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与检查技术

合集下载

骨和关节检查方法和正常影像表现

骨和关节检查方法和正常影像表现
脊液; 韧带:均为低信号,不能与皮质区别。
正常影像体现
二、软组织正常影像体现
涉及肌肉、血管、神经、关节囊、关节软骨等
X线检验因为其缺乏自然对比而不能显示各自组织构造, 或仅可经过低密度脂肪组织观察到肌肉间轮廓
CT在软组织窗因为低密度脂肪组织烘托下可清楚显示肌肉、 肌腱和软骨
MRI上,肌腱、韧带、纤维软骨和空气均呈低信号;肌肉 和透明软骨呈中档偏低信号;可清楚显示椎管内软组织
③ 必要时两侧对照。
肘关节正侧位
膝关节正侧位、轴位
腰椎正侧位、斜位
X线检验措施
• 血管造影:血管病变、良恶性鉴别、血供
检验措施
二、CT:
➢断面成像,克服组织重叠,对构造复杂旳某些 深在部位(如脊柱、骨盆和颅面骨等)能很好 旳显示;
➢密度辨别力高,能显示平片发觉不了旳细小病 变,如小旳骨质破坏、细微旳钙化以及软组织 肿胀或液化。并可测量CT值。
X线片
MRI
正常小儿骨骼
长骨
➢ 骨龄
• 定义:骨旳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出现时旳
时间,和骺线完全消失(骨骺与干骺端骨性愈合) 旳时间具有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表达即为骨龄。
• 意义:骨龄判断(即根据正常男女各骨骨化中心出
现时旳年龄和骺线闭合时旳年龄作为正常骨龄原则, 判断个体骨旳发育情况)可发觉骨发育异常,对诊 疗内分泌疾病和先天畸形综合症由一定价值
– 序列:SE(自旋回波) 迅速SE 脂肪克制 T1WI T2WI PDWI
– 方向:冠 矢 横
增强:
– 目旳与意义同CT – 动态增强可了解血液灌注
T1W
T2W
T1W FS
T1W Flash
C- C+
超声成像检验

骨骼肌肉影像学

骨骼肌肉影像学

一334一T2WI):回复/回波时间4000ms/103ms,视野280mm/100mm,层厚/层距4mm/1mm,距阵256×256。

2.3横断位快速自旋回波T:加权像(抑脂)(axialfastspinechoT2weightedimage,sagFSET2WI):回复/回波时间4000ms/117ms,视野170mm/82.8mm。

层厚/层距5mm/1mm,距阵256×256。

2.4eD2ddiff一3scan—sag—DWI弥散:回复/回波时间(3500m8/101ms,视野250mm/100mm,层厚/层距4mm/1mm,距阵128×128。

2.5MRI信号的肉眼观察分析方法:以MRI信号相对固定的脊髓为参照物,腰椎、骨盆及股骨近段的MRI信号与脊髓相等、高、低相应设为等、高、低信号。

3.图像分析对46例急性白血病磁共振成像,其中37例最后通过腰穿证实为骨浸润,以腰、颈胸浸润为主约占79%,四肢长骨、髋关节、踝关节、关节、膝关节约占2l%,病灶常为溶骨性破坏,特别是骨、椎体及骨小梁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8年第14卷第4期ChIncomputMedImg,20∞,14(4)吸收而呈普遍性骨质疏松,当疏松骨质被破坏而代之以白血病癌细胞浸润,可见多个小圆形或卵圆形破坏灶,小破坏灶联合逐渐形成大的破坏区。

6例为感染,3例为转移。

结果RESULjT.s1.白血病骨浸润的MRI表现1.1信号:本组病例中,绝大多数白血病累及骨质病灶多呈长或稍长T。

稍短T: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和DWI弥散呈稍高或高信号,而早期骨浸润中也可见骨质浸润呈稍长T。

