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探究不同液体的导电性能(附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金山中心小学实验操作技能试题一.考核标准
(一)实验操作技能考核(20分)
评分说明:
步骤正确:满分5分。

学生能按正确的步骤(顺序)进行实验操作即得5分,每错一个步骤扣1分,扣满5分为止。

操作规范
满分10分。

学生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实验仪器或进行操作活动即得10分,每不规范操作一次扣1分,扣满10分为止。

(例: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要用灯盖熄灭;使用显微镜时,从取到用再到收回的正确方法,镜头的更换顺序等。


结论(现象)正确:满分5分。

实验现象明显且实验结论正确得5分;实验现象不明显,但结论正确得4分;无实验现象,但结论正确得3分;有实验现象,但结论不正确的得2分。

无实验现象且得不出结论得0分。

三年级
实验1:分辨液体实验。

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分辨水、牛奶、醋、白酒、食盐水等5个玻璃杯液体。

得出结论并解释说明。

(根据安全规则:不了解的物体,不能随便闻,随便尝,要先用眼睛观察,再用鼻子,最后才能用嘴巴。


一.要准备的材料:1.玻璃杯或纸杯4组,每组5个;牛奶、白醋、白酒、食盐若干;冷水;药匙。

2.按要求分4组在实验室准备好材料。

实验2:水的毛细现象实验。

将餐巾纸、粉笔、塑料尺、棉布下部(约2cm)分别插入红颜色的水杯中,过3分钟取出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操作并说明实验现象和相关原理。

一.要准备的材料:1.4个烧杯;4组餐巾纸、粉笔、塑料尺、棉布;红水若干。

2.按要求分4组在实验室准备好材料。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导电性能会发生改变,以及会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从身边的物质开始认识,对于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也是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在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学会应用知识的能力。

1、教学目标:知道我们周围的物质哪些属于导体,哪些属于绝缘体,了解导体和绝缘体是相对而言,它们可以相互转化;懂得应用物理知识于实际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知道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物质是绝缘体,感知导体和绝缘体的相互转化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了解导体、绝缘体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

【重点】探究导体、绝缘体概念。

【难点】探究导体、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教法分析教育界普遍认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学科特点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所以恰当的运用物理教学方法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之一。

①讲授法: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递信息。

②讨论法:指导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活跃学生的思想。

③探究法:科学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旨在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和取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采用学生分组,自主探究。

启发引导,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探究现象后的本质,增强对探究过程的熟悉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分析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

④直观法:通过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物理概念和规律,所必须的感性材料。

三、学法分析①科学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旨在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②产生联想,培养思维能力。

使学生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使抽象的概念变具体。

③控制变量,培养严密的思维和逻辑。

让学生学会研究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可先使其他物理量保持不变,研究其余两个物理量的关系,再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其它物理之间的关系。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导电实验,科学启蒙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导电实验,科学启蒙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导电实验,科学启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无处不在,从照亮房间的灯光到驱动各种电器设备的运行,电的作用至关重要。

但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有些物质能够导电,而有些物质却不能呢?这就涉及到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一个简单的导电实验,来探索这个神奇的科学世界,开启科学启蒙之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导电。

简单来说,导电就是指物质允许电流通过的能力。

而物质的导电性能取决于其内部的原子结构和电子运动方式。

在常见的物质中,金属通常是良好的导电体。

这是因为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比较容易脱离原子的束缚,形成自由电子。

这些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能够自由移动,当在金属两端加上电压时,它们就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例如,铜、铝、银等金属都是优秀的导电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等领域。

与金属相反,许多非金属物质一般是不导电的,或者说它们的导电性能很差。

比如塑料、橡胶、玻璃等。

这些物质的原子结构中,外层电子被紧紧束缚在原子周围,很难自由移动,因此电流很难通过。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我们来进行一个简单的导电实验。

实验所需的材料有:电池盒、电池、小灯泡、导线若干、金属片(如铜片、铝片)、非金属片(如塑料片、橡胶片)、铅笔芯、食盐水、陶瓷片等。

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将电池安装在电池盒中,然后用导线将电池盒的正负极与小灯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此时,小灯泡应该是不亮的。

