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下折形状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下册《折形状》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下册《折形状》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折形状》教学设计教师: EDDA工作单位:阳光镇阳光小学《折形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中的第1课《折形状》。

教材分析:《折形状》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1课。

本课以把纸折成不同形状为例,研究它们的承受力,引导学生发现纸的形状与它们的承受力大小有关,从而发现薄材的弯曲变形可以增大其承受力。

知道人类正是在和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受到了启发,将其原理广泛地应用在生产和生活之中。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训练学生能对常见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形成科学概念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五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认识4种形状,指出物体都是由这4种基本形状构成的,课文用图片分别表示出锥、柱、台、球以及它们的分割体,表示出4种基本形状及它们的一些变体,供学生观察、研究。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分析一些物体的形状以及这些形状的优势,课文分别展示了与乌龟、仙人柱两种生物形状相似的人造物,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形状的好处,为下一步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做好铺垫,同时渗透了仿生学中模拟生物形状的建构方法。

第三部分,指导学生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课文以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能用A4纸托起一块红砖吗?”为引子,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借助卡通人之口,提醒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进行研究,即先预测、再实验。

课文插图中的制作场景意在启发学生把纸折成形状不同的纸筒,从而引导学生在猜测、实验、交流中,体会到材料的弯折可以增大其结构的承受力。

第四部分,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物体,明白哪些地方应用了前面所学的科学道理,课文中提到的有柱状钢管、瓦楞纸、鸡蛋座、酒架、铁轨、空心水泥管,预示着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第五部分,指导学生认识蛋壳具有较大的承重力,加深学生对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研究视野。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折形状苏教版1.doc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折形状苏教版1.doc

折形状—、教材分析《折形状》为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二单元第一课。

本课通过用A4纸折不同的柱形来研究它们承受力,引导学生发现把薄的材料折成各种柱形、球形都可以增大材料的承受力。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个性活泼、好动、好表现,对生活中的现象充满好奇心。

在以往的学习中,接触过简单的力学知识,并掌握了初步的实验预测和探究能力,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因此本课的设计思路是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科学探究的特点,充分让学生通过预测、实验操作、分析比较等手段去感知和发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常见的四种基本形状并识别复杂形状的构成。

2、通过测试纸筒承受力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2、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与人合作的乐趣。

2、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教学难点:如何规范折出各种柱形和如何准确测试各种柱形纸筒的承受力。

五、教学准备A4纸、钩码、光盘、塑料水槽、蛋壳六、教学过程什么形状?(圆柱…展示成品))会折吗?4、微课演示:折纸筒5、折形状比赛一一收集、评比观看动手目的。

四、研究各种柱形的承受力1、提问:同学们折的这些不同形状的纸筒,它们的承受力一样吗?(预测承受力并记录一一课件展示)2、谈话:想要知道他们谁的承受力大,我们可以让他们来做什么?3、你能说说准备怎么做这个实验吗?4、微课展示:实验方法5、分组实验。

(教师输入学生的数据)从以上数据中,你发现什么?(a、圆柱体的承受力最大。

为什么圆柱的承受力最大?圆柱没有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会均匀地分散,所以每一点承受力不大,整体承受力就比较大。

)b、每个纸筒各组的承受力不同,为什么?你认为纸筒的承受力应采用大数据还是小数据?)C、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八边形的纸筒的承受力可能有多大?17小结: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一张薄薄的A4纸,可以用什么方法可增加它的承受力?(板书:改变一承受力)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增大物体的承受力在生活中类似这样的运用还很多。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折形状》教案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折形状》教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折形状》石岭镇培德小学:刘艳学习目标: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

2、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

3、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4、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

5、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放大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

用具准备:鸡蛋,四个半边蛋壳,纸板,A4纸若干,双面胶、小黑板、数本相同的书等。

教学步骤:一、课堂引入:谁能帮我用A4纸托起这本科学书?我们来研究一下物体形状和它的承受力之间的关系。

二、自主学习:自学16页,独立解决问题1、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种简单的基本图形构成的,物体是由()、()、()、()四种基本的形状构成,这些形状可以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合成其他形状。