稍短T:信号,脂肪抑制序列或DwI弥散呈高信号。

1.2MRI表现:椎体楔形变。

骨小梁吸收,骨质可见多个圆形或卵圆形病灶,相互联合逐渐形成大的破坏呈溶骨I生破坏。

常累及骨髓、椎板和椎小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四肢及关节(膝、踝、髋关节),同样也可见多发小圆形或散在粟粒样病灶相互融合。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及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及软组织)
缺点:
1、只有断层图像; 2、不适合显示较广病灶; 3、金属伪影重。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检查技术:
平扫(常用) 增强 造影 必要时同时具有骨窗和软组织窗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腰椎间盘突出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骨盆CT三维重建
各种检查技术的特点
X线(首先)
CT可发现平片上不能发现的隐匿骨折。 但当骨折线与CT扫描平面平行时,则可能
漏掉骨折, 因此不能单凭CT就排除骨折,一定要结合
平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MR
优点:
1、良好的区分正常和异常骨; 2、良好显示关节结构(韧带、软骨); 3、良好的显示脊柱和脊髓; 4、良好的显示软组织和病变; 5、对微骨折和骨髓挫伤敏感。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骨骼系统异常影像学表现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一)骨质疏松
骨质密度减低 骨小梁稀疏 骨皮质变薄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㈤骨膜增生
骨骼增粗 不规则隆起 多种形状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㈥骨质坏死
早期 无变化 晚期高密度 块状或条状 死骨

骨骼与肌肉系统影像学诊断

骨骼与肌肉系统影像学诊断
好发部位:手足小关节,手部常累及掌指关节和近位指间关节 临床表现:受侵关节梭形肿胀、疼痛
关节僵硬(晨僵),关节畸形 关节半脱位
慢性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
影像学表现
➢ X线表现 关节周围软组织:对称性梭形肿胀 关节间隙:早期增宽、进而变窄 骨端:关节边缘软骨下骨侵蚀,囊性变,多发、边缘不清楚 骨质疏松:小关节周围 关节半脱位或脱位:晚期
➢ CT/MRI 少用
• 类风湿关节炎
慢性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
概述:原因不明 中轴关节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
好发部位:骶髂关节、上行至脊椎小关节及周围韧带 临床表现:下腰痛、不适,晨僵、活动后缓解
多数病人(90%以上)HLA-B27阳性
慢性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
影像学表现
➢ 骶髂关节 最早且100%累及,中下1/3开始,双侧对称 骨质破坏:以髂侧关节面为主,关节面模糊、虫噬样,关节间隙“假增宽” 骨质增生硬化:破坏边缘 关节间隙变窄 骨性强直
• 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感染—化脓性关节炎
影像学表现—进展期、愈合期
➢ X线/CT表现 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面骨质破坏:承重区 反应性骨质增生 关节半脱位或脱位 关节强直:纤维性、骨性
➢ MRI表现 关节软骨破坏、中断(承重区、大面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感染—关节结核
概述:95%以上继发于肺结核 侵犯途径:血行侵犯到骨(骨型关节结核)或滑膜(滑膜型关节结核) 好发年龄:儿童和青少年 好发部位:大关节,如髋、膝关节 临床表现:肿胀,轻度疼痛,功能障碍,无红、热
慢性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脊椎)
影像学表现
➢ X线/CT表现 上下关节突变尖 关节面骨质硬化 关节间隙变窄 椎体边缘出现骨赘 椎体上下缘硬化 退变性滑脱

骨骼肌肉CT检查报告详细解析

骨骼肌肉CT检查报告详细解析

骨骼肌肉CT检查报告详细解析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通过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算法,能够以多个不同角度获取身体的断层影像,从而更加准确地检查骨骼肌肉部位的状况。

本文将详细解析骨骼肌肉CT检查报告,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其身体状况。

一、患者信息患者姓名:(填写患者姓名)患者性别:(填写性别)患者年龄:(填写年龄)检查日期:(填写检查日期)二、检查所见1. 骨骼肌肉部位的CT影像(在此处插入骨骼肌肉部位CT影像,图片对应指定的骨骼肌肉部位,可标注关键区域)2. 骨骼肌肉CT影像解析(根据影像结果,详细解析骨骼肌肉部位的异常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骨骼结构:检查显示骨骼结构完整、正常/受损/畸形。

