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诊断方法
超声应用有回声型造影剂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价值论文
![超声应用有回声型造影剂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价值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3a54e119e8b8f67c1cb9c2.png)
超声应用有回声型造影剂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的价值[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应用有回声型造影剂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105例胃镜确诊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口服超声造影剂后进行应用超声检查诊断,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超声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诊断的特异性为84.7%,敏感性为92.3%。
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超声声像有一定的特异性,为临床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提供一个无创、简便、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回声型胃造影剂超声诊断[中图分类号] r656.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317-01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年龄于20-50岁。
十指肠溃疡的发病率为胃溃疡的5倍,在我国此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步上升[1]。
以往临床诊断本病主要依靠x线钡餐造影检查和胃镜检查,但很多病人对这两项检查有惧怕心理,尤其小儿、孕妇、年老体弱者不易接受,因此选择简便、安全、无创伤、无痛苦的超声检查诊断消化性溃疡逐渐被临床医生所重视。
本研究观察分析105例经胃镜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应用有回声型造影剂在超声声像图上的表现。
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我院2008年5月-2011年4月,经胃镜检查确诊的10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的门诊患者,应用b超进行观察,其中女55例,男50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6岁。
1.2 仪器和方法 (1)使用ge-logiq5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mhz。
(2)超声造影剂:浙江杭州胡庆余堂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心璋”牌胃窗声学造影剂,每包用开水冲泡调制成500-600ml均匀糊状液体,冷却后待用。
1.3 检查方法检查前禁食8小时,禁饮6小时,检查日晨空腹,检查时嘱患者将造影剂服下后即开始检查(造影剂量成人500-800ml,小儿300-400ml)。
检查体位以平卧位和右侧卧位为主,辅以左侧卧位和半坐位;操作方法按胃十二指肠在腹部的体表投影;依次从贲门、胃底部、胃体部胃大小弯、胃角切迹、胃窦幽门管和十二指肠作连续完整扫查,力求将胃、十二指肠声像图全貌清晰显示;仔细观察其层次结构、粘膜连续完整性、充盈和排空情况、实时动态的蠕动状况;发现溃疡病灶则认真观察、记录溃疡的位置、形态大小、深度、周围胃壁的厚度及层次、胃十二指肠周围情况(如有无肿大淋巴结或包块等)。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分级标准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c2833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12.png)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分级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胃肠道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溃疡的程度可以通过分级标准进行评估,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估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关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分级标准,并对不同级别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指位于十二指肠球部的黏膜损害,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感染、吸烟、饮酒、应激等。
溃疡的程度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级,目前常用的分级标准有以下几种:1. Forrest分级标准:根据出血程度和溃疡底部的形态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分为四个级别。
其中Ia级为最严重的出血型,Ib级为继续出血型,IIa级为浅溃疡型,IIb级为深溃疡型,III级为溃疡底已见动脉出血的溃疡型。
2. Rockall分级标准:该标准考虑了患者的年龄、伴发疾病等因素,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根据不同的级别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3. Johnston 分级标准:该标准主要根据患者的溃疡大小和溃疡底的形态来分级,分为小型表浅溃疡、小型深溃疡、大型表浅溃疡、大型深溃疡等。
以上三种分级标准都是在临床实践中比较常用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估。
而针对不同的溃疡级别,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低危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来减轻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
对于中危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内镜下止血治疗或手术治疗,以及联合应用抗生素等药物。
对于高危和极高危患者,需要及时进行内镜检查和治疗,以尽快止血并预防复发。
