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作者
桑枣一小 杨莉——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安州区桑枣镇第一小学杨莉“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和风格,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境。
“走近作者”是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流于形式。
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其他作品等,往往是为了应付考题中可能出现的有关文学常识的考试而不作深究。
“走进作者”,真正了解作者其人其事,作者写这样一篇文章的真实意图和写作思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理解作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在作者的语言表达中产生共鸣,精神得到升华。
“走进作者”,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与沟通。
思考与研究:怎样从“走近作者”开始,真正做到“走进作者”?一、对作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筛选和整合。
因为作者的相关资料是海量的,而文字信息量太大,会影响孩子捕捉有效信息。
所以我是这样做的:在课前我搜集、摘抄,结合文本和学生生活,通过再造来还原作者当时的创作环境,分析作者人生中的大事件,感受作品的意境,琢磨作者的写作思路,对作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筛选和整合。
比如说,《花边饺子里的爱》以朴素的语言和典型的场面、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展示了感人至深的母子之爱。
教学时我把“走进作者”放在“浏览课文,概说爱的故事”和“赏析词句,品味爱的细节”之后。
班上孩子独生子女多,父母离异重组家庭的情况较多,对“母爱”这一经典主题有些“审美”疲劳,对母亲不满多于感谢,对母爱享受多于回报。
针对这些情况,我舍作者教师、知青等身份,舍作者诸多荣誉和佳作,取最能拉近孩子与作者关系的内容,设计了这样一段话:肖复兴笔下的这位母亲竟是他的继母。
后妈难当啊!肖复兴曾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这样回忆他的继母:“当她刚进家门时,我硬是不肯喊妈妈;当她给我开家长会时,我愣是把她堵在教室门口;当我把生母的遗照挂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时,她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天天为它轻轻擦去灰尘;当我因淘气而受伤时,是她,用瘦弱的身体背着我一步一步、一米一米奔向医院;当三年自然灾害来临时,是她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将亲生女儿远嫁他乡。
童年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童年》【走进作者】高尔基(1868~1936)是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
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可夫,1868年3月28日生于俄国中部诺夫戈罗德的一个木工家庭。
4岁丧父,后来寄居在外祖父家。
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家庭。
高尔基从小就受到苦难生活的折磨,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走入社会。
在社会的底层,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做过跑堂的、看门的、搬运工人和面包师傅。
1884年他来到喀山,想进大学,但贫民窟成了他的“社会大学”。
底层的生活使他亲身体会到人民的痛苦,看到社会的丑恶。
这是他接触过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读过《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
高尔基憎恨丑恶的现实,同情人民疾苦,但他还弄不清楚如何变革现实生活,曾经有过苦闷和彷徨。
这是他正努力探索革命的道路。
1892年,在《高加索报》上用高尔基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高尔基早期的创作反映了劳动人民反抗沙皇统治、渴望自由解放的革命激情。
其中,浪漫主义创作占重要地位》尔继而老婆子。
1895年写的《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是出色的作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俄国农场破产,工厂倒闭,大批失业人群找不到正当职业,终于沦落为流浪汉。
高尔基本人就长期生活在他们当中。
高尔基发现流浪汉是一些不平常的人,在他们身上有不少好的品质,远远高出因循守旧、只追求庸俗生活的小市民。
因此,他不少的现实主义作品写的都是关于流浪汉的题材。
《切尔卡什》(1985)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1901年高尔基在彼得堡积极参加群众的革命活动。
目睹沙皇政府的种种暴行,作家感到无比的愤慨,在彼得堡文艺工作者反对沙皇的抗议书上签了名,支持工农革命的革命斗争。
当时高尔基已经预感到革命风暴即将到来,于是他为《生活》杂志写了充满革命激情的短篇《春的旋律》,但由于沙皇书报检察机关的阻挠,《生活》杂志只刊出了短片的结尾部分《海燕》。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走进作者】梁实秋(1903-1987),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北京。
1915年入清华学校学习。
1923年赴美,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主修欧美文学。
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
1949年6月,抵达台湾,长期执教于台湾师范大学。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
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二、【背景资料】梁实秋是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
