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区开展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doc

合集下载

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实施方案

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实施方案

学校开展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清零行动”要求和《学校精准控辍保学实施方案》精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切实保障适龄重度残疾儿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我校将开展为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为了真正把此项工作做到实处,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如下:一、对象和目标送教上门服务对象为在“清零行动”中清查出来的在我校服务范围内的三名一级残疾儿童。

送教上门服务是以学校教师为主的施教队伍,为重残少儿提供包括认知课程、适应性课程等教育课程,让重残少儿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发展其教育潜能,提高其逐步融入社会的能力。

二、工作原则免费教育原则。

送教上门服务属残疾儿童少年免费教育范畴,接受服务的家庭及个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

协商一致原则。

尊重重残少儿家庭的意愿,在自愿的基础上,送教上门服务,学校与重残少儿家庭进行平等深入协商,就各方需承担的工作责任等事项取得一致意见后,签订送教上门服务协议,按协议开展服务。

定期送教原则。

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的学校,按每个服务对象每两周1次,每次2个课时,每学年不少于16个课时的时间,制定服务工作日程表,开展工作。

采取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在为残疾儿童少年进行上门康复教育的同时,做好家长的康复知识培训,指导好家长正确教育、训练服务对象。

三、任务和措施(一)入户家访,确定对象。

根据教育局“清零行动”的总体安排,对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家访,了解具体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残疾和治疗、个性等情况),了解重残少儿是否有送教上门服务需求,从而确定服务对象。

(二)属地负责,任务到校。

送教上门实行“属地负责、任务到校”管理。

由重残少儿所在学区的学校负责送教上门的具体工作。

学校将送教上门服务纳入学年工作计划和教学常规工作,落实送教上门责任教师,填报《庄浪县各级各类学校残疾儿童分类登记花名册》,确保重残少儿接受义务教育。

(三)建立施教队伍,确保送教效果。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一)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一)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一)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课程背景•目标群体:重度残疾儿童•课程目的: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促进残疾儿童的全面发展•课程时间:每周定时上门教学•课程地址:学生家庭课程目标1.帮助残疾儿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2.促进残疾儿童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发展3.支持残疾儿童的运动和协调能力培养4.培养残疾儿童的社交和情绪管理能力课程内容和活动1.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洗手和洗脸技巧训练•穿衣和穿鞋能力培养•饮食自理技巧培训2. 感知和认知能力培养•视觉刺激识别训练•听觉刺激辨别练习•触觉体验和探索活动3. 运动和协调能力训练•微弱肌肉控制和手眼协调训练•姿势和平衡感觉培养•大肌肉活动和运动技巧练习4. 社交和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合作和分享活动•情绪认知和情绪表达练习•人际互动和沟通技巧培养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内容辅助教学•游戏教学: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度•个别指导: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进行个别化的教学指导和支持•辅助工具:使用辅助器具和工具,如语音合成器、电子沙盘等评估方法•参与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记录评估:记录学生在不同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反馈评估: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变化和成长处理不可预见情况•对于突发的身体不适或紧急情况,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并寻求他们的协助•如遇到家庭因素等临时约束,尽量与家长协商安排替补教学时间•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需要专业支持的情况,及时联系相关专业人士给予支持或转交结束语通过这份教案,我们将为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定制化的教育服务。

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获得优质的教育,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教学安排1.第一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课程:洗手和洗脸技巧训练、穿衣和穿鞋能力培养、饮食自理技巧培训。

–感知和认知能力培养课程:视觉刺激识别训练、听觉刺激辨别练习、触觉体验和探索活动。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指导方案》中的“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基本生活技能训练、简单沟通能力培养、感官功能训练、基本认知能力提升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与他人的简单沟通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 提升学生的感官功能和基本认知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重度残疾儿童生活技能的训练、沟通能力的培养、感官功能的提升。

教学重点: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简单沟通能力的培养、基本认知能力的提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图片、实物、语音播放器、简易教具等。

2. 学具:生活用品、玩具、图书、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基本生活技能图片,引导学生模仿。

(2)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互动,培养沟通能力。

2. 例题讲解(1)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简易教具进行感官功能训练。

(2)教师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基本认知能力训练。

3. 随堂练习(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生活技能训练。

(2)学生与同伴进行简单沟通练习。

(3)学生使用教具进行感官功能训练。

(2)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基本生活技能训练简单沟通能力培养感官功能训练基本认知能力提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一次生活技能训练,并拍照记录。