第二步,将一块金属片(如铜片)连接在电路中,观察小灯泡的变化。

你会发现,小灯泡瞬间亮了起来,这说明铜片能够导电,电流可以顺利通过。

第三步,将铜片换成塑料片,再次观察小灯泡。

这次,小灯泡依然不亮,这表明塑料片不能导电。

第四步,用铅笔芯代替塑料片进行实验。

你会惊喜地发现,小灯泡亮了,虽然亮度可能不如用金属片时那么强,但这足以证明铅笔芯是能够导电的。

第五步,将陶瓷片接入电路,小灯泡不亮,说明陶瓷片不导电。

11.6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11.6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11.6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1. ______ 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__________ 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在导体中存在着大量的 _______ 电荷。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不能 _______ 。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_______ 。

(如:烧红了的玻璃就是导体)2.铜是很好的导体,它能导电靠的是_________ 铜导线中的电流方向跟它移动的方向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 H电阻,用字母________ 示。

电阻的国际单位是: _______ ,用符号________ 表示。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________V通过的电流是________A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欧姆。

4.2.8 Q = ______ kQ 12 Q = ________ MD 0.9k Q = ________ Q 16k Q = ___________ MD5.在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略者野蛮地使用石墨炸弹轰炸南斯拉夫的科索沃地区,炸弹在空中爆炸产生大量絮状石墨丝降落,这些石墨丝是 _________ ,飘落到供电设备上会造成_________ 造成科索沃地区供电系统断电.6.有一种材料,它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这种材料称为材料,电脑的微处理器就是由成千上万个这种材料制成的元件组成;某些材料在特定温度下,电阻接近于零,这种材料物理学上称之为 ________ 料,此处的特定温度通常_________ (选填“很高”、“接近常温”或“很低”)•7.现有下列物品:塑料尺、金属勺和二极管•其中用导体材料制作的是___________ ,用绝缘体材料制作的是 ________ .8.就导电性能来说,金属的导电性能一般比非金属_______ (选填“强”或“弱”);有些物质如硅、锗等,其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称作 __________ •某些物质在温度极低时,电阻会变成零,这就是现象.9.导体容易导电是由于(A.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B.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荷C.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离子D.导体中存在大量的带电粒子10.下列哪一组全是绝缘体()A.纯净的水、丝线、橡胶B. 盐水、空气、陶瓷C.玻璃、摩擦过的塑料棒、碳棒D. 钨丝、水银、碳棒11.卜列说法中止确的是()A.非金属都是绝缘体B. 金属里的电子都是自由电子C.发生电中和现象时,物体所带的电荷都消失了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它几乎没有自由电荷12.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B.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C.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D. 只能摩擦带电,不能接触带电13.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时《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时《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提问:电池和小灯泡直接接触,小灯泡能亮吗?归纳:一个简单的闭合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

2、导线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明确:导线是由铜丝和塑料胶皮组成。

3、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实验观察。

提问:①用铜丝连接电路,小灯泡亮吗?②剪断铜丝,用塑料胶皮连接电路,小灯泡亮吗?明确:铜丝能让电流通过,小灯泡亮。

塑料胶皮不能让电流通过,小灯泡不亮。

回答观察导线结构实验观察从导线结构的作用入手,初步知道有的物体具有导电性,有的没有。

讲授新课一、判断导体和绝缘体1、生活中的这些物品容易导电吗?活动要求:先预测,再安装检测装置进行检测。

2、安装检测装置,检测这些物品是否容易导电。

注意事项:爱护实验器材;小组分工合作;检测结果与预测比较。

3、根据检测结果,你会得出怎样的结论?结论:像铁钉、铝箔等物品,容易导电,被称为导体。

像塑料尺、干燥的竹签等物品,不容易导电,被称为绝缘体。

4、教师强调绝缘体是指不容易导电的物体,而不是不能导电的物体。

因为有些绝缘体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导电,如干木材是绝缘体,而湿木头就是导体;空气在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而在高压下则可以导电,变成导体。

二、导体和绝缘体应用1、下面的工具或电工材料,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各起什么作用?归纳:螺丝刀:刀头是导体。

可插入螺丝钉头的槽缝或凹口内。

把柄是绝缘的。

手握把柄使刀头转动,拧转预测验证预测填写检测结果试图得出结论认真听讲讨论交流通过将不同物品接入简单电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的活动,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判定依据是它们导电性能的强弱。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工具或材螺丝钉很方便。

