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血糖控制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糖的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糖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7427ffcfc789eb162dc84f.png)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糖的护理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35例进行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均进行一般性治疗,并且有效地控制血糖和血压。
血液透析每周2~3次,每次4~4.5h。
详细记录透析过程中血糖水平,严密观察临床表现,及时发现低血糖变现,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结果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患者血糖水平开始逐步下降,血糖变化在透析1小时左右下降的幅度最大,随着进食及用药血糖又可逐步上升。
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低血糖,透析前应用降糖药物以及进食量少的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
对于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透析前应当减少或者停用降糖药物,并加强透析过程中血糖监测,密切观察病情,给予预防性用药,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au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occurrence of hypoglycemia during hemodialy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Methods 35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receiving hemodialysis were given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general treatment. Their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pressure wer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Hemodialysis was 4-4.5 hours at every time for 2-3 times one week. In the process of hemodialysis,blood glucose level was a detailed record. In addition,clinical symptoms were carefully observed,hypoglycemia liquidation was timely discovered and nursing measures were timely taken. Results With the prolonged time of hemodialysis,blood glucose levels of patients started to gradually reduce. Decrease amplitude of blood glucose after one hour of hemodialysis was biggest and it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eating and medication.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hemodialysis,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were easily founded to have hypoglycemia. Patients who take medicines of reducing blood sugar and intake less food are easily to have hypoglycemia.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they need to reduce or stop usage of medicines of reducing blood sugar,strengthen blood sugar detection during hemodialysis,carefully observe disease condition,take preventive medicin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occurrence of hypoglycemia during hemodialysis.[Key words] Diabetic nephropathy;Hemodialysis;Hypoglycemia;Nursing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合理选择降糖药物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合理选择降糖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1bce5a6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d.png)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合理选择降糖药物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加强对糖尿病肾病的有效防治,才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发病风险。
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能够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对于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的患者,若降糖药物的使用不当,可能会增加低血糖风险,从而加重肾脏负担。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有效的选择降糖药物,不仅仅是医生关心的问题,还是困扰患者的一大难题。
本文通过了解肾功能与胰岛B细胞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糖尿病肾病患者合理选择降糖药物的方法,帮助患者安全用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肾功能与胰岛B细胞功能之间的联系胰岛素抵抗一般是在糖尿病肾病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作用,胰岛素能够促进肾脏对水钠的重吸收,导致水钠潴留,从而诱发高血压,对肾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
高胰岛素血症会使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肾脏微循环的自我防御机制受到损害,使肾血管出现不可逆的病理变化。
胰岛素能够直接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动脉壁平滑肌进行刺激,使动脉内膜增厚,导致患者的血压升高,加快肾小球硬化速度,降低肾小球的滤过率。
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检查时,会发现患者的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降低,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继发性高甲状旁腺激素血症有一定的联系,而肾功能降低也有可能会引发高胰岛素血症。
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降糖方案,同时也要加强注意。
①在对患者用药治疗时,应避免使用具有肾脏毒性的药物;②充分考虑肾功能变化带来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肾功能受损之后会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容易使药物在体内堆积。
③注意药物经肾排泄比例,以免药物使用过多而增加肾脏负担。
④注意肾功能与胰岛B细胞之间的影响。
二、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期降糖用药糖尿病肾病可以分为五期,根据患者的分期不同,选择的降糖药物自然不同。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肾功能减退情况时,这类患者不宜使用双胍类降糖药,以免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使用糖适平和瑞格列奈药物,这两种药物能够经肝胆排泄,能够减轻肾脏负担。
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及控制
![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及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efd5bc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3.png)