(2)学生与家长进行一次简单沟通练习,家长记录沟通内容。

(3)学生使用教具进行感官功能训练,家长观察并记录。

2. 答案:(1)照片展示生活技能训练过程。

(2)家长记录的沟通内容。

(3)家长观察记录的感官功能训练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

(2)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1)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更多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目标1.了解重度残疾儿童的特殊需求和教育需求2.设计适合重度残疾儿童的教学计划3.提供个性化的上门教育服务,帮助重度残疾儿童获得教育机会准备工作1.与家长和相关学校、机构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和教育需求2.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能力水平3.收集相关教材和教具,为学生的上门教育提供支持步骤1.确定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家长和学生进行面谈,了解他们的学习目标和希望达到的能力水平–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型和程度,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2.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确定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并分解成小的学习任务–设计适合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3.准备教材和教具–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具–确保教材和教具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4.上门教育服务–按照预定时间和地点,前往学生家中或指定地点进行教学–在学生熟悉的环境中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5.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他们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6.与家长和学校、机构进行沟通–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与学校、机构的教师和专家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1.针对重度残疾儿童的教学,需要考虑到他们的身体和认知上的特殊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进行教学2.与家长和学校、机构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化需求3.上门教育期间,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和安全,确保教学环境的舒适和安全4.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帮助以上是一份针对“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重度残疾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

实施方式•预约时间:与家长商议具体上门教育时间•准备教具: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需求准备相应的教具和辅助工具•运输安排:安排合适的运输工具,确保能够安全到达学生家中或指定地点•执行教学: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与家长交流:与家长及时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了解他们的反馈和需求•多感官教学法:通过刺激学生各种感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适应性教学法:针对不同残疾类型和程度的学生,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与教师、家长之间的互动,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游戏化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和趣味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应用性教学法: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教学内容•语言和沟通能力的提升:通过语音和非语言交流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增强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教授日常生活中的自理技能,如自己进食、穿脱衣物等•学习和认知技能的提升: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学习和认知活动,提升其学习能力•社交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通过社交活动和情绪管理训练,帮助学生增强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运动和康复训练:针对学生的身体需求,设计合适的运动和康复训练活动,促进身体发展教学评估•定期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了解其学习进展和需求•使用量表、观察记录等方式进行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希望通过此教案能够更好地为重度残疾儿童提供上门教育服务,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实现其个人发展和生活目标。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的温暖,认识到重度残疾儿童同样拥有幸福的家庭。

2. 培养学生关爱重度残疾儿童,学会尊重和接纳他们。

3. 提高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使重度残疾儿童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需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重度残疾儿童的简单表达和互动交流。

教学重点:重度残疾儿童的幸福家庭认知、关爱重度残疾儿童、尊重和接纳他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故事书、录音机、投影仪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彩色笔、便签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录音等展示重度残疾儿童在家庭中的快乐时光,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他们是如何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重度残疾儿童的幸福家庭、父母关爱以及互动交流等方面的知识。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如:如何关爱重度残疾儿童、如何与他们进行简单交流等。

4. 小组分享(10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板书设计1. 重度残疾儿童的幸福家庭家庭温暖父母关爱2. 关爱重度残疾儿童尊重接纳3. 互动交流简单表达沟通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重度残疾儿童的幸福家庭。

(2)请举例说明如何关爱重度残疾儿童。

(3)请分享一个与重度残疾儿童成功互动交流的经历。

2. 答案:(1)略。

(2)例如:尊重他们,不嘲笑、不歧视;关心他们的生活,给予帮助;多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关爱。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关爱重度残疾儿童的志愿者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关爱和尊重。

(2)开展家庭访问,了解重度残疾儿童的生活状况,为家长提供教育建议。

(3)鼓励学生多关注特殊教育领域的发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学目标:1. 帮助重度残疾儿童发展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认知能力。

2. 促进重度残疾儿童的社交交往和情感发展。

3. 培养重度残疾儿童的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1. 有关能力发展和教学方法的资料和参考书籍。

2. 适合重度残疾儿童的教具、游戏、玩具等。

3. 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表现相关的教材和素材。

4. 与重度残疾儿童沟通和交流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生活技能培养- 帮助重度残疾儿童学习自理能力,如吃饭、洗手、穿衣等。

- 利用教具和游戏,培养重度残疾儿童的动作协调、口腔肌肉等细节运动能力。

- 教授一些实用的生活技能,如使用简单的自助设备、借助助具等。

2. 认知能力发展- 根据不同重度残疾儿童的能力水平,进行个性化的认知培养。

- 使用多种教具和游戏,帮助儿童辨认颜色、形状、大小等基本概念。

- 利用图片、物体等刺激物,培养重度残疾儿童的观察和记忆能力。

- 进行适当的语言启蒙和交流训练,通过语音、手势等方式与儿童沟通。

3. 社交交往和情感发展- 创造积极的社交环境,鼓励重度残疾儿童与他人互动、合作。

- 进行小组活动,让儿童与同伴一起学习、玩耍,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 倾听重度残疾儿童的情感需求,通过表情、声音等方式与他们建立情感联系。

