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16届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练习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丰台区2014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练习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Fe-56 Cu-64 Cl—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3分,共42分)1.物质及其主要成分对应错误..的是2.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CaO能与SO2反应,CaO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B.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去污能力不同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D.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铁表面镀锌,铁作阴极B.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麦芽糖属于还原型糖B.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和乙醛C.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D.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5.下列解释事实或实验现象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将过氧化钠加入到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Na2O2+H2O ===2Na++2OH-+O2↑B.实验室用硫酸铝溶液和氨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铝:Al3++3OH-====Al(OH)3↓C.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2OH-====SiO32-+H2OD.钢铁表面的水膜酸性较强时,水膜中的H+会被还原:O2+4H++4e-====2H2O6.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8.已知16S和34Se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HF>HC1>H2S B.原子半径:Br>Se >C1C.还原性:S2-> Se2―>C1-D.酸性:HBrO4>HClO4>H2SO4考点:考查元素的性质和元素周期律。
北京市丰台区2016届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在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蒸馏法淡化海水 B.用铁矿石冶炼铁C.用石油裂解生产乙烯D.用煤生产水煤气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B.氯化氢的电子式:C.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18O含有的中子数为10N AB.22.4L甲烷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 AC.1L 0.1mol•L﹣1NH4Cl 溶液中NH4+数目为0.1N AD.1L pH=1的醋酸溶液中,CH3COOH分子的数目为0.1N A4.下列表示物质用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硅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备硅胶:SiO32﹣+2H+═H2SiO3(胶体)B.用二氧化硅与烧碱反应制备硅酸钠:SiO2+OH﹣═SiO32﹣+H2OC.用铝热法炼铁:2Al+Fe2O32Fe+Al2O3D.用氯气制备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5.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碱性:Ca(OH)2>Mg(OH)2 B.酸性:H3BO3>H2CO3C.热稳定性:NH3<PH3D.还原性:S2﹣<F﹣7.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氢氧化钠、盐酸分离铁粉和铝粉混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为NaOH溶液,y为盐酸B.a→b发生的反应为:AlO2﹣+H++H2O═Al(OH)3↓C.b→c→Al的反应条件分别为:加热、电解D.a、b、c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已知:B.待试管b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Cr2O72﹣完全反应C.该实验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D.试管c中的现象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10.下列有关2个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Ⅰ,电流形成的完整过程是:负极Zn﹣2e﹣═Zn2+,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正极Cu2++2e ﹣═CuB.图Ⅰ,在不改变总反应的前提下,可用Na2SO4替换ZnSO4,用石墨替换Cu棒C.图Ⅱ,通电后H+和Na+先从阳极区移动到阴极,然后阴极才发生反应2H++2e﹣═H2↑D.图Ⅱ,通电后,由于OH﹣向阳极迁移,导致阳极附近pH升高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基团间相互作用来解释的是()A.与Na反应时,乙醇的反应速率比水慢B.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C.乙醇能使重铬酸钾溶液褪色而乙酸不能D.苯、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一硝基取代产物时,甲苯的反应温度更低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与麦芽糖都具有还原性,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多肽,最终生成氨基酸D.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前者的饱和程度更高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二醇>乙醇>苯酚B.用质谱法可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C.用核磁共振氢谱能够区分CH3CH2CHO和CH3COCH3D.乙二酸、甲醛、苯乙烯均可发生聚合反应14.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 (s)+2NO (g)⇌CO2(g)+N2(g),平衡时c (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D.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B、PC 、P D ,则P C=P D>PB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15.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及相互转化.(1)分别向浓度均为0.1mol/LNa2CO3及NaHCO3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①Na2CO3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②NaHCO3溶液也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③比较两份溶液的颜色,红色较浅的是(填化学式).中没有出现白色浑浊的原因是.②实验2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③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2中发生的反应.(3)在不引入其他杂质的前提下,实现Na2CO3与NaHCO3之间的转化,请在图中标出所用的试剂、用量或物质的浓度(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忽略).16.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模拟工业生产制备少量硝酸.(1)B中试剂为,NaOH溶液的作用是.(2)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时先用酒精喷灯预热催化剂,然后通入反应气体,当催化剂红热后撤离酒精喷灯,催化剂始终保持红热,温度可达到700℃以上.下列图示中,能够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的是.(4)已知2NO2(g)⇌2NO(g)+O2(g)△HNO2(g)N(g)+2O(g)NO(g)N(g)+O(g)O2(g)2O(g)①计算反应的△H=.②请解释高温下,氨气与氧气反应难以生成NO2的原因.(5)控制氨气和氧气的比例是制备硝酸的关键.①当比例不合适时,A中不仅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还伴有白烟.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白烟产生的原因.②欲使氨气尽可能完全转化为硝酸,理论上n(NH3):n(O2)的最佳比例为.17.将氯碱工业与燃料电池联合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如图是该工艺的图示(电源及电极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的化学方程式为.(2)物质X为,装置Ⅰ和Ⅱ中属于燃料电池的是.(3)装置Ⅰ中,NaOH溶液浓度m%n% (填“>”或“<”).(4)利用装置Ⅱ可获得10mol/L盐酸,该产品出口为(填“A”或“B”),请说明理由.18.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研究SO2与Ba(NO3)2溶液的反应:实验:向盛有2mL 0.1mol/L Ba(NO3)2溶液的试管中,缓慢通入SO2气体,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探究1: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1)白色沉淀是.(2)分析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NO3﹣氧化了SO2,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溶解的O2氧化了SO2.①支持甲同学观点的实验证据是.②依据甲的推断,请写出Ba(NO3)2溶液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③乙同学通过下列实验证明了自己的推测正确,请完成实验方案:)(3)图1,在无氧条件下,BaCl2溶液pH下降的原因是.(4)图2,BaCl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依据上述图象你得出的结论是,说明理由.19.EHPB是合成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的中间体,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ⅰ碳碳双键容易被氧化ⅱ+Cl2ⅲ(1)A的名称是,A形成的顺丁橡胶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2)已知1molE发生银镜反应可生成4molAg.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3)E由B经①、②、③合成.a.①的反应试剂和条件是.b.②、③的反应类型依次是、.(4)1molF转化成G所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mol.(5)M的结构简式为.(6)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EHPB不能与NaHCO3反应,有机物N→EHPB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有机物K与试剂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有机物N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a.含有酚羟基b.既能水解又能发生银镜反应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d.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2015-2016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在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蒸馏法淡化海水 B.用铁矿石冶炼铁C.用石油裂解生产乙烯D.用煤生产水煤气【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根据此特征来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解答】解:A.蒸馏是根据物质沸点的不同来实现物质分离的方法,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A正确;B.用铁矿石冶炼铁有新物质铁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B错误;C.用石油裂解生产乙烯有新物质乙烯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C错误;D.用煤生产水煤气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较简单.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B.氯化氢的电子式:C.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结构简式中需要标出官能团结构;B.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其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C.镁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12,最外层含有2个电子;D.水部分电离,应该用可逆号.【解答】解:A.C2H4O2为乙酸的分子式,其结构简式为:CH3COOH,故A错误;B.HCl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B错误;C.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最外层含有2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D.