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及控制我国的经济水平一直在升高,与此同时民众的生活调节与饮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人改变了原有的饮食习惯,糖尿病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在肾病发生初期患者并无明显临床表现,无法及时发现肾功能下降现象,当患者有大量蛋白尿现象发生时,说明其肾脏已经有较为严重的病变。
为了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需要及时对疾病进行治疗控制。
那么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治疗呢?该种疾病的防控方式有哪些呢?让我们从以下文章内容来寻找答案。
一、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肿:患者在早起后常会出现水肿现象,在中午时水肿会消退,在劳累时甚至脚踝内侧、双下肢有水肿现象。
2 排尿量增多,当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时,会表现出肾功能障碍,此时患者的排尿量会出现增多现象,且颜色较重通常呈现出棕褐色,而且尿液不澄清,有一定的浑浊现象。
3 视力下降:糖尿病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微血管发生病变,当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现象说明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已经发生病变,而肾小管周围围绕着大量微血管,当视力下降时患者应尽快去检查,及时确诊疾病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二、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过高会导致肾脏发生一系列病理反应,在肾脏病变发生初期患者的症状是不明显的,因此较难被察觉,因此后期较容易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我们可以从下文的分析来了解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原因。
1 遗传因素:得了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他的后代得糖尿病肾病的概率高于正常人群,而且当血糖控制较好时,这类人群此病的发生率也比较高,这就说明了糖尿病肾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若长辈患有糖尿病肾病,就一定要注重控制血糖,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
2 高血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大多都合并有高血压,且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肾病发生概率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的糖尿病患者,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的肾脏具有更大的负担,更容易发生肾病。
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研究
![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c4c5322b4daa58da0114a79.png)
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研究作者:周晓燕薛慧娟郁静华祝捷来源:《上海医药》2013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血糖控制对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干预效果。
方法:将160例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强化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0%,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7.0%,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变化。
结果:两组经干预后血脂、血压均有所改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下降,强化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早期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0-0025-04近年来,我国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DM最常见的、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死原因。
DN早期肾损伤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而不易发现,临床实验室常规尿蛋白和肾功能(血清尿素、肌酐)多呈正常,一旦临床出现蛋白尿和肾功能异常,其肾功能损害已进入中晚期,因此对DN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尤其重要。
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第一个标志性症状,早期微量蛋白尿的排出量成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病情分期和疗效观察的可靠指标[1-2]。
尿微量白蛋白(U-mAlb)与肌酐(Ucr)比值(A/Cr)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3],A/Cr值30~300 mg/g即为早期DN[4]。
因DN 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尚处于可逆阶段,如及时进行干预可阻断或延缓肾病的进程,本研究于2011年9月-2012年9月对社区160名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强化血糖控制干预对照研究,观察其A/Cr值的变化。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桃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门诊于2008年起对DM患者进行建档管理,共管理1 002例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如何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如何控制血糖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e63fd9c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3.png)
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如何控制血糖水平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促使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在蹭蹭地往上增长。
根据最新的国际糖尿病联盟的调查,在20岁至80岁这个阶段的成年人中,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大概就有4亿人,其患病率高达9%。
如果不加以控制,估计到2035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中大概会有6亿人患上糖尿病。
其中,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在世界中是属于患者最多的国家。
1.糖尿病是什么?糖尿病是一种因为人体内的胰岛素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浓度上升及糖尿。
感染、肥胖、环境等因素都会诱发糖尿病的产生。
2.何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产生的肾脏疾病,在糖尿病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划分为5个阶段,一般去医院就医时多为3期、4期的病人。
第一期到第三期的患者,不会感觉到任何不适感,在对尿液进行检查时,会发现有些许的白蛋白,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
当处于第四阶段时,尿中会时常出现蛋白,表示患者的肾脏功能已经受到了损伤,精力与体力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当到第五期时,患者伴随着高血压、全身水肿,需要依靠人工透析来延续生命。
此时需要注意,当在进行尿检时,如果尿中出现微量的白蛋白,一定要引起重视,根据医生的建议接受相应的治疗,好好的进行控制是可以改善病情的。
引起病因的因素有很多种,在一定的遗传和潜在危险的共同发力下,都会引起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情况的发生,严重时会促使肾衰竭,出现生命危险。
对于此类型的患者来说,目前还没有特定的方法进行完全治愈,只能通过预防的方式,延缓它的进程。