4. 艺术表现能力培养- 利用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发展重度残疾儿童的表达能力。

- 创造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让儿童体验音乐、舞蹈等方式带来的情感享受。

- 结合重度残疾儿童的特点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艺术表达训练。

评估方法:1. 观察和记录重度残疾儿童在生活技能和认知能力上的进步。

2. 观察和记录重度残疾儿童与他人的社交互动和情感表达。

3. 利用测评工具对重度残疾儿童的艺术表现能力进行评估。

教学反思与调整:1. 根据重度残疾儿童的特点和能力,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让教学更加个性化。

2. 鼓励重度残疾儿童的积极参与和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2024年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2024年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一、教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我国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重度残疾儿童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使重度残疾儿童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我国实行了送教上门政策,旨在为这些儿童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教育服务。

本教案针对重度残疾儿童的特点,结合送教上门的实际需求,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送教上门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残疾儿童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2.残疾儿童能够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3.残疾儿童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认知水平。

4.残疾儿童能够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教学内容1.日常生活技能:包括饮食、穿衣、个人卫生、家庭生活等方面,培养残疾儿童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2.社交沟通能力:通过游戏、互动等形式,提高残疾儿童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3.认知能力:包括数学、语文、科学等方面的启蒙教育,提高残疾儿童的认知水平。

4.兴趣爱好:根据残疾儿童的兴趣和特长,开展绘画、音乐、手工等课程,培养其兴趣爱好。

5.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其树立自信、积极面对生活。

四、教学方法1.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个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效果。

2.游戏化教学: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激发残疾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度。

3.情景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残疾儿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4.家庭参与:鼓励家长参与教学过程,共同为残疾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

5.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等资源,为残疾儿童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残疾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其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策略。

2.成果评价:定期对残疾儿童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检验教学效果。

3.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4.社会评价:关注社会对重度残疾儿童教育的关注和支持,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教学目标:1.帮助重度残疾儿童提高综合技能水平,增强自理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 帮助重度残疾儿童掌握基本的语言、认知、灵敏度、思考能力等。

教学内容:1.日常生活护理技能:如穿衣、洗脸、刷牙等。

2.社交技能训练:学习与他人交流、学会模仿合作、协助男女老少等。

3.感官训练:学习鼓励触觉、视觉和听觉的发展,开发残疾儿童的各种感觉。

4.认知和思考能力的训练:鼓励重度残疾儿童运用大脑。

通过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

教学步骤:1.建立休闲的环境:让重度残疾儿童能在一个放松、舒适的环境中开始学习。

2.制定个性化的计划:与每个重度残疾儿童分析其需求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计划,并明确教学目标。

3.综合性评估:评估每个重度残疾儿童的发展状态和进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4.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使重度残疾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掌握学习内容。

5.阳光教育原则:采取阳光教育原则,情感关注每个残疾儿童,引导他们自信地面对生活,建立信任和良好的关系。

教学效果评估:1.通过实际操作或应对情景测试来检验重度残疾儿童的个人技能水平。

2.考试测试他们的基本技能和熟练度,以反映他们学习进步情况。

3.让家长或监护人剪纸作业通过认证,以体现其自助能力。

教学工具:1.专业的特殊辅助器具。

2.有趣的玩具、游戏、音乐和图片等教具。

3.多媒体投影仪、智能音箱等教育仪器设备。

教学注意事项:1.关注个体的需求和能力,并与家长或监护人保持紧密联系。

2.教师需要对残疾儿童的身体和情绪短暂的变化保持高度敏感。

3.通过感性方法,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重度残疾儿童更容易接受学习。

总之,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需要我们借助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和专业手段,从而帮助他们丰富个人自我形象,强化认知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最终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除了教育方法的选择外,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很多其他方面。

例如,安全是课程计划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佛山市高明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佛山市高明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佛山市高明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待审稿)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广东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粤府办〔2014〕36号)和《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佛府办〔2015〕4号)要求,加快推进我区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现状高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国民教育体系日臻完善。

随着形势发展,我区特殊教育逐步建立和发展,轻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实行了随班就读制度,智障、听障、视障残疾(简称“三残”)儿童少年入学人数逐年增加,部分送到佛山市启聪学校就读;各镇(街道)建设了一间随班就读特教资源教室,提高了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质量和水平;全区幼儿园、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学校的残疾学生实施免费教育,为残疾儿童接受15年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从总体上看,我区特殊教育发展还比较缓慢,没有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教班,缺乏特殊教育的专业师资,特殊教育的规模、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因此,加快特殊教育发展,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已成为我区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工作和迫切任务。

