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范本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范本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做好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工作健康,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存在冲击地压危险的工作区域。

三、责任主体:1.公司负责人负责制定、实施和组织落实本制度。

2.安全部门负责协助制定和实施本制度,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3.相关部门负责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落实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措施。

4.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并积极参与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

四、管理要求:(一)危险识别和评估:1.对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进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确保所有危险区域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2.制定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标识和警示标志,明确区域边界和管控措施。

(二)培训和教育:1.对所有员工进行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安全操作和应急预案的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定期组织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示范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和逃生技能。

(三)设备和工具:1.确保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内的设备和工具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2.配备适宜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鞋、防护眼镜等,要求员工在进入危险区域前必须佩戴。

(四)工作控制:1.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和工作程序进行操作,切勿冒险行事。

2.在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内工作时,必须按照安全通道和指定路线行进,不得擅自离开或改变路径。

3.组织制定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工作的计划和安全措施,并进行适时的调整和优化。

(五)监督和检查:1.安全部门定期对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员工对于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有任何意见和建议,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

3.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员工,将依据公司内部制度进行处理。

五、制度评估与修订:根据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实际情况,公司管理层将定期对本制度进行评估,如果需要,将进行修订和完善。

六、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相关部门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实施和落实。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范本(二篇)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范本(二篇)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是指存在地质灾害、地震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区域。

第四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应遵循科学评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责任应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六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第二章管理措施第七条对于已经确定的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应按照管理责任划分为一般管理区域和重点管理区域。

第八条一般管理区域的管理措施如下:(一)在入口处设置告示牌,明确警示标识和文案,提醒人们注意安全;(二)加强巡逻,在重要节点设置专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处理;(三)禁止人员随意进入,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工作流程。

第九条重点管理区域的管理措施如下:(一)在入口处设置警示标识和文案,明确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二)加强巡查,每日至少进行一次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三)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围栏、警示线等;(四)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处置流程。

(五)进行定期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风险。

第三章管理责任第十一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责任由相关单位和个人承担。

第十二条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和工作职责。

第十三条相关单位应设立专门的管理岗位,落实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

第十五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及时报告和处理问题。

第十六条个人在进入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时,应严格遵守管理规定和安全操作要求,不得擅自闯入。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

2023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冲击地压防治管理体系•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措施•冲击地压现场管理与监测•冲击地压应急管理与处置目•冲击地压防治培训与演练•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的完善与修订录01冲击地压防治管理体系1冲击地压防治管理组织架构23由公司领导、安全监察、生产技术等部门组成,负责决策、协调和指导工作。

冲击地压防治领导组负责日常管理,组织协调各单位冲击地压防治工作。

冲击地压防治办公室负责技术研究、方案制定、监测预警等工作。

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中心冲击地压防治职责分工公司主要负责人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生产技术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协同其他部门开展工作。

安全监察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

基层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保障工作效果。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流程方案制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冲击地压防治方案,明确具体措施和责任人。

监测预警利用监测系统对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

实施治理按照方案采取治理措施,确保工作效果。

反馈调整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反馈和调整,持续改进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

效果评估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02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措施采用国内外行业认可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标准,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监测、验收等环节的标准。

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标准制定符合矿井实际情况的冲击地压防治规范,明确防治流程、技术要求和责任分工等。

防治规范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标准与规范预测预报利用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和设备,对矿井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进行预测和评估,确定危险等级和影响范围。

数据监测与分析安装监测设备,对矿井围岩和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和预测冲击地压危险。

冲击地压预测与评估工程设计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和冲击地压危险评估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工程设计,包括巷道布置、支护方式、排水系统等设计。

施工管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现场管理,确保防治工程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集团公司冲击地压防治管理规定

集团公司冲击地压防治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集团公司冲击地压防治管理规定》的通知公司所属各冲击地压矿井、机关有关部室: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积极推进“012345”安全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防冲管理工作,提高防冲整体管理水平,实现“减震消灾,有冲无伤”的防冲目标,依据《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管理规定》(河南能源〔2014〕890号)制定本规定,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冲击地压防治管理规定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月27日附件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冲击地压防治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进一步规范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义煤集团”)防冲管理工作,推进落实《义煤集团冲击地压综合治理规划》,促进安全生产,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

