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王昌龄)-教案
出塞的优质教案《出塞》教案
出塞的优质教案《出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出塞》。
这是一首古代诗歌,描绘了边疆戍卒的艰苦生活和他们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的作者王昌龄,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戍卒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出塞》。
2. 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3. 学习并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诗歌内容的理解。
难点: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课文朗读录音,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边疆戍卒的生活画面,引起学生对边疆戍卒生活的兴趣。
2. 朗读:学生跟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教师讲解诗歌的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4. 分析: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教师进行指导。
5. 讨论:学生讨论诗歌表达的作者情感,教师进行点评。
6. 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出塞》王昌龄戍卒艰苦生活思念家乡修辞手法:对偶、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出塞》。
2. 请学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生活场景。
答案:1. 《出塞》2. 示例:夜幕降临,天空中的星星像闪烁的宝石,照亮了黑暗的夜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比较熟练,但对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指导。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阅读其他关于边疆的诗歌,了解边疆的历史和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在《出塞》的教案中,已经明确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其中,重点是诗歌的朗读和背诵,以及诗歌内容的理解。
难点则是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出塞》教案(精选9篇)
《出塞》教案《出塞》教案(精选9篇)《出塞》教案篇1《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
第一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字典及资料,了解诗意,并能有感情朗读;2、感悟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3、搜集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
教学准备:xxx教学重难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xxx导入:谈话:自古以来,边疆的战争不断,不少诗人都曾经写过描述边塞军队生活的边塞诗,而边塞诗中最有代表性的压卷之作,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王昌龄的《出塞》。
出示幻灯片1(板书课题)齐读题目,解题:"塞"指什么(边关,关塞)。
"出塞"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到边关去守卫边疆。
这是唐代代诗人写边塞生活诗常用的题目)简介诗人王昌龄(出示幻灯片2)学习诗歌,理解诗意:下面,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千古传诵的佳作,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有板有眼;(自由读—指名读—示范读—齐读)(出示幻灯片3,4)小组讨论学习:再次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探讨不懂的字词,如:秦,汉,但使,不教等。
汇报,弄懂每句诗的意思:(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意思是: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从遥远的家乡来守边关的战士们还不能回到家乡。
)(出示幻灯片5)(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意思是:只要有李广这样的大将守卫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和战马越过阴山南下入侵我们了。
)((出示幻灯片6)过渡语:要理解诗局的意思并不难,但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一种何等的思想感情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体会诗人的情感:xxx学习第1,2句诗:(出示幻灯片7)齐读诗句,思考:这句诗提到了哪些景物你脑海里会浮现出怎样一幅画面(出示幻灯片8的图片)探讨:1、师:古代诗人在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歌时,几乎都会写到明月和边关。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与反思第1篇】《出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出塞》是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描写军旅生活的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
诗人把秦汉以来直至唐代千百年修筑边关所进行的战争都概括了起来,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表达了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思想感情。
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教学目标: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入情入境的学习古诗,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三、体会诗人同情戍边战士,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诗、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的意思,体会这两句诗的悲凉意境。
教学学法:(1)想象法。
(2)以诗解诗法。
设计思路:一、知诗人,解诗题。
二、读古诗,明诗意。
三、悟诗情。
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
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一、知诗人解诗题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诗。
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简介诗人王昌龄。
我们今天来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2、解诗题:读诗题《出塞》。
“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
意思是出征到塞外。
)3、奠定感情基调:你想到边塞看看吗?欣赏图片。
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二、读古诗明诗意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把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检察预习情况。
①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大家跟读。
学习“秦”字(板书)。
②提问“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3、朗读古诗:根据平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指名读,齐读,师范读。
小学四年级语文《出塞》优质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出塞》优质教案三篇《出塞》此诗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出塞》优质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四年级语文《出塞》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2.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掌握感悟古诗的方法。
3.会写1个字。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1.查找有关诗人王昌龄的资料。
2.收集和阅读其他的边塞诗。
(二)教学过程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并且通过课后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感悟古诗的几种方法,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具体建议如下:1.朗读指导教师范读,学生体验诗的语感和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感知诗的内容,做到熟读成诵。
