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专业建设方案 - 忻州师范学院

合集下载

历史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掌握史学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写作能力。 (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3)掌握现代教育的基本方法,具备中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 (4)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考核等级要求。 (5)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6)了解中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能胜任中学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7)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历史学
核心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历史文选、史学概论、社会学、中国 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学,西方社会生活史专题、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史学论文写作、教育概论、学习心理学、 历史课程教学论等。
五、课程体系设置与修读要求
课程体系设置为通识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以及素质拓展模块四大模块,其中,通识课程 模块40学分,占22%;专业课程模块102学分,占56%;综合实践模块30学分,占17%;素质拓展模块10学分,占 6%。合计182学分。
六、授予学位与学习年限
历史学(师范)专业学制四年,学习年限3—8年,毕业最低学分为182学分。学生修完规,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可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
七、有关说明
1、专业任选课须选修满18.5分。每学期选修门数为:第5学期4门,第6学期3门,第7学期4门,第8学期1门 合计选修12门。
一、专业设置简介
历史学(师范)专业自1982年首届招收四年制本科生。现各大省属师范高校均有设置,但标准不尽相同。
二、培养目标及就业领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较强的社会工作和实践能力, 能够在中小学校进行历史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它教育工作者。

2023级历史学专业(师范)培养方案

2023级历史学专业(师范)培养方案

2023级历史学专业(师范)培养方案一、专业设置历史学专业(师范)是一门基础学科,旨在培养具有优秀历史学知识和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包括历史教师、历史研究人员和历史文化遗产管理人员等。

二、培养目标1.具备扎实的历史基本知识和方法论,能熟练运用历史学知识进行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

2.具备较强的历史学研究能力和文献资料查阅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历史学研究。

3.具备较强的历史教育能力,能够承担高中历史教学任务。

4.具备一定的历史保护、管理和传播能力,能够从事历史文化遗产管理和传播工作。

三、核心课程1.中国古代史2.中国近现代史3.世界史4.民族史5.考古学基础6.历史文献学以上为历史学专业(师范)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

第二部分培养方案一、学分设置历史学专业(师范)总学分为180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学分为100学分,专业实践环节为20学分,专业选修课学分为30学分,综合实践课程学分为10学分,必修课学分为20学分。

二、培养环节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民族史、考古学基础、历史文献学等课程。

2.专业实践环节:包括历史档案馆实习、博物馆实习、实地考察和调查等实践环节。

3.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历史地理、历史文化遗产管理、历史教育学等选修课程。

4.综合实践课程:包括历史学论文写作、历史学调查报告等综合实践课程。

5.必修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等必修课程。

以上为历史学专业(师范)的培养方案。

第三部分师资力量历史学专业(师范)将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其中包括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等专业教师,以及一些外聘专业人士,他们将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教育。

第四部分实践能力培养历史学专业(师范)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专业实践环节中,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地考察和调查、历史文献整理和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管理等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五部分评价考核历史学专业(师范)将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包括考试、论文、实习报告等形式。

历史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具备历史教学和研究能力,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历史学教学和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以及从事文博、档案、地方志、宣传等工作的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1、人才类型、特色: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受到史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历史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2、知识和能力结构:本专业毕业生主要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3)、熟悉教育法律、法规,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历史学教学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掌握历史教育教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4)、了解国内外史学发展及历史教学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5)、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和多媒体应用的能力。

3、素质结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逐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科学发展观,具有敬业精神和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逐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热爱科学,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具有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和善于合作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六年内。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历史学五、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史学概论、中国社会生活史、历史文献学、中外关系史、史源学、训诂学、应用文与论文写作、历史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

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编号:832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据“研教双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一流师资和应用型人才。

基本要求: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新进展;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索精神,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专业技能。

具体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在大学平台课的基础上,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比较系统的基本知识;2.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形成一定的历史学研究能力;3.较熟悉地掌握古汉语和一门外国语,能阅读中外历史文献和资料;4.了解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5.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备教师基本技能。

二、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历史科学概论、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文选、教育学、心理学等。