2、火箭是由()形和()形构成。

3、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形,可以很好的保护人脑。

三、小组合作折形状:用A4纸折横切面为三角形、四边形、波浪形、圆形的柱体。

1、说说折形状时需要注意些什么?(不要把纸弄软;为保证实验公平,折纸时的方向一致,纸的大小一致,要先把双面胶粘贴的位置空出。

)2、小组长拿出A4纸和双面胶,一人折一种形状,其余同学配合。

3、思考:这些纸筒谁的受力面积最大,谁的最小?小组讨论:如果在柱体上放书本,每个纸筒可能放多少本?并记录预测的本数。

四、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形状与承重力的关系:1、说一说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2、实验注意事项:(1)放书本时要轻拿轻放,放时注意要对准纸筒的中心;(2)如果放入第四本书,纸筒倒塌,只能计算为3本书;(3)一个形状的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4)小组长负责放,另一个人负责记录,其余的人观察,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记录表3、小组展示抽小组长上台来汇报该小组的实验结果。

4、讨论:为什么实验结果会不同?(形状不同,承重力不同,结合生活实际。

五年级科学教案《折形状》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教案《折形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折形状)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折形状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根本形状构成。

2.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拟。

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二〕科学知识:1.了解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的,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2.了解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也会改变。

3.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的物体承受力。

4.了解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观赏自然界生物奇异的形状和结构,感慨它给人们带来的启发。

2.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二、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三、难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四、教学打算:老师打算: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等模型的课件、纸筒〔1〕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高度一样,底部周长一样,纸张一样,A4纸〕〔2〕带几张纸。

五、教学过程:〔一〕认识四种根本图形1.〔出示各种图片或实物〕谈话: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你能说出以下物体是有那些形状构成的吗?2.讲述: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台体、球体五种根本形状构成的。

3. 观察你身边的物体,说说它们都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

〔出示各种图片或实物〕4.我们生活中这些动物、植物、建筑物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呢?这些特点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了解生物们都有着各自生存的本事,这些形状是不是它们生存的本事之一呢?〔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

1.谈话:我们来个挑战,纸是我们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你能想方法用纸托起一本书吗?2.学生分组商量。

3.看来改变纸的形状可以改变纸的承受力。

板书:〔〕就这句话大家有什么问题想提呢?〔教师板书问题〕4.谈话:〔梳理问题,得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老师拿出提前做的各种柱型纸筒。

苏教版科学五下《折形状》课堂实录

苏教版科学五下《折形状》课堂实录

《折形状》教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提出周围环境中与形状有关的问题,并设法解释;●使用恰当语言描述研究的方法;●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结构哪种承受力大些;●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和纸筒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了解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本课学生的探究重点是把纸折成不同形状,研究它们的承受力,引导学生发现纸的形状与它们的承受力大小有关,如果把物体的形状改变成三角形、圆柱形、拱形等,都可以增加其承受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乌龟、房屋等图片,蛋壳、纸、重物等学生准备:胶带、鸡蛋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

1、谈话:老师想用这张纸托起一本科学书,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2、学生讨论并尝试用纸托起书本。

(预测学生用手拿纸两边托起来)如何使这张纸独立的站住?(预测学生把纸卷起来,然后把书担在上面)3、提问:为什么现在这张纸可以承受书的重量了?4、学生汇报:我们把纸折了起来,改变了纸的形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折形状(师板书:折形状)5、说到形状,我今天也准备了一些,你认识吗?(出示形状)6、谈话:学生认识形状,说出名称。

7、提问: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几种形状,但是有许多物体包含多种形状,请看大屏幕,谁来说说出图中的物体都包含有哪些基本形状?(出示图片)6、总结:生活中的物体不仅要坚固,还要美观,但大多数物体是由这几种基本形状构成的(锥体、圆柱体、长方体、球体)。

二、探究不同形状纸筒的承受力大小。

1、谈话:刚才我们把纸折成了圆柱型纸筒,独立的支撑起了科学书,除此之外,你还能把纸折成什么形状?2、学生讨论交流:(说出各种各样的形状)3、讨论:折纸时咱们注意些什么?(如果学生没有想到,要提示学生,为了增加形状的稳固性,我们要用胶带纸把纸的接缝粘起来,要留边)4、要求学生:每个小组的学生尽量折出不同形状的纸筒。

