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课下能力提升十五六国论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教学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知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宋仁宗嘉祐元年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渴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欧阳修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名声大噪。
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三字经》对其描述为“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的政论文写得非常出色,主要代表作《嘉祐集》十五卷,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在诗歌、散文方面也有建树,著有《权书》《衡论》等。
[知背景]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知常识]1.六国六国,又称山东六国,指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
当时天下战国七雄,西方的秦国与东方的六国对立,山东六国合纵以抗秦,后都被秦国所灭,因此经常合称六国。
三苏皆作有《六国论》。
2.论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1 六国论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考题 1】 (安徽高考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臣乃.乃不.敢敢上引璧疾
B.御日制削诗月割以.纪,其以.事趋于亡
C.非四蛇海鳝好之学穴能无文可者.寄托者.
D.去临清而.流人爱而.思赋之诗
【解析】 A:副词,才。B:连词,表目的“来”/表结果“从而”。C:助词,“…… 的人”/“……的地方”。D:连词,表承接/表修饰。
2.精美语段 中国人一向以“中庸”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讲究“与世无争”。因此,“韬光养晦” 也成了无数人立身处世的原则。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快餐文化的冲击,时间观念的加深, 许多人都希望能更快地崭露锋芒,更快地成就自己的事业。于是,韬光养晦和崭露锋芒 似乎成为了一对矛盾的事物,各有拥护者。 诸葛孔明躬耕南阳,二十七岁的时候才上演了历史上有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最终成就了诸葛孔明在历史上传奇的人生;北宋的苏洵,二十七岁发愤读书,四十七岁 才得到文豪欧阳修的赏识走上仕途,但年龄并不能阻挡苏洵闪亮的文采,最终他成为了 北宋最有名的策论家之一;曹雪芹更是韬光养晦的典范,正是有了他的“披阅十载,增 删五次”,才有了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红楼梦》问世。
【答案】 A 同类比较 2: 本题 A 项对照句“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出自本单元课文《伶官传序》。
【考题 3】 (浙江高考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 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 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 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5)______________,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韦庄《菩萨蛮》)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赏析示例六国论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单元概述〔目标导航〕1.了解古代散文在形与神关系上“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2.理解本单元所选各篇散文的思想感情。
3.学习分析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4.重点分析“自主赏析”中三篇散文的艺术特点,体会古代散文的逻辑性与抒情性。
5.掌握本单元中所涉及的文言知识。
〔内容概说〕这个单元共选六篇古代散文,从时代上说,唐宋元明清都有。
之所以选到一个单元里来,是因为它们在结构上和文气上有某些共同之处。
“赏析示例”选的是苏洵的《六国论》。
这篇议论文通过探讨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弊在赂秦”的观点。
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借古讽今,给北宋统治者提供借鉴。
“自主赏析”中的第一篇文章是欧阳修的《伶官传序》,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自己编的《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用后唐庄宗的兴亡历史,阐明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他早逝的侄儿写的祭文,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苏轼的一篇风格较特别的文章,以乐景写哀情,对亡友表达了深切的怀念和沉痛的哀悼。
“推荐作品”是方苞的《狱中杂记》和张岱的《陶庵梦忆序》,从思想上、内容上、表达上说,都是很丰富的,应该认真阅读鉴赏。
〔赏析指导〕1.本单元所选的文章照顾到不同的体裁和风格。
《六国论》《伶官传序》属于议论文,在结构和行文上比较严谨规范,通过提要钩玄,逐段梳理归纳,文章的构思和脉络即能清楚地显示出来。
《祭十二郎文》是抒情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记叙文,两文都是随着情感和思维的流动,把恳挚的亲情、友情与一些琐事夹杂在一起叙述,一方面“散”的特征非常鲜明,另一方面由于情感充沛,首尾贯注,便于从声调高低、节奏快慢和文辞表达上把握文章的气脉,认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精读以上几篇文章,对实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篇文章虽然有偏重于议论或偏重于抒情的不同,但都是情理兼用。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六国论》课件5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 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 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 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 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 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
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 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 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 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所亡:所丢失的土地。
其实:它实际上。 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欲:想往的。
患:担心的。 固:本来。
译文:诸侯由于求和所失去的土地,和因 战败中失去的土地相比,前者实际上也是后者 的百倍。那么秦国最想得到的,(而)六国诸 侯最担心的,(从根本上讲)本来就不在于战 争了。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弊六 在国 赂破 秦灭
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文章第一段四句的关系怎样?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总
(1)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2)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以:用,凭借 攻:攻战。 取:取得。
则:就。 获:获得。 邑:小城镇。 城:大城池。
以:因为。
丧:灭亡。
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
完:保全。
译文: 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 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 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独 自保全(自己)。
故曰弊在赂秦也。 也:表判断语气。这是一 个判断句。
译文: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一、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从上面的列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赏析示例 六国论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资料助读 走近作者
苏洵(1009 年~1066 年),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文 学家,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苏轼和苏辙 的父亲。父子三人被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 家”。亦有一女,名唤小妹,人称苏小妹。长于散文, 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
