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构成--形式美

合集下载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形式美法则

3.点立体的作用
(1)通过集聚视线而产生心理张力
(2)引人注意、紧缩空间
(3)产生节奏感和运动感,同时产生空间深 远感,能加强空间变化,起到扩大空间的 效果
泰国Ango灯具创意设计
1. 秩序规则,集聚排列的点产生线和方 向的效果.
2. 面的交界处、顶角产生的点.点虽小,但它通过位置的变化,则可以 产生不同的感觉,变成对整体具有强烈影响的布局。
线的立体构成表现:
攀岩的藤蔓长椅
美国史密森学会Kogod 庭院的“浮云屋顶”。
垂直构成
交叉构成
回旋构成
框架构成
框架构成 是独立线框的刚性空间组合。分为平面线框、立体线框和由 平面线框插成的立体线框。组合方法有重复、渐变(求心、 扩展)、自由组合。
曲线构成
缠绕构成
单元线材的构形—线材的排列 节点构造,相邻两根线材间的上
• 立体构成中的点不仅有位置、方向和形状,而 且有长度、宽度和厚度。
在立体构成中,不可能存在真正几何学 意因点的大小、点的亮度和 点之间的距离不同而产生多样性的变化, 并因此产生不同的效果。
2.点立体的视觉特征
点活泼多变,是构成一切形态的基础, 具有很强的视觉引导和集聚的作用。在造 型活动中,点常用来表现强调和节奏。
• 第一节 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 •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奇妙的自然形态吧, 这是大自然所完成的“立体构成”作业。
(一)来自宝岛台湾的礼物─野柳海岸的女王头像
(二)爱尔兰的“巨人之路”
(三)美国的“波纹岩”
(四)洪都拉斯的“大蓝洞”
二、人工形态
经过人工制造出来的形态,都属于人工形态 。
2、生长感的表现:旺盛的生命力 是由形态的自身生长来体现的。

第三章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形、声美

第三章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形、声美

• 声音具有表情性 P75
• 古希腊人曾经通过对于音调的情感色彩的研究, 认定E调安定,D调热情,C调和谐,B调哀愁,A 调发扬,G调浮躁,F调激荡。
• 近代实验美学家证明,声音不仅影响人的神经, 而且对血液循环、脉搏跳动、呼吸活动都有一定 影响,声音的强弱大小及其在时间的延续变化, 和人的心理机制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声音上 升——情绪昂扬,声音下降——情绪低沉、清雅、 哀伤等反应。
• 1、点
• 点的表现是多方面的:①在一个点的情况下,点是 向心的,给人以集中的感觉。如夜空中的明月,以天空 为背景给人以点的感染②在有两点或更多的点的情况下, 两点中就具有了一种眼睛看不见的暗示性,有着相互吸 引的特征,使注意力保持平衡。随着点的数目增多,这 种直线感也加强。③当点有大小时,注意力也由大到小, 起着过渡和联系的作用。如:中国国旗
• 3、面
• 点的扩大就成为面,绘画中所讲的色块就是如此;线 的宽度扩大也成为面,例如表示一条街道的直线,就代 表一个长方形的街道面。
• 面的形状依其边缘的情况而被确定。水平线和垂直线 可以组合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直线与斜线可以组合成三 角形,弧线可以组合成圆形,而直线与曲线的结合可以 灵活多变地组成各种任意的形态。
科隆主教堂 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
一科隆主教堂于1248年兴 工,由建造过亚眠主教堂的 法国人设计,有法国盛期的 哥特式教堂的风格,歌坛和 圣殿同亚眠教堂的相似。它 的中厅内部高达46米,仅次 于法国博韦主教堂。西面双 塔高152米,极为壮观。
手绘花朵
宋元时期的山水画
花鸟画
古人生活线描
古代侍女打马球
• 斜线:具有明显的运动感,兴奋、迅速、骚乱、不稳定。 在水平线和垂直线的结构中辅以斜线,能产生动静结合、 静中有动的意境。如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41
A
42
A
43
A
2.连续的原理 这个原理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和使 用。把各种不同的形态和各种不同的色 彩的物体,用一根直线、曲线或者折线 不断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也仍能 够得到统一。
44
A
45
A
46
A
3.闭合的原理 将同一个造型要素的形态,隔开一定的距离 相互向内侧闭合,从视觉上得到的是另外一 个整体而统一的形态,原来闭合前的单一的 造型要素则被忽视了。
例关系和布局决定的,失调的比例会产生
不舒适感,甚至是畸形感。
48
A
49
A
团队 比 例
法国建筑家柯尔毕塞根据人体结构的比 例与数学原理创立了黄金比(亦称黄金 分割,其数学计算短边与长边之是 1:1.618),因它体现了人类形态比例的 最基本的恒定参照比值,被广泛地运用 在生活中的许多设计中,如国旗、邮票 、书籍、报纸等等都采用了黄金比例。
32
A
(2)类似元素的组合:包括形状、大小、多少的类似和 方向、距离的类似等。
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好的配合条件, 它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的共同性。
33
A
(3)不同元素的组 合。不同形、不同 质的元素,它们本 身就有着强烈的区 别,组合在一起时 就会产生强烈的对 比、不调和的状况 ,因此为了达到调 和。必须要调整它 们之间的关系和彼 此之间的联系,由 对比向和谐转化, 以达到调和统一的 目的。
24
A
25
A
26
A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二、对比与调和 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 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 鲜明突出。 大/小,曲/直,水平/倾斜/垂直, 疏/密,方向, 虚实,肌理等。 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和刺 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面效果。