水的电离程度极小,其电离方程式应该用可逆号,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OH ﹣,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电离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简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结构,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18O含有的中子数为10N AB.22.4L甲烷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 AC.1L 0.1mol•L﹣1NH4Cl 溶液中NH4+数目为0.1N AD.1L pH=1的醋酸溶液中,CH3COOH分子的数目为0.1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18O中含10个中子;B、甲烷所处的状态不明确;C、NH4+是弱碱阳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D、醋酸是弱酸,只能部分电离.【解答】解:A、18O中含10个中子,故1mol18O中含10mol中子即10N A个,故A正确;B、甲烷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其物质的量和分子个数无法计算,故B错误;C、NH4+是弱碱阳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故溶液中的铵根离子的个数小于0.1N A个,故C 错误;D、醋酸是弱酸,只能部分电离,故1LpH=1的醋酸溶液中氢离子个数为0.1N A个,但醋酸分子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4.下列表示物质用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硅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备硅胶:SiO32﹣+2H+═H2SiO3(胶体)B.用二氧化硅与烧碱反应制备硅酸钠:SiO2+OH﹣═SiO32﹣+H2OC.用铝热法炼铁:2Al+Fe2O32Fe+Al2O3D.用氯气制备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硅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硅酸和氯化钠;B.离子方程式两边负电荷不相等,违反了电荷守恒;C.铝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D.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解答】解:A.用硅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备硅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胶体),故A正确;B.用二氧化硅与烧碱反应制备硅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故B错误;C.用铝热法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故C正确;D.用氯气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5.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碱性:Ca(OH)2>Mg(OH)2 B.酸性:H3BO3>H2CO3C.热稳定性:NH3<PH3D.还原性:S2﹣<F﹣【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离子的还原性越弱.【解答】解:A.因金属性Ca>Mg,所以碱性:Ca(OH)2>Mg(OH)2,故A正确;B.因非金属性C>B,所以酸性:H3BO3<H2CO3,故B错误;C.因非金属性N>P,所以热稳定性:NH3>PH3,故C错误;D.因非金属性F>S,所以还原性S2﹣>F﹣,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学生熟悉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A.FeCl2与Zn反应时作氧化剂;B.FeCl2水解显酸性;C.HNO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D.HNO3具有氧化性,能与还原性物质反应.【解答】解:A.FeCl2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Zn反应时作氧化剂,故A错误;B.FeCl2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显酸性,故B错误;C.HNO3在水中能电离出H+属于酸,与CuO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不能生成NO,故C 错误;D.HNO3具有氧化性,常作氧化剂,能与还原性物质反应,可与Al、I﹣等发生反应,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分类的依据.7.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氢氧化钠、盐酸分离铁粉和铝粉混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为NaOH溶液,y为盐酸B.a→b发生的反应为:AlO2﹣+H++H2O═Al(OH)3↓C.b→c→Al的反应条件分别为:加热、电解D.a、b、c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考点】铝的化学性质;镁的化学性质;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分析】在实验室利用氢氧化钠、盐酸分离铁粉和铝粉混合物,加入试剂X,过滤得到铁,说明试剂X能溶解铝,盐酸和铁、铝都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只和铝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盐,所以x为NaOH溶液,y为盐酸,a为偏氯酸钠溶液,偏铝酸钠和适量盐酸反应NaAlO2+HCl+H2O=Al(OH)3↓+NaCl,生成氢氧化铝沉淀,b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氧化铝电解生成铝和氧气.【解答】解:A.铁粉和铝粉混合物,加入试剂X,过滤得到铁,试剂X能溶解铝,盐酸和铁、铝都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只和铝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a为偏氯酸钠溶液,偏铝酸钠和适量盐酸反应NaAlO2+HCl+H2O=Al(OH)3↓+NaCl,所以x为NaOH 溶液,y为盐酸,故A正确;B.a为偏氯酸钠溶液,b为氢氧化铝,a→b发生的反应NaAlO2+HCl+H2O=Al(OH)3↓+NaCl,离子反应为:AlO2﹣+H++H2O═Al(OH)3↓,故B正确;C.b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受热分解2Al(OH)3Al2O3+3H2O,生成氧化铝和水,氧化铝电解2Al2O34Al+3O2↑,生成铝和氧气,故C正确;D.b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C为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a为偏氯酸钠溶液,只能和酸反应,不能和碱反应,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铝、铁等典型物质的化学性质应用,把握铝与碱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总结归纳常见物质的性质,形成知识网络结构,运用基础知识就能轻松解答问题,题目难度中等.【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A.氯气具有氧化性,氧化氯化亚铁为氯化铁;B.氯气通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溶液褪色;C.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D.氯气通入水中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显酸性,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化学平衡为可逆反应.【解答】解:A.氯气具有氧化性,氯气通入滴有KSCN的FeCl2溶液,氧化氯化亚铁为氯化铁,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 3,溶液变红色是发生了反应Fe3++3SCN﹣=Fe(SCN)3,故A错误;B.氯气通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溶液褪色,Cl2+2NaOH=NaCl+NaClO+H2O,氯气布具有漂白性,故B错误;C.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的酸性使溶液呈红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现象为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故C错误;D.氯气通入水中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显酸性,Cl2+H2O⇌HCl+HClO,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化学平衡为可逆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氯气性质,主要是氯气氧化性、次氯酸的漂白性的应用,注意溶液颜色变化的判断,题目较简单.已知:B.待试管b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Cr2O72﹣完全反应C.该实验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D.试管c中的现象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试管b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反应到达平衡;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能是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D.增大氢离子浓度、温度升高均使平衡逆向移动.【解答】解:A.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试管b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反应到达平衡,且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故B错误;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能是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故C正确;D.增大氢离子浓度、温度升高均使平衡逆向移动,无法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元素因素及实验探究,难度中等,C选项为易错点,正向反应本质是结合氢氧根离子.10.下列有关2个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Ⅰ,电流形成的完整过程是:负极Zn﹣2e﹣═Zn2+,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正极Cu2++2e ﹣═CuB.图Ⅰ,在不改变总反应的前提下,可用Na2SO4替换ZnSO4,用石墨替换Cu棒C.图Ⅱ,通电后H+和Na+先从阳极区移动到阴极,然后阴极才发生反应2H++2e﹣═H2↑D.图Ⅱ,通电后,由于OH﹣向阳极迁移,导致阳极附近pH升高【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活泼金属锌失去电子,电子沿导线流向正极,内电路离子的定向移动,构成闭合回路;B、Na2SO4替换ZnSO4,负极仍是锌放电,原电池中的铜本身未参与电极反应;C、溶液中氢离子来源于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很小;D、阳极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离子放电结束后是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放电.【解答】解:A、活泼金属锌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电子沿导线流向正极,正极Cu2++2e﹣═Cu,内电路离子的定向移动,构成闭合回路,才是电流形成的完整过程,故A错误;B、Na2SO4替换ZnSO4,负极仍是锌放电,原电池中的铜本身未参与电极反应,所以可用能导电的石墨替换Cu棒,故B正确;C、溶液中氢离子来源于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很小,所以通电后Na+先从阳极区移动到阴极,阴极周围的水电离出氢离子在阴放电,故C错误;D、阳极是氯离子放电,生成酸性气体氯气,氯离子放电结束后是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放电,导致阳极附近pH降低,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明确电子的流向是解本题的关键,再结合电池反应式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基团间相互作用来解释的是()A.与Na反应时,乙醇的反应速率比水慢B.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C.乙醇能使重铬酸钾溶液褪色而乙酸不能D.苯、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一硝基取代产物时,甲苯的反应温度更低【考点】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关系.【专题】有机反应.【分析】A、乙醇中羟基不如水中羟基活泼;B、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说明苯基对羟基有影响;C、乙醇具有还原性,乙酸不具有还原性;D、甲苯与硝酸反应更容易,说明甲苯中苯环上H原子更活泼.【解答】解:A、乙醇中羟基不如水中羟基活泼,说明烃基对羟基产生影响,故A正确;B、苯酚可以看作是苯基和羟基连接,乙醇可以可作是乙基和羟基连接,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则说明苯基对羟基有影响,故B正确;C、乙醇具有还原性,乙酸不具有还原性,这是官能团的性质,与所连基团无关,故C错误;D.甲苯与硝酸反应更容易,说明甲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易被取代,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关系、原子团的相互影响等,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把握.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与麦芽糖都具有还原性,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多肽,最终生成氨基酸D.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前者的饱和程度更高【考点】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蔗糖、麦芽糖简介;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分析】A.蔗糖不是还原性糖,蔗糖水解得到葡萄糖和果糖;B.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n不同;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多肽,多肽水解为二肽,二肽水解为氨基酸;D.植物油的饱和程度较低.【解答】解:A.