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专题22 种群和群落
2013高考真题汇编生物第八单元专题22 种群和群落
第八单元生物与环境专题22种群和群落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
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解析:选C。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联系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及能量流动的特点,逐项进行解答。
鹰是黑线姬鼠的天敌,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引起黑线姬鼠种群密度下降,A项正确。
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280×100÷2÷140=100只/hm2,B项正确。
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与种群中个体的数量无关,C项错误。
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含有的能量越少,D项正确。
2.(2013·高考浙江卷)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解析:选B。
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该种群开始个体总数为100,一年内新出生个体数为20,因此该种群的年出生率=20/100×100%=20%,故A项错误。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参与生殖的个体数越多,出生率就越高,故B项正确。
2023年高中生物必修种群与群落知识点总结分析
种群和群落第一节种群的特性种群: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注意】(1)两个要素:“同种生物”和“所有个体”各个年龄段的个体/雌雄个体(有性别差异的生物)(2)两个条件: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存在的种群必须有一定期空限制(种群的时空界线随研究工作方便性划分)(3)两个方面:宏观: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微观: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辨析】种群、个体、物种(1)种群所具有的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性是个体所不具有的,个体只能由出生、死亡、年龄、性别等特性。
(2)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内可以有多个种群,但同一种群内的个体都为同一物种。
特性:数量特性、空间特性、遗传特性种群的数量特性:(一)种群密度(最基本数量特性):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表达方法: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面积或体积特点: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差别很大;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
意义: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期期内的数量。
应用:农林害虫的监测、预报;渔业捕捞强度的拟定(二)出生率和死亡率:含义:出生率:单位时间内新个体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个体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含义:一个种群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
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学科交叉】中国人口增长:出生率>死亡率城市人口增长:迁入率>迁出率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增长率下降。
(四)年龄组成:含义: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类型和特点:【说明】1.处在生殖前年龄的个体称为幼年个体(幼体);处在生殖年龄的个体称为成年个体;处在生殖后年龄的个体称为老年个体。
2.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一定保持稳定。
2019版高考生物(课标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22 种群和群落
例1 (2017山东济宁上学期期末,27)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 ) A.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 B.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 C.年龄组成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 解析 种群数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等决定的,A 错误;应用样方法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B错误;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 虫的雄性个体,可影响雌性个体的繁殖从而降低出生率,故可影响种群 的密度,D错误。 答案 C
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比较理想 解析 Nt+1/Nt=1时,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当Nt+1/Nt<1时,种群数量在减少; 当Nt+1/Nt>1时,种群数量在增加。甲种群在0~t3段,种群数量先减少再增 加,A错误;乙种群在0~t1段,Nt+1/Nt>1且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正 确;乙种群在t2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仍在减少,因此乙种群在t2时 种群数量不是最少的,C错误;甲种群在t3后Nt+1/Nt>1,且不变,种群数量呈 “J”型增长,D错误。 答案 B
高考生物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专题22 种群和群落
知识清单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 <基础知识>
一 种群的特征
2.种群密度的调查
分 布 范 围 小 、 个 体 较 大 :直 接 计 数 法
(1)调查方法 数 量 多 :估 算 法 ⑤ ⑥ 样 标 方 志 法 重 (捕 如 法 调 (如 查 调 荠 查 菜 野 能拓展 样方法的计数原则 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个体,应遵循“计 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及其顶点上 的个体。(如图实心圆表示需统计的个体)
高考生物一轮(课标通用)课件专题二十 种群和群落
学霸有招 高手洞考 高手锻造
高频考点 考纲内容 高考示例
考查频度 考查趋向
种群的 特征和 数量变 化
群落的 结构和 演替
2017·课标全国Ⅰ,5
2017·课标全国Ⅱ,31
种群的 数量变 化Ⅱ
2017·课标全国Ⅲ,5 2016·课标全国Ⅱ,5 ★★★★★ 2015·课标全国Ⅰ,31 5 年 8 考 2015·课标全国Ⅱ,31
学霸有招 高手洞考 高手锻造
考点46 考点Leabharlann 7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5.(2012·课标全国,6,6分,较低难度)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
学霸有招 高手洞考 高手锻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学霸有招 高手洞考 高手锻造
专题二十 种群和群落
学霸有招 高手洞考 高手锻造
种群和群落部分最重要的是区分概念,避免 混淆,例如种群密度、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只 适用于种群,而丰富度、水平垂直结构、生物 种间关系等只适用于在群落中讨论。单独而 言,要会通过概念分析一群个体是否是种群, 以及影响种群密度的不同因素。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是非常重要 的内容,要对每一个特征点所表示的含义进行仔细辨别。调查种群 密度的两种方法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尤其是统计方法的选择及误差 分析问题。有关群落,要熟练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并 熟记不同分层的特点及意义;群落的演替很简单,但一定要分清什 么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及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
考点46 考点47
学霸有招
高手洞考
高手锻造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1.(2017·课标全国Ⅰ,5,6分,中等难度)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 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 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 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
届高三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PPT课件
P140 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例2
