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几点尝试-2019年文档
做有温度的外来务工子女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杨 伟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地处集镇中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偏多。
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就像一只只“流动的花朵”,他们常常随父母离开自己的家乡,到父母工作的地方上学。
外来务工人员因家庭结构、生活习惯、家庭氛围、文化程度、工作性质等方面的不同,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
本文结合实际,浅述幼儿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下简称外来幼儿)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一、观察,发现教育问题案例1:浩浩的爸爸妈妈来我镇打工,平时工作比较忙。
为了照顾浩浩,爷爷也跟着一起过来了。
浩浩就读于我园中班,平时和爷爷在一起的时间较多。
在幼儿园,浩浩很少主动跟其他幼儿交流。
当看到其他幼儿玩游戏时,他总想加入其中,但不懂得交流。
如果其他幼儿不想和他一起玩,他就会用“破坏”的方式进行回应。
教师观察发现浩浩的这一行为后,鼓励他与其他幼儿友好沟通。
同时,与浩浩的爷爷进行了交流,希望爷爷在家能给予浩浩一定的规则约束,引导他与同伴友好相处。
但是,浩浩的爷爷却说:“浩浩在家也是这样,等他长大了就好了。
”案例2:俊俊是大班第二学期来我园插班的。
他的爸爸上班,主要由妈妈负责照顾。
每次集体活动时,俊俊都是坐立不安,小手到处摸,甚至在电器设备上乱按。
为此,教师特地去他家家访。
据俊俊的妈妈介绍,俊俊在家里总是到处跑、到处摸,说了他很多次就是没什么效果。
案例3:转眼进入大班了,林林的妈妈多次要求教师教授拼音,并声称林林在幼儿园没学到什么,整天就是玩游戏。
教师经常在午检时从林林口袋里发现班里的玩具,问她为什么要把玩具放在口袋里,林林说她想带回家玩,因为妈妈不给她买玩具,在家没玩具玩。
从以上几个案例中不难发现,外来务工人员有的因为平时忙于工作,而疏于对幼儿的陪伴和教育;有的因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不能正确理解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教育特点,教育理念没有及时转变。
因此,他们在教育方面存在不同的问题。
如何做好外来子女教育,促进家园协同推进呢?我园在实践中采取一些针对性策略,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从社会层面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
从社会层面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一、背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镇)、非农产业转移,并随之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进城农民工子女。
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也就被提上了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重要日程,相应地,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一项影响范围广、设计方面多、解决难度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和政府各部门的统一协调和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地解决。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不能适龄入学及失学问题严重;入学、就学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明显;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频繁流动打乱了学校既有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秩序;不同地区教育内容的衔接问题日益突出;简陋的民工子弟学校与大量的低成本入学需求成为政府管理上的难题。
二、意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伴随着农民工进城数量规模化而产生的,是在农民到农民工的转变和农民工自身状况的变化过程中而逐步出现的。
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问题表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任重而道远的问题。
因此,研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从长远目标出发,认真进行调研工作,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治理,真正让农民工子女受益,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三、建议:解决外来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是全社会的一项工作,不是单靠教育行政部门所能完全解决好的,为切实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点滴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点滴【摘要】如何让这些孩子很快的融入崭新的班级,使他们迅速适应城区的教育方式,得到比较良好的教育,消除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呢?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尝试做了以下努力,供大家一起探讨分享。
走进内心,用爱感化;寻找症结,因材施教;营造氛围,友情促化;家校沟通,促其转化。
【关键词】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教学点滴近年来,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他们的子女也随父母来到城区入学,而对于这些随着父母来到城区就读的孩子们,他们相对城区孩子来说,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再加上家庭教育及环境等原因,相对而言,他们属于学校人际关系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让这些孩子很快的融入崭新的班级,使他们迅速适应城区的教育方式,得到比较良好的教育,消除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呢?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尝试做了以下努力,供大家一起探讨分享。
1.走进内心,用爱感化这些孩子来到一个全新、陌生的群体之中,面对语言沟通的障碍、家庭条件的差异,在心理上他们往往表现出自卑、压抑、焦虑;在学习上,他们往往缺乏信心,基础较差,经常受到家长的指责、同学的歧视,他们的内心是多么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作为教师,我应该努力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对他们”多关爱,多理解,多帮助,多宽容”,用真诚的心去和他们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
让他们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们,老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
”亲其师而信其道。
”当我们以真诚善良的心灵为其示范领航时,他们自然就会消除恐惧、自卑的心理,主动地向我们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亲近我们,从而主动接受我们的教育。
如李某是从河南老家转入我班的,刚来时自制力很差,坐不住,对学习不感兴趣,没礼貌,为了去除他的这些缺点,提高学习效率,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找他闲谈,拉家常,谈我的童年,跟他说我在小学时也是一位不太遵守纪律的学生,后来我是怎样改掉坏习惯的事。
还让他帮我送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发现他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
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随着这一迁移,大量的流动人口子女也随父母来到城市读书,但是,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入学贵等问题就成了目前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
由于居住地不稳定,人户分离、社会地位的不确定等,许多流动人口家庭不能像非流动人口家庭那样抚养与教育自己的子女,从而其子女的教育和健康成长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问题。