二、工作目标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为每个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合适的教育提供条件和机会。

经过三年努力,初步建立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为辅、教育与康复训练结合、各学段衔接的特殊教育体系,提升办学条件、普及水平。

建立一支具有特殊教育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特殊教育教学研究,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进一步完善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制度,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课程教案设计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课程教案设计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课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重度残疾儿童了解和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技能目标:培养重度残疾儿童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饮食、如厕等。

3. 情感目标:培养重度残疾儿童的积极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二、教学内容:1. 生活常识:教授重度残疾儿童认识家庭成员、日常用品等。

2. 生活技能:指导重度残疾儿童进行穿衣、饮食、如厕等基本生活自理。

3. 社交沟通:通过游戏、故事等,帮助重度残疾儿童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视频等,让重度残疾儿童更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重度残疾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日常生活情境,让重度残疾儿童在实践中学习和生活技能。

四、教学评价:1. 观察法:观察重度残疾儿童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2. 问答法:通过与重度残疾儿童的互动问答,了解他们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3. 作品展示法:让重度残疾儿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如绘画、手工等。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教授认识家庭成员,通过图片、游戏等方式,让重度残疾儿童了解家庭成员的名称和特点。

2. 第二周:指导穿衣技能,教授重度残疾儿童如何穿衣、系鞋带等。

4. 第四周:如厕训练,教授重度残疾儿童如何使用厕所,保持个人卫生。

5. 第五周:学习简单社交礼仪,通过情境模拟,让重度残疾儿童了解如何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与人交往。

六、教学策略:1. 个别化教学:针对每个重度残疾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2. 渐进式教学:从简单的技能开始,逐步提高难度,让重度残疾儿童逐步掌握所需技能。

3. 正向激励:及时给予重度残疾儿童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七、教学资源:1. 实物教具:家庭成员图片、日常用品模型、穿衣系鞋带教学视频等。

2. 教学材料:制作精美的教学卡片、图画纸、彩笔等。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最新)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最新)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序号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关爱和教育重度残疾儿童是一项充满挑战但也至关重要的任务。

为了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到高质量、贴心的教育服务,我们制定了这份《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通过个性化、专业化的教学计划,旨在为这些特殊群体的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关怀。

序号二:教学目标设定2.1认知目标2.1.1使儿童建立与家庭成员、老师、同学的互动关系,培养积极的社交能力;2.1.2促使儿童理解基本生活概念,如时间、季节、家庭成员等。

2.2生活技能目标2.2.1培养儿童进行简单自理活动的能力,包括吃饭、洗手、穿脱衣服等;2.2.2引导儿童参与简单的家务活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3运动目标2.3.1通过简单的身体活动,如翻身、坐立、站立等,提高儿童的运动能力;2.3.2促进儿童通过动作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2.4语言和沟通目标2.4.1培养儿童使用简单语言进行基本沟通;2.4.2通过眼神、手势等方式,引导儿童表达个体需求和情感。

序号三: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3.1个性化教学计划制定3.1.1详细了解每位学生的残疾类型、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个体差异;3.1.2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3.2情境化教学3.2.1利用学生熟悉的家庭环境作为教学场景,创造亲切、舒适的学习氛围;3.2.2在家庭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通过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3.3家庭参与教学3.3.1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教学,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进展;3.3.2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现家庭与学校共同促进孩子发展。

3.4多感官教学法3.4.1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刺激,促进学生对信息的感知;3.4.2制定多感官体验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序号四:评估方式与效果监测4.1个体化评估4.1.1制定个体化的评估计划,包括定期的学业和生活技能评估;4.1.2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评估指标和标准。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一、背景介绍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特殊教育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重度残疾儿童由于身体或智力上的不足,无法适应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给他们接受教育带来了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送教上门成为了一种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

本教案旨在探讨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实施方案。

二、教学目标通过送教上门,帮助重度残疾儿童克服学习困难,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 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满足重度残疾儿童的学习需求;2. 培养重度残疾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3. 增强重度残疾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其生活质量。

三、实施步骤1. 了解重度残疾儿童的需求:通过与儿童及其家庭的交流,了解儿童的个性、兴趣、强项和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为制定教育方案提供依据。

2. 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基于对儿童需求的了解,制定适合其特点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包括目标、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等要素。

3. 安排专业教师进行送教上门: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教师进行上门教学。

教师应具备对残疾儿童的了解和包容心态,能够因材施教并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学习。

4. 制定定期评估和调整机制:定期对重度残疾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评估可以包括学习成绩、社交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考察,以确保教育方案的有效性。

