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咏雪》教案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第8课《咏雪》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咏雪》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八课《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感受经典文本语言的魅力。

2.品评两位少年英才的形象,理解他们的精神风貌。

(重点)3.结合文本,联系生活,探究他们成才的原因,感受魏晋名士的精神风貌。

(难点)教学重点:品评两位少年英才的形象,理解他们的精神风貌。

教学难点:结合文本,联系生活,探究他们成才的原因,感受魏晋名士的精神风貌。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无数的先哲贤士以他们独特的品质、精神风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

这其中,有一群特殊的人——儿童,如砸缸救友的司马光,寒冬天为父母温席的黄香,同样以他们的或聪明机智、或孝顺恭谨,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回顾你读过的故事,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古代儿童的故事,又分别展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PPT呈现:孔融让梨——尊重兄长;卧冰求鲤——孝顺父母;凿壁偷光——勤奋好学;不摘道旁李的王戎——聪明智慧今天,我们走进《咏雪》,去认识认识两个孩子,把他们的故事拍成一个小短剧。

请同学们和老师合作,一起来做好拍剧的准备工作。

PPT出示:拍剧的准备:了解故事、改编剧本、演员指导、推广宣传教学活动一:朗读课文,了解故事1.了解故事出处《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

2.结合注释,翻译文章,了解故事。

①内集;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②文义:文章的义理。

③俄(é)而:不久,一会儿。

④骤(zhòu):急。

⑤何所似:像什么。

⑥差(chā)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⑦未若:不如。

⑧因:趁,乘。

译文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飘扬的柳絮乘风而起。

第8课《咏雪》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咏雪》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咏雪》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第8课《咏雪》教案,选自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课文朗读与解析:通过对《咏雪》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古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诗句的含义。
2.课文背景介绍:了解作者郑板桥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创作《咏雪》的时代背景。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短诗。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咏雪》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修辞手法和格律特点。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诗词创作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诗词格律学习:掌握平仄、韵脚等基本知识,并能运用到诗词创作中。
难点举例:如何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正确运用平仄、押韵等技巧,使作品更具韵味。
(3)审美情趣培养: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自然之美,提升审美能力。
难点举例:如何让学生从《咏雪》中体会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进而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6.课后拓展: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二、 Nhomakorabea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语文核心素养:
1.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咏雪》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古典诗词的魅力,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2.增强文化自信:了解郑板桥及其作品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认同和自豪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提高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第8课《咏雪》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8课《咏雪》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咏雪》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咏雪》。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咏雪》出自《世说新语》,是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语言简练,生动传神。

《咏雪》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展现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氛围,也展现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敏。

这篇文章短小精悍,文字简洁,对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还处于初步阶段,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扎实。

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逐步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如“内集”“俄而”“欣然”“差可拟”“未若”等。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章大意,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朗读、复述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古代家庭文化生活的轻松和谐氛围,体会古人的聪慧机敏。

(2)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理解文章大意。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1、体会谢道韫的聪慧机敏,理解文中所蕴含的家庭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对咏雪名句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8课 《咏雪》(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

第8课 《咏雪》(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

第8课《咏雪》教学设计《咏雪》是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是七上第二单元的文言文课文。

从单元主题出发,亲情是不可忽视的主题。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本文描绘了谢家人在雪天赏雪作赋的温馨场面,我们可以从中窥见魏晋儿童的聪慧和良好家风的传承。

所以学习本课时,要“言”“文”兼顾,在完成文言文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之余,也要把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与学生的实际关联起来,引发学生对课文及《世说新语》的兴趣,并认识家风传承对人成才的重要作用。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节奏划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文言文,培养文言语感。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

3.探究“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妙处。

4.从文本中分析谢家温馨、轻松、快乐的家庭氛围。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分析“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妙处。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刘禹锡到达了六朝时期只有贵族们才能居住的《乌衣巷》,便写下了此诗,其中王谢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有名的贵族。

谢家谢安,他凭着自己卓越的军政才能,指挥过历史上因“以少胜多”而闻名的“淝水之战”;身为宰相,谢安成为了当时“安民救世”的人物。

谢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博才多学,风度优雅,为东晋名士之首。

他精通儒家经典,能诗善文,性好音乐,工书善画,待人接物很讲究风度,言谈举止更注重修养。

他的一举一动都左右着当时的社会风气。

人称“江左风流宰相唯谢安耳”。

如此有影响力的谢安,不仅在历史上诗赫赫有名的人物,其言行逸事被收录在《世说新语》一书中。

【走近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雅好文学,招纳贤士,并组织文人编著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全书分德行、言语、文学、方正等共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小荷尖角,谢家玉树——《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译读感知,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赏宴会雅景。