拉线开关:开关芯的铜片是导体,外面的胶木和塑料拉线均是绝缘体,可防止开关中通电部分导体与其他物体接触而发生事故。

电工胶布是绝缘体。

用于绑扎电线,防止通电后导线中的金属丝部分与其他物体接触而发生事故。

插座中的铜片是导体,胶木外壳是绝缘体。

11.5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11.5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课题11.5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建立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能够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2)理解电阻的相关概念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进行探索式学习;(2)通过在科学探究中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2)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3)通过实验探索,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二、教具电路示教板、直尺、橡皮、硬币等三、教法设计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四、重点及难点重点:导体和绝缘体的相关概念难点:导体和绝缘体的相关概念五、教学过程(一)引入复习以前关于电流、电压的知识,引入本节内容。

(二)提出问题导线的线芯为什么用铜、铝制成,而外皮却用塑料或橡胶制成?金属和塑料、橡胶有什么不同?(三)演示实验将硬币、钢直尺、塑料直尺、铅笔芯等接入电路,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

再将食盐的水溶液接入电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四)结论从上面的实验看出,有些物质容易导电,我们叫它导体;而有些物质却不容易导电,我们叫它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有:所有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人体、大地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塑料、干燥的泥土和沙石。

纯净的水也是良好的绝缘体。

良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在实际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五)导体和绝缘体导电与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在导体中存在大量的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导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时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是正负离子。

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全部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而不能自由移动,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很少,因此不容易导电。

(六)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导体在条件变化是可以变成绝缘体,而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

例如:干木材是绝缘体,潮湿的木材却是导体。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电性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电性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电性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电性引言: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次教案旨在帮助小学三年级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电性。

通过实验观察和亲身体验,学生将能够掌握不同材料的导电特性,并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一、实验目的: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电性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1. 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电性;2. 掌握如何进行简单的导电实验;3. 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材料:为了进行本次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不同的材料:铁钉、铜线、木条、铝箔;2. 手电筒或电池(1.5V);3. 电灯泡或小小的LED灯;4. 电线;5. 铁丝或夹子。

三、实验步骤:1. 将铁钉、铜线、木条、铝箔等材料准备齐全。

2. 使用电线将电灯泡或者小小的LED灯连接到手电筒或电池上,保证灯泡或LED灯能正常发光。

3. 将铁钉插入一个木条中,使之固定。

4. 用铜线包裹铁丝或夹子的两端,将其与电线连接。

5. 将铝箔分成两个小片,并用电线将其中一片与电池连接。

6. 将铁钉和铜线所在的木条一端接触灯泡的电线,另一端接触手电筒或电池的电线。

7. 将铝箔与手电筒或电池的电线接触。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能够观察到以下现象:1. 铁钉和铜线所在的木条接触到灯泡的电线后,灯泡会发光;2. 铝箔与手电筒或电池的电线接触后,灯泡不会发光。

实验结果说明:1. 铁钉和铜线等金属材料是导电材料,能够传导电流,使灯泡发光;2. 铝箔等非金属材料是绝缘材料,无法传导电流,因此灯泡不会发光。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不同材料的导电性不同。

金属材料能够传导电流,而非金属材料是绝缘材料,不能传导电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不同材料的物品,了解它们的导电性对我们使用和保护电器设备都非常重要。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酸性和碱性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测定不同溶液的导电性

酸性和碱性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测定不同溶液的导电性

酸性和碱性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测定不同溶液的导电性导电性实验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是否能够传导电流的方法。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探讨酸性和碱性溶液的导电性,测试不同溶液的导电能力。

实验材料和仪器:1. 不同酸和碱的溶液(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2. 电化学池3. 电流计4. 导线5. 两个电极(如铜片)实验步骤:1. 首先,准备好实验材料和仪器。

2. 将电化学池装满待测试溶液,并将两个电极插入溶液中。

一个电极连接电流计的正极,另一个电极连接电流计的负极。

3. 打开电流计并将其设置为合适的测量范围。

4. 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在测试不同溶液时,要确保电流计的读数归零。

b. 测量之前,应该等待一段时间,直到电流计的读数稳定下来。

c. 测量时,要保持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完全浸入溶液中,以保证准确性。

5. 测量完成后,记录每种溶液的导电能力。

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溶液的导电能力存在差异。

酸性溶液通常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而碱性溶液具有较低的导电性。

这是因为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H+),这些离子在溶液中可以移动,并导致电流通过。

与此相反,碱性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OH-),这些离子通常无法导电。

此外,不同物质的导电能力还会受到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浓度较高的溶液具有更高的导电性,而较高的温度也会增加溶液的导电能力。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酸性溶液通常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而碱性溶液具有较低的导电性。

