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脱落细胞学
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肿瘤89例分析

[2 吴 春 . 6 血清 神 经 元 特 异 性 烯 醇 化 酶 水 平 的 研 究 进 展 [ ] 重 庆 医 J.
学 , O O, 9( ) 1 3 . 2 l 3 21 : 7 5
[] 何伟, 3 王桂 斌 . 经 元 特 异 性 烯 醇 化 酶 在 神 经 疾 病 中 的 应 用 价 值 神 [] 医 学 综 述 ,0 8 1 (1 :2 73 2 . J. 20 ,4 2 )3 2 —2 8 - [ 3 王 孝 芳 , 光 太 , 居 恒 , . 性 脑 外 伤 患 者 血 清 NS 4 宋 胡 等 急 E含 量 变 化 及 临 床 意 义 [] 放 射 免 疫 学 杂 志 ,0 92 () 6 —6 J. 20 ,2 1 :46.
3 7℃ 温箱 中 5 1 n迅 速 干 燥 后 行 瑞 一 染 色 , 通 光 镜 先 ~ 0mi 姬 普 在 低 倍 镜 下 观察 整个 涂 片 中 的 细 胞 分 布 与 变 化 , 后 再 用 油 镜 然 对 可 疑 细 胞 进 行 辨认 并 进 行 细 胞 学 诊 断 。
2 结 果
片或 栅 栏 状 排 列 的 移 形 上 皮 细 胞 团 , 以散 在 的 移 形 上 皮 细 伴 胞 , 可 诊 断 为 乳 头 状瘤 瘤 细 胞 , 图 l 即 见 。
医 院和 临沂 市 人 民 医 院 门诊 和 ( ) 院 患 者 , 中男 7 或 住 其 2例 , 女 1 7例 ; 龄 2 ~ 8 年 7 2岁 , 均 ( 9 4 1 . ) 。所 有 病 例 均 存 平 4. ± 3 6 岁 在 间歇 性 血 尿 , 为 无 痛 性 ,4例 患 者 伴 有 尿 频 、 痛 症 状 , 且 1 尿 2
尿液脱落细胞块切片的制备

山东医药2023 年第 63 卷第 30 期尿液脱落细胞块切片的制备杜天海,吕丽霞,杨洁亮,彭恒,陈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成都610041摘要:目的 制作尿液脱落细胞块切片,并观察制备效果。
方法 收集36例疑似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新鲜晨尿样本,离心后取尿液沉渣,裂解沉渣中红细胞后加入固定液固定尿液脱落细胞,将尿液脱落细胞富集后制备尿液脱落细胞团,将尿液脱落细胞团脱水后石蜡包埋,以制备尿液脱落细胞块。
将尿液脱落细胞块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HE)后显微镜下评估切片细胞数量(一个视野中细胞所占面积>40%为制备成功)。
将制备成功的尿液脱落细胞块切片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IHC染色清晰,定位准确,阳性细胞与背景分辨清晰视为检测成功,FISH检测荧光信号对比清晰,背景干净且75%以上细胞核中有杂交信号视为检测成功。
结果 HE染色显微镜下评估后36例份尿液脱落细胞块切片中21例份制备成功、15例份因细胞过少无法满足后续诊断要求。
21例份尿脱落细胞块切片HE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单层平铺,背景干净,核仁清晰,细胞核和胞质对比清晰。
21例份尿脱落细胞块切片IHC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定位准确,细胞内颗粒清晰,染色强度适宜。
21例份尿脱落细胞块切片FISH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细胞核形态轮廓清晰,荧光红绿信号对比清晰,背景干净。
结论 成功制备尿液脱落细胞块切片。
尿液脱落细胞块切片后可用于常规HE染色、IHC和FISH检测,显微镜下可见背景干净,细胞染色效果较好,细胞核仁清晰。
关键词:细胞块制备技术;尿液脱落细胞块;尿脱落细胞学检测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0.021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0-0087-03尿路上皮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DNA含量检测在尿脱落细胞病理学漏诊可疑膀胱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ә通信作者,E -m a i l :w h -y a n gx i n @163.c o m ㊂㊃临床研究㊃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1-8348.2024.03.020D N A 含量检测在尿脱落细胞病理学漏诊可疑膀胱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高渝霞1,杨 新2ә(1.丰都县人民医院病理科,重庆408200;2.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病理科,重庆400042) [摘要] 目的 探讨D N A 含量检测在可疑膀胱癌但尿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简称尿检)阴性或不确定患者中的应用价值㊂方法 挑选临床初诊怀疑膀胱癌但尿检(H E 染色)阴性或不确定的患者56例,采用F e u l -ge n 染色检测尿脱落细胞D N A 含量,以手术切除标本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 金标准 进行比对分析㊂结果 56例患者中,尿检阴性35例,不确定21例;D N A 含量检测阴性31例,阳性患者25例;组织病理学诊断阴性23例,阳性33例㊂D N A 含量检测的灵敏度为51.52%(17/33),特异度为65.22%(15/23)㊂尿检准确度为33.93%(19/56),D N A 含量检测准确度为57.14%(32/5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㊂D N A 含量检测在尿检阴性患者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5.00%(4/16)㊁73.68%(14/19);在不确定患者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47%(13/17)㊁25.00%(1/4)㊂D N A 含量检测的检出率在漏诊的高级别膀胱癌患者中为75.00%(6/8),在低级别膀胱患者中为44.00%(11/25),在阴性患者中为34.78%(8/23)㊂结论 尿脱落细胞D N A 含量检测在尿检阴性和不确定患者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有效降低尿检漏检率㊂[关键词] 尿;脱落细胞;D N A 染色;膀胱癌[中图法分类号] R 446.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8348(2024)03-0431-04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D N A c o n t e n t d e t e c t i o n i n s u s p e c t e d b l a d d e r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m i s s e d d i a gn o s i s o f u r i n e e x f o l i a t e d c e l l s G A O Y u x i a 1,Y A N G X i n2ә(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a t h o l o g y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 o f F e n g d u ,C h o n g q i n g 408200,C h i n a ;2.