蔗糖不是还原性糖,蔗糖水解得到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是还原性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故A错误;B.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n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多肽,多肽水解为二肽,二肽水解为氨基酸,故C正确;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脂肪的主要成分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植物油的饱和程度较低,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组成、结构和性质,难度不大.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二醇>乙醇>苯酚B.用质谱法可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C.用核磁共振氢谱能够区分CH3CH2CHO和CH3COCH3D.乙二酸、甲醛、苯乙烯均可发生聚合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A.﹣OH越多,溶解度越大;B.用质谱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C.CH3CH2CHO和CH3COCH3含H种类分别为3、2;D.乙二酸、甲醛均可发生缩聚反应,苯乙烯可发生加聚反应.【解答】解:A.﹣OH越多,溶解度越大,则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二醇>乙醇>苯酚,故A正确;B.用质谱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而红外光谱可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故B错误;C.CH3CH2CHO和CH3COCH3含H种类分别为3、2,则用核磁共振氢谱能够区分CH3CH2CHO和CH3COCH3,故C正确;D.乙二酸、甲醛均可发生缩聚反应,苯乙烯可发生加聚反应,则乙二酸、甲醛、苯乙烯均可发生聚合反应,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有机物的结构确定方法、性质、鉴别、有机反应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4.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 (s)+2NO (g)⇌CO2(g)+N2(g),平衡时c (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D.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B、PC 、P D ,则P C=P D>PB【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由图可知,温度越高平衡时c(NO)越大,即升高温度平衡逆移;B、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判断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分析;C、由图可知,T2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c(CO)高于平衡浓度,故反应向逆反应进行;D、达到平衡状态时,压强和温度成正比例关系.【解答】解:A、由图可知,温度越高平衡时c(NO)越大,即升高温度平衡逆移,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0,故A错误;B、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所以升温化学平衡常数减小,故K1>K2,故B错误;C、T2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c(NO)高于平衡浓度,故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则一定有υ(正)>υ(逆),故C正确;D、达到平衡状态时,压强和温度成正比例关系,则P B=P D<PC,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化学平衡图象为载体,考查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等,难度中等,注意曲线的各点都处于平衡状态.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15.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2016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化 学
2016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化 学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6分)下列我国古代制品中,所用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A .青铜器B .瓷器C .石雕D .竹简A .AB .BC .CD .D2.(6分)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稳定性:H 2O >NH 3 B .碱性:NaOH >Al (OH )3 C .氧化性:F 2>Cl 2D .酸性:CH 3COOH >H 2CO 33.(6分)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 A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Fe +Cl 2FeCl 2B .常温下,0.1mol/L 醋酸溶液pH ≈3 CH 3COOH ⇌CH 3COO ﹣+H +C .铝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体产生 2Al +2OH ﹣+2H 2O=2AlO 2﹣+3H 2↑ D .蔗糖与浓硫酸混合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4.(6分)下列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A .用如图装置配制100 mL 0.1 mol/L 的硫酸B .用如图装置提取碘水中碘C .用如图装置制取少量乙烯气体D .用如图装置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5.(6分)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植物黄花蒿叶中含有抗疟疾的物质﹣青蒿素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科学家对青蒿素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良,合成药效更佳的双氢青蒿素、蒿甲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黄花蒿叶研究青蒿素结构的基本步骤为:元素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B.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为还原反应、酯化反应C.双氢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青蒿素D.双氢青蒿素与蒿甲醚组成上相差﹣CH2﹣,二者互为同系物6.(6分)如图是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工业含酚废水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溶液中H+由a极移向b极C.电极b附近的pH降低D.电极a附近发生的反应是:C6H6O﹣28e﹣+11H2O6CO2+28H+7.(6分)某同学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对FeCl3水解平衡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配制50mL0.001mol/L FeCl3溶液、50mL对照组溶液x,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1滴1mol/L HCl溶液、1滴1mol/L NaOH 溶液,测得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依据M点对应的pH,说明Fe3+发生了水解反应B.对照组溶液x的组成可能是0.003 mol/L KClC.依据曲线c和d说明Fe3+水解平衡发生了移动D.通过仪器检测体系浑浊度的变化,可表征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16分)卡托普利(Captopril)是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R1、R2为烃基)(1)D具有酸性,其含氧官能团名称是.(2)A的结构简式是.(3)反应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反应Ⅱ所用试剂是.(4)化合物F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自身成肽反应,生成可降解的生物高分子,写出其中一种高分子物质的结构简式.(5)G→M的反应类型为.(6)E与H在一定条件下生成P的化学方程式是.(7)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①顺式结构②具有两性③含有甲基.9.(14分)碳循环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过度排放将导致酸雨B.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维持大气中O2和CO2平衡C.煤和石油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D.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均被氧化(2)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葡萄糖转化为CO2的化学方程式为.(3)测定煤或石油的含碳量:将a g的样品进行充分燃烧,测定所得气体(CO2、SO2、NO2、N2)中CO2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所用试剂均过量):①装置A的作用是.②实验结束后,还需要向装置中通入N2,其目的是.③用x mol/L HCl溶液滴定装置B中过量的Ba(OH)2,消耗y mLHCl溶液,样品(a g)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列出计算式).(4)将CO2转化为甲醇,既可减少CO2的排放,又可节约能源,转化过程涉及如下反应: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H1=﹣49.1kJ/mol反应Ⅱ:CO2(g)+H2(g)⇌CO(g)+H2O(g)△H2反应Ⅲ:CO(g)+2H2(g)⇌CH3OH(g)△H3=﹣90.0kJ/mol①△H2=.②在图3中画出,不同温度下(T1>T2),反应Ⅱ中CO2的平衡转化率随压强变化的关系图(请在图上标注温度T1、T2).10.(12分)氮肥的使用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导致了土壤、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1)长期过量使用NH4Cl等铵态化肥,易导致土壤酸化,请用化学用语解释原因.(2)过量的NH4+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检测水样中NH4+所需的试剂是、.(3)工业上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如下:步骤Ⅰ:采用生物硝化法将NH4+转化NO3﹣(图1)①生物硝化法处理废水,会导致水体pH逐渐下降,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②微生物保持活性的pH范围为7~9,最适宜用来调节水体pH的物质是.A.NaOH B.CaCO3C.NH3•H2O D.CO2步骤Ⅱ:采用电解法将NO3﹣转化为N2(图2)③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是(填“A”或“B”).④B极的电极反应是.⑤除去1L废水中的62mg NO3﹣后,废水的pH=.11.(16分)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的实验:实验Ⅰ:将Fe3+转化为Fe2+(图1)(1)Fe3+与Cu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请填写实验方案:查阅资料:ⅰ.SCN﹣的化学性质与I﹣相似,ⅱ.2Cu2++4I﹣=2CuI↓+I2实验方案现象结论步骤1:取4mL mol/L Cu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 KSCN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uSO4与KSCN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步骤2:取无明显现象Cu2+与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实验Ⅱ:将Fe2+转化为Fe3+实验方案现象向3mL 0.1mol/L FeSO4溶液中加入1mL 8mol/L稀硝酸溶液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探究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查阅资料:Fe2++NO⇌Fe(NO)2+(棕色)(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O 产生的原因.(4)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角度对体系中存在的反应进行分析:反应Ⅰ:Fe2+与HNO3反应;反应Ⅱ:Fe2+与NO反应①依据实验现象,甲认为反应Ⅰ的速率比反应Ⅱ(填“快”或“慢”).②乙认为反应Ⅰ是一个不可逆反应,并通过实验证明其猜测正确,乙设计的实验方案是.③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的原因.(5)丙认为若生成的NO与Fe2+不接触,溶液就不会出现棕色,请设计实验方案,并画出实验装置图2,实现Fe2+Fe3+的转化,同时避免出现此异常现象.化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解答】A.青铜是铜锡合金,故A正确;B.瓷器是硅酸盐产品,故B错误;C.石雕是碳酸盐或硅酸盐,故C错误;D.竹简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故D错误.故选A.2.【解答】A.非金属性O>N,稳定性:H2O>NH3,故A正确;B.金属性Na>Al,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为NaOH>Al(OH)3,故B正确;C.非金属性F>Cl,对应单质的氧化性为F2>Cl2,故C正确;D.由醋酸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判断酸性CH3COOH>H2CO3,不能利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错误;故选D.3.【解答】A.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2Fe+3Cl22FeCl3,故A错误;B.常温下,0.1mol/L醋酸溶液pH≈3,醋酸电离方程式:CH3COOH⇌CH3COO﹣+H+,故B正确;C.