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望海潮》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4.1《望海潮》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与“异日图将好景,归去风池夸”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B.自胡马窥江去后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堑.(qiàn)堤.沙(dī)千骑.(qí)都.门(dōu)B.凝噎.(yē)暮霭.(ǎi)老叟.(sōu)罗绮.(qǐ)C.重.湖(chóng)叠 .(yǎn)嬉.嬉(xī)骤.雨(zhòu)D.箫.鼓(xiāo)珠玑.(jī)参.差(cān)羌.管(qiāng)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贞元,年号。
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
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二、情景默写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A.乡,指方向,与《过秦论》“非及乡时之士”的“乡”词义不同。
B.东,向东,“顺流而东也”的“东”也表示向东,两者用法相同。
C.亭长,官职名,职责是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监管停留旅客。
D.矜,指自骄、自傲,与成语“不矜名节”中的“矜”字意思不同。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羽被汉军包围,为了突围,他命令骑兵向四方奔驰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面分B.楚军在不同地方会和,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之处,于是兵分三路,重新包围楚军,于是项王奔驰在汉军中,杀了数十上百个汉军士卒,仅放走两个骑兵。
《望海潮》《扬州慢》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望海潮》《扬州慢》同步练习(解析版)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形胜:地理形势优越B.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高牙:高高的府衙C.渐黄昏,清角..吹寒清角:清越的号角D.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俊赏:卓越的鉴赏力解析:B项“高牙”,牙旗,将军之旗。
此处是借代手法,指代孙何。
答案:B2.下面词句中,全属于宋代作品的一项是()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③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⑤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⑥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⑥D.①④⑤⑥解析:①出自李清照《如梦令》,②出自欧阳修《踏莎行》,③出自苏轼《江城子》,④出自白居易《忆江南》,⑤出自王安石《桂枝香》,⑥出自李白《忆秦娥》。
④⑥是唐代作品。
答案:B3.下列各项中,与“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B.自胡马窥江去后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解析:凤池,借代。
凤池即凤凰池,原指禁苑中的池沼,代指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
A.霜雪,比喻。
用白色的霜雪比喻卷起的浪涛,以静写动。
B.胡马,借代。
句中代指金兵。
C.夸张。
D.“护田”“排闼”“送青”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拟人化,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
答案:B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永是南宋词人,家乡是崇安,今武夷山市,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存世词作有《乐章集》。
B.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因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C.柳永作为我国词坛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
D.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却成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望海潮》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4.1课《望海潮》同步练习一、课内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珠玑/畸形剑鞘/画桥镶嵌/天堑B.参差/参商罗绮/涟漪无涯/山崖C.钓叟/瘦削菱歌/棱角骤雨/妯娌D.凝噎/呜咽暮霭/和蔼箫鼓/萧瑟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凄切凝噎九宵凋谢B.繁华不堪歇息钓叟C.吟赏虚设良晨箫鼓D.催促流恋竟然羌管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天堑无涯天堑变通途B.参差十万人家参差错落C.异日图将好景此事异日再议D.户盈罗绮遍身罗绮者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形胜:地理形势优越B.有三秋桂子三秋:三年C.杜郞俊赏俊赏:快意游赏D.清角吹寒吹寒:在寒风中吹响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归去凤池夸B.钱塘自古繁华C.参差十万人家D.烟柳画桥6.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词又称作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一颗光辉夺目的巨钻。
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柳永等。
7.有关《望海潮》一词,下列语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的全貌。
它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B.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例如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写居民住宅的雅致等。
《望海潮》-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
柳永
一、汇评导入,知人论世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 : “我词何如柳七?”对曰 :“柳郎中词只 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 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 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 倒。
——(宋)俞文豹《吹剑录》
柳 永(约987年—约1053年)
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崇安(今福建)人,家中排行第七, 世称柳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 改名永,字耆卿,宋仁宗朝进士, 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忆江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三秋桂子”,照应“叠巘”,写山中桂花; “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西湖荷花。 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千古名句)
“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 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问题一 : 西湖溢美,点染生辉。在词 的下阕中,作者是如何用妙笔“点染”
•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柔密、轻盈的柳树与河桥相依,如烟如画,表现了江南 水乡的美丽。 微风过处,家家户户,帘幕垂摆,尽现居民住宅的雅致。
•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写出了杭州富民比豪华、斗阔气的情景
人
店门首彩画欢门,设红绿杈子,绯绿帘幕,
西湖胜景,使人乐在其中,流连忘返的?