第二篇示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指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即胃的出口处)的溃疡。
溃疡一般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刺激导致的胃黏膜受损而形成的。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见且容易发生,严重时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危害。
因此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分级标准十分重要,有助于明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而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0例X线分析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0例X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1a5ec405087632311212b2.png)
时, 患侧侧脑室 前角 后移 , 下角及 后角 受
压前 移 , 对侧侧 脑室 相对扩 大 , 中线呈 弧
形 向对 侧 移位 ; 双侧 的 等密 度 硬膜 下 血
肿, 左右侧脑室 成对 称性变 小 , 其体部 呈
清, 伴有皮髓 质交 界面 内移 , 中线 向健侧 移位 , 同侧 侧脑 室受压 、 形。增强 检查 变 时发现增强 的脑膜或 皮质血 管等密 度硬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 的 C T诊断 :一般 情况下不易直接看到等密度硬膜下血肿 ,
应从血肿 的占位效 应所产 生 的间接 征象 来进行辨认 。①脑沟 内移或消失 : 年老患
者脑沟通常清楚显示 , 如果某部 位的脑沟
膜下血肿 的 C T图 像 , 行仔 细分 析 , 进 运 用窗 口技术 , 必要 时配合 增强 扫描 , 则不
难诊断 。
等密度硬膜下血 肿的形成 : 硬膜下血
十二 指肠 球 部 溃疡 3 0例 X线 分 析
诊断率 , 现将 1 0年积累的 3 O例球后 溃疡
资 料 与 方 法
内移 , 至消失则 应仔细应 用窗 口技术 观 甚
察, 力求 发现或 除外等 密度硬 膜下血 肿 。 ②灰 白质交界 面内移 : 正常颅 脑 C T显示 皮质髓质交 界 面清楚 , 增强后 则更 清楚 ,
如有等密度 硬膜下 血肿 , 则交 界面 内移 , 向四周伸展 的指状髓质受挤压 , 失去正 常 的指样 张 开模 样 , 凸 的 卵圆 中央 块 受 外
临 床 辅 助 梭 鸯
C HI NES E C 0 M M UNI 9 1O C T RS O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分级标准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d2f7b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0.png)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分级标准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溃疡,其分级标准通常
是根据溃疡的大小、深度和病变范围来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根据
溃疡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 Grade I,溃疡直径小于0.5厘米,表面光滑,未出现出血
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 Grade II,溃疡直径大于0.5厘米,但小于1厘米,可能出
现轻微出血或炎症,但尚未引起严重并发症。
3. Grade III,溃疡直径大于1厘米,可能出现较严重的出血、炎症或溃疡边缘不规则。
4. Grade IV,溃疡直径较大,伴有严重出血、穿孔或其他严重
并发症,需要紧急治疗。
这些分级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进行评估和治疗,并且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还会综
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因素,综合评估溃
疡的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级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钡餐检查方法探讨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钡餐检查方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fa0290816fc700abb68fca0.png)
1 方 法和 材料
3 讨 论
球部 溃疡 检查体 位 显示 表
我 科 采 用 的上 胃肠 道 检 查 技 术 是 先 行 双 对 比 造影 , 接着 行 单 对 比造 ” 。将 医用 硫 酸 钡 配 制 成 10 0 %W/ 悬 浮液 10 , 服产 气 粉 3 , 者 于直 、 , 5 ml吞 g患 立位 大 口吞 服 钡剂 5 m , 时于 立位 左 后斜 位 或右 0 l同
显示龛影 6 O例 , 示 率最 高 , 到 6 % , 其 它 体位 也 有 显 示 , 显 达 O 但 因此 我 们 在 检 查 中必 须 要 多体 位 观 察 方 可提 高 其 溃
疡龛影的显示率。
【 键 词 】 溃 疡 钡餐 检 查 龛 影 体 位 显 示 率 目的 关
诊 断 十 二 指 是 龛 影 。在 上 胃肠 道钡 餐 检查 时 , 普遍 采用 多 种 X线 体 位 。 本 文 探 索 不 同体 位 对 于 十 二 指 肠 溃 疡 的 显 示 率 。以 期 找 出 适 用 于 诊 断 球 部 溃 疡 的 常规 配 套 体
断 价 值 。 果 : 1 0例 球 部 溃 疡 中 只能 在 一 个 体 位 显 示 龛 影 者 9 结 在 0 3例 , 两 个 体位 显 示 龛 影 者 1 在 4例 , 前斜 位 显 示 右 6 O例 . 左后 斜 位 显 示 3 3例 。 后 斜 位 显 示 1 右 4例 , 立球 部 加 压 显 示 7例 。 结论 :0 直 1 0例 球 部 溃 疡 当 中俯 卧 右 前斜 位
2 结 果
本 组 10例 球部 溃 疡 , 中只 能在 一 个 检 查 体 0 其 位 显示 明显 龛 影 者 9 3例 ,在两 个 体位 显 示 明 显 龛 影 者 1 。若 以单 纯一 个检 查体 位来 统计 显示 率 , 4例 则 俯 卧右前 斜 位 显示 6 o例 , 示 率 6 %, 平 和半 显 0 水 立 仰 卧左 后 斜位 显 示 3 3例显 示率 3 % ,水 平 和半 3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ttps://img.taocdn.com/s3/m/65cd69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8.png)
抗酸药
如碳酸钙、氢氧化镁等, 可以中和胃酸,缓解疼痛 和不适感。
抗生素
对于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需要 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