5. 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与儿童的家庭和社区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了解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需求,及时解答疑问,促进其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积极参与。

四、教学资源与支持1. 提供适合重度残疾儿童的教学材料和辅助器具,如智力开发玩具、通讯设备、轮椅等。

2. 争取政府、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的支持,为送教上门提供相应的经费和物质支持。

3. 建立跨学科的团队,包括特教专家、康复专家、学校管理者、家庭成员等,为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五、预期效果通过送教上门,期望实现以下效果:1. 提高重度残疾儿童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提升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送教上门教学常规教案

送教上门教学常规教案

送教上门教学常规教案送教上门教学常规教案篇一一、学生情况分析: 调查中我了解到:小孩在家受家人的宠爱,以自己为中心,哭闹情况多较,对父母和祖辈依赖性较强,会抓做大人的脖子不肯放手,手脚乱跳,情绪波动大,在和他接触和交谈中发现他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较差,如:不会自己吃饭啊,不会入厕,个性较强,形成了许多的坏习惯,时常说话不清楚———为了能尽快稳定情绪,适应他园的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我们老师将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把更好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使他都能愉快的生活,取的可喜的进步。

二、教学目标: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音乐情绪、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

现在是培养孩子节奏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培养音乐素质的基础时期,而音乐游戏化的方法符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他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一切从兴趣出发。

本学期通过研音乐游戏化的方法对小班他进行节奏感培养的同时,探索其内容、目的和组织手段。

现将我在第一、第二个阶段中的一些做法和实施过程做个简单的小结。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本班他在音乐节奏感方面的表现情况,确定教研课题。

2、培养并建立初步的音乐活动常规。

3、能够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难点: 1、认识几种打击乐器,能随着熟悉的乐曲使用固定的节奏型进行演奏,体验乐器演奏的乐趣,初步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

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他听音乐的兴趣,养成安静、用心地听音乐的习惯,初步了解比较典型的摇篮曲、舞曲、进行曲和劳动音乐的不同特点。

四、具体实施措施:1、激发他对节奏的兴趣、提供多种乐器,让他在自由敲打中获得满足以激发他玩乐器的兴趣与欲望。

、提供两种乐器让他在敲敲打打中听听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乐器的不同音色,初步掌握其乐器的演奏方法。

、提供音色差别较大的两种乐器,在他的敲打过程中用动作帮助他了解乐器的音色与情感所表达的关系。

如敲大鼓时引导他模仿“老虎、狮子”等有力的动作。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实行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2015年修订)的通知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实行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2015年修订)的通知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实行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2015年修订)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10.23•【字号】佛府办〔2015〕57号•【施行日期】2015.10.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殊教育正文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实行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2015年修订)的通知佛府办〔2015〕5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机构:《佛山市实行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2015年修订)》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10月23日佛山市实行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2015年修订)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广东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粤府办〔2015〕36号)、《关于印发〈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普通高中残疾学生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粤财教〔2014〕189号)、《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佛府办〔2015〕4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市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工作,对《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实行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佛府办〔2012〕61号)进行修订。

一、在市内就读的残疾学生免费办法(一)学前教育。

1.免费对象。

具有本市户籍,领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在我市经区级以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备案)的幼儿园(含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小学附设的幼儿部、幼儿班以及送教上门分教点)就读的,并在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有学籍登记的学前三年残疾儿童。

2.免费项目。

保教费。

3.免费标准。

每生每年8900元,3年合计共26,700元。

4.申请与审批程序。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关于X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79号)、《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X政办发〔X〕15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X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目标任务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让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都能平等地接受适合其需要和发展的教育,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探索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逐步完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我市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服务对象具有本市常住户籍且在本市居住,经相关部门诊断鉴定,确实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义务教育阶段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三、服务原则“送教上门”服务工作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开展、免费教育的原则;个别送教和集中到社区、邻近学校送教结合,普校与特校结合原则。

四、服务时间根据残疾学生教育康复及年龄情况确定送教上门服务周期,制定“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年度计划,安排具体的“送教上门”服务时间。

每个服务对象的送教时间,每学期累计总学时不少于40学时,总次数不少于15次。

确实偏远地区,具体送教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对全市送教教师的培训,每学期至少2次指导、反馈全市送教服务工作。

五、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残疾儿童少年身体康复、心理康复、潜能开发、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训练等。

1.学科知识。

“送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备好教材内容,运用家庭资源及其他本土资源进行认知教学、生活自理训练。

深度挖掘其艺术、体育潜能,增强残疾儿童美感。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为确保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切实保障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面落实党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方针政策,保证残疾儿童少年能够较好地融入社会,适应发展,提高残疾儿童少年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服务自我、服务社会,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关注,同时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教育观、社会观、发展观、,体现我党教育的全民性、普及性、人文性。