3.对血糖的认识(1)血糖水平血糖水平是指人体的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含量。
避免肾脏病严重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症状初期时对血糖进行控制,使其在合理、正常的范围内。
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促使死亡率减低。
当人体内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l/L,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大于等于11.1mmol/L时为糖尿病的判定标准。
糖尿病肾病CKD5期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肾性贫血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糖尿病肾病CKD5期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肾性贫血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f7e1cd10a6f524ccbf85f6.png)
糖尿病肾病CKD5期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肾性贫血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目的糖尿病肾病(CKD 5期)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一般用糖化白蛋白(GA)来评估。
该研究拟在探讨糖尿病肾病(CKD 5期)的患者的糖化白蛋白水平对其肾性贫血的影响,同时分析肾性贫血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择该院于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CKD 5期)患者220例,根据糖化白蛋白水平分为A、B两组。
A组糖化白蛋白19%(118例)。
比较两组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年龄、甲状旁腺激素(PTH)、血脂(TG)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影响肾性贫血的相关因素。
结果A组Hb均值较B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SF、PTH均值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年龄,血脂均值较B组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性分析提示Hb、TG与GA呈正相关,年龄、PTH、SF呈负相关,TG、SF、PTH与GA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肾病(CKD5期)患者良好的血糖控制間接通过影响PTH、铁蛋白等指标,从而影响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标签:糖尿病肾病;CKD5期;糖化白蛋白;肾性贫血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脏病CKD5原因中除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第二位病因。
糖尿病病史的控制与治疗可以明显延缓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1]。
而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性贫血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其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及死亡率。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程度与其肾性贫血严重程度是否相关,目前尚未有文献详细报道。
同时该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探讨糖尿病肾病(CKD 5期)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该院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该院收集的糖尿病肾病(CKD 5期)患者220例。
糖尿病肾病(CKD5 期)诊断符合KDIGO相关指南。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措施与处理方法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措施与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43112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1.png)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早期糖尿病肾病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糖尿病肾病可分为五期,即肾小球高滤过期、正常 白蛋白尿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和终末期肾衰竭。
预防措施
02
控制血糖水平
01
02
03
患者教育及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是糖尿病肾病治疗的 重要环节,包括疾病知识、治 疗方案、自我监测等方面的指 导。
通过患者教育,可提高患者对 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依从性,降 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心理支持可帮助患者缓解不良 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和生活质 量,是糖尿病肾病治疗过程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并发症处理策略
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 等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 质量。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个体化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年龄、并发症、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针对 性的治疗措施。
治疗方案应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多个方面,确保全面、有效地 控制病情。
在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 性。
02
检测尿中β2-微球蛋白、NAG酶等,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
功能。
肾损伤分子标志物
03
检测尿液中KIM-1、NGAL等肾损伤分子标志物,早期发现肾脏
损害。
早期诊断意义及策略
早期诊断意义
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有 助于及时干预,延缓病 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
筛查策略
对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 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 等检查,实现早期筛查
05
心血管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降糖药使用体会论文
![糖尿病肾病患者降糖药使用体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1241f204a1b0717ed5dd0f.png)
糖尿病肾病患者降糖药使用的体会【摘要】目的:促进糖尿病肾病患者安全有效地选择降糖药。
方法:对目前临床常用降糖药的排泄途径和肾损害时应用情况进行归纳。
结果:在糖尿病肾病ⅰ~ⅲ期需注意对患者并发症的考虑和服药时间、方法的指导;糖尿病肾病ⅳ期已开始出现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可考虑换用胰岛素或选择经肾排泄较少的口服降糖药;糖尿病肾病ⅴ期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胰岛素,因某些原因不能使用胰岛素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经肾排泄少且半衰期短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选择降糖方案时要考虑每一患者肾损程度及并发症,并对药物剂量、用药间隔等进行个体化调整。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降糖药;个体化调整【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47-03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9年10月发布的糖尿病地图(diabetes atlas fourth edition),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2.85亿,据who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亿人[1],我国约有糖尿病患者4320万人[2],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目前15%~25%的ⅰ型糖尿病及30%~4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dn,dn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病因。