2、处境析情,品析宴会雅言,小组合作探究语言妙处。

3、感宴会雅风,知人论世,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1、译读感知,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赏宴会雅景。

2、处境析情,品析宴会雅言,小组合作探究语言妙处。

【教学难点】感宴会雅风,知人论世,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某日,窗外突观雪花潇洒舞动,出门观之,似白羽之物落之以鼻,欣喜之时,仆人奉上家宴邀请函一封。

家宴邀请函久未通函,展信如唔。

今晓时分忽见窗外大雪盛景,兴味盎然,乃邀族内亲友莅临寒舍,行人间乐事,赏美景吟诗。

一赏乐景二品才情,为家中小辈学问指点迷津。

雪重路难行,切记小心。

顺颂时祺。

谢安亲笔作为谢氏家族成员,请你应邀出席宴会。

情境任务:任务一:译读感知,赏宴会雅景任务二:处境析情,品宴会雅言任务三:谢家玉树,感宴会雅风二、宴前准备早闻谢家叔父家学渊博,盛名在外,许久未见,你倍感压力。

故请搜集《世说新语》相关知识,了解亲友,盛装赴宴。

1、编者介绍: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刘义庆。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朝宋(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文学家。

字季伯。

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世说新语》是他组织编写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是六朝志人小说代表作,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体小说代表作。

2、作家作品:《世说新语》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篇,主要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的名士的言行与轶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教科书”。

3、走近亲友——谢安: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咏雪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咏雪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咏雪》的意境、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词鉴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自然美和创作诗词。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咏雪》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希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诗词的理解与欣赏,我发现在引导学生分析诗句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理解还是有些困难。未来,我考虑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些修辞手法,从而深入领会诗词的意境。
举例:通过朗读、拍手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突破这一难点。
(2)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本节课中,作者通过对雪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理解这种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举例:通过分析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如“傲骨”、“玉树”,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借助雪的品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4.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古人对雪的赞美,了解传统文化中关于雪的寓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5.培养合作精神: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诗词的理解与欣赏:《咏雪》这首诗通过对雪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学习并欣赏古典诗词的美。
举例:如诗句“皑皑轻白雪,片片撒珠玑”,通过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分析,理解作者如何将雪的美丽描绘得生动形象。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设问等。
举例解释:
-通过对《陈元方候袁公》的阅读,学生应能理解“候”在此处表示等待、迎接的意思,并能在其他语境中正确运用。
-在分析《谢太傅夸赞王导》一文时,学生应能指出“藻荇交横”是对雪景的生动描绘,体会古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表达。
2.教学难点
-文言文的断句和朗读节奏的把握,尤其是对古文中特有的停顿和语气变化的感知。
-对古汉语词汇在现代语境中的转换和应用,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的理解。
-理解并运用故事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将故事中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哲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举例解释:
-学生在朗读文言文时,常常难以把握正确的节奏和语气,需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学会在适当的地方停顿,理解不同的语气变化所表达的情感。
2.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分析故事中对雪的描绘,体会古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3.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反思现实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提升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团队协作和有效沟通的能力。
实践活动环节,同学们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创作出富有诗意的咏雪短文。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运用修辞手法时仍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修辞手法的训练。
在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咏雪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让我看到了他们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思考。然而,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语言精练的特点。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师: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师:同学们,其实像大家介绍的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这样的古代少年吧。
第一步
交流感知
教师指导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第四步 巩固拓展
【环节1:师友练习】
古今异义词:儿女因
【环节2:教师点拨】
1、文章哪句话交代了咏雪的背景?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
【环节1:师友研读】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环节二:教师点拨】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第三步 互助释疑
【环节1:师友解惑】
师友互助交流、解答彼此间的疑问,师友将解决不了的疑难点进行记录。教师巡视,参与师友的互助交流,发现问题个别指导。教师可以点拨师友互助的方法,引领师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环节2:教师释疑】
同学们有什么疑惑吗?
教师出示预设问题“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第8课《咏雪》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咏雪》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咏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咏雪》选自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中的第一则。

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大雪天谢太傅与侄子侄女谈论诗文”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赞扬和肯定,暗示了谢太傅更加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其中,“叙事清晰,言简意赅”是本课最大的写作特色,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典范。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接触过的文言文不算多,很多文言词汇理解不了的,可能导致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记住一些重点文言词汇和知识;他们的阅读面比较浅,所以很难独自完成本课的知识学习;并且刚上初一的学生,同学间的了解不深,相互探究便会缺少默契,要使学生很好的掌握本课知识主要就靠兴趣了,因此我将采取以鼓励为主,引导为辅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并试着背诵。