6装饰图案装饰造型形式法则与构成形式

6装饰图案装饰造型形式法则与构成形式

5、水平式
6、一整二破式
中心位置有一个完整形,上下或者左右各有一个半破形。以 此组合为单元体排列。
7、折线式
单位纹样之间以折线状转折作连接,直线形成的各种折线边角明 显,刚劲有力,跳动活泼。
8、旋转式
9、综合式
以上方式相互配用,巧妙结合.取长补短,可产生风格多样、变化丰 富的二方连续纹样。
中心的统一感觉,这种感觉称为统觉。

错觉是人的眼睛观察物形或色彩时,视
觉炫感而使心理发生的一种误认。
形式美的创作方法
一 . 抽象型的创造方法
二 . 具象形的造型方法
1 .具象形的变形: A. 简化变形 B. 坐标变形 C .夸张变形
2 .图底反转(共用线) 3 .形象重叠
简化变形
坐标变形
3 .形象重叠:
二、适合纹样
适合纹样是将形态限制在一定形状的空间内,整体形象呈某种 特定轮廓的一种装饰纹样。适合纹样外形完整,内部结构与 形巧妙结合,常独立应用于造型相应的工艺美术装饰上。
从外形上看,适合纹样可归纳为几何形、自然形和人造形三种形 式。常见的几何形有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等。自然形有 梅花形、海棠形、桃形、葫芦形等人造形有器具形、建筑形、家 具形、服装形等
角隅纹样是指与角的形状相适台,受到等边或不等边的角形限 制的装饰纹样。它可用于一角、对角或多角装饰上。除内部纹样 要随角形而变外,角尖端外形亦可作变化,广泛用于门窗、手帕、 方巾、桌布、床单、地毯、服装及各种角形器物上。
(三)边饰纹样
边饰纹样是指受一定外型的周边所制约的边框纹样。可以是一个 单位纹样单独出现,也可以是单位纹样的有限重复或首尾相接, 广泛用于陶瓷、服饰品、包装盒及各种器物的周边。
(一)、二方连续纹样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1.形体的对比与调和不同形状和体量的形态构成使形体呈现出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反映这种关系最典型的是简单的几何形体。

如正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它们之间具有统一感和整体性,使人最容易认识和理解对比与调和。

几何原理的形式美感不仅从它本身得到体现,还在其他艺术中、建筑小表现得淋漓尽致。

世界上许多著名建筑因为很好地运用了几何原理成为建筑艺术史上的丰碑。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古罗马的万神庙,还有古罗马大角斗场。

无不折射出这种最主要和简单的对比与调和。

设计师的成功就在于巧妙地将各种形状从属于基本形,使基本形这一特征得到强调。

形体的对比与调和要突出主体,强调其他部位对主体的从属关系,同时通过控制主从关系,尽量用形体中细部的形状来取得对比与调和的效果(如古罗马大角斗场每一个细小的形体都从属于椭圆形状)。

