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1、光和影教科版知识点练习五十一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试题-第一单元《光》知识总结(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光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的物体称为光源。
太阳、电灯、萤火虫等都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9、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
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12、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折射现象。
当白光进入三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13、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
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4、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
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5、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用凹面镜、凸透镜。
16、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17、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8、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19、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考前必备知识点精选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考前必备知识点精选一、有关光的思考1.像太阳、蜡烛、萤火虫等这些能自己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为光源。
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2.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3.在没有光线进入的房间,假如房间中有一个红苹果,无论在房间中待多久,我们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
4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二、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要快得多,比如在雷雨交加的夜晚我们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2.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正对小孔把光射进去,光能够前进到最后的屏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移动中间的卡纸,光斑消失,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我们能听到幕后的人说话但是看不见说话的人,是因为光只能沿着直线传播屏后的光不能转弯射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不见幕后的人。
三、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不会一直传播下去,光会遇到阻碍。
2光能通过玻璃,看清杯子上的图案;部分光通过纸看不清杯子上的图案;光不能通过书,看不到杯子。
3.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为有烟雾阻碍了部分光的通过,所以可以看到烟雾中有一条清晰的光柱。
4.光不能穿过所有物体。
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物体时,光会遇到阻碍,穿不过去;当光照射到一个透明物体时,光会穿过去;当光照射到一个半透明物体时会有一部分光穿过去。
5.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位置时,因为太阳被月球所遮挡,人们就会看到部分太阳或看不见太阳,这就形成了日食。
6.月球自身不发光,需要太阳照射再反射光,当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中时,来自太阳的光部分或者全部被地球遮挡,人们就会看到月食。
四、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如果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比如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
光在两种介质的接触面上是要发生折射的,此时光传播的方向偏离了。
如果是垂直入射,光线不会发生改变,比如从空气中垂直射入水中,光继续沿直线传播。
2020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
2019-2020学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种子发芽实验(一)(二):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 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要能够控制实验的条件,例如:要看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温度、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保持干燥);要看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温度、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放在黑暗的地方);要看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下)。
4. 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不需要施肥。
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 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2.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
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三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
3.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进行选择。
4.请你说出企鹅、青蛙这两种动物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们混身长满了厚厚的毛,身上有厚厚的脂肪,这样可以适应寒冷的气候。
青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到了秋天,它就会钻到泥土里冬眠,这样它就可以安全的过冬了,来年春天它就会回到地面上来。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种子发芽实验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对比实验中,我们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出这个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二、绿豆芽的生长1、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和土壤等。
2、绿豆芽在黑暗的环境中会长得细长,茎是白色的;在有阳光的环境中会长得粗壮,茎是绿色的,并且叶子会展开。
三、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候鸟会根据季节迁徙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食物链和食物网1、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五、生态瓶1、制作生态瓶时,要考虑放入的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要让生态瓶中的生物能够生存下去。
2、减少水和增加动物的数量都会破坏生态瓶的平衡。
六、改变生态瓶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这是因为水中的氧气减少了。
2、增加生态瓶里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和食物。