铝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体产生,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故C正确;D.蔗糖与浓硫酸混合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CO2↑+2SO2↑+2H2O,D正确;故选:A.4.【解答】A.不能将浓硫酸直接注入容量瓶中,应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A错误;B.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利用图中萃取分液可分离,故B正确;C.乙醇在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则温度计应测定反应液的温度,故C错误;D.乙醇易挥发,乙醇、乙烯均与高锰酸钾反应,则不能验证溴乙烷的消去反应,故D错误;故选B.5.【解答】A.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然后根据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在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最后通过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缺少分离、提纯过程,故A错误;B.蒿甲醚不含酯基,则②不是酯化反应,故B错误;C.双氢青蒿素含有羟基,可形成氢键,在水中溶解度较大,故C正确;D.双氢青蒿素与蒿甲醚结构不同,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故选C.6.【解答】A.根据图知,该装置没有外接电源,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装置,故A正确;B.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根据电子流向知,a是负极、b是正极,所以溶液中H+由a极移向b 极,故B正确;C.b电极氧气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溶液的pH升高,故C错误;D.a电极上苯酚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C6H6O﹣28e﹣+11H2O6CO2+28H+,故D正确;故选C.7.【解答】A、FeCl3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原因是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Fe3+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故A 正确;B、对照组溶液X加碱后溶液的pH的变化程度比加酸后的pH的变化程度大,而若对照组溶液x的组成是0.003 mol/L KCl,故B错误;C、在FeCl3溶液中加碱、加酸后,溶液的pH的变化均比对照组溶液X的变化小,因为加酸或加碱均引起了Fe3+水解平衡的移动,故溶液的pH的变化比较缓和,故C正确;D、FeCl3溶液水解出氢氧化铁,故溶液的浑浊程度变大,则水解被促进,否则被抑制,故D正确.故选B.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解答】D具有酸性,结合D的分子式可知,D含有羧基,由E的结构简式可知D为BrCH2CH(CH3)COOH,结合由给予的信息可知,A为,B为,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为CH2=C(CH3)COOH,C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由卡托普利的结构可知,H为、P为.由G的结构可知F为HOOCCH2CH2CH(NH2)COOH,G发生分子内酯交换得到M与乙醇,M发生还原反应得到H.(1)D具有酸性,结合D的分子式可知,D含有羧基,故答案为:羧基;(2)A的结构简式是:,故答案为:;(3)反应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反应Ⅱ是CH2=C(CH3)COOH,HBr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故答案为:如上;HBr;(4)F为HOOCCH2CH2CH(NH2)COOH,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自身成肽反应,生成可降解的生物高分子,其中一种高分子物质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如上;(5)G→M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6)E与H在一定条件下生成P的化学方程式是:,故答案为:如上;(7)H()的同分异构体满足:①顺式结构、②具有两性、③含有甲基,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8)故答案为:如上9.【解答】(1)A.过度排放CO2形成温室效应,也生成的碳酸不稳定,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形成酸雨,SO2和NO2气体过度排放形成酸雨,故A错误;B.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生物体利用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是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植物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有关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故B正确;C.石油的主要成分为烷烃,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有机物,故C正确;D.生物圈中的碳循环涉及含碳的化合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碳酸的形成、碳酸的分解、碳酸钙和碳酸氢钙之间的转化等都不涉及化合价的变化,故D错误.故答案为:BC;(2)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葡萄糖转化为CO2的反应为葡萄糖和氧气在酶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6CO2+6H2O,故答案为:C6H12O6+6O26CO2+6H2O;(3)①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SO2、NO2,防止对Ba(OH)2吸收二氧化碳产生干扰,故答案为:除去SO2、NO2,防止对Ba(OH)2吸收二氧化碳产生干扰;②验结束后,还需要向装置中通入N2,其目的是:将装置A中的气体赶入装置B,确保CO2被完全吸收,故答案为:将装置A中的气体赶入装置B,确保CO2被完全吸收;③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氢氧化钡物质的量为bmol,用来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钡物质的量=bmol﹣xy×10﹣3mol,CO2+Ba(OH)2=BaCO3↓+H2O,二氧化碳物质的量=bmol﹣xy×10﹣3mol,样品(a g)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00%,故答案为:×100%;(4)①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H1=﹣49.1kJ/mol反应Ⅱ:CO2(g)+H2(g)⇌CO(g)+H2O(g)△H2反应Ⅲ:CO(g)+2H2(g)⇌CH3OH(g)△H3=﹣90.0kJ/mol结合盖斯定律计算反应Ⅱ=反应Ⅰ﹣反应Ⅲ,得到CO2(g)+H2(g)⇌CO(g)+H2O(g)△H2 =△H1﹣△H3=+40.9KJ/mol 得到反应Ⅱ的焓变为+40.9KJ/mol,故答案为:+40.9KJ/mol;②CO2(g)+H2(g)⇌CO(g)+H2O(g)△H2=+40.9KJ/mol,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变,二氧化碳转化率不变,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进行,二氧化碳转化率增大,T1>T2,则二氧化碳转化率T1大,据此画出变化的图象为:,故答案为:如上.10.【解答】(1)NH4Cl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水解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故答案为:NH4++H2O⇌NH3•H2O+H+;(2)铵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可加入浓NaOH溶液,然后加入红色石蕊试纸,如变蓝色,说明有氨气生成,故答案为:浓NaOH溶液;红色石蕊试纸;(3)①NH4+被氧化生成硝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2O2=NO3﹣+2H++H2O,故答案为:NH4++2O2=NO3﹣+2H++H2O;②调节水体pH可加入碱性物质,但不能引入新杂质,应加入碳酸钙,故选B;③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有NO3﹣的为阴极反应,则A为阳极,故答案为:A;④B极发生还原反应,NO3﹣转化为N2,电极方程式为2NO3﹣+10e﹣+6H2O=N2+12OH﹣,故答案为:2NO3﹣+10e﹣+6H2O=N2+12OH﹣;⑤n(NO3﹣)=0.001mol,总反应式为4NO3﹣+2H2O2N2+5O2+4OH﹣,可知生成0.001molOH﹣,c(OH﹣)=0.001mol/L,pH=11,故答案为:11.11.【解答】(1)Fe3+与Cu粉发生反应生成铜离子与亚铁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答案为:2Fe3++Cu═2Fe2++Cu2+;(2)由反应2Fe3++Cu═2Fe2++Cu2+,可知图1中得到溶液中Fe2+为0.2mol/L,Cu2+为0.1mol/L,分别取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滴入KSCN溶液进行对照实验,故实验方案为:步骤1:取4mL 0.1mol/L Cu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 KSCN溶液,步骤2:取4mL 0.1mol/L Fe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 KSCN溶液,由题目信息ii可知,Cu2+与SCN﹣反应生成CuSCN沉淀,同时生成(SCN)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Cu2++4SCN﹣=2CuSCN↓+(SCN)2,故答案为:0.1;取4mL 0.1mol/L Fe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 KSCN溶液;2Cu2++4SCN﹣=2CuSCN↓+(SCN)2;(3)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反应生成铁离子、NO与水,反应离子方程为:3Fe2++4H++NO3﹣═3Fe3++NO↑+2H2O,故答案为:3Fe2++4H++NO3﹣═3Fe3++NO↑+2H2O;(4)①溶液先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反应速率快的反应现象最先表现,反应Ⅰ的速率比反应Ⅱ的慢,故答案为:慢;②反应中硝酸过量,若存在平衡,溶液中含有Fe2+,否则没有Fe2+,具体的实验方案是:取反应后的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K3[Fe(CN)6]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反应I是不可逆反应,故答案为:取反应后的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K3[Fe(CN)6]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反应I是不可逆反应;③Fe2+被硝酸氧化为Fe3+,导致溶液中Fe2+浓度降低,导致平衡Fe2++NO⇌Fe(NO)2+逆向移动,最终Fe(NO)2+完全转化为Fe3+,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故答案为:Fe2+被硝酸氧化为Fe3+,导致溶液中Fe2+浓度降低,导致平衡Fe2++NO⇌Fe(NO)2+逆向移动,最终Fe(NO)2+完全转化为Fe3+,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5)利用原电池原理,使NO与Fe2+在不同的电极区域生成,实验装置图为,故答案为:如上.。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有答案)-推荐
丰台区2016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三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Cr -52 Cu -64 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2分)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其反应原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甘油和植物油都属于油脂 B .柠檬有酸味,属于酸性食物C .食品中的抗氧化剂不能起到防腐作用D .残留有少量食盐水的铁锅易生锈,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3.在生产、保存、运输和使用浓硫酸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制取硫酸过程中生成的SO 2可循环使用 B .常温下可选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装 C .盛装容器的标签上应标注氧化剂和腐蚀品 D .使用时向其中直接加水可制得稀硫酸4.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酸性:H 2SO 4 >HClOB .金属性:Na >Mg C .碱性:OH >NaOH D .热稳定性:HC1>HBr 5.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稀HNO 3中滴加Na 2SO 3溶液:SO 32-+2H +SO 2↑+H 2OB .向Na 2SiO 3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SiO 32-+ CO 2+ H 2OH 2SiO 3↓+ CO 32-C .向稀H 2SO 4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2H ++SO 42-+ Ba 2++2OH -BaSO 4↓+ 2H 2O D .向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 3•H 2O :Al 3++4NH 3•H 2OAlO 2-+4NH 4++2H 2O6.常温常压时烯烃与氢气混合不反应,高温时反应很慢,但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时可氢气反应生成烷,一般认为加氢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进行。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乙烯和H 2生成乙烷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 .加入催化剂,可减小反应的热效应C .催化剂能改变平衡转化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常数D .催化加氢过程中金属氢化物的一个氢原子和双键碳原子先结合,得到中间体 7.下列反应的发生与沉淀溶解平衡或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无关..的是 A .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B .镁条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C .盐酸与碳酸钙反生成二氧化碳D .硫酸铝溶液和小苏打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8.工业上可以利用水煤气(H 2、CO )合成二甲醚(CH 3OCH 3),同时生成CO 2。