- 软组织结构:检查显示软组织结构完整、正常/受损/异常增生。

- 关节:检查显示关节间隙大小、结节、骨质增生等情况,可评估关节活动度及是否存在关节炎症、关节积液等。

- 肌肉:检查显示肌肉组织形态、密度、大小,可评估肌肉萎缩、肌肉变性、肿块等情况。

- 骨折:若有骨折情况,应进行骨折类型、位置、受累关节等的描述。

- 深部静脉血栓:如有深部静脉血栓的病变,需详细描述血栓的位置、大小、数量等。

三、检查结论根据骨骼肌肉CT检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及相关建议:1. 结论一:(根据检查结果得出的第一个结论)2. 结论二:(根据检查结果得出的第二个结论)3. 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出一些建议,如进一步检查、治疗方案等)四、医生签名签名:(医生姓名)职称:(医生职称)日期:(填写日期)以上为骨骼肌肉CT检查报告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其身体状况。

请患者根据报告结果和医生建议,进行相应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并在需要时咨询医生以获取更详细的解读和指导。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九章骨骼肌肉系统概述及影像学表现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九章骨骼肌肉系统概述及影像学表现
– 病理组织本身直接溶解骨组织 – 病理组织引起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动亢进所致
• X线表现
– 局部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和正常骨结构 消失
– 骨松质早期破坏:斑片状骨小梁缺损 – 骨皮质破坏:医哈学影像氏诊断述管学和第影筛九像章学骨表孔骼现肌状肉系扩统概 大,骨皮质内外
第二节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骨质破坏X线表现 股骨远段可见骨皮质和骨松质大
骨质疏松CT表现 腰椎皮质变薄,横行 骨小梁减少,纵行骨 小梁相对明显,其中
一椎体上缘内凹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九章骨骼肌肉系统概 述和影像学表现
第二节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 检测骨质疏松
– X线平片优势
• 简单易行,是首选检查手段
– X线平片限度
• 骨内钙盐丢失达30%~50%时,才能显出阳性X线征, 出现骨质疏松征象延迟,且不能准确衡量骨量丢失 的程度
述和影像学表现
第二节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 X线及CT:骨密度减低
– 长骨
• 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变薄、出现 分层现象
• 严重者:骨密度与周围软组织相仿,骨小梁几乎完 全消失,骨皮质薄如细线样
• 在弥漫性骨质密度减低的基础上,出现散在分布的 点状透光区
– 脊椎
• 皮质变薄,横行骨小梁减少或消失,纵行骨小梁相 对明显,多呈不规则纵行排列
片缺失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九章骨骼肌肉系统概 述和影像学表现
第二节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 CT
– 骨松质破坏
• 早期:局部骨小梁稀疏,CT值常在软组织范围内 • 进展:斑片状、大片状骨松质缺损
– 骨皮质破坏
• 骨皮质内出现小透亮区(此为扩大的哈氏管) • 骨皮质内外面不规则虫蚀样改变、骨皮质变薄 • 范围不等的全层骨皮质缺损

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1.引言1.1 概述骨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是准确的影像检查方法。

影像检查可以提供医生和患者关于骨骼系统疾病的详细信息,包括骨折、关节退行性疾病、肿瘤和感染等多种病变。

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包括X射线检查、CT扫描、MRI检查、超声波检查、核医学检查和骨密度检查等。

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病变范围、累及结构、骨骼稳定性等重要信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X射线检查是骨科常用的最基本和常规的影像检查方法。

它可以快速获取骨骼的二维影像,帮助医生判断骨折的类型、位置和程度,检测关节畸形和退行性改变。

CT扫描是一种三维重建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骨骼影像。

与X射线相比,CT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骨骼结构、骨折线、骨折碎片的位置和分布,对复杂骨折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MRI检查利用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骨骼的高分辨率影像。

MRI可以显示骨骼的软组织结构,辅助骨肿瘤和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还能评估关节软骨、韧带和肌腱等结构的损伤程度。