内镜治疗
内镜下止血
对于溃疡面出血的患者, 可以在内镜下进行止血治 疗,如注射硬化剂、电凝、 激光等。
内镜下胃内引流
通过内镜放置引流管,将 胃内液体和气体引流出, 以减轻腹胀和疼痛感。
诊断方法
通过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十 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病变部位和程 度,同时可进行组织活检和幽门 螺杆菌检测。此外,X线钡剂造 影和胃酸分泌测定等方法也可用 于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0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 疗
药物治疗
01
02
03
抑酸药
如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 拮抗剂,可以抑制胃酸分 泌,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 刺激,促进溃疡愈合。
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改善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 有助于预防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生。
科学治疗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时服药, 缓解疼痛。
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了 解溃疡愈合情况。
戒烟、戒酒,避免过度 劳累和情绪波动。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调理
清淡易消化
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 稀粥、面条、蒸蛋等。
营养均衡
适量摄入高蛋白、低脂肪的食 物,如鱼肉、鸡肉、豆类等。
避免刺激性食物
如辛辣、油腻、坚硬、酸性食 物等。
内镜下溃疡面覆盖
使用生物敷料或药物涂层 对溃疡面进行覆盖,以促 进溃疡愈合。
胃十二指肠溃疡诊疗指南
![胃十二指肠溃疡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767e492c8d376eeaeaa31c4.png)
胃十二指肠溃疡诊疗指南【病史采集】1.反复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烧灼痛,伴饱胀、嗳气、食欲减退;2.胃溃疡疼痛节律性不明显,多在进餐后1/2~1小时开始疼痛,持续约1~2小时或更长时间,进食疼痛不缓解;3.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具有明显节律性,表现为餐后延迟痛(餐后3~4小时发作),饥饿痛和夜间痛,常伴有反酸,进食疼痛缓解;4.并发出血、穿孔、梗阻及癌变时可有相应的症状。
【体格检查】1.全身营养状况,左锁骨上淋巴结是否肿大;2.注意有无胃蠕动波和胃震水音;3.胃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左,范围较广;十二指肠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右,范围局限;4.上腹部是否可触及肿块。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及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必要时作胃液分析或血清胃泌素测定。
2.影像学检查:(1)胃镜加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2)X线钡餐检查;(3)手术前常规作肝胆B超、胸部平片和心电图检查。
【诊断】1.根据病史和体征;2.胃镜检查发现粘膜溃疡;3.钡餐检查发现龛影。
【鉴别诊断】1.慢性胃炎、慢性十二指肠炎;2.胃肿瘤;3.胃或十二指肠憩室;4.胃下垂;5.胃泌素瘤;6.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1)抑酸药物;(2)胃粘膜保护剂;(3)抗幽门螺杆菌。
2.手术治疗:(1)手术适应证:1)多年病史、发作频繁、疼痛难忍、影响工作和生活;经过正规疗程治疗,症状无减轻,或短期内又复发;2)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并发穿孔;4)胃溃疡不能排除恶变;5)十二指肠溃疡球部严重变形合并幽门梗阻;6)巨大溃疡或穿透性溃疡。
(2)术式选择:1)胃溃疡:一般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消化道重建首选BillrothI 式;2)十二指肠溃疡:可选择胃大部切除,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SV+A),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
保留交感神经的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AP)。
十二指肠溃疡及护理
![十二指肠溃疡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e03239f18583d048645905.png)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十二指肠黏膜层和肌层的缺损。
在临床表现和药物等方面虽与胃溃疡相似,但在发病情况,年龄、性别、发病机制等方面却有明显不同。
1症状体征1.典型表现消化性溃疡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或消化不良。
疼痛位于上腹部中线偏右,部位较为局限。
患者常常将疼痛描述为“咬蚀样”(gnawing)或“饥饿样”。
疼痛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可因进食食物或服用抗酸药而缓解,常在餐后1~3h(饮食刺激胃酸持续分泌3~4h,而食物完全从胃排空约2h)再发。
患者常在凌晨1:00~3:00点于睡眠中疼醒,尤其是对那些睡前吃零食者。
疼痛可向右季肋区或右背部放射,若无合并症很少发生放射性疼痛。
持续的后背痛常预示后壁溃疡的穿透。
溃疡病疼痛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周期性,即间隔数周到数月常可复发。
加重期腹痛常每天发作,持续数周后缓解,直至下一次复发。
发病多在秋末春初。
由于进食常可缓解疼痛,十二指肠患者常喜欢吃零食,其体重常略高于正常人。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如腹痛明显加剧并扩散至全腹部,常提示溃疡已经穿孔。
常随之很快出现肠鸣音消失及大面积的反跳痛。
同样,疼痛失去正常的节律而转变为持续性疼痛常提示穿透可能。
某些慢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出现“口腔内涌水症状”(water-brash),即口腔内突然充满清亮、无色、无味的液体(如唾液)。
这与胃食管反流导致的胃内容物流入口腔不同(胃内容物有色且有酸苦味),不应将两者混淆。