这是由于酸性溶液中存在的氢离子可以导电,而碱性溶液中存在的氢氧根离子通常不具有导电能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酸性和碱性溶液的导电能力还受到其他因素(如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评估溶液的导电性。

通过对酸性和碱性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测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溶液的导电特性,并在实际应用中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判断。

这对于化学、物理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9:液体的导电性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9:液体的导电性
教师批改
教师签名:
2.用导线将电池盒一极和灯座一端连接,在灯座的另一端接出一段导线,再在电池盒的另一极接出一段导线,做成检验器。
3.将检验器两端的导线放入中检验。
5.将检验器两端的导线放入盐水中检验。
我们发现
检验自来水和盐水时电珠亮,纯净水电珠不亮。
实验结论
自来水和盐水容易导电,纯净水不容易导电。
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编号:5---9
( )年级( )班 第( )实验组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教材位置
第34页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
液体的导电性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有的液体易导电,有的液体不易导电。
实验器材
电池盒、大号电池、灯座、小电珠、导线、盐水、自来水、纯净水。
实验步骤
1.将电池放入电池盒,小电珠装在灯座上。

三年级上册苏教版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苏教版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苏教版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水能传导的条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水能传导的条件实验材料:- 一根新鲜的花枝- 一杯装满水的玻璃杯- 一些食用色素(红色、蓝色等)实验步骤:1. 将花枝放入玻璃杯中,确保花枝底部与水接触。

2. 观察花枝的颜色,并记录下来。

3. 在另一杯水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搅拌均匀。

4. 将花枝放入有色水中,确保花枝底部与水接触。

5. 再次观察花枝的颜色,并记录下来。

实验记录:----------------------------------------------条件 | 结果----------------------------------------------花枝放入清水 | (原本的颜色)----------------------------------------------花枝放入有色水 | (变成的颜色)----------------------------------------------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当花枝放入有色水中时,花枝的颜色会逐渐变成有色水的颜色。

这说明水中的色素能够传导到花枝上。

而当花枝放入清水中时,花枝的颜色没有变化,说明清水中没有色素可以传导到花枝上。

实验结论:水能传导的条件是水中含有液体色素。

只有当水中含有色素时,水才能将色素传导到其他物体上。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确保安全。

2. 实验记录要准确,并用图表形式展示实验结果。

3. 实验后要清理实验器材和工作区域。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实验探究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实验探究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实验研究题第一单元1.读了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你可能已经知道了科学家是怎样工作的,下面是把琴纳的研究过程进行了浓缩,请依照琴纳的研究过程完成下面问题。

●观察:他发现奶牛场的女工们向来都没有得过天花。

●好奇:为什么挤奶的女工不得天花?●观察:琴纳到奶牛场实地观察,从中发现了牛会生一种近似天花的病,这就是牛痘,而女工们和牛同样,都患过牛痘。

●猜想:可否是患过牛痘就不再患天花?●方法:能不能够给人接种牛痘就不会得天花呢?●实验:开始先给一个8 岁的男孩接种牛痘,成功后又给 2000 多名村民接种牛痘,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结论:用接种牛痘的方法,能防患天花。

(1)由此我们得出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搜寻凭据→得出结论(2)琴纳经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奶牛场的女工们向来没有得过天花,于是他就思虑:“为什么挤奶的女工不得天花?”这是他进行科学研究中的提出问题。

(3)琴纳开始先给一个 8 岁的男孩接种牛痘,成功后又给 2000 多名村民接种牛痘,用事实证了然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这是他进行科学研究中的搜寻凭据。

2.郝启新将一个生鸡蛋的大头向下放在桌子上,鸡蛋会“站”起来吗?尔后将该鸡蛋的外壳打开一个小口,将里面的蛋清和蛋黄都倒出来,再将空的鸡蛋壳的大头向下放在桌面上,鸡蛋壳能“站”起来吗?从小口处慢慢向鸡蛋壳内部灌入一些细沙,大体三分之一,尔后将灌沙的鸡蛋壳的大头向下放在桌面上,这时的鸡蛋壳能“站”起来吗?你能讲解其中的原因吗?答:第一次鸡蛋不能够站起来。

第二次鸡蛋壳也不能够站起来。

第三次鸡蛋壳能站起来。

因为鸡蛋壳灌入细沙后重心降低了,重心越低,物体就越牢固。

第二单元1.艾珂雪认真观察发现了植物树叶生长的方式不同样,你能依照她观察的现象来画出并总结出树叶的生长方式吗?树叶观察的现象画一画排列方式叶子一片一片交互排列,也就是茎的每一个节上仅互生着生一片叶,依次交互排列。

