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单选题与答案
试题单选:8 、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
辩(覆盖面标识: 1、辩证唯物主义——物,2、唯物辩证法——辩,A、不起任何作用3、认识论——认,4、历史唯物主义——历,5 、绪论——绪)B、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C、有时起作用 , 有时不起作用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绪D、起决定性作用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9 、人的本质在于()。
历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A、人能够改造世界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自私自利C、人有思想和理性2、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历D、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A、生产力的发展B、科学文化的发展10 、人民群众的主体()。
历C、主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生产方式的发展A、是体力劳动者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B、是进步的知识分子C、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 )。
历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A、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随着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同时消灭B、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期, 但不11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个观点是()。
历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A、辩证法的正确观点C、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将永久地存在下去B、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D、落后的社会意识先于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消灭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物A、运动的绝对性12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辩B、客观实在性A、事物的积极方面C、可知性B、事物的消极方面尽D、矛盾性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D、事物中促使其消灭的方面5、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历A、前进的、上升的13 、衡量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
历B、周而复始的循环A、看他职务大小C、直线式的连续发展B、看他社会地位高低D、不可认识的C、看他向社会和他人索取的多少D、看他对社会和人类是否作了贡献及其大小6、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6答题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答题1.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2.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D.时间和空间相对性3. 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4.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5.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6.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7.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8. 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C.对立统一规律10. 生产方式是: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1. 时间和空间“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这段话是说: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12.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B.辩证法思想13.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14.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D.实践的16.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D.实践性17.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18.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19.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B.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20. 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21.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D.生产方式2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C.实践的观点23. 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经济标准24.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25. 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26.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27. 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2013-2014(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和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集绪论一、单选题1、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A )A、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B、科学唯物主义和资本论C、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D、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论2、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B )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3、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C )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马克思主义(A)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189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新纪元》周刊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
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A)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CD )A、德国古典哲学B、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个理论贡献是(CD )A、创立辩证法B、创立劳动价值论C、创立唯物史观D、创立剩余价值学说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BCD)A、实用性B、实践性C、科学性D、革命性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直接理论来源是(AB)A、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B、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C、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D、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选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关系问题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C )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3、“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 单项选择题
(03 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革命性和科学性想统一的世界观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A、哲学是全部科学的汇集B、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基础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D、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3.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做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A、费尔巴哈B、马克思C、恩格斯D、列宁4.否认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是:A、唯物论B、唯心论C、二元论D、不可知论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6.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A、主张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B、主张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可靠的C、认为人的精神是崇高的D、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7.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A、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B、认为世界是某种独立精神的产物C、人的意志是世界的本质D、物质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8.20 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9.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A、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相分离B、世界观与方法论相分离C、主体与客体相分离D、自然观与历史观相分离10.哲学的党性,即哲学的党派性是指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B、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11.古代西方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成果是:A、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B、赫拉克立特认为或是万物本原C、德谟克里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D、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万物基础1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A、指导性B、实践性C、先进性D、与时俱进13.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是:A、革命性B、阶级性C、实践性D、科学性14.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是:A、坚持以人为本B、强调人的主体性C、高扬人的理性和人道主义精神D、反对科学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义15.下列命题属于存在主义观点的是:A、生命本身是权力意志B、存在就是被感知C、心外无物D、人就是自由16.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A、唯意志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03 单项选择题) 第二章1.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个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唯一特性是:A、普遍性B、特殊性C、科学性D、客观实在性3.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庸俗唯物论的观点C、物活论的观点D、唯意志论的观点4.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D、物质是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质形态5.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C、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反作用D、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6.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A、实践B、运动C、静止D、空间和时间7.