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a t h o l o g y ,P L A A r m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M e d i c a l C e n t e r ,C h o n g q i n g 400042,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of D N A c o n t e n t d e t e c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u s p e c t e d b l a d d e r c a n c e r b u t n eg a t i v e o r u n c e r t a i n u r i n e c y t o l o g y.M 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56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u s -p e c t e d b l a d d e r c a n c e r b u t n e g a t i v e o r u n c e r t a i n u r i n e c y t o l o g y (H E s t a i n i n g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w a s d e t e c t e d b yF e u l g e n s t a i n i n g ,a n d t h e r e s u l t s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s u r g i c a l s pe c i m e n w a s u s e d a s t h e s t a n d a r df o r c o m p a r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R e s u l t s A m o ng th e 56p a ti e n t s d i a g n o s e d b y u r i n e c y t o l o g y,35c a s e s w e r e n e g a t i v e a n d 21c a s e s w e r e u n c e r t a i n .D N A c o n t e n t w a s n e ga t i v e i n 31c a s e s a n d p o s i t i v e i n 25c a s e s .A -m o n g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n e g a t i v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r e s u l t s o f u r i n e c y t o l o g y ,23p a t i e n t s h a d n e g a t i v e h i s t o p a t h o l o g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33p a t i e n t s h a d p o s i t i v e h i s t o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A m o n g t h e L B P n e ga t i v e c a s e s ,t h e h i s -t o l o g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w a s n e g a t i v e i n 23a n d p o s i t i v e i n 33.I n t h e 56c a s e s w i t h n e ga t i v e o r u n c e r t a i n r e s u l t s o f u -r i n e c y t o l o g y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o f D N A c o n t e n t d e t e c t i o n w a s 51.52%(17/33)a n d t h e s p e c i f i c i t y wa s 65.22%(15/23).T h e a c c u r a c y o f u r i n e c y t o l o g y d e t e c t i o n w a s 33.93%(19/56),a n d t h e a c c u r a c y of D N A c o n t e n t d e -t e c t i o n w a s 57.14%(32/56),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g n i f i c a n t (P <0.01).Th e s e n si t i v i t y an d s p e c i f i c i t y o f D N A c o n t e n t d e t e c t i o n i n u r i n e n e ga t i v e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25.00%(4/16)a n d 73.68%(14/19),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a n d s p e c i f i c i t y in u n c e r t a i n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76.47%(13/17)a n d 25.00%(1/4),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 o f D N A c o n t e n t d e t e c t i o n w a s 75.00%(6/8)i n h i g h -gr a d e b l a d d e r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w h o m i s s e d d i a g n o s i s ,44.00%(11/25)i n l o w -g r a d e b l a d d e r p a t i e n t s ,a n d 34.78%(8/23)i n n e ga t i v e p a t i e n t s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a n d s p e c i f i c i t y o f D N A c o n t e n t d e t e c t i o n i n u r i n e e x f o l i a t e d c e l l s a r e h i gh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n e g a t i v e a n d u n c e r t a i n u r i n e c y t o l o g y ,w h i c h c a n e f f e c t i v e l yr e d u c e t h e m i s s e d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 o f u r i n e e x f o l i a t e d c e l l s .[K e y wo r d s ] u r i n e ;e x f o l i a t e d c e l l ;l i q u i d -b a s e d p r e p a r a t i o n s ;D N A s t a i n i n g ;b l a d d e r c a n c e r 134重庆医学2024年2月第53卷第3期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复发率较高[1]㊂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尿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简称尿检)和膀胱镜检查,但尿检的灵敏度较低[2-3],且对于较早期的少量异型细胞并不足以通过形态学给予诊断㊂膀胱镜检查费用昂贵,又具有侵入性,且对于微小的肿瘤病灶依然难以发现[4]㊂故临床期待寻找一种灵敏度㊁特异度均较高且无创的膀胱癌诊断方法㊂D N A染色是一种病理科常规的染色技术,用F e u l g e n染色法可显示D N A的含量,用于肿瘤的诊断和研究,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分化程度,并评估肿瘤患者的预后㊂对于泌尿系统肿瘤D N A含量检测是一项较新型的检测方法[5],检测的标本类型可以是尿脱落细胞㊁常规手术切除组织等㊂本研究利用尿脱落细胞进行D N