的关系
罗杰斯的主要著作 1939年,第一部著作:《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 1942年,《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非指示疗法》,后改称患者中心疗 法。 1957年,主要著作《患者中心治疗:它的实践、含义和理论》,提 出个性及其变化的理论,或称"自我理论" 1959年,《在患者中心框架中发展出来的治疗、个性和人际关系》 一书,更系统地阐述个性理论。 1956年,曾与当代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B.F.斯金纳进行一次各自阐 述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的争论,发表《有关人类行为控制 的若干问题—一篇专题讨论文章》。 1964年把患者中心疗法的理论和实践推广到教育和教学方面,写了 《学习的自由》即一本系统阐述人本主义教学观的书。 后又研究婚姻关系问题,出版《择偶:结婚及其选择》。
二、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罗杰斯人格自我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和结 构基础。他认为人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建立 自己对自己、对环境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概念。在 幼儿最初的经验世界里——现象场中,一切事件都 是混沌一片的,孩子并没有“我”的概念。随着儿 童与环境、他人的相互作用,他开始慢慢能把自己 与“非自己”区分开来。有关自己的种种经验就在 现象场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他的最初自我。罗杰斯 围绕自我这一核心概念,拓展了下列几个基本概念, 这些概念有助于理解来访者中心治疗学派的精神病 理学观点
3,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重点研究治疗的充分必要条件以人为中心 的治疗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发展 4,第四阶段(20世纪80到90年代): 以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业、群体以及解决冲 突和对世界和平的研究为标志
第二节 来访者为中心的基本理论
自我实现
自我概念
一、自我实现
罗杰斯治疗方法的基本理论是存在于生物中的 自我实现倾向。所谓自我实现就是充分地、完善 地发挥人自己的潜在能力。罗杰斯充分相信人有 自我实现的潜能。他认为人是理性的、能够自立 且能对自己负责,有正面的人生取向,因此可以 独立自主,进而迈向自我实现。他主张改善人与 人的关系,认为只要能够创造真诚相处、相互理 解、彼此尊重的气氛,就会出现奇迹,从而可以 由僵化变为灵活,有静态变为动态,有依赖变为 主动,逐步实现自己的全部潜能。罗杰斯认为自 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人是积极主动的、 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来访者的自我实现的潜 能在与咨询员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后,就能得到释 放和发挥——这是罗杰斯咨询理论的基本思想
其他重要著作有《论人的形成》、《一种存在的方式》。
二、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背景
问题:一个治疗师不可能像患者一样完全了解他们的问题, 对改变状况负责的应该是患者而不是治疗师,那么治疗师对 于求助的患者能够做些什么呢? 回答:治疗师的工作不是要改变患者,而是提供一种氛围, 使患者能够帮助自己。 除了罗杰斯个人生活史因素之外,影响罗杰斯理论形成的直 接因素,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1)个体因预感到经验和自我失调的 威胁而产生焦虑;(2)因防御失败而致经验和体验的到安 全、明确的意识,个体不得不面对这些他力图否认的经验; (3)自我和经验的对立非常明显,而个体又无法使之协调, 完全失去控制的局面的能力。总之,当个人意识到“我是怎 样”,同时又认为“我不该这样”的时候,内部的紊乱就不 可避免。 在以人为中心看来,不存在像神经症和精神病分类中那样一 个个具体的独立的病种,适应障碍只有程度的差别而没有种 类的差别。所以障碍的根源都由于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的不 一致或失调。内部紊乱最严重的达到精神崩溃,整个精神结 构解体程度,类似于精神分裂症。紊乱程度稍轻的则表现为 焦虑、恐怖和抑郁等情绪反应,类同所谓的神经症。总之, 心理障碍的共同的、基本的特征就是这个人不在能像一个正 常人那样有效地发挥其心理机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