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义煤集团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矿。

第三条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持续坚持冲击地压“可预、可防、可控、可治”防治理念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围绕“认识到位、健全机构、完善制度、科学防范、动态防治、精心落实”的冲击地压治理思路,始终把冲击地压的治理作为冲击地压矿井的安全一号工程,系统联动,齐抓共管。

依靠科技进步,应用成熟技术与科研攻关紧密结合进行综合治理,努力实现人、物、系统的本质安全。

第四条总体目标:继续推进“六位一体”防冲管理体系(健全机构、监测预警、措施解危、效果检验、安全防护、培训教育)、“五强一大”防冲技术体系(强设计、强支护、强监测、强卸压、强防护、大断面)和“四个一”技术管理程序模式建设,经过2-3年的持续研究和治理,实现“减震消灾,有冲无伤”的防冲目标,使义煤集团安全和生产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建立具有义马煤田特色的冲击地压治理科学体系和长效机制。

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

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

目录第一章冲击地压预警综合管理制度 (3)第一节冲击地压监测实时预警制度 (3)第二节监测预警处置调度和处理结果反馈制度 (7)第三节监测预警平台管理制度 (9)第四节监测系统维护与故障处理制度 (15)第五节冲击地压监测资料收集、管理制度 (22)第六节冲击地压监测分析制度 (24)第七节防冲视频监钻系统管理制度 (30)第二章常村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32)第八节总则 (32)第九节治理理念 (33)第十节组织体系 (33)第十一节技术管理 (36)第十二节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躲炮制度 (39)第十三节防治冲击地压技术措施编制、审批管理办法 (40)第十四节防冲设施设计施工验收及归档制度 (42)第三章防冲异常信息报送制度 (44)第四章防冲例会制度 (47)第五章防冲隐患排查制度 (48)第六章防冲定期检查验收制度 (49)第七章冲击地压事故报告和分析制度 (50)第八章防冲工程验收制度 (54)第九章防冲培训制度 (57)第十章冲击地压危险区域人员准入和管控制度 (63)第十一章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65)第十二章防治岗位安全责任制 (70)第十三章冲击地压工作流程(流程图) (89)第十四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96)第十五章冲击地压事故汇报和事故分析建档制度 (101)第十六章防冲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103)第十七章防治冲击地压分级追究追查处理制度 (106)第十八章防冲措施效果检验评价制度 (109)第十九章生产组织通知单制度 (110)第一章冲击地压预警综合管理制度第一节冲击地压监测实时预警制度为加强常村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管理,规范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程序,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进一步增强冲击地压发生后的应尽救援能力,根据2016版《煤矿安全规程》、《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管理规定》(河南能源〔2016〕469号)、《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冲击地压防治管理规定》(义煤发(2017)537号)等文件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模版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模版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模版1. 引言危险地压是指由于地质构造、地层性质等因素导致地表或地下产生变形、断裂或塌陷,从而对安全造成潜在威胁的现象。

为了加强对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制定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2. 危险区域划定2.1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和专家意见,划定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范围;2.2 确定危险区域边界,并制作相应的标志牌或标识;2.3 危险区域的划定应该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和沟通,确保划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 危险区域监测与预警3.1 建立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监测系统,包括地质监测、地面形变监测、地下水位监测等;3.2 对危险区域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任何地质变化或潜在风险;3.3 建立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预警机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4. 准入管理4.1 对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进行认证和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4.2 在进入危险区域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装备的检查和确认;4.3 建立进出危险区域的登记制度,记录人员的进出时间和目的,确保人员的安全。

4.4 若发现有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其引导离开,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5. 应急处置5.1 建立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责任人的职责和任务;5.2 危险区域内发生事故后,及时启动应急处置程序,进行紧急救援和人员疏散;5.3 保证应急救援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情况;5.4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6. 安全教育和培训6.1 对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进行常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危险区域的特点、应急处理措施等;6.2 建立危险区域安全知识库,提供必要的安全指导和咨询;6.3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7. 相关责任部门的协作7.1 建立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的协作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合作关系;7.2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享信息、讨论问题,协商解决方案;7.3 加强与其他地方政府和有关单位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合力,提升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水平。

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安全生产责任制

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安全生产责任制

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治冲击地压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生产措施,它涉及到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办公环境的稳定性。