A含量检测,专门挑选常规尿检阴性的患者进行比对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且病理科尿检3次为非阳性的患者56例,其中男37例,女19例,中位年龄62.3岁(25.0~86.0岁)㊂纳入标准:(1)年龄25~86岁;(2)行膀胱术;(3)行组织病理学检查;(4)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㊂排除标准:尿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膀胱癌㊂1.2方法1.2.1薄层白片制作取清晨起床后第1次尿的中后段100m L送检病理科㊂取50m L500ˑg离心10m i n,弃上清液,再取50m L,重复离心,至肉眼可观察到底部沉淀㊂向沉淀中加5m L缓冲液,振荡均匀,转移至10m L离心管中500ˑg离心5m i n,弃上清液㊂加0.5~1.0m L 缓冲液,振荡均匀,制成重悬细胞液,用于苏木素-伊红(H E)染色制片和F e u l g e n染色制片,H E染色制片采用沉降法液基细胞制片技术(l i q u i d-b a s e d p r e p a r a-t i o n s,L B P):取300~500μL重悬细胞液,滴到直径为13mm的沉降仓,静置30m i n,倒掉上清液,滴无水乙醇1m L固定细胞,倒掉,再滴无水乙醇1m L再次固定,倒掉,制成薄层白片㊂F e u l g e n染色制片采用离心甩片法:取1m L重悬细胞液,滴入甩片仓,调整离心甩片机转速至4000r/m i n,离心4m i n(要求在低倍镜下细胞紧凑平铺,不重叠,高倍镜下可见8~12个上皮细胞),取出玻片,即制成薄层白片㊂1.2.2 H E染色L B P法所制细胞薄层白片苏木素染色1m i n,水洗,无水乙醇脱水2m i nˑ3次,0.5%伊红染色30s,无水乙醇脱水2m i nˑ3次,自然风干,封片㊂片子由1名住院医师初诊,1名主治医师复诊,1名副主任医师对疑难标本会诊㊂诊断结果按照2022版‘尿液细胞学巴黎报告系统“[6],将 未查见肿瘤细胞 未见癌细胞 尿液巴黎2类划为阴性, 查见极个别非典型异型细胞 不确定 尿液巴黎3类划为不确定, 癌 可疑癌 尿液巴黎4类及以上划为阳性㊂1.2.3 F e u l g e n染色F e u l g e n染色是一种D N A染色,所制细胞薄层白片染色后可用D N A定量图像分析仪自动分析,自动出具结果㊂F e u l g e n染色步骤:离心甩片法所制细胞薄层白片,垂直放入95%乙醇染缸中固定10m i n,再转入无水乙醇固定15m i n,在320m L甲醇+60m L 甲醛+20m L冰醋酸的混合液中分化15m i n,水漂洗5~6次㊂5m o l/L盐酸60m i n,水漂洗5~6次㊂D N A染液染色约67m i n(根据染液配制时间长短,可进行调整,需在25ħ电热恒温培养箱中避光操作),水漂洗5~6次㊂95%乙醇脱水2m i n,伊红染色约15 s(具体时间根据染液使用情况定)㊂95%乙醇浸泡(2次,2m i n/次)洗去多余染液,无水乙醇(2次,2m i n/次)进一步洗去多余染液并脱水,晾干,封片㊂片子由1名住院医师初诊,1名主治医师复诊,1名副主任医师对疑难标本会诊㊂1.2.4 D N A图像分析本研究采用武汉兰丁医学高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动扫描分析系统,根据细胞着色深浅㊁形态㊁面积㊁积分光密度(i n t e g r a t e d o p t i c a l d e n s i t y,I O D),分析其D N A含量㊂这里的D N A含量不是绝对值,是一个相对值,标准对照细胞为同张玻片上的100个正常上皮细胞,对每张玻片上6000个以上细胞核进行扫描,扫描细胞的变异系数(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v a r i a n t i o n,C V)< 5%㊂D N A含量检测以D N A指数(D N A i n d e x,D I)来表示,D I1~<2为正常细胞,不正常细胞的情况有以下3种:(1)D I>2.5的细胞;(2)D I=2的细胞,即在M期,细胞数大于被检测细胞总数的10%(正常细胞M期约占整个细胞生长周期的5%~10%);(3)出现非整倍体细胞峰㊂1.3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行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尿检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56例患者中,尿检阴性35例,其中16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阳性,19例为阴性;尿检不确定21例,其中17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阳性,4例为阴性㊂尿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一致率(即准确度)为33.93%(19/ 56)㊂234重庆医学2024年2月第53卷第3期2.2 D N A含量检测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阳性的33例患者中,D N A含量检测阳性17例(真阳),D N A含量检测阴性16例(假阴);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阴性的23例患者中,D N A 含量检测阳性8例(假阳),D N A含量检测阴性15例(真阴);故D N A含量检测的灵敏度为51.52%(17/ 33),特异度为65.22%(15/23),准确度为57.14% (32/56),高于尿检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㊂2.3 D N A含量检测、尿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比较尿检阴性的35例患者中,D N A含量检测阳性9例,其中组织病理学诊断阳性4例,组织病理学诊断阴性5例;D N A含量检测阴性26例,其中组织病理学诊断阳性12例,组织病理学诊断阴性14例㊂尿检不确定的21例中,D N A含量检测阳性16例,其中组织病理学诊断阳性13例,组织病理学诊断阴性3例;D N A含量检测阴性5例,组织病理学诊断阳性4例,组织病理学诊断阴性1例㊂D N A含量检测在尿检阴性患者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5.00%(4/16)㊁73.68%(14/19);在不确定患者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47%(13/17)㊁25.00%(1/4)㊂2.4不同级别患者尿脱落细胞D N A含量检测结果对比在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高级别膀胱癌的8例患者中,D I>2.5的患者6例(75.00%),1例细胞数高达627个(图1);在组织病理学诊断为低级别膀胱癌的25例患者中,D I>2.5的患者11例(44.00%),1例出现非整倍体细胞峰;在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阴性23例中,D I>2.5的患者8例(34.78%)㊂图1 D N A含量检测结果3讨论尿液在肾脏形成,流经肾小管㊁肾盂㊁输尿管㊁膀胱,最后由尿道排出,故尿液中混入了泌尿系统各部位的脱落细胞,同时由于尿液中细胞易发生退变,且细胞本身存在细胞形态非典型性特点,时常给细胞学诊断带来困难,漏诊颇多㊂D N A含量检测,并不是一种新兴技术,但是在泌尿系统肿瘤方面的研究较少㊂有研究显示,非整倍体现象在正常情况下非常罕见,是癌症的标志特征之一[7]㊂细胞发生癌变时,M 期(有丝分裂期)发生错误,造成染色体的不稳定性和非整倍性[8-10]㊂近年研究发现,D N A倍体分析在诸多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如宫颈癌[11]㊁口腔癌[12-13]等㊂1992年之前在美国主要盛行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内D N A含量进行评估[14],但1993年的一篇研究利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了膀胱癌石蜡标本D N A含量,确立了自动化图像分析的地位,该技术也可应用于尿液沉淀物的涂片或经尿道切除的肿瘤切片[15]㊂本研究采用国内武汉兰丁医学高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动图像分析仪进行分析[16-18],对D N A采用F e u l g e n染色,国内此技术在肺癌[19-22]㊁宫颈癌[23-26]等诸多癌症中已取得良好效果㊂本研究前期成果证实,D N A含量检测联合尿检,可明显提高尿路上皮癌的检出率[27]㊂国内亦有很多研究证实了D N