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社会学,医疗、医学社会学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社会学复习整理
一、医学社会学的溯源和发展
二、医学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范式
三、疾病、健康的社会文化观
也谈谈医学是什么?
医学是旨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
——《科学技术辞典》
医学一方面被看作是一门科学,另一方面被看作是一门技艺。

这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就其研究方法而言,医学是一门科学,就其应用而言,它是一门技艺。

由此我们得出下面两个定义:医学科学以研究疾病为对象;医术以维护和恢复健康为目的——G.H.Roche
一、医学社会学的溯源和发展
1、什么是医学社会学?
医学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医疗领域中的社会角色、角色关系、角色流动、医疗社会组织的交互作用以及医疗领域与整个社会生活的互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作为一门学科,其关注点是健康与疾病的社会原因及其影响。

医学社会学的发展(之一)
1894年,查尔斯·麦金太尔(C ·Mcintire)在论述社会因素对健康重要作用的论文中第一次使用医学社会学这一名词;1927年,伯纳德·斯特恩出版第一部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医学社会学的著作《医学发展中的社会因素》;
《社会阶层与精神疾患:一项社区研究》
美国社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建立
医学社会学的发展(之二)
赛奇基金会与《医学中的社会科学》出版
医学社会学发展滞后于其他社会学领域
1959年,美国社会学协会成立正式的医学社会学分会,其学术地位得以确立
20世纪40年代末,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发展
医学社会学成为美国社会学最大的分支
医学社会学在中国(三个阶段)
1879——1952年前,医学社会学引入和初创阶段。

社会学和医学社会学研究理论和方法引入中国,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用西方社会学理论实证研究医学与社会的关系,并产生一些理论成果。

主要关注点是人口与社会发展、贫困生活与健康状况、儿童福利保健
1897 年严复将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1873 年所著The Study of Sociology 一书译成中文,冠名为《群学肄言》,标志社会学在中国产生。

1910 年京师大学堂首开社会学课程,成为中国社会学学科化的标志。

1910~1920 年代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在英美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并回国,标志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群体形成。

他们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又获得系统严谨学术训练,学贯中西,中西兼通,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学调查与医学社会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

第二阶段:医学社会学停滞阶段
1952~1978 年间,中国基本无正规社会学教学、
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学、社会学家与社会学研究“销声匿迹”在学术界和公众视野之外,这个时期最主要特征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社会学家群体构成与社会学研究活动普遍处于“中断、停顿和不存在”状态。

在医学领域,生物医学模式“自然而然”成为主流思想,似乎不存在医学与社会关系的议题。

第三阶段:恢复、重建和发展时期
1979~1991 年是中国社会学、医学社会学恢复、重建和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的全新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学与医学社会学恢复、重建和发展的初期阶段。

1992~2004年,是中国社会学健康发展,但是医学社会学研究相对停滞不前和沉寂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医学社会学主要局限于医学院校有限的教学活动之中,“医学社会学”淹没、等同和被转换为“社会医学”,导致医学社会学研究与社会学学科建设出现较大差距
2005 年以来是中国社会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医学社会学研究再度活跃和试图成为独立、专门、成熟研究领域的早期阶段,标志着社会学与医学社会学研究进入崭新历史阶段。

2005 年以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进入崭新历史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失败”的结论引发发展模式的争论,特别是SARS 疫情的流行,使环境保护、疾病预防、亚健康、健康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社会学家积极介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社会学再度活跃提供了基础。

2,医学社会学与社会医学
相同点:教材第6页
区别:
二、医学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范式
19世纪30年代,社会学创始人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89-1857)
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
德国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
美国W ·G ·萨姆纳(William Graham Sumner,1840-1910年)
医学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范式
(1)、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

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

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帕森斯在1940年代提出“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并在其以后的许多论著中,为形成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性理论作出很大努力,成为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的领袖人物。