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基于声波反射原理的无创检查方法。

它主要用于检测关节腔内积液、软组织肿块,以及评估关节囊、滑膜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

核医学检查是利用放射性药物追踪标记体内代谢和功能的影像检查方法。

骨科中常用的核医学检查包括骨扫描和白细胞扫描,可帮助鉴别骨折、感染和肿瘤等疾病。

骨密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程度,是诊断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包括双能X射线吸收测量(DXA)和计算机断层扫描(QCT)等。

综上所述,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各具特点,能够为医生提供全面准确的病变信息,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医疗设备的更新,影像学在骨科诊断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为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介绍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首先将在引言部分对该主题进行概述,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介绍X射线检查、CT扫描、MRI检查、超声波检查、核医学检查和骨密度检查这几种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骨骼肌肉系统—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诊断学)

骨骼肌肉系统—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诊断学)
14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X 线 骨膜反应:早期,密度浅淡的线状影,呈单层状。
随后不断增厚、密度增高。可表现为层状、花边 状或不规则状,广泛者形成骨包壳包绕骨干。 死骨:小片或长条状致密影。 骨质增生:骨破坏的同时常有骨质增生,骨小梁密 集,密度增高,以破坏区边缘增生明显,病程越 长,增生越显著。 注:病变穿过关节软骨形成化脓性关节炎,表现关 节间隙变窄和骨性关节面消失等。
临床表现为长期不愈反复发作,局部流 脓,软组织肿胀或不肿。
27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
骨破坏周围有活跃的骨质增生硬化现象。
明显广泛的骨质和骨膜增生+局限性骨破 坏和/或死骨
骨膜新生骨增厚并同骨皮质融合,呈分层 状,外缘呈花边状。
骨内膜增生使骨密度增高,髓腔密度增高 甚至闭塞。
整个骨干增粗,轮廓不整。
二、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MRI平扫T1WI(A)、T2WI(B)示左股骨头内死骨均为低信号影,可见双 边征
化脓性骨髓炎pyogenic osteomyelitis
指骨的全部组织发生化脓性感染,包括骨炎、 骨髓炎和骨膜炎
儿童和青年常见 感染途径有血源性和外源性 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
7
15
骨膜增生示意图
平行型与葱皮型 花边型 光芒型(放射型)
16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CT
可显示骨髓内炎症、骨质破坏、死骨、骨膜 下脓肿和软组织感染。
特别是能发现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小破坏区 和小死骨。
17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MRI
在确定髓腔炎症和软组织感染方面优于X线 和CT
表现为股骨头前上部边缘的异常条带
影,T1WI为低信号,T2WI亦为低信号或两

医学影像学骨骼和肌肉系统

医学影像学骨骼和肌肉系统

(一)骨的结构与发育
1、骨的结构:
骨的分类:人体骨骼因形状不同而分为长 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密质骨-主要由哈氏系统组成。X线片显 影密度高而均匀。
松质骨-由骨小梁组成。X线片显影密度 比密质骨低,且可见骨小梁呈交叉排列。 骨小梁间充以骨髓。
(一)骨的结构与发育
2、骨的发育:包括骨化()与生长()。 骨化:①膜化骨-颅面骨。②软骨内化骨 -躯干、四肢、颅底骨、筛骨。③锁骨和 下颌骨兼有两种形式的骨化。 生长:以成骨和破骨的形式进行。
(三)脊柱
脊柱( )由脊椎()和椎间盘( )组成。 椎间隙( )
骨 肉 瘤
椎 间 盘 层 面
椎 间 孔 层 面
(四)软组织
包括肌肉、血管、神经、关节囊、 软骨等
二、基本病变表现
1.骨质疏松() 2.骨质软化() 3.骨质破坏( ) 4.骨质增生( ) 5.骨膜增生( )
二、基本病变表现
(一)骨的结构与发育
3、影响骨发育的因素:钙磷代 谢紊乱、内分泌失调、维生素缺 乏。
(二)长 骨
1、小儿骨骼 2、骨龄 3骼:小儿骨骼的主要特点 是骺软骨( ),且未完全骨化。可 分为: 骨干()
干骺端()
骺()
骺板( )、骺线
(二)长 骨
2、骨龄( ):二次骨化中心出 现和骺与干骺端完全结合的年龄。 3、成人骨骼:只有骨干和骨端 组成。
第一节 检 查 技 术
一、X线检查 摄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常规摄正侧 位。②包括周围的软组织及邻近的关节。 ③ 必要时在同一条件下摄双侧X片。 二、检查 包括平扫、增强和造影检查
第二节 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二、基本病变表现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骨骼肌肉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