1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折形状

1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折形状

1.折形状【教学目标】1.知道改变形状,可以改变物体承受力;知道圆柱的承受力最大。

2.探究物体承受力的大小,总结出:柱状体承受力大小与棱的数量有关。

3.愿意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制作纸筒时,细致、认真的态度。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纸、书、双面胶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活动导入1.今天我这里有一个小问题,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2.这是一张普普通通的纸,我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让它竖起来?(折形状)3.生说师随机演示,并说明是几棱柱。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不同形状柱体的承受能力。

二、做不同形状的柱形想一下,要能比较出这些不同形状纸筒的承受力,这些纸筒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呢?(1.纸的质地、大小、高度相同;2.折的形状都是正的,如正三棱柱等。

)(注意点:1.不要把纸筒弄皱;2.废纸放纸盒子中。

)三、学生实验1.学生做纸筒。

(1—5号组员分别作这五种纸筒,其余组员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请小组预测一下:哪一种纸筒的承受力最大?为什么?并由组长将你们的预测结果填在记录表预测这一栏。

你认为哪个承受力最强,就填1,第二的就填2,清楚吗?3.刚才各组的结论只是大家的预测罢了,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证明自己的预测是正确的呢?(在上面放重物就行了,比一比,哪种形状上放的书多就是谁的承受力大。

)4.请同学们想一想,做这个实验时有什么注意点吗?(板演:书不能放斜)(1)应放相同的重物(书),要一本一本地放.(2)纸筒要平放,并要放在书的中间。

(3)要使重物在纸筒上保持平衡后再松手。

(4)放到纸筒倒了为止,如果在某一个纸筒上放了5本书,塌下去了,那这个纸筒的承受力应是4本书,就在记录表的相应位置写4。

(5)动作要小心但又要讲究速度,放薄的书。

5.学生实验。

(3-7号组员分别进行实验,1号组长负责纪录,2号组员协助其他组员。

苏教版《折形状》上课用1

苏教版《折形状》上课用1
2.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 提高材料的(承受力)。其承受力也是( 不相同的 )
3.在三角形纸筒、正方形纸筒、五边形纸筒、圆形纸筒 中,( 圆形 )纸筒承受力最大。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开展 的,如果 课堂活 动与学 生动脑 脱节,活 动与学 生情感 、态度 、价值 观的培 养脱节 ,没有 学生真 实的体 验与反 思,那么 这种课 堂活动 只能说 是一种 教学资 源的浪 费.
这些物体是根据什么道理做成的,为 什么要做成这样的设计?
下面这些物体是根据什么道理做成的,为什 么要做成这样的设计?
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 高材料的承受力。而且,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 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蛋壳的承受力???
练习巩固
1.物体大多数是由( 锥体)、(台体)、(柱体 ) 、(球体)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一课
折形状
求助!
基本形状
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这4种基本的 简单形状构成的,这些形状又可以被切成一半或 更小些,用来组成其他形状。
下面这些物体都由哪些形状构成的, 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
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折形状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折形状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折形状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折纸的基础方法•学习折叠几何图形的方法•熟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基本图形的折法•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2.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折一张正方形纸成长方形和三角形2.折一张正方形纸成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3.折一张菱形纸成正方体和长方体3.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示范教学、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4.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折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询问学生对折纸的了解和感受。

第二步、学习折叠方法(20分钟)教师让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折叠,完成折叠基础练习。

先讲解折纸的方法,再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第三步、学习基本图形折法(30分钟)教师让学生按要求折纸成不同的基本图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等。

同时在学习折法的过程中,梳理和掌握相应的术语和概念。

第四步、学习立体图形折法(30分钟)教师让学生按照要求折纸成不同的立体图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的了解。

第五步、小组合作展示(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设计折纸作品,并在最后进行展示。

第六步、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和归纳所学知识点,以便今后的学习和巩固。

5. 必备材料•折纸•折纸教学PPT•折纸教学视频二、教学反思本次折纸课程的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在课程中,学生通过亲手制作折纸,有助于提高感官体验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但是本次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一些特殊的折方法,学生掌握不够熟练,导致折纸效果不佳。