七、维护生态平衡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人类的活动会对生态平衡产生影响,比如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第二单元光一、光和影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要有光源、遮挡物和屏。
2、光源位置的变化会导致影子方向和长短的变化。
二、阳光下的影子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早上太阳在东边,影子在西边,影子较长;中午太阳在南边,影子较短;傍晚太阳在西边,影子在东边,影子较长。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科学《知识点归纳》五年级上册精简版第一单元光第一课《有关光的思考》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3.(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4.(月亮)不是光源,它的光来自反射太阳的光。
第二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引起视觉效果。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但是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障碍物。
第三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能)穿过透明的物体。
2.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并且会观察到光在不透明的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光或反射)。
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4.日食形成时,日、月、地三者成一线或者近似一线,地球上位于(月影)部分的人们就看不到太阳,形成日食。
第四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会在界面处发生(改变)。
3.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
4.光线可以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
第五课《认识棱镜》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光由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物体,比如玻璃,也能发生(折射)现象。
3.太阳光看起来几乎是(白)色的,其实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组成。
4.雨后出现彩虹,除了需要太阳光和空气,还需要有(水滴)聚集在一起。
5.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把经日光照射以后的天然透明晶体叫做“五光石”或“放光石”,认识到“就日照之,成五色如虹霓”。
“五光石”或“放光石”相当于(三棱镜)。
第六课《光的反射现象》1.我们通常说的镜子“反光”在科学上指的是光的(反射)。
五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光》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一)关于光的思考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例子:太阳、发光的萤火虫、燃烧的蜡烛、通电的电灯等,月亮不是光源。
2.太阳是重要的光源。
3.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化为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二)光的传播特点1.光在同种介质中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应用:手影戏、皮影戏、日晷计时、排队看后脑勺、射击三点一线……2.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的物体时会出现不同的现象。
光→透明的物体:通过光→半透明的物体:部分通过光→不透明的物体:不通过3.光在直线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光会被挡住,在物体后方就会留下影子。
4.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会部分或全部遮住太阳光,此时可以观察到日食;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可以观测到月食。
日食月食(三)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路线发生变化,称为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光的路线不发生变化,不发生折射。
应用: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折”了、池塘看上去比较浅、鱼翔浅底、彩虹、三棱镜、湖里的鱼看起来变大了……2.三棱镜结构特点:由透明材料做成、截面呈三角形3.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折射,出现7种不同颜色的光:红、橙、黄、绿、蓝、靛、紫。
4.白光(太阳光)是复合光,光的三基色:绿、红、蓝。
5.制作彩色轮时,圆盘上的三个扇形的大小要相同,快速转动彩色轮,观察到盘面变成白色。
(四)光的反射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反射光也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应用: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照明灯装灯罩、墙壁涂成白色、后视镜、照镜子、牙医的额镜、路口转角镜、灯光下看书、潜望镜……2.光的反射规律:光在反射过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两侧。
3.与镜面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是光在物体表面反射情况不同,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反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学习内容第一单元光与色彩1.光源1.(自己)可以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自然光源:(太阳)、(闪电)、(萤火虫)、(发光水母)、(极光)。
人速光源:(点燃的蜡蚀)、(点燃的油灯)、(开启的电灯)、(篝火)、(火炬)、(手电筒)、(点燃的火把)。
月亮、彩虹、玻璃幕墙、反光板等不是光源。
4.蜡烛发光过程:点燃烛芯,蜡油受热熔化,熔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发光发热,蜡烛变短。
5.细钢丝发光过程:(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
6.物体发光需要(能量)。
2.光的传播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3.射击瞄准时,光的传播路径是靶标→准星→人眼。
4.皮影表演时,光的传播路径是光源→皮影人偶→幕布→人眼。
3.光的反射1.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刽(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2.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3.(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是不一样的,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光效果越好。
4.反光效果最好的物体是(镜子)。
5.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的光。
6.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计制作的。
7.光从太阳或火焰发出,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因此看到了物体。
8.手影游戏、猴子捞月、凿壁偷光、杯弓蛇影、一叶障目、圣火采集,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猴子捞月、杯弓蛇影、圣火采集。
4.七色光1雨后彩虹的形成与(阳光)有关系。
2.利用镜子、水雾和三棱镜可以制造“彩虹”。
3.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4.彩虹的颜色从(内圈)至(外圈)接顺序是:紫、靛、蓝、绿、黄、橙、红。
5.夏天的傍晚,雨过天晴,能看见彩虹的方向是(东方)。
6.光既可以(混合)也可以(分离)。