背景解读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契丹、西夏的威胁 与侵略,朝廷不敢坚决抵抗,采取的是妥协的办法,以财赂敌,求得 苟安。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朝廷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 10 万两、绢 20 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契丹要求割地,结果每年又增加白 银 10 万两、绢 10 万匹。庆历三年(1043),宋朝同意每年赠给西夏白 银 10 万两、绢 10 万匹、茶叶 3 万斤。这种做法增加了敌方的财富, 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和平”并未换到,灭亡亦不可避免。这同六国 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苏洵主张坚决抗敌,反对妥协投 降,因而写下这篇《六国论》。
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被动)句 译文:有__这__样__的__有__利__形__势__,__却__被___秦__国__积__久__的__威__势__所__胁__迫_____ 3.举以予人(省略)句 译文:__拿__它__(_土__地__)来___送__给__别__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_使__…__…__退_ 却,击退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_小__的__战__果_ ;大的战果 (2)形容词用作动词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__保__全____
三、古今异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古义:__它__的__实__际__数__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思厥先祖.父.。 古义:__祖__辈__和__父__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父亲的父亲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__这__样__以__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接着要干什么或接着发生另一件事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___以__至__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5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一六国论课后知能提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六国论一、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
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
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博览群籍,尤好《老》《庄》。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
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
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
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
杀母,禽兽之不若。
”众乃悦服。
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
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
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
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
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
毁骨瘠立,殆致灭性。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
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由是礼德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
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节选自《晋书·阮籍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B.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C.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D.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解析:选C “籍本有济世志”说“阮籍本来有匡扶社稷之志”,意思完整,应在“志”后停顿,排除B项;“少有全者”的主语是“名士”,应在“名士”前断开,排除A项;“少有”与“全者”构成动宾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六国论作业含解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六国论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C)A.赂.(lù)秦暴.(bào)霜露弥.(mí)繁B.与.(yǔ)嬴厥.(quē)先祖父日削.(xuē)月割C.殆.(dài)尽洎.(jì)牧以谗诛率.(shuài)赂秦D.为.(wéi)国者当.(dānɡ)与秦相较荆棘.(jí)【解析】A.暴pù;B.厥jué;D.当tǎnɡ,同“倘”。
2.下列各句中“亡"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亡”字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例: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B.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C.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解析】A.灭亡;B.逃亡的人;C.逃走;例句及D,损失。
3.下列加点的“而”字,不表转折关系的一项是(B)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D.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解析】B是修饰关系.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D)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②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③师不必贤于弟子..④可谓智力..孤危⑤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⑥思厥先祖父..⑦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A.③④⑥B.①⑤⑦C.②③⑤D.③⑤5.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B)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②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③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④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⑤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⑥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⑦披坚.执锐.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⑨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⑩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A.①②⑤⑥/③④⑦/⑧⑨⑩B.①⑤⑥⑩/②⑧⑨/③/④⑦C.①②⑤⑥/③/④⑦/⑧⑨⑩D.①⑤⑥/③/④⑦/②⑧⑨⑩【解析】①⑤⑥⑩名词活用为状语,②⑧⑨名词活用为动词,③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④⑦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
文与可画谷偃竹记课后训练一起提高一、基础知识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赦.免(shè)笔砚.(yàn)蜩.腹蛇蚹(tiǎo)B.砍斫.(zhuó)曝.晒(bào)庖.丁解牛(páo)C.沦丧.(sāng)蹑.足(niè)兔起鹘.落(ɡǔ)D.缣.素(jiān)畴.昔(chóu)偃.仰啸歌(yǎn)项,“蜩”应读“tiáo”。
B项,“曝”应读“pù”。
C项,“丧”应读“sàng”,“鹘”应读“hú”。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熟:仔细。
B.不学之过.也过:过错。
C.余因而实.之实:证实。
D.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废:毁坏。
项,废:废置、搁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B.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C.吾将以为..袜D.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项,以为: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诸”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A.投诸.渤海之尾B.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诸.郡县苦秦吏者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兼词,相当于“之于”。
B、C两项相同,均为兼词,相当于“之乎”;D项,形容词,众多,各个。