其次,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最后的小组展示时间较为紧张,学生展示不够充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细节的设计,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照顾,同时不断推进教学方式的改进,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折形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折形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折形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折形状》。

二、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折纸;2.能够准确折叠各种形状的纸张;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折叠出不同的形状;4.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5.培养学生耐心、细心、认真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不同形状的纸张的折叠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复杂结构的形状的折叠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多维度教学方法,包括听讲解、看教材、看视频、动手实践等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知识,而且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1. 预习在课前让学生预习教科书上的内容,让学生大致了解折纸的概念。

2. 讲解1.教师介绍什么是折纸,通过PPT或者板书向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折纸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2.告诉学生本次折纸的命题,例如折叠出人、动物、建筑等。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将讲解部分中展示过的折纸体验活动尝试一遍,让学生感受一下折纸的方法和乐趣;2.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跟随操作两种方式进行,让学生掌握各种不同形状的纸张的折叠方法,例如:飞机、木屐、鸟、精灵帽子、圣诞鞋、恐龙等;3.让学生自由发挥,在制定限制条件的情况下自主折叠出自己想要的形状。

4. 总结总结本次授课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将折纸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六、教学后期在课后,通过练习作业、小组展示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让学生可以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中,不断提高操作的技能和能力。

同时,也可以定期复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形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形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形状》教学设计1;《折形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折形状》。

教材分析:《折形状》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1课。

本课以把纸折成不同形状为例,研究它们的承受力,引导学生发现纸的形状与它们的承受力大小有关,从而发现薄材的弯曲变形可以增大其承受力。

知道人类正是在和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受到了启发,将其原理广泛地应用在生产和生活之中。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训练学生能对常见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形成科学概念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能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

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3;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发生改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体会它们带给人们的启示。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的乐趣,激发研究兴趣。

3;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难点: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发生改变。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A4复印纸、重物(书本)、鸡蛋壳、双面胶、剪刀。

教师准备:纸折图形、课件、鸡蛋壳、一块方形木板、透明板塑胶板、3箱矿泉水、3叠A4复印纸。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科学世界神奇奥妙,这节课老师打算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究一些科学原理,大家有兴趣吗?图片展示:欣赏大自然中各种形状的生物,说说大致是什么形状?(课件画出每个物体形状)小结: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物体是由柱体、锥体、台体、球体等4种基本形状构成的。

(课件出示)2;说说大自然的各种生物长成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小结:因为自然界中生物所具有的形状,有抵御风雨,增加自身承受力打得的优势,所以人们就根据它们的形状建造了房屋、金字塔,制作了帐篷、台灯等。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折形状》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设计(1)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折形状》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设计(1)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探索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 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了解仿生学。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鸡蛋壳的抗压能力 2、通过模拟小鸡出壳实验,初步学会控制变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欣赏和了解一些具有蛋壳形结构的著名建筑 2、能够在探究中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领域所起的重大作用 3、体验解决问题、发现答案的愉悦感
八、教学反思
科学教育强调让学生亲自参与对自然现象、规律的发现,让他们通过观察 实验,接触现实,发展自己的好奇心,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改善合作和交往 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不管,实验前教师要对学生的 实验过程进行细致的指导,这种引导和点拨可以让学生的后续学习更有收获。以 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因素。在学生有序且有目的的实验 中,学生更容易总结出科学的结论,这样也会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从而不断激 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设置、营造良好的探究环境,让学 习活动充满了乐趣,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到处都充的科学书是不是比你们预测的多得多?那究竟鸡蛋壳能承受多少 本科学书呢?这个悬念我们等会揭晓。
20、师:不过看来我们小小的鸡蛋壳确实有大大的承受力。 (四)、鸡蛋壳的秘密
1、师:鸡蛋壳外部的抗压能力这么强,不知道鸡蛋壳内部抗压能力怎么样 ?你们怎么看?
2、生: …… 3、师:你想怎么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4、生讨论。 5、师:要验证鸡蛋壳内部的抗压能力,我们将鸡蛋壳倒置,也在上面放科 学书可不可行?
22、实验。 23、师:四枚鸡蛋壳承受了多少本科学书的重量?谁上来提一提这些书的重量 ?
(五)、拓展延伸 1、师: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 鸡蛋捏碎,四只半个鸡蛋壳也可以承受八十本书的重量,薄薄 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 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 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结实又省料的建筑物。常州江南环 球港、迪诺水镇、奥体中心、常州北站、北京国家大剧院以及 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五年级科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折形状(全国一等奖)