胃食管反流症状如反酸、烧心等在溃疡病患者中并不少见,尤其见于那些合并不同程度胃排空障碍的患者。
不过,烧心乃是胃食管反流的表现,而非十二指肠溃疡的表现。
体格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在急性溃疡发作期,可出现上腹部轻压痛,压痛点常位于上腹正中偏右2.5cm或更多。
检查大便潜血是必要的,如发现潜血,应进一步检查,不宜延迟。
2.非典型表现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非典型病例十分常见。
十二指肠疾病的形态学诊断与病理
![十二指肠疾病的形态学诊断与病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3cac28376baf1ffd4fad04.png)
第 4章第一节十二指肠疾病的形态学诊断 与病理正常十二指肠十二指肠上起幽门, 下至十二指肠空肠曲, 全长 25~30cm, 可分为十二指肠球部、 降 部、 水平部和升部, 通常胃镜检查只能到达十二指肠降部 。
球部较为宽广 , 有平滑的黏膜 , 近侧从幽门下缘起, 远侧急转向后下移行于十二指肠降部 , 此移行部所形成的弯曲称十二 指肠上曲, 在转折处所形成的折角称十二指肠上角 , 此处通常是前视式胃镜观察的困难区 。
球部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
降部起自十二指肠上曲, 向下延伸至与水平部移行区形 成十二指肠第二个弯曲,称十二指肠下曲, 其转折所形成的锐角称十二指肠下角 。
降部内 腔为环状皱襞, 在其中段有乳头结构。
高清晰胃镜或放大胃镜可观察到十二指肠黏膜表面 的绒毛。
正常十二指肠球部与降部如图 4-1~4-6 所示。
图 4 - 1 十二指肠球部 前壁图 4 -2 小弯十二指肠球部图 4 -3 后壁十二指肠球部图 4- 4 大弯十二指肠球部图4 -5正常十二指肠降部图 4- 6 十二指肠降部乳头正常十二指肠黏膜活检病理组织图像如图 4- 7所示。
图4 -7十二指肠黏膜有许多凸起的绒毛, 黏膜下层有十二指肠腺(HE,× 40)第二节 十二指肠平坦型病变一、 十二指肠平坦型充血性病变十二指肠平坦型充血性病变以十二指肠炎为多 ,十二指肠炎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十二指肠炎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 临床症状有时与消化性溃疡相似。
继发性十二指肠 炎常与严重外伤、 大手术、 严重心脑血管病、 门脉高压、 重症胰腺炎等有关;也与寄生虫感 染、真菌感染有关;也可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一部分表现 。
据我国内镜检查结果统 计,十二指肠炎占上腹部有症状受检病人的 10%~16%,其中 30% 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
十 二指肠炎多发生于球部 , 降部也可见到。
胃镜下可有如下表现。
①充血型:黏膜散在斑片状 或弥漫性充血 , 表面无白苔;②糜烂型:表浅的黏膜缺损, 有出血点或片状出血, 或缺损的 绒毛被白苔覆盖, 呈圆形或不规则形, 周围黏膜多伴有充血;③黏膜粗糙型:黏膜凹凸不平, 颗粒感或有增生的小结节 。
十二指肠各部位溃疡的钡餐造影X线表现分析
![十二指肠各部位溃疡的钡餐造影X线表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e48510bb4cf7ec4bfed0ae.png)
十二指肠各部位溃疡的钡餐造影X线表现分析发表时间:2012-12-07T14:11:08.3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2期供稿作者:周春容曹跃勇[导读] 目的分析82例十二指肠各部位溃疡钡餐造影X线表现特点,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
周春容曹跃勇(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644000)【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2-0134-02【摘要】目的分析82例十二指肠各部位溃疡钡餐造影X线表现特点,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
方法将82例经胃镜病理证实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溃疡钡餐造影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82例中球部溃疡68例(82.92%)、主要表现为球部变形及龛影、以及激惹征等。
球后部溃疡9例(10.97%),主要表现为管腔变窄及龛影、充盈不良像。
降部溃疡3例(3.65%),主要表现为管腔变窄、粘膜紊乱及管腔痉挛收缩。
水平部溃疡2例(2.43%),主要表现为粘膜紊乱及管腔变窄、以及淤滞征象。
合并征象:82例中,68例合并胃体炎症改变。
18例合并有胃溃疡,其中并发溃疡穿孔4例。
其中共3例致造影剂进入胆道系统显影。
合并幽门梗阻2例。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各部位 X线钡餐造影表现十二指肠溃疡最好发于球部,约占90%以上,其次是球后溃疡,降部溃疡极少见[1]。
本文通过对82例十二指肠各部位溃疡X线表现特点分析,以提高对十二指肠少见部位溃疡的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05年1月~2012年1月经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例共82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0例,年龄10岁~75岁,其中10-14岁5例。
以饥饿痛、夜间痛、背心痛、返酸嗳气为主诉60例,以消化不良、消瘦、贫血为主诉9例。
突发严重并发症8例,包括溃疡穿孔4例,幽门梗阻2例,上消化道出血致解黑大便或呕血2例。
其中有溃疡病史5例、有溃疡家族史35例。
十二指肠溃疡应该做哪些检查?
![十二指肠溃疡应该做哪些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82a48ac90242a8956bece4bf.png)
十二指肠溃疡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十二指肠溃疡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十二指肠溃疡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十二指肠溃疡如何诊断鉴别,十二指肠溃疡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十二指肠溃疡常见检查:常见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内镜检查、14C呼气试验、尿素酶试验、碳13尿素呼气试验、胃泌素、上消化道X线钡餐、CT检查、消化道激素、胰岛素刺激胃分泌试验、最大胃酸分泌量测定(MAO)*一、检查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查大致上可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方法2类。