强调高度,加强高低对比是突出主体的一种方法,因为当形体高低反差大,且有―定的体量结合时,就会产生力量感。

另一种突出主体的方法是次要部位的形状与主体相同而体量较小,尺寸也较小。

如同法国巴黎的凯旋门中央门道的尺寸明显大于两边步行门道的尺寸。

一方面,在视觉上、高的形体比低的形体更容易吸引人的视线,圆的比直的更令人注目,因此对比手法的运用能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另一方面,人的视线也会因动静对比而产生趣味感。

建筑设计师有意将楼梯的尺寸做大,其实质就是让暗示运动的要素充满趣味。

利用形状来协调形体使之形成统一感在形体构成中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如果大的形体中所有小形体的尺寸和体量是一样的,这些小形体排列的距离也一样.无形中这些形体会呈现出一种几何美感,表现出强烈的统一感。

一旦形状和尺寸的协调同形体的细小部位结合,那么这种由外及里的协调则会表现出形体的整体性,是对比与调和的高度体现。

2.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研究形体的色彩具有积极的意义.构成形体的天然色彩材料与经过施色的材料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关系。

它们相互对比在视觉上给人以紧张感和刺激感,一旦它们形成调和关系则给人以色彩的秩序感。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是指在立体空间中,通过组合和排列不同的几何形状和体块,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价值的形态。

它涉及到空间的分割、比例的协调、线条的流动以及体块的平衡等多个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1. 平衡:体块的分布要均衡,不要让某一方过于重或过于轻。

2. 对称:通过将镜像相互对称的体块放置在空间中,创造出稳定和谐的形态。

3. 不对称:通过不同大小、形状和材质的体块的组合,创造出有趣、富有变化和动感的形态。

4. 接近黄金分割:通常将立体空间按照黄金分割比例进行分割,能够营造出美感和和谐感。

5. 流线型:通过流畅的线条和曲线,创造出优雅、动态和有节奏感的形态。

6. 空虚和实体:合理的利用空间,通过体块间的空隙和间隔,创造出层次感和深度感。

7. 对比:通过将不同形状、尺寸、材质或颜色的体块相互组合,创造出对比和冲突,增强立体空间的吸引力。

8. 节奏:利用重复、循环、间隔等手法,创造出有序、连贯和有节奏感的形态。

这些形式美法则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设计目的进行灵活的运用和组合,帮助设计师创造出独特而富有艺术感的立体构成。

平面构成_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_形式美法则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 渐变韵律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 连续韵律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 交错韵律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在设计中应用
中国馆的设计改变了建筑 常规的上小下大,并通过 层次分明的榫结构展现自 身的节奏和韵律,动感和 力量感就被体现出来了。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 对比与调和: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对比是在差异中趋向异(对比),调和是在差 异中趋向同(一致),对比是把鲜明对立的东西并列在一起,使人在鲜明对比中看到 变化,感到醒目、活跃、振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同一场景 中出现了强烈对比的色彩,使画面更加跳跃生动;调和是把近似的东西并列,使人在 微笑的变化中看到统一,感到融合协调,如传统建筑中的深蓝色的琉璃瓦与浅蓝色的 天空配合在一起就会显得很协调,使整体更显沉稳雅致。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对比与调和在设计中应用
位置对比,有点儿潜规则的味道了,主角放中间, 配角靠两边,最配的隐在云中和踩在脚下。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借用的是音乐中的概念。 节奏是指:各因素持续的,有秩序的,重复的律动形式。 韵律是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产生于按一定规律而变化的节奏之中,也是自然界处处 可见的现象,如水中的涟漪,天边的流云,摆动的柳枝,起伏的沙丘,层叠的梯田等,都呈现 不同的韵律美感。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经验总结: 1、均衡比对称更容易实现,比竟一幅画面中完全对称的形态是不多见的。 2、对称式静止的形态,而均衡则将动态包含在画面中,属于比较活泼生动的形态。 3、在实际的构成和设计中,均衡有着更多的变化空间和形式,容易产生新的效果。

形式美法则与构成原理经典法则

形式美法则与构成原理经典法则

形式美法则与构成原理一、形式构造法则英国的鲍山葵在《美学三讲》中说过:“审美形式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事物的灵魂。

”一、平衡-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在对称中心的周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对称是表现平衡的最完美形态,具有绝对平衡,在自然界中,许多形态都呈现出这种对称的绝对平衡。