五年级科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折形状(全国一等奖)

《折形状》教学设计太湖县江塘乡大塘小学程震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折形状》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2、能够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3、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4、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5、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难点:使鸡蛋壳的切口尽量平直师准备:课件、鸡蛋壳、硬板生准备:大小相同的图画纸8张、两面胶、几本书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今天,我有一个问题一直解决不了,你们愿意帮我一下吗?老师想只用这一张纸托起一本字典(演示)可总是失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2、学生讨论并尝试并汇报3、提问:为什么现在这张纸可以托起着本书呢?4、这节课,我们就把手中的纸折成各种形状托起一本书、两本书、更多的书。

(板书《折形状》)二、师生探究(一)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1、自然界中有很多物体,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你能说出下面物体是由那些形状构成?并猜测一下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出示课件)2、它们虽然形状各异,但大多数是由椎体、柱体、台体、球体四种基本形状构成的。

这四种基本形状美观、牢固、能承受很大的力。

(出示课件)(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1、你能不能从这四种基本形状中受到启发把手中的纸改变一下形状,托起更多的书呢。

下面一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你们想把纸折成什么形状并预测一下哪种纸筒承受的力最大并把结果填在表格中。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3、做这个实验时,应注意些什么?4、我们做实验时书要一本一本的放,测试时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对纸筒的撞击力。

放时要对准纸筒中心,以防倾倒。

另外,老师要提醒大家,一个纸筒只能做一个实验,不能重复使用,因为纸筒被重物压皱后,承受力大幅度下降,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5、学生实验、记录、汇报6、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薄薄的纸如果改变形状,的确可以托起较重的物体。

科学家经过反复的试验,发现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而且,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折形状_苏教版-最新教学文档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折形状_苏教版-最新教学文档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折形状苏教版一、设疑导入1.谈话:(教师出示纸)这是一张薄薄的纸,谁有办法让它立在桌子上,并能承受住这支笔?生:把纸折成拱形。

生:把纸折成波浪形。

生:把纸折成三角形、四边形、圆形。

师:谁愿来试试?(一学生把纸折成圆筒,把笔牢牢地支起,大家给予了掌声。

)师:他改变了什么?生:纸的形状。

纸变了形状,有了支撑力,所以能把笔支起来。

2、教师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形状一课(板书课题),研究形状与承受力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探究纸的不同形状的承受力师:刚才我们只是简单的改变了纸的形状,就增加了它的承受力,那么要想增加纸的承受力,我们就得想办法改变纸的形状。

接下来你们折你们想折的形状。

(学生折叠,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同学愿把折叠的展示给大家看?生:我折的是三角形纸筒。

生:我折的是方形的纸筒。

生:我折的是六边形纸筒。

生:我折的是圆形纸筒。

生:我折的是波浪形。

师:把高低、粗细不同的纸筒放在一起可以比吗?生:不可以。

师:折这四种形状的纸筒时要注意些什么?生:纸筒要样高,不能有的横折,有的竖折。

生:纸筒的接头要样多,纸筒折得越小越牢固。

生:纸要一样厚,否则就不公平。

师:大家讲得很好。

也就是说我们折的纸筒要一样高,纸筒的接头要同样宽,纸要一样厚,都单层行吗?(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现在来重点研究一下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这四种形状的纸筒,看哪种承受力最大?(教师展示四种形状)师:我们把纸折成这几种形状,目的是为了增加它们的承受力,那么你认为这四种形状谁的承受力最大呢?你能把四种形状按承受力的大小进行排序吗?你为什么要这样排序呢?各小组讨论一下,并作好记录。