侵入性方法是指经内镜检查活检作快速尿素酶试验、幽门螺杆菌培养以及组织学检查等。
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包括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的检测、14C-尿素呼吸试验或13C-尿素呼吸试验。
快速尿素酶试验在常规检查方法中可能最具价值。
该方法具有高敏感性(85%~95%)和高特异性(98%),而且价廉,易于操作,检查结果快速得到。
Giemsa或warthin-starry染色的组织学检查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超过90%。
该方法较为简便,显微镜较易识别涂片上的幽门螺杆菌,可以避免尿素酶试验的假阳性或假阴性,与尿素酶试验联合检查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
在所有的幽门螺杆菌诊断方法中,取胃黏膜作幽门螺杆菌培养最为可靠,被视为诊断幽门螺杆菌的"金标准",其敏感性稍差(70%~80%),因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需要特殊设备,而且技术难度较大,有时培养不易成功,多数医院不将幽门螺杆菌培养作为常规检查。
然而,幽门螺杆菌培养在抗生素的选择上独具价值,特别是对于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者。
应用酶标法检测血清抗lgG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超过90%)。
该方法易于操作,病人较易耐受,相对价廉,如阳性则表示目前或过去曾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特别适于流行病学调查应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愈后,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滴度逐渐下降,滴度明显下降或转阴约需6个月,因而血清学方法不能确定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治愈。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憩室、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影像诊断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憩室、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185cc2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2.png)
十二指肠溃疡
➢ 十二指肠溃疡( duodenal ulcer)为常见病,较 胃溃疡更为多见。最好发于十二指肠球部,其次 为十二肠降部,其他部位则甚为少见。发病多在 青壮年。
临床
❖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球部后壁或前壁,常呈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4~12mm,溃疡周围 有炎性浸润、水肿及纤维组织增生。溃疡可以 多发,呈2~3个小溃疡分布于前壁或后壁,也 可毗邻在一起。前后壁同时发生相对应的溃疡 称为对吻溃疡,
影像表现(X线)
❖X线造影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十二指肠梗阻表 现十二指肠肠腔扩张、蠕动亢进且逆蠕动频繁 ,
❖另一特征性表现为十二指肠水平段笔杆样压迹 ,即相当于肠系膜动脉走行一致的局限光滑整 齐的纵形压迹,状如笔杆,黏膜皱襞可变平。
诊断与鉴别诊断
❖依十二指肠近端扩张与水平段的笔杆样压迹, 诊断本症并不困难。
憩室通常表现为突出于十二指肠肠壁之外的圆 形或卵圆形囊袋状影,浆膜面轮廓光滑。
由于憩室多由一窄颈与肠腔相连,CT除可显示 进入其内的阳性造影剂影外,常可见其内含有 气体影。需要注意的是,未服阳性造影剂者容 易漏诊,当位于十二指肠降段内侧憩室内进入 阳性造影剂时,有可能被误为胆总管下端结石。
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壁壶 腹旁(白色箭头)有 一个巨大的充满空气 和造影剂的憩室(黄 色箭头)。其他结构 :胃(S)、十二指 肠球部(B)、十二 指肠(D)和空肠(J )
影像学表现(X线)
❖X线:造影检查,十二指肠溃疡的直接征象为 龛影,通常使用加压法可显示为类圆形或米粒 状钡斑,边缘大多光滑整齐,周围有一圈透明 带,或有放射状黏膜皱襞纠集,可以是单个亦 可以是多个。
❖球部因痉挛和瘢痕收缩而变形,是球部溃疡常 见而重要征象,常为球部一侧壁的切迹样凹陷 ,以大弯侧多见;也可为山字形、三叶形或葫 芦形等畸变。许多球部溃疡不易显出龛影,若 有恒久的球部变形,也可明确诊断。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ttps://img.taocdn.com/s3/m/0504fecb172ded630b1cb6e1.png)
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其变 化;急性腹痛者还应观察有无生命体征改 变,如溃疡病并发急性肠穿孔可引起休克。 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选择止痛药物。 疼痛发作时可以通过进行心理疏导或转移 注意力以及介绍必要的疾病相关知识等方 法,消 除患者恐惧焦虑、忧郁等心理,稳 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情绪放松,增强对 疼痛的耐受性,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
出血 :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 病因,约占所有病因50%,临床表现为呕 血、黑便,一般出血量为50-100ml时即出 现黑便,超过1000ml可引起循环障碍,出 现眩晕、出汗、血压下降,心跳加速,半 小时内超过1500ml即会发生休克。
穿孔是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当溃 疡累及肌层以至穿透浆膜层发生急性穿孔, 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溢入腹腔时,导致急 性和慢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为突发的上腹 剧痛,继而出现腹膜炎的症状,
胃镜示 :胃潴留(大量),(+).张主任查看完患者后,结合 病情、体查及辅查结果,提出病情特点如下:1、解黑便 2+小时,共2次,每次量约50-100克左右,未见呕吐咖啡 色液体,腹平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小便量可,患 者目前未见微循环障碍表现。考虑为消化道出血,消化 性溃疡可能性大;2、血红蛋白提示中度贫血,未见明显 炎症指数升高,考虑为失血性贫血。治疗上提示:1、禁 食,行胃肠诚压,增加补液量;2、因胃潴留,影响胃镜检 查,减压后予以洗胃处理,复查胃镜以明确出血部位;3. 予以去甲肾上腺素止血、扩容处理;4.根据患者病情必 要时子以输血治疗纠正贫血;