他的散文小品,广泛涉及人生世态,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
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本文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作者用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
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
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
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他文章取材很世俗,人人都有此经历,一经点出其中的闪光点,自然引起普遍共鸣。
行文幽默、情趣高雅、文字简洁、文采斐然、文笔活泼,深得读者珍玩。
琐事入笔,典雅出锋,这是梁文的成功之处。
2、《雅舍小品》初版于1949年,收小品散文34篇。
续集于1973年出版,收作品32篇;三集于1982年出版,收作品37篇;四集于1986年出版,收作品40篇.四集合订本亦于1986年出版,共收文章143篇。
《雅舍小品》中的「雅舍」,即作者的居室.在抗战期间,作者因避战火而到了四川的北碚,跟同学吴景超夫妇合资在北碚买了一幢房子.由于房子筑在路边的山坡上,没有门牌,邮递不便,便用吴景超夫人龚业雅的名字,替居室命名为「雅舍」.后来,他应邀在重庆出版的《星期评论》写专栏,以「雅舍小品」为栏目,每星期一篇,每篇二千字,以笔名「子佳」发表,写了十多篇.虽然后来《星期评论》停刊,但「雅舍小品」还是继续写下去,散见于重庆,昆明的一些刊物.抗战胜利后,梁氏有意把作品辑为一册,交商务印书馆印行.可是由于当时内战方殷,终因纸张太贵而无法即时出版.直到台湾后,才由正中书局出版.内容大要《雅舍小品》的文章,本来都属于专栏式的作品,而且都是短篇,没有太大的连贯性.其中所写的,涉及不少作者熟悉的真人真事.根据作者自述,《雅舍小品》中的作品“虽多调侃,并非虚拟”,可以看出作品内容的真确性和写作的取向. 《雅舍小品》每篇作品不出二千字,写的都是身边琐事,生活随笔.既不涉及政治思想,也不谈中西文化问题.全书固然没有统一的主题,所写的都是独立成篇,而且题材多是随手拈来的.初看题目时,可能给读者平凡的感觉,但细看内容后,却又别饶趣味.像《握手》,《理发》,《衣裳》,《女人》,《男人》,《洗澡》,《牙签》等,平常人绝对想不到这样平凡的题目,竟然可写出这么丰富的内容.作者在《雅舍》一篇中说,他的作品是“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的.至于书名用“雅舍”二字,只在点明写作的所在地而已。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翻译: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塔的最高层。
文本探究
1.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哪? 飞来峰的塔上 前二句写飞来山上的塔有何特点?又是如何写的?
特点:极高 第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第二句以“见日升”,侧面衬托古 塔高耸,直入云霄。两句都是写塔高,为下文直抒胸臆蓄势。
明确:时间角度(前、后)。前:向前看。 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明君。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诗意: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去,向前看不到 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向后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主。
境遇:“前不见”、“后不见”表示时间无止无休。这 两句诗写了时间的长河无穷无尽,而诗人的生命短暂, 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就、空老 一生。写出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境 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孤寂之情。
首联: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远望) 颔联:望到了泰山神奇秀意丽、巍峨高大的景象。(近望) 颈联:望到了泰山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林的景象。(细望) 尾联:想象自己登上泰山顶峰,将四周群山看遍之景。(想象)
由远望到近望,再由细望到想象未来登上泰 山顶峰远望之景,“望”字是本诗线索,贯 穿全诗。
作家简介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 公。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创 作以论说文的成就最为突出。王安石当过宰 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 做“王安石变法”。有《王临川集》、《临 川集拾遗》等存世
二、创作背景
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 和齐、赵 ,期间曾赴洛阳 应举,不第。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 高适,三人同游。这诗是游泰山时所作。
走进作者内心
个节 日。 正是 因为作者对人生有着清醒的认识 , 才使他对生命格 : , 甚至是怨天尤人 、 上 玩世不恭上 , 我真为 自己感 到惭愧 。( 高敏 ) 从 以上几则论述 可以看出 , 通过这一课 的学 习, 多同学对生 很
外珍惜 , 促他在 书法艺术上建 立 了非凡 的成就 , 并督 终成一代 “ : 书
不断地创新 。
下 : 去。
同时 ,校本教研也将会促进教师专业 的发 展和教学质量 的提 :
( 者单位 山西省 太原 市 六十七 中学 ) 作
走进作者内心 , 取教 育力量 汲
— —
充分挖掘 新教 材的育人功能
文 / 绪 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刘
促进学生素质 的全面发展 , 塑造健全 的人格 , 是新课程改革 的 : 个教育工作者都应主动承担的责任 。
是部分精彩论述摘 录 : : 般, 白白地 度 过 了一 天 又 一天 。 父母 前脚 叮 咛 , 脚 忘 得 一 1 我后 = 二
一
1“ .况修 短随化 , 期于尽 ” 可见 , 终 , 死亡是人 生必然要 降临 的 : 古人的时光是在笔尖上逝去 , 净。 而我总是把青春耗 费在网上 、 音乐
・ 提高教学效率 , 这样研究 的结果也必将落实在课堂 , 服务于学生 的
