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的原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的现状原因及治理对策

“礼金”,本来是礼尚往来,逢年过节,乔迁新居,婚丧嫁娶,生病住院时亲朋好友表示的一点心意。而现在,出现了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的权钱交易,具有明显的受贿性质。对此,尽管党纪政纪有明文规定,各级领导也三令五申,但送收红包、礼金的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要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机制来分析研究,要按照标本兼治的方针来治理。

翻开历史就可以看到,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的美国、19世纪中叶的新加坡,送收红包、礼金都曾盛行于官场、商场。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场、商场上,也有送收红包、礼金的现象。到了清代,由于商品交换增多、政治腐败严重,更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作、生活都带有比较浓厚的政治色彩,在经济利益上都比较谨慎。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打破了,但还没有真正实现市场配置资源,领导干部手中权力还比较大,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又没有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中的商品、货币、等价交换、利益驱动等等也渗入社会、文化、政治生活中,一些人为了获取更多的不当利益,视权力为商品,搞权钱交易,等价交换,于是各种形式的红包、礼金问题越来越突出。从最近的“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民意调查”看,有30.9%的人认为红包、礼金问题是当前腐败现象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排第四位;认为红包、礼金现象同前几年相比“有所减少”或“明显减少”的人占41.8%,其中4.3%的人认为“明显减少”,认为“有所增加”或“明显增加”的占39.9%,其中11.1%的机关干部认为“明显增加”。由此可见,目前抓住送受红包、礼金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可以说是抓到了点子上,对促进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的现状

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与一般的礼尚往来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在收受性质、心态、收礼特点、送礼方式、危害等方面有其独特的表现,具体为:

1、就其性质而言,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排除一般的人际交往,则主要是一种交易行为,带有受贿性质。一是权交易。送者与收者之间其实质就是一种权力与权力的碰撞和互换,红包、礼金仅仅扮演的是一种决定权力碰撞及互换的“润滑剂”和“催化剂”的角色。二是权钱交易。掌权者以权换钱,无权者以钱换权,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三是权色交易。部分掌权者在物质生活上得到满足之后,开始寻求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刺激,送礼者便“见风使舵”,以色诱之,换取自己所需的权力和利益。

2、就其心态而言,大量的事实表明,领导干部在收受红包、礼金的过程中,其心态是比较复杂的。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受之无愧”的心态。认为自己为对方帮了忙,收下人家自愿送来的礼金,得到一点补偿,在情理之中是应得的回报。二是“礼尚往来”的心态。认为相互之间送礼受礼,是一种正常的交际行为。三是“侥幸过关”的心态。明知自己收受的红包、礼金带有权钱交易、受贿性质,有违党纪国法,但考虑到对方信誓旦旦,保证不会张扬,只有“你知我知”,收下再说。四是“公平交易”的心态。认为当今社会是商品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交换关系,不收白不收。五是“无奈而为”的心态。认为收受红包、礼金并非自愿,人家硬要送上门来,推之拒之是小看了人家,收受红包、礼金仅仅是无奈之举,于是心安理得地收下。

3、就其收礼特点而言,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一般地带有浓厚的权力色彩。收受的方式大致有四种:一是靠卖“官”来收受红包、礼金,做官钱交易,买者得官,卖者得利;二是靠卖“荣”来收受红包、礼金,出卖荣誉称号,让买者留下香名远扬,而卖者则暗中受益;三是靠卖“利”来收受红包、礼金,以出卖国家的大利而获取个人的“小礼”,搞典型的权钱交易;四是靠卖“情”来收受红包、礼金,拿原则做交易,买者用礼金博取欢心,卖者用感情代替政策,为所求之人提供便利。

4、就其送礼方式而言,表现为多种多样。如有个人给领导干部送礼的,也有单位给领导干部送礼的;有明目张胆送红包、礼金的,也有“暗箱操作”搞私下交易的;有直截了当送礼的,也有通过其它渠道间接相送的。因为送礼与收礼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讲到“收”就不能不讲“送”的问题,并且送的危害性往往比收的更大,从以下几种送礼的方式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一是“投石问路”式。一些心术不正之人为达