下面是一些建议来制定办公室安全生产责任制以防治冲击地压:
1.明确责任:确定每个人在办公室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和职责。

包括对办公室安全规章制度的熟悉和执行,以及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上报和解决。

2.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冲击地压的认识和理解。

培训包括对冲击地压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的介绍,以及逃生和自救技巧的演练。

3.设立警示标识:在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设置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例如,标明危险区域、禁止靠近或站立、注意脚下等。

4.定期巡视检查:派遣专门的人员进行定期的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确保办公室的安全生产。

5.应急预案:制定冲击地压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疏散路线、应急联系人和紧急救援设备等,并组织定期演练,确保员工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

6.安全设施:安装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栏、安全网等,以防止冲击地压时产生的物品掉落或损坏等危险。

7.定期维护:定期维护办公场所和设备,确保办公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维修人员应及时处理并修复所有存在的安全隐患。

8.加强沟通:员工和管理层之间要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办公室安全生产问题,及时获取和处理安全隐患反馈信息。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办公室的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办公环境的稳定性。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3篇)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3篇)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1.危险区域警示制度:即采掘工作面进入预测的防冲危险区域时,实行挂牌警示,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注意事项,落实相关防冲措施。

2.危险区域限员制度:即控制工作面及顺槽生产人数,悬挂危险区限员牌板,正常生产期间,回采工作面作业人员不得超过____人,综掘掘进工作面不得超过____人;危险区治理期间50m范围内不能超过____人,严禁人员在危险区顺槽内休息、停留,严禁从事与防治冲击地压无关的任何工作,工作面在沿空侧端头割煤期间,严禁除煤机司机外的其他人员停留。

3.封闭管理制度:即对经检测分析具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进行封闭管理,除解危检测人员外,严禁任何人员进入,在150m以外设置拉线挂警戒牌。

4.危险区准入制度:即进入封闭区需要逐级请示,执行“准入证”制度,特殊情况下必须由矿总工程师批准。

冲击危险工作面有扰动工序(割煤、放煤、移架)后____个小时根据冲击危险监测情况限时准入。

5.双危制度:即通过资料分析研究,确定工作面危险时段、危险区域;对危险时段、危险区域不得安排其他工作,进行重点防冲卸压治理。

6.停采制度:工作面出现局部冲击危险时,工作面停采进行卸压治理,危险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7.其他规定(1)实施解危时,必须编制专门措施,由矿总工程师审批。

解危后,以钻屑法为主,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效果检测,确认危险解除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

(2)解危主要采用钻孔卸压、爆破卸压,也可视情况采用强制放顶、断顶(底)、煤层注水等方法。

(3)采用大直径钻孔卸压时,必须有防止诱发孔内冲击伤人的专项安全措施。

(4)冲击地压煤层采用煤层爆破处理措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超前松动爆破、卸压爆破方法,消除冲击地压危险。

(5)在冲击危险区域作业的所有人员必须熟悉冲击地压发生的征兆及应急措施,发现异常立即撤出或躲到安全地点避灾。

(6)检测及解危人员应时刻注意围岩动态变化情况,发现有冲击征兆时,必须及时通知现场人员撤出危险区域,并设好警戒,同时将情况向矿调度室汇报。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一、概述冲击地压是指卸载矿体造成的强烈冲击波在运动过程中沿着矿体底部和上部开采空间中传播,形成的缝隙和破坏,会引发地面沉降、塌陷、坑陷等地质灾害。

因此,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矿山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内容是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的概述、管理内容和管理措施。

二、管理内容1. 制度的制定针对不同的矿山,制定适合自身的管理制度,包括管控措施、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等。

同时,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和更新,使其具有针对性、时效性。

2. 区域划分根据地质条件、采矿方式、技术水平等因素,将矿山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对每个区域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评估,然后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同时,对于高危区域要进行重点监测和管控。

3. 监测预警通过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对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实时监测。

当监测结果超出预警值时,应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组织人员撤离等。

4. 应急响应在冲击地压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撤离并进行紧急处理,以减少事故对人命财产的危害。

同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

三、管理措施1.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矿山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如防护措施、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

通过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够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并保证操控人员的安全。

2. 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相关知识的培训,如冲击地压的形成原因、规律、应对方法等。