2016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和答案(word)
2016年丰台区高三一模(化学)2016.0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7.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稳定性: H 2O > NH 3 B .碱性: NaOH > Al(OH)3C .氧化性:F 2 >Cl 2D .酸性:CH 3COOH > H 2CO 38.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A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Fe +Cl 2 = FeCl 2 B.常温下,0.1mol/L 醋酸溶液pH ≈3 CH 3COOHCH 3CO O -+H +C .铝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体产生 2Al + 2OH -+ 2H 2O =2AlO 2-+3H 2↑D .蔗糖与浓硫酸混合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2H 2SO 4(浓)=CO 2↑ + 2SO 2↑ + 2H 2O9.下列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配制100 mL 0.1 mol/L 的硫酸B .用装置乙提取碘水中碘C .用装置丙制取少量乙烯气体D .用装置丁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点燃△10.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植物黄花蒿叶中含有抗疟疾的物质—青蒿素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
科学家对青蒿素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良,合成药效更佳的双氢青蒿素、蒿甲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黄花蒿叶研究青蒿素结构的基本步骤为:元素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 B.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为还原反应、酯化反应 C.双氢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青蒿素D.双氢青蒿素与蒿甲醚组成上相差-CH 2-,二者互为同系物11.右图是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工业含酚废水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溶液中H +由a 极移向b 极 C .电极b 附近的pH 降低 D .电极a 附近发生的反应是C 6H 6O -28e -+ 11H 2O −−→−微生物6CO 2 + 28H +青蒿素双氢青蒿素 蒿甲醚12. 某同学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对FeCl 3水解平衡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配制50 mL 0.001 mol/L FeCl 3溶液、50mL 对照组溶液x ,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1滴1 mol/L HCl 溶液、1滴1 mol/L NaOH 溶液,测得溶液pH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北京市丰台区近年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练习试题(最新整理)
北京市丰台区近年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练习试题(最新整理)2021年整理可编改删丰台区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 三 化 学3.2019。
01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A. 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 。
过程②吸收能量,过程③量C 。
催化剂可改变反应的焓变D 。
反应中有非极性键断裂、4. 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钠放入水中产生大量气体:2Na + 2H2O == 2 NaOH + O2↑B. 红热的木炭放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C + 4HNO3 =△== C4NO2↑ + 2H2O C.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4Fe(OH)2 + O2 + 2H2O(OH )3D. 氨气通入含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NH3 + H2ONH3·HOH -北京市丰台区近年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练习试题(最新整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2 分)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 3 分,共 42 分)1.下列试剂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不.正.确.的是-3.氮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与土壤中氮元素转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 将 N2 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B. 无机物与有机物中的氮元素可相互转化C. 硝化细菌将 NH4+转化为 NO3 可能需要 O2 参与D. 在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作用下氮元素均发生氧化反应4. 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某小组探究 Al 粉与 Fe3O4 发应所得黑色固体的成分,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A.Cl2 电子式:B.Na 原子结构示意图:白色沉淀CO2③无气体产生溶液a气体溶液bKSCN不变红C.NaCl 在水中电离:NaCl 通电====Na + +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由Na 和 Cl 形成离子键的过程:2021年整理可编改删A. 反应①产生的气体是 H2 B。
(完整版)北京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各城区高三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及答案
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海淀)19.(12分)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对电解氯化铜实验进行了研究。
装置现象电解一段时间时,阳极石墨表面产生气体,阴极石墨上附着红色物质,烧杯壁变热,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1)甲认为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的是溶液变绿的原因,写出产生该物质的电极反应式:。
(2)乙查阅资料,CuCl2溶液中存在平衡:Cu2+ + 4Cl_[CuCl4]2_(黄色) ΔH>0。
据此乙认为:电解过程中,[CuCl4]2_(黄色)浓度增大,与CuCl2蓝色溶液混合呈绿色。
乙依据平衡移动原理推测在电解过程中[CuCl4]2_浓度增大的原因:。
(3)丙改用下图装置,在相同条件下电解CuCl2溶液,对溶液变色现象继续探究。
装置现象电解相同时间时,阳极石墨表面产生气泡,溶液仍为蓝色;阴极石墨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U型管变热,冷却后阴极附近溶液仍为绿色丙通过对现象分析证实了甲和乙的观点均不是溶液变绿的主要原因。
丙否定甲的依据是,否定乙的依据是。
(4)丙继续查阅资料:i. 电解CuCl2溶液时可能产生[CuCl2]_,[CuCl2]_掺杂Cu2+后呈黄色ii. 稀释含[CuCl2]_的溶液生成CuCl白色沉淀据此丙认为:电解过程中,产生[CuCl2]_掺杂Cu2+后呈黄色,与CuCl2蓝色溶液混合呈绿色。
丙进行如下实验:a.取电解后绿色溶液2 mL,加20 mL水稀释,静置5分钟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b. 另取少量氯化铜晶体和铜粉,向其中加2 mL浓盐酸,加热获得含[CuCl2]_的黄色溶液。
c. 冷却后向上述溶液……d. 取c中2 mL溶液,加20 mL水稀释,静置5分钟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① a的目的是。
②写出b中生成[CuCl2]_的离子方程式:。
③补充c中必要的操作及现象:。
丙据此得出结论:电解时阴极附近生成[CuCl2]_是导致溶液变绿的原因。
(朝阳)19.(14分)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完成了Cu和3FeCl溶液的反应,在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3+时发现实验现象出乎预料,并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北京丰台区2016-2017高三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丰台区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三化学2017.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N 14O 16S32Na 23Cr 52Cu 64Cl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 分)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 3 分,共42 分)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其反应原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铁的冶炼B.电池放电C.碳酸氢钠作发酵粉D.天然气燃烧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甘油和植物油都属于油脂B.柠檬有酸味,属于酸性食物C.食品中的抗氧化剂不能起到防腐作用D.残留有少量食盐水的铁锅易生锈,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3.在生产、保存、运输和使用浓硫酸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制取硫酸过程中生成的SO2可循环使用B.常温下可选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装C.盛装容器的标签上应标注氧化剂和腐蚀品D.使用时向其中直接加水可制得稀硫酸4.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 SO2 4 HClO B.金属性:Na MgC.碱性:KOH NaOH D.热稳定性:HC1HBr5.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稀HNO3 中滴加Na SO2 3 溶液:SO322H SO2 H O2B.向Na SiO2 3 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SiO32CO2 H O2H SiO23 CO32C.向稀H SO2 4中加入过量Ba OH 2 溶液:2H SO24Ba22OH BaSO4 2H O2 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 H O2 :Al34NH3 H O2AlO24NH42H O26.常温常压时烯烃与氢气混合不反应,高温时反应很慢,但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时可氢气反应生成烷,一般认为加氢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进行。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烯和H2 生成乙烷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可减小反应的热效应C.催化剂能改变平衡转化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常数D.催化加氢过程中金属氢化物的一个氢原子和双键碳原子先结合,得到中间体7.下列反应的发生与沉淀溶解平衡或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无关的是()A.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B.镁条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氢气C.盐酸与碳酸钙反生成二氧化碳D.硫酸铝溶液和小苏打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8.工业上可以利用水煤气(H2 、CO )合成二甲醚CH OCH33,同时生成CO2 。
2017.1北京市丰台区高三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答案)
高三化学
2017. 01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
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
贴好条形码。
2. 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
A. 乙烯和 H2 生成乙烷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 加入催化剂,可减小反应的热效应
C. 催化剂能改变平衡转化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常数
D. 催化加氢过程中金属氢化物的一个氢原子和双键碳原子先结合,得到中间体
7. 下列反应的发生与沉淀溶解平衡或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无关 ..的是
A. 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
12. 室温下,向 100 mL 0.1 mol/L NH 4Cl 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加入的物质
结论
A. 100 mL 0.1 mol/L 盐酸 B. 0.01 mol Na 2 O2 固体 C. 100 mL H 2O
溶液中 2c(NH 4 ) = c(Cl -) 反应完全后,溶液 pH 增大, c(Na +) = 2 c(Cl -) 由水电离出的 c(H+ )?c(OH - )不变
A.