课堂 教学 改革 的深入发 展 , 不但需要我们树立坚定 的信念 , : 更 发展 , 作用于学生学习质量 的提高 。 而教师专业 的不断发展 和教学 需要先进 的教育理论作 为支撑以更好 地去指导实践 。而校本教研 : 质量的提高则将会大大促进课 改的顺 利进行 。 则 可以针对课改实施过 程中教师所 面对 的各种 具体问题 为研究对 :
孙 中山先生 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历史 潮流 , “ 浩浩荡 荡, 顺我者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课前与作者对话的诗意开掘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课前与作者对话的诗意开掘-中学语文论文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课前与作者对话的诗意开掘黄祖庆课堂教学中,开头一般都有一个简介作者及背景的步骤。
传统的作法是学生看注释,教师再补充。
新课改后的做法是课前师生共同搜集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课堂上师生再进行对话。
但这两种形式大多流于浅表,往往是知识的补充,可以称为“走近作者”;只是走近,当然难窥全貌,更不可能走进作者的心灵。
笔者听过许多公开课,对于教学中的这一步,基本都是如此,似乎成了定式。
听多了,也就乏味了;更可怕的是学生产生了“审美疲劳”,他们不愿意说话,最后教师只好再做代言人。
试想:课本所选作家,哪一个不是大家?哪一个作家没有大量作品?哪一个作家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林贤治在《看灵魂》中描述道:“我不能想象,世界上有哪一片大陆会比惠特曼更辽阔。
在他那里,群山耸立,河川奔流,大路箭一样射向远方。
在他那里,所有动植物都因为人迹的出现而充满生气,既有急蹄,巨翮,强壮的枝柯,自然也有知更的啼唱,紫罗兰的芳馥,繁密的草叶在爱抚间变得碧绿和温柔起来。
在哥尼斯堡,那个喜欢散步的智者不是仰望灿烂的星空,就是俯视自己的内心,俯仰之间,摸索着通往人类的哲学道路。
康德是一个宁静的湖。
因为浩瀚,致使有翻卷不已的波澜也全被人们忽略了。
灵魂的博大使人敬畏。
爱因斯坦飚风似地,在宇宙间往来驰骋,虽或不见形迹,而在日后的圣殿的废墟中,却不难发现他的存在。
”这告诉我们:每个作家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就看你怎么与之交流。
其实与文本作者对话,就是从“走近作者”延展到“走进作者”,就是与作者的灵魂对话。
《孟子·万章下》中提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
“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
要做朋友必然要有心灵的沟通。
因此,我们必须具备与文本背后更广阔的作者思想对话的意识。
只有将文本架构于作者思想的坐标中,接轨于作者的文化视野中去审视、去解读、去对话,文本才会变得丰厚起来,才会真正形成对读者的一种召唤。
阅读体验 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5篇范例)
阅读体验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5篇范例)第一篇:阅读体验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阅读体验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学生与文本对话是基础,是根本,是学生调动自己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运用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取信息、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初始,是自我感悟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就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
朗读教学可以促进阅读教学的开展,真正有效的朗读教学是通过朗读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的生活气息,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而探求隐含在作品中的内涵。
体验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特征。
阅读体验,它能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引导体验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对话是以情趣为基础的。
情趣贯穿了阅读的全过程。
只要引发了学生的情趣,唤起强烈的朗读欲望,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去读,在阅读中去感悟、体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新课导入时,我关掉所有的灯和窗帘,教室里犹如黑夜,请同学们欣赏北京的夜景—整个北京城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一边利用CAI展示北京的夜景,一边配以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深深地吸引住了同学们。
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得到了沟通,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心理距离,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欲望。
于是,孩子们端起书本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了起来,走进北京的夜晚,体验北京的夜晚的明亮与辉煌。
课堂质疑,带着问题去体验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新课程理念指引我们要让学生勇于质疑,主动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去思,就能体验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体验到文章的美妙之处。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它的情节曲折有趣,课文内容虽然较长,但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出人意料的情节产生的吸引力,能抓住孩子的心。