血常规示:白细胞4.710-9/L 红细胞3.13↓10-12L 红细 胞比容26.6↓%血红蛋白85↓g/L 血型:0型Rh(D)血型 阳性, 肝功能、电解质四项、血脂、肾功能心肌酶示: 钠147.2↑mol/L 甘油三脂1.60↑mol/L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1.05↓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4↓mol/L 二氧化碳31 ↑mmol/L 尿素10.5↑mol/L 肌酐 31↓umol/L 胱抑素C0.11↓mg/L,余各项检查结果未见 明显异常;粪便常规+0B示:颜色褐色性状软便隐血阳 性(+)凝血常规、输血前检查、血沉、癌胚抗原、甲 胎蛋白、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十二指肠疾病的影像诊断
![十二指肠疾病的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f22871f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1.png)
影像学表现 :直接征象(一)
龛影:龛影为诊断十二脂肠球溃疡的直接 征象,多见于球部偏基底部。正位,龛影 呈圆形或椭圆形,加压时周围有整齐的环 状透亮带称“日晕征”。切线位,龛影为 突出球内壁轮廓外的乳头状影。粘膜皱襞 增粗、平坦或模糊,可呈放射状纠集到龛 影边缘。
影像学表现 :直接征象(二)
十二指肠球变形:为十二指肠球溃疡常见 的重要征象。表现为球一侧出现指状切迹, 后者不恒定,随蠕动而变浅、消失,球外 形呈“山”字形、松塔形、花瓣形、三叶 草形、管状等。出现假性憩室,其形态大 小可改变,尚可见粘膜皱壁进入憩室内。
症状:半数没有临床症状,可有腹痛、呕吐、体 重减轻、贫血;可有黄疸和发热。
十二指肠腺癌
X线造影表现 肿瘤型:息肉样充盈缺损。多发或单发。 溃疡型:形态不规则溃疡为主要表现。 浸润型:以管腔环形或偏心性狭窄为主。 粘膜皱襞破坏。 发生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者与壶腹癌、胰头癌鉴
别困难。显示为多发性充盈缺损及大而不规则性 溃疡时,应首先考虑十二指肠癌。
十二指肠腺瘤
病因病理 十二指肠腺瘤多为单发,单发带蒂腺瘤易
产生幽门梗阻,多发腺瘤很少见。 临床表现 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
十二指肠腺瘤
影像学表现 充盈缺损:肠腔内可见圆形充盈缺损,轮
廓清楚,边缘锐利,少数呈波浪状。带蒂 腺瘤可引起梗阻或套叠。 胃壁及粘膜皱襞改变:胃壁柔软无浸润, 肿瘤区粘膜皱襞撑平消失,周围粘膜皱襞 正常。
十二指肠结核 Duodenal Tuberculosis
病因病理
• 十二指肠结核非常少见,因吞咽肺结核痰液致病,偶 为血行播散。病理解剖可分为溃疡型、增殖型及混合 型。后期因纤维疤痕收缩而产生肠管狭窄,邻近淋巴 结肿大。
临床表现
• 除消瘦、乏力、食欲减退、中上腹不适、隐痛等一般 症状外,后期常出现上消化道梗阻,偶尔可出现上消 化道出血,或扪及上腹部块影。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ttps://img.taocdn.com/s3/m/6dd5b08c2e3f5727a4e962a1.png)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主诉:胃痛问诊程序:检查者介绍自己询问患者姓名、年龄、职业一、现病史1.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并确认疼痛具体部位(让患者具体指出)2.问起病时间,包括本次发病的时间和整个病程的时间。
3.问诱发因素,如劳累、受寒、感冒、情绪、饮食等,药物。
4.问主证特点(1)疼痛性质(烧灼样,针扎样,胀痛等,是空腹痛还是进食后痛)(2)疼痛程度(痛的时候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还是可以忍受)(3)持续时间(4)缓解因素(5)有无放射痛(胃痛的时候,其他部位是否有疼痛)5.问伴随症状和鉴别诊断症状(与冠心病心绞痛,肿瘤,胆囊,胰腺疾病相鉴别),如有无胸闷,心慌,发热恶寒,有无食欲减退,厌食油腻,嗳气,泛酸,恶心呕吐,呕血,黑便,体重减轻等情况。
6.问诊治经过和症状演变以前有没有出现过这种症状,疼痛的性质,频次,程度有没有进行性加重。
发病后是否就诊:何时、何地,做过何种检查(),结果如何;应用何种治疗();症状变化情况如何(好转、进展,或出现新症状)等。
7.问刻下症状(1)目前的主症及伴随症状情况(2)按中医胃痛辩证分型症状问相关中医症候,需结合舌脉。
(3)中医“十问歌”。
(4)问既往史、过敏史、个人史、家族史等。
既往史:常见内科、外科疾病询问;有没有开过刀?输过血?有没有得过结核、乙肝等传染疾病?过敏史:有没有东西吃了“发”?有没有什么药不能用?个人史:生长生活在哪里?饮食上有什么偏好?有没有吸烟、喝酒的嗜好?有没有打过预防针?家族史:家里有没有人有跟你相似的毛病或症状?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疾病?婚育史:包括配偶、子女身体情况女子问月经情况。
体格检查:洗手、暖手总体望诊:神色形态眼睑结膜是否苍白巩膜皮肤是否黄染全身淋巴结触诊心,肺听诊腹部视听扣触+振水音舌(质、苔、体、舌下脉络)脉(定位,三部九侯)需进一步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EKG,B超(肝胆胰脾)、胃镜、C14呼吸实验诊断:西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医:胃痛(肝胃郁热)方药:化肝煎(青皮陈皮芍药牡丹皮栀子贝母泽泻)。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诊治体会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诊治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3253e4571fe910ef02df810.png)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诊治方案。
方法抽取我院2012 年5 月~2014 年3 月收治的88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并会归性分析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状况,经过药物和手术治疗,56 例康复,30例有效,2 例无效。
结论临床及时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进行诊断,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措施,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机率。
【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诊治;【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9128-6509(2015)12-0012-0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指十二指肠球部膜粘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是消化性溃疡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临床表现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