A倍体检测可提高早期癌变的诊断率,并能客观评估癌症的恶性程度,联合尿检能有效减少漏诊率[28-29]㊂本研究重点分析尿检结果不能佐证临床可疑膀胱癌的患者,实验结果显示,尿检为阴性和不确定的56例患者中,经组织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膀胱癌的患者33例,证明尿检存在很大漏检㊂D N A含量检测阳性的患者25例中有17例组织病理学确诊为真阳㊂之所以存在D N A含量检测检出率高于尿检,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的对数改变先于形态学改变,故较早期的癌变很难用肉眼根据形态学做出正确评估㊂假阴患者可能与肿瘤的部位有关,如果肿瘤部位较深,脱落的肿瘤细胞不足或当次尿液中并没有癌细胞,故不易检出㊂综上所述,尿脱落细胞D N A含量检测可通过对染色体倍数的测定诊断出病变,对肿瘤细胞的良恶性鉴别做出判断,尤其在怀疑膀胱癌患者但尿检阴性和不确定患者中,D N A含量检测可为临床提供一个补充依据,有效减少尿检的漏检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㊂参考文献[1]S U N G H,F E R L A Y J,S I E G E L R L,e t a l.G l o b a lc a n c e r s t a t i s t i c s2020:G L O B O C A N e s t i m a t e s o fi n c i d e n c e a n d m o r t a l i t y w o r l d w i d e f o r36c a n c e r s i n185c o u n t r i e s[J].C A C a n c e r J C l i n,2021,71:209-249.[2]MA A S M,B E D K E J,S T E N Z L A,e t a l.C a n u-r i n a r y b i o m a r k e r s r e p l a c e c y s t o s c o p y[J].W o r l d J U r o l,2019,37:1741-1749. [3]徐涛,秦彩朋.尿液D N A甲基化检测在膀胱癌无创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0,41:721-723.[4]T S E R T,Z H A O H,WO N G C Y,e t a l.U r i n a r yc e l l-f r e e D N A i n b l ad de r c a n c e r d e t e c t i o n[J].334重庆医学2024年2月第53卷第3期D i a g n o s t i e s(B a s e l),2021,11:306.[5]李金泽,曹德宏,魏强,等.尿游离D N A在膀胱癌诊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2,6(43):469-472.[6]W O J C I K E M,K U R T Y C Z D F I,R O S E N T H A LD L.W e l l a l w a y s h a v e p a r i s t h e p a r i s s y s t e m f o r r e p o r t i n g u r i n a r y c y t o l o g y2022[J].J A m S o c C y-t o p a t h o l,2022,11(2):62-66.[7]S I MO N E T T I G,B R U N O S,P A D E L L A A,e ta l.A n e u p l o i d y:c a n c e r s t r e n g t h o r v u l n e r ab i l i-t y[J].I n t J C a n c e r,2019,144(1):8-25.[8]W I L H E L M T,S A I D M,N A I M V.D N A r e p l i-c a t i o n s t r e s s a nd c h r o m o s o m a l i n s t a b i l i t y:d a n-ge r o u s l i a i s o n s[J].G e n e s(B a s e l),2020,11(6): 642.[9]R O S S J S.D N A p l o i d y a n d c e l l c y c l e a n a l y s i s i nc a n c e rd i a g n o s i s a n d p r o g n o s i s[J].O n c o l o g y, 1996,10(6):867-890.[10]王文芳,吴忆寒,侯岩峰,等.机会性宫颈癌筛查中D N A倍体分析的临床价值[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3):51-52.[11]G U O Y,P E N G Q,WA N G Y,e t a l.T h e a p p l i-c a t i o n o f D N A p l o id y a n a l y s i s i n l a r g e-s c a l ep o p u l a t i o n s c r e e n i n g f o r c e r v i c a l c a n c e r[J].A c-t a C y t o l,2021,65(5):385-392. [12]L I C X,WU L,D E N G Y W,e t a l.D N A a n e u-p l o i d y w i t h i m a g e c y t o m e t r y f o r d e t e c t i n g d y s-p l a s i a a n d c a r c i n o m a i n o r a l p o t e n t i a l l y m a l i g-n a n t d i s o r d e r s:a p r o s p e c t i v e d i a g n o s t i c s t u d y[J].C a n c e r M e d i c i n e,2020,9(17):6411-6420.[13]D A T T A M,L A R O N D E D,P A L C I C B,e t a l.T h e r o l e o f D N A i m a g e c y t o m e t r y i n s c r e e n i n go r a l p o t e n t i a l l y m a l i g n a n t l e s i o n s u s i n g b r u s h-i n g s: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J].O r a l O n c o l,2019,9(96):51-59.[14]P A L M E I R A C A,O L I V E I R A P A,S E I X A S F,e t a l.D N A i m a g e c y t o m e t r y i n b l a d d e r c a n c e r: s t a t e of t h e a r t[J].A n t i c a n c e r R e s,2008,28(1B):443-450.[15]S TÖC K L E M,S T E I N B A C H F,V O G E S G,e ta l.I m a g e a n a l y s i s D N A c y t o m e t r y o fb l a d d e rc a n c e r[J].R e c e n t R e s u l t s C a n c e r R e s,1993,126:151-163.[16]王蕊,王珩,吴娟,等.全自动D N A图像分析系统在胰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J].癌变㊃畸变㊃突变,2021,33(6):451-454.[17]杨新,杨光,肖华亮.全自动D N A图像分析技术提高胸水细胞病理学的阳性检出率[J].现代肿瘤医学,2021,29(23):4093-4095. [18]孙小蓉,车东媛,涂洪章,等.细胞D N A倍体分析评估宫颈上皮内瘤变[J].中华肿瘤杂志, 2006,28(11):831-835.[19]王娟,杨震,朱强,等.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细胞病理诊断系统在肺癌诊断中的初步应用[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20,41(9):897-900. [20]徐建平,叶伟,吕莉萍,等.细胞D N A图像自动扫描与分析(D N A-I C M)技术在胸科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8,34(3):263-266.[21]陈学敬,周立娟,杜伟丽,等.