点染:
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 谐统一的画面。
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正面点明旨意(一句话或一个词),侧面渲染 (景物)。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1《望海潮》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4.1《望海潮》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潮·东南形胜(宋)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水龙吟·西湖怀古(宋)陈德武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
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
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
力士推山,天吴(1)移水,作农桑地。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注释:(1)天吴:古代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水神。
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词上片先写西湖的“佳丽”,结以“都忘却,平生志”,以美景映哀情。
B.陈词下片通过重重幻想,层层转折,将充满郁愤的爱国哀思表达得委婉深刻。
C.柳词上片描写杭州风光与繁华,下片描写西湖,展现杭州宁静的生活景象。
D.柳词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白描式地勾勒出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2.清刘熙载《艺概》说“词有点,有染。
”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
下列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A.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李煜《浪淘沙令》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C.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柳永《望海潮》D.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摸鱼儿》3.“十里荷花”和“三秋桂子”在这两首词中的作用一样吗?请结合两首词的词意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4.1《望海潮》(预习指导)-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选必下《望海潮》预习一、译文赏析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qǐ),竞豪奢。
杭州地处东南,地理形势优越,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它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雕饰华丽的桥,遮挡门窗的帘子与青绿色的帷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树木,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汹涌的波涛卷起如霜似雪的白色浪花,宽广的钱塘江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
千骑(jì)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西湖的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羌笛在晴空下吹奏,采菱的歌声在夜空中飘荡。
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孙何外出时,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声势暄赫。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咏欣赏山水景色。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画出来,等回到朝廷,夸耀杭州的美景。
【赏析】此词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
“东南”三句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极言杭州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揭示出所咏主题,然后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参差十万人家”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湖山之美。
4.1《望海潮》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4.1《望海潮》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距离”一词的本义是对时间和空间而言的。
而“心理距离”是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
这种距离的插入,是靠自己的心理调整实现的,所以叫做“心理距离”。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能从寻常痛苦甚至丑恶的事物里发现美和诗意,就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将事物摆到一定的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味的缘故。
例如竹子,中国古代诗人有名句“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岑参),“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朗待我归”(钱起)。
这些诗人已彻底改变了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在他们眼中,普通的竹子已具有生命的颤动和美好的性格。
竹子在诗人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下,已进入了艺术世界,获得了美的意味。
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是存在内在矛盾的。
一方面,艺术作品能否感动我们,引起我们的共鸣,这与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跟我们自身独特的生活经验、体会相吻合的程度成正比。
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愈是贴近,我们就愈容易把作品的艺术世界与自身的生活经历混为一谈,也就愈容易从艺术世界退回到自身经历的现实世界。
上述两条规律似乎是不相容的,所以称为“距离的内在矛盾”。
对于这个矛盾,美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高最大限度的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
这种“不即不离”的境界之所以是理想的艺术境界,在于它对“距离的内在矛盾”作了妥当的安排:它既不使因距离过远而无法理解,也不使因距离消失而让实用动机压倒审美享受。
高二语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同步练习 第4-1课《望海潮》(含答案)