第二单元热传递5.热传导1.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光》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光1.1.有关光的思考1.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近代物理学之父。
2.伽利略巧妙地让铜球从斜面上滚下,这样运动时间就比竖直下落长得多,最终发现了运动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伽利略又利用推理的方法,将结果推广到斜面竖直的情况。
他认为物体下落的时间与重量无关,仅与下落高度有关,推翻了上千年来的错误观点。
3.伽利略还用自己制造的一架放大20倍的望远镜,首先发现了月球上的山脉,以及木星的四颗卫星,这一发现对于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4.我们生活在一个光的世界里,白天,太阳是光的来源,阳光照耀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着他的温暖;到了夜晚,月亮反射的光、灯光、火光都是光的来源。
5.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否则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6.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7.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光源的标志就看这个物体自身是否能发光。
8.是光源的物体有太阳光、星光、电灯光、萤火虫、烛光、发光鱼、荧光灯、激光、手电筒发出的光、火光等等。
不是光源的物体有:人眼看到的物体、汽车后视镜、月光等等。
9.实验一:红苹果实验实验材料:红苹果、黑暗的房间等。
实验要求:在桌子上放一个红苹果,把门、窗户都关上,并把所有的灯都关掉,房间里完全黑暗了。
房间没有窗,门也没有缝隙,没有光能够进入这个房间。
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实验注意点:本次实验的难点在于创造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在这个房间中没有光能够进入,才能达到比较好的实验效果。
预测实验结果:预测1: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
预测2:当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呆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见这个红苹果。
预测3:当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呆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模糊的影子。
实验现象: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光和影》
5、用手电筒照射距离墙面不同远近、长短相同的物体,所产生 的影子( B )。 A、长短相同 B、长短不同 C、方向不同 6、在做手影游戏时,如果要让影子变的大一些,可以 ( A )。 A、把手离光源更近一些 B、把手离光源更远一些 C、把屏幕做的更大些
谢谢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
一、认识光源 什么是光源? 像电灯一样自己正在发光的物体就是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它不会自己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二、影子产生的条件
遮挡物在光源和屏之间
三、影子的位置 不能改变的条件是光源与木块 间的距离
1.先在桌面上铺上4开 的 白纸,将小木 块竖放在白纸上
我们的结论:
活动二
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遮挡 物离光源的距离 不能改变的条件是光源和屏各 自的位置
1.用手电筒照射离桌面不同 远的三个遮挡物 2.在屏上分别画出它们的影 子 3.将实验结果填写在记录单 上。
实验二记录单:
遮挡物离光源的 远近 离光源近
离光源远
影子的大小
大 小
我们的结论:
影子的大小和遮挡物离光源的远近 有关, 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 近 时,影 子就大;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 远 时,影子就小。
2.用手电筒从不同位置 照射小木块
3.最后在白纸上分别画 出木块的影子
实验一记录单:
光源照射的角度 (填直射或斜射) 直射(光源照射角度大) 斜射(光源照射角度小) 影子的长短
短 长 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 关, 光源直射遮挡物时,影子 短 ; 光源斜射遮挡物时,影子 长 ; 斜射的程度越大,影子就越长 。
六、课堂练习
判 断 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2、只要有光,就会有影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知识点1.影子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
光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就会形成暗区,这个暗区就是影子。
2.影子的特点有三个:随着光源位置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总是在物体背光的一侧,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3.投影是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例如交通标示牌、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皮影戏、电影、手影表演等。
4.光源是像电灯这样自行发光或正在发光的物体,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正在发光的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等。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5.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和太阳方向相反。
例如早晨太阳在东,影子在西;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阳在西,影子就在东。
6.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中午12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7.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可以测定时间,古人会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8.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9.人体能调节光线射入的器官是眼睛的瞳孔,当XXX的时候瞳孔就缩小,光弱的时候瞳孔就会放大。
10.光的反射是指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的现象,也叫发光。
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可以增强教室内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
照明灯上装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11.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例如放大镜、望远镜、古代人用凹面的铜镜取火、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太阳灶、奥运会圣火火种是利用凹面镜取得的、普里斯特列让某些物质在凸透镜聚光产生的高温下放出的各种气体,从而发现了氧气。
12.光和热有关系,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1.光线强度与温度成正比,光线弱则温度低。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每课知识要点
第二单元光第一课《光和影》1.判断光源的两个特点:(自己发光)(正在发光)。
2.影子形成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屏),光源和影子一定在物体的(两边)。
3.遮挡物离光源越近,离屏越远,物体影子(越大)。
遮挡物离光源越远,离屏越近,物体影子(越小)。
4.光源从不同方向照向物体,影子的(方向)不同。
光源从不同侧面照向物体,影子的(形状)不同。
5.举例:光源有(太阳)(点燃的蜡烛)(点亮的电灯),(月亮)不是光源。
第二课《阳光下的影子》1.随着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也随着变化。
影子长短变化是(长—短—长)中午影子(最短)。
影子方向变化是(西—偏北—东)。