三、学制4年四、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五、教学时间分配表项目周数学分各学期分配情况(周数)备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军事训练 3 3 3 0 0 0 0 0 0 0 学年论文0 2 0 0 0 0 0 0 0 0 教育实习或毕业实习 6 6 0 0 0 0 0 0 6 0 见习 2 2 0 0 0 0 0 1 1 0 毕业论文(设计) 6 6 0 0 0 0 0 0 0 6 复习考试14 0 2 2 2 2 2 2 1 1 入学及毕业教育 2 0 0.5 0 0 0 0 0 0 1.5 学年总结 1.5 0 0 0 0.5 0 0.5 0 0.5 0 机动7.5 0 0.5 1 1.5 1 1.5 0 1.5 0.5 课程教学122 148 15 17 17 17 17 17 11 11 小计164 167 21 20 21 20 21 20 21 20 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类别学期课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计百分比%学时通识教育必修课261 136 136 102 0 0 0 0 635 25.7 专业类必修课176 238 194 285 184 51 0 0 1128 46.3 专业类选修课计划开设0 0 0 323 952 901 489 553 3218学生应修0 0 0 34 136 170 99 55 494 20 通识教育选修课0 0 0 51 51 51 44 0 197 8 小计437 374 347 472 371 272 143 55 2471 100学分通识教育必修课15 7 8 5 0 0 0 0 35 23 专业类必修课12 14 12 16 10 3 0 0 67 44.7 专业类选修课计划开设0 0 0 19 56 53 30.5 36 194.5学生应修0 0 0 2 8 10 9 5 34 22.4 通识教育选修课0 0 0 3 4 4 4 0 12 9.9 小计27 21 20 26 22 17 13 5 148 100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七、课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分学时分配表周学时先行课考试方式双学位课素质课程课程课类授课实验课外通识教育课必修课31001001 计算机基础 1 3 56 0 34 4 1 理31002041 高等数学D 1 4 70 0 0 5 1 理33001100 大学体育1 1 1 30 0 0 2 1 体3400002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3 48 0 0 3 1 文3500001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1 1 2 42 0 0 3 1 文3500001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1 1 2 15 0 15 1 1 文31001004 数据库技术应用 2 2 34 0 24 3 1 理33002100 大学体育2 2 1 34 0 0 2 33001100 1 体3500002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2 2 2 51 0 0 3 35000011 1 文3500002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2 2 2 17 0 17 1 35000012 1 文33003100 大学体育3 3 1 34 0 0 2 33002100 1 体3400002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 34 0 17 2 1 文3500003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3 3 2 51 0 0 3 35000021 1 文3500003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3 3 2 17 0 17 1 35000022 1 文33004100 大学体育4 4 1 34 0 0 2 33002100 1 体3500004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4 4 2 51 0 0 3 35000031 1 文3500004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4 4 2 17 0 17 1 35000032 1 文选修课学生至少修取12个学分。

历史学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历史学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历史学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历史学学科建设的实施方案。

通过制定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推动历史学学科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

我们的愿景我们希望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学科建设完善的历史学学科,为培养优秀的历史学人才,推动历史学研究做出贡献。

策略和措施1. 增强师资力量:- 招聘和培养优秀的历史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 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和研究项目,提升研究水平。

2. 完善课程设置:- 积极与其他学科进行合作,开设跨学科课程。

- 引入前沿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提供多样化的研究体验。

3. 建设研究平台:- 创立历史学研究中心,汇集历史学研究资源。

- 提供研究基金和奖励机制,激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研究。

4. 加强国际交流:- 与国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 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5. 加强学科评估:- 定期对历史学学科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 建立学科建设的长效机制,保持学科的持续发展。

实施计划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推进历史学学科建设:1. 确定学科建设目标和愿景,提出具体策略和措施。

2. 在学院内部进行讨论,并征求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3. 按照设定的计划和时间表,逐步实施各项策略和措施。

4. 定期评估和调整,确保学科建设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结论通过制定并实施本文档提出的历史学学科建设方案,我们有信心推动历史学学科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

我们期待在未来看到历史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和取得的成就。

完整版)历史学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完整版)历史学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完整版)历史学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也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