教师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指导其读出节奏和韵味。
2.理解感悟古诗。
古诗教学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去体会诗的意境。
可安排下列内容:(1)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体会诗意。
结合注释、查字典或利用其他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以及其在表达思想感情中的作用。
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不是专指秦汉时期的明月和山关,而是用来说明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争一直在无休止地发生。
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可见战争是无情的,带给人们无尽的苦难。
“但”是“只要”的意思。
“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由于他英勇善战,威震龙城,被匈奴称为“汉之飞将军”。
这里是化用典故,指扬威北方边关的名将。
后两句诗抒发了作者的心中的感慨和希望:如果有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飞将军驻守边关,绝对不会让敌骑越过阴山。
(2)体会意境。
在学生理解了诗意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本诗的深远意境。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
但在这两个词之前加了“秦”和“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
出塞的教案 《出塞》教案
《出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出塞》这首古诗。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唐代边塞诗的背景知识,理解诗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怀。
(2)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与背诵。
2. 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唐代边塞诗的背景知识。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2. 诗歌意象和表达手法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文、注释、背景知识等内容。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唐代边塞诗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历史背景。
(2)提问学生对边塞诗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注意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闭目聆听音乐,想象诗中的场景,感受诗人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背诵《出塞》。
(2)学生写一篇关于《出塞》的读后感,不少于200字。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文内容和背景知识,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深入解析:通过详细讲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创作背景。
《出塞》教案(优秀8篇)
《出塞》教案(优秀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出塞》教案(优秀8篇)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出塞》教学设计教案
《出塞》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出塞》。
2. 能够理解《出塞》的诗意和背景。
3. 能够分析并欣赏《出塞》的文学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出塞》的意境。
2. 通过研究相关历史背景,了解《出塞》的创作背景。
3. 通过比较分析,学习古典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王昌龄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 理解战争对人民的痛苦,珍惜和平。
3.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出塞》2.2 教学重点1. 《出塞》的诗意和背景。
2. 《出塞》的文学特色。
2.3 教学难点1. 《出塞》的意境的理解。
2. 古典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的运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出塞》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片与诗歌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朗读诗歌1.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出塞》。
2.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3 解析诗意1. 讲解《出塞》的诗意。
2. 讲解《出塞》的创作背景。
3.4 欣赏文学特色1. 分析《出塞》的文学特色。
2. 引导学生欣赏《出塞》的文学美。
3.5 课堂小结第四章:作业布置1. 背诵《出塞》。
2. 写一篇关于《出塞》的读后感。
第五章: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出塞》的诗意、背景和文学特色,以及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6.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背诵和读后感)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出塞》的掌握程度。
6.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相关作品欣赏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边塞的诗作,如《凉州词》、《塞下曲》等,以拓宽视野,加深对边塞诗的理解。
《出塞》教学教案
《出塞》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出塞》。
(2)理解《出塞》的内容,把握其主题思想。
(3)了解作者王昌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出塞》。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对和平的渴望。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出塞》的诗意和主题思想。
2. 作者王昌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的典故和意象的理解。
2. 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
2. 《出塞》全文。
3. 王昌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王昌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出塞》的题目,提问学生对“塞”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出塞》,感受诗句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出塞》的诗意和主题思想。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讲解《出塞》的诗意,分析诗句中的典故和意象。
(2)解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对和平的渴望。
(2)分享自己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6. 课堂练习(1)让学生默写《出塞》。
(2)选取其他古代边塞诗进行鉴赏,分享感悟。
7. 总结课堂(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阅读古代边塞诗,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1. 对比分析:《出塞》与其他边塞诗的异同,如《凉州词》、《塞下曲》等。
2. 了解边塞诗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边疆将士的生活和精神风貌。
七、课后作业:1. 背诵《出塞》。
2. 写一篇关于《出塞》的鉴赏短文,不少于300字。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边塞诗,进行深入研究和鉴赏。
《出塞》教学设计
《出塞》教学设计出塞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首重要的边塞诗歌。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边塞地区的荒凉景色以及边军壮烈的战斗场面,深刻表达了边塞战士的忠诚和壮丽的精神风貌。
本文通过对《出塞》的深入解读,设计了一堂关于这首诗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这首经典之作。
一、课堂导入(10分钟)1. 教师准备一幅描绘边塞景色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发他们对边塞地区的想象和兴趣。