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预习(解析)(部编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预习(解析)第十七课《古诗三首》一、《浪淘沙》(一)走进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二)创作背景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
一度奉诏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
但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
(三)诗句详解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译文】弯弯曲曲的黄河之中携带着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刷和狂风的蹂躏,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赏析】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带上我扶摇直上,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赏析】这两句诗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刘禹锡写诗常借物抒情言志,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称,和高高在上的朝中之位相似。
刘禹锡本在高处任职,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理想永远不会改变。
刘禹锡渴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并且有一番作为,纵然有困难也不改初衷。
由此可见,诗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多么让人欣羡!这首诗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气势大起大落,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
(四)字词过关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2.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走进作者 走进文本
走进作者走进文本导读:教学目标走进文本,感悟作家笔下的语言,体悟作家用词之精妙。
2.运用联系上下文、整合单元资源、走进作家等方法,理解文本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运用联系上下文、整合单元资源、走进作家等方法,理解文本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走近文本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生命,是美好而又崇高的。
我们书写课题时,一定要用心去书写,每一笔都要写得有力量。
你伸手在桌子上写,我在黑板上写。
(师生书写课题。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先写作者心中的问题,再写经历的三个事例,最后写作者的感受。
)教师要训练学生在表达上言之有序。
3.上节课,我们用小标题来概括了作者所写的三个事例,谁来记得?(板书)教师要训练学生在表达上言之有物,在这节课后面的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在表达上要言之有理。
(二)走近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杏林子,本名刘侠,1942年生于西安。
)(三)走进文本1.对话第一自然段(1)杏林子,常常想什么呢?谁来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作者说,她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你能说说作者都在什么情况下想这个问题的?(3)作者仅仅是想了三次吗?既然作者只讲述了这三个事例,那它们必定给作者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与对生命的深深的思考。
那这三个事例究竟让作者感受到了什么呢?请你静静地默读课文第二~第四自然段,静静地思考,智慧从宁静中来。
2.对话第二自然段(1)作者从“飞蛾求生”这个事例中感受到了什么?(2)作者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到了一股生命的力量,你能不能读书,体验这种生命的力量。
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这股生命的力量,那就请你把它圈起来。
(挣扎鼓动跃动……)(3)它为什么要“挣扎”?挣扎,这是一种怎样的反抗?它的挣扎源自它的一种欲望,什么欲望?(板书:欲望)读懂了这些,请你再读这句话,你会怎样读呢?(4)让我们再来对话那个“跃动”,作者为什么没有选用“舞动”、“跳动”,单单选了这个“跃动”?小结:这就是作家笔下的语言啊!字字包含了作家的心血!(5)小小的飞蛾,面临着死亡的时候,我相信,它在挣扎地同时,也一定在无数次的呼唤,呼唤什么?(教师手指课题。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课前与作者对话的诗意开掘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课前与作者对话的诗意开掘-中学语文论文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课前与作者对话的诗意开掘黄祖庆课堂教学中,开头一般都有一个简介作者及背景的步骤。
传统的作法是学生看注释,教师再补充。
新课改后的做法是课前师生共同搜集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课堂上师生再进行对话。
但这两种形式大多流于浅表,往往是知识的补充,可以称为“走近作者”;只是走近,当然难窥全貌,更不可能走进作者的心灵。
笔者听过许多公开课,对于教学中的这一步,基本都是如此,似乎成了定式。
听多了,也就乏味了;更可怕的是学生产生了“审美疲劳”,他们不愿意说话,最后教师只好再做代言人。
试想:课本所选作家,哪一个不是大家?哪一个作家没有大量作品?哪一个作家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林贤治在《看灵魂》中描述道:“我不能想象,世界上有哪一片大陆会比惠特曼更辽阔。
在他那里,群山耸立,河川奔流,大路箭一样射向远方。
在他那里,所有动植物都因为人迹的出现而充满生气,既有急蹄,巨翮,强壮的枝柯,自然也有知更的啼唱,紫罗兰的芳馥,繁密的草叶在爱抚间变得碧绿和温柔起来。
