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泥鳅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音乐课程标准》第三册第六单元《水乡歌谣》,具体内容包括歌曲《捉泥鳅》的学习。

本歌曲是一首富有童趣、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歌,描述了捉泥鳅的有趣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捉泥鳅》的旋律、节奏及歌词,能正确演唱。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及地方特色歌曲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歌曲《捉泥鳅》的旋律、节奏及歌词的学习。

2.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及地方特色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卡片。

2. 学具:音乐书、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水乡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水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捉泥鳅》,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

(2)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讲解地方特色。

(3)学生跟随教师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2)每组选代表进行演唱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4. 例题讲解:(1)讲解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进行示范演唱。

(2)学生模仿练习,提高节奏感。

5. 实践情景引入:(1)组织学生进行捉泥鳅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歌曲的情境。

(2)邀请学生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六、板书设计1. 《捉泥鳅》2. 内容:(1)歌曲旋律线(2)节奏型(3)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捉泥鳅》,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歌曲的情境。

2. 答案要求:正确演唱歌曲,描述清晰、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特色的民歌,拓展音乐视野。

(2)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捉泥鳅》教案5篇

《捉泥鳅》教案5篇

《捉泥鳅》教案5篇第一篇:《捉泥鳅》教案《捉泥鳅》教案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捉泥鳅》2.声势游戏(四四拍强弱规律)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泥鳅》。

2.认识四四拍,了解其含义及强弱规律。

3.了解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地心情演唱歌曲《捉泥鳅》,体会其中之乐趣,感受其中之意境。

2.难点:附点节奏的演唱、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平日里,让你觉得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生:自由说自己的趣事。

意图: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习歌曲和发现难点,并顺势解决难点 2.教师总结师:同学们都说出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听了真是让人开心。

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初听歌曲),请你听一听,歌曲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意图: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习歌曲和发现难点,并顺势解决难点。

二、学习歌曲思考:仔细看歌谱,这首歌曲分为几个乐句?生:四个乐句1.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师:每个乐句分别唱了什么内容?是用怎样的情绪演唱的?分析歌曲内容、情感等第一乐句:告诉的语气;第二乐句:期盼;第三、四乐句:急切、央求(师总结:第四句重复第三句歌词,突出小朋友特别想去捉泥鳅的急切心情。

)意图:通过跟唱划分乐句,并理解歌曲的意思及演唱时的情感,潜移默化中处理了歌曲。

3.师弹伴奏生唱歌曲4.解决难点---(附点节奏、音准、音色等)突破难点声音:轻快、有弹性意图:了解本首歌曲的演唱音色与情感。

5.质疑:哪些乐句你还掌握的不是很好?生找出难掌握乐句,师帮解决。

6.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7.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师生接唱、男女生比赛唱等。

三、知识介绍1.出示图片:对比介绍一字多音。

(含义:是指歌词中的一个字配多个音的一种歌曲创作手法。

作用:使歌曲有变化,更生动。

(演唱时音不间断,力度要均匀,每个字既要连贯又要清晰可辨。

)学生找歌词中有三处“一字多音”并唱一唱。

音乐捉泥鳅活动教案(优秀11篇)

音乐捉泥鳅活动教案(优秀11篇)

音乐捉泥鳅活动教案(优秀11篇)捉泥鳅教案1设计意图:《新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

为寻求两者的结合点,本课以泥鳅为例,通过多种活动,让幼儿了解泥鳅的形体特征与生活习性。

泥鳅是幼儿经常接触到的动物,会常出现于幼儿的生活之中,当幼儿对泥鳅的认识也是模糊的,见到更多的是碗里面的泥鳅,其实幼儿园周边的池塘里都能见到。

为了让幼儿亲近泥鳅,喜爱泥鳅,本活动通过安排“看,画,捉,玩”等活动,不断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活动,努力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过程中,精心设计了初看泥鳅,再看泥鳅,捉泥鳅,喂泥鳅的四个环节,特别是充分尊重幼儿好动、喜欢做游戏等特点,让他们在捉泥鳅中体验到泥鳅的形体特征,并在喂泥鳅中了解泥鳅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亲近动物及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活动目标1.通过看、画、捉、玩等活动,感知泥鳅的特征。

2.亲历捉泥鳅活动,体验和分享成功与快乐。

3.初步培养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泥鳅若干;玻璃缸一个;大小盆各五个;干毛巾若干;蓝色泡沫地垫若干、湿毛巾、杯子、汤匙、碗、瓶盖若干。