帕森斯的AGIL模型
Adaptation:适应环境并使环境适应其自身需求;(适应功能)
Goal attainment:必须确定并达成其主要目标(目标功能)
Integration:必须调节好内部的各个部分的关系
(整合功能)
Latency(pattern maintenance):即系统必须使各单元具有动力和动机并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秩序参与系统内部的动态过程,以维护原模式的存在。

(模式维持功能)
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的特点:
(1)把结果层次的功能分析转变为方法层次的功能分析;
(2)把功能分析中的理性主义的、抽象的方法转变为更具有经验性的中层理论指导的方法;
(3)把社会的静止图景转变为动态图景。

(2)社会冲突理论
认为帕森斯理论过于重视秩序、和谐和稳定,忽视冲突、强制和变迁,要求社会学更加注意社会变迁中的暴力、革命、权力等物质结构。

这些理论在70年代逐渐取代了帕森斯理论而占居主导地位
韦伯是20世纪西方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大家。

他以一个社会学家所特有的眼光向人们解释了“资本主义解释”这一涉及整个西方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的复杂问题。

这一解释无论对于已经步入现代化的西方国家而言,还是对于正在探索现代化之路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都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视角和线索。

简短的评价
冲突理论产生后,在西方社会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它有力地打破了揭露了功能主义对社会现实认识的片面性,并很快渗透到社会学各分支学科的经验研究中去,在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种族关系、社会分层、集体行为、婚姻家庭等领域出现了大量以冲突概念为框架的论著,在当代社会学发展中有重大的影响。

(3)、社会互动与社会网络
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
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

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
社会网络结构及其分析
世界是由网络而不是由群体或者个体组成
网络的结构影响或者制约着个体行动
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源流动的渠道
行动者及其行动是相互依存的单位,而不是独立自主的个体
三、疾病、健康的社会文化观
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健康”和“疾病”和许多观念一样,是由社会和文化来界定的术语。

(见第15-19页)疾病的文化意义
疾病的认识历程
本能和经验的认识
哲学思维认识
希波克拉底:体液失调说
盖仑:血液败坏说
中医:阴阳失调说
德谟克利特:微孔堵塞说
建立在科学与实验基础上的认识
博雷利:肌体组成部分机械性连接的改变
莫干尼:器官中病理变化引起的形态学上的异常改变
魏尔啸:疾病的本质在于特定的细胞损伤,疾病是变异的生命
巴斯德:疾病是特定病菌入侵人体而造成
20世纪后基因表达的异常和病变成为理解疾病本质的关键词
疾病是被规定出来的(福柯)
健康态的认知和判定
躯体的健康态
精神的健康态
社会的健康态
疾病认知的三种特性与社会文化
医学感知性、自我感知性、社会感知性
(见教材的24-27页)
医护角色与社会化
一、角色理论与社会互动
二、医生、护士角色与变迁
三、医生的职业化和社会化
一、角色理论与社会互动
角色(role)
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
角色表现(role performance)
角色冲突和角色紧张
角色退出
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一)角色期待(二)角色领悟(三)角色实践(四)角色差距
角色与自我认同
“镜中我”(库利)
“拟剧论”(戈夫曼)----印象管理和自我呈现
非语言沟通
社会互动的形式
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强制
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以及拟剧论的倡导人。

1945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53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

1962~1968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

1968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本杰明·富兰克林人类学和社会学教授。

1981~1982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

主要作品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精神病院》、《耻辱》和《谈话方式》。

二、医生、护士角色与变迁
医生是指掌握一定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以对病人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从业人员。

长时间的专业化和抽象化知识体系的培训,以及提供的服务取向。

1,医生工作职业的特点
作用的特殊性、技术的复杂性、修业的长期性、诊断的独立性、情感的中立性、责任的重大性
医生的义务
诊断治疗解除病人痛苦解释说明善于保密
医生的权利
独立诊断的权利
特殊情况下的干涉权利
新医改目标
2011年: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总体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主要任务: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努力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