本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病程。
出现并发症,其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穿孔。
本文通过抽取我院收治的88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进行回归行分析出血情况,经及时诊治预后良好。
现概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抽取我院2012 年5 月~2014 年3 月收治的88 例十二指肠球部患者,其中,女性45 例,男性53 例,平均年龄44 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状况。
1.2 检查方法术前要了解患者病史、检查目的、有无内镜禁忌症、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急慢性传染病等。
取患者左侧卧位,弯曲腿部。
胃镜在直视下从口腔开始循腔进镜,依次经咽部、食管、贲门、胃体、胃窦、经幽门进入十二指肠。
在退镜时依反方向全面观察,有无炎症、糜烂、溃疡、出血、食管静脉曲张、血管瘤、肿瘤(良性或恶性)、粘膜萎缩、胃肠憩室等。
发现病变应确定其性状、范围、及部位,并详细记录[1]。
1.3 疗效判断根据出血疗效评定。
康复: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消失,黑便、吐血病情得到抑制,行胃镜检查各项体征正常;好转:黑便、吐血量明显降低,临床主要症状得到改善;无效:临床主要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重。
病例分析十二指肠溃疡
![病例分析十二指肠溃疡](https://img.taocdn.com/s3/m/c26f83d2b90d6c85ed3ac667.png)
十二指肠溃疡病史1.病史摘要:王××,男,66岁。
主诉:呕血8小时。
患者于8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感头昏、心慌,既而呕出咖啡渣样物质约400ml,伴恶心、上腹不适及乏力,排黑便一次,量约120ml。
发病过程中,患者无发热、头痛及咳嗽、咳痰,小便色正常,量偏少。
既往有“冠心病”病史5年,持续服用“消心痛”及“复方丹参片”,症状控制良好。
无肝炎和糖尿病等疾病史,无腹部手术史,亦无特殊烟酒嗜好。
2.病史分析:(1)呕血及黑便的原因,首先应排除由鼻腔、口腔、咽喉等部位出血或呼吸道疾病所致的咯血。
病史采集应着重了解呕血的诱因、颜色、有无便血,并准确估计出血量,判断周围循环状况,然后结合最常见病因依次考虑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及胃癌。
(2)伴随症状及进一步辅助检查可为明确出血原因与部位提供重要线索。
如中青年人,慢性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具有一定周期性与节律性,多为消化性溃疡;中老年人,慢性上腹痛,疼痛无明显规律性,厌食及消瘦者,应警惕胃癌;有肝炎病史,伴食欲不振、乏力、腹胀,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近期有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史、大面积烧伤、颅脑手术、严重外伤伴呕血者,应考虑急性胃黏膜病变。
(3)病史特点:①呕血无先兆症状,为突发性,呈咖啡渣样并伴有黑便。
②伴有头昏、心慌、乏力等全身症状。
体格检查1.结果:T 36.5℃,P 90次/分,R 19次/分,Bp 100/60mmHg。
自动体位,面色苍白,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无肝掌与蜘蛛痣,左锁骨淋巴结无肿大;睑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怒张,无胃或肠蠕动波,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浊音界存在,移动性浊音(一),双肾区无叩击痛,鸣音活跃,无血管杂音。
2.体检分析:(1)查体特点:上腹部有压痛,为何种性质尚需进一步寻找临床证据;肠鸣音活跃应考虑消化道继续出血的可能性,结膜苍白提示存在贫血。
表现为胃心综合征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表现为胃心综合征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ttps://img.taocdn.com/s3/m/77395e3df111f18583d05a8f.png)
[ 图分 类 号 ] R 5 .2 中 66 6
[ 献标 识 码 ] B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 2 (08 0 -040 023 9 20 )8 7 — 4 0 2
膜听诊 区未闻及病理性 杂音 ; 腹软 , 肝脾肋 下未触及 , 墨 菲征 ( , 一) 中上腹部有轻压痛 , 肠呜音 正常 行心 电图 、 血尿常规 、 心肌酶谱 、 血糖 、 肾功能 、 电解 质检查 均正 常 ,
( )4 . 1 :2
对有梗阻性 黄疸 而无 肝胆 和胰 头 病变 ;反 复上 消化 道
[ ] 佟 学金 , 远 廉 , 东 民 , . 发 性 小 肠 肿 瘤 12例 临 床 2 万 王 等 原 1 分 析 [ ] 中华 普 通外 科 杂 志 ,0 21 (2 : 9 J. 20 ,7 1)7 . 0 [ ] 刘 胜 春 , 榛 祥 . 发 性 小 肠 恶 性 肿 瘤 的 临 床 误 诊 分 析 3 姚 原 [ ] 中国普 通 外 科杂 志 ,03 1 ( )252 7 J. 20 ,24 :4 — . 4 ( 收稿 时 间 : 0 -41 修 回时 问 :0 8 51 ) 2 80 — 0 0 20 - —3 0
应想到本病 的可能 ; 进行 钊对 性检 查 以减 少误诊 率 。 ③ ‘
总之 , 发性小 肠恶性肿瘤临 床表现 多样 , 原 易误诊 ,
接诊 上述类似病人应行 影像学检查 , 综合 各种诊 断手段 以提高确诊率 , 可 疑病例 , 对 在排 除 胃和 结肠 病变 的基
础 上 , 积极行手术探查 。 应 参考文献 :
和 治 疗
间较长 , 容易凝结 而使 密度 增高 , 上 小肠 本 身容 易相 加
互重叠遮盖有病变 的部 位 , 给诊 断带来 一定 困难 。③ 小 肠 系膜 长而游 离 , 动度 大 , 活 当发 生 肿瘤 时不 易确定 肿 瘤来源 。本组 2 2例术 前发 现腹 部包 块 , 但分 别误诊 为 腹膜后肿瘤 、 胰头癌及 卵巢肿瘤 。④ 临床 医生对 小肠肿 瘤缺乏足够 的认识 或警 惕性 不够 。⑤部 分患 者 以急腹 症, 如肠梗 阻、 化道 出血 或 腹膜 炎人 院, 急诊 处理 , 消 需
5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电图变化的探讨与应用价值的研究
![5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电图变化的探讨与应用价值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4ac51c355270722182ef77b.png)