历史学的建设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制定一份完整的历史学学科建设实施方案非常必要。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学科特色的历史学学科。

2.任务:a.加强历史学人才培养,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研究能力和扎实专业知识的历史学人才。

b.深化历史学科研究,推动历史学学术水平的提高。

c.加强历史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d.加强历史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具体措施1.人才培养a.招收优秀的本科生,制定严格的招生标准,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研究能力强的历史学人才。

b.提供多样化的学术研究培养方案,鼓励学生参与独立研究和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c.加强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优秀的导师资源,推动研究生的学术成果转化和学科发展。

d.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提供优秀的培训机会和研究资助,增强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

2.学科研究a.增加科研资金投入,支持历史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b.建立学术研究平台和实验室,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数据资源,推动学科的创新。

c.鼓励历史学教师和学生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会议和研究项目,提高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

d.加强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推动学科的跨学科发展。

3.社会实践教育a.设立历史学实践教育基地,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指导,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b.加强历史学与社会实践的合作,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社区服务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c.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和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4.国际交流与合作a.建立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邀请国际知名历史学家举办讲座和研讨会。

b.推动历史学与国际学术机构的合作,开展联合研究和合作项目。

c.鼓励历史学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项目,提高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历史学院历史学专业师范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

历史学院历史学专业师范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

3700009 个代表”重要思
Theories and Three Represents
3
想概论(一)
Significant Thoughts(1)
毛泽东思想、邓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Mao
小平理论与“三 Zedong's Theory 、Deng Xiaoping's
3700012 个代表”重要思
掌握科学的体育健康与锻炼知识、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方法和技能、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 锻炼、形成健康生活理念,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要求。
二、学制
4 年。学习年限 3~6 年。
三、授予学位及学分要求
学生必须修满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规定的 186 学分方能毕业。通识教育课程 49 学分,其中必修 41 学分,选修 8 学分;专业基础课程 17 学分,其中必修课程 8 学分,选修课 9 学分;专业核心课程 22 学分;专业方向课程 50 学分,其中必修 18 学分,选修 32 学分;实践教学 18 学分(军训 2 学分,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实践 1 学分,学年论文 4 学分,毕业论文 6 学分, 学术讲座 2 学分,社会实践 2 学分,职业生涯规划 1 学分);教师教育类课程 30 学分,其中必修课程 12 学分(含教育学基础见习 0.5 学分、教育心理学见习 0.5 学分,学科教学法见习 1 学分),选修课 程 8 学分,实践教学 10 学分(教育实习 6 学分,教育见习 4 学分)。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历史学学士 学位。
Theories and Three Represents
2
想概论(二)
Significant Thoughts(2)

历史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终身教育、质量至上的观念。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体现历史学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师范性、应用性、前瞻性和特色性。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1.培养目标根据我校2009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培养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良好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师教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师资;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2.基本规格(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团结协作精神和审美能力,自觉为国家建设服务。

(2)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基本的信息掌握、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

(3)具有较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处理本专业事务的技能,胜任专业教学和基本研究工作。

(4)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5)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里素质、良好的锻炼习惯,能够长期坚持工作。

三、学制和修业年限1.基本学制为4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7年。

四、培养模式课程分块,方向分流;强化历史学专业基础,加强能力和素质培养,增强专业应用优势和就业竞争力。

1. 基本培养模式(1)教师专业基本培养模式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教师专业教育+实践教育。

(2)非教师教育专业基本培养模式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核心与拓展教育。

2. 自主发展模式(1)双学位培养模式修满本专业必修课程(含毕业论文),总学分达到45学分,符合相关规定者,可授予海南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证书。

(2)本科双专业辅修培养模式修满本专业必修课程(含毕业论文),总学分达到45学分,符合相关规定者,可颁发海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6)制定人: 郑春生审核人:刘建国一、专业名称和代码专业名称:历史学;专业代码:060101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既有较宽厚的历史学基础理论,又有较强师范技能的中等学校历史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从事其他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标准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分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大方面,共计50条培养标准。