近期五项重点改革:
对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做到应保尽保。

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启动迫在眉睫的公立医院的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改革的主要亮点
政府主导:维护百姓健康政府责无旁贷
倾向基层: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农村和社区是重点
全民覆盖: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
均等化:城乡居民均享受公共卫生服务
公益性:为公立医院改革标定航向
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减轻群众药费负担
市场化改革和医疗制度的变革,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对医生产生了相互冲突的角色期盼与角色要求,医生处于患者、医院、政府以及医药供应商等诸多复杂和交织网络之中,相互冲突的角色期待和角色冲突,使今天的医生面临多重困境。

2、护士角色与职业特点
南丁格尔与护理
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
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

谨誓。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誓言
护士工作的职业特点
“服从、节制、整洁、恪守信用”
严密细致观察病情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熟练掌握护理技术
善于进行心理安慰
三、医生的职业化与社会化
1、医生的职业化
长时间专业化和抽象化知识体系的培训
提供服务的取向
医生的职业特征
由该职业决定其教育和培训标准
该职业的学生要经过一个更为严格的社会化体验
职业活动常以某种执照发放形式认可
大多数与职业相关的立法由该职业制定
因为从事这项职业可获得收入、权利和威望,可以获取和要求高质量的学生
开业者相对不受外行人的评价和控制
医生的杠杆作用
职业声望、情境权威、病人的情景依赖
2、医生的社会化
角色社会化的含义(41页)
医生角色社会化的特殊性(42-43)
医生角色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医学教育
学医的选择
掌握实际医疗实践中所运用的医学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
伦理和道德的内在化
学会将疾病和死亡看成是医学问题
医生角色的再社会化
医学界的社会结构
行医行为的社会控制
政府调控
变化中的医患关系
病人角色与医患关系
一、病人角色及其权利和义务
二、病人角色行为
三、医患关系——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一、病人角色及其权利和义务
1、病人角色含义的社会学讨论
疾病(disease)是一种负面的躯体状态,是存在于个体的生理学功能异常。

患病(illness)是一种主观状态,是个体在心理感觉自己的偏离健康状态,并因此修正自己的行为病态(sickness)是一种社会状态,主要表现在由于疾病削弱了病患者的社会角色
患病是一种偏离行为
社会学认为,在一个社会系统中,违反社会规范的任何行动或者行为都是偏离行为;
偏离行为不能被简单地看成是一种统计学平均的变异程度;
确定偏离行为需要根据社会规范对什么是正确的和适宜的行为进行社会判断
并不是所有的偏离行为都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帕森斯的“病人角色”概念
病人对自己的疾病状态没有责任(第一权利)
病人被免除“正常”的社会角色(第二权利)
病人应该具有尝试祛病的愿望(第一义务)
病人应寻求技术上适当的帮助并和医生合作(第二义务)
登顿关于病人角色的讨论
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因治疗某种疾病的可能性而异
因对某种社会人口状况的看法不同而异
因期望着和被期望者之间的关系不同而异
因对某种疾病观念不同而异
因患病个体的社会价值不同而异
因病程长短和关系亲疏程度而异
因地理空间而异
病人角色的认定
以医生承认为前提
“有求医行为或正处在医疗护理中的人”
潜在病人、知晓病人、行为病人、假病人
弗雷德森(1970)对病人角色的区分
条件性的(conditional)病人角色——适用于患暂时性、可以康复的人
无条件合法(unconditionally legitimate)的病人角色——指患不可治愈的疾病的人
非合法性(illegitimate)的病人角色——患上为别人所不齿的疾病
疾病的隐喻
苏珊·桑塔格Illness as Metaphors考察疾病,尤其是传染性流行病(如何从结核病、麻风病、梅毒、艾滋病)如何一步步被隐喻化,从“仅仅是身体的疾病”转化为“一种道德批判或政治态度。