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联合用药[3-6]。
严格的血糖控制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合并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如果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又会增加低血糖风险、加重肾脏负担。
因此,安全有效地选择降糖药物至关重要,故将糖尿病肾病患者降糖药用药体会和大家分享。
首先了解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情况,见表1:在糖尿病肾病ⅰ~ⅲ期:由于ⅰ~ⅲ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变化,因此在选择降糖方案时无需特殊注意,可参照指南合理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但需注意对患者并发症的考虑和服药时间、方法的指导。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及防治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6895e1ec7cd184254a353561.png)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及防治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据国外的资料证实,由糖尿病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人数比由其他因素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人数高17倍。
糖尿病肾病导致的尿毒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该原因导致死亡的糖尿病患者约占31岁以下糖尿病患者的27%~31%。
据统计,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中并发肾病的占1/3以上,并发肾功能不全者高达6.5%,其中到了尿毒症阶段的患者占1.2%。
由此可见,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是很高的。
糖尿病肾病患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肾小球硬化、肾小动脉有玻璃样变、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间的系膜区扩增。
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可将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①Ⅰ期:该期患者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及肾体积增大,但这一病理改变过程是可逆的。
也就是说,只要患者将血糖控制得好,其肾脏的病理改变完全可以恢复正常。
②Ⅱ期:该期患者主要可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基本在正常的范围内或在运动后呈间歇性增高。
③Ⅲ期:又叫糖尿病肾病早期。
该期患者可有微量白蛋白尿,其尿白蛋白排泄率可持续在20~200微克/分钟之间(正常人的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小于10微克/分钟)。
早期肾病阶段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得以恢复的最后机会,若病情再向前发展,其肾功能便难以恢复正常了。
④Ⅳ期:又叫临床肾病期。
该期患者主要可表现为尿蛋白逐渐增多、肾功能逐渐减退,并可伴有浮肿、高血压等病症。
此时,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可大于200微克/分钟,即尿白蛋白排出量大于300毫克/24小时(相当于尿蛋白总量大于0.5克/24小时),其肾小球滤过率也会下降。
⑤Ⅴ期:又叫尿毒症期。
该期患者主要可表现为多数的肾单位闭锁、尿白蛋白排泄率降低以及血肌酐、尿素氮和血压的升高。
根据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又可将该期分为3个阶段:血肌酐大于176.8微摩尔/升(2.0毫克/分升)时为肾功能不全阶段;血肌酐大于442.0微摩尔/升(5.0毫克/分升)时为肾功能衰竭阶段;血肌酐大于707.2微摩尔/升(8.0毫克/分升)时为尿毒症阶段。
糖尿病肾病饮食治疗论文
![糖尿病肾病饮食治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852ed63a45177232f60a281.png)
糖尿病肾病饮食治疗[摘要] 糖尿病肾病, 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
本文就糖尿病肾病饮食疗法原则以及糖尿病肾病常见的饮食疗法进行了阐述。
根据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饮食治疗方法。
制定合理的饮食治疗方案,控制高血糖和高血压,改善脂肪代谢紊乱,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糖尿病肾病饮食治疗[中图分类号] r58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356-01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微血管病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1]。
在美国, dn占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第一位,在欧洲居第二位。
我国dn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据国内初步统计,它是导致终末肾功能衰竭的第二位疾病,占全部透析患者的13.3% ,其数字还在不断增长[2]。
若不及时诊断与治疗,最终将出现终末期肾衰竭。
在糖尿病肾病的综合治疗中,饮食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措施,在糖尿病肾病的各期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1 糖尿病肾病饮食治疗原则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观察到高蛋白饮食能增加肾小球的灌注和压力,加重糖尿病所引起的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低蛋白饮食能延缓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伤的进程[3]。
所以,对于dn患者,除了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外,还需及早实施低蛋白饮食。
同时,由于中晚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有明显的必需氨基酸缺乏,而普通饮食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低于50% ,难以满足营养需要,所以外源性补充可使体内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比例失调得到纠正,有利于改善蛋白质合成,也可使含氮代谢产物的生成减少[4]。
根据dn的病程和病理生理演变过程,丹麦学者mogensen[5]建议把dn分为以下5期:1期: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高于正常的25%-40%,肾脏体积增大约20%,此期与高血压水平一致,没有病理组织学损失,血糖控制后可得到部分缓解。
老年糖尿病肾病低血糖的护理
![老年糖尿病肾病低血糖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bda112964bcf84b9d57bff.png)
【 文献] 参考
[ 刘丕楠 , 1 ] 张亚卓 , 艾林 , 等.内窥 镜下经鼻 腔 一蝶窦入路 切除垂体腺
【】 8 韩冰 , 尹红梅 , 曹德燕. 经鼻蝶 入路垂 体瘤切 除术后并发症观 察与护
理 . 齐鲁护理杂志 ,0 7 1 ( ) 10 20 ,32 : 1. [ 9 ]李幼娣. 经单 鼻孔 一 蝶窦 入路垂体 腺瘤切除 术的护理 U. ] 现代 中西 医结合杂志 , 0 , ( )2 9 - 6 0 2 7 1 8 :5 9 2 0 . 0 6 [ ] 昌祁. 1 李 o 垂体肿瘤手术治疗 / 文静 , 京林 , 刚 田. 董 贾 垂体肿 瘤的诊 断与治疗[ ] 哈尔滨 : M. 黑龙江科学技 术出版社 ,9 0 1 1 16 19 :2 — 6 . ( 收稿 日 :0 8 0 — 6 期 20—40 )
[ 3 ]李君 , 刘立新 , 朱丽华.பைடு நூலகம்垂体 瘤手术患者 的健 康指导及 护理 吉林
医学 ,0 72 ( )5 2 2 0 ,8 4 :0 .