1.知识标准1.1公共基础知识1.1.1 具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1.1.2 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教育基础知识1.1.3 具有教育管理、法律法规等公共政策和管理知识1.1.4 具有音、体、美等方面的基本素养1.1.5 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1.2学科基础知识1.2.1较系统掌握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1.2.2较系统掌握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1.2.3较系统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及主要的历史要籍1.2.4较系统掌握历史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与研究方法1.3专业知识1.3.1中国史知识。

掌握中国从远古到当代的历史发展演变,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成就等方面,掌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1.3.2世界史知识。

掌握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从远古到当代的历史发展演变,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成就等方面,掌握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1.3.3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知识。

掌握历史认识论,掌握中国和世界主要史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发展演变情况,了解中国和世界经典史学名著,熟读一些经典史学名著1.3.4专门史知识。

深入探究和学习中国断代史或政治制度、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发展史,深入探究和学习世界一些主要国家或西方思想、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的历史发展演变,掌握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1.3.5历史教学方面的知识。

2020年忻州师范学院招生专业目录 附各学院专业设置.doc

2020年忻州师范学院招生专业目录 附各学院专业设置.doc

2020年忻州师范学院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
院专业设置
2020年忻州师范学院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院专业设置
更新:2019-12-31 16:33:14
每个大学开始的专业都不相同,本文为大家介绍关于忻州师范学院招生专业的相关知识。

包含忻州师范学院有哪些系、忻州师范学院各个系有什么专业和忻州师范学院相关文章推荐的文章。

一、忻州师范学院有哪些系和学院学院中文系政治系外语系音乐系舞蹈系法律系历史系美术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计算机系电子系地理系经济管理系体育系教育系旅游管理系会计系二、忻州师范学院各个系有哪些专业学院专业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
秘书(本)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本)
行政管理(本)外语系英语(本)
应用英语(本)音乐系音乐学(本)
音乐表演(本)舞蹈系舞蹈表演(本)
舞蹈编导(本)法律系法学(本)历史系历史学(本)美术系美术学(本)
书法学(本)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物理系物理学(本)科学教育(本)化学系化学(本)
应用化学(本)生物系生物科学(本)
生物技术(本)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
网络工程(本)电子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
通信工程(本)地理系地理科学(本)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本)财务管理(本)
市场营销(本)体育系体育教育(本)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教育系学前教育(本)
教育学(本)
心理学(本)旅游管理系旅游管理(本)
酒店管理(本)会计系会计学(本)
审计学(本)三、忻州师范学院相关文章推荐
还是本科。

历史学本科培养方案

历史学本科培养方案

历史学本科培养方案本科培养方案主要是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知识、研究能力和思维方法。

下面是一个历史学本科培养方案的具体介绍:一、培养目标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历史学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学生,具备以下核心素养:1. 掌握广泛的历史学知识,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以及相关的历史学理论和方法。

2. 具备独立进行历史研究的能力,能够运用历史学方法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

3.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进行历史文献的评价和系统整理,并能够发表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4. 具备跨学科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交流。

二、学位课程设置1. 历史学专业的学位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必修课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历史学理论与方法等。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2. 学位课程设置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历史调查和研究项目、实习以及学术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1. 实践教学是历史学本科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将组织学生参与历史文物保护与修复、博物馆和档案馆实习、考古发掘等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研究经验。

2. 学生还可以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会议、出版物编辑等学术活动,与专业人士和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四、实践教学环节1. 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将分阶段、分任务参与实践项目,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

2. 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内容包括实地考察、调研报告撰写、实践经验交流等。

五、毕业要求与评价1. 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前需要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独立开展研究,深入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问题或者主题。

2. 毕业论文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毕业评价和学位授予。

六、就业与发展历史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以下领域找到就业机会:1. 高校教师或研究员:从事历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培养下一代历史学人才。

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2015)

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2015)

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5)制定人: 郑春生审核人:刘建国一、专业名称和代码专业名称:历史学;专业代码:060101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既有较宽厚的历史学基础理论,又有较强师范技能的中等学校历史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从事其他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标准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分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大方面,共计50条培养标准。