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练习第4-1课《望海潮》(含答案)第4.1课《望海潮》课时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第一部分:文言基础练习1、下列各项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B.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D.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C.嬉嬉钓叟莲娃D.异日图将好景3、下列各项中,对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海潮,词牌名。
柳永所创,以柳永词《望海潮·东南形胜》为正体,代表作还有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纳兰性德《望海潮·宝珠洞》等B.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C.三秋: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合称“三秋”;也指三年。
“有三秋桂子”中的“三秋”即为后一种意思。
D.凤池:即凤凰池,原指禁苑中的池沼,代指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
4、下列各项中,关于宋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作“填词”或“倚声”。
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按词的写作风格分类,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秦观、陈亮等。
C.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D.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它以姥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代表了一代文学之盛。
高二语文课前预习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望海潮
高二语文课前预习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望海潮一、选择题1. 下列对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词是古代诗歌的变式,称“长短句”,是按照一定的曲调填写的,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等。
B. 词一般有两段,在词中叫“阕”。
“阕”就是“遍”,因此,词中的“遍”就是音乐乐曲的一段,上下两阕就是由两段乐曲组成的一个曲子。
C. 词除了被称为“长短句”之外,还有“诗余”“乐府”“曲子词”等别名。
D.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柳永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陈亮等。
[知识点]文学常识综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等”说法错误,应改成“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故选A。
2. 下面对《望海潮》《雨霖铃》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B.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C. “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悲凉痛惜之情。
D.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知识点]分析、理解古诗内容,姜夔(1155-1221) ,柳永(约971-105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唐代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中“杜甫”分析错误,“杜郎”应指“杜牧”。
故选D。
3. 下面是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东南形胜形胜: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B. 嬉嬉钓叟莲娃钓叟:钓鱼的老翁C. 有三秋桂子三秋:三年。
选择性必修(下)《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同步课时训练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选择性必修(下)《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同步课时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第4课宋词两首(望海潮扬州慢)第1课时望海潮一、基础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参差(cī) 罗绮(qí) 处之泰然(chǔ) 羌管弄晴(qiāng)B.钓叟(diào) 繁华(fán) 间不容发(fā) 天堑无涯(qiàn)C.风帘(lián) 豪奢(shē) 吟赏烟霞(shǎng) 重湖叠(yǎn)D.堤沙(dī) 千骑(qí) 字字珠玑(jī) 荷枪实弹(hè)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胜:超过,越过B.云树绕堤沙云:茂密如云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盈:到处是D.异日图将好景图:描绘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望海潮》中描写杭州自然景色和都市风貌的句子是“, , ”。
(2)《望海潮》中,“, , ”三句写出了水色山光,重重叠叠,四季皆美。
二、巩固提升(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朝欢柳永别岸扁舟三两只。
葭苇萧萧风淅淅。
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
渐渐分曙色。
路遥山远多行役。
往来人,只轮①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
转觉归心生羽翼。
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
岁华都瞬息。
浪萍风梗②诚何益。
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①只轮:代指车。
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前两句从环境写起,三两只小船离开江岸远去,风吹芦苇发出细细的声音,这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江乡的荒寒景象。
B.“渐渐分曙色”暗示拂晓前后的时间推移和旅人已经走过一段行程,又将时间关系交代清楚,使词意发展脉络贯串。
C.上阕所写虽是冬日景象,但那些晨景有着浓郁的诗意,因此虽然旅途有些劳顿,早起赶路的旅人心情还是愉悦的。
D.全词由景到情的发展极其自然,以白描和铺叙见长,逐层地由景到情步步揭示词的主旨。
《望海潮》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4.1《望海潮》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潮秦观①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②俊游,铜驼巷陌③,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
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④夜饮鸣笳。
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
烟暝酒旗斜。
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注】①元佑年间(1086年—1094年),秦观先后于朝廷供职达五年之久,常参与公卿名流的文酒期会。
绍圣元年(1094年)政局大变,秦观坐党籍被贬,即将遣离汴京,重游其地,有感而作此词。
②金谷:即金谷园。
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花园,在洛阳西北。
③铜驼巷陌:古洛阳宫门南四会道口,有二铜驼相对,后称铜驼陌。