尤其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由于民工在社会甚至在流动人口中的弱势、边缘地位,经济收入,文化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使得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入学上受到更多的限制。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追求公平必须解决的命题之一,“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2003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北京市接受务工农民子弟学校时写下这句话。
如何能保证这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并使之接受良好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1.多种制度的不合理结合造成的。
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子女城市就学难的主要原因。
虽然国家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然而现实生活中,没有城市户口的孩子,不能享受划片招生待遇。
另外,一些公办学校千方百计设置门槛,甚至暗中强迫交纳“赞助费”,这些现象的存在将一些农民工子女挡在了校门外。
2.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教育资源的地区性差异十分明显,有的城市的学校已经饱和,入学机会很小,因为涌入学校的农民工子女迅速增多,教育资源不足导致很多公办学校难以敞开接受全部前来报名的农民工子女3.农民工社会地位问题。
农民工是流动人口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经济收入微薄,社会地位较低,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
其所处的社会地位限制了子女方便就学及选择优质资源学校的权利。
二、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途径1.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首先,要认识到教育是“全民教育”,农民工子女享有受教育权利,而且是平等的教育权利。
班主任加强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有效策略
班主任加强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有效策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带着家庭来到城市生活和工作。
对于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加强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以下是一些建议。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特点。
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情况往往比较特殊,他们面临着家庭经济困难、父母亲不在身边、文化适应等问题。
班主任需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与他们建立亲近的关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
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包括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外来务工子女往往生活条件较差,家庭环境不利于学习。
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文化活动、设立图书角、开设兴趣小组等方式,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可以与社区合作,争取政府和社会资源的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帮助。
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于外来务工子女,班主任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项目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班主任还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让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和信息。
加强学习和生活的指导。
对于外来务工子女来说,学习和生活上都面临着许多困惑和挑战。
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生活态度,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指导。
可以组织学习方法讲座、生活技能培训等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与家长积极沟通合作。
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往往忙于工作,对子女的教育关注不够。
班主任可以与家长积极沟通合作,分享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互动平台、家访等方式,加强班级和家长的联系,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在加强外来务工子女教育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和责任。
班主任不仅要具备优秀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沟通、组织和引导能力。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
、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所存在的
恿其他 同学对 他们 进行 言语 上 的侮 辱 , 嘲讽 和 不 友 善 ,对 于 面 对 陌 生 生活 和
让他 们 觉得 学校像 家 一样 温 暖 。
( 三 )深 入 了解 ,生活 、 学 习两方
面指 导
主 要 问题
学 习环 境 的外 来 务 工子 女 来 说 ,精 神 文化 素 质 不 高 、生 活压 力 大 、收 上有很大冲击 ,惧怕学校生活。
学校 应该 不 断强 加 自己 的师 资 力
入水平偏低、物质资源缺乏、房屋住
宿 困难 都 是 外 来 务 工 者 的 真 实 写 照 。
由于 外 来务 工人 员大 多 工作 辛苦 ,
量 ,组 织 师 资 ,了解 和 归 档 每 一 位 外
来 务 工 子女 的档 案 和 家 庭 情况 ,对 于 由于外来务工子女 的生活水平和教育 带来太大关注 .这样长期积压会给他 情况特别艰苦 的学生 ,还应该多进行 与城市差别太大 ,造成了他们 生理和 们 的心理带来很 大的失落感 ,从而产 生 活 上 的交 流 ,尽 可 能地 为 他 们 解 决 心 理 上 的 巨大 落 差 ,对 城 市生 活 充 满 生 一 系列 的心 理 问题 。 困难 。不 仅 t u ] t l : ,还 需 要 跟 家 长 保 持 生 活 艰 苦 ,无 法 做 到 在 精 神 上 给孩 子
了新奇也更加 的惶恐和不安 ,大多数 学校都只是给外来务工子女享有普通
教 育 ,但 是 他 们 身 上 所 存 在 的 问题 却 是 各 种 各 样 的 ,无 法 在 学 校 和 家庭 接
二、对 于学校 应该 如何应对外来
务工 子女 教育 问题 的几 点建 议
关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精选文档】
关于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在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经济制度改革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甚至城镇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留守学生也在逐年增加,这一点在我县尤为明显。
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地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回大量资金为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回乡创业积累一定资本。
但是其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发人深思。
虽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努力促进教育起点、教育过程的公平,但就单县目前情况来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城区校舍不足,乡级校舍闲置。
我县农村学校学生逐渐减少,逐步流向县城或集镇,给县城或集镇学校带来很大的招生压力,同时也产生乡级校舍闲置的现象。