1.知识标准1.1公共基础知识1.1.1 具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1.1.2 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教育基础知识;1.1.3 具有教育管理、法律法规等公共政策和管理知识;1.1.4 具有音、体、美等方面的基本素养。

1.1.5 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

1.2学科基础知识1.2.1较系统掌握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1.2.2较系统掌握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1.2.3较系统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及主要的历史要籍。

1.2.4较系统掌握历史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与研究方法。

1.3专业知识1.3.1中国史知识。

掌握中国从远古到当代的历史发展演变,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成就等方面,掌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1.3.2世界史知识。

掌握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从远古到当代的历史发展演变,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成就等方面,掌握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1.3.3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知识。

掌握历史认识论,掌握中国和世界主要史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发展演变情况,了解中国和世界经典史学名著,熟读一些经典史学名著。

1.3.4专门史知识。

深入探究和学习中国断代史或政治制度、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发展史,深入探究和学习世界一些主要国家或西方思想、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的历史发展演变,掌握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建设方案(2008--2010)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教务处《关于申报2007年度院级重点建设专业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政治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历史学专业是我院老牌专业之一,2001年实现专升本,已招收历史学专业本科学生523人,现有在校生274人。

经过长时间的建设和发展,已奠定了本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一)师资队伍优良历史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总的来看,师资队伍数量足,质量优,其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这既是本专业最重要的资源和宝贵财富,也是本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

(二)教学改革成绩显著我系历史学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历史文化素养,掌握中学教学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及其它史学工作和文化事业工作等,以适应地方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建设人才。

为实现培养目标,长期以来,本专业积极探索高等师范教育教学规律,强化课程改革,推进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已形成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已成为我院首批重点建设学科之一,《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目前正积极准备申报省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课程正准备下一步申报院级重点课程。

本专业教研成果丰硕。

已完成院级立项课题----《改革与创新:历史教学的出路》,在研课题4项,发表教改论文18篇,将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

另外,在学科研究方面注重地方经济、文化与社会研究。

目前已出版《山西乡村生活研究》专著一部,发表论文20余篇,《五台山地区风俗研究》一书也已基本撰写完毕。

(三)教学特色与优势鲜明历史学专业全体教师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本专业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1、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多,梯队结构合理,全体教师求真务实、团结创新,整体素质较高。

2、突出师范性、注重实践性的教学改革。

在我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模块设置中加大了教育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在课程建设中充分反映教改内容。

3、注重发挥团队优势,积极有效整合本专业教师力量开展历史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效果明显。

二、专业建设目标(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培养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掌握了中学教师应有的专业知识、文化素质和教师技能,愿意到基层献身党和人民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合格教师和适应地方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建设人才。

(二)专业建设目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我院办学指导思想,根据基础教育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历史学人才的基本需求,依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本专业实际,我们将专业建设目标确定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为重点,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中心,构建符合高等师范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建设目标。

具体体现在:通过课程模块的合理设置,改进、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提高专业档次和水平;通过团队建设、"导师制"、"传帮带"等方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教学基本设施建设,改善专业建设条件;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学科前沿性;通过依托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执业能力。

总之,通过三年的专业建设,要使本专业成为省内同类院校历史学专业中,起到引领、带动作用的示范专业。

二、专业建设的重点(一)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按照"立足培养,大力引进,多种形式聘任"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

在本专业20人的专任教师中,职称结构为: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助教2人,分别占专业教师总人数的20%、30%、40%、10%;学历结构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8人、在读硕士2人,四项合计占本专业教师总数的65%;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也比较合理。

根据实际,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除适当引进高水平教师外,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应由过去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

1、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到2010年,45岁以下教师中获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者再增加2人,博士至少增加1人。

2、师资队伍职称:到2010年,争取1-2人取得教授资格,2-3人取得副教授资格。

3、教师梯队:形成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为主体的教师梯队,其中学科带头人2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骨干教师5人,教学新秀4人。

并培养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能承担学科建设的学者型知名教师。

4、继续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使之快速成为历史学专业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通过组建教学团队、实行"导师制"、外出进修、校内培训等方式提高本专业师资整体水平。