骨骼肌肉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
手部骨骼肌肉系统:观察腕骨、掌骨、指骨等部 位的影像学表现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足部骨骼肌肉系统:观察跗骨、跖骨、趾骨等部 位的影像学表现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骨骼肌肉系统正常影像学在临床中的 应用
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骼肌肉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包括骨骼、关节、肌肉、韧带等部位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诊断:通过观察骨骼肌肉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可以诊断出骨骼、关节、肌肉、韧带等部位的病变
添加项标题
骨骼肌肉系统正常影像学在疾病筛查中的应用:通过影像学检查 筛查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等。
添加项标题
骨骼肌肉系统正常影像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通过影像学检查 明确诊断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为治疗提供依据。
添加项标题
骨骼肌肉系统正常影像学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通过影像学检查 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和肌腱
关节:能够显 示关节的结构 和功能包括关 节软骨、关节
囊和关节液
神经:能够显 示神经的形态、 大小和位置以 及神经的走行
和分支
超声影像学表现
肌肉:正常厚度无明显肿块 或萎缩
骨骼:清晰可见无明显异常
关节:活动自如无明显疼痛 或肿胀
神经:正常分布无明显压迫 或损伤
骨骼肌肉系统正常影像学鉴别诊断
骨骼肌肉系统正常影像学在临床 中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潜 在的并发症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表现 医生可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 方案。
骨骼肌肉系统正常影像学在临床 中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 者的康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计划。
指导手术与治疗方案
肌腱:连接骨骼肌和骨骼起 到传递力量的作用
骨骼肌:主要由肌纤维组成 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医学影像学骨骼和肌肉系统

医学影像学骨骼和肌肉系统
• 正常骨膜均不显 影.
MR
(三)脊柱
脊柱由脊椎和其间的椎间盘所组成。颈椎7 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椎5个和尾椎4 个。除第1颈椎外,每个脊椎分椎体及椎弓 两部分。椎弓由椎弓根、椎弓板、棘突、 横突和关节突组成 。
颈 椎 正 侧
斜 位
第1、2颈椎张口位
颈椎MR T1WI
T2WI
腰椎前后位
纤维软骨
三、基本病变表现
1.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 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 都减少,但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 量比例仍正常。 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
在长骨可见骨松质中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 出现分层和变薄现象。在脊椎,椎体变扁,其上下缘内凹, 而椎间隙增宽,呈梭形,致椎体呈鱼脊椎状。
腰 椎 MRI
二 正常影像学表现
• 骨的结构 因形状 不同而分长骨、短 骨、扁骨和不规则 骨四类。按其结构 分为密质骨和松质 骨两种。
短骨
• 泛指体内细小 的骨骼,如腕 骨、跗骨等
扁骨
• 指扁薄而宽阔的骨骼。
异状骨
• 形状不规则且功 能多样,有些骨 内还生有含气的 腔洞,叫做含气 骨,如构成鼻旁 窦的上颌骨和蝶 骨等。
• 疑有椎管受累时,可向硬膜囊内注射非离子型 有机碘对比剂,再作CT扫描,即脊髓造影 CT(CTM)。
二维重建
三维重建
鼻骨骨折
先天性颅骨缺损
髋关节
SSD
(三) MRI检查
MR对各种正常软组织如脂肪、肌肉、韧带、 肌腱、软骨、骨髓等,病变如肿块、坏死、出 血、水肿等都能很好显示。但是MRI对钙化和 细小骨化的显示不如X线和CT。
腰椎侧位