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

生:我们认为圆柱形纸筒第一,三角形纸筒第二,四边形纸筒第三,六边形纸筒第四。

因为我们知道好的建筑的柱子都是圆柱形的。

生:我们认为,三角形纸筒第一,六边形纸筒第二,圆柱形纸筒第三,四边形纸筒第四。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教案 折形状 2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教案 折形状 2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折形状单元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科学探究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2.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3. 知道猜想或推测与经探究证实的结论是不同的。

4. 知道在探究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5. 会根据需要,从各个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6.能倾听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探究。

科学知识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

2. 能根据特征对问题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

3.能将材料的特性与用途相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想知道,爱提问。

2.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3. 愿意合作与交流。

4. 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5. 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6. 乐于试用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1.折形状2.搭支架3.建桥梁4.造房子单元教学概念图:1.折形状课程标准: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 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2. 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

3. 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科学知识1.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2. 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

3. 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物体的承受力。

4. 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2. 体验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3. 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2 1 折形状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2 1 折形状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

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科学知识
1、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

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物体的承受力。

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体验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
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

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物体的承受力。

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教具准备:大小差不多的纸、胶水、蛋壳。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折形状》教学设计 宋华萍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折形状》教学设计 宋华萍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折形状》教学设计宋华萍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折形状》教学设计宋华萍折叠造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复杂的形状是由简单的形状组成的,并且知道一些简单的形状。

2.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承受力的大小也会改变。

3.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二、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三、难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老师准备了A4纸,双面胶带,砖块,一张,令人兴奋的介绍1、提问:大家喜不喜欢美丽的大自然?下面老师带着大家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些动植物的外形结构。

对话: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我们可以改变和创造世界。

人们通过研究动植物的形状和内部结构设计了许多著名的建筑。

接下来,老师会带你去欣赏这些美丽的建筑。

构成这些建筑的大多数形状由四种基本形状组成。

识别四种基本形状。

3、设计师和老板们都喜欢用最少的才料建造出最牢固、最漂亮的建筑,以追求最大的利益。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研究如何用最少的才料建造出最牢固、最漂亮的建筑。

“是真的吗?”这一个综艺节目我很喜欢看,你们喜欢看吗?今天,老师也要让大家猜一猜:我能用我手中这一张薄薄的a4纸托起这一块厚厚的砖,你认为是真的吗?4.根据学生的答案总结,如果我们想让这张薄A4纸支撑住这块厚砖,我们需要改变这张纸的形状。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学习“折叠形状”折形状的学习,我们可以验证这一张薄薄的a4纸能否托起这一块厚厚的砖。

二、师生之间的探究1、.要用a4纸托起这一块厚厚的砖,我们先来研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的系,实验一:研究物体形状和受力系统(1)、把纸分别折成不同形状的纸筒: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圆柱。

(2)轻轻地把书放在纸筒上,一个学生负责观察它是否放在中间。

添加后,如果纸桶没有掉落,可以添加另一个,直到纸桶无法支撑它。

(3)、先预测实验结果再做实验。

(4)、将实验结果填于表中。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折形状_苏教版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折形状_苏教版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折形状苏教版一、设疑导入1.谈话:(教师出示纸)这是一张薄薄的纸,谁有办法让它立在桌子上,并能承受住这支笔?生:把纸折成拱形。

生:把纸折成波浪形。

生:把纸折成三角形、四边形、圆形。

师:谁愿来试试?(一学生把纸折成圆筒,把笔牢牢地支起,大家给予了掌声。

)师:他改变了什么?生:纸的形状。

纸变了形状,有了支撑力,所以能把笔支起来。

2、教师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形状一课(板书课题),研究形状与承受力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探究纸的不同形状的承受力师:刚才我们只是简单的改变了纸的形状,就增加了它的承受力,那么要想增加纸的承受力,我们就得想办法改变纸的形状。

接下来你们折你们想折的形状。

(学生折叠,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同学愿把折叠的展示给大家看?生:我折的是三角形纸筒。