对帕森斯病人角色理论的批评
不能解释患病行为的偏离
不能应用不同医疗情景、不同疾病类型(如慢性病)病人角色解释
没有考虑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会影响医生——病人的关系
不能解释社会阶层较低的病人行为
2、病人角色的扮演与角色关系的调适
(1)、病人角色的认同和扮演
感受与怀疑阶段、求医与不安阶、治疗与认同阶段、康复与解脱阶段
(2)、影响病人角色认同和扮演的因素
个人情况、疾病情况、医疗机构情况
二、病人角色行为
1、疾病行为
行为是生命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反应。

病理行为、病患行为、病态行为
确认行为者是否患病
判断自己是否有病的依据
症状的数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个体认知症状的能力
能感受到的症状严重程度
此种症状所致的社会能力和个体能力丧失程度
文化背景对耐受病痛的强烈程度
可以得到的信息和医学知识——D·R·Mechnic
确认与疾病相关的行为
观察
通过检查获得相关信息
病人陈述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文化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疾病行为的判定,病人主诉也有真假之分
2、求医行为
求医行为种类
主动求医行为、被动求医行为、强制求医行为
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经济方面的因素、认知因素、心理因素、文化价值观、地理环境因素、医疗服务条件、所患疾病性质、其他因素病人角色适应不良类型
病人角色冲突、病人角色缺如、病人角色强化、病人角色消退
3、遵医行为
见教材的第64-65页
正强化因素
负强化因素
强化病人遵医行为的方法
三、医患关系——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逾百万起,平均每年每家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数量在40起左右。

尤其近两年来,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上升,增长幅度超过100%。

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针对医疗纠纷明确了三种处理方式:医患协商、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和诉讼。

中国医院管理协会的统计数据标明,在数量庞大的医疗纠纷中,有将近70%的医疗纠纷仍然滞留在医院。

也就是说,只有三成的医疗纠纷得到了解决。

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
主动-被动型医患关系
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
共同参与型
病人心理问题
焦虑、退化、感觉异常、疑虑心理、易冲动和愤怒、孤独感加重、失助感和自恋、期待
反复寻求病人角色
存在个性焦虑、神经症患者、躯体化、继发性获益、药物依赖、医务人员的不良暗示
卫生部:医患关系应当是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如果医患之间缺乏情感,医生不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而是考虑如何保护自己;患者认为医生不负责任,千方百计找医生的过错,彼此缺乏感情沟通,和谐的医患关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第一章医学社会学概论
一、是非
1、美国医学家Strause 1849年在其论文“医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中首次提出了医学社会学的概念(×)
2、医学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医疗领域中的社会角色、角色关系、角色行为、角色流动、医疗社会组织的交互作用以及医疗领域与整个社会生活的互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
1、最早提出医学社会学概念的学者是Mcintire
2、医学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医疗领域中的社会角色、角色关系、角色行为、角色流动、医疗社会组织的交互作用以及医疗领域与整个社会生活的互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3、与医学社会学相关的学科有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人类学、卫生事业管理、医学心理学
三、单选
1、最早提出医学社会学概念的学者是 A
A、Mcintire
B、Strause
C、Guerin
D、Denton
2、下列与医学社会学不是很相关的学科是D
A、卫生事业管理
B、社会医学
C、医学伦理学
D、全科医学
3、下列不是社会医学和医学社会学相同点的是 D
A、医学与社会学的交叉
B、使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C、都研究医学与社会的互动
D、都体现了生物医学模式
4、下列不是社会医学和医学社会学区别的是 B
A、产生的时间、地点和奠基人
B、所体现的医学模式
C、所属学科
D、研究内容
5、下列对医学社会学在国内发展存在的问题描述错误的是 C
A、关注度不够
B、医学模式的转变还不彻底
C、学科本身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
D、医学教育中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不重视
6、下列不属于医学社会学功能的是 D
A、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
B、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水平;
C、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
D、提高医疗服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
四、简答
1、医学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答:1、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2、医学社会学中的理论研究;3、医学进展与社会文化的互动研究;4、某些医学领域的社会学研究
2、医学社会学与社会医学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
答:1、相同点:医学与社会学的交叉;使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都研究医学与社会的互动;都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区别:产生的时间、地点和奠基人;所属学科;研究内容;主体构成
3、请叙述医学社会学在国内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答:问题:关注度不够,医学模式的转变还不彻底,医学教育中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不重视。