由于部分农村小学缺少多媒体、音、体、美、计算机房等功能教室,无法开设最基本的课程,基本的课外活动得不到保证。
再加上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经济状况改善、外出务工父母亏欠心理的支配下,自然要选择城区教育质量好的学校去读书。
这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扭转的趋势。
2.留守学生心理失调,行为极易失控。
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无法及时与父母沟通、交流。
苦恼时得不到安慰,成功时得不到表扬,失败时得不到鼓励,彷徨时得不到引导,就会导致了这批孩子心理有缺陷,或娇气,或霸气,或内向孤僻,在学校也不太受老师的欢迎。
他们自制力弱,长期无人管束,不少孩子形成了性情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出现偏执、畸型、娇横、冷漠、自私等人格障碍,甚至有留守学生曾有过自杀意念。
近年,在本县一所比较著名的私立学校就曾出现过留守学生自杀惨剧。
二、几点建议解决好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是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1.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根据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建议县委、县政府要充分考虑当地人口增减、城市发展,及时调整我县教育规划,适时新建、扩建校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来考虑城乡架构、产业的分布、功能配套及教育布局。
班主任加强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有效策略
班主任加强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有效策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将自己的子女带到城市工作。
这些外来务工子女往往面临着许多教育问题,如适应城市生活、学业成绩不理想、家庭关系紧张等。
班主任在这一群体的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制定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加强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工作。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班主任加强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外来务工子女由于父母工作繁忙、生活环境变化大等原因,常常会面临心理健康问题。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处理情绪问题,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心理咨询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其他学生相比,外来务工子女更加需要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
班主任可以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多关心、关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到家的温暖。
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三、关注教育教学质量外来务工子女由于家庭环境等原因,往往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班主任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学习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在教学中,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班主任还可以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达到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的目的。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于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至关重要。
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文艺活动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五、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外来务工子女由于家庭环境等原因,对未来的规划和定位较为模糊。
班主任可以在日常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吴鸿燕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9年第27期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也相应增多。
我校也有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作为一个个独特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
怎样才能使这些“流动的花朵”健康茁壮的怒放,让他们积极融入、适应现有的生活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学习习惯一、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1.学习方面(1)学习基础差在务工的子女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从原籍地转学。
他们中很少有人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
他们在起点就输给了其他同龄的孩子。
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相对低于城市地区。
因此,他们的基础学习较差,他们必须跟上迁移后的学习进度。
这是暂时的困难。
(2)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各地区之间基础教育的差距。
越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越好。
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正。
学习不良引起的连锁反应也有重要原因。
因为他们在学习中很久没有被老师承认,也没有成就感,所以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
为了取得同样的学习成绩,他们往往要付出比其他人多好几倍的努力,这使他们身心俱疲,更不愿意学习。
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学习都没有计划,而且通常懒得动脑筋,也不积极思考;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没有回家做作业的习惯。
个别高年级学生甚至逃学,夜不归宿的现象。
2.心理方面(1)自卑心理为了生存,外来务工人员来到这里与他们的孩子谋生。
他们大多从事该地区最低水平的艰苦工作。
如:小商贩、摊贩、油炸饼等临时性工作,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他们仍然过着艰难的生活。
将这些孩子与当地其他孩子的交往中,所造成的失落感是不可避免的。
(2)焦虑心理外来务工人员由于自身的文化素养、科学体系中对家庭教育知识的缺乏以及教育态度的简单粗暴等原因,受教育程度很低。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发展问题探讨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发展问题探讨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将子女带到城市,让他们接受城市的教育资源。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的教育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发展问题,以期提出解决方案。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常常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他们的子女面临着经济困难。
这就意味着他们无法提供给子女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资助力度,确保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的适应能力较差。
他们对城市的环境、文化和教育体制都不熟悉,很难适应新的生活。