在哥尼斯堡,那个喜欢散步的智者不是仰望灿烂的星空,就是俯视自己的内心,俯仰之间,摸索着通往人类的哲学道路。
康德是一个宁静的湖。
因为浩瀚,致使有翻卷不已的波澜也全被人们忽略了。
灵魂的博大使人敬畏。
爱因斯坦飚风似地,在宇宙间往来驰骋,虽或不见形迹,而在日后的圣殿的废墟中,却不难发现他的存在。
”这告诉我们:每个作家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就看你怎么与之交流。
其实与文本作者对话,就是从“走近作者”延展到“走进作者”,就是与作者的灵魂对话。
《孟子·万章下》中提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
“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
要做朋友必然要有心灵的沟通。
因此,我们必须具备与文本背后更广阔的作者思想对话的意识。
只有将文本架构于作者思想的坐标中,接轨于作者的文化视野中去审视、去解读、去对话,文本才会变得丰厚起来,才会真正形成对读者的一种召唤。
《爱的教育》导读活动设计
《爱的教育》导读活动设计一、走进作者:通过书籍封面图引入,学生能够了解作家信息导入:各位同学大家好,相信各位同学在家里面、学校里面,都会感受到周围人的爱,在家里我们受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细心呵护,在学校里面我们接受着老师的谆谆教诲,享受着身边同学带来的欢乐,这些都是不同的爱。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意大利作家阿米琪斯的《爱的教育》,去感受爱的力量。
1.我们先来简单认识一下这位作家他的全名:埃迪蒙托·德·阿米琪斯,这个意大利人,是世界知名的文学作家。
阿米琪斯在少年的时候,就去都灵上学了。
这里特殊说明一下:都灵是皮埃蒙特大区的首府,就像中国一个省的省会城市一样。
在十五岁的时候,这位年轻人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他的代表作《爱的教育》这本书,第一次发表于1886年,距今已经近150年了。
他的这本书,也被翻译成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被世界各地的读者广泛阅读。
2.通过书名猜内容同学们,当你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你觉得这本书是讲什么的呢?有的同学说:里面有爱,跟爸爸妈妈有关吗?还有的同学说:教育,难道跟老师有关系吗?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畅所欲言,说说你通过书名,对这本书内容的猜测。
过渡:说了这么多,看来大家对这本书有不同的理解。
接下来跟着老师一起,通过分析目录来看看这本书。
二、走进作品:通过分析书籍目录,学生能够了解这本书的类型1.分析第一章关键字:首先,我们看看第一章的目录,你在里面看到了什么?你能猜出来这些故事描述的是谁吗?看看老师找的内容:开学、我们的老师、同窗好友、二年级、学校,我猜,这是一本关于小学生故事的书籍。
2.分析章节猜类型: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章节的名称:10月、11月、12月……我们发现,章节名称是按照日期划分的,所以,有没有可能跟日记或者周记有关呢?3.揭晓答案:其实,通过分析章节内容和章节名称,我们已经推断得八九不离十了。
这本书是以一个名叫“恩利科”的意大利小男孩的视角编写的,讲述了自己和同学的成长故事。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作者:黄祖庆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4年第02期课堂教学中,开头一般都有一个简介作者及背景的步骤。
传统的作法是学生看注释,教师再补充。
新课改后的做法是课前师生共同搜集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课堂上师生再进行对话。
但这两种形式大多流于浅表,往往是知识的补充,可以称为“走近作者”;只是走近,当然难窥全貌,更不可能走进作者的心灵。
笔者听过许多公开课,对于教学中的这一步,基本都是如此,似乎成了定式。
听多了,也就乏味了;更可怕的是学生产生了“审美疲劳”,他们不愿意说话,最后教师只好再做代言人。
试想:课本所选作家,哪一个不是大家?哪一个作家没有大量作品?哪一个作家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林贤治在《看灵魂》中描述道:“我不能想象,世界上有哪一片大陆会比惠特曼更辽阔。
在他那里,群山耸立,河川奔流,大路箭一样射向远方。
在他那里,所有动植物都因为人迹的出现而充满生气,既有急蹄,巨翮,强壮的枝柯,自然也有知更的啼唱,紫罗兰的芳馥,繁密的草叶在爱抚间变得碧绿和温柔起来。
在哥尼斯堡,那个喜欢散步的智者不是仰望灿烂的星空,就是俯视自己的内心,俯仰之间,摸索着通往人类的哲学道路。
康德是一个宁静的湖。
因为浩瀚,致使有翻卷不已的波澜也全被人们忽略了。
灵魂的博大使人敬畏。
爱因斯坦飚风似地,在宇宙间往来驰骋,虽或不见形迹,而在日后的圣殿的废墟中,却不难发现他的存在。
”这告诉我们:每个作家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就看你怎么与之交流。
其实与文本作者对话,就是从“走近作者”延展到“走进作者”,就是与作者的灵魂对话。
《孟子·万章下》中提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
“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
要做朋友必然要有心灵的沟通。
因此,我们必须具备与文本背后更广阔的作者思想对话的意识。
只有将文本架构于作者思想的坐标中,接轨于作者的文化视野中去审视、去解读、去对话,文本才会变得丰厚起来,才会真正形成对读者的一种召唤。
我的阅读心得走进作者的世界
我的阅读心得走进作者的世界阅读是一种美妙的体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的世界,走进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每本书都如同一扇窗户,展示给我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我走进作者的世界的旅程中,我收获了很多,这让我更加热爱阅读,并不断探索更多的故事和思想。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作者都有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有的作者善于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让人惊叹不已;有的作者则更偏向于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情感波动。