④西园:宋时洛阳的董氏西园为著名的园林,后世泛指风景优美的园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起头三句,写暮春景物:梅花渐渐稀疏,结冰的水流已经溶解,东风煦拂之中,春天悄然而至。
B.下片“碍”和“妨”,不但显出月朗花繁,而且显出灯多而交映、车众而并驰的盛况。
C.“兰苑”二句,暗中转折,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心中情感,呼应上片“柳下桃蹊”。
D.这首词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忆昔部分贯通上下两片,以今衬昔。
2.本词与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问题。
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首“形胜”“繁华”四字是点睛之笔,一开头便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自“烟柳”开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和“繁华”。
B.上片用“怒涛、霜雪、天堑”等色彩鲜明有气势的词,展现大潮劈面奔涌而来的气势;下片用“清嘉”等优美舒缓的词语,突出西湖清幽的美景。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4《望海潮(东南形胜)》《杨州慢(淮左名都)》 同步作业(含解析)
4 *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基础过关练一、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胜{ ①东南形胜②环而攻之而不胜③沛公不胜杯杓 ④刑人如恐不胜2.厌{①犹厌言兵 ②何厌之有 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因{①因自度此曲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③蒙故业,因遗策 二、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云.树绕堤沙 2.嬉嬉钓叟莲.娃 3.异日图.将好景 三、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豆蔻,原是一种植物,花朵鲜艳娇嫩,后来用“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
( )2.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
( )3.“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4.“淳熙”是南宋皇帝的年号,“丙申”是丙申年,“至日”是到这一天。
( )5.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以及向往田园的归隐之情。
( )四、默写。
1.《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 , , ”三句首先点出杭州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所咏主题。
2.《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和居民住宅的雅致的句子是“ , ”。
3.《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 , ”。
4.《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和市民的富足的句子是“ , , ”。
5.《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 , , ”选取了能够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的美。
6.《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句子是“ , , ”。
7.《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写达官贵人游乐的场景的句子是“, , ”。
8.《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的“, ”写扬州昔日繁华的街道,如今一片荒凉;“, , ”用杜牧诗境中所写的扬州的富盛反衬扬州如今的冷寂与荒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望海潮(东南形胜)》同步练习一.课内巩固阅读1.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荠麦弥望弥望:满眼。
B.自度此曲度:构思。
C.杜郎俊赏俊赏:出色的鉴赏能力。
D.予怀怆然怆然:悲伤的样子。
2.下列各句中,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B.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3.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
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B.慢词是篇幅长的、节奏缓慢的词。
慢,有延长引申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
《望海潮》属于慢词。
C.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柳永、李清照等是婉约派的主要作家。
D.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
他精通音律,创制了大量慢词。
他善于铺叙,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其词大都反映大都市中的繁华风光,抒发离愁别恨的痛苦。
4.下列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主要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的繁荣,层中有层,层层铺叙,每三句为一层。
B.词的下片的后半段,主要是总结前文,赞美郡守,最后一句的本意在奉承,却不露痕迹。
C.“天堑无涯”的意思是天然壕沟广阔无边,“天堑”在这里指钱塘江。
D.“户盈罗绮,竞豪奢”,虽然写出了杭州的富庶与繁华,但也曲折地批判了小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
5.下列对序文及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代。
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
B.词一开始就点出扬州是淮左的著名的都城,而竹西亭又是环境清幽、景色迷人的名胜,这一切吸引着词人在开始的旅程中下马驻足停留。
C.作品实写了昔日扬州的繁华富庶,虚写战争的创痛。
两相比照,“荠麦青青”,衬托出昔日的亭台楼阁已荡然无存,这里的居民也已在战乱中死亡或逃散,无比萧条。
D.自从宋高宗时金人两次南侵,古都扬州只剩下荒废的城池和高大的树木,而劫后幸存的人们不愿再提起那几次可怕残忍的战争。
“犹厌言兵”四字,可见战争给人的创痛太巨大了,伤痕还刻在他们的心上。
6.下列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一开头就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点出杭州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所咏主题。
B.词的上片,自“烟柳”一句开始,从多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例如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等。
C.“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与“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但词人缀以“竞豪奢”一语,表现了自己对普通市民(这里主要指富室)奢侈生活的反感。
D.下片前半段专咏西湖,从湖山盛景、桂子荷花、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描绘了它的美好风貌。