学校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关怀和帮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适应培训和辅导,并建立起与家庭的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困难并及时解决。
由于工作的忙碌,外来务工人员常常无法给予子女足够的关注和陪伴,导致他们的家庭教育受到影响。
家长也需要更多的关心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尽量争取更多的时间与他们相处。
政府可以推出一些措施,如延长夜间学校和托管机构的开放时间,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更多的活动和学习机会。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发展中的语言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由于经济原因,他们往往无法提供给子女学习外语的机会,导致子女在语言能力上落后于其他城市孩子。
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语言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追赶上其他孩子的学习进度。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发展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政府、学校和家长都需要共同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以确保他们能够融入城市的教育系统,并拥有良好的教育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城市教育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浅析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
浅析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改革开放之后,外来务工人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群体出现在社会中。
当然他们当中的一些子女也会随之一起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生活和学习,几乎每一个学校都会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可就在这个就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工作以来笔者一直担任着初中的语文教学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通过多年的调查、观察以及和个别学生的单独谈话,再加之一些思考,我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表现及成因做以下几点总结:一、家庭教育滞后,学生生活常识缺乏外来务工人员,为了生活,来到城市打工赚钱,而作为父母,他们打心底里不想自己的子女成为留守儿童,所以他们带着孩子来到陌生的城市打拼生活。
由于经济生活的压力,白天的劳碌已经使他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另外,再加上有些家长自身知识的贫乏,也无法对孩子做出正确的指导,更不用说和孩子进行心灵上的交流,更有甚者连许多生活的常识也会忽略。
例如在上《端午的鸭蛋》这一课时,课前导入我先从向学生问我国的传统节日入手。
我在黑板上写下“传统节日”四个字,并在“传统”两字下方专门标注了着重号,本以为如此简单的问题学生会回答得很轻松,可是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
有的同学竟将“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儿童节等也写在了黑板上,还有的同学把圣诞节也认为是传统节日,而真正的一些传统节日竟然听都没有听说过。
学生的无知让我感到很无奈,看着他们一张张稚气未脱的笑脸上天真无邪的表情,我感到很痛苦,也很无奈。
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复杂了,生活中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面对这个无奈而又痛苦的局面,我没有生气,我想:虽然我们代替不了孩子的父母,但我们可以像父母一样把这些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让这些孩子们有所了解,美好的生活传统不应该在他们身上流失。
二、厌学严重,勤学缺失课堂学习困难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一大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多来自农村,因为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学生很难系统地学习课本知识,老师也无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这就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体系不完整的后果。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发展问题探讨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发展问题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带着家人来到城市工作和生活。
他们的子女在城市的成长教育问题却备受关注。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发展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是教育资源不足。
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定居在城市的基层社区,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子女的教育质量往往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在城市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通常面临着适应问题,家庭条件较为贫困,他们与城市本地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经历有较大的差距,这也给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困难。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工作的忙碌和家庭的经济压力,往往缺乏对子女的有效教育引导,这使得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人生导向和健康的成长环境。
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教育水平较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育能力也较为有限,这也会影响到子女的学习和发展。
社会各界也可以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关爱和支持力度,开展更多的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指导和生活帮助。
在家庭教育方面,社会各界可以开展更多的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提供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社会各界也可以设立更多的奖励机制和资助项目,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努力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长动力。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发展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家庭本身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并重视这个群体的教育问题,共同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几点尝试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条件差,学习环境不尽如人意
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给子女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严重制约着子女的学习。
没有孩子专用的学习房,没有电脑的占大多数。
多数家庭除了学生的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
孩子在家庭中没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和必要的文化设施条件,这对学生的文化学习、知识面的拓宽都是一种很大的制约。
2.家长文化程度低,缺乏辅导子女学习的能力
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有的家长在调查表中填高中毕业,实际上只是念过高中,并没有毕业。