2.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影子的(方向相同)(形状不同)。
3.阳光下,木棒长1米,测得木棒的影子长2米。
同时测得大树的影子长9米,问大树高(4.5)米。
在这一题中(影子的长度)是(物体实际高度)的2倍。
4.某同学观测阳光下木棒影子的长度,请你帮他把下面表格填写完整第三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传播的速度是(30万公里每秒)。
2.影子总在(背光)的一侧。
3.书本29页图中实验,图一纸屏上(能)看到光斑,因为(小孔在一条直线上,光是直线传播的)。
图二纸屏上(不能)看到光斑,因为(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
实验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4.不要用眼睛直对很亮的光源。
第四课《光的反射》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2.请举几个利用光的反射的例子(反光镜)(潜望镜)(医生的额镜)(灯罩)3.画出潜望镜光的反射路线图4.当遇到强光时,眼睛的瞳孔就会(缩小);当光线较弱时,眼睛的瞳孔就会(放大)。
5.为什么教室的墙壁要涂成白色?(答:白色的墙壁有利于光的反射,使教室里更明亮。
)第五课《光与热》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把光线会聚起来的原理工作的,(奥运会圣火火种)也是用凹面镜取得的。
五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光和影∣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光和影∣教科版一、教科版小学迷信五年级上学期 2.1光和影1.判别题。
〔1〕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未扑灭的蜡烛也是光源。
〔〕〔3〕夜晚的森林里有着微弱光亮的萤火虫是光源。
〔〕〔4〕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5〕电视和电影屏幕都是光源。
〔〕2.连线题。
以下物质中,哪些属于光源?哪些不属于光源?请将它们连一连。
3.填空题。
〔1〕影子发生需求的条件是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2〕从不同正面照射失掉的物体的影子叫做________。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的________ 、________、的改动而改动;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的________有关;物体影子的外形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正面的________有关。
4.简答题。
〔1〕小明以为从不同的正面照射同一个物体,失掉的影子是相反的。
你以为他的想法正确吗?为什么?〔2〕举例说出投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至少2例〕5.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熄灭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停止演戏。
扮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前面,一边用手操纵人物剪影,一边用外地盛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重的乡洋气息。
皮影戏是来源于中华民族的艺术方式,2021年成功央求了世界人类非物质文明遗产。
〔1〕在扮演皮影戏的进程中,遮挡物和屏区分是什么?〔2〕在扮演皮影戏的进程中,假设想让〝演员〞的影子变大,应该怎样做?6.下面是小明用手电筒和木块探求影子变化规律的进程,请你按要求回答以下效果。
〔1〕将木块放在桌面上,用手电筒从不同的位置照射木块,观察影子的变化。
我发现,影子的方向随着________的改动而发作变化。
当光源直射时,影子________,随着光源倾斜角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________。
这说明影子的长短随光源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教科版五上科学全册知识要点+重点实验+典型练习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主要内容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
(3)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但是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障碍物。
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能穿过透明的物体,部分穿过半透明物体。
(2)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会在界面处发生改变。
光线可以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
(2)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
第5课《认识棱镜》(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棱镜可以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控制改变光的传播线路。
(3)太阳光看起来几乎是白色的,其实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组成。
第6课《光的反射现象》(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
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2)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第7课《制作一个潜望镜》(1)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在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上有很多用途。
(2)制作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两块平面镜,让光发生两次反射传到眼睛。
(3)潜望镜里面的平面镜应该以45度角放置。
在距边缘1厘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典型练习一名四年级的同学向小明请教潜望镜的做法,小明耐心地向他解释。
1.潜望镜两块镜片的镜面应该()放置。
A.相对、平行B.相背、平行C.随便2.为了使看到的视野范围最大,两块镜片应与镜筒呈()放置。
A. 30度角B.45度角C.60度角3.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碰到镜面会()的原理。
4.下面是小明的设计图,请在图中画出两面镜子(用表示),并用带箭头的直线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5.小明告诉他,生活中以下()现象也和潜望镜的原理相同。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知识点整理(2021新版)
第一单元光2.光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能够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像声音一样,光也有自己的传播方式,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实验一:光的传播实验实验材料:4张矩形卡纸、手电筒、4个能直立的凤尾夹等等。
实验方法:①在三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小孔,直径约一厘米。
②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卡纸之间的间隔约15厘米,保持所有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③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处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④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的光源。
⑤把手电筒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的光能够直接穿过这些小孔。
观察纸屏并在表格的图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⑥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再观察纸屏,并在表格的图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实验注意点:4张卡纸直立在桌面上,卡纸之间的间隔都是15厘米,并且保持前三张卡纸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实验要在黑暗的环境中完成,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实验效果会更好。