解决的办法:加强宣传,加速相关人员的培育,进一步确立医学社会学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4、请叙述医学社会学的功能有哪些?
答: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二章:健康、疾病的社会文化观
一、是非
1、健康包括身体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
2、疾病是相对于健康的定义。

(√)
3、现代医学模式是指生物医学模式。

(×)
4、社会文化只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而不影响传染病。

(×)
5、在社会发展的某一相同阶段或相同时期,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对健康和疾病的定义也是有差别的。

(√)
6、生物学标准判定为健康的社会文化标准并不一定判定为健康,例如传染性疾病。

(×)
7、自我实现需求位于人的需求层次的低端,是指人的潜力、才能、天赋能够得到持续实现。

(×)
8、只有躯体性疾病是以生物学改变为基础的。

(×)
9、疾病的社会感知性是指社会对其成员处于疾病状态的知晓、承认和判定。

(√)
二、填空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2、文化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认知文化(精神文化)。

3、现代医学模式是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精神健康态的判定是使用社会科学的一些手段和方法,对社会行为进行评估,其影响因素包括文化背景、时间的变迁、人们对该行为异常的态度。

5、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将需求分为五个方面: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6、疾病的病因可以分为生物学性和社会文化性,疾病的判定标准也可以分为医学感知性、自我感知性和社会感知性
三、单选
1、除了身体上的健康,健康定义还应该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健康 A
A、心理和社会
B、心理和行为
C、社会和行为
D、行为和精神
2、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D
A、疾病是相对于健康的概念
B、疾病和健康在人体内构成一个连续的统一体
C、健康或疾病是人们根据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教育和社会背景所做出的判定
D、疾病和健康的概念都是绝对的
3、文化的内容不包括C
A、物质文化
B、规范文化
C、经济文化
D、认知文化(精神文化)
4、现代医学模式是指A
A、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B、生物医学模式
C、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D、机械论医学模式
5、生物学标准判定为健康的社会文化标准并不一定判定为健康,例如A
A、隐性遗传病
B、传染性疾病
C、慢性病
D、急性病
6、下列对马洛斯的需求层次论描述错误的是 D
A、假设人类需求的强度按由低到高相互递进的顺序分成五个层次
B、层次越低的需求,其强度越大,也比较容易满足,对于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影响比较直接;
C、层次越高的需求,其强度越弱,越不易得到,对健康也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D、即使较低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求也会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
7、下列属于低层次需求的是 A
A、生理需求
B、社会需求
C、尊重需求
D、自我实现需求
8、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C
A、当医学感知性、自我感知性和社会感知性都较明显时疾病确诊明显
B、当只有自我感知性时,可能是心身疾病
C、只有社会感知性的时候,可能是隐病的情况
D、医学感知性和自我感知性都较弱,只有社会感知性较强时可能是传染性疾病
四、简答
第三章医务人员角色
1、是非
2、医务人员角色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从事医疗实践活动的医生、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

(×)
3、医生角色是处于特定的医患关系中,具有一定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以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工作为已任的医务工作者。

(×)
4、医生的保密义务只包括向患者本人保密(×)
5、护士是受过护理专业教育或由护理员胜任,掌握护理、病房管理的知识和技术,并具有一般卫生预防工作能力的高级卫生人员。

(×)
6、中等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中级医疗人员,这类医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疑难疾病的诊治(×)
二、填空
1、医务人员角色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从事医疗实践活动并拥有相应行为模式的医生、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
2、医生职业的特点有作用的特殊性、技术的复杂性、修业的长期性、诊断的独立性、情感的中立性和责任的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