2、幼儿没人一块记录板、一只记号笔3、《捉泥鳅》音乐磁带活动过程一.初次观察,感知泥鳅1、导入,激发兴趣教师:今天欧式带来一种有趣的小动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泥鳅,将泥鳅导入准备好的玻璃缸中)2.初步观察请小朋友观察或根据已有的经验,说说泥鳅长什么样?3、分组观察教师为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份泥鳅,请幼儿仔细观察泥鳅,看看它长的跟刚才的小朋友说的一样吗?还没有新的发现?二.再次观察,尝试记录1.讨论交流教师在知道小组观察过程中,注意幼儿的新发现。

请2-3名幼儿说说泥鳅长什么样,自己还看到了什么。

2.总结特征教师根据幼儿的'交流与发言,重点引导哟而认识泥鳅尖尖的头、长长的身体,像小扇子似的的尾巴以及眼睛、嘴巴、鳍等特征,为下一步记录做好铺垫。

3.尝试记录教师出示画有泥鳅外形轮廓图案的记录板,提问:小朋友们请看,这是什么?这是一条大泥鳅,可是它身上什么也没有!等会请你们再仔细地看一看,把你所看到的泥鳅的嘴巴、眼睛、鱼鳍等,用笔把它添画上去好吗?幼儿添画4、展示成果教师展示记录成果,并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泥鳅是怎么样的。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捉泥鳅》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培养学生用适当的声音和表情演唱歌曲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动、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

培养学生合作演奏的能力,如合唱、打击乐等。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介绍:介绍《捉泥鳅》这首歌曲的背景、作者和创作年代。

讲解歌曲的结构、节奏和旋律特点。

2.2 歌词解析:分析《捉泥鳅》歌词的意义和主题,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讲解歌词中的押韵、对仗等修辞手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泥鳅游戏,让学生放松身心。

引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心情迎接音乐的学习。

3.2 歌曲学唱:播放《捉泥鳅》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

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旋律线条和歌词的含义。

3.3 合唱练习: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分别演唱歌曲的两个旋律。

指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声部的和谐和音量的平衡。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演唱评价:观察学生在合唱中的表现,评价其音准、节奏和合唱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

4.2 学生创作评价: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编曲、填词等。

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音乐欣赏:推荐与《捉泥鳅》相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比较。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5.2 音乐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活动,如音乐会、歌舞表演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创造力和表现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捉泥鳅》乐谱使用正式出版的《捉泥鳅》乐谱,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乐谱应包含歌词、旋律线、伴奏谱等,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奏。

6.2 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包括扬声器、录音机或音乐播放器等。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捉泥鳅》,表达出歌曲中欢快、活泼的情绪。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过节奏练习和身体律动,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使歌曲的节奏准确、流畅。

(2)引导学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的活泼情绪。

2、教学难点(1)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如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组合,学生可能会在演唱时出现节奏不稳定的情况。

(2)如何让学生在演唱中更好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意境,体会到捉泥鳅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范唱、范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2、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节奏练习、发声练习等,逐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欣赏法:播放相关的音乐作品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情感。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农村田园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

(2)提问学生是否有过在农村玩耍的经历,特别是在池塘边捉泥鳅的经历。

(3)引出歌曲《捉泥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聆听歌曲(1)播放歌曲《捉泥鳅》,让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提问学生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歌曲的特点。

3、节奏练习(1)出示歌曲中的主要节奏型,如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组合。

(2)带领学生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进行节奏练习,帮助学生熟悉节奏。

4、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轻声哼唱。

(2)逐句教唱歌曲,重点教唱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部分,确保学生的演唱准确无误。

(3)让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5、歌曲处理(1)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如欢快、兴奋等。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捉泥鳅》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捉泥鳅》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捉泥鳅》含反思前言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教学可以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感知音乐,开发他们的音乐感觉,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同时还可以加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节适合幼儿园大班的音乐教案《捉泥鳅》。

教案概述教案名称《捉泥鳅》授课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时长30分钟教学目标1.让孩子体验“天籁之音”,感知美丽和谐的音乐声音;2.增加孩子们音乐知识,能够分辨乐器的声音并进行简单的鉴赏;3.提高孩子音乐表达和沟通能力,感受音乐的节奏、情感和氛围。