二、阅读能力培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新】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知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宋仁宗嘉祐元年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渴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欧阳修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名声大噪。
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三字经》对其描述为“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的政论文写得非常出色,主要代表作《嘉祐集》十五卷,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在诗歌、散文方面也有建树,著有《权书》《衡论》等。
[知背景]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知常识]1.六国六国,又称山东六国,指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
当时天下战国七雄,西方的秦国与东方的六国对立,山东六国合纵以抗秦,后都被秦国所灭,因此经常合称六国。
三苏皆作有《六国论》。
2.论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祭十二郎文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归取其孥.(nú)形单影只.(zhī)不省.(xǐnɡ)所怙.(hù)B.衔.哀致诚(xián) 万乘.之公相(shènɡ) 丞相薨.(hōnɡ)C.其余奴婢.(bì) 冀.其成立(jì) 兄殁.南方(mò)D.令守汝丧.(sànɡ) 丧.之七日(sānɡ) 辍.汝而就(chuò)解析:D.“令守汝丧”应读sānɡ。
答案: D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比.(等到)得软脚病辍汝而就.(接近) 敛不凭.(凭借)其棺B.不省所怙.(依靠) 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C.其又何尤.(怨恨) 抱无涯之戚.(忧伤) 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远具.(准备)时羞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解析:A.“比”解释为“近来”,“就”解释为“就职上任”,“凭”解释为“临”;B.“应”解释为“应付”;D.“止”解释为“住”,“既”解释为“不久”“后来”。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解析:C.分别为指示代词“那、那些”;人称代词“你的”;副词,表反问语气;假如;副词,表揣测语气;人称代词“他、他的、他们”。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加点双音词与现代汉语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A.吾与汝俱少年..不从汝而死也..B.几何C.又可冀其成立..之戚..邪D.而汝报无涯解析:A.“少年”古义为“年轻”,今义为“人生一年龄段”;B.“几何”古义为“多少”,今义为“几何学的简称”;C.“成立”古义为“成长立业”,今义为(组织、机构等)的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版本
学习目标
考点提炼
了解苏洵及“论”的 理解并翻译
知识目标 文体特点,积累、梳理 文中的句子
并归纳文言知识
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 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 技能目标 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 法 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 情感目标 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 本文的现实意义
[知作者]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 列入“唐宋八大家”。宋仁宗嘉祐元年率子苏轼、苏 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 22 篇渴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深得欧阳修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名声大 噪。据说苏洵 27 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 苦读,学业大进。《三字经》对其描述为“苏老泉, 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的政论文写得非常出色,主要代表作 《嘉祐集》十五卷,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在 诗歌、散文方面也有建树,著有《权书》《衡 论》等。
[知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 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 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 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1004 年,契丹大举攻 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 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 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 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
动词,对着,这里是“对付”的意思
9.故
①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形容词,旧的,过去的
②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连词,所以
③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老交情 ④暮去朝来颜色故. 形容词,衰老的 ⑤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名词,缘故 ⑥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副词,故意,特意 10.为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赏析示例六国论教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北宋建国后的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于是北宋采取了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这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重蹈覆辙。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作家作品苏洵(1009—1066),字明允,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博辩,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著有《嘉祐集》十五卷。
2.背景解读北宋建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
这样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颓。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
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西夏交纳大量的银、绢。
这样贿赂的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针对这一现实,苏洵撰写了《六国论》。
3.文体知识论论是议论,它是以论证为主的说理方式,论的任务主要是论证某一问题、某一人物、某一事理的是非得失。
它的特点是:要有明确的论点,有可信的论据,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
政论、文论、史论、学术论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4.文化常识【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故事】先例。
除此之外,在古文中一般也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是又在六国下矣。
思。
例如: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字音识记1弊在赂.秦(lù)2洎.牧以谗.诛(jì)(chán)3暴.霜露(pù)2.辨形组词1错误!2错误!3错误!3.通假字(1)暴.霜露,斩荆棘(通“曝”,冒着)(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通“毋”,不要)(4)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4.一词多义(1)非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动词,不是)觉今是而昨非.(形容词,错误的)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副词,无,没有)(2)或或.未易量(副词,或许)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代词,有的人)一食或.尽粟一石(副词,有时)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动词,得到)此言得.之(形容词,适宜,得当)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动词,捕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动词,看到)诚不得.已(动词,能够)(4)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副词,互相)誓天不相.负(代词,偏指一方,相当于“你”“他”等,此处代“你”)伯乐相.