115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115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阅读学习回答问题
1.导体中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_电荷。 (1)在金属中,靠大量__________导电。电子带____电。 (2)在酸碱盐的水溶液中,靠大量________________导电。
金属导体微观解释
2.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电荷不 能________,自由电荷_____。因此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绝缘体微观解释
辨别真假
兄弟:刚听人类说, 绝缘体可以变成导
体,小心哦。
真的吗,不注意 要触电的,让我
快告诉家人。
你相信吗?我们还是先看看实验吧。
导体和绝缘体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一定条件下,导体绝缘体间可相互转化。 如:1、常温下不导电的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就变成了导体。
2、纯净水不导电,但含有杂质的水却容易导电。 3、干燥的木头不导电,潮湿后的木头就变成导体。
的铜导线,阻值小于百分之几欧,通常可以忽 略不计。 5.电流表的电阻很小,近似情况下可看作等于零。 6.电压表的电阻很大,近似情况下看作无限大。
拓展视野 电阻器
拓展视野 电阻器
拓展视野 电阻器
课堂小结
第五节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判 断 导
1.从是否容易 导电
导体
容易导电 没有绝对界限
可以相互转化
6、在铜、塑料、橡胶、人体、干木材、大地这 几种物体中,是导体的是
A、铜、塑料、人体; B 人体、干木材、大地 C、塑料、橡胶、干木材; D、铜、人体、大地
7、如图是某种按钮开关构造的截面图。A为外 壳,B为按钮,C、D为金属片,其中C具有弹性, C、D均有接线柱相连。其中___和___应是良好 的绝缘体,___和 ____应是良好的导体,按下 按钮B使___和____接触良好可以接通电路,松 开按钮B,由于弹性,金属片C恢复原位,与金 属片D分开,于是电路断开。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比较水的多少(附评分标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比较水的多少(附评分标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比较水的多少(附评分准)
比较水的多少
实验内容及要求
比较水的多少
(1)比较一高一矮两个瓶子里的水,哪个多,哪个少?
(2)进行实验后的反思,认识到科学课上需要遵守的实验规则。
供选器材
细而高的瓶子、粗而矮的瓶子、色素、量筒、抹布
比较水的多少——评分标准
实验时间:5分钟 分值:5分
评分内容
参考评分标准
用多种方法比较一高一矮两个瓶子里的水的多少
(4分)
1.实验前,能用图文结合或简洁的语言制定简单的计划,说清楚比较的方案,需要用什么材料。(2分)
2.能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瓶子里水的多少。(2分)
实验后的整理
(1分)
实验后及时收拾好材料,有序归位到原先的样子。
(1分)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作业设计方案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作业设计方案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差异,包括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2、帮助学生理解物质导电的原理,如自由电子的运动。

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4、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物质的导电性能在实际生活中做出合理的应用和判断。

二、作业内容1、知识讲解(1)通过课堂讲解和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定义和常见例子。

(2)解释物质导电的微观机制,如金属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导致导电。

2、实验探究(1)准备实验器材,如电池、导线、小灯泡、不同材料的棒(如铜棒、玻璃棒、橡胶棒等)。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不同材料的棒接入电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判断材料的导电性能。

(3)记录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包括材料名称、实验现象和导电性能判断。

3、案例分析(1)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如电线通常用铜制作,而电线外皮用橡胶或塑料,让学生分析选择这些材料的原因。

(2)讨论在电子设备中,为什么会使用半导体材料,如硅和锗。

4、拓展阅读提供一些相关的科普文章或书籍,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最新的关于导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三、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1)完成一份关于不同物质导电性能的知识总结,包括概念、原理和实验结果。

(2)解答一些与导电性能相关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巩固所学知识。

2、实践作业(1)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模型,使用不同材料来展示导电和不导电的效果。

(2)调查家庭中常见物品的导电性能,并记录下来。

3、小组作业(1)小组讨论实验结果和案例分析,共同完成一份报告。

(2)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关于导电材料应用的创新方案。

四、作业评估1、知识掌握通过批改书面作业,评估学生对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导电原理的掌握程度。

2、实验能力根据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探究水的导电性》实验解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探究水的导电性》实验解析