这个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先把4张卡纸放在同一条直线上,让手电筒的光能够直接穿过卡纸上的小孔,观察光的行进路线。
再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观察光的行进路线。
实验现象:把4张卡纸放在同一条直线上,让手电筒的光能够直接穿过卡纸上的小孔,发现手电筒的光能够直接穿过前3张卡纸上的小孔,照射在第4张卡纸上。
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观察到手电筒的光只能够直接穿过第1张卡纸上的小孔,不能穿过第2张卡纸上的小孔,在第2张卡纸上留下光斑,第3、4张卡纸上没有光斑。
实验结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在受到一个物质或者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来的传播方向。
2.懂得光在传播中遇到不同的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
3.在实验过程中不能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直接照射眼睛。
4.当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部位时,会部分或全部遮挡住太阳光,我们从地球上就能观测到日食;而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就会发生月食。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一课《光和影》
整体设计,创新驱动,构建学生核心概念——《光和影》实验教学一、教材与目标分析《光和影》位于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一课。
课标中明确指出:光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
而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小学科学包含传播特点和光与热两大方面。
图1 《光和影》在小学科学物质科学领域中所处位置从本节课一直到第四课将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特点。
新课标将三维目标变为四维目标,进一步强调了技术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能够识别来自光源的光,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以此为基础,明确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创新实验仪器和iPad教学,使学生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了解光源、投影概念;通过实验知道影子与光源之间的关系。
教材主要采用了三个实验来分析光和影的问题。
这些实验都是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但由于学生手动、视觉的误差和物体固定不牢固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变量不唯一,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同时,无论是实验仪器、实验结果处理方式和现代技术应用等方面,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上都有所欠缺。
图2 教科书中《光和影》的三个实验二、实验材料与方法创新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木盒、木片、木条、弧形滑轨、小灯泡、刻度条、方格纸、量角器、G形光源、小镜子等材料,设计制作光的传播实验套盒,有效减少手动和视觉误差。
可以完成光和影、阳光下的影子、光是怎样传播的,小孔成像、光的反射等系列实验,切实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能力和综合素养。
图3 光的传播实验套盒(一)光影实验1.小灯泡在滑轨上移动照射木条,做光源位置与影子关系实验。
2.小灯泡照射不同位置木条,做光源与遮挡物间距离与影子关系实验。
3.小灯泡照射木条不同侧面,做光源所照射物体侧面形状与影子关系实验。
4.各类投影实验。
同时,创新数据处理方式:设计实验指南,将各影子画在可黏贴刻度条或方格纸上比较分析,直观明显。
并利用iPad实时反映教学效果,检验所学。
图4 光和影实验装置(二)阳光下的影子实验依据滑轨模拟太阳运行轨迹,从左到右照射代表从早到晚的太阳照射情况照射物体,避免阴天影响。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教科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一、生物与环境。
1. 种子发芽实验。
-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在做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变量),其他条件保持相同。
例如,研究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一组种子给予适量水分,另一组种子不给予水分,但两组种子都要放在相同的温度和有空气的环境中。
2. 蚯蚓的选择。
-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蚯蚓在明亮和干燥的环境中会表现出不适,而在阴暗潮湿的土壤里活动较为活跃。
这说明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3. 食物链和食物网。
- 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组成,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例如:草→兔→鹰。
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食物网。
食物网中的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如果一种生物数量发生变化,会影响到整个食物网中的其他生物。
-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是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还有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它们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
二、光。
1. 光和影。
- 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屏。
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斜射时影子变长。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光源的方向相反。
-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投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皮影戏等。
2. 阳光下的影子。
-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早晨和傍晚影子较长,中午影子最短。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导致太阳位置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
3. 光是怎样传播的。
- 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可以通过小孔成像实验来证明,蜡烛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像,这表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传播的速度很快,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千米/秒。
2020秋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光》
2020秋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二单元光第二单元:光第一课:光和影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屏。
2.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4.物体影子的方向会随着光源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5.物体影子的长短会随着光源照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