近代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2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2答案(单选题)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C: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正确答案: D(单选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A:系统论、控制论、息论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C:古典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D:电子学、高分子化学、分子生物学正确答案: B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达尔文进化论C: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正确答案: D(单选题)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在于()A:是否承认人们的思想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感化可知论和不成知论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精确答案: C(单选题)5:辩证法回答的问题是()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C: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D:世界是否可以熟悉的题目正确答案: C(单选题)6: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A:规律的客观性B:世界的可知性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D:思惟和存在的关系精确答案: D(单选题)7: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C:社会实践和社会理论的关系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精确答案: B(单选题)8: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有()①把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②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③认为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 ④认为世界是不可知⑤认为绝对精神产生万物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①②D: ④⑤正确答案: C(单选题)9: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③人本主义④科学主义⑤非理性主义A: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②⑤正确答案: C(单选题)10: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方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精确答案: B(单选题)11: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正确答案: A(单选题)1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正确答案: D(单选题)13:相对静止是指()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久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精确答案: C(单选题)14: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举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正确答案: C(单选题)1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目的增长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精确答案: D(单选题)16:在糊口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选择题参考选择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选题:1、世界观是(D)A人们对世界的科学看法B人们对哲学的科学看法C人们对整个哲学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方法论同世界观一般是(A)A统一的B不统一的C相反的D矛盾的3、哲学是(B)A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C科学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科学化、理论化的方法论D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又是系统化、科学化的方法论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关系问题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C )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6、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B)A唯心论B不可知论C诡辩论D二元论7、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认为(A)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世界是不可认识的C人们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质D认识是消极被动的反映8、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C)A客观存在的B人的意识创造的C由神或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D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构成的9、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C)A万物皆备于我B存在就是被感知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D心外无物10、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C)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11、“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是(A)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D二元论观点1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C个人与群众的关系问题D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的关系问题1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在回答(A)A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C世界是怎样被认识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D世界是怎样被改造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14、“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2020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2020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章节答案2024年1.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革命性。
答案:错2.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答案:对3.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工具。
答案:对4.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与途径是客观事物。
答案:错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科学严谨。
答案:错6.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政治关系。
答案:错7.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平均社会主义。
答案:错8.“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
答案: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9.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 )答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0.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论断揭示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哪些道理。
()答案:客观性;规律性11.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这说明( )。
答案: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12.价值的特性是( ) 。
答案: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13.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它们分别是()答案: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14.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
答案:相互区别的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1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
答案: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16.“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答案: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唯我主义观点;反理性主义观点1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答案: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18.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答案: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证明、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19.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7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7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解析: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所以,备选B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备选A项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备选C、D两项是社会基本矛盾。
知识模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是人民群众还是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不同回答正确答案:C解析:在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不同回答。
所以,备选C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备选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模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认为人们的思想动机、主观意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这种观点属于( )A.庸俗唯物主义B.唯理论C.经验论D.唯意志论正确答案:D解析:唯意志论认为人们的思想动机、主观意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所以,备选D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备选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模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把人类社会之外的某种神秘精神当做社会发展、人的命运的决定和支配力量,这种看法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B.教条主义C.经验主义D.历史观上的客观唯心主义正确答案:D解析:历史观上的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类社会之外的某种神秘精神当作社会发展、人的命运的决定和支配力量。
马原选择题第3章
马原选择题第3章第3章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存在包括(ABC)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C.经济关系D.全部社会关系E.社会生活的精神生产活动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BCD)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E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3.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CD)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E社会意识对经济具有反作用4.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ABCD)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E.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5.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这是因为(ACDE)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6.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这是因为(ABCE)A.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人口生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C.人口生产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D.人口生产不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E.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受生产方式制约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B)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E.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水平8.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AB)A.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C.社会形态是永恒的不变的D.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E.社会形态是由偶然因素所决定的9.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CD)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E.指出阶级斗争只有暴力革命一种形式10.“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CD)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E.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单项选择1、社会存在是指( D )A.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2、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B )A.地理环境的优劣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社会风气的好坏D.人口增长的快慢3、社会意识是( C )A.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B.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C.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D.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4、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A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历史继承性D.它具有相对独立性5、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C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是】:C6、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B )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D.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7、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A )A.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B.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化的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第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两种历史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凡是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凡是主张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只能以此为标准,没有第二个标准,那种企图超越它们之上的第三种独立的历史观是不存在的。