马(动词,观察,辨别,鉴定)(5)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亲近)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和,同)与.战胜而得者(介词,跟,同,表示比较的对象)(6)欲暴秦之欲.无厌(名词,欲望)鱼,我所欲.也(动词,想要得到,需要)(7)暴暴.霜露(动词,读pù,通“曝”,冒着)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读bào,凶暴的)(8)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9)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最终,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底)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副词,起初)始.速祸焉(副词,才)(11)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连词,假使)并力西向.(动词,对着,这里是对付的意思)(12)故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形容词,旧的,过去的)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连词,所以)(13)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动词,治理)至丹以荆卿为.计(动词,作为)邯郸为.郡(动词,成为)(14)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武力)5.词类活用(1)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2)日.削月.割(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3)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完整地存在)(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6)以地事.秦(名词作动词,侍奉)(7)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受贿;大的受贿)(8)秦以攻.取之外(动词作名词,攻战的方法)(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六国论课件 新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__先__例__,__旧__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6)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义:___可__以__凭__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
(1)至.于.颠覆 古义:_表__示__由__于__上__文__所__说__的__情__况__,__引__出__下__文__的__结__果__。______ __相__当__于__现__代__汉__语__的__“__以__至__”__“__以__至__于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介词
2.动词的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始速.祸焉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___使__退__却__,__打__败________
_______招__致____________ _____使__…__…__保__全________
五、特殊句式 (1)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以上句子都是__判__断____句。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 下矣 以上句子是__定__语__后__置__型倒装句。 (3)齐人勿附于秦 以上句子是__状__语__后__置__型倒装句。 动词,邀请 形容词,快,迅速 名词,兵器,武器 动词,战争 名词,士兵 名词,军队
形容词,旧的,原有的 连词,所以,因此
名词,老交情,旧交 形容词,衰老的
名词,缘故,原因
副词,仍然,还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六国论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6.积名句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 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苏洵《六国论》) (2)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 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苏洵《六国论》)
自主
赏析
文与可画筼 筜谷偃竹记
苏轼
②比较三篇文章说理、抒情的不同特点, 体会不同文体的文章在结构、意脉、文 气、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③理解文章阐释的道理,体会作者在文中
抒发的情感。
项目 题目
作者 学习目标
狱中杂记 方苞 ①分析课文结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
路,体会文章的沉痛感情。 推荐作品
陶庵梦忆序 张岱 ②鉴赏文章叙事、抒情的手法,体会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4.分古今 思厥先祖. 父.
古义:泛指祖辈、父辈。 今义:指父亲的父亲。
至.于.颠覆 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 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古义:灭亡。 至于颠.覆. 今义:①翻倒。②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
政府。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或 或.未易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动词,丧失,丢失 动词,灭亡 动词,逃亡,逃走 代词,有人 副词,或许,也许 副词,有时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3.辨活用 (1)不能独完. 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事:名词用作动词,侍奉 礼: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4)日.削月.割 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下能力提升(十五) 六 国 论(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全都,一概B .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C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参与D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弊.在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C.⎩⎪⎨⎪⎧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或.未易量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B .可谓智力..孤危C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D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4.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B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D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2分)译文:(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分)译文:(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分)译文:二、阅读鉴赏(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管仲论苏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
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①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
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
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
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②,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③。
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
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
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
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
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
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
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
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霸莫盛于桓、文,(晋)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④之虐,不如孝公⑤之宽厚。
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
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
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