比如:人自身的构造,从五官位置分布到躯干和四肢都是对称的形式,蝴蝶和树叶多以轴线对称分布,这样例子不胜枚举。

在画面中,形体间相互牵制后形成的视觉重量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我们可以总结为画面视觉形象的重量比较关系:1、深色比淡色重(淡色背景)2、淡色比深色重(深色背景)3、粗线比细线重4、体积大比体积小重5、颜色鲜艳的比灰暗的重6、近的东西比远的东西重7、离画面中心距离远比近的重(杠杆原理)8、动态比静态重二、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是变化统一最直接的体现,形态间统一的格局一旦被打破,势必会形成对比,而要将许多的形态凝聚在一起,势必要用调和的手法。

对比是指将不同质或量形成的强和弱、大和小等存在对比性的形态放置在一起,对比的类型分为:形态与形态之间的对比、形态与空间之间的对比以及色彩的对比,形态间的对比又分为形状、大小、远近、方向、多少、曲直、虚实、明暗等的对比;空间中的对比分为正负、疏密、面积等的对比;色彩的对比有明度、色相、纯度、冷暖等的对比。

所谓调和就是和谐,是指构成画面的各个元素间能够安定和谐地配合在一起,给人以愉悦的美感。

形态间如果特征对比很明显,不易调和,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将它们统一起来,比如适当增加主要形态的重复形或类似形,使其产生呼应;或者对形态进行位置的重新分配,使形态有秩序起来,还可以调整形态的明暗关系,起到前后穿插、主次分明的效果。

对色彩的调和最重要的是调和色调关系,色调的形成主要在于主色在画面中占有主要面积,对比色相占中面积,由于主色调占据面积优势,所以有明显色调的画面,即使对比强烈也感觉协调。

第二章 构成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第二章 构成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获得均衡的因素有两个:重力与方向 重力由位置、大小、色彩、明暗等因素决定。构图中, 中心位置所具有的重力比远距离中心的重力大,位于上方和 右方的重力大;面积大的重力大,面积小的重力小;色彩灰 暗的重力大,色彩明亮的重力小。
对比与调和是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以突出个性,
创造差异,形成对比的一种视觉效果。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 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象,使它们各自 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第二章 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The second chapter forms the formal beauty principle.
变化与统一
节奏与韵律
对称与均衡
对比与调和
比例与分割
空白与疏密
什么是美?
美是个既抽象又十分具体的感觉个经验,不同的人对 于美的认识不同。所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是指构成的空 间结构经过排列、组合形成一定的形式规律,具有一定的 可变性与共通性、连贯性 。
重复韵律
韵律
渐变
发射韵律 变异韵律
对称 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换条件下,其相同部分间有 规律重复的现象。
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 典雅、庄重、完美的朴素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人的纠正心理(使不完整的完整,倾斜的形态转正等)
根据图形形态可分为: 完全对称、近似对称、反转对称 (门神、石狮)(太极图)
主要的形式美法则有六种: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 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分割、空白与疏密。
变化与统一又称多样统一,是形式美法则中最基本的 规律,基本且重要的构图法则。
变化是统一的延伸,是寻找各部分之间的差异与区别, 是寻求突破与创新的的着力点。
统一是变化的基础,是寻求元素之间内在联系,是系 公共环境设计