第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历史观其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研究任何历史问题,不管是明确的还是不明确的,都毫无例外地首先必须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作出一定的回答,并以这个回答作为出发点去解决其他社会历史问题。
如果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必然承认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
反之,如果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就必然要从主观意志或“客观精神”方面去寻找社会发展的原因,否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第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社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人们的社会实践就是处理社会与自然之间、社会各种关系之间的矛盾,使历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历史客体的客观规律性实现具体的现实的统一,使历史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能够得以进行并实现人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有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 C )A.科学的世界观 B.自发的世界观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 各门科学的总汇2.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C )A.关于人类生存空间的起源问题B.关于人的本质问题C.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D )A. 无限与有限的关系B.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D. 一般同个别的关系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C )A. 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不同看法B. 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C.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D. 是否承认世界的运动发展5.一元论的哲学派别都主张( D )A. 世界统一于物质B. 世界统一于精神C. 世界是运动发展的D. 世界只有一个本原6.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论根源是( D )A. 自然观和社会观相分裂B. 辩证法和唯物论相分裂C.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D.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分裂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A. 古希腊罗马哲学B. 中世纪经院哲学C. 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8.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A )A.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B. 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 理论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 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三、多项选择题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主要是( BDE )A.主观性B.机械性C.片面性D.形而上学性E.不彻底性2、辩证法发展的基本阶段是(BDE )A.思维辩证法B.朴素辩证法C.自然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E.唯物辩证法3、哲学是(ACD )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C.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D.对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E.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CDE )A.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B.思维能否掌握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E.能否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5、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DE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集合C.理在事先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E.吾心即宇宙6、下列各项主张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有(BC )A.所有唯心主义哲学B.有些唯心主义哲学C.所有唯物主义哲学D.有些唯物主义哲学E.休谟和康德哲学7、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ABCE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D.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E.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8、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BCDE )A.事物是理念的影子B.理在事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E.现实的国家是国家观念的外化9、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有(BDE )A.提出了阶级斗争的观点B.确立了科学的是实践观C.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D.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E.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是(ABE )A.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C.创立了唯物主义D.创立了辩证法E.科学地确定了实践范畴在哲学理论中的地位11.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他们分别是( CD )A. 本体论B. 认识论C. 人本主义D. 科学主义E. 理性主义12.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出现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 DE )A. 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 B. 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学说C. 李大钊的唯物史观D. 毛泽东思想E.邓小平理论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二、单项选择题1.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这是因为( C )A. 物质和运动都是客观的B. 物质和运动只同一个东西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 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基础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2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2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答案: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答案: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答案: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在于答案: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5辩证法回答的问题是答案:)C.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6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答案: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7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答案: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8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有答案:①把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②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③认为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④认为世界是不可知⑤认为绝对精神产生万物C.①②9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答案: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③人本主义④科学主义⑤非理性主义C.③④10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答案: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1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答案:A.朴素唯物主义12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答案: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13相对静止是指答案: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14时间和空间是答案: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1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答案: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6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答案: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17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答案: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18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答案: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1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答案: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20芹菜、菲菜、白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答案:A.个别与--般的关系21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答案:D.社会实践22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答案: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23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答案: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24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答案:.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5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答案:C.机械决定论26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和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
物质和意识
谁是本原
一、唯物主义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思维和存在(或者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 不同回答。
⑴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⑵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 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B
9、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C、存在就是被感知
B、人的神灵决定天地万物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10、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 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 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 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五行说
①《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土是世 界的本原,五行相生相克,产生万物。 ②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 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的物 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 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④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泰勒斯认为,水是 万物的始基,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归复于水。
这些观点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共同特点: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 具体形态——天、地、气等等) ①正确性 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 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②局限性 A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B 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 的内容? 3.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是哲学的基 本问题?
审校:王伟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
“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 追求什么?”