细胞D N A定量分析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C 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21,5(15):331-334.[22]王彩霞,刘崇梅,陈萍,等.细胞D N A倍体分析及C Y F R A21-1㊁C E A㊁C A125水平检测在老年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老年学杂志,2017,37(5):1158-1160.[23]刘华,李青,曹磊,等.D N A定量分析在子宫颈A S C-U S患者中的分层管理作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1,37(4):455-457. [24]杨雯迪,李亚军,张立静.细胞D N A定量分析检测在阴道镜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1,8(1):52-56.[25]王立锋,朱昀恒,朱修香,等.D N A异倍体定量检测用于中老年宫颈病变女性分流诊治的临床价值[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9,38(11): 1285-1288.[26]刘华,李青,朱修香,等.D N A定量分析在子宫颈A S C-U S患者中的分层管理作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1,37(4):455-457. [27]魏世蓉,王秋实,杨新,等.细胞D N A定量分析在尿脱落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8,25(4):285-288. [28]吴康,满艳茹,唐文潇,等.自动尿液细胞D N A定量分析对泌尿系统炎症与膀胱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6,23(5):629-632.[29]王启龙,李明.尿液细胞D N A倍体检测对于泌尿系肿瘤诊断的意义[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34(6):180-181.(收稿日期:2023-08-18修回日期:2023-10-27)(编辑:姚雪)434重庆医学2024年2月第53卷第3期。
医学检验--脱落细胞检查

脱落细胞检查概述(一)脱落细胞学概念脱落细胞学和细针吸取细胞学属于细胞病理学的一个分支,是采集人体各部位的上皮细胞,经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协助临床诊断疾病的一门学科。
(二)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优点和不足1.优点简单易行,对设备要求不高,安全性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少,可反复取材检查;诊断迅速,癌细胞检出率较高,特别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的随访观察。
2.不足①有一定的误诊率,这是由于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局限性,只能看到少数细胞,不能全面观察病变组织结构;②具体部位难确定;不易对癌细胞作出明确的分型。
正常脱落细胞形态(一)正常脱落上皮细胞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复层鳞状上皮(扁平上皮)和柱状上皮。
1.鳞状上皮细胞复层鳞状上皮,一般有10多层细胞。
被覆于全身皮肤、口腔、喉部、鼻咽的一部分、食管、阴道的全部以及子宫颈。
鳞状上皮细胞分为基底层细胞、中层细胞和表层细胞。
(1)基底层细胞1)内底层细胞: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2~15μm;胞质巴氏染色呈深蓝、暗绿和灰蓝色,HE染色呈暗红色;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居中,染色质细颗粒状;核与胞质比(即核的直径与细胞质幅缘之比,简称核胞质比)约1:(0.5~1)。
2)外底层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5~30μm;胞质较丰富,巴氏染色呈浅蓝色,HE染色呈暗红色;核圆形、居中或偏位,染色质疏松细颗粒状;核与胞质比1:(1~2)。
(2)中层细胞:位于鳞状上皮中部。
细胞呈圆形、梭形或多角形,直径30~40μm;胞质巴氏染色呈浅蓝色或淡绿色,HE染色呈淡红色;胞核较小居中,染色质疏松呈网状;核与胞质比1:(2~3)。
(3)表层细胞:位于上皮的最表面,细胞扁平,呈不规则多边形,细胞体积增大,直径40~60μm。
根据细胞成熟程度,又分为角化前、不完全角化和完全角化细胞。
1)角化前细胞:细胞核圆而小,直径6~8μm,染色较深,但染色质仍均匀细致呈颗粒状;胞质巴氏染色呈浅蓝色或淡绿色,HE染色呈淡红色;核胞质比为1:3~5。
5-脱落细胞学标本收集注意事项

脱落细胞学标本收集注意事项痰液、尿液、浆膜腔积液等细胞学检查标本的采取方法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检查的阳性率,为了提高癌细胞的检出率,促进临床与病理细胞室的工作,特将标本收集注意事项说明如下。
送痰细胞学检查须知咳痰前先将口水、鼻涕排净。
痰液必须从肺部深处用力咳出,量不在多,一口痰即可。
吐在痰盒里(不超过1~2h)尽快送到病理室。
冬天防冻,夏天防腐。
痰少者晨起漱口,深呼吸几次后再咳痰。
痰多者可随时咳痰。
当天送一次,一般以血丝痰为好。
常规送痰三次,每天一次。
痰盒盖上贴编号小条,写患者姓名。
送尿液细胞学检查须知男性病人:收集晨起之后第一次中段尿,然后喝水一杯,过一小时,收集第二次全部尿。
分别瓶装,容器须清洁。
如用大试管收集量在10ml左右。
或者在病人来院就诊时排尿弃去,喝水一杯,过一小时收集全部新鲜尿,尿量至少需50ml,不够者可过些时候再尿一次。
必要时,可在就诊当日收集中段尿,立即送检。
女性病人:洗涤外阴之后,平卧,用清洁的容器置于阴道口上,在尿道口之下接取其中段尿或全部尿。
或让病人自己用毛巾洗净外阴,将一个纱布球塞入阴道,然后接取其中段尿或全部尿。
注意:排尿困难者可采取导尿的方法采集。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须知每次送检的积液不得少于20~50ml,标本瓶内宜放少许防腐剂及抗凝剂(肝素),以防止污染及凝固。
细针穿刺细胞学及妇科细胞学采集标本须知涂片需均匀,涂在玻片中段2/3,立即固定于95%酒精内。
细胞在玻片上不易过厚,亦不可太薄。
往玻片上涂布细胞时,勿用力挤压或摩擦,防止细胞由于挤压损伤或变形。
做好标记,刻写号码,防止交叉错号。
(赵云)。
临床医学检验:脱落细胞检验考试题库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脱落细胞检验考试题库真题1、单选女性,36岁,有血尿,做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涂片中见细胞体积较大,呈多边形,胞膜光滑;见多个核,为圆形、卵圆形,染色质分布均匀,细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提示为()A(江南博哥).鳞状上皮细胞B.移行上皮细胞C.肾小管上皮细胞D.鳞癌E.移行细胞癌正确答案:C2、填空题低分化恶性肿瘤细胞分化愈_________其胞质愈________。
正确答案:差;少3、问答题分化差的腺癌细胞形态特点有哪些?正确答案:癌细胞较小,可单个散在,常见成团脱落,界限不清,细胞核位于细胞团边缘,使边缘细胞隆起,整个细胞团呈桑葚状。
胞质很少,嗜碱性,少数癌细胞胞质内可见较小的透明黏液空泡。
胞核较小,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畸形较明显,偏位。
染色质明显增多,呈粗网状或粗块状,分布不均,核边增厚,可见明显核仁。
4、判断题成团脱落的间皮细胞可呈融合体样。
()正确答案:错5、单选女性,28岁,做阴道细胞学检查评价卵巢功能。
涂片中如表层角化细胞占60%~70%,几乎无白细胞背景,可估计患者处于月经()A.行经前期B.行经后期C.排卵前期D.排卵期E.排卵后期正确答案:D6、填空题脱落细胞退变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肿胀性退变;固缩性退变7、配伍题内底层鳞状上皮细胞大小为()完全角化细胞大小为()角化前鳞状上皮细胞大小为()A.8~12μmB.12~15μmC.15~30μmD.30~40μmE.40~60μm正确答案:B,E,E8、单选食管癌的主要类型是()A.腺癌B.鳞癌C.间皮瘤D.恶性淋巴瘤E.小细胞未分化癌正确答案:B9、判断题改良巴氏五级分类法Ⅱ~Ⅳ级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细胞。
