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纠纷化解案例坚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唤回东风破坚冰
---开发区胡村乡成功化解李平疑难信访案件纪实2012年7月26日,跨越两个世纪、上访告状长达12年之久的胡村乡孔村李平土地纠纷信访案件终于案结事了、圆满画上了句号。在调查处理案件过程中,胡村乡以全市开展信访稳定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为根本,强化调处、稳控、训诫、救助四大举措,深入分析案情,找准症结所在,甄别、认定其诉求合理与不合理交织的情况,创新思路,因症施治,依法处置,最终让信访人心服口服,息诉罢访,终结了十数年“马拉松”信访之路。
古稀返乡,老汉要地费周折
李平(又名李相书),原籍胡村乡孔村,1945年参军随部队到东北吉林,解放后与吉林省白城市农民穆桂荣结婚,并到女方落户,婚后生育三男两女。1990年,李平将其本人及妻子穆桂荣、孙女李青云3人户口迁回胡村乡孔村老家,并分得9.39亩承包地,但并未回乡定居。直到1996年,71岁的李平只身一人回村居住,但因体弱多病,生活无法自理,于1998年5月仍回吉林居住。临行前将其宅院卖给本村村民,并自愿将其承包地交回生产队。同年7月,该生产队在进行土地调整时,将其承包土地发包给其他村民。2004年,李平反悔将土地交回生产队,以要求返还承包地为由起诉至濮阳市华龙区人民
法院。经审理,该院作出【(2004)华法民初字第1126号】判决,判决将承包地返还给李平。该村李新军等村民不服,上诉至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05年,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2005)濮中法民一终字第0001号】判决,裁定撤销华龙区人民法院的判决,遂李平要地未果。
赴京非访,以身试法被训诫
2009年11月,李平与其次子李占海(户籍所在及常住地为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新华镇新林村)两次赴国家信访局反映问题。开发区成立工作组进行了调查处理,与2010年1月,出具了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李平及李占海不同意处理意见,但既未复议,也未与工作组沟通,就返回了东北,工作组与之失去联系,此信访件调查处理工作暂时搁浅。2012年5月10日,李平与其子李占海进京到中南海非访,吉林省驻京工作组将其父子接回,北京市公安局府右街派出所出具了训诫建议书。根据市、区群工部交办意见,胡村乡将其接回,立即成立了以政府乡长为组长的工作组调查处理问题,稳定信访人情绪,妥善安置其的食宿问题,解决其实际困难,并与孔村村委会一起协调解决其承包地问题。但在处理问题期间,李平父子于5月23再次赴京非访,被依法训诫。
精诚所至,多年积案终化解
为妥善处理李平非正常上访事项,党委书记李炜多次召开乡、村干部和当事人参加协调会,研究解决信访人反映的问
题。乡长王德志两次带领工作人员到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新华镇新林村,与李平家属及新华镇工作人员、新林村“两委”班子座谈沟通,与他们一起共同做李平家属工作,了解其生活状况和真实意愿,宣传党委、政府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决心。工作组还通过调阅卷宗、调查取证、听取当事人意见、走访老干部和知情群众等办法,准确搞清搞准案件的来龙去脉,寻求解决问题最佳途径,确保问题及时有效解决。6月中旬,经过工作组与孔村两委班子共同做工作,该村群众同意从集体土地中拿出3亩土地由李平耕种。但李平父子强烈要求要回1998年交给集体的土地,因时间跨度大,村情复杂,难以答复其要求,工作组积极寻求其它解决途径。工作组了解到,李平要地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困难,但年老体衰丧失了能力,即使有地也不能耕种,决定通过解决其最低生活保障和信访救助途径解决问题。7月26日,经报市、区群工部批准,救助李平信访救助金6万元,并解决其低保问题。李平父子非常满意,在结案报告上签署了同意意见。
胡村乡在整个信访案件工作中,认识到位,开阔思路,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克难攻坚,加大工作力度,最终促使这起多年年的疑难案件得以圆满结案,使全乡的信访秩序的明显好转,促进了胡村乡社会大局稳定,为以后解决复杂疑难信访案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