教学内容1.听古典音乐《捉泥鳅》;2.简单介绍乐器:小提琴、钢琴、小号等;3.以“捉泥鳅”为主题,让孩子们感知乐器的声音,模仿“捉泥鳅”的动作和呼喊声;4.总结讲解,感知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旋律和情感。

大班幼儿的认知与学习能力比较强,孩子们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喜欢积极参与语言和游戏活动,并且喜欢模仿和表演。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需要体现孩子们的特点,加强与幼儿的互动沟通,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和氛围,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良好的保障。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教师会放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捉泥鳅》,并简单介绍三种乐器:小提琴、钢琴、小号。

第二部分:主题教学1.引导孩子们听古典音乐《捉泥鳅》,让他们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乐器的音色、节奏、旋律和情感。

2.教师主持一个“捉泥鳅”的游戏,安排几名幼儿扮演“泥鳅”,其他幼儿扮演“捕鱼人”,配合音乐进行活动。

3.孩子们用手比划小提琴、钢琴和小号等乐器的外形,学习乐器的名称、形状和发声原理。

4.引导孩子们模仿小提琴、钢琴、小号等乐器的声音,进行简单的鉴赏和对比,开发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第三部分:总结教师引导孩子们回顾今天的学习情况,讨论乐器的声音、捉泥鳅的游戏、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等内容,并提醒孩子们好好保护耳朵,保护身体,关心音乐健康。

教学评估1.考察孩子们是否能听出乐器的声音并进行区分;2.考察孩子们是否能模仿乐器的声音,展现出对乐器的认识和掌握;3.考察孩子们是否愉悦、开心、参与到活动中。

《捉泥鳅》教学设计

《捉泥鳅》教学设计

《捉泥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演唱歌曲《捉泥鳅》,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学生能够通过模仿、体验等方式,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欢快情绪,并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律动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感受歌曲中童年的欢乐,珍惜美好时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准确演唱歌曲《捉泥鳅》,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用欢快的声音表现出来。

2、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准确演唱。

歌曲中强弱变化的处理,以及情感的细腻表达。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欣赏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泥鳅道具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泥鳅在水中游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泥鳅的形态和活动特点。

(2)提问学生是否捉过泥鳅,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3)引出歌曲《捉泥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聆听歌曲(1)播放歌曲《捉泥鳅》,让学生安静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活泼),歌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3、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教师的歌声打节拍,感受歌曲的节奏。

(2)逐句教唱歌曲,重点教唱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部分,让学生反复练习,确保演唱准确。

(3)学生跟随钢琴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错误。

4、歌曲处理(1)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强弱变化,如在“泥鳅泥鳅”“滑溜溜”等部分要唱得轻巧、活泼,在“大哥哥好不好”等部分要唱得稍强一些,表现出请求的语气。

(2)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不同的声音和表情来表现歌曲的情感,然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5、拓展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如舞蹈、乐器演奏、情景表演等。

《捉泥鳅》音乐教案

《捉泥鳅》音乐教案

《捉泥鳅》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捉泥鳅》这首歌曲,了解和感受中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捉泥鳅》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这首歌曲。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以及部分歌词的咬字和发音。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卡片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光线充足。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学生的热情。

2. 歌曲介绍(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捉泥鳅》这首歌曲的背景、歌词大意以及歌曲风格。

3. 学习歌词(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学习歌词,注意歌词的咬字和发音。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歌词卡片,帮助学生记忆。

4. 学习旋律(10分钟):教师为学生示范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哼唱。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旋律卡片,帮助学生记忆。

5. 练习演唱(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课后多加练习,提高演唱水平。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要按时完成乐谱和歌词的背诵。

2. 家长要鼓励孩子多练习演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3. 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参加音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六、教学评价1. 教师将在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评价。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对学生的演唱水平进行评价。

3. 教师还将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练习情况,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加课堂活动,让家长亲身体验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比赛或演出,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捉泥鳅》教案5篇

《捉泥鳅》教案5篇

《捉泥鳅》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捉泥鳅》这一课,教材为《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歌曲《捉泥鳅》,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了解歌曲背景,理解歌曲的意境;学唱歌曲并进行演唱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捉泥鳅》的旋律和节奏,培养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了解歌曲背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捉泥鳅》的旋律、节奏及演唱技巧。

难点:歌曲中的连音、跳音及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多媒体设备。

学具:音乐课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以谈话方式引入,询问学生是否喜欢捉泥鳅,了解他们对捉泥鳅的印象。

b. 讲述捉泥鳅的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歌曲(15分钟)a.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捉泥鳅》。

b. 分析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c. 针对歌曲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