并对操控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3. 加强设备维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对于矿山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对设备的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老旧设备,要及时更换或修复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4.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进行逐一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上报并进行整改。

并要加强对于隐患的排查,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

同时,要加强对于安全行为的监督,规范人员行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简介冲击地压是指地面以上或地下工程在施工或运行过程中引起的地面的临时或永久沉降或变形,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严重的安全风险。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资产安全,必须对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进行管理。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在实践中,根据冲击地压危险等级的不同,管理制度也有所不同。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划分危险区域首先,需要对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灾害的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和划分,将危险区域划分成不同的等级。

一般来说,危险程度越高的区域,管理要求也越严格。

建立管理责任制在划分好危险区域后,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责任制,明确负责人员和管理职能部门,并要求相关部门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监测与预警为了防患于未然,需要对危险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通过对区域内建筑物、道路、桥梁等的变形、振动等指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发布风险预警在发现危险情况后,需要对周边人员和单位进行有效的预警。

预警方式可以采用大喇叭、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使人们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关通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核实措施在确保相关人员安全的情况下,需要对危险区域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

比如加强监测,加固管道、桥梁等建筑物,进行临时疏散等。

后续处理与复查在采取措施后,需要对区域内的安全状况进行复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如果发现仍存在安全隐患,则需要继续采取行动防止事故发生。

结语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不仅是建设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极其关键的安全保障措施。

加强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周边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大全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大全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大全目录一、总则 (2)二、组织与职责 (3)2.1 管理机构设置 (4)2.2 职责分工 (6)2.3 协调机制 (7)三、监测与预警 (8)3.1 监测网络建设 (9)3.2 数据采集与分析 (11)3.3 预警等级划分 (11)3.4 预警响应措施 (12)四、防治技术与措施 (13)4.1 防治技术选择 (14)4.2 施工工艺要求 (15)4.3 工程措施设计 (16)4.4 安全防护措施 (18)五、培训与教育 (19)5.1 培训内容 (20)5.2 培训方式 (21)5.3 教育普及 (22)六、监督检查 (23)6.1 监督检查计划 (24)6.2 监督检查实施 (26)6.3 监督检查结果处理 (27)七、应急管理 (28)7.1 应急预案制定 (29)7.2 应急资源储备 (31)7.3 应急演练 (32)7.4 应急处置 (33)八、考核与奖惩 (34)8.1 考核体系建立 (35)8.2 考核方法与标准 (36)8.3 奖励与惩罚措施 (38)一、总则为了加强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提高矿井生产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矿范围内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冲击地压隐患排查、监测预警、防治措施落实、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管理。

本矿成立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

本矿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本矿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冲击地压防治相关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本矿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应用先进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和装备,提高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本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二、组织与职责为有效防治冲击地压,应成立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和监督防治工作。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范文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范文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范文冲击地压是指矿山或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岩体运动、变形或崩塌而对工作面造成危害的现象。

由于其具有难以预测、瞬间发生的特点,冲击地压成为了矿山安全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建立科学合理的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划定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划定是决定矿山安全和生产能否正常进行的重要依据。

可参考如下方法:1.岩体稳定性评价方法通过对地下岩体进行科学评价,分析其稳定性、掌握其运动特征,确定危险区域。

可以采用岩体稳定性评价指标、岩体结构解析及岩层力学参数等进行定量评估,以科学的方法确定冲击地压的危险区域。

2.地质勘探调查在矿井开采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调查,掌握地层构造、地质构造变化情况等,为划定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提供依据。

地质调查应包括对岩体裂隙、地层变形、构造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矿井开采的风险区域。

3.现场监测方法利用先进的地震仪、应变计、应力计等监测设备,对矿井地下岩体进行实时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判断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及时预警并划定危险区域。

二、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1.管理责任设立专门的冲击地压风险管理部门,明确部门的管理职责。

由专业人员负责危险区域划定和管理,确保管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2.风险评估与防控根据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划定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措施。

评估包括人员及设备的逃生预案、紧急救援预案等,确保在发生冲击地压事故时,能够及时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置。

3.培训与教育对从事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冲击地压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冲击地压的形成机理、应急处置方法等,提高员工自救和互救能力。