(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计划树立精品意识,扎扎实实搞好课程建设。

力争使全部学科类课程和部分专业必修课达到合格标准。

在此基础上,到2010年建成4门左右院级重点课程、三门左右院级精品课程,其中至少一门省级精品课程。

同时,开足、开好各种序列的选修课。

要积极启动双语课教学,在2010年争取有1-2门课程使用双语教学。

1、教学基本文件: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要求,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修订《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缩减繁复陈旧的教学内容,增加反映学术前沿最新研究成果的新内容。

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完善,要注重基础性、加强实践性、突出师范性、体现创新性、发展综合性。

要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

到2010年基本形成具有体现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现代师范教育特征的较为合理、完备的课程体系。

3、教材建设:加大教材建设力度,进一步做好教材选用工作,到2010年,学科类课程和专业必修课全部使用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或者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教学手段和方法:继续鼓励教师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效果。

彻底改变过去"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讨论和课外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积极推进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争取到2010年前,本专业90%的任课教师和90%以上课程都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5、实践教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合格人才、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力争三年内使本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大幅度提高。

(1)抓好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指导、研究和总结。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有了十多个固定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基地和教育实习基地。

计划在2010年前把卢野学校、十里后学校等作为新的实习基地,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2)加强课程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目前,我们已和忻州市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阎锡山故居、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等地建立经常性联系。

同时,我们计划在2010年前,进一步扩大实习基地范围,拟将北京、西安等地的博物院与历史遗址作为本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基地。

通过到上述各地的参观实习,让学生了解祖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扩大视野,增加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加强毕业论文工作:毕业论文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检验学生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专业对学生毕业论文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范的管理。

今后,毕业生论文选题更要全面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历史学专业基本训练内容,并能紧密联系实际。

指导学生选题要集中在历史学领域,也可选择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和历史学科教学论等课题。

(4)继续抓好本专业学生的田野调查等课外实践活动,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实践教学的开展,对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6、加强教学管理:今后三年将加大教学管理力度。

首先,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工作,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其次,要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并开展教学管理方面的科研工作。

再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考核,严明教学纪律,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全程管理、监督、检查、考核,建立激励奖惩机制。

最后,要改革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和学业考核方式,培养良好的学风。

我系拟实行辅导员与导师相结合制。

将教师管理为主改为学生管理与学生自律为主,并将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通过严格考试纪律和严格考试标准,促进学风建设。

加强对学生思想品质与组织纪律观念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学科建设和科研计划1、学科建设继续加大院级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的建设,在三年内使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同时,在三年内,力争再建设一个院级重点学科。

2、科研工作(1)科研队伍:选拔、培养一批具有良好敬业精神、研究方向明确、水平较高的学科带头人,初步构建在职称、学历、研究能力、知识层次等方面结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梯队。

(2)科研机构:积极申请成立"乡村社会研究所",依托中国近现代史重点学科点,将相对分散的研究力量和方向进行整合,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群体优势。

(3)科研成果:力争使国家级立项课题实现零的突破,省级课题超过3项,院级立项课题达到5项左右;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左右,出版2-3部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学术专著。

纵向课题经费达到5万,横向合作课题经费达到3万。

(四)教学基本设施建设计划1、教学设备: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配置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以满足教学需要。

2、图书资料:图书资料是办学的重要条件。

要继续加强图书资料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并加大对图书资料的购置力度。

要加强系资料室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和落实系资料室的规章制度。

四、建设步骤第一阶段,2008年1月到2008年3月,为起步阶段。

对建设方案进一步调研、论证,科学、合理的调整方案内容,并制定分项建设计划。

第二阶段,2008年4月到2010年8月,为全面实施阶段。

按照总体建设方案的安排和分项建设计划,全面组织各项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定期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年度和中期检查,确保每年度、每个建设项目按计划落实到位,取得实际效果。

第三阶段,2010年9月到2010年12月,为自查验收阶段。

分批分阶段对各项建设项目的成果进行自查验收,总结经验,改进完善。

在此基础上筹划下一步的建设与改革。

五、保证措施(一)以专业建设的研讨机制促进专业建设有效持续发展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专业建设的研讨工作是专业建设工作能长期有效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