大部分的家长不懂普通话或不会正确发音,会英语的几乎没有,所以很难辅导孩子的学习。
3.绝大多数外来务工家长对学校教育配合不够
大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家长的责任和义务是养孩子,只要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不出事、不闯祸就放心了;孩子送进学校,就由学校管教,一切拜托老师。
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打工者对子女的教育,可归纳为:“一吓二托三代替”。
“一吓” 就是吓唬孩子,常用“不好好学习就送你回老家吃苦去”来“激励”孩子好好学习;“二托”就是“全拜托”学校老师了,或是
全拜托”孩子的“自觉”了,在他们看来“树大自然直”,因此孩子大了自然也会好起来的;“三代替”是指教育方法的简单
化:一是用“明天去问你们的老师去”来代替对自己孩子的辅
导,二是用唠唠叨叨的说教来代替对自己孩子的引导,三是用简单粗暴的打骂来代替对孩子耐心细致的教育。
4.家庭教育方法简单
外来人口学生成绩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也相对较好;成绩差的学生,家庭教育方法也相对较差,显示了家庭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在座谈会上还了解到,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内容不熟悉,对家长应当履行的职责不了解,有的甚至连什么是家庭教育都搞不清楚。
二、采取措施,持之以恒
1.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
这部分人员子女存在着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心理。
在行为上,他们有时盲目自尊、任性,听不进教师和同学们的劝告,所以经常犯错误;在学习上,由于基础差,又充满着自卑与自弃,以至于学习越来越跟不上;在思想上,有迫切改变自己的需要,有渴求教师关注的需求,有喜欢和同学平等相处的愿望。
针对这些心理特点,一方面加强心理预防,包括家庭环境、性格调节等,通过预防性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训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宽容之心对待,查明学生问题的根源,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适时对症下药。
2.营造尊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良好校园氛围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活条件较差, 外在的卫生、 形象等经常 受人鄙夷,会因此而产生不健康心理。
但另一方面,艰苦的生活 培养了他们的承受力, 对待事物更具责任感。
学校应该首先端正 态度,从教师做起,公平对待每一个农民工子女,针对他们的特 点进行合理引导,让他们增强自信心,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教育 学生要尊重他们,不歧视,不苛刻,一视同仁。
外来务工人员子 女自然、 质朴、 真诚和热情等特点决定了他们有着别人不具备的 闪光点,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受教育的环境,构建平等、 民主、充满信任、能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的校园氛围。
3. 组织各种活动, 减轻思想压力
学校和班级应以培养学生的群体观念、 合作意识、 友爱情感 为重点,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设计、开展外来务工人 员子女擅长的优势活动, 让他们在与同龄的人际互动中, 信心和自我
表现能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培养他们自信、
乐观的性格。
同时,也可采用榜样示范法、讲座辅导法等,教给 他们一些交往技巧和方法, 让他们在与同龄的人际互动中, 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体会同伴间美 好、真挚的情谊。
4. 爱心呵护,严格管理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爱是教育的前提,作 为教师,首先要端正思想,“摘下有色眼镜”,努力走进外来务 工人员子女的心灵世界,对他们“多关爱一点,多理解一点,多
帮助一点,多宽容一点”,多与这些孩子谈心,和他们交朋友, 努力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快乐,消除 他们的困惑,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要常抓养成教育,培养 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5. 加强德育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控能力弱, 但是可塑性、 模仿能力 却很强,因此教师应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行为规范训练融合一 体,进行培养。
对每一条行为规范的意义、作用及具体要求反复 讲清、加以示范,然后加以训练,让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同时,利用他们的可塑性进行文明礼貌、 诚实谦虚、 知错能改等品质教增强自 增强
育。
不断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向好的榜样学习,通过竞争促使落后的向先进的学习。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不能只是空洞的进行说教,而应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法使学生心灵受到感化。
6.强化基础知识,实施分层教学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不同的省份,教材版本不同,教学质量不高,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欠缺、学习习惯不好,自信心不足。
因此老师要做好辅导工作,确定辅导的对象、帮扶的内容、帮扶的时间,制定帮扶的具体计划,不让他们在学习上掉队。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实施分层教学,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7. 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基础。
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工作、生活的需要,常常早出晚归,与学校的联系少,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了解不多,加上受教育有限,文化水平较低,缺乏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
学校应成立家长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识、方法,进一步规范家长行为,全面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
师要走进家庭,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生活情况,时指导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也是终身课堂。
所以要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质量,就必须要家庭教育的质量。
8. 拓展沟通渠道,形成教育合力
英国著名的《曼彻斯特调查报告》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教育环境内,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两倍于社区与学校
两项因素的总和。
”可见家庭教育在培养教育孩子健康成长过程
中的重要性。
学校方面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方便家长在会上相互
切磋,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
教师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交流座谈,同时向家长们通报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孩子的学习情况,请家长为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孩子成长提意见和建议,使家
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
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伴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走入城市。
做好这部分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推进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