骨骼肌肉CT分析报告

骨骼肌肉CT分析报告

骨骼肌肉CT分析报告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X射线成像来获取患者身体内部的详细结构和组织信息。

本文将通过对患者骨骼肌肉的CT分析,获取有关其结构、密度和病变情况的相关信息。

一、患者信息本次CT分析的患者为女性,年龄为45岁,身高165cm,体重70kg。

患者主要反映下背部酸痛不适,需要通过CT分析来进一步了解其骨骼肌肉的情况。

二、CT扫描参数本次CT扫描使用的设备为XX型号CT机,扫描参数如下: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mA,层厚5mm,螺距1,重建间隔5mm,扫描范围从T12椎体至骶骨。

三、骨骼结构分析经CT扫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患者骨骼结构的情况。

椎体正常,未见明显骨质疏松或骨折的征象。

椎间盘间隙均匀,未见膨出或突出。

骶骨骶尾部分结构完整,未见明显异常。

四、肌肉密度分析通过CT扫描,我们测量了患者下背部常见肌肉的密度值,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双侧腰大肌的平均密度值分别为40HU和45HU,属于正常范围。

髂腰肌的平均密度值为35HU,也处于正常范围。

但是右侧髂腰肌内有一个密度略高的结节状影像,大小约为1.2cm × 0.8cm,需要进一步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其性质。

五、软组织结构分析除了骨骼结构和肌肉密度,CT扫描还展示了患者下背部软组织结构的情况。

椎间盘均匀,未见明显膨出或突出。

脊柱周围的软组织结构正常,未见明显肿胀或病变。

六、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CT骨骼肌肉分析报告,患者的骨骼结构正常,没有明显的异常情况。

双侧腰大肌和髂腰肌的密度值也处于正常范围,但右侧髂腰肌内有一个密度略高的结节状影像,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