生:我折的是方形的纸筒。

生:我折的是六边形纸筒。

生:我折的是圆形纸筒。

生:我折的是波浪形。

师:把高低、粗细不同的纸筒放在一起可以比吗?生:不可以。

师:折这四种形状的纸筒时要注意些什么?生:纸筒要样高,不能有的横折,有的竖折。

生:纸筒的接头要样多,纸筒折得越小越牢固。

生:纸要一样厚,否则就不公平。

师:大家讲得很好。

也就是说我们折的纸筒要一样高,纸筒的接头要同样宽,纸要一样厚,都单层行吗?(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现在来重点研究一下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这四种形状的纸筒,看哪种承受力最大?(教师展示四种形状)师:我们把纸折成这几种形状,目的是为了增加它们的承受力,那么你认为这四种形状谁的承受力最大呢?你能把四种形状按承受力的大小进行排序吗?你为什么要这样排序呢?各小组讨论一下,并作好记录。

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

生:我们认为圆柱形纸筒第一,三角形纸筒第二,四边形纸筒第三,六边形纸筒第四。

因为我们知道好的建筑的柱子都是圆柱形的。

生:我们认为,三角形纸筒第一,六边形纸筒第二,圆柱形纸筒第三,四边形纸筒第四。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教案 折形状 1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教案 折形状 1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折形状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2.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

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二)科学知识:1.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的,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2.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也会改变。

3.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的物体承受力。

4.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2.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二、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三、难点:使蛋壳的切口尽量平直。

四、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模型: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蛋壳8个半圆,纸筒24个,两块板(师提前必须预做实验P18)生准备(1)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高度一样,底部周长一样,纸张一样,图画纸好)(2)带几张纸。

五、教学过程:(一)认识四种基本图形1.(出示各种图片或实物)谈话: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你能说出下列物体是有那些形状构成的吗?2.讲述: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四种基本形状构成的。

(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

1.谈话:纸是我们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你能想办法给纸张改变一下形状托起一本书吗?2.学生分组讨论。

3.老师让学生拿出提前做的各种筒形纸。

4.谈话:我们怎么来比较这几种不同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大呢?[5.学生讲述方法。

提醒:比较的时候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的呢?如何比较结果?6.谈话:我们用书本检测承受力,因为书本可以一本一本地放,,测试时,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书本对纸筒的撞击力,放书本是要对准纸筒中心,以防倾倒,一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不可重复使用,因为纸筒被重物压皱后,承受力大幅度下降,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形状》教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提出周围环境中与形状有关的问题,并设法解释;
●使用恰当语言描述研究的方法;
●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结构哪种承受力大些;
●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和纸筒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
●了解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本课学生的探究重点是把纸折成不同形状,研究它们的承受力,引导学生发现纸的形状与它们的承受力大小有关,如果把物体的形状改变成三角形、圆柱形、拱形等,都可以增加其承受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乌龟、房屋等图片,蛋壳、纸、重物等
学生准备:胶带、鸡蛋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谈话:老师想用这张纸托起一本科学书,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
2、学生讨论并尝试用纸托起书本。

(预测学生用手拿纸两边托起来)
如何使这张纸独立的站住?(预测学生把纸卷起来,然后把书担在上面)3、提问:为什么现在这张纸可以承受书的重量了?
4、学生汇报:我们把纸折了起来,改变了纸的形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折形状(师板书:折形状)
5、说到形状,我今天也准备了一些,你认识吗?(出示形状)
6、谈话:学生认识形状,说出名称。

7、提问: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几种形状,但是有许多物体包含多种形状,请看大屏幕,谁来说说出图中的物体都包含有哪些基本形状?(出示图片)
6、总结:生活中的物体不仅要坚固,还要美观,但大多数物体是由这几种基本形状构成的(锥体、圆柱体、长方体、球体)。

二、探究不同形状纸筒的承受力大小。

1、谈话:刚才我们把纸折成了圆柱型纸筒,独立的支撑起了科学书,除此之外,你还能把纸折成什么形状?
2、学生讨论交流:(说出各种各样的形状)
3、讨论:折纸时咱们注意些什么?
(如果学生没有想到,要提示学生,为了增加形状的稳固性,我们要用胶带纸把纸的接缝粘起来,要留边)
4、要求学生:每个小组的学生尽量折出不同形状的纸筒。

