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采莲曲二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系列:采莲曲二首
采莲曲二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谢谢!
古诗文系列:采莲曲二首
赏析: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 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 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 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 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 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 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 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 惊奇与怅惘。
古诗文系列:采莲曲二首
赏析: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 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 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 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唐汝询 说:“采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 (《唐诗解》)因为要划船竟采,顾不得 水湿衣衫。采莲姑娘那好胜、活泼、开朗 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 来。
古诗文系列:采莲曲二首
译文:
其一 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 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 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 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其二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 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 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 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古诗文系列:采莲曲二首
注释: ⑸芙蓉:指荷花。 ⑹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 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古诗文系列:采莲曲二首
背景: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 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有本事 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 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 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 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气所 吸引,遂作《采莲曲》。
古诗文系列:Fra Baidu bibliotek莲曲二首
赏析:
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 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 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 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 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 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 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 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 彩。
古诗文系列:采莲曲二首
赏析:
“花迎人”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 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 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 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 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 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 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 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古诗文系列:采莲曲二首
作者简介: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 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 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 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古诗文系列:采莲曲二首
采莲曲二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古诗文系列:采莲曲二首
注释:
⑴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 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 ⑵“吴姬”句:古时吴、越、楚三国(今 长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盛尚采莲之戏, 故此句谓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 似楚王妃嫔。 ⑶浦(pǔ)口:江湖会合处。浦,水滨。 ⑷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 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 裁的。
古诗文系列:采莲曲二首
赏析:
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 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 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 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 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 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 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 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 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
古诗文系列:采莲曲二首
赏析:
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 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 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 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 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 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 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 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 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 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 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古诗文系列:采莲曲二首
赏析:
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 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 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 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 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 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 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 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 影。
古诗文系列:采莲曲二首
赏析:
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 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 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 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 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 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 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 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 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 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古诗文系列:采莲曲二首
赏析:
她们划着采莲船来到一个花的世界, 而最后两句点出她们直到月上江头才回去。 诗人不急着写回程,而是插叙采莲女来的 情境,她们来时被花儿所迎接,可见花儿 是很乐意为她们所造访,而隐着一层写她 们对采莲这一活动是非常喜爱,近乎于享 受。当她们回去时,那月儿实际上也就是 花儿,便依依不舍地送她们了。
采莲曲二首 唐代·王昌龄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采莲曲二首
作者简介:
古诗文系列:采莲曲二首
作者简介:
王昌龄(wánɡ chānɡ línɡ)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
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 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 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 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 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 涣、岑参等交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