2.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对边塞地区的了解,了解学生对边疆民族的认识和印象。
3.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出塞》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首边塞题材的诗歌,简要介绍作者王昌龄的背景和时代背景。
二、诗歌鉴赏(2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出塞》的写作背景和意义,包括诗人亲历边塞战争的经历以及对战士的赞颂。
2.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品味诗的语言风格,如诗中荒凉的边塞景色、壮烈的战斗场面等。
3. 教师逐句解读诗歌的意境和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隐喻和象征。
三、诗意表达(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尝试理解诗中描述的边塞景色,并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边塞的感受和想象。
2.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并进行评价和改进,培养学生对诗歌审美和表达能力。
四、戏剧演练(40分钟)1. 学生分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句或场景进行戏剧表演,让学生通过戏剧形式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形象。
2. 学生可以尝试扮演诗中的边塞战士,通过表演展示他们眼中的边塞英雄形象,提高课堂参与度。
五、诗意分享(10分钟)1. 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诗歌作品和戏剧表演经验,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和品味。
2. 教师引导学生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培养学生欣赏和评判的能力。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要求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和感想,以及对《出塞》的新的理解和欣赏。
2. 教师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注边塞地区的现状和保护。
通过以上设计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出塞》这首诗歌,并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王昌龄《出塞》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王昌龄《出塞》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王昌龄《出塞》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王昌龄《出塞》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王昌龄《出塞》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结合工具书和注释,自学古诗,理解古诗意思。
2.通过诵读诗句、品悟字词,体会诗人对征人的同情对当时朝廷、将领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
3.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感知边塞诗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古诗词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想象画面,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准备]查阅诗人和本诗背景资料。
结合注释,自学诗意。
*课前互动创诗境:看图猜诗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诗的国度里。
读诗,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能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还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同学习第21课“古诗三首”的第一首诗,穿越到唐朝的大漠边关,感知诗人王昌龄的赤子情怀。
(板书诗题和诗人)。
二、解诗题,知诗人。
(检查预习)1、解诗题齐读诗题,读准“塞”的音,说说“塞”和“出塞”的意思。
师随机补充“边塞”的重要性。
2、了解诗人和历史背景。
(1)PPT出示王昌龄简介,指名读。
(2)学生分享搜集的关于诗人和本诗背景的不同资料,师随机对学生予以肯定。
三、诵诗句,明诗意。
诵诗句(PPT出示全诗)(1)读正确、流利,做到字正腔圆。
指名反馈读,引导学生结合字音、流畅度评价。
(注意“教”读第一声。
可补充原因——唐诗平仄规律;《古代汉语字典》解释)学习“秦”字,齐读全诗。
(2)读出节奏有韵味。
指名读出节奏,评价。
(告知七言绝句的节奏通常为前四后三,也可按词读。
)自由练读。
师生合作读。
(3)展示读。
师:谁来学学王昌龄,一展诗情?指2—3名学生读,师相机评价。
(4)总结初读古诗的要求:首先我们要读正确、流利,有节奏,就是我们说的字正腔圆、有板有眼。
《出塞》教学教案
《出塞》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出塞》这首诗。
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能够了解唐代边塞诗的背景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会如何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二、教学重点:诗文的背诵和理解。
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边塞诗背景和特点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诗中深层含义的解读。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解释。
对唐代边塞诗背景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出塞》全文及其注释。
关于唐代边塞诗的相关资料。
投影仪或白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或白板,展示《出塞》的全文。
引导学生关注诗的和作者,简要介绍王昌龄和边塞诗的背景。
2. 朗读与背诵(5分钟):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出塞》,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鼓励学生进行背诵,加深对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3. 诗句解析(15分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解释其意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夸张、拟人等,并进行举例说明。
4. 背景与特点讨论(10分钟):介绍唐代边塞诗的背景,包括边疆将士的生活环境、战争情况等。
讨论《出塞》作为边塞诗的特点,如题材、情感表达、意象选择等。
5. 写作与分享(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学生写完后,选择几篇进行分享和讨论,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诗文的背诵和理解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歌,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教学延伸:1. 比较学习:选取其他著名的边塞诗,如《凉州词》、《从军行》等,与《出塞》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讨论不同诗人如何通过诗歌反映边塞生活和表达对边疆将士的敬意。
王昌龄《出塞》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王昌龄《出塞》的教学设计王昌龄《出塞》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王昌龄《出塞》的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要个性化。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品读吟诵、拓展想象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感悟,读中欣赏,激发学生热爱我国古老、灿烂的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渴望平息战事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1)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学生能够通过交流、研讨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豪及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养成主动诵读课外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古典乐曲《十面埋伏》,引导学生想象古战场的悲壮场面。
2、背诵王之焕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初步感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场面。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