3. 演唱实践(15分钟)a. 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b.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示范演唱,给予鼓励和指导。

4. 背景介绍(10分钟)a. 介绍歌曲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意图。

b. 讲解捉泥鳅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提高熟练度。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b. 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拓展。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捉泥鳅》2. 歌曲旋律、节奏示意图3. 歌曲难点:连音、跳音4. 保护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演唱《捉泥鳅》给家人听,并录制视频,下节课分享。

2. 课后拓展:了解其他关于捉泥鳅的歌曲或故事,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歌曲背景介绍环节,部分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捉泥鳅》音乐教案

《捉泥鳅》音乐教案

《捉泥鳅》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二年级教材,《捉泥鳅》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学唱、节奏练习和音乐欣赏。

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快乐歌唱”,详细内容为歌曲《捉泥鳅》的学唱、歌词理解、节奏感知和音乐表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捉泥鳅》的旋律、歌词,能熟练地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乐表现。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歌曲旋律、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书、铅笔、橡皮、画纸(备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引入实践情景:邀请学生们参加一场捉泥鳅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捉泥鳅》,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节奏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乐表现。

(3)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逐步提高速度和熟练度。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段节奏,进行讲解和示范。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节奏变化。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节奏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鼓励、交流。

5. 歌曲演唱展示(5分钟)(1)教师邀请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展示,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2)学生展示,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音乐欣赏(5分钟)(1)教师播放其他关于大自然的歌曲,让学生欣赏。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捉泥鳅》歌词。

2. 黑板右侧:歌曲节奏变化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捉泥鳅》,掌握节奏变化。

2. 答案:歌曲《捉泥鳅》的歌词、旋律及节奏变化。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

《捉泥鳅》音乐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捉泥鳅》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培养学生用适当的音色和表情演唱歌曲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合作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并表现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活动,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热爱和珍惜。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简介:《捉泥鳅》是一首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儿童歌曲,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在河边捉泥鳅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农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热爱。

2.2 歌曲结构: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洁明了。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轻快,富有动感。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捉泥鳅》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培养学生用适当的音色和表情演唱歌曲的能力。

3.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跳跃音的演唱。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捉泥鳅》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4.2 学习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师分段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教师指导学生演唱歌曲,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演唱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音准、节奏和音色表现。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鼓励彼此进步。

5.2 学生参与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聆听、模仿、合作等。

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乐趣和自信。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捉泥鳅》音乐教案

《捉泥鳅》音乐教案

《捉泥鳅》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课程标准》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水乡之歌”,以《捉泥鳅》为主要教学内容。

该歌曲体现了我国江南水乡的特色,歌词描绘了儿童捉泥鳅的有趣场景。

教材涉及章节:歌曲学唱、音乐欣赏、节奏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捉泥鳅》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能熟练地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学习《捉泥鳅》,让学生了解我国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捉泥鳅》的旋律、节奏及歌词。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引导学生谈论对水乡的印象,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捉泥鳅》。

2. 歌曲学唱(15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

b.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

c. 学生分小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音准。

b.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节奏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独立演唱《捉泥鳅》。

b. 教师抽取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并给予评价。

5. 音乐欣赏(10分钟)a. 学生欣赏《捉泥鳅》的演唱视频。

b. 教师引导学生从节奏、旋律、歌词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捉泥鳅》2. 歌曲简谱3. 歌词4. 重难点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捉泥鳅》并录制视频。

2. 答案: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教师评价并给出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但对歌曲中的一些节奏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水乡歌曲,如《江南好》、《渔光曲》等,进一步了解我国水乡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这些节奏对小学生来说较为困难,需要着重讲解和练习。

中班音乐捉泥鳅活动教案40篇

中班音乐捉泥鳅活动教案40篇

中班音乐捉泥鳅活动教案40篇《中班音乐捉泥鳅活动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音乐捉泥鳅活动教案40篇!(1)中班科学教案《捉泥鳅》含反思活动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及有兜的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

2、认识泥鳅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其生活习性。

3、消除对动物的恐惧心理,能大胆勇敢地与动物交往。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1、泥鳅每组五到六条,2、操作材料每组一份(包括:毛巾、网兜、食品夹、一次性手套、保鲜袋、筷子),3、实物投影仪,塑料筐、记录表格活动过程:一、出示泥鳅,激发幼儿捉泥鳅的兴趣。