无论是何种风格,每本书背后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让读者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作者的个人世界。
在阅读中,每当我遇到喜欢的作品,我总是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
他们的思想和故事能够触动我的内心,引发我对生活的反思。
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思考过程,就像是亲身经历一样。
这种共鸣让我更加珍视每一本书所带给我的感受,也促使我更加努力去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深层次的意义。
当我走进作者的世界,我也能够更加敏锐地观察和思考。
每当读完一本书,我总会在书中找到一些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这让我不仅仅止于阅读,更能够深入思考并与他人交流。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思考,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书中的内容,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这样的思考和交流,让我在阅读中得到了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进入作者的世界不仅仅是了解他们的思想,也是了解他们的创作背景和动机。
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可以让我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细节和情节。
例如,一位经历过战争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可能会表达对和平的追求和对战争的反思。
这样的了解让我在阅读中更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感和理念,也能够更加深入地领略作品的内涵。
阅读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和乐趣,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连接。
通过阅读,我可以与作者建立起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仿佛我们之间有着某种奇妙的联系。
这种情感的连接让我感到温暖和被理解,也使我更加期待着读下一本书,继续走进下一个作者的世界。
阅读是一个既个人又共享的过程。
每个人在阅读同一本书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9.《古诗三首》
第九课古诗三首【理解句子】理解重点句子才能明细课文内容(一)暮江吟①【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②水中,半江瑟瑟③半江红。
可怜④九月初三⑤夜,露似真珠⑥月似弓。
【注解】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做的诗。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②残阳:快要落山的太阳;③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④可怜:可爱;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⑥真珠:这里指珍珠。
【翻译】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青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似珍珠圆润,新月如弓弯弯。
【走进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全诗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两幅图景: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生、露珠晶莹的朦胧夜景。
诗歌的前两句写夕阳照射中的江水。
作者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波光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
作者通过对“露”“月”进行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把一幅绝妙的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
(二)题西林壁①【宋】苏轼横看②成岭侧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④真面目,只缘⑤身在此山中。
【注解】①题西林壁: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②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③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④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⑤缘:因为。
【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走进作者】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阅读文学名著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阅读文学名著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阅读,尤其是文学名著的阅读,越来越成为高中生学习的重要部分。
如果仅仅是浮光掠影地粗读,或者仅仅是处于高考的需要进行功利性閱读,那么这种阅读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笔者以为,阅读文学名著,必须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如此才可以实现真正的阅读,才能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下面结合两部名著(节选)谈一下沟通作者内心世界的途径和方法。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一篇著名散文。
如果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就不可能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写了作者在“由于某种奇迹”“可以睁眼看”世界的三天中的活动。