4.技术设备配备完善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所需的技术设备。

包括先进的监测仪器、安全防护装备等,提高对冲击地压危险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减少危害程度。

5.风险管理与监督建立风险管理的监督机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范文(3篇)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范文(3篇)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是指在地质构造复杂、岩层稳定性差、存在多次地震或地质灾害的地区,由于重力作用、岩石运动或地下水流动而导致地层发生挤压、挤出、下沉等现象,使地表发生变形、坍塌和断裂等,对人员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区域。

为了保障人员安全、科学规划土地利用以及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制定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定义和范围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指的是地质条件复杂、岩层稳定性差、存在地震、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风险的区域。

危险区域的范围根据地质勘察、地震预测、地质灾害监测和专家评估等多种方法确定。

三、管理机构和责任1.政府相关部门是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的主体,负责制定管理政策、规划、调配专业技术力量等。

2.财政部门应保障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所需的资金。

3.相关企事业单位应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工作。

4.公众应积极参与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遵守相应的管理规定。

四、管理流程1.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认定流程:(1)开展地质勘察,收集地质灾害、地面塌陷等相关数据。

(2)根据地震预测、地质灾害监测等方法对危险区域进行评估。

(3)组织专家对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和认定。

2.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流程:(1)建立危险区域档案,记录区域的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历史等信息。

(2)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固建筑物、疏散人员、修复环境等。

(3)加强监测,定期对危险区域进行检验和评估。

(4)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和效果。

五、管理措施1.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包括危险区域的划定、危险等级评定、预警措施等。

2.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技术手段。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加强监管,对违反相关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并积极落实整改措施。

5.加强科学研究,推动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某煤业集团公司防治冲击地压管理规定

某煤业集团公司防治冲击地压管理规定

某煤业集团公司防治冲击地压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冲击地压煤矿。

第三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煤矿年度安全费用计划,满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

第四条冲击地压煤矿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二章倾向性鉴定与危险性评价第五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的煤层,或者经鉴定煤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

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第六条矿井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一)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

(二)埋深超过400米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米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米、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的坚硬岩层。

(三)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过冲击地压或经鉴定为冲击地压煤层的。

(四)冲击地压矿井开采新水平、新煤层、新采区。

第七条煤岩层赋存条件符合冲击倾向性鉴定情形的新建、改扩建煤矿,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估,当评估有冲击倾向性时,应当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煤矿立项、初步设计和指导建井施工的依据;煤岩层赋存条件符合冲击倾向性鉴定情形的生产矿井,必须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煤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煤岩层鉴定为具有冲击倾向性时,应在新采区准备前和新工作面采掘前进行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

第八条各直属、新建矿井的煤层(岩层)冲击地压倾向性鉴定报告、危险性评价报告必须组织相关防冲专家(科研人员、高等院校的教授,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评审,评审后报送集团公司地质处备案;子公司所属矿井的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危险性评价报告经子公司组织相关防冲专家审查后报送集团公司地质处备案。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汇编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汇编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汇编一、引言冲击地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给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和管理冲击地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进行汇编和总结,旨在提高冲击地压防治的效果和管理水平。

二、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概述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地质灾害预防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确保工程建设和居民生活的安全进行的管理措施。

这些管理制度包括了预防、监测、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规定,以全面提高冲击地压防治的能力。

三、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主要内容1.冲击地压预防制度:包括对潜在危险地区的识别、评估和监测,制定应对方案和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危险区域的管控和警示等内容。

2.冲击地压监测制度:建立监测网络,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潜在危险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地压预兆,提高预警能力和效果。

3.冲击地压处置应急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援工作。

4.冲击地压综合治理工程管理制度:对于发生地压灾害的区域,制定相应的治理工程方案,实施综合治理,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

四、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的责任分工1.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和颁布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加强对危险区域的监管和管理,以及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2.专业机构:负责地压预警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意见,对危险地区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理规划。

3.居民群众:应加强对冲击地压防治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地压防治工作,保护自身安全和财产。

五、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1.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地压灾害,科学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灵活应对,提高管理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2.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高冲击地压预警监测能力,实现对危险地区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3.加强对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和群众的知识水平和应对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