1、师:今天,黄老师带来了一群动物朋友,猜猜,是谁?小结:这是一群调皮可爱的小泥鳅。

2、教师和个别幼儿尝试捉泥鳅,让孩子感知泥鳅很难捉这一现象,进一步激发幼儿捉泥鳅的兴趣。

3、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用什么方法能捉住泥鳅。

(教师肯定孩子的想法。

)二、介绍材料,幼儿第一次探索:使用什么材料能将泥鳅捉住。

1、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的方法,使用许多的材料能将泥鳅捉住,黄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工具有……(逐一介绍材料),请你用这些材料来试一试,玩一玩,用什么材料可以把泥鳅捉起来。

请你把捉到的泥鳅放到绿色的框子里。

2、幼儿操作。

(放背景音乐《捉泥鳅》)3、互相交流捉泥鳅的经验。

师:你捉到泥鳅了吗?你用什么方法把泥鳅捉起来的?为什么?出示“捉泥鳅纪录表”,集体记录能够捉起泥鳅的工具。

看着记录表集体说说操作结果。

4、教师小结:毛巾等材料表面比较粗糙,碰到滑滑的泥鳅,能增加摩擦力,这样泥鳅很容易捉起来;而网兜、保险袋他们都有一个兜,能将泥鳅兜住,所以也能捉起泥鳅。

三、幼儿第二次探索:用什么材料捉泥鳅最快最方便。

1、设疑:用那种方法捉泥鳅最快最方便?(幼儿自由猜测)2、幼儿第二次操作(放背景音乐捉泥鳅),教师鼓励幼儿每一种工具都玩一玩,比一比到底哪一种最快最方便。

《捉泥鳅》音乐教案锦集

《捉泥鳅》音乐教案锦集

《捉泥鳅》音乐教案锦集一、音乐特点《捉泥鳅》是一首具有较快节奏的小调歌曲,整首曲子几乎都是由八分音符组成的,音乐节奏快,旋律跳跃,具有很强的活力和节奏感。

歌曲前奏几个小节渐进,让人耳目一新。

整首歌曲以C小调为主调,适合练习民族管弦乐器演奏和合唱。

歌曲旋律富有层次感,有明显的主旋律和伴随旋律。

其中主旋律由高音部演奏,伴随旋律由低音部和打击乐器演奏。

在合唱中,主唱和合唱配合默契,声音层次分明,富有动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歌曲歌词生动形象,易于记忆,更能使学生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歌曲主题具有亲民性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

二、教学方法1. 唱前热身。

在教学前几分钟,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进行声乐热身,让学生逐渐进入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当中。

可以通过唱简单的音阶、练习咬字发音等方式进行。

2. 歌曲分析。

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遍歌曲,要求学生积极欣赏、分析歌曲,了解歌曲的旋律、歌词、节奏和情感表达。

学生可以在听歌的同时,跟随歌曲节奏拍手,增强音乐节奏感。

3. 合唱演唱。

学生可以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行练习,逐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可以按照声部分配学生,让学生进行声部练习,形成声音层次感。

然后再让学生一起合唱演唱,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和协作能力。

4. 乐器演奏配合。

在学生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乐器演奏和配合,例如小提琴、吉他和电子琴等。

在学生乐器演奏的基础上,再进行与歌曲的合唱演唱,增加乐队的现场氛围和表现力。

5. 合唱比赛和演出。

在学生熟练掌握歌曲和乐器演奏的基础上,可以为学生举行合唱比赛和演出。

通过比赛和演出,让学生对音乐教学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会,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总之,《捉泥鳅》这首歌曲,不仅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还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适合用于音乐教育和文化传承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渐接受和理解音乐,增强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捉泥鳅音乐教案优质课

捉泥鳅音乐教案优质课

捉泥鳅音乐教案优质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捉泥鳅》的演唱。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学会歌曲《捉泥鳅》的旋律和歌词。

2.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感情。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装饰音和节奏。

2.歌曲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课件:歌曲《捉泥鳅》的旋律和歌词。

2.钢琴。

3.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捉泥鳅》,引导学生聆听。

(二)学唱歌曲1.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跟唱。

2.教师逐句教唱,学生跟唱。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指导。

(三)歌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节奏、旋律特点。

(四)歌曲表现1.教师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嗓音、饱满的情感演唱歌曲。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3.学生展示演唱,教师评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1.学生演唱歌曲《捉泥鳅》。