《探究水的导电性》实验解析
【实验名称】
探究水的导电性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哪些水容易导电。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
检测器、自来水、盐水、纯净水。

【实验步骤】
1.在原有检测器中多串联一节5号电池。

2.使用检测器检测自来水、盐水、纯净水的导电性。

3.整理器材、收拾桌面。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盐水导电性最好、自来水次之,纯净水不容易导电。

【注意事项】
1.串联电池时将一节电池的正极与另一节电池的负极相连。

2.盐水要使用浓盐水,纯净水可以用蒸馏水,这样效果更加
明显。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电阻器
电阻器
电阻器Biblioteka 谢 谢!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够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树立必信的信念,不要轻易说“我不行”。志在成功,你才能成功。 青春一经“典当”,永不再赎。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言语;注意你的言语,它会变成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 格;注意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第五节 探究——不同物质 的导电性能
接入钢尺、木棍、橡皮、玻璃 和盐水等,观察小灯泡的明暗 情况。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
思考:
同一种物质的导电性能总是 不变的吗?
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
欧姆
手电筒中小灯泡电阻:几欧——十几欧 白炽灯电阻:几百欧——几千欧 人体正常电阻:104欧——105欧 人体潮湿电阻:103欧以下

不同浓度盐溶液导电情况实验步骤

不同浓度盐溶液导电情况实验步骤

不同浓度盐溶液导电情况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一:制备不同浓度的盐溶液1. 准备所需材料:盐、蒸馏水、量筒、烧杯、搅拌棒。

2. 在烧杯中取一定量的蒸馏水,记作V1。

3. 将盐称量并加入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均匀,直到盐完全溶解。

4. 继续添加适量的蒸馏水,使溶液的体积达到一定值,记作V2,得到一定浓度的盐溶液。

实验步骤二:测试盐溶液的导电性1. 准备所需材料:盐溶液、电导仪、导电性实验电极。

2. 将电导仪接通电源,并按照仪器说明进行校准。

3. 取少量的盐溶液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

4. 将电导性实验电极的电极头浸入盐溶液中,确保电极头完全浸没在溶液中。

5. 读取电导仪的示数,记录下来。

6. 将电导性实验电极取出清洗干净,并将其放入下一个浓度的盐溶液中,重复步骤4-5,直到测试完所有的盐溶液。

实验步骤三: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1. 将不同浓度盐溶液的导电性测试结果整理成一个表格。

2. 分析数据,观察不同浓度盐溶液的导电性是否存在差异。

3.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不同浓度盐溶液的导电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实验步骤四:讨论和结论1.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盐溶液的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强。

2. 进一步讨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离子的溶解度和移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可以引用相关理论知识,比如离子在溶液中的电离、导电机制等,进一步解释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五:实验注意事项1. 使用实验仪器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触电和溅洒溶液。

2. 在制备盐溶液时,要确保盐完全溶解,避免溶液的浓度不均匀。

3. 在测试盐溶液导电性时,要确保电极头完全浸没在溶液中,以确保准确读取示数。

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仪器和容器,避免盐溶液的残留。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制备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并测试其导电性。

实验结果表明,盐溶液的导电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离子的溶解度和移动性等理论进行解释。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溶液的性质,以及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简单电路中接入纯净水,观察小灯泡的亮度。(1
分)
3.在纯净水中加入2勺盐,在简单电路中接入盐水,观
察小灯泡的亮度。(1分)
4.在纯净水中加入10勺盐,在简单电路中接入盐水,观
察小灯泡的亮度。(1分)
5.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浓盐水导电性能好,
纯净水导电性能差)。(2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探究不同液体的导电性能(附评分标准)
探究不同液体的导电性能
实验内容及要求
设计实验,连接简单电路,研究纯净水和不同浓度盐水的导电性能是不同的。
(I)利用所给材料设计实验。
(2)区分纯净水与浓盐水的导电性能。
供选器材
电池、小灯泡1个,开关,导线,纯净水,盐,勺子,烧杯。
探究不同液体的导电性能实验记录单
溶液种类
预测小灯泡亮度
实际检测情况纯净水加2勺盐源自加10勺盐实验结论
探究不同液体的导电性能——评分标准
实验时间:15分钟分值:8分
评分内容
参考评分标准
组装实验装
使用电池、导线、开关、小灯泡等材料,连接一个简单

(2分)
电路,小灯泡亮。(2分)
呈现实验过

(6分)
1.预测纯净水和不同浓度盐水的导电性能。(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