冲击地压管理规定

冲击地压管理规定

冲击地压管理专项规定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防止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程处主要负责人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防冲的全面管理工作;工程处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技术负责人,负责防冲的技术管理工作;其他副职在分管范围内负落实责任.第三条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冲击倾向鉴定—采取防范措施—冲击危险预测预报—实行解危措施—进行效果检查。

第四条项目施工前,工程处必须安排专人搜集冲击危险性评估报告和预测预报资料,并于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冲击地压危险性、防治措施及冲击地压危害处置方案。

第五条冲击地压风险区域应避免双巷同时掘进,两个掘进工作面的前后错距不得小于50m。

相向爆破掘进的巷道相距30m(机掘60m)时,必须停止一个头掘进.停掘的巷道要加固,继续掘进的巷道除加强支护外,冲击地压危险严重时,还必须采取解危措施。

第六条有冲击地压风险的巷道施工前,项目部必须编制防治冲击地压专项技术安全措施,并严格控制作业人数,报工程处总工程师批准。

第七条有冲击地压风险的巷道掘进专项技术安全措施应包括作业地区冲击危险程度的预测,地质构造说明与简明图表,掘进方法及工艺,支护形式与加强支护的措施,爆破作业制度,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以及发现严重冲击危险时的应急措施。

第八条有冲击危险掘进工作面,必须采取卸压措施,并定期开展现场监测,重点区域必须每班监测.第九条有冲击地压风险的巷道支护应采用带整体性结构的可缩性金属支架,严禁采用混凝土支架和金属刚性支架。

采用锚喷网联合支护时,各金属网片应连接成整体,且锚杆与金属网应有效的连接在一起,确保锚杆失效时不会单独弹射出来。

第十条在有冲击地压风险的巷道中进行爆破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延长躲炮时间;加大撤人范围;躲炮地点必须宽敞,支护必须完整牢固;人员不得撤在巷道交叉口处;在有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中撤人还应满足突出矿井防突要求规定.第十一条对于没有进行冲击危险性鉴定,没有建立冲击危险性评估体系和冲击地压监测系统以及冲击地压危险预测预报制度的项目,不得组织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
1.危险区域警示制度:即采掘工作面进入预测的防冲危险区域时,实行挂牌警示,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注意事项,落实相关防冲措施。

2.危险区域限员制度:即控制工作面及顺槽生产人数,悬挂危险区限员牌板,正常生产期间,回采工作面作业人员不得超过26人,综掘掘进工作面不得超过16人;危险区治理期间50m范围内不能超过9人,严禁人员在危险区顺槽内休息、停留,严禁从事与防治冲击地压无关的任何工作,工作面在沿空侧端头割煤期间,严禁除煤机司机外的其他人员停留。

3.封闭管理制度:即对经检测分析具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进行封闭管理,除解危检测人员外,严禁任何人员进入,在150m以外设置拉线挂警戒牌。

4.危险区准入制度:即进入封闭区需要逐级请示,执行“准入证”制度,特殊情况下必须由矿总工程师批准。

冲击危险工作面有扰动工序(割煤、放煤、移架)后3个小时根据冲击危险监测情况限时准入。

5.双危制度:即通过资料分析研究,确定工作面危险时段、危险区域;对危险时段、危险区域不得安排其他工作,进行重点防冲卸压治理。

6.停采制度:工作面出现局部冲击危险时,工作面停采进行卸压治理,危险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7.其他规定
(1)实施解危时,必须编制专门措施,由矿总工程师审批。

解危后,以钻屑法为主,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效果检测,确认危险解除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

(2)解危主要采用钻孔卸压、爆破卸压,也可视情况采用强制放顶、断顶(底)、煤层注水等方法。

(3)采用大直径钻孔卸压时,必须有防止诱发孔内冲击伤人的专项安全措施。

(4)冲击地压煤层采用煤层爆破处理措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超前松动爆破、卸压爆破方法,消除冲击地压危险。

(5)在冲击危险区域作业的所有人员必须熟悉冲击地压发生的征兆及应急措施,发现异常立即撤出或躲到安全地点避灾。

(6)检测及解危人员应时刻注意围岩动态变化情况,发现有冲击征兆时,必须及时通知现场人员撤出危险区域,并设好警戒,同时将情况向矿调度室汇报。

(7)在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加强个体防护措施,并最大限度减少施工人员的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