形式美法则教案

形式美法则教案
我们按照不同方面的对比关系,可以将对比构成主要分为空间对比、聚散对比、大小对比、方向对比、曲直对比、明暗对比六个方面。
五、比例与适度
比例
1.黄金比: 1:0.618
2.等差数列比: 1、3、5、7、9……
3.等比数列:1、2、4、8、16……
4.费勃纳齐数列比:1:617
适度:是整体、局部与人的生理或心理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视觉角度而言,也就是形体或画面构成要适合受众的视觉心理。
IV.课后小结,布置作业(15分钟)
八对形式美的法则是艺术创作中通用的美的规律,是贯穿艺术创作始终的重要原则,因此,真正领会这些法则的实质性内涵并能灵活加以运用,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形式美法则训练(作业)
训练目的:使学生掌握形式美的法则
内容与要求:形式美法则体现明确,画面具有形式美感。要求每张突出表现一种形式美法则,工具、图形语言不限。
六、变异与秩序
变异是规律的突破,是一种在整体效果中的局部突变。这一突变之处往往就是整个画面的重点,是本质上的视觉中心,是最动感、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也是含义延伸或转折的关键,可依据大小、方向、形状的不同来构成特异效果。
秩序是有条理、有组织地安排各构成部分,以求实现视觉和谐的状态。
七、虚实与留白
中国传统美学上有“计白守黑”这一说法,就是指设计的实体内容是“黑”,小心处理的却是“白”,此处的“白”可以是空白,也可为细弱文字、图形或色彩。
教学重点:
掌握八对形式美的法则,即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
教学难点:理解形式美法则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运用这些法则分析设计作品。
课型与课时:
理论讲授课 2课时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自由分割
No Image
No Image
▪ 变化与统一
▪ 变化与统一又称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二、对称与均衡
▪ 对称: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换条件(例如绕直线的旋转、对于平面
的反映,等等)下,其相同部分间有规律重复的现象,亦即在一定变 换条件下的不变现象
▪ 对称是通过形式上的相等、相同与相似给人以“严谨、庄严”的感觉, 是一种物理性的等量排列。
大小的对比可以产生视觉落差。人们的视线很容易的先被大 的物体吸引,或是密集的物体的吸引。某种程度上,密集的物体 等同于大的物体。
视觉落差会产生动态,也就是说,你先看到画面中的大物体 后,视线才转移到其他位置。大的物体就是画面的重心了。排版 时,要十分注意“大”物体直接的关系,以及“大”与“小”的 关系。
▪ 均衡是心理上的平衡感,是一种心理体验。
三、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
在版面构 成中,节奏和 韵律指的是同 一图案在一定 的变化规律中, 重复出现所产 生的运动感。 由于节奏和韵 律有一定的秩 序美感,所以 在生活中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如图所示。
▪ 节奏:
即音乐的时间 艺术用语,是音乐 中音响节拍轻重缓 急的变化和规律性 的重复。
像对称、线错位对称)

点相对对称(类似扩大对称、类似旋转对称)
▪ 非形式感觉对称 ▪ 形式上不对称,但构成元素和规律给人以平衡对称的感觉。
▪ 均衡:指布局上的等量不等形的平衡。
▪ 均衡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 —稳定。稳定感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 习惯和审美观念。
四、比例与分割

构成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构成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构成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构成形式美的基本要素包括线条、形状、色彩、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这些要素通过特定的组合规律,如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构成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在艺术作品中,形式美是一种非独立的艺术因素,它与内容美密切联系,一切美的内容都必须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而形式美的构成也是基于心理、观念、情绪等诸多因素的沉淀。

形式美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以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并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性。

除了以上提到的基本要素和组合规律,形式美还涉及到一些更深入的方面,如结构、动态、质感、光影等。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形式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形式美的构成中,线条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轮廓和结构,同时也可以传达出情感和意蕴。

形状则是线条围合的二维平面,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特征。

色彩是形式美的重要表现手段,它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情感和气氛,同时也可以影响观众的情感反应。

明暗则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而空间则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运动和变化。

材质和肌理也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纹理,同时也影响着观众的触感和心理感受。

结构则是指形式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它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动态则是指形式的变化和发展,它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运动和变化过程。

光影则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明暗关系和立体感,同时也影响着观众的视觉感受。

总之,形式美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涉及到多种要素和规律,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来探索和发展。

在艺术创作中,形式美的运用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让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第三章 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ppt课件

第三章 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ppt课件

20
第四节 稳定与轻巧
一、物理稳定与心理稳定 二、影响稳定与轻巧的相关因素
编辑版pppt
21
一、物理稳定与心理稳定
立体形态中的稳定体现在物理稳定和心理稳定两个方面。物理稳定是指立体形 态的实际重量的重心落在合适的位置上,符合了稳定的条件,物体才不会倾倒。心 理稳定是指立体形态外观的量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满足了人们视觉上的稳定感觉,它是人们心理 需求的一种反映,是一种主观的视觉重心的确定,直接影响形态创造的情感表达。
编辑版pppt
2
第三章 立体构成形式美法 则
第一节 对称与均衡
第二节 对比与调和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
第四节 稳定与轻巧
编辑版pppt
3
第一节 对称与均衡
一、对称 二、均衡
编辑版pppt
4
一、对称
所谓对称,是指造型空间的中心两边或四周的形态相同或相等而形成的安定现象。 对称形式的特点是整齐统一,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对称形态能够创造出庄重、严肃、 规整、大方而稳定的静态美。
24
一般来说,当物体重心离开安置面距离超过物体总高的三分之一以上时,人们会感 觉物体比较轻巧;当物体重心处于物体高度三分之一处或三分之一以下时,则稳定感增 强。如下图由师菲利普·斯达克的设计作品,他通过提高作品重心,给人一种轻巧中的 稳定感。
编辑版pppt
25
(二)材料质地
不同的材料质地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材料的稳定与轻巧感觉受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材料表面的肌理;二是材料密度。
编辑版pppt
5
二、均衡
均衡是指形态不对称,但因量的感觉相似而形成的平衡现象,是形态的各造型要素 和物理量给人的综合感觉。均衡是一种力学的平衡形式,应从形体物理上的重心平衡与 心理上的视觉平衡加以理解。如果说对称是一种严肃、庄重、有条理的静态美,那么均 衡则是打破静止局面,追求一种活泼、轻松的富于动感的美。