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 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四、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 世界是什么(世界 的本原是物质还是 唯心主义 意识)
辩证法 形而上学 世界是怎么样(世 界的状态)的
片面、孤立、静止
其一
其二 (从属)
全面、联系、发展
四、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世界的本原是精神,
世界是一个不断运 世界本原是精神, 动变化和发展的过 辩证唯物主义 否认运动,否认 程。矛盾是发展过 发展,否认联系 程的内在源泉和根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物论和辩 本动力。 证法的统一。 世界的本原 世界的本原 是物质,否 辩证唯心主义 是物质,物 认运动、否 质是发展的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认发展,否 联系的矛盾 的。 认联系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 维 与 存 在 的 关 系 问 题 即: 意 识 与 物 质 的 关 系 问 题 存在决定思维 何者为本原 (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可知论) 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 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 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认为客观事务以至整个世界,都 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 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 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 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客观唯心 主义
辨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库第一部分选择题绪论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D.创造性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B)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B.自由资本主义时代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3.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D)A.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唯物主义辩证法D.辩证法4.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D)A.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辩证法D.唯物主义5、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B)A.剩余价值论 B.劳动价值论 C.再生产理论D.流通理论6、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者是(C)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卡尔·马克思D.威廉·配第7、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D)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对立统一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8、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D)A.致力于无产阶级的利益B.致力于资产阶级的利益C.致力于全人类的利益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9、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其理论基础是(C)A.剩余价值学说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D)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阶级斗争D.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13、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B)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14、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D.科学性15、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C)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6、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着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调查研究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C)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法国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18、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D)A.细胞学说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C.生物进化论D.原子学说1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A)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0、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第一章1、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上并没有鬼神,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泥塑木雕的鬼神像。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世界本原和发展规律的哲学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存在形式,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唯物主义看来,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主观存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唯物主义者强调客观世界的独立性和客观规律的普遍性,认为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客观规律性的再现。
在唯物主义看来,世界的发展是物质的发展,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
唯心主义是一种关于世界本原和发展规律的哲学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根本存在形式,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在唯心主义看来,意识是主观存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于意识。
唯心主义者强调意识的主导地位和意识的创造性,认为人的认识是对世界的创造,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在唯心主义看来,世界的发展是意识的发展,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社会的发展是意识的创造。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对于世界的根本存在形式的认识和对于世界的发展规律的理解。
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存在形式,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者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根本存在形式,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物主义者强调客观世界的独立性和客观规律的普遍性,认为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客观规律性的再现;唯心主义者强调意识的主导地位和意识的创造性,认为人的认识是对世界的创造,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综上所述,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它们对于世界的根本存在形式和发展规律的不同认识。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存在形式,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根本存在形式,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也是它们的唯一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划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于∙是否承认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地理条件∙人口条件∙资源条件∙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自然和社会既相区别又相统一的基础和纽带是∙劳动∙自然∙人∙社会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通过生产发展水平表现出来∙通过社会心理表现出来∙通过社会制度表现出来∙通过社会革命表现出来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的区别是∙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自然规律是自然界固有的,社会规律是人造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通过人的活动实现出来∙自然规律无法废弃和改变,社会规律可以废弃和改变“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一本打开的心理学”.这一观点反映的是∙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心理创造的结果∙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有意识活动的结果∙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心理一样的存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或基本要素是∙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料∙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是∙物质资料生产高度发达∙科学技术∙生产关系∙经济体制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血缘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人的政治关系∙人与人的思想关系∙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这表明∙社会意识的性质决定社会存在的性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区分是相对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一切思想观点的总和∙一切精神现象的总和∙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思想、观点的总和∙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情感、风俗习惯、情绪的总和在观念上层建筑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宗教∙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在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中.上层建筑属于∙思想关系∙物质关系∙经济关系∙财产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和自然的矛盾∙个人和社会的矛盾∙自然界和社会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根本方向∙生产关系可以加速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因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则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生产力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因素∙生产力是具有能动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消极被动的因素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唯一动力∙最终动力∙直接动力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是否起促进作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于各种经济制度的需要∙它是否能有效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它是否能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指∙改革就是否定社会的一切∙改革就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进步最深刻的根源是∙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的矛盾∙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交往发展的结果,其实质是∙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政治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思想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生产的社会化和分工的发展∙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社会形态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形态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运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是指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所表现的自主性、目的性.