经临床确诊为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 5 6例 ,男 4 例 ,女 1 1 5 血 的高峰时期_。 l 在此期 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 1 ] 瞳孔 、 生命体 征及肢体活动 的变化 。若 出现神志较差 、瞳孔变大 对光反射迟 钝、 血压 升高 、 脉搏减 慢时应高度 警惕颅 内继 发血肿或脑 水肿 。
12 抢 救 措 施 .
() 1轻症患者 : 口服糖水 、 糖果或含糖丰富的食 品。 () 2 重症患者 : 除采取轻症 的措施外 , 若症 状无改善 者立 即
予 5 %葡萄糖 6 ~ O mL 脉注射 ,腐 睛无好转者可重复使用 , 0 0 lO 静 按医嘱予 5 1 %葡萄糖 静脉滴注 ,采取其他相 应的治疗护理 %~ 0
糖尿病肾病的血糖控制
![糖尿病肾病的血糖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c03f801763231126edb11d2.png)
到什 么水 平可减 少糖尿 病相关 并发 症 的发生 。同时 ,任何 影响蛋 白代
谢 的因素 也会影响测定 的准 确性。 H A c 是评估终末 期肾病患者 b l仍
人 数逐 年递 增 ,在 澳大 利亚 需要透 尿 病 同时患有 慢 性 肾脏 病 的患者进 析 治疗 的 患者 中 ,4 % 2 合并 有 糖尿 病 ;而在新 西兰 ,这个 数字 更是高 达4 % 6 。在 中国 ,糖 尿病 肾病所 导 致 的 终 末 期 肾病 比 例 也 是 逐 年 上 行2 7 的观 察性 研 究发 现 , b I .年 H Ac 小于6 5 时, 因死亡 率增 加近 05 .% 全 . 倍 。当 糖 尿 病 患 者 进 入 透 析 阶 段 时, 往 已存 在 明显大 血管 或 微 血 往
a bm n A l u i ,G )是 常用 的反 映 血糖
l. m lL 11 o / 以下 。 m
控 制水平 的指标 。然而 ,在严 重 肾 功 能 不全 的糖 尿 病 患者 中 ,H A C b I
样 适合 于终末 期存在 问题 。
糖4 4 . m l L 餐 后 2h 糖 . ~6 7m o / , 血 7 8m o / 以下 ,而在 透析 前 ( . m l L 肌 酐< 0m / i )及 透析 患者 ,血 糖 1 L m n
良好的血糖控制的价值
D C ( h di b t s o t o CT te a e e c n r l
血糖 情况 的 良好 指标 ,在充分 意识
到其 不足之 处 的情 况下 ,仍然 可 以 考虑 应 用H A c 为 血糖 控 制情 况 b l作 评估 指 标 ,只 需在 确 定H A C目标 bI 值时可能应该做 一些必要 的校正 。 在 糖 尿 病 肾 病 但 未 达 终 末 期。 肾病 患 者 及 肾 移 植 患 者 中 ,
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
![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https://img.taocdn.com/s3/m/7700eabe81c758f5f71f672f.png)
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作者:鲁新红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09年第03期了解一下糖尿病肾病哪些情况容易导致糖尿病肾病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包括血糖控制不佳、生化改变、遗传因素、摄入过量的蛋白质、高血压、生长激素和胰高糖素分泌过多、脂肪代谢异常、血小板功能亢进、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结构异常及吸烟等。
糖尿病肾病是如何分期的?糖尿病造成的肾脏损害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医生们将它