美的形态之形式美教学课件

美的形态之形式美教学课件

• B、黄金分割:一条线段分为长短 两部分,长与短之比,正好等于 全长与长之比,也叫“中外比”, 比值为1.618:1
《崇拜耶稣》
• 古代绘画大师大都遵循“黄金分 割律”作画。黄金分割律在构图 中被用来划分画面和安排视觉中 心点。画面中理想的分割线需要 按下列公式寻找:用0.618 乘以 画布的宽,就能得到竖向分割线, 用0.618乘以画布的高,就能得到 横向分割线。用上述方法共能得 到四条分割线,同样也得到四个 交叉点。这四个交叉点常被画家 用来安排画面的主要物象,使之 形成视觉中心点。如西班牙画家 委拉斯开兹的《崇拜耶稣》,其 中小耶稣的头部正好处在黄金分 割线的一个交叉点上
间恰当的数量关系。匀称是指一个事物各个部分比例 恰当的状态。匀称本身也包含了一定的比例关系。
• 比例中的数量关系主要是事物各部分之间的长度、面 积等,通过大小、长短、轻重等质与量的差异显示出 来。如不同线条之间的长度比;不同色彩之间的面积 比;不同形体之间的体积比
• 比例合乎常规的事物就具有适度和谐的形式美;反之, 比例失调,就会造成畸形。
形状,实际上是一个面。点可以组成线、面。点、线、 面的有机组合构成体。
B、线条的重要性:指线条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而 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线条美是一切造型美的基础, 可以说线条是形体造型中形式美的基本符号。
直线——坚硬、平衡、力量
曲线——柔和流畅、灵活多变,动态感
折线——突转、断续、变向
• 吴带当风:中国画术语。是对吴道子人物画风格的概述。 吴道子(约686-760)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在用
①整齐一律:是指各种物质材料的感性因素 按相同的方式组合而形成量的关系的重复一 致、整齐划一,即同一种形状、同一种色彩、 同一种音响整齐重复出现而无明显的差异和 对立。——单纯感、庄重感、规整感、气势 (单调、呆板、沉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22 色彩对比对点的影响
2. 周围形态对点的影响
相同大小的两个点,被大形包围的点比被小形包围的点感觉小,这是由于 在大小对比中处于优势的点更容易引起注意(图3-23)。 相同大小的两个点,在角形中处于尖端的点比处于末端的点感觉大,加边 框限定的点比自由状态的点感觉大,这都是由于环境中有形态对比的点的视觉 效果较为复杂,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另外,角形和边框可缩小点周围的空间, 通过反衬减弱点的性质,加强面的感觉,使视觉效果更为明显(图3-24)。
图3-3 生活中点的形态
图3-4 生活中点的形态
图3-5 音乐符号
在视觉上,点的感觉是相对的。在画面中只要是图形面积占得很少的那部 分都可称之为点。例如,当一艘万吨巨轮在身边时,它是一个巨大的体面, 而当它在远洋中漂泊时,即成为海面上的一个点
对于点的面积而言,面积越小点的感觉就越强,面积增大就会产生面的感觉,同 时点的感觉就会相应减弱。
1. 点的等间隔构成 点的等间隔构成是指点与点以相同的间隔距离排列的一种构成形式。 这种构成形式组成的画面形象间的空间布局很有规律与秩序,并具有很强 的数学逻辑感(图3-26),但作品常会有呆板的倾向。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出 现,最好是对点进行适当的变化,如大小的变化、色彩的变化或形状的变 化等。点元素经过这样有计划的变化后,能够使作品富有生机与活力
要求:尺寸为10cm×10cm,黑白表现。 2.运用点的元素,根据形式美法则,完成对比手法的平面作品2 张(疏密。大小。虚实) 要求:尺寸为10cm×10cm,黑白表现。 3. 运用点元素完成点的不规则排列作品两张。 要求:尺寸为10cm×10cm 4.完成自己的头像,用点表现 10cm×10cm 5.完成点的创意设计作品10cm×10cm 作业全部完成后按规格统一装裱在8开黑卡纸,要求画面整洁
在表示点的时候,通常需要画上一个点,但有时,不画点也能表现出点的 效果。比如,一幅画面四周被某些形所包围,而中间留下的空白则变成了点状, 这就是利用负形来表现点,这种点虽然在真实感上显得较弱,但可以表现出细 腻的感觉,称之为虚点。
图3-11 线围合形成的虚点
1. 单点 单点具有很强的视觉凝聚力。点在画面中的位置 不同,给人的视觉心理感受也不同。当点居于画面中 心时会使人感到平静、稳重并具有焦点的效应。 当点在画面中的位置偏上或偏下,偏左或偏右时,就 给人一种不安定的视觉感受,此时点在画面中具有了 动感,好像被画面的边缘所吸引,可产生多种的视觉 作用力