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光源斜射的程度越大,影子越长。
6.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7.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第二课:阳光下的影子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同一时间,在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的方向相同。
4.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gui)。
第三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2.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第四课:光的反射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如:汽车反光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水艇的潜望镜、照明灯上的灯罩等。
第五课:光与热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3.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第六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1.太阳是一个巨大火球,外度温度约有6000摄氏度。
2.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4.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光能力就越强。
5.阳光照射的角度与物体的吸热有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直射)比倾斜(斜射)吸热快。
第七课:做个太阳能热水器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节能装置。
2.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3.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前要考虑:构造、材料、运用的原理、如何方便实用等。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知识点整理(2021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知识点整理(2021新版)②将透明玻璃片移开,再用一张白纸遮住手电筒并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观察手电筒的光能否照到纸张上。
③将白纸移开,再用一本书遮住手电筒并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观察手电筒的光能否照到书上。
实验注意点:实验过程中应该保证手电筒是唯一的光源,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物体上的光斑。
实验现象:用透明玻璃片遮住手电筒,观察到手电筒的光能够照到杯子上。
用白纸遮住手电筒,观察到手电筒的光能够照到纸张上。
用书遮住手电筒,观察到手电筒的光不能照到书上。
实验结论:光能够穿透透明的物体,但不能穿透不透明的物体。
2.实验一:将手电筒的光透过不同材质的遮挡物照射到前方的杯子上本次实验需要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确保手电筒是唯一的光源,以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在这三个小实验中,唯一的变化是遮挡在手电筒前面的材质不同,其他条件不变。
实验现象:1.用透明玻璃杯遮住手电筒,发现手电筒的光能够透过玻璃照射到前方的杯子上,且看得非常清楚。
2.用一张薄纸片遮住手电筒,发现手电筒的光只能部分通过纸片照射到前方的杯子上,前方的物体看得不太清楚。
3.用一本书遮住手电筒,发现手电筒的光完全被厚书遮挡住了,前方的杯子完全看不见。
实验结论: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
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不会遇到阻碍,但在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物体中,光的传播会被部分或完全遮挡。
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实验二:将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探究问题:将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吗?实验预测:1.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
2.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
实验材料:一杯水、实验记录表、激光笔等。
实验方法:关闭门窗,保持实验室黑暗,让激光成为唯一光源。
将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观察光线的传播路线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情况。
实验注意点:实验室要保持黑暗,避免激光笔的光照射到眼睛。
实验现象: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其传播路线发生了变化。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第一单元光//第一课《有关光的思考》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3.(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4.(月亮)不是光源,它的光来自反射太阳的光。
第二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引起视觉效果。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但是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障碍物。
第三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能)穿过透明的物体。
2.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并且会观察到光在不透明的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光或反射)。
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4.日食:日、月、地三者成一线或者近似一线,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地球上位于(月影)部分的人们就看不到太阳,形成日食。
第四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会在界面处发生(改变)。
3.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
4.光线可以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
(折射现象)第五课《认识棱镜》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光由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物体,比如玻璃,也能发生(折射)现象。
3.太阳光看起来几乎是(白)色的,其实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组成。
4.雨后出现彩虹,除了需要太阳光和空气,还需要有(水滴)聚集在一起。
5.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把经日光照射以后的天然透明晶体叫做“五光石”或“放光石”,认识到“就日照之,成五色如虹霓”。
“五光石”或“放光石”相当于(三棱镜)。
第六课《光的反射现象》1.我们通常说的镜子“反光”在科学上指的是光的(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错误
电视和电影屏幕都是光源。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只要有光,就会有影子。(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填空题。
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______。
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的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的______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______有关。
在表演皮影戏的过程中,遮挡物和屏分别是什么?