文章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生活的高度赞美。
但如果仅仅把这些作为文章的主旨的话,那就未免太片面了。
作者为什么要设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呢?因为作者意识到“那些有视觉的人显然看得很少。
对于世界上充盈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万花筒般的景象,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在光明的世界中,视觉这一天赋才能,竟只被作为一种便利,而不是丰富生活的手段”。
作者为此感到“可惜”,想通过自己的“设想”来证明拥有光明的愉悦和幸福,并劝诫人们珍惜这种幸福,这就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写到:“(看得见的人们)充分利用每一个感官,通过自然给予你的种种接触手段,为世界向你显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而自豪吧!”由眼睛而感官,由视觉而感觉,由“光明”而“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这种渐次扩展的期望是对文章主题的升华。
而五官二残的海伦·凯勒能够如此真诚地劝诫一切正常的人们,可见她的博爱和胸襟,这一点可以看作对本文主旨的补充。
海伦·凯勒自幼两耳失聪,双目失明,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中,对声音、色彩全无记忆和感觉,因此文章中所写的情景全凭想象而来——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我们也不应该因此把本文看成是“一个失去视力的作家的可怜的幻想”,而应该对作者的想象作正确的解读。
走进作者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 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 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 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 儿!”即日授印去职 。离开官场 回到家园,从事耕读。次年写下 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的诗篇。 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 的颂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归 园田居》其三,从内容上是一首 田园诗,从形式上是一首五言古 诗。标题的意思是“回到农村居 住”。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 活。
•陶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 、咏怀诗 和田园诗三大类 。而田园诗数量 最多,成就最高。
小学三年级文学名著推荐
名著推荐三年级老师的话: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亲爱的三年级同学,惬意的暑假开始了。
这个暑假,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名著,去那片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吧!老师们帮大家推荐了15本书,你对那几本最感兴趣呢?不妨先读读下面的内容介绍,然后选出你感兴趣的五本书去读一读,写一写,跟大家一起分享你的读后感受吧!一、乌丢丢的奇遇【走进作者】金波,北京人。
出版过诗集《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影子人》、《白城堡》、《追踪小绿人》等多部。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优美的童话故事,优美之中透着些许忧伤。
作品围绕‚乌丢丢‛这个可爱的木偶形象,通过十四行花环诗首尾相扣的神奇叙事手法,展开了优美而忧伤的奇遇。
乌丢丢因为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获得了生命,他珍惜生命的可贵,他懂得用爱滋养生命,他用爱回报生命……爱,让乌丢丢的生命变得鲜活。
爱,让乌丢丢和老诗人的友情变得神圣。
【人物形象】布袋爷爷:高高的个子,长得很瘦。
耍木偶戏的一个老爷爷。
独脚大侠乌丢丢:是个木偶,只有一条腿,喜欢蹦来跳去。
青年的吟痴诗人:年轻斯文,玉树临风,有诗人的儒雅气质。
老年的吟痴诗人:精神高昂,头戴遮阳帽,肩挎双肩背,就像一个旅行家。
可人:一个漂亮美丽的小姑娘,身上还有一种魔力。
珍儿:一个美丽善良的小姑娘,一腿长一腿短,拄着一只小拐杖。
小脚丫:一个仅有脚丫儿的半截腿,大拇哥还常常一翘一翘的。
木偶套娃:木头小姑娘,皮肤白白的,她长得像外国女孩儿,一身镶着银边的绿斗篷,眼睛大大的,脸蛋粉扑扑的。
种鸡蛋花的小姑娘芸儿:有梦想,敢于行动,并且坚定梦想的小姑娘。
二、小猪唏哩呼噜【走进作家】孙幼军,193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一生跨越了许多不平凡的时代。
童话般地创作了一部了不起的童话——《小布头奇遇记》,感动了几代人,成为经典。
听说他是个怪老头儿,以前在‚五七‛干校劳动时照看过猪,为了赶走到猪圈里偷食的硕鼠,他还扛着猎枪去捕杀过老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 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 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 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 儿!”即日授印去职 。离开官场 回到家园,从事耕读。次年写下 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的诗篇。 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 的颂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归 园田居》其三,从内容上是一首 田园诗,从形式上是一首五言古 诗。标题的意思是“回到农村居 住”。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 活。
•陶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 、咏怀诗 和田园诗三大类 。而田园诗数量 最多,成就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