对称特点 ������ 对称的形式感使人———————— 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 典雅、庄重、完美的朴素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经验。

二平衡 在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当双方获 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时,称为均衡。在平面构成设计上 的均衡并非“实际重量×力矩”的均等关系,而是根据 形象的大小、轻重、色彩及其他视觉要素的分布作用于 视觉判断的平衡。平面构图上通常以视觉中心(视觉冲 击最强的地方的中点)为支点,各构成要素以此支点保 持视觉意义上的力学平衡。

重复特点 ������ 重复使设计产生安定、整齐、规律的统一。 ������ 但是也使得显得呆板、平淡、缺乏趣味性

二交错 元素之间不按一定规律发生重复。 特点 ������ 打破原来的呆板平淡的格局。
平面构成基本元素(点)
在现实生活中,点的形态包括体积小而分散的事物(图3-3),如我们可 以把种子、果实等小的事物看成点;又如衣服上的纽扣、夜空中飞行的飞 机以及闪烁的星星、远处的灯火、在大海上远航的轮船、地图上的城市等, 在大空间远距离的背景对比下都有明显的点的视觉印象。另外,处于交叉 位置的物象,如线的交点、面的交点,符号中的逗号、引号、盲文、音符 等都可以看成是点
在对比与调和中,既要看到普遍性,又要看到特殊性;既要看到 “对立”,又要看到“统一”;既要看到“斗争性”,又要看到“和谐 性”,这需要认真研究分析“质”和“量”的“对比与调和”关系。在 构图中局部用对比;整体做调和
第四节

节奏与韵律
节奏 ������ 节奏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 节奏是时间术语,这个用语在构成设计中是指同一视 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 即按照一定的条理,秩序,重复连续的排列,形 成一种律动形式。
相对对称
第二节比例

比例
������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精确 详密的比率关系概念。 比例 比例特点 ������ 恰当的比例有一种协调的美感,成为 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内容。
比例 ������ 正常比例符合人们的生理或习惯,可形成调和的印象。 ������ 非正常比例能给画面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节对比与协调
对比 对比又称对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 置在一起,使人感觉到鲜明特点更加突出。

对比关系体现形式 ������ 方与圆 ������ 长与短 ������ 前与后 ������ 新与旧 ������ 隐与现 ������ 干与湿 ������ …………
如果过分强调对比关系,空间预留太多或加上太多造形要素,容易使画面产生 混乱。要调和这种现象,最好加上一些共通的造形要素,使画面产生共通的格 调,以形成整体统一与调和的效果。 简言之,调和就是适合,即构成美的对象在部分之间不是分离和排斥,而 是统一、和谐,处于序的状态。
图3-44 不同色彩点的等间隔构成的设计作品
图3-42 点的无规律间隔构成
图3-37 点的有规律性变化间隔构成 图3-38 点的有规律性变化间隔构成
图3-40 点的构成——立体
图3-39 点的构成——空间
图3-41 点的无规律间隔构成
思考与练习:
1.运用点的元素,根据形式美法则,完成对称,平衡的平面作品 2张
任何点的构成都是多个点的组合。点的不安定的特性往往会破坏画面的整 体感。因此不论何种形式的点的构成,在具体的情况下都大的方面入手, 在统一的前提下寻找变化的应该首先从方式,并利用疏密、大小、层次、 转换、变位、明暗等方法丰富形体的视觉效果。 。
五、点的构成作品欣赏
图3-35 不同形态点的等间隔构成