()本题答案:对10、单选巴氏染色完全角化细胞胞质染成()A.橘黄色B.粉色C.灰蓝色D.深绿色E.浅绿色正确答案:A11、名词解释不全角化细胞正确答案:细胞核深染,呈固缩小圆形,直径约4μm,核周可见白晕。
DNA倍体分析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DNA倍体分析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引言
1.1 背景
尿路上皮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左右。尿路上皮癌主要包括膀胱癌、肾盂癌和尿道癌。膀胱癌是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尿路上皮癌的90%以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40万人被诊断患有尿路上皮癌,其中大部分患者是男性。尿路上皮癌具有高发病率和复发率的特点,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DNA倍体分析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比较重要的指标。研究表明,DNA倍体分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以检测到微小的DNA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筛查。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虽然可以直接观察到异常细胞,但其敏感性相对较低,易受到操作技术和样本质量的影响。
2. 成本和时间比较
在临床实践中,DNA倍体分析技术相对复杂,需要专业实验室和设备支持,成本相对较高,而且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检测结果。相比之下,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可以快速得到结果,适合临床快速筛查。
2.4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尿路上皮癌中的应用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优势在于其简便、无创、易操作,同时还能够提供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检测结果。通过对尿液中细胞形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早期的癌变细胞,有助于及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异常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等特征,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检测尿脱落细胞在诊断尿路上皮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检测尿脱落细胞在诊断尿路上皮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孔友明张力斌李爱女胡苗苗(龙岩人民医院,福建龙岩364000)3讨论糖化白蛋白(GA )是一种非酶促糖基化产物,是葡萄糖分子中的羰基与白蛋白分子中的自由氨基发生的非酶促糖基化反应,GA 半衰期(T 1/2)约为17~19d ,故能准确反映患者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1]。
血中GA 的检测主要是在糖化血清蛋白基础上进行,检测数值不受胆红素、白蛋白、药物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故数值最准确、操作方便。
研究表明,妊娠的不同时期血糖波动趋势有所变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 1c )比较,GA 监测血糖更加灵敏,不会出现前者评估血糖时出现的“延迟效应”,可及时准确反映短期内血糖水平变化[2],所以对妊娠期新发的糖尿病患者检监测血糖波动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稳定的血糖变化,相关报道GA 也能及时准确监测,对糖尿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3]。
目前,GA 已经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监测的主要项目。
本文研究结果证实GA 在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中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
脂联素(APN )是一种多肽类或蛋白质类物质,由224个氨基酸分子构成,有研究表明,APN 具有抗糖尿病和炎症作用,参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进展[4,5]。
又有研究表明,脂联素水平与GDM 的发生密切相关,当出现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时,血清中APN 水平明显下降,继而增加炎症反应和葡萄糖水平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也证实妊娠糖尿病患者APN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妇女(P <0.05)。
综上所述,GA 和APN 与GDM 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GDM 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郭跃玲,吴礼锋,赵爱武,等.妊娠糖尿病的检测筛查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8):991-992.[2]赵翠伶,王连英,杜学文,等.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刊,2013,48(9):51-52.[3]马晓静,包玉倩,贾伟平.糖化白蛋白与糖尿病筛查和诊断的研究进展[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1):49-52.[4]金先富,沈波,王静,等.评价糖化白蛋白在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监测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4):302-305.[5]程晨,张越,何奖图,等.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白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2014,29(2):135-138.(收稿日期:2021-02-02)【摘要】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 )检测尿脱落细胞在诊断尿路上皮肿瘤中的临床价值。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的原理
脱落细胞的来源和采集
脱落细胞的来源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主要针对人体组 织表面或腔道内自然脱落的细胞进行 研究。这些细胞可以来自皮肤、腔道 、尿液、痰液等不同部位。
采集方法
采集脱落细胞的方法包括刮片法、刷 片法、冲洗法等。根据不同部位和检 查目的,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
脱落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离心沉淀法
将采集的细胞经离心后,取沉淀物进行涂片 ,显微镜检查。
细胞块技术
将采集的细胞经过处理后形成细胞块,进行 切片和染色,显微镜检查。
特殊染色脱落细胞学检查
01
02
03
巴氏染色法
利用巴氏染色技术对细胞 进行染色,用于宫颈、阴 道等部位的细胞学检查。
瑞氏染色法
利用瑞氏染色技术对细胞 进行染色,用于血液、骨 髓等细胞的检查。
铁染色法
利用铁染色技术对细胞进 行染色,用于鉴别含铁血 黄素细胞等。