这个“可能性空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等既定条件决定的∙是由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多种随机现象构成的∙体现了历史发展中偶然因素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历史发展中必然因素的重要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人的自身需要∙人类的共同利益∙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关系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精神、有理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唯心主义历史观∙旧唯物主义哲学家的观点∙唯物史观的观点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人既有社会性又有阶级性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劳动∙人具有理性∙人具有自由∙人的意志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人的意识在历史活动中有能动作用∙个别人物在历史上的突出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知识分子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民群众占人口大多数∙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活动中,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这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历史辩证法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机械论观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它是一切历史观无法回避的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它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对二者关系的回答决定对其他历史观问题的解决唯心史观的主要错误是∙夸大了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没有看到精神因素背后起决定作用的物质因素及其规律的作用∙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认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列宁指出,马克思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存在的缺陷是∙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的作用,∙没有认识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对历史的作用∙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看作是社会关系产生、变化的根源∙没有看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生产方式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生产方式是社会其它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化∙生产方式决定着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发挥作用的大小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越高,则∙地理环境被利用的程度越高∙地理环境被破坏的程度越严重∙地理环境被利用得越不合理∙同自然的关系越复杂下列现象中属于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有∙农民耕种土地∙雷电引起森林大火∙被污染的水源引起疾病流行∙某些人对森林滥砍乱伐以下哪些观点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形式具有阶级性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法律制度∙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客观性是指∙生产力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是由既定的客观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因而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当代人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生产力是由各种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是一种社会的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物质利益关系,因此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存在的组成部分∙生产关系是社会物质实体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物质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因为∙它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支配的问题∙它决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如何结合的问题∙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并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它是判断各种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形态性质的客观依据一定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的内容包括∙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与一定经济基础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发展到一定水平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生产力∙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是指∙反映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观点体系∙反映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情绪、信念、情感∙特定社会中各阶级的观点体系∙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的观点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论断体现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意识形态是一元的.∙意识形态是多元的∙意识形态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下列制度、设施及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有∙国家机关、军队、监狱∙思维科学、逻辑学、语言学∙艺术、法律思想、政治思想∙小说、诗歌、戏剧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因此∙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都等于零∙任何人的意志的作用都包括在历史发展的总结果中∙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合乎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人的自觉活动是在由社会客观规律所规定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为人们所认识与驾驭∙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约∙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否认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下列观点正确表达了社会规律特殊性的是∙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人既是社会主体又是社会客体∙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不存在某种凌驾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上或之外的社会规律否认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的统一会导致∙宿命论∙唯意志论∙庸俗进化论∙唯心史观下列属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己”,这一观点表明∙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过程的实现是人的不同活动的“合力”∙历史是领袖和群众共同创造的∙历史规律的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和发展∙形成了整个社会的最基本结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表现为∙生产力决定着人类自身的发展程度∙生产力决定了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生产力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了全部社会关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由∙大工业所开创的∙世界交往所决定的∙航海家的新发现所决定∙生产和科技发展所决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区别是∙经济基础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经济基础是内容,上层建筑是形式∙经济基础是相对稳定的,上层建筑是易变的∙经济基础是物质关系,上层建筑是思想关系在处理思想、政治、经济三者关系时,必须依据∙它们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思想既反映经济又反映政治∙三者平行发展“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展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一种新生产关系都是在旧社会中建立起来的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是否与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能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巩固∙是否能限制与自己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下列观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形态”理论范畴的是∙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就是社会∙社会形态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就是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共同体“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命题的含义是∙社会发展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完全是由必然性支配的,与历史主体的作用无关∙社会与自然一样,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多数人选择的道路∙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归根到底是∙劳动的发展史∙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阶级斗争的历史∙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这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能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人类”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过:“人类不会永远留在地球这个摇篮里”.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揭开其他星球的奥秘提供了可能性∙自在世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能够转化为“为我之物”的人类世界∙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进入太空的梦想∙人类借助科学技术将会统治整个宇宙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关系是∙“全球问题”是科技发展造成的∙对科技的使用不当是造成“全球问题”的重要原因∙科技发展为解决“全球问题”创造了条件∙要把科技发展同变革、调整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管理、更新观念结合起来,综合解决“全球问题”马克思说:“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段话说明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生产力的性质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工具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在下列关于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观点有∙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历史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可以∙加速历史任务的实现∙决定历史事件的外貌特征∙暂时延缓历史进程∙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关于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作用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规律,杰出人物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不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杰出人物受历史条件制约∙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作用“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基础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时刻教育群众的观点党的群众路线提出的哲学依据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原理∙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原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动力系统”,其中∙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技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人人都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是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是自由∙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主张∙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超历史的人与人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不受任何制约的个人意志是人性的体现∙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下列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错误的是∙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理性∙人的本质是人的自我意识∙人的本质是人的个性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动力来自人性的“一种内压力,指向人格的同一和自发的表现……指向探索真理的、成为有创造力的、成长美好的人.”自我实现的评价标准是“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以下对这种说法的评价正确的有.∙错误地认为人的需要及其发展仅仅来自人性的要求∙没有看到人的需要主要来自人的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没有看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才是自我实现的标准∙错误地认为人性的要求才是人发展的根源、人的潜力充分发挥是个人发展的评价标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