二、实施目标及要求1、深入了解残疾儿童的成长环境和成长过程,与家长密切沟通,对残疾儿童的生活状态有较全面细微的掌握,心中有数,心中有度。

2、深入调查了解残疾儿童的心理特征,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因情而异。

3、加强学习,教中探索,使残疾儿童建立自强、自立,学习进步的信心。

4、用优良的师德师风来感染和熏陶残疾儿童的思想行为。

三、实施原则1、发展原则教师在上门送教过程中,以培养残疾儿童的自信、自强、自立为基本原则,树立长远目标,为残疾儿童的未来发展服务。

2、调查原则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残疾儿童的生活状况、成长环境、心理状态,做到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地为残疾儿童服务。

3、差异性原则教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与残疾儿童交朋友,深入了解、掌握不同残疾儿童的身体状况,智力水平,心理特征,因人而异,从实际情况出发地为残疾儿童服务。

四、实施步骤第一步:送教上门我校针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采取梯式递进,合理交接,合理分工的方式开展。

1、适龄残疾儿童(一、二年级学段)的送教上门由低年组xxxx 老师具体负责,主要送教上门语文、数学的教学工作。

使残疾儿童初步学会汉语拼音和汉字。

结合不同情况给予儿童正确的读音和写法指导。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使残疾儿童能够较好地掌握低年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中年级学段(三、四年级)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由我校xxxx老师具体负责教学工作。

主要开展的工作是在低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中年级学段的知识,结合不同残疾儿童的生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适合不同残疾儿童的方法来开展教学工作,并对残疾儿童进行自信、自强的心理辅导,增强学习的动力。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实施重度残疾人托养工程暂行办法的通知-佛府办[2011]82号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实施重度残疾人托养工程暂行办法的通知-佛府办[2011]82号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实施重度残疾人托养工程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实施重度残疾人托养工程暂行办法的通知(佛府办〔2011〕82号)各区人民政府:《佛山市实施重度残疾人托养工程暂行办法》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残联反映。

二○一一年五月三十一日佛山市实施重度残疾人托养工程暂行办法为改善重度残疾人的生存状况,提高重度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减轻重度残疾人家庭负担,根据《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佛发〔2010〕3号)中关于“实施重度残疾人托养制度”和“建设残疾人托养机构”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目标任务用两年时间(2011-2012年),全面启动重度残疾人托养工程,基本满足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需求。

2011年建立托养补贴制度,对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2012年各区建设好一所重度残疾人托养机构,各镇(街)至少有一所能开展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的机构。

2013年后逐步扩大覆盖面,满足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的托养需求。

二、实施对象重度残疾人托养工程实施对象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具有佛山市户籍;(二)年龄在7周岁(含7周岁)以上,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残疾人证》,残疾等级为:肢体残疾一级,视力残疾一级,精神残疾一级、二级,智力残疾一级、二级。

(三)低保家庭及低保临界家庭。

三、组织领导各级残联负责重度残疾人托养工程的具体组织实施。

市残联主要做好重度残疾人托养工程的规划、制定审批原则和审批程序、制定机构建设标准、服务标准及检查督促落实等。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重度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2、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提高残疾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3、关注残疾儿童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二、教学内容:1、了解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重度残疾儿童的运动能力、语言表达和自理能力都较低,生活中需要家人、老师和志愿者的帮助。

一般情况下,重度残疾儿童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情感安全感,才能有效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2、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针对重度残疾儿童的自理能力训练,通常需要从简单的居家生活活动开始,比如如何正确地洗脸、刷牙、换衣服等,引导儿童逐渐建立相应的生活习惯。

3、情感需求的关注除了生活上的技能训练,重度残疾儿童也需要得到心理上的关注和抚慰。

帮助残疾儿童建立自信心,多与他们交流和引导他们进行社会互动,可以有效地改变他们的沮丧和原来的消极情绪。

三、教学过程:1、了解重度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通过观察、体验、参与等多种方式,学习了解重度残疾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生活中的需求。

2、培养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图像、实物、视听资料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逐渐学会洗脸、刷牙、换衣服等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逐渐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关注情感需求通过启发性教育、小组讨论、观察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学习如何关注重度残疾儿童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1、面对面交流式教学由于重度残疾儿童的身体状况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通常需要采取面对面交流式教学的方式,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师的讲解。

2、实践式教学为了培养重度残疾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师需要采取实践式教学的方式,带领他们一步步完成各种生活自理技能的训练。