教师补充。
“出塞”是乐府一种曲调,此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
4、请学生完整地表达诗歌的题目的意思。
板书课题:出塞王昌龄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1、自由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小组之间互相读,相互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法了解诗歌的大意,鼓励学生质疑。
4、指名读诗歌,讨论交流。
小组之间讨论诗意,提出疑问,师生交流,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精读全诗,入境悟情。
《出塞》教案【10篇】
《出塞》教案【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出塞》教案【10篇】出塞这是王昌龄著名的两首边塞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良好愿望。
《出塞》教学设计教案
《出塞》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出塞》这首古诗。
(2)理解《出塞》的创作背景和诗歌内容,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出塞》。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2)理解团结互助、英勇担当的精神内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出塞》。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
2. 教学难点:(1)分析诗歌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
(2)感受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2.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包含诗歌内容、创作背景、意象分析等方面的课件。
2. 图片: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片,如边疆风光、将士英勇事迹等。
3. 音乐:挑选适合诗歌氛围的音乐,增强课堂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边疆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边疆的美丽与神秘。
(2)简要介绍《出塞》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出塞》,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歌内容,分析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诗歌情境中,感受诗人的情感。
(2)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互相交流。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强调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出塞》教学教案
《出塞》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出塞》。
(2)理解《出塞》的诗意,了解王昌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分析并掌握《出塞》中的修辞手法和抒情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出塞》。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边塞将士的敬意和对和平的渴望。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出塞》。
(2)理解《出塞》的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分析《出塞》中的修辞手法和抒情技巧。
(2)联系作者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深入解读《出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王昌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出塞》的题目,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出塞》,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出塞》中的修辞手法和抒情技巧。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边塞将士的敬意和对和平的渴望。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爱国情怀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出塞》的诗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出塞》。
2. 写一篇关于《出塞》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出塞》为例,讲解修辞手法和抒情技巧。
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出塞王昌龄教案
出塞王昌龄教案教案标题:《出塞》王昌龄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出塞》一诗,使学生了解唐代诗人王昌龄及其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创作类似主题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1. 了解《出塞》一诗的背景和主题。
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3. 学习如何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2. 运用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1. 《出塞》一诗的课文及注释。
2. 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背景知识。
3. 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介绍王昌龄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发离别之情为主题。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关于王昌龄的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背景知识介绍(10分钟)简要介绍《出塞》一诗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唐代边塞戍卫的艰苦生活和士兵们的忠诚与牺牲。
Step 3:诗歌欣赏(15分钟)让学生阅读《出塞》一诗,并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并提醒学生注意诗歌中的特色表达方式。
Step 4:诗歌分析讨论(15分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义和艺术特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Step 5:创作活动(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类似主题的诗歌。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情感。
Step 6:展示和评价(10分钟)学生互相展示自己创作的诗歌,并进行互评。
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诗歌的表达能力。
Step 7: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创作保持兴趣。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王昌龄的作品,比较不同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历史遗址或博物馆,加深对唐代边塞生活的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展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艺术才华。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渴望平息战事的感情。
4.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古典乐曲《十面埋伏》,引导学生想象古战场的悲壮场面。
2.背诵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初步感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场面。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
教师补充。
“出塞”是乐府的一种曲调,此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
4.请学生完整地表达诗歌题目的意思。
板书课题:出塞王昌龄(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1.自由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小组之间互相读,相互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法了解诗歌的大意,鼓励学生质疑。
4.指名读诗歌,讨论交流。