2.能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对不懂的地方敢于提问。

3.积累古诗中的咏雪名句。

4.了解“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学习古人的智慧,明确比喻之精妙在于神似而非形似。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古文,并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难点】了解“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学习古人的智慧,明确比喻之精妙在于神似而非形似。

【教法学法】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法、朗读感悟法、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

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教学准备】《咏雪》的课件设计、搜集咏雪的古诗名句、谢安和谢道韫等人物的图片及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游戏导入:看图猜故事首先多谋体出示“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的动画图片,让学生说出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五岁的曹冲因献计称出大象的体重而得到曹操的赏识,七岁的司马光因砸缸救出友人而被后世流传,四岁的孔融因把大梨让给兄弟而一举成名,在古代历史上少年成名的故事并不在少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跟随刘义庆的脚步去认识一位“咏絮之才”。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赴一场冬日里的家族茶话会《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世说新语》相关文学常识。

2、朗读文章,借助角色演读的形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赏析比较咏雪的两个比喻句,并能够在日常写作中熟练运用。

4、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写法,感受东晋名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世说新语》相关文学常识。

2、朗读文章,借助角色演读的形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赏析比较咏雪的两个比喻句,并能够在日常写作中熟练运用。

2、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写法,感受东晋名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教学资源】PPT、多媒体【教学方法】诵读法、演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一次机缘巧合,你穿越到东晋。

某日,你在家中闲坐,收到一封来自谢太傅谢安的邀请函,他邀请你参加“冬日茶话会”,与他的家人一同饮茶赏雪,早就听闻谢太傅大名的你欣然答应。

为了能尽快融入这次家宴,你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查阅《世说新语》的相关材料,了解谢太傅一家。

1、刘义庆与《世说新语》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2、谢太傅一家谢太傅:谢安,是东晋后期的一代名相,死后追赠“太傅”。

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谢道韫:谢安长兄谢无奕之女,王凝之的妻子,有“咏絮之才”之称。

二、知风雅之事——说一说“茶话会”所见做好充足的准备后,你立即前往谢太傅的住所。

谢太傅热情地接待了你,你也见证了一场冬雪日的大家庭文艺茶话会。

第8课《世说新语-咏雪》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咏雪》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世说新语-咏雪》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冬天的时候,有没有观察过雪花,感受到它独特的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描绘雪的美丽。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文人雅士言行的著作,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咏雪》这篇文章。它展示了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雪的形态,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古文句式和词语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7.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8.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习《咏雪》,使学生能够感受古文的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世说新语》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词语解析: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如“花”、“飞”、“玉”、“装”等。
4.句子翻译: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句意,提高古文翻译能力。
5.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味,提高语文素养。
6.思想教育:通过学习《咏雪》,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2.教学难点
-古文句式理解:学生需掌握古文的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等,理解句意。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第【1】篇〗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咏雪》。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这几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咏雪》一文是人教版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中的第一则。

这个单元的课文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咏雪》全文仅71字,展现出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出古人家庭文化教育的画面,描绘了一个古代典型的书香门第。

二、说学情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底子近乎为零。

这就首先应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能让学生产生对文言文学习畏难和恐惧心理。

这篇课文语言文字比较浅显,还带有一定的故事性,学生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能够自主查阅工具书疏通文字障碍。

但在语句的欣赏和辨析上存在比较大的困难。

要提前给学生布置好预习具体任务,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对现阶段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我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为:1. 知识与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理解文意;背诵课文;明确比喻之精妙在于神似而非形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在讨论中明白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书香门第家庭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对孩子成才的作用。

四、说教学重点: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我把第一个目标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文意;积累文言实词,尤其是古今异义的词语。

说教学难点:根据本课内容、教师用书的教学建议和语文学科特点,我把本课教学难点确定为:欣赏文中人物语言,探究比喻的妙用。

五、说教法学法(一)教法为了实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采用诵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学习文言文最实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读,读也是文言文学习不变的主题,因而我安排了三个层次多种形式诵读。