免疫细胞化学脱落细胞学检查
免疫组化染色法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细胞进行染色, 用于鉴别肿瘤细胞、鉴别细胞类型等 。
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法
酶免疫细胞化学法
利用酶免疫技术对细胞进行染色,用 于定位和定量分析。
利用荧光免疫技术对细胞进行染色, 用于定位和定量分析。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的原理 •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的分类 •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是一种通过收集人体组织表面或腔道内脱落的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方法,用于诊断疾 病、评估病情和监测治疗效果。
尿脱落细胞的FISH检查在膀胱癌诊断及复发监测中的应用

尿脱落细胞的FISH检查在膀胱癌诊断及复发监测中的应用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尿液脱落细胞的FISH检查在膀胱癌诊断及复发检测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FISH技术在膀胱癌诊断及术后复发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标签:FISH检查;膀胱癌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大约90%的膀胱癌为移行细胞癌。
膀胱癌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后需长期随访。
其诊断和术后随访方式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主要以膀胱镜检查辅以尿脱落细胞检查作为膀胱癌诊断及复发监测的主要手段[1]。
膀胱镜检查作为侵入性检查,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不易被接受,且对低恶性的膀胱癌患敏感度不高。
尿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敏感度低,易受到血尿、尿路感染及膀胱灌注化疗等情况影响。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经批准了部分尿液膀胱肿瘤标志物(如尿核基质蛋白和膀胱肿瘤抗原等)用于膀胱癌的诊断,但也存在特异性低和高昂的检查费用等问题[2]。
寻找一种非侵入性的、特异性级敏感度高的新的膀胱癌诊断及复发监测方法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随着近年来肿瘤基因学的研究,荧光杂交技术(FISH)已广泛用于肿瘤的病因研究、治疗及诊断等多个方面,在膀胱癌领域也有极佳的表现。
目前尿脱落细胞的FISH检查已用于膀胱癌的诊断。
本文就尿脱落细胞的FISH检查在膀胱癌诊断及复发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 荧光杂交技术((FISH)简介[3]FISH是一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原有放射性原位杂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
与传统的放射性标记原位杂交相比具有安全、快速、灵敏度高、检测信号强、杂交特异性高、能同时显示多种颜色等优点。
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最早是随着绘制高分辨人类基因组图谱需求而出现的,此后广泛应用于基因领域的基础研究。
随着医学的发展,FISH这项原本用于基础研究领域的技术已经被迅速推广应用于临床。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的诊断、治疗等。
例如HER2基因擴增的双色FISH评估技术能够预期乳腺癌的预后并指导靶向治疗。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一种检测尿液中脱落的细胞的方法。
该检查可以帮助识别尿道、膀胱、尿路及肾脏感染、炎症、肿瘤、结晶和其他疾病。
在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中,医生会收集尿液样本,并使用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细胞。
这些细胞来自尿道、膀胱和肾脏等泌尿系统器官,是通过脱落而进入尿液中的。
在检查中,医生会观察尿液中的细胞形态、数量、大小和结构,并进行分析。
这些观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某些问题,如癌症、感染、肿瘤、结晶或其他疾病。
通常,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以辅助其他检查方法,如尿液分析和尿细菌培养,来帮助做出诊断。
该检查是一种简单、无创和低风险的检查方法,通常可以在医生诊所或实验室完成。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尿液、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

s na ui M e ho 32 c s s o x o itv y oo i a s ecmen r e a i d by r dii a mea e h d n pi lf d. l t ds 0 a e fe f la ie c t lg c l p i s we e x m ne ta ton ls rm t o a d
[ 要] 目的 摘 探 讨 液 基 薄 层 细 胞 学 检 测 (hnl e yo g a ts, C ) 尿 液 、 脊 液 脱 落 细 胞 学 检 查 中 的 t — yrctoil et T T 在 i a l 片 和 T T制 片 同 时 对 3 0例 脱 落 细 胞 学 送 检 标 本 ( 中尿 液 2 8例 , 脊 液 9 C 2 其 2 脑 2例 ) 行 制 片 , 进 比较 两 种 方 法对 癌 细 胞 的 阳性 检 出率 , 观 察 其 病 理 结 果 。 结 果 并 T T制 片 对 尿 液 、 脊 液 脱 落 细 胞 学 癌 细 胞 阳性 检 C 脑
Anay i fTr d to a me r a d Th n- y r Cy o o ia s me r i a n n i e a d Ce e r s i a u d l ss o a i n l i S a n i l e t l g t lTe tS a a Ex mi i g Ur n n r b o p n l n Fl i
TCT 与传统涂片在尿脱落细胞学检测中的对比研究

TCT 与传统涂片在尿脱落细胞学检测中的对比研究李红全;唐颛【摘要】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TCT )在尿脱落恶性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68例尿液标本分别采用TCT技术和传统方法进行涂片,比较两种方法的标本满意度和阳性检出率,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TCT片和传统涂片的标本满意度分别为95�.5%和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TCT组共检出恶性肿瘤37例(13.8%),可疑恶性细胞29例(10.8%),非典型细胞25例(9.3%),无异常细胞117例(66%)。
传统涂片组共检出恶性肿瘤33例(12.2%),可疑恶性细胞24例(9%),非典型细胞27例(10.1%),无异常细胞184例(68.1%)。
TCT片和传统涂片的敏感度分别为73.5%,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二者特异度均为99.2%。