向稀 HNO 3 中滴加
Na2SO3 溶液:
SO
2 3
+ 2H +
SO2↑ +H2O
B. 向 Na2SiO 3 溶液中通入过O 2 + H 2O
H2SiO 3↓ + CO23
C.
向稀 H2SO4 中加入过量
Ba(OH)
2
溶液:2H
+
北京市丰台区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练习试题
北京市丰台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三生物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D.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2.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骨架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都是蛋白质B.蛋白质进出细胞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C.人体蛋白类激素都可以起到信息分子的作用D.抗体蛋白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都起作用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B.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 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D.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4.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器甲是线粒体,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其中被彻底氧化分解B.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C.若细胞器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D.乳酸菌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甲和丙5.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不正确...的是A.叶绿体内类囊体膜堆叠使膜面积增大,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B.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神经递质受体蛋白C.低等植物细胞中心体的存在,有利于其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D.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有氧呼吸酶6.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7.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和ATP的化学成分中都含有氮元素B.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酶和ATP的含量都不同C.细胞中基因的表达过程都需要酶和ATP的参与D.酶的合成和分解分别与ATP的合成和分解相联系8. 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A. 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一定为被动运输B. 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C. 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一定为自由扩散D. 需载体协助的运输方式一定为协助扩散9.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10.下图所示为玉米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消耗CO2释放O2,过程③消耗O2释放CO2B.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C.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D.过程②的产生的ADP和Pi,可用于过程③合成ATP11.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B.细胞分裂都有染色体的复制,但无丝分裂不出现纺锤体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存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D.有丝分裂过程中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就能抑制着丝点的分裂12.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
2016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丰台区2016年高三年级化学统一练习2016.0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6.下列我国古代制品中,所用材料属于合金的是A.青铜器B.瓷器C.石雕D.竹简7.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稳定性:H2O > NH3B.碱性:NaOH > Al(OH)3 C.氧化性:F2 >Cl2 D.酸性:CH3COOH > H2CO38.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A.铁丝在氯气中燃烧Fe +Cl2 =FeCl2B.常温下,0.1mol/L醋酸溶液pH≈3 CH3COOH CH3CO O-+ H+C.铝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体产生2Al + 2OH-+ 2H2O=2AlO2-+3H2↑D.蔗糖与浓硫酸混合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 2H2SO4(浓)=CO2↑ + 2SO2↑ + 2H2O 9.下列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配制100 mL 0.1 mol/L的硫酸B.用装置乙提取碘水中碘C.用装置丙制取少量乙烯气体D.用装置丁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点燃△10.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植物黄花蒿叶中含有抗疟疾的物质—青蒿素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
科学家对青蒿素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良,合成药效更佳的双氢青蒿素、蒿甲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利用黄花蒿叶研究青蒿素结构的基本步骤为:元素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B . 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为还原反应、酯化反应C . 双氢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青蒿素D . 双氢青蒿素与蒿甲醚组成上相差-CH 2-,二者互为同系物11.右图是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工业含酚废水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溶液中H +由a 极移向b 极C .电极b 附近的pH 降低D .电极a 附近发生的反应是 C 6H 6O -28e - + 11H 2O −−→−微生物6CO 2 + 28H +12. 某同学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对FeCl 3水解平衡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配制50 mLA B ⅰ HCN ⅱ H 2O/H + 反应Ⅰ C 反应Ⅱ C 4H 7O 2Br D SOCl 2 FE 乙醇,浓硫酸 G 25℃ C 2H 6O KBH 4 C 5H 9NO 2 H PN 卡托普利巯基化 M E 0.001 mol/L FeCl 3溶液、50mL 对照组溶液x ,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1滴1 mol/L HCl 溶液、1滴1 mol/L NaOH 溶液,测得溶液pH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丰台区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卷
丰台区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卷C.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都能水解,最终水解产物都为葡萄糖5. 25℃时,下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是A.0.01 mol/L盐酸B. 0.01 mol/L Na2CO3溶液C. pH = 4 NaHSO3溶液D. pH =11氨水6.下列解释物质用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Fe2(SO4)3净水 Fe3+ + 3H2O Fe(OH)3 + 3H+B.用Na2S处理含Hg2+废水 Hg2+ + S2- HgSC.用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 Ca2+ + CO32- CaCO3D.燃煤时加入石灰石,减少SO2排放 2CaCO3 + 2SO2 + O2 2CaSO4 + 2CO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烷的沸点高于丙醇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2]nC. 由苯酚和甲酸缩聚而成D.可用新制的Cu(OH)2鉴别乙醛、乙酸、乙醇XZY8.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右图所示,三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之和为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元素中,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B.X、Z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相互反应的产物是共价化合物C.三种元素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中,Z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最稳定D.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可能发生反应9.下列实验的现象及结论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最终转变为白色粉末Na2CO3B.SO2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aSO3C.打磨过的铝箔和未打磨的铝箔分别在空气中灼烧,两种铝箔均熔化但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熔点比铝高D.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都变红,Na2CO3溶液红色较深,说明Na2CO3水解程度大于NaHCO31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由CO合成甲醇:CO(g) + 2H2(g) CH3OH(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常数K =B.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C.任意时刻,T2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均大于T1温度下的速率D.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11.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编号①②③④pH111133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溶液盐酸A.相同体积③、④溶液分别与NaOH完全反应,消耗NaOH物质的量:③④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①④③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OH-)c(H+)D.Va L ④溶液与Vb L ②溶液混合(近似认为混合溶液体积=Va + Vb),若混合后溶液pH = 4,则Va : Vb = 11 : 912.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下列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新-课-标 -第 -一-网选项气体试剂现象结论A.NO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NO与水反应生成硝酸B.C2H4 溴水溶液褪色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SO2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SO2有还原性D.NH3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NH3有碱性13.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4 mL 0.01 mol/L 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一只试管中加入0.1 mol/L H2C2O4溶液2 mL,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0.1 mol/L H2C2O4溶液4 mL,记录褪色时间证明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向1mL 0.2 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Mg(OH)2 Fe(OH)3D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证明非金属性SC14.将反应Cu (s) + 2Ag+ (aq) Cu2+ (aq) + 2Ag (s)设计成原电池,某一时刻的电子流向及电流计(G)指针偏转方向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KNO3盐桥中的K+移向Cu(NO3)2溶液B. 当电流计指针为0时,该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0C.若此时向AgNO3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随着NaCl量的增加,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幅度减小指针指向0向左偏转D.若此时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随着NaOH量的增加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幅度减小指针指向0向左偏转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8分)15.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1)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在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蒸馏法淡化海水 B.用铁矿石冶炼铁C.用石油裂解生产乙烯D.用煤生产水煤气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B.氯化氢的电子式:C.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18O含有的中子数为10N AB.22.4L甲烷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 AC.1L 0.1mol•L﹣1NH4Cl 溶液中NH4+数目为 0.1N AD.1L pH=1的醋酸溶液中,CH3COOH分子的数目为0.1N A4.下列表示物质用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硅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备硅胶:SiO32﹣+2H+═H2SiO3(胶体)B.