5、活动:学生折纸,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汇报各自折的形状。

6、老师提问:刚才我们用同一张纸,折出了不同高度、不同层数,不同大小的形状,我们这样比较这张纸的承受力,合理吗?
7、学生讨论后汇报:要考虑纸的大小厚度相同,高度相同,纸的层数相同……今天就请同学们统一用老师准备的纸来折,我们用这条边来做高好不好?注意就折一层(随学生回答出示)
8、提问:接下来我们要想知道谁的承受力大,应该怎么办?怎么验证?
9、学生讲述方法:实验////只要在上面放重物就行了,(放重物,如何比较?)
学生:比一比,哪种形状的纸筒放的重物多就是谁的承受力大。

(怎么计算承受力)
10、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对于重物应该有什么要求呢?
11、学生回答:为了使实验的标准相同,放在上面的重物,重量应该是相同
的。

12、师:老师给大家准备的重物是字典,放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什么?
13、学生:放重物要小心
14、师:那应该怎么放?
15、学生回答:轻拿轻放(什么叫轻拿轻放)///使重物在纸形状上保持平衡,
16、后才能松开手。

(随学生回答出示)
17、师:我觉得实验中的同一形状应该多折几个,想一想,为什么?
18、学生:多折几个做实验,因为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一个说明不了问
题。

(老师补充:如果发现有褶皱的不能再用,要换一个)
19、师:那咱们统一每种形状折两个,做两次,让咱们的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20、师:在实验之前,我们应该养成先预测的好习惯,
21、师:好,请大家先来预测一下,这些纸筒各能承受多少本呢?写在你们
的记录纸上。

22、学生预测并填写记录
23、师:写好了吗?谁来汇报?
24、学生汇报
25、师:那咱们现在开始实验,注意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纸要粘牢,纸
的高度、层数要一致,并且在实验中,要注意重物的轻拿轻放,每个形状折两个)还要做好实验记录
26、师巡视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并记录
27、学生交流各种形状的承受力,汇报结果。

(老师利用EXCEL进行统计,在统计前先进行识图,讲解图表的功能,含义)
28、师:通过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29、学生:边越多,承受力越大(圆柱型纸筒承受力最大……)
30、提问:如果现在有一个八边形的纸筒,你觉得它的承受力可能会是多少?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承受力。

……
三、了解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提问:请看图片:你觉得这些物体是根据什么道理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出示图片)
2、学生讨论交流:
3、师总结:我们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增大它们的承受力,这些新型材料还很省材料。

四.探究鸡蛋的形状与它的承受力的
1、师:(摸出鸡蛋)瞧,这是什么?(鸡蛋)请你仔细观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
2、生:椭圆形的
3、师:我们平时为什么拿起鸡蛋来总是小心翼翼呢?
4、生:我怕把鸡蛋弄破、弄碎……
5、师:鸡蛋真的那么容易破吗?如果老师把鸡蛋放在掌心使劲捏,蛋会破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鸡蛋照老师的样子把它放在掌心捏捏看。

(师示范)
6、师:你有什么发现?
7、生:蛋不易捏破。

8、师:为什么呢?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9、生:可能和鸡蛋的形状有关系吧。

10、师:既然你觉得可能和形状有关,那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好不好?
教师演示:(出示蛋壳)薄薄的鸡蛋壳好像禁不起碰撞,猜猜我们放多少本字典能将它压塌呢?(先学生预测,老师演示蛋壳的承受力。


11、师:鸡蛋的这种形状有一个优点,它能把外来的力均匀的分散开来,所以能承受比较大的重力。

生活中类似鸡蛋这样的建筑还有很多呢?一起来看看?
12、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五.巩固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2、学生汇报:
改变物体形状,可以改变承受力
边越多,承受力越大
在比较物体的时候,要保证条件的统一
……
3、师总结:千姿百态的形状造就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对形状的认识有所提高,在课后观察生活中哪些建筑、物品、应用了哪些形状结构?将课堂所学变为生活所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