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 内因
间接因素: 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
(自然因素)
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
(人为因素)
外因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
2、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
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 条件之下,还会急剧下
增长,稳定,波动、下降等 降,甚至灭亡
⒈ 概念: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或分
布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⒉ 种群的空间特征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 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发 生变化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2007年高考广东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
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C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
?只 30只
第1次捕捉12只,标志
第2次捕捉10只, 有标志4只
放回原种群
计算方法:
假定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M个,标记, 第二次重捕数为n,有标记的为m,
即 N∶M=n∶m
N=M×n/m
P142种群密度取 样法归纳
2、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 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 的比率。 ②意义:是决定种数群大小和 种群密度 的重要因素。 3、迁入率和迁出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调查 10× 20 × 40 × 80 × 90 × 100 110 120 130 140 面积 10 20 40 80 90 × × × × ×
100 110 120 130 140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种群群落复习背诵
主要植物类型: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 本植物;主要动物类型:大都挖洞或
快速奔跑的特点
森林生 树木繁茂,树冠 湿润或较湿润的地 群落结构非常复杂 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树栖、
物群落
遮天蔽日
区
且相对稳定
攀缘生活的动物多
湿地生 地表过湿或经常 沼泽、河流、湖泊 生物种类较多,结 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包括鱼类、
③苔藓取代地衣成为优势种的原因?(草本植物取代苔藓?灌木取代草本植物呢?) 苔藓比地衣长得高,能获得更多的阳光,更适应环境,在种间竞争中占优势 ④草本植物阶段,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灌木阶段,开始成为鸟类的栖息地
10.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活动对群落的演替有什么影响(1)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P41第三段
演替根本原因: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迁出,
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等等。
(2)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什么决定的?还受到谁的影响?P41最后一段
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环境和群落内的生物共同作用而决定的。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
1.群落的定义: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必需包括全部的生物。即必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功能类群;生物间有一定的关系。各种生物是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之间以物质和能量为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动物园中的所有生物种群是不是一个群落)
2.群落主要研究那些内容?P22 群落水平研究的内容有: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物种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的 数目)、优势种、种间关系(原始合作、捕食、种间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生态位、
他因素的影响。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的实验题考点攻破
(12)种群和群落——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实验题考点攻破1.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用于计数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D.营养条件、温度、pH均可能影响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东北虎的种群密度时可借助红外相机,不适合采用样方法B.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差距大的样方内数值应舍弃C.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的间隔时间越长统计结果越准确D.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可用标记重捕法精确统计种群密度3.下列关于种群密度和群落丰富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B.粪便DNA标记法基于个体遗传信息的特异性开展,结果更准确可信C.若调查对象为大型濒危植物,则不宜选用样方法,应采用逐个计数法D.若动物对捕捉器产生了记忆,则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所得结果会偏小4.调查类实验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关键手段。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及群落丰富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某狭长区域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采用等距取样法B.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可导致调查值偏小C.调查某森林群落的植物丰富度时,应采用样方法D.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5.科研人员连续多年调查了某种大型动物的种群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其中N t表示当年种群数量,N t+1表示一年后的种群数量,虚线p表示N t= N t+1。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一般使用样方法调查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B.AC段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C.CD段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D点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维持稳定,达到K值6.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进行采集B.装置①中的金属筛网能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C.装置①主要用于采集体型较大的小动物D.装置①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置于70%的酒精中7.为了研究校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某学习小组在校园的不同地点、不同深度进行取样,然后进行土壤动物的分类和统计。
种群和群落(一轮复习)
↓ 1.样方内+相邻两边及其夹角 计数 ↓ 计算种群密度(取平均值)
要大胆舍弃特别悬殊的数值,取平均值
常用取样方法:
记数方法: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注意:方框内+相邻两边(左、上)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例.(2011年枣庄模拟)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 位。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 害虫防治 举一例:________。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知识要点:
1.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个 体的总和。 概念的要点:①一定地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种群内部的生物关系:种内互助和种 内斗争。
思考: 种群内部的生物之间结成了什么关系?