至于患者下背部酸痛不适的原因,则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建议患者及时就诊专业医生,根据临床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磁共振成像(MRI)或其他检查方法,以便对患者的下背部不适进行综合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长骨、椎体中表现) 常见病
广泛性—老人,绝经后妇女,营养不良,代谢或 内分泌障碍
局限性—废用性
骨质疏松
废用性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
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 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 与骨质疏松鉴别: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
脊柱-X线表现
脊柱-X线表现
骨骼基本病变X线表现
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 骨质破坏 骨质增生硬化 骨膜增生
骨质坏死 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矿物质沉积 骨胳变形 周围软组织病变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定义:一定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 骨组织中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二者比 例正常
优点:软组织和骨髓显示好;能 任意平面和三维成像
限度:对钙化和细小骨化显示差
检查方法
平扫:线圈、序列、层面等选择 增强:Gd-DTPA
影像观察与分析
原则
必须联系正常的局部解剖 全面、细致观察密度和信号改变,推测
其病理学基础 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
内容(主要掌握X线平片)
X线上不见骨折线,仅见局部骨皮质 和骨小梁扭曲或只引起骨皮质皱折、凹 陷或隆突
小儿骺离骨折
小儿青枝骨折
骨折愈合
肉芽组织修复期
血肿 → 纤维性骨痂 → 骨样骨痂,X 线不显影
原发骨痂连接期 1-2周
骨性骨痂 → 临床愈合期,可见骨痂 及骨折线
骨性愈合期 3-12月,骨折线消失 塑型期 骨折再建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和 检查技术
讲课内容及顺序
内容
骨骼系统 关节
顺序
检查技术 影像观察与分析 疾病诊断
骨骼系统
检查技术 影像观察与分析 疾病诊断
检查技术
X线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超声成像检查
X线检查的优点及限度
优点
骨骼与周围软组织有鲜明的对比;本身皮 质骨和松质骨也有鲜明的对比。故可显示 病变范围和程度,作出定性诊断。
常见病: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 等
骨膜增生
骨 髓 炎
骨质坏死(necrosis of bone)
定义: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骨称 为死骨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 原因—绝对高密度和相对高密度
常见病: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缺血性坏 死和外伤骨折后等
骨质坏死
慢 性 骨 髓 炎
密度减低的病变
2. 干骺端(metaphysis)
临时钙化带:骺板软骨基质的钙化
小儿长骨
3. 骺(epiphysis)
出现二次骨化中心时才显影
4. 骺板(epiphyseal plate)
干骺端与骺之间,二者骨性 联合后骺线消失
脊柱
序列、曲度 组成
脊椎:椎体和椎弓 椎间盘 椎间隙(intervertebral space) 椎间盘软骨板,髓核和纤维环组成
限度
X线表现比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出现晚 很多骨关节疾病缺乏典型或特殊X线表现
常用X线检查方法
透视(fluoroscopy)
用于寻找异物与定位或骨折、脱位时复位
照片(plain film)
1 一般包括正侧位,有些需斜位、切线位、轴位 2 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应包括邻近一个关节 3 表现轻微或诊断困难时需加照对侧
血管造影(angiography)
多用于肢体动脉,主要用于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良、 恶性肿瘤的鉴别
X线检查
CT检查
优点
密度分辨率高:脂肪、肌肉、软 骨等均能很好识别;能识别细微 的钙化和骨化
检查方法
平扫:最好双侧对照;软组织窗 和骨窗并用
增强:确定病变范围和性质。
CT
MRI检查
优点和限度
骨折并发症
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畸形愈合 外伤后骨质疏松 骨关节感染
骨缺血坏死 关节强直 关节退行性变 骨化性肌炎
骨骼系统正常表现 骨骼系统病变的基本表现
骨骼系统正常X线表现
骨的结构与发育(略) 长骨
小儿长骨 成人长骨:骨干和骨端
脊柱
小儿长骨
特点:有骺软骨,且未完全骨化 1. 骨干(diaphysis)
骨皮质:中部厚两端薄-均匀致密影 骨髓腔:含造血组织和脂肪
-无结构半透明区 骨膜:骨皮质内外两侧-不显影 滋养动脉
1 长骨骨折 2 脊椎骨折
椎间盘突出 肌腱与韧带损伤
长骨骨折
骨折的基本X线表现
指骨的连续性中断或骨骺分离,X 线上可见不规则透明线
骨折的类型 骨折对位与对线关系
确定移位长骨以近端为准,脊椎以 下位脊椎为准
骨折
小儿骨折
骺离骨折
骺线增宽,骺于干骺端对位异常或 骺与干骺端一并撕脱
青枝骨折(green stick fracture)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
密度增高的病变
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增生,骨质坏 死,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疾病诊断
骨骼病变诊断要点
部位 病变范围 病变边缘 病变特征表现 数目
骨骼疾病诊断
骨骼与软组织创伤 骨与软组织感染 骨与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 全身性疾病的骨骼改变
骨骼与软组织创伤
骨折
常见病
局限性—慢性炎症,外伤,某些原发性骨肿瘤, 骨肉瘤或成骨性转移瘤
普遍性—某些代谢或内分泌障碍或中毒性疾病
骨质增生硬化
成 骨 型 骨 肉 瘤
骨膜增生
(periosteal proliferation)
定义: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 活动增加引起的骨质增生
X线表现:形态因新生骨小梁排列形式不同 而表现亦异
模糊;承重骨胳变形;假骨折线等 常见病
佝偻病,骨软化症,其它代谢性骨病等
骨质软化
佝偻病
骨质密度的普遍减低 骨皮质变薄 骨小梁稀疏、模糊 骨骼弯曲、骨折 干骺端宽大呈杯口状,
骺与干骺端距离增宽
骨质软化
肾 性 骨 营 养 不 良
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
定义:局部骨组织为病理组织代替而 造成骨组织消失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降低
骨小梁稀疏或形成骨缺损,其中全无骨 结构。骨皮质破坏呈筛孔状、虫噬状
常见病:炎症,肉芽肿,肿瘤或肿瘤 样病变
骨质破坏
溶 骨 性 骨 肉 瘤
骨质增生硬化
(hyperostosis osteosclerosis)
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 X线表现
骨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骨骼增大骨小梁增粗、 增多、密集,骨皮质增厚、致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