3、启发性教育在关注重度残疾儿童的情感需求时,教师应该采取启发性的教育方式,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自信心,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教学评估:针对重度残疾儿童的教学评估,通常采用多种评估方式进行综合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市高明区开展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实施方案(待审稿)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广东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粤府办〔2014〕36号)精神,根据《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佛府办〔2014〕54号)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对象和目标送教上门服务对象为在我区残联部门登记的(含未领残疾人证),确实不能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学校(班)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并愿意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简称“重残少儿”)。

送教上门服务是以学校教师为主、社会志愿者参与的施教队伍,为重残少儿提供包括认知课程、适应性课程等教育训练课程,发展其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让重残少儿享有受教育权利,逐步融入社会。

二、工作原则——免费教育原则。

送教上门服务属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范畴,接受服务的家庭及个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

——协商一致原则。

尊重重残少儿家庭的意愿,在自愿的基础上,送教上门服务的学校与重残少儿家庭及合作开展送教上门机构进行平等深入协商,就各方需承担的工作责任等事项取得一致意见后,签订送教上门服务协议,按协议开展服务。

——定期送教原则。

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的学校,按每个服务对象(或分教点)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3个课时,每学年不少于240个课时的时间,制定服务工作日程表,开展工作。

三、任务和措施(一)调查摸底,掌握情况1.全面调查,掌握情况。

区、镇两级残联在每年5月前做好每年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实名调查和登记工作,了解重残少儿是否有送教上门服务需求;摸清情况后,由区残联区分类型整理汇总,填写《高明区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情况统计表》(见附件1),报送区教育局教育科。

2.入户家访,确定对象。

根据区残联提供的适龄残疾儿童名单,组织区教育局、镇(街道)教育局、镇(街道)残联和所在学区学校等单位人员,到愿意接受送教上门的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具体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残疾和治疗、个性等),从而确定服务对象。

(二)属地负责,任务到校送教上门实行“属地负责、任务到校”管理。

各镇(街道)教育局负责辖区内重残少儿送教上门管理工作,原则上由重残少儿所在学区的学校负责送教上门的具体工作。

考虑到各校师资实际,镇(街道)教育局可统筹安排送教上门服务的学校和教师。

学校要将送教上门服务纳入学年工作计划和教学常规工作,落实送教上门责任教师,填报《高明区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学校登记表》(见附件2),确保重残少儿接受义务教育。

(三)做好试点,全面铺开为确保重残少儿送教上门服务工作顺利开展,2014年秋季学期,全区先行送教上门试点工作。

荷城街道安排5所学校,杨和、明城、更合等3个镇各安排2—3所学校开展送教上门试点。

在取得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2015年春季学期以后,再逐步增加送教上门的学校和接受送教上门的重残少儿人数。

各镇(街道)、学校要认真做好送试点工作,大胆探索送教上门的方式、方法和教育教学内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全面铺开送教上门提供借鉴。

(四)建立施教队伍,确保送教效果鉴于目前我区仍未有特殊教育学校和从事特殊教育教师缺乏的实际,区教育局将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区原先在特殊教育师范毕业的教师以及经过特殊教育专门培训的教师,以他们作为骨干,担负送教上门工作。

为解决教师资源不足,2015年每个镇(街道)计划招聘1—2名特教专业老师从事送教上门工作;选取学校中部分责任心强、有爱心的现任教师,作为送教上门的兼职教师,承担送教上门服务。

同时,加大特教师资培训力度,逐步建设一支稳定的特教师资队伍,提高送教上门教育质量。

为了让更多重残少儿接受教育,区团委动员部分志愿者参与送教上门服务,组成施教队伍,共同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五)结合实际,灵活选择服务方式提供送教上门的学校可根据服务对象情况,灵活选择送教上门的服务方式:1.集中学校开展服务。

利用部分学校现有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家长定期定时陪同重残子女到学校资源教室开展康复训练和教学活动。

2.到服务对象家庭一对一的服务。

对于居住较分散、离学校路途较远的重残少儿,学校责任教师(志愿者)到其家中进行一对一施教。

3.设立分教点服务。

根据重残少儿居住相对集中的实际,在服务对象所在的自然村、社区服务中心、康复(福利)中心设立分教点,集中开展服务。

4.学校与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合作举办分教点,共同开展教育服务。

(六)因人施教,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上门送教老师应根据每个重残少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原则上,教学内容以语文、数学、英语字母、生活常识为主,不统一教材,可参照小学阶段课本,自行选择和编写教学内容;多采用直观式、游戏式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努力提高重残少儿的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七)推进时间2014年秋季:9—10月:做好重残少儿的情况分析,制定本区送教上门实施方案,报区政府审批;部署送教上门试点工作,入户家访,确定对象,协商服务事宜,签订协议。