第8课《咏雪》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咏雪》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词语理解:掌握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如“鹅毛大雪”、“银装素裹”等,理解其在诗句中的作用。
(3)句子解析:分析并理解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体会作者的表达效果。
(4)课文赏析: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举例:
-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句的韵律美。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强调了对诗歌的欣赏和对自然美的感悟,希望学生们能够将这种审美情趣带入生活。然而,我也意识到,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们更好地吸收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是我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提供更多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经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咏雪》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修辞手法和意境表达。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尝试了自己创作诗句,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我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发现并赞美自然之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 “如花瓣飘落,似舞者轻扬”,分析比喻手法,理解诗句描绘的雪景之美。
2.教学难点
(1)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学生往往难以准确识别并运用课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
(2)课文意境的感悟: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悟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引导。
(3)仿写练习: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进行仿写时,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创意。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8课《咏雪》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咏雪》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8课《咏雪》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咏雪》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咏雪》教学设计内容教学目的1、根据文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品味“撒盐”“柳絮因风起”两则比喻的妙处。

3、理解人物性格,体会古人家庭生活中的雅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品味“撒盐”“柳絮因风起”两则比喻的妙处。

教学难点:1. 理解人物性格,体会古人家庭生活中的雅趣。

教学过程【情境设置】老师最近收到一封邀请函郭老师惠鉴:诚邀贵班睿智少年寒雪日光临寒舍,品茗赏雪,与吾儿女讲论文义。

千乞尊驾过府一叙,幸甚幸甚。

谢安敬邀【学习任务一】聚会前准备,认识这一家了解这一家子“江左风流属谢家,诸郎如玉女尤佳”谢家是东晋的豪门士族,谢家子弟,争荣竞秀,英杰辈出。

了解这场聚会时间寒雪日地点谢太傅宅邸人物儿女事件讲论文义【学习任务二】聚会听咏雪,沐谢氏家风1.添加敬辞谦辞,对比探究谢太傅:白雪纷纷何所似?望各位贤侄发表高见。

谢朗:禀告叔父,小侄愚见,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鄙人拙作,望叔父赐教。

(1)梳理敬辞谦辞(2)对比原文,探究家风谢太傅:白雪纷纷何所似?望各位贤侄发表高见。

敬辞贤侄、高见、禀告、赐教谦辞小侄、愚见、鄙人、拙作谢朗:禀告叔父,小侄愚见,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鄙人拙作,望叔父赐教。

【总结】家庭气氛:温馨美好、其乐融融,把玩诗句有雅兴,没有繁文缛节。

2.删改关键词语,理解人物性格(1)删改关键词语谢太傅: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朗:撒盐空中必可拟。

谢道韫:仿若柳絮因风起。

(2)品味关键词语谢朗谢道韫必差仿若未若率性自信鲁莽、缓和锋芒温婉娇羞自信、才思敏捷(3)理解人物性格谢朗单纯憨直、谦逊有礼、略显轻率谢道韫自信乐观、才思敏捷、聪慧机智(4)理解性格,再读对话【学习任务三】聚会当裁判,品比喻意蕴谢太傅笑而不语,他想邀请大家对两位子侄的文采做个评判。

老师带大家从形体相似、富有意蕴、自然贴切三个角度评判比喻高下1.这两个比喻句中的喻体分别是什么?喻体分别是“盐”和“柳絮”2. 两个喻体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从颜色、形状、粗细角度来评判)盐和雪的颜色是白的,柳絮的颜色是灰白色;古代食盐是粗糙的颗粒状,像雪刚下时的形状,柳絮是片状,更像大雪的形状。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教学设计

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一、教学目标1. 语言构建与运用(1)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咏雪》,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含义,积累文言词汇。

(2)学生学会翻译文言文,理解文意,能够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达文言文的内容。

(3)学生能够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简洁、含蓄等,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 思维发展与提升(1)通过对《咏雪》中人物对话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理解人物的观点和推理过程。

(2)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思考,如“如果你是谢太傅,你会如何评价两个孩子的回答?”等问题,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3. 审美鉴赏与创造(1)赏析文言文的语言美,感受其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表达方式,体会文言文的独特魅力。

(2)引导学生体会《咏雪》中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意境,如家庭聚会的温馨、文人雅士的才情等。

4. 文化传承与理解(1)了解《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感受魏晋时期的文化风貌和社会风尚。

(2)体会文言文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如家庭伦理、文学艺术等,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咏雪》的文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语言和情感。

(3)赏析文言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言文的含蓄表达和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将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体会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三、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和节奏感,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2. 问题导向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言文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背景和意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视频,展示古代文人吟诗作画、高谈阔论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第8课《咏雪》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8课《咏雪》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世说新语·咏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刘义庆及《世说新语》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积累谦辞和敬辞。

(3)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翻译、赏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才华,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3)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2.教学难点(1)体会古人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理解文中一些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引导学生从文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的时候,和他的兄弟吃梨,他自己拿了小的吃。