5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电图变化的探讨与应用价值的研究目的分析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胃电变化的关系,能否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与指导。
寻求一种无痛苦,简便,患者容易接受的胃肠疾病的检查方法。
方法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2例,无症状志愿者30例分别进行常规胃电图监测,对各组胃电参数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以餐前、餐后胃肠电节律紊乱、平均频率增高,餐后主功率比降低较明显,胃电参数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比例为19.23%。
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电图检查结果有一定的特异性,对其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推荐行胃电图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胃动力障碍及其类型,依据患者情况及早运用胃动力药物治疗。
胃电图可作为胃肠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电图;应用价值胃电图(EGG)是通过腹部体表电极记录胃肌电活动的一项非侵入性方法,体表胃电图能反应体内的胃电变化[1]。
目前已成功应用于临床诊断胃动力性疾病,对胃局部损伤(癌变或溃疡)的信号判断仍在摸索中,国内外鲜有报道。
十二指肠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生机制与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肠激素及胃动力异常有关。
为了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电图变化特点,我院对2011年3月~6月经胃镜诊断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进行胃电图检查,分析患者胃电参数,并与无症状志愿者进行对比研究,评估胃电图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的诊断价值,探讨胃电图临床应用前景。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胃镜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52例,男35例,女17例,24~72岁,平均42岁。
选择30例26~73岁无症状志愿者(排除消化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糖尿病等)作为对照组,男女各15例,平均年龄34岁,因为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壮年,导致溃疡组与对照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诊断方法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
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
临床上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
食后2~4小时又痛,也须进餐来缓解。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查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DNA的方法也逐步开展,目前用于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较多,主要的目的有2方面,一是检查幽门螺杆菌的DNA序列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对幽门螺杆菌进行细菌分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可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尿素酶基因片断和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原基因片段,鉴于PCR技术的高度敏感性,因此通过该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具有极高的敏感性,有研究表明,利用 PCR技术检查幽门螺杆菌尿素酶相关的基因片断的灵敏度可达10~100个幽门螺杆菌或0.01~0.1pg DNA,除了检测胃黏膜组织中的外,PCR技术还可用于唾液,牙斑,胃液以及粪便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幽门螺杆菌质粒,幽门螺杆菌核糖体指纹图技术有助于鉴别分离菌株的亚型,任意引物扩增多态性(RAPD)分析法也能较好地分辨幽门螺杆菌菌株的亚型,这些方法对临床上判断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幽门螺杆菌的再次感染是复发抑或交叉感染很有帮助。
2、胃酸测定
在基础情况,正常人为2mmol/h,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平均分泌为4mmol/h,若基础胃酸排出量(basal acid output,BAO)>10mmol/h,应考虑为胃素瘤(gastrinoma,
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ZES),若BAO接近最大胃酸排出量(maximal acid output,MAO),BAO/MAO≥0.6时,ZES可能性更大,虽胃酸测定对十二指肠溃疡术前和初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意义不大,但作为溃疡病患者作迷走神经切断术,术前,后测定胃酸,可藉以评估迷走神经切断是否完整有帮助,成功的迷走神经切断后MAO下降70%,胃部分切除术后复发溃疡胃酸测定 BAO≥2mmol/h,若>4mmol/h,几乎可肯定复发溃疡,进行胃酸测定前必须停止抗酸药物,停药时间,H2受体拮抗药 48h,omeprazole 5天。
3、血清胃泌素测定
正常空腹血清胃泌素<100pg/ml,这一基础胃泌素瘤的筛选试验是每一位溃疡患者均必须进行的,因大多胃泌素瘤病人溃疡的部位和症状同一般溃疡病人相似,难以区别,尤其是内科治疗失败患者,内分泌腺瘤病,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溃疡手术后仍有溃疡症状者,空腹血清胃泌素>1000pg/ml,应高度怀疑ZES,患者血清胃泌素为100~500pg/ml,需要做激发试验以释放胃泌素,静脉注射胰泌素后ZES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迅速升高,通常升
高>200pg/ml,而胃窦残留,胃窦G细胞增生,幽门梗阻等,血清胃泌素水平不变,下降或升高<200pg/ml。
原文地址:/xhxky/2014/0806/18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