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
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
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
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
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吾观史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
彼管仲者,何以死哉?(选自《古文观止》岳麓书社,有删改)[注] ①竖刁、易牙、开方:齐桓公宠幸的三个近臣。
管仲死后,这三个人共同专权。
桓公死后,诸子争位,竖刁与易牙等杀害群臣,立公子无亏,太子昭奔宋,齐国因此发生内乱。
②四凶:旧传共工(古代的世族官)、罐兜(人名)、三苗(古族名,这里指其族首领)、鲧(人名)为尧时的四凶。
③少正卯:春秋时鲁国人。
④灵公:晋灵公,晋文公之孙。
⑤孝公:齐孝公,齐桓公的儿子公子昭。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 相:辅佐 B .其祸蔓延,讫.简公 讫:至,到 C .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 絷:拴,系,捆住 D .而又逆.知其将死 逆:违背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仲之疾也,公问之.相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C.⎩⎪⎨⎪⎧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作《师说》以.贻之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观史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B.吾观史/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C.吾观史/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D.吾观史/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9.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论证了举贤任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指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
B.文章细致分析了齐国内乱的人为因素,认为表面上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致,实为管仲死后,无贤人执政所致;并批评管仲临死前没有荐贤以自代为“不知本”。
C.针对管仲临死前不荐贤者的举动,作者认为天下不可能没有贤者,而管仲没有像史进蘧伯玉,萧何举曹参那样推举贤才,是一种严重的失职。
D.苏洵尝试着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管仲这位历史人物,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只是评判管仲的过失,揭示管仲的真面目。
10.[对应链接高考]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3分)译文:(2)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4分)译文:(3)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
(3分)译文:三、语言运用(10分)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抑郁症并非伤春悲秋者的专利,它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地位高低。
目前,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成因并无定论,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哈佛医学专家则认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和药物使用问题等。
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和某些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有关。
12.根据下表的数据概括出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变化的两个特点。
(4分)最近,日本的一位研究人员以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对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立性进行测试,所得的结果如下表:答:1.解析:选C 与:亲附,亲近。
2.解析:选D 均为连词,表因果关系,“所以”。
A项,名词,弊病/名词,困顿;B项,动词,爱惜/动词,吝惜;C项,代词,有人/副词,或许。
3.解析:选C A项,“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B项,“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D项,“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
4.解析:选A B、C、D三项均为被动句,A项是状语后置句。
5.答案:(1)拿它来送给别人,就像丢掉一根草芥一样。
(2)(谁)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略谁就越厉害。
(3)拿土地去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烧不尽,火是不会熄灭的。
6.解析:选D 逆:预先。
7.解析:选C 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
A项,代词;语气副词,表祈使,一定。
B项,代词,他;动词,到。
D项,介词,表因果;连词,表目的。
8.解析:选B 先了解本句的大体意思,然后结合相关知识来综合把握,根据句子的大意,确定句子中的名词是作主语还是宾语,如句子中的“史”“蘧伯玉”“弥子瑕”“萧何”“曹参”“大臣”等,可根据其与动词的关系来判定;再注意句中的一些文言虚词,特别是句首虚词,如“故”等。
9.解析:选 D 作者其实是借管仲之事强调辅弼之臣当伯乐举贤的重要性,借史论今。
10.答案:(1)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于作乱之时,也必有其根源和预兆。
(2)即使桓公侥幸听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一个也不剩地除掉他们吗?(3)这是他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
参考译文:管仲任丞相辅佐桓公,称霸于诸侯,排斥打击夷、狄等异族,终其一生都使齐国富强,诸侯不敢背叛。
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重用。
桓公死于宫廷内乱,五位公子争抢君位,此祸蔓延,直到齐简公,齐国无一年安宁。
功业的完成,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必然由一定的因素而引起;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于作乱之时,也必有其根源和预兆。
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说是由于管仲,而说是由于鲍叔。
至于齐国的祸乱,我不说是由于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由于管仲。
为什么呢?竖刁、易牙、开方三人本就是乱国者,但重用他们的是齐桓公。
有了舜才知道流放四凶,有了仲尼然后才知道杀掉少正卯,那桓公是什么人,回头看来,使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时,桓公询问丞相的人选。
此时,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话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个人,不讲人情,不能亲近”罢了。
唉,管仲认为桓公果真能够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该知道他的为人了吧。
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不离开眼的人。
如果没有这三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
他开始不重用他们,只是由于管仲在,一旦管仲没了,这三人就弹冠相庆了。
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桓公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人,而是怕没有管仲。
有管仲在,那这三人只是普通人罢了。
若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少与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桓公侥幸听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一个也不剩地除掉他们吗?唉!管仲是不懂得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啊!如果他趁着齐桓公询问时,推荐天下的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即便死去,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
这三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就是不提他们也可以啊!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晋文公再强的了。
晋文公的才能比不上齐桓公,他的大臣也都赶不上管仲。
晋灵公暴虐,不如齐孝公宽厚。
可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
晋国承袭文公的余威,还能在一百年里充当盟主。
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君主虽不贤明,但是还有老成练达的大臣存在。
桓公死后,齐国一败涂地,这没有什么疑问啊!他仅依靠一个管仲,管仲却死了。
天下并非无贤人,确实是有贤臣而没有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