到自己调职、升迁等目的,用礼打通“掌权者”和关键人物的关系,往往是先投之以“小礼”,名为联络联络感情,实为察其颜色,探其虚实,一旦时机成熟,便重礼相送。用此法者,一般与对方交往少,不敢贸然送重礼,也不轻易吐露真实意图,以免鸡飞蛋打,或碰上一鼻子灰,弄巧成拙。二是“太公钓鱼”式。送礼之初即表明意图,并在送上厚礼的同时,许下诺言,放出诱饵,令对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用此法者,大多有一定的权势或不薄的经济基础作后盾,而且送礼者与受礼者之间有特殊的交情或关系,有相互利用的价值并以相互利用为出发点。三是“投其所好”式。一些送礼者为了提高“命中率”,在送礼之前,搜集对方的兴趣爱好等情况,然后有的放矢。用此法者,大多工于心计,老于世故,且大多能遂其所愿。四是“投桃报李”式。为感谢对方的栽培和提携,或直接奉上厚礼,以表谢意;或通过其它途径,以其它方式回敬对方。用此法者,一般先得了对方的恩惠,所谓“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五是“迂回绕道”式。有的送礼者有时为避免遇到麻烦,采取迂回策略,通过对方的亲戚或朋友送礼,有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通过约对方打牌赌博,故意把钱输给对方等途径送礼,令对方不知不觉或心领神会地收下礼物。用此法者,一般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或缺乏正面交锋的勇气和条件,为双方留下退步的台阶。六是“借花献佛”式。一些公职人员为得到上司的赏识,既要通过送礼讨好巴结上级领导,又心痛自己的钱财,于是假公济私,打单位的主意。用此法者,大多是单位的主要领导,或掌管着财经权,能够随心所欲地操纵单位的资产。

5、就其危害而言,决不亚于一场自然灾害。小而言之,他出卖了领导干部的人格,大而言之,他危及政权的巩固。其一,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越多,越给人留下“贪”的印象,尤其是对于善送礼的公职人员,因与领导接触多,表现机会也多,往往能留下良好印象,得以提拔重用。而不送礼者即使能力再强,也很难被领导“发现”。久而久之,势必冲击党的干部人事工作原则,造成“因礼用人”的事实。其二,公职人员若都行而效之,整日为礼而累、为功利而忙,必定回到封建社会“卖官鬻爵”的老路上去。其三,受礼之风盛行,必定破坏党和政府形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危及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健康发展,进而危及党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二、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的根源

1、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在最古老的“六艺”中,“礼”就高居首席,“礼尚往来”成为几千年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种带有浓厚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极富人情味的交际方式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显然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2、封建思想余毒的侵袭。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把“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观念融入了人们的骨髓,特权阶层和有产者对权力和生产资料的独占,使“有理无钱莫进来”的衙门作风代代相传。这些封建思想余毒未消,毒害了不少领导干部。

3、商品交换观念的异化。改革开放以来,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利益观念不断膨胀,商品交换观念深入人心,最终渗透到不该进入的领域,被异化为权力、荣誉和道德的主宰,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行为便应运而生。

4、社会生活环境的困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很多社会成员通过各种途径致富。面对灯红酒绿的世界,一些领导干部越来越无法满足相对清贫的生活,走上了“以权生财”之路。

5、个人功利欲望的冲动。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关键是能否用理性控制它。有的下级领导干部想实现更大的升官发财的理想,这种欲望无疑会刺激一些人送礼受礼等不良动机和行为的产生。

6、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领导干部还掌管着行政审批、工程发包、资金拨付、干部任用等权力,在这些权力的运作上,自由裁量权还比较大,没有硬性的监督制约,如果用红包、礼金等方式运作一下,就有可能以小换大,获得成倍甚至十倍百倍的回报,给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提供了可能。

7、公共权力的空间太大。手中掌管的权力是公共的,有一定的弹性,可上也可下,可左也可右,朝哪个方面倾斜都有道理。送、受红包、礼金的行为又比较隐蔽,绝大多数都是一对一,彼此利益相关,一般不会揭发,即使举证也难以查实。冠以红包、礼金之名,又与礼尚往来掺合在一起,容易被认同。如果再将自己收下的红包、礼金或多或少地交一些,也许能蒙混过去。

8、处理失之于宽。首先是一些党组织在处理红包、礼金问题时,“以腰包为界”,装了自己腰包的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