小组之间讨论诗意,提出疑问,师生交流,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精读全诗,入境悟情1.教师讲述古诗的历史背景,引入境界。
2.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朗读古诗,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
板书:秦汉(2)再读“万里长征人未还”,师生共议“人未还”的内涵,学生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剧。
板书:人未还(3)课件展示,师生共同在音乐、景物中想象古时征战的悲壮景象。
联想战争的残酷。
(4)拓展理解“人未还”所表现的战争激烈。
(5)朗读前两句:a.学生自由读。
b.指读,品味诗歌所描写的场景。
c.同学间互相评读。
d.想象画面朗读。
e.在音乐的烘托下朗读。
3.赏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学生自由读后两句。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重点:了解诗歌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体会诗歌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法:讲解、指导、示范学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二、教学过程(一)出示诗歌,读诗。
学生自由读,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注解理解诗意(二)简析背景。
1、读诗题。
——告诉老师,诗题中的“塞”指什么?(关塞、边塞)——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反映边塞生活和战事诗)2、简单介绍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
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4、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师补充):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王昌龄)——战争、征人……(战争场面惨烈)(补充)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唐?王昌龄《塞下曲》三、注释读诗,品味意境,抒发情感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意2、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3、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4、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5、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小组讨论)——战事频繁终老边塞——战死沙场6、自古来,是多少时间呢?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
出塞 王昌龄幼儿园教案
出塞王昌龄幼儿园教案一、教材分析王昌龄的《从军行》这首诗中的“出塞”是其中的重要主题,是一个历史性的话题,是表现对边疆地区的向往和祖国繁荣富强的向往的真实写照。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孩子从文本的情感体验与认知上体会诗歌的意境,从而启发孩子们有关祖国和民族的爱和情感。
二、教学目标1.在情感上,通过本课学习,让幼儿能够感受祖国母亲的辽阔壮观、英勇刚毅的形象。
2.在理解上,让幼儿明白出塞有历史背景,明白历史的纵深、祖国领土的辽阔和芳翰的半壁江山。
3.在表达上,让幼儿能够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教育孩子爱国情感培养、让幼儿理解《从军行》中出塞的意义。
难点:引导幼儿查找文本中的隐秘之处,理解隐含其中的道理与情感。
四、教学过程安排1. 热身 (10分钟)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张铁龙头,询问孩子们它是什么,孩子们得出铁路工具,再向孩子们提问,怎么样坐火车可以好看地看到祖国的山河?2. 探索 (20分钟)老师把《从军行》分段朗读,孩子们听完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段落的意义;3. 艺术创作 (30分钟)孩子手中拿上一块纸,在老师带领下看着《从军行》中的每个人物,幼儿尽量地画出自己的感受,最后把这幅画贴在教室的墙上。
4. 交流心得 (20分钟)每一个幼儿都把自己画出的作品在讲台上进行展示,大家也可以采取问答的形式进行节目。
5. 总结 (10分钟)希望孩子们通过本次的活动不仅能够引导幼儿建立对祖国的爱,更是把祖国的形象具象化,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认知中有一个具体的目标。
五、延伸拓展引导孩子们从家庭、幼儿园周边开始,去寻找中国的美景。
通过图文的方式,让孩子们记录下这些美景,以此唤醒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理解了古诗的意思,现在我们来体会诗中的情感。
秦时明月汉时关——时间悠悠几百年……
万里长征人未还——空间绵延战争惨!
但使龙城飞将在——古时名将多勇敢,
不教胡马度阴山——今日谁使国安全?
四、分角色读、个别读
五、拓展延伸:
出塞 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中“度”的意思是( )
A.度步 B.度过 C.越过
四、说说你对“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两句诗的理解。
21古诗三首
课题
出塞
课型
新授课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塞、秦、征、还”等4个生字,会写“塞、秦、征”4个生字,理解“但使、飞将”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出塞》。
3.理解诗句的意思,再明白诗的大意。
教学
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
例子:灯照树林月照墙
在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
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2)提问“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2.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课件出示8)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
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分析导入,猜诗开题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社会有两件事最重要,第一是种地,第二是战争。种地才能吃饱饭;战争胜利,饭,才不会被敌人抢走。伴随着战争的是远离家乡,到达边塞——艰苦,是拼死战斗,奋勇杀敌——悲壮;于是就有了许多边塞题材的诗歌。我们已经多次朗诵21课的三首古诗。现在提问《出塞》《凉州词》和《夏日绝句》这三首诗中有边塞诗么?如果有,哪个是?(学生:《出塞》《凉州词》)
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出塞》。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通字词,读准音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情理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一)解诗题,知作者
请用“塞”字组三个词。(边塞、关塞、要塞)。
“出塞”怎么解释?(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古代以出塞为题目的诗歌很多。
将——将来、将要、将军(jiāng)
教jiào(令,使)
jiāo(教课)
2.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5)“塞、秦、征”
指导书写:(课件出示6)
“塞”的中间第三横长;“秦”上大下小;“征”左窄右宽。
3.多种形式的朗读
(范读、齐读、赛读、接读、点名读)
范读:二/二/三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
(1)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
巧记忆:
出塞多是边塞诗,杀敌报国鼓士气。
诉说战争多惨烈,豪迈悲壮动天地。
(课件出示3)
(出示课件——王昌龄照片、生平简介)
【设计意图:分析透彻,树立题材意识。】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通字词,读准音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4)“塞、秦、征、还”
秦是前鼻音,征是后鼻音。
将——将士(jiàng)
【设计意图:扎实知识,打好基础】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为鉴赏提供基础。】
【设计意图:体会意境,论诗诗巧记忆】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加深题材意识】
板书设计:
前两句 叙事中有悲叹
后两句 抒情时说愿望
期盼良将、渴望太平
当堂检测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 hái )还(hái huán)来就菊花
但是龙城飞将在(jiànɡ jiānɡ )将(jiānɡ jiànɡ)军
不教胡马度阴山(jiào jiāo)教(jiāo jiào )课
二、填空。
1.这首诗中的( ),( )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
三、选择。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中“飞将”指的是( )。
A.李广 B.岳飞 C.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