结论与传统涂片方法相比,采用TCT技术制片的标本满意度及尿脱落细胞的阳性检测率显著提高,但特异性无差别。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4(000)020【总页数】3页(P3079-3081)【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传统尿涂片;膀胱肿瘤;组织病理学【作者】李红全;唐颛【作者单位】528322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医院病理科;528322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膀胱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膀胱癌早期诊断或(和)随访监测的“金标准”;但膀胱镜检查的创伤性和传统尿脱落细胞学的低敏感度对诊断的作用受到限制;人们对非创伤性或高敏感性的诊断方法越来越感兴趣;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layer cytologital test,TCT)在妇科肿瘤筛查中广泛应用,大大提高妇科肿瘤细胞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但在尿液的应用的相关文献极少。
本文就尿TCT制片与传统涂片对肿瘤细胞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如下。
脱落细胞学(细胞病理学)名词解释&小知识点

细胞病理学(cytopathology):是检验医学的一个分支,是通过检查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研究,即对无症状个体进行癌前病变的筛检,对有症状或有体征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基本步骤:标本采集、涂片制备、标本固定、标本浓缩、染色、镜检根据标本采集方法不同,分为脱落细胞学(exfoliative cytology)和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采集方法:①直接采集法,②自然分泌液采集法,③灌洗法,④摩擦法,⑤针穿抽吸法细针吸取细胞学,又称细针细胞病理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pathology FNAC)、细针吸取活检或细针吸取等,是用细针穿刺病灶吸出少量的细胞成分作涂片来观察病灶部位非肿瘤或肿瘤性组织细胞形态改变的诊断细胞学。
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早期诊断手段。
涂片制备方法:推片法、涂抹法、压拉涂片法、吸管推片法、喷射法、印片法、微孔滤膜过滤法。
涂片固定方法:带湿固定、空气干燥固定①带湿固定:涂片后标本尚未干燥即行固定的方法称带湿固定。
食管拉网、痰液及阴道分泌物涂片等常用。
适于巴氏染色或HE染色。
该法固定细胞结构清晰,染色鲜艳。
②空气干燥固定:涂片后待其自然干燥,再进行固定。
常用于较稀薄的标本,如胃冲洗液、尿液等。
适用于瑞氏-吉姆萨染色。
与湿固定相比,空气干燥固定有使细胞增大的趋势。
细胞学检查常用固定液有下面3种:氯仿乙醇固定液、乙醇乙醚固定液、95%乙醇固定液。
①巴氏染色适用于:上皮细胞染色或阴道涂片中观察女性激素水平对上皮细胞的影响。
②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motoxylin-eosin,H-E)适用于:痰液涂片。
③瑞氏-吉姆萨染色法(Wright-Giemsa staining)多用于:胸腹水、前列腺、针吸细胞学及血液、骨髓细胞学检查。
液基细胞学(LBC)技术:是一种半自动或全自动标本处理新技术,是将刷取或灌洗法采集的标本,放在特殊的运送液或保存液中,制成细胞悬液,经过进一步处理,除去血液、蛋白和炎性渗出物,制成分布均匀的薄片。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及基本知识

28.07.2023
13
常规巴氏制片与液基薄层制片比较
巴氏
液基薄层制片
10~20%标本移至玻片 100%标本收集至保存液中
干固定
湿固定
制片技术不稳定,不能重 复
易受血黏液炎性渗出物覆 盖
细胞分布不均匀,易重叠
技术稳定,可重复 去除血黏液和大量炎性遮盖物 细胞分布均匀集中,不易重叠
28.07.2023
17
4.影响因素: ⑴PH对细胞染色影响:细胞各种成分均为不同蛋白质,
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 在偏酸性环境中下在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染 色偏红;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或 天青结合,染色偏蓝。因此细胞染色对氢离子浓度 十分敏感,染色用片必须清洁,无酸碱污染。配制 瑞特液必须用优质甲醇,稀释染液必须用缓冲液, 冲洗用水应近中性,否则可导致各种细胞染色反应 异常,以致识别困难,甚至造成错误。 ⑵空气氧化作用:新鲜配制的染料偏碱,须在室温或是 37℃下贮存一定时间,待染料成熟,主要是美蓝逐 渐转变为天青B后才能使用,贮存时愈久,染色效 果愈好。 ⑶挥发:瑞特染液贮存过程中,必须塞严,以防止甲醇 挥发和被氧化成甲酸。有人主张在配方中加入甘油 30ml,防止甲醇挥发,并可使细胞染色清晰。甲醇 28.0必 酸7.202须,3 纯使净 白细(A胞R级着)色,不如良甲。醇中丙酮含量过多,染色偏18
28.07.2023
8
固定方法:带湿固定 干燥固定
固定时间:15~30min (四)涂片的染色
目的:使细胞结构清晰显示;应用各种染色使细 胞浆与核恰当显示不同颜色;使细胞透明度高, 结构清晰。 方法:常规染色为巴氏染色,配合HE、Giemsa、 特染等。
人尿脱落细胞FISH、细胞学检测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

人尿脱落细胞FISH、细胞学检测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收集2010年~2012年泌尿科膀胱尿路上皮癌血尿患者进行人尿脱落细胞fish、细胞学检测结果分析和对比,研究比较人尿脱落细胞fish与细胞学检测技术对膀胱癌早期诊断和早期术后监测的临床有效性,为建立或完善膀胱癌早期诊断和早期术后监测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我院5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血尿患者,进行常规尿脱落细胞学和尿脱落细胞fish检测,并对两者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计算比较,进一步分析各染色体畸变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分期分级的相关性。
结果:59例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患者行fish检测和尿细胞学检查,其敏感性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p=0.305);在肿瘤的临床分期中fish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查,在肿瘤的病理分级中g1-2级fish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查,而g3级无统计学差异;在尿路上皮癌的t2-4期和g3级中3号、7号和17号染色体畸变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9p16的畸变与肿瘤分期和分级无差异(p﹥0.05)。
结论:在对膀胱尿路上皮癌进行早期诊断中, fish技术敏感性要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查,而两者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
fish技术作为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新方法,相较于细胞学检测结果效率更为明显,将成为临床应用的趋势。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学诊断;染色体畸变膀胱癌在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在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八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率占到膀胱癌发生的90%,且预后较容易复发,即便是低级别膀胱肿瘤也有较高的复发率,根据我国近年来文献报道的临床数据统计:约有70~80%的膀胱肿瘤患者在第一次手术后均会出现复发,而这些复发的肿瘤中又有近20%~30%会出现恶性程度增加。
因此,对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术后额监测技术成为当前膀胱癌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