思考?
• • • • • 种群和生物的进化有什么关系? 种群和生物的繁殖有什么关系? 种群和群落有什么关系? 种群和物种的关系? 种群和个体的关系?
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 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6.种群特征间的相互关系
预测变化方向
影响数量变动
年龄组成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决定密度大小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外界环境
[关键一点] (1)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 (2)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 出生率高造成的。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特征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
(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和群落 一轮复习概论
• 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
不相符的是( D)
• 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 种群关系
•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丰 (富)度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
C 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思考:
• 1.为什么调查的是双子叶植物的种 群密度而不是单子叶植物的?
• 2.调查的基本步骤? • 3.取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4.如何进行计数?
五点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时用
等距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长条形时用
样方的选取
样方数目的确定。取样多少随调查地段 的总体面积而定。总体面积大,选取的 样方数目宜多些;总体面积小,选取的 样方数可少些。一般地说,选取的样方 越多,求得的种群密度越接近实际情况。
老年 成年 幼年
衰退型年龄组成
出生率<死亡率
(3)年龄组成的意义: 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
性别比例 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 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性别比例的应用:控制虫害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
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相比例,就 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害虫 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逐个计数
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 估算
(1)样方法 (2)标志重捕法
①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 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 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 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 计值
高考一轮复习生物群落课件PPT
A、一个食物网中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每条食物链总是起 于生产__者____,终止于最_高__营_养__级______;中间有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 食物链。
B、一个食物网中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__是__一成不变的。
C、食物网中动物之间的关系有_捕__食_和_竞__争_关系
例:青蛙捕食蜘蛛,为捕食关系;青蛙和蜘 蛛都捕食食草昆虫,因而又是竞争关系
2、比较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关系
能量流动
形式 主要以有机物形式
物质循环
以无机物的形式流动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出现,循环流动,全球性
范围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 全球生物圈 联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承,
物质为能量流动提供载体;能量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
( 【名 示校 范课 教堂 学) 课高 件】考高一考轮一复轮习复生习物生群物落P群PT落-优 -全秀文课课件件【(标推准荐版)本】
D、当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数量减少,则该食物链的其 他生物数量都_减_少_____.
E、当处于食物链的“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食者数 量先_增_加__后__减_少_____,最后趋_向__稳_定____
F、生物的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__加_强__,(即营 养级越高,富集物的浓度越高),这是因为污染物中的物质 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不易排出。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22种群与群落课件
3.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方法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 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 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 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依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4.注意事项 (1)在酵母菌计数时的注意事项 ①方格内细胞的计数顺序为左上→右上→右下→左下。 ②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数。 ③酵母细胞若有粘连,要数出团块中的每一个细胞。 ④出芽酵母的芽体体积若超过细胞体积的1/2,则算独立个体。 ⑤计数总数不少于300个细胞。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 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3)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4)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
三、种群数量的外源性和内源性调节
1.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
调节因素
原因
实例
气候
许多生物不适应极端的气候变化而引起种群数量急剧下 连续高温,常可以使蚜虫种群数量急剧
降,如极端的温度和湿度变化
下降
食物
食物不足时,种群内部会发生激烈斗争,使很多个体不能存 长耳鸮以雪兔为食,在雪兔数量很少的
活或不能生殖
无K值 “J”形 曲线
有K值 “S”形 曲线
2. 环境容纳量 (K值):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四、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1.概念:种群是一个动态系统,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 2.种群数量波动的原因: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以及 环境条件 的改变引起的。 3.种群数量波动的类型: 非周期 波动和周期波动。 4.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 外源性 因素和内源性因素,前者包括气 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后者包括行为调节和 内分泌调 节。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苏冀):群落的结构
3.群落的种间关系
各种种间关系的特点与实例(连线)
4.群落的空间结构
(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
(2)类型
(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
①形成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②植物: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特点: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4)原因:群落中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5)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1.区分不同群落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否就是物种丰富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
课标要求 1.概述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的空间结构。2.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内容、形成原因及其意义。
考点一
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1)群落的概念
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提醒 ①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
2.实验流程
提出问题:如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
制订计划:包括三个主要操作环节——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
实施计划
3.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
(1)简易采集法: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小动物后进行采集。
(2)诱虫器采集:诱虫器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避光的习性,使土壤小动物远离光源、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