2.教师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二)歌曲创编1.教师引导学生为歌曲创编动作。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3.学生展示创编成果,教师评价。

(三)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捉泥鳅》,引导学生欣赏。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自主练习演唱歌曲《捉泥鳅》。

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歌曲创编动作,共同表演。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捉泥鳅》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

同时,我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们提供更多优质的音乐课程。

同时,我也将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歌曲创编1.教师引导学生为歌曲创编动作。

师:同学们,你们在捉泥鳅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动作?生1:我那时候特别兴奋,总是跳来跳去。

捉泥鳅音乐教案版

捉泥鳅音乐教案版

捉泥鳅音乐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捉泥鳅》这首歌曲为教学内容,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五课《水乡歌谣》。

具体内容包括歌曲的学唱、演奏、创作和表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捉泥鳅》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和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滑音等音乐元素。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歌词及表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

2. 学具:口琴、手鼓、沙锤等简单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捉泥鳅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歌词。

(3)分析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滑音等音乐元素。

(4)分组练习,学生互相指导,共同提高。

3. 实践环节:(1)学生用口琴、手鼓、沙锤等简单乐器为歌曲伴奏。

(2)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简单的舞蹈动作。

六、板书设计1. 《捉泥鳅》2. 内容:(1)歌曲旋律线(2)歌词(3)切分节奏、滑音等音乐元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捉泥鳅》,尝试创作简单的舞蹈动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水乡民间音乐,进行对比学习。

(2)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舞蹈等。

(3)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滑音等音乐元素。

2. 实践环节:学生用口琴、手鼓、沙锤等简单乐器为歌曲伴奏。

3. 作业设计:学唱《捉泥鳅》,尝试创作简单的舞蹈动作。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了解其他水乡民间音乐,进行对比学习。

一、教学难点解析1. 演示与讲解:教师通过钢琴演奏或示范演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切分节奏、滑音等音乐元素。

捉泥鳅音乐教案优质课

捉泥鳅音乐教案优质课

捉泥鳅音乐教案优质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四章《童趣》中的《捉泥鳅》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歌词学习,旋律掌握,节奏练习,合唱表演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捉泥鳅》的歌词和旋律,能准确地演唱歌曲。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合唱表演中声部的协调。

重点:掌握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等。

学具:音乐书、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捉泥鳅的趣味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2. 歌曲学习:a.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分组学习歌词,学生跟唱,教师指导。

c. 练习歌曲的节奏,进行声部练习。

3. 合唱表演:a. 学生分组,每组进行合唱练习。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合唱中出现的错误。

c. 选出表现优秀的组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观摩学习。

4.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评价。

b. 学生互相评价,交流演唱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词展示。

2. 黑板右侧:歌曲旋律简谱。

3. 中间部分:课堂小结,强调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跟家长一起演唱《捉泥鳅》,录制视频。

2. 答案:视频提交至班级群,教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合唱中的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童趣歌曲,进行家庭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合唱表演中声部的协调。

2. 歌曲学习过程中的节奏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家庭音乐活动拓展。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合唱表演中声部的协调1.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进行合唱练习。

2. 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各组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合唱方法。

3. 声部平衡: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各声部的音量、音色和节奏,确保声部之间的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捉泥鳅音乐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捉泥鳅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捉泥鳅》。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表达的情绪。

2、通过演唱歌曲,认识4/4拍,了解其街拍特点及强弱规律。

3、通过学习歌曲,了解其中的意境,并结合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内容分析
《捉泥鳅》曲调愉悦,节奏欢快,充分体现了了孩子天真快乐的情趣,歌词表现的内容具有非常浓厚的乡土气息,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在雨后捉泥鳅的喜悦之情。

四、教学步骤
1、乐器导入。

(1)教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

”(教师播放歌曲,其中有雨声、小孩子雨后嬉戏声)(2)学生仔细听歌曲。

(3)教师:“听了刚才的歌曲,你想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4)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5)教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的很精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吧。


2、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歌曲《捉泥鳅》,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童趣。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让学生想想歌词中提到了哪些景物。

(3)学生跟教师有感情的学唱歌曲。

(4)教师把学生分为两组演唱歌曲,演唱时教师要注意学生节凑要整齐,音要准确。

五、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大家表现得很棒,很快就学会了唱这支好听的歌曲,让我们再唱一次这首歌,把美妙的歌声带给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