11—12月:各校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区、镇两级教育局检查试点开展情况。

2015年1—2月:总结试点工作,部署下阶段工作。

2015年春季及以后:试点学校正常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新增服务家庭(分教点)同时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四、制度和保障(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区教育、财政、编制、人社、卫计、共青团、残联等部门组成的送教上门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协同推进实施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送教上门的师资、经费、编制、补贴、康复训练、志愿人员和残疾少儿调查等问题。

各单位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共同做好送教上门工作。

(二)加大财政投入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生均公用经费按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的标准拨付,根据属地原则,所需费用由区、镇(街道)财政按照4:6的比例承担解决。

送教上门生均公用经费用于送教上门教育教学设备的配备,以及送教上门服务人员的交通费、工作补贴费等支出。

交通费补贴标准(以各镇(街道)教育局确定的学校到开展服务的地点距离计算金额,每人每次)如下表:路程5公里内6-10公里11-15公里16-20公里补助金额30元40元50元65元教师上门服务工作补贴为每人每次20元。

各学校送教上门人员的交通费、工作补贴费不足部分由镇(街道)负责解决。

(三)保障教师权利和安全区编委办按照《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暂行办法》(粤机编办〔2008〕109号)的要求,逐步配齐配足特殊教育人员编制。

各校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按每次(1个上午或下午)3课时计入教师工作量,纳入学校绩效考核,并适当倾斜。

每次到家庭(分教点)开展送教服务应有2名人员。

各部门、社区共同做好送教服务人员的安全工作。

各校要制订应急预案,为送教上门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五、管理和检查(一)建立档案,加强管理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重残少儿纳入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由提供服务的学校将其信息录入全国中小学生学生管理系统,并建立纸质档案,按普通学生进行学籍管理。

每次送教上门前,责任教师要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并编写教案;服务结束后要填写《高明区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情况记录表》(见附件3),学期结束交学校教导处保管,学年结束由学校统一上交镇(街道)教育局存档。

(二)定期检查,提高质量送教上门纳入镇(街道)教育局和学校学年度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和检查考核内容,镇(街道)要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学校由教导处具体负责。

学校教导处每学期至少2次、镇(街道)教育局至少1次到接受服务的重残少儿家庭(分教点)检查上门服务情况,了解家长对送教上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中的存在问题,提高送教上门服务质量。

附件:1.高明区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情况统计表2.高明区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学校登记表3.高明区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情况记录表4.高明区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协议谢谢你的观看201 年高明区未入学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情况统计表注:此表由残联部门填写,并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

区残联(盖章) 填报人: 联系手机: 填报时间:20 年 月 日 姓名性别 出生年月 家庭住址监护人及 联系电话 残疾类别未入学原因 视力 听力 言语 肢体 智力 精神 多重 残疾程度较重 家庭经济困难无特教学校 交通不便 其他201 -201 学年度高明区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对象与送教学校登记表镇、街教育局(学校)填报人:联系手机:填报时间:20 年月日送教上门服务对象送教学校情况姓名年龄残疾情况家庭地址监护人联系电话学校责任教师联系手机类别等级谢谢你的观看谢谢你的观看高明区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情况记录表送教学校:送教时间送教对象送教内容送教教师家长签字注:送教时间按照 *年*月*日**:**—**:**格式填写。

高明区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协议(仅供参考)甲方:学校乙方:(接受送教上门服务残疾学生的监护人)为进一步发展高明区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事业,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使残疾儿童少年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甲方选派教师为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为明确甲、乙双方各自责任,本着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协商一致,签订如下协议:一、甲方的责任和义务1、甲方免费为乙方的残疾子女提供送教上门服务,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和练习薄,并选派责任教师负责送教上门服务。

2、甲方为接受教育的残疾学生进行学籍注册,纳入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保障残疾学生受教育权利。

3、送教上门服务期限暂定为年,自年月至年月;协议时限到期,双方协商后可续期。

甲方到乙方上门教育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3个课时,全学年不少于240个课时。

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1、乙方为送教上门服务提供必要的教育学习环境。

2、乙方参与残疾儿童教育计划的实施,配合甲方选派的教师完成教育方案,并按照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协助、指导残疾学生按时完成。

遇到问题时与教师一起商讨解决。

3、在送教上门教育期间为教师提供安全保障。

三、其他事项1、送教上门的教育教学内容由甲方教师与乙方协商确定后,制定服务工作日程表,按日程表安排实施。

2、送教上门服务期间,若一方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或暂停上门服务的,应事先电话通知另一方。

3、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签字生效。

甲方:学校(盖章)责任教师签名:乙方:残疾学生:监护人签名: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