人家问他为什么,他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这个故事体现了孔融的谦让之美。

(2)第二个故事是王戎识李。

王戎看到路边的李树结了很多果子,其他人都去摘,只有他不动。

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树在路边,而且果子很多,这一定是苦李,所以没人吃。

”后来人们摘下来尝了尝,果然是苦李。

这个故事展现了王戎的聪慧。

(3)那么,同学们对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理解和感受呢?从中学到了古人的哪些智慧和品德呢?(4)这两个故事都出自《世说新语》这部作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篇文章《咏雪》。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咏雪》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咏雪》教学设计

【任务二】读读看
着前几课,体现单元设计的规律和特征,
1.我们通过题目已经预知到了课文内 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问题导入,交流
容,下面哪位同学能帮助老师朗读一下 冬日自己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的生活经
这篇文章?
历,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打开学生的话
2.和读普通的文章,说说你读文言文的 匣子,诱导学生表达的欲望,消减学生初
感受,其他同学从听众的角度说说感受。 学文言文的紧张情绪。体现了学生主体地
预设:拗口、疙疙瘩瘩的、怪怪的
位,在交流分享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这就是我们初步接触文言文的感受。 教师助学指导:
那么,怎么能把文言文读得不拗口还有
鼓励学生表达,及时、委婉地纠正学
韵味呢?对照一下:是否有拿不准的字 生表述有误的地方。
在语文书注释①附近。
现象表明,良好的语文预习习惯培养
【课前导入】 一年四季能够与家人相伴,我们会有一 些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感动。比如说,在 春天的田野里散散步,在夏天的荷韵、
意义非凡,前期的付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教师助学指导:
秋天的菊香中去感受亲情的温暖和美
1.明确让学生自学的具体内容
好。那么在与疫情抗击的寒冷冬日,我
【任务四】议议看
猜读文意。
1.对于这样的一篇文言文,我们在读准
在学生表述的时候,老师要小心地在
了文章的字音,读通了文章的意思之后, 保护着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地在鼓励学
这篇文章是不是就完成学习了呢?现在 生往理解文意的前方“走一步,再走一
音?是否不知道怎么该怎么停顿? 预设:“欣然”的“欣”有没有后鼻音? “王凝之”的“凝”; “差”字到底读 什么。 4.总结一下学习经验吧。 预设:根据语义确定读音,主要根据语 义主要确定停顿。 【任务三】讲讲看 1.谁能把这篇文章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 给我们听听? 对学生明显有误的地方进行纠正。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谁来说说这句 话的精确理解。这句中有没有理解文意 上的难点?你是如何判断的? 预设:“寒雪日”“内集”。 3.“与儿女讲论文义” 谁来说说这句话 的精确理解。这句中有没有理解文意上 的难点?你是如何判断的? 预设:“儿女”。 4.“未若柳絮因风起” 谁来说说这句话 的精确理解。这句中有没有理解文意上 的难点?你是如何判断的? 预设:因 5.还有什么自己预习过程中标注地方不 能精确理解的啦? 6. 在我们这一番集体努力之后,大家有 没有发觉,这篇文章中的很多词义我们 理解得更加准确了。带着对词义准确的 理解,我们再把这篇文章读一遍,看看 是否可以读得更加流利。 7.自己私下口译一下。 8.有没有什么经验总结? 预设: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联系成语, 根据上下文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进行朗读和背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雪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重点词句的翻译
教法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复述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由《三字经》引出谢道韫
师: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里面有一段话:“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蔡文姬从小便能分辨琴韵,谢道韫能出口成诗。

这里的谢道韫就是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大将军谢奕的女儿,是当时有名的才女,文能吟诗咏雪,武能提刀杀敌。

让谢道韫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就是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今天我们学习的《咏雪》就记载了这句话。

2.介绍文学文化常识
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了解与本文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见《》本课“作品简介”“文体知识”栏目)
课件出示: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

【设计意图】设计本环节,可以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并通过对人物、对《世说新语》的了解,让学生初步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分类积累,疏通文意
1.自读课文,根据文意读准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重点字词解释:
①内集:家庭聚会②儿女:子侄辈③俄而:不久,一会儿。

④欣然:高兴的样子。

⑤未若:不如,比不上。

⑥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2)重点句子翻译: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的漫天飞舞。

3.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三、理解内容,体会写法
1.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涵盖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明确: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3.“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明确:“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比盐更像雪,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丰富,有美感。

“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

也可以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雪粒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

“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

4.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明确: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
人寻味。

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四、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

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
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

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

(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

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d.多媒体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错误,如无条件,可让学生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