二.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
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
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
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思绪表达得明白如话。
B.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
C.本词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
D.首句篇头点题。
“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
8.“渐霜风凄紧”中的“渐”字在这首词中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1题。
读柳永梁衡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但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歪打正着的成就,揭示出了做人成事的道理。
柳永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
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
谁知第一次考试就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等了三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
柳永在京城又捱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亲自圈点放榜时,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
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他只有卖词为生。
这种生活的压力,生活的体味,还有皇家的冷淡,倒使他一心去从事民间创作。
他是第一个去到民间的词作家。
这种扎根坊间的创作生活一直持续了十七年,直到他终于在47岁那年才算通过考试,得了一个小官。
歌馆妓楼是什么地方啊,是提供享乐,制造消沉,拉你堕落,教你挥霍,引人轻浮,教人浪荡的地方。
任你有四海之心、摩天之志,在这里也要魂销骨铄,化做一团烂泥。
但是柳永没有被化掉,他的才华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成语言:脱颖而出。
锥子装在衣袋里总要露出尖来,宋仁宗嫌柳永这把锥子不好,“啪”的一声从皇宫大殿上扔到了市井底层,不想俗衣破袍仍然裹不住他闪亮的锥尖。
柳永于词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
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
在内容上把词从官词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是自己的词。
比如这首已传唱九百年不衰的名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一读到这些句子我就联想到第一次置身于九寨沟山水中的感觉,那时照相根本不用选景,随便一抬手就是一幅绝妙的山水图。
现在你对着这词,任裁其中一句都情意无尽,美不胜收。
这种功夫,古今词坛能有几人?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身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做着最大限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
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
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
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
人各其志,人各其才,无大无小,贵贱不分。
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有删改)9.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在《鹤冲天》中柳永说“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表现了他对自己的才华有充分的信心,并且幻想有一番大作为。
B.柳永本想考取功名,却无奈地落到了市井之中,但“奉旨填词”的他反而在逆境中获得人生的精彩。
C.作者说读《八声甘州》有置身于九寨沟山水中的感觉,是用类比的方式赞扬了《八声甘州》杰出的艺术成就。
D.文章标题为“读柳永”,既是读柳永的作品,更是读柳永的人生。
作者认为只有深入民间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10.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11.本文是如何表现柳永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的?请结合文本分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句子的语序,做到句式协调一致、整齐对称。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一颗光辉夺目的巨钻,在古代文学的“国度”里,她是一块园圃,盛开着芬芳绚丽的花朵;她好像一位千娇百媚的美人,舞动着身体;她又像是跳跃着千啼百啭音符的乐章;她也像是记录世间万物悲欢的巨著。
这些足以使她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
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绝美的艺术享受。
13.仿照例句,另选一位诗人再造一个句子。
要求:句式基本相同,字数大体相等。
例句:柳永在寒蝉骤雨后的都门外,吟咏过婉约派诗词最为经典的篇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尽显其感情的缠绵与悱恻。
14.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
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
比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景色渲染烘托。
请在本词中再找一找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与效果。
四.根据语境默写(1)《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写杭州市场繁荣、市民殷富的句子是“,”。
(2)《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两句,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
(4)《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两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5)《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表现钱塘江水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一.课内巩固阅读1.【答案】D【解析】D项,年年/知为/谁生?2.【答案】B【解析】B项,度:谱写,作曲。
3.【答案】C【解析】C项,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4.【答案】D【解析】并没有“批判了小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
5.【答案】C【解析】C项,应为“虚写了昔日扬州的繁华富庶,实写战争的创痛”。
6.【答案】C【解析】C项,“但词人缀以‘竞豪奢’一语,表现了自己对普通市民(这里主要指富室)奢侈生活的反感”理解错误,“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侈的一面,没有“反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