在表演皮影戏的过程中,如果想让“演员”的影子变大,应该怎样做?
【答案】:
【解析】:
简答题。
小明认为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同一个物体,得到的影子是相同的。你认为他的想法正确吗?为什么?
举例说出投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至少2例)
【答案】:
【解析】:
下面是小明用手电筒和木块探究影子变化规律的过程,请你按要求回答问题。
【答案】:
【解析】:
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是( )。
A、太阳
B、月亮
C、镜子
【答案】:
【解析】:
用手电筒相同方向照射距离墙面不同远近、长短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影子( )。
A、长短相同
B、长短不同
C、方向不同
【答案】:
【解析】:
选择题。
用手电筒在同一位置分别垂直照射距离墙面远近相同、大小不同的圆盘,所产生的影子( )。
A、大小相同
B、大小不同
C、方向不同
在灯光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手势,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电灯靠近时,在墙上的手影将会(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物体影子的方向与( )有关。
A、光源照射的方向
B、光源和物体的距离
C、物体的大小
物体的影子总在( )的一面。
A、向光
B、背光
C、无法判定
【答案】:
【解析】: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______。
【答案】:
【解析】:
一天深夜,李先生在家里看书,被人用木棍从背后打晕,家里丢失了很多财物。案发时靠窗的书桌上有一盏台灯亮着,窗户紧闭。案发不久,住在对面的王先生向警察报案,他说:“我从房间向外看时,无意中看到对面房间的窗户上有个影子高举着棍子,猛击另一个人的头部。我发现不对劲,所以打电话报警了。”警察勘察完现场,却对王先生说:“你说谎,你就是盗窃的人!”说完,就将王先生逮捕了。
【答案】:
【解析】:
影子方向和光照射位置无关,但长短和光源位置有关。(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判断题。
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A、正确
B、错误
未点燃的蜡烛也是光源。
A、正确
B、错误
夜晚的森林里有着微弱光亮的萤火虫是光源。
A、正确
B、错误
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答案】:
【解析】:
用手电筒分别从上面和侧面照射同一个文具盒,产生的影子( )。
A、形状完全相同
B、形状可能不同
C、方向相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光源和屏就可以得到影子
B、手术室里使用的无影灯也会产生影子
C、有光就能产生影子
【答案】:
【解析】:
物体影子的方向与( )有关。
A、同一光源从不同的方位照射
B、同一光源同一方位的不同距离照射
我发现,遮挡物离光源______,影子就大;离光源______,影子就小。这说明影子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用手电筒分别从上面和侧面照射长方体木块,观察影子的变化。
我发现,从上面照射时,影子的形状与______一致;从侧面照射时,影子的形状与______一致。这说明,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物体的______有关。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1、光和影教科版知识点练习五十一
在做手影游戏时,如果要让影子变的大一些,可以( )。
A、把手离光源更近一些
B、把手离光源更远一些
C、把屏幕做的更大些
【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析】:
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只陶瓷盆,所产生的影子( )。
A、形状相同
B、形状不同
C、方向相同
将木块放在桌面上,用手电筒从不同的位置照射木块,观察影子的变化。
我发现,影子的方向随着______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光源直射时,影子______,随着光源倾斜角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______。这说明影子的长短随光源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用手电筒照射距离墙面远近不同的三个木块,观察影子的变化。
请你利用影子产生的条件解释一下警察逮捕王先生的依据。
【答案】:
【解析】:
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进行演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人物剪影,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起源于中华民族的艺术形式,2011年成功申请了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