图3-12 点的位置——中心
图3-13 点的位置——左右
图3-14 点的位置——上下
2. 两点
在画面中如果同时出现两个点时,在原有单点的基础上,两者之间又会 多出一种视觉张力,这种张力会引导视线在两点之间移动,形成流动的轨 迹线。依据人的视觉习惯,人的视线通常是按照由大到小、由近到远、由 实到虚的顺序在两点之间移动的。当两个等大的点出现时,我们的视线就 会往返于两点之间,同时出现线的感觉(图3-15);当画面中出现了两个大小 不同的点时,小点会被大点吸引过去(图3-16);当画面中出现了两个虚实不 同的点时,虚点会被实点吸引过去(图3-17)。
图3-6 点的相对性
图3-7 点的相对性——面
二、点在画面中的表现形式与作用 就点和形的关系来说,圆点最为有利,不论它的面积有多大,仍会给人以点 的感觉,在很多场合我们都会用圆形来表现点。其他形状,如方形、三角形、 星形、米字形等也同样具有点的视觉效果,前提是它的面积相对较小(图310)。
图3-10 其他形状的点
图3-26 点的等间隔构成
图3-27 色彩不同的点的等间隔构成
图3-28 形状不同的点的等间隔构成
2. 点的有规律性变化间隔构成
这种有规律变化的构成,比起等间隔的构成来说可使作品要更富于变化。 它是在点的等间隔构成的基础上,通过有规律地改变间隔空间来达到既具有 严谨性和秩序美,又灵活多变的构成方式。。
平衡与对称关系 平衡的不一定对称,对称的一定平衡

三、对称和均衡在设计中的运用 古希腊美学家曾指出:“身体美确实在于各部分 之间的比例对称。”一个四肢健全、五官端正,各部 分都对称的人,会使人产生愉快的印象。同时,对称 具有平衡、稳固、安定的特性,
绝对对称
绝对对称
而相对对称则允许有更多的变化,如等形不等量或等量不等形
备注:作业于星期五上课时上交,并算入平时成绩
图3-23 周围形态对点的影响
图3-24 周围形态对点的影响
3. 位置关系对点的影响
大小等同的两个点,上方的点较下方的点大,这是由于人的知觉顺序习 惯为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先看到的点较易吸引注意力,如8、B在书写时 都要有意识地将上部缩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些(图3-25)。
图3-25 位置关系对点的影响
四、点的构成形式
节奏种类 ������ 等距离的连续,渐变、大小、长短、明暗、形状、 高低等的排列构成

韵律 ������ 在节奏中注入美的因素和情感,——个性化, 就有了韵律,韵律就好比是音乐中的旋律,不但有 节奏更加有情调。

第五节重复与交错
一重复 ������ 元素之间按形状或大小或方向发生一定重复
图3-18 点的线化——直线
图3-19 点的线化——曲线
图3-20 点的大小变化产生空间感
图3-21 点的空间立体效果
三、点的错视
错视就是视觉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现象。平面构成中点的错视指在一定环 境因素影响下,由于人的注意程度不同以及点的远近、大小而产生变化的错觉。 总体而言,醒目的点显得前进、扩张,易被忽略的点显得后退、收缩。 1. 色彩对比对点的影响 明亮的点或者暖色的点有向前和膨胀的感觉。所以,同样大小的点,在黑 底上的白点比在白底上的黑点显得大。因为白色、暖色有扩张感,黑点、冷色 有收缩感。同理,橘黄色的点比蓝色的点感觉要大一些(图3-22)、醒目一些,所 以高速公路上的路标和养路工人的服装大都采用橘黄色,正是利用了橘黄色比 较醒目的特点。在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色彩的这些特性来突出某 些部分,或者有意识地弱化某些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