用二氧化硅与烧碱反应制备硅酸钠:SiO2+OH﹣═SiO32﹣+H2OC.用铝热法炼铁:2Al+Fe2O32Fe+Al2O3D.用氯气制备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5.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碱性:Ca(OH)2>Mg(OH)2 B.酸性:H3BO3>H2CO3C.热稳定性:NH3<PH3D.还原性:S2﹣<F﹣6.下列物质的分类依据、类别、性质三者之间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物质分类依据类别性质A FeCl2铁元素化合价还原剂可与O2、Zn等发生反应B FeCl2电离产生的微粒盐可发生水解反应,溶液显碱性C HNO3在水中能电离出H+酸可与CuO反应生成NOD HNO3氮元素的化合价氧化剂可与Al、I﹣等发生反应A.A B.B C.C D.D7.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氢氧化钠、盐酸分离铁粉和铝粉混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为NaOH溶液,y为盐酸B.a→b发生的反应为:AlO2﹣+H++H2O═Al(OH)3↓C.b→c→Al的反应条件分别为:加热、电解D.a、b、c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8.将氯气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氯气通入下列溶液中实验现象结论A 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氯气具有还原性B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氯气具有漂白性C 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氯气具有酸性、漂白性D 少量氯气通入大量水中溶液pH<7呈浅黄绿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A.A B.B C.C D.D9.某同学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步骤:现象:待试管b中颜色不变后与试管a比较,溶液颜色变浅.滴加浓硫酸,试管c 温度略有升高,溶液颜色与试管a相比,变深.A.该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B.待试管b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Cr2O72﹣完全反应C.该实验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D.试管c中的现象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10.下列有关2个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Ⅰ,电流形成的完整过程是:负极Zn﹣2e﹣═Zn2+,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正极Cu2++2e﹣═Cu B.图Ⅰ,在不改变总反应的前提下,可用Na2SO4替换ZnSO4,用石墨替换Cu棒C.图Ⅱ,通电后H+和Na+先从阳极区移动到阴极,然后阴极才发生反应2H++2e﹣═H2↑D.图Ⅱ,通电后,由于OH﹣向阳极迁移,导致阳极附近pH升高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基团间相互作用来解释的是()A.与Na反应时,乙醇的反应速率比水慢B.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C.乙醇能使重铬酸钾溶液褪色而乙酸不能D.苯、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一硝基取代产物时,甲苯的反应温度更低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与麦芽糖都具有还原性,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多肽,最终生成氨基酸D.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前者的饱和程度更高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二醇>乙醇>苯酚B.用质谱法可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C.用核磁共振氢谱能够区分CH3CH2CHO和CH3COCH3D.乙二酸、甲醛、苯乙烯均可发生聚合反应14.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s)+2NO(g)⇌CO2(g)+N2(g),平衡时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D.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B、PC 、P D ,则 P C=P D>PB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15.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及相互转化.(1)分别向浓度均为0.1mol/LNa2CO3及NaHCO3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①Na2CO3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②NaHCO3溶液也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③比较两份溶液的颜色,红色较浅的是(填化学式).(2)研究NaHCO3与CaCl2的反应.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1 向2mL 0.001mol/L NaHCO3溶液中加入1mL0.1mol/LC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用激光笔照射,没有出现光亮的通路.实验2 向2mL 0.1mol/L NaHCO3溶液中加入1mL0.1mol/LCaCl2溶液略显白色均匀的浑浊,用激光笔照射,出现光亮的通路.①实验1中没有出现白色浑浊的原因是.②实验2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③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2中发生的反应.(3)在不引入其他杂质的前提下,实现Na2CO3与NaHCO3之间的转化,请在图中标出所用的试剂、用量或物质的浓度(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忽略).16.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模拟工业生产制备少量硝酸.(1)B中试剂为,NaOH溶液的作用是.(2)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时先用酒精喷灯预热催化剂,然后通入反应气体,当催化剂红热后撤离酒精喷灯,催化剂始终保持红热,温度可达到700℃以上.下列图示中,能够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的是.(4)已知2NO2(g)⇌2NO(g)+O2(g)△HNO2(g)N(g)+2O(g)NO(g)N(g)+O(g)O2(g)2O(g)①计算反应的△H= .②请解释高温下,氨气与氧气反应难以生成NO2的原因.(5)控制氨气和氧气的比例是制备硝酸的关键.①当比例不合适时,A中不仅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还伴有白烟.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白烟产生的原因.②欲使氨气尽可能完全转化为硝酸,理论上n(NH3):n(O2)的最佳比例为.17.将氯碱工业与燃料电池联合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如图是该工艺的图示(电源及电极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的化学方程式为.(2)物质X为,装置Ⅰ和Ⅱ中属于燃料电池的是.(3)装置Ⅰ中,NaOH溶液浓度m% n% (填“>”或“<”).(4)利用装置Ⅱ可获得10mol/L盐酸,该产品出口为(填“A”或“B”),请说明理由.18.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研究SO2与Ba(NO3)2溶液的反应:实验:向盛有2mL 0.1mol/LBa(NO3)2溶液的试管中,缓慢通入SO2气体,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探究1: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1)白色沉淀是.(2)分析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NO3﹣氧化了SO2,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溶解的O2氧化了SO2.①支持甲同学观点的实验证据是.②依据甲的推断,请写出Ba(NO3)2溶液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③乙同学通过下列实验证明了自己的推测正确,请完成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向2mL mol/L溶液(填化学式)中通入SO2探究2:在氧化SO2的过程中,NO3﹣和O2哪种微粒起到了主要作用.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向烧杯中加入煮沸了的0.1mol/L的BaCl2溶液25mL,再加入25mL植物油,冷却至室温,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图1:向BaCl2(无氧)溶液中通入SO2向烧杯中分别加入25mL 0.1mol/L的BaCl2溶液、Ba(NO3)2溶液,通入SO2,用pH传感器分别测定溶液pH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2:分别向BaCl2、Ba(NO3)2溶液中通入SO2(3)图1,在无氧条件下,BaCl2溶液pH下降的原因是.(4)图2,BaCl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依据上述图象你得出的结论是,说明理由.19.EHPB是合成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的中间体,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ⅰ碳碳双键容易被氧化ⅱ+Cl2ⅲ(1)A的名称是,A形成的顺丁橡胶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2)已知1molE发生银镜反应可生成4molAg.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3)E由B经①、②、③合成.a.①的反应试剂和条件是.b.②、③的反应类型依次是、.(4)1molF转化成G所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mol.(5)M的结构简式为.(6)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EHPB不能与NaHCO3反应,有机物N→EHPB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有机物K与试剂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有机物N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a.含有酚羟基b.既能水解又能发生银镜反应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d.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2015-2016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在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蒸馏法淡化海水 B.用铁矿石冶炼铁C.用石油裂解生产乙烯D.用煤生产水煤气【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根据此特征来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解答】解:A.蒸馏是根据物质沸点的不同来实现物质分离的方法,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A正确;B.用铁矿石冶炼铁有新物质铁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B错误;C.用石油裂解生产乙烯有新物质乙烯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C错误;D.用煤生产水煤气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较简单.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B.氯化氢的电子式:C.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结构简式中需要标出官能团结构;B.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其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C.镁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12,最外层含有2个电子;D.水部分电离,应该用可逆号.【解答】解:A.C2H4O2为乙酸的分子式,其结构简式为:CH3COOH,故A错误;B.HCl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B错误;C.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最外层含有2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D.水的电离程度极小,其电离方程式应该用可逆号,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OH﹣,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电离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简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结构,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18O含有的中子数为10N AB.22.4L甲烷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 AC.1L 0.1mol•L﹣1NH4Cl 溶液中NH4+数目为 0.1N AD.1L pH=1的醋酸溶液中,CH3COOH分子的数目为0.1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18O中含10个中子;B、甲烷所处的状态不明确;C、NH4+是弱碱阳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D、醋酸是弱酸,只能部分电离.【解答】解:A、18O中含10个中子,故1mol18O中含10mol中子即10N A个,故A正确;B、甲烷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其物质的量和分子个数无法计算,故B错误;C、NH4+是弱碱阳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故溶液中的铵根离子的个数小于0.1N A个,故C错误;D、醋酸是弱酸,只能部分电离,故1LpH=1的醋酸溶液中氢离子个数为0.1N A个,但醋酸分子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4.下列表示物质用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硅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备硅胶:SiO32﹣+2H+═H2SiO3(胶体)B.用二氧化硅与烧碱反应制备硅酸钠:SiO2+OH﹣═SiO32﹣+H2OC.用铝热法炼铁:2Al+Fe2O32Fe+Al2O3D.用氯气制备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硅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硅酸和氯化钠;B.离子方程式两边负电荷不相等,违反了电荷守恒;C.铝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D.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解答】解:A.用硅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备硅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胶体),故A正确;B.用二氧化硅与烧碱反应制备硅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故B错误;C.用铝热法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故C正确;D.用氯气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5.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碱性:Ca(OH)2>Mg(OH)2 B.酸性:H3BO3>H2CO3C.热稳定性:NH3<PH3D.还原性:S2﹣<F﹣【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离子的还原性越弱.【解答】解:A.因金属性Ca>Mg,所以碱性:Ca(OH)2>Mg(OH)2,故A正确;B.因非金属性C>B,所以酸性:H3BO3<H2CO3,故B错误;C.因非金属性N>P,所以热稳定性:NH3>PH3,故C错误;D.因非金属性F>S,所以还原性S2﹣>F﹣,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学生熟悉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6.下列物质的分类依据、类别、性质三者之间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物质分类依据类别性质A FeCl2铁元素化合价还原剂可与O2、Zn等发生反应B FeCl2电离产生的微粒盐可发生水解反应,溶液显碱性C HNO3在水中能电离出H+酸可与CuO反应生成NOD HNO3氮元素的化合价氧化剂可与Al、I﹣等发生反应A.A B.B C.C D.D【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A.FeCl2与Zn反应时作氧化剂;B.FeCl2水解显酸性;C.HNO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D.HNO3具有氧化性,能与还原性物质反应.【解答】解:A.FeCl2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Zn反应时作氧化剂,故A错误;B.FeCl2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显酸性,故B错误;C.HNO3在水中能电离出H+属于酸,与CuO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不能生成NO,故C错误;D.HNO3具有氧化性,常作氧化剂,能与还原性物质反应,可与Al、I﹣等发生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分类的依据.7.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氢氧化钠、盐酸分离铁粉和铝粉混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为NaOH溶液,y为盐酸B.a→b发生的反应为:AlO2﹣+H++H2O═Al(OH)3↓C.b→c→Al的反应条件分别为:加热、电解D.a、b、c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考点】铝的化学性质;镁的化学性质;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分析】在实验室利用氢氧化钠、盐酸分离铁粉和铝粉混合物,加入试剂X,过滤得到铁,说明试剂X能溶解铝,盐酸和铁、铝都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只和铝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盐,所以x为NaOH溶液,y为盐酸,a为偏氯酸钠溶液,偏铝酸钠和适量盐酸反应NaAlO2+HCl+H2O=Al (OH)3↓+NaCl,生成氢氧化铝沉淀,b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氧化铝电解生成铝和氧气.【解答】解:A.铁粉和铝粉混合物,加入试剂X,过滤得到铁,试剂X能溶解铝,盐酸和铁、铝都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只和铝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a为偏氯酸钠溶液,偏铝酸钠和适量盐酸反应NaAlO2+HCl+H2O=Al(OH)3↓+NaCl,所以x为NaOH溶液,y为盐酸,故A正确;B.a为偏氯酸钠溶液,b为氢氧化铝,a→b发生的反应NaAlO2+HCl+H2O=Al(OH)3↓+NaCl,离子反应为:AlO2﹣+H++H2O═Al(OH)3↓,故B正确;C.b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受热分解2Al(OH)3Al2O3+3H2O,生成氧化铝和水,氧化铝电解2Al2O34Al+3O2↑,生成铝和氧气,故C正确;D.b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C为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a为偏氯酸钠溶液,只能和酸反应,不能和碱反应,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铝、铁等典型物质的化学性质应用,把握铝与碱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总结归纳常见物质的性质,形成知识网络结构,运用基础知识就能轻松解答问题,题目难度中等.8.将氯气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氯气通入下列溶液中实验现象结论A 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氯气具有还原性B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氯气具有漂白性C 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氯气具有酸性、漂白性D 少量氯气通入大量水中溶液pH<7呈浅黄绿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A.A B.B C.C D.D【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A.氯气具有氧化性,氧化氯化亚铁为氯化铁;B.氯气通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溶液褪色;C.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D.氯气通入水中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显酸性,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化学平衡为可逆反应.【解答】解:A.氯气具有氧化性,氯气通入滴有KSCN的FeCl2溶液,氧化氯化亚铁为氯化铁,发生反应2F eCl2+Cl2=2FeCl3,溶液变红色是发生了反应Fe3++3SCN﹣=Fe(SCN)3,故A错误;B.氯气通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溶液褪色,Cl2+2NaOH=NaCl+NaClO+H2O,氯气布具有漂白性,故B错误;C.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的酸性使溶液呈红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现象为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故C错误;D.氯气通入水中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显酸性,Cl2+H2O⇌HCl+HClO,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化学平衡为可逆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氯气性质,主要是氯气氧化性、次氯酸的漂白性的应用,注意溶液颜色变化的判断,题目较简单.9.某同学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步骤:现象:待试管b中颜色不变后与试管a比较,溶液颜色变浅.滴加浓硫酸,试管c 温度略有升高,溶液颜色与试管a相比,变深.A.该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B.待试管b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Cr2O72﹣完全反应C.该实验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D.试管c中的现象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试管b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反应到达平衡;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能是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D.增大氢离子浓度、温度升高均使平衡逆向移动.【解答】解:A.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试管b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反应到达平衡,且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故B错误;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能是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故C正确;D.增大氢离子浓度、温度升高均使平衡逆向移动,无法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元素因素及实验探究,难度中等,C选项为易错点,正向反应本质是结合氢氧根离子.10.下列有关2个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Ⅰ,电流形成的完整过程是:负极Zn﹣2e﹣═Zn2+,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正极Cu2++2e﹣═CuB.图Ⅰ,在不改变总反应的前提下,可用Na2SO4替换ZnSO4,用石墨替换Cu棒C.图Ⅱ,通电后H+和Na+先从阳极区移动到阴极,然后阴极才发生反应2H++2e﹣═H2↑D.图Ⅱ,通电后,由于OH﹣向阳极迁移,导致阳极附近pH升高【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活泼金属锌失去电子,电子沿导线流向正极,内电路离子的定向移动,构成闭合回路;B、Na2SO4替换ZnSO4,负极仍是锌放电,原电池中的铜本身未参与电极反应;C、溶液中氢离子来源于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很小;D、阳极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离子放电结束后是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放电.【解答】解:A、活泼金属锌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电子沿导线流向正极,正极Cu2++ 2e﹣═Cu,内电路离子的定向移动,构成闭合回路,才是电流形成的完整过程,故A错误;B、Na2SO4替换ZnSO4,负极仍是锌放电,原电池中的铜本身未参与电极反应,所以可用能导电的石墨替换Cu棒,故B正确;C、溶液中氢离子来源于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很小,所以通电后Na+先从阳极区移动到阴极,阴极周围的水电离出氢离子在阴放电,故C错误;D、阳极是氯离子放电,生成酸性气体氯气,氯离子放电结束后是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放电,导致阳极附近pH降低,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明确电子的流向是解本题的关键,再结合电池反应式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基团间相互作用来解释的是()A.与Na反应时,乙醇的反应速率比水慢B.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C.乙醇能使重铬酸钾溶液褪色而乙酸不能D.苯、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一硝基取代产物时,甲苯的反应温度更低【考点】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关系.【专题】有机反应.【分析】A、乙醇中羟基不如水中羟基活泼;B、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说明苯基对羟基有影响;C、乙醇具有还原性,乙酸不具有还原性;D、甲苯与硝酸反应更容易,说明甲苯中苯环上H原子更活泼.【解答】解:A、乙醇中羟基不如水中羟基活泼,说明烃基对羟基产生影响,故A正确;B、苯酚可以看作是苯基和羟基连接,乙醇可以可作是乙基和羟基连接,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则说明苯基对羟基有影响,故B正确;C、乙醇具有还原性,乙酸不具有还原性,这是官能团的性质,与所连基团无关,故C错误;D.甲苯与硝酸反应更容易,说明甲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易被取代,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关系、原子团的相互影响等,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把握.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与麦芽糖都具有还原性,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多肽,最终生成氨基酸D.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前者的饱和程度更高【考点】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蔗糖、麦芽糖简介;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分析】A.蔗糖不是还原性糖,蔗糖水解得到葡萄糖和果糖;B.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n不同;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多肽,多肽水解为二肽,二肽水解为氨基酸;D.植物油的饱和程度较低.【解答】解:A.蔗糖不是还原性糖,蔗糖水解得到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是还原性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故A错误;B.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n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多肽,多肽水解为二肽,二肽水解为氨基酸,故C正确;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脂肪的主要成分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植物油的饱和程度较低,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组成、结构和性质,难度不大.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二醇>乙醇>苯酚B.用质谱法可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C.用核磁共振氢谱能够区分CH3CH2CHO和CH3COCH3D.乙二酸、甲醛、苯乙烯均可发生聚合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A.﹣OH越多,溶解度越大;B.用质谱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C.CH3CH2CHO和CH3COCH3含H种类分别为3、2;D.乙二酸、甲醛均可发生缩聚反应,苯乙烯可发生加聚反应.【解答】解:A.﹣OH越多,溶解度越大,则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二醇>乙醇>苯酚,故A正确;B.用质谱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而红外光谱可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故B错误;C.CH3CH2CHO和CH3COCH3含H种类分别为3、2,则用核磁共振氢谱能够区分CH3CH2CHO和CH3COCH3,故C正确;D.乙二酸、甲醛均可发生缩聚反应,苯乙烯可发生加聚反应,则乙二酸、甲醛、苯乙烯均可发生聚合反应,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有机物的结构确定方法、性质、鉴别、有机反应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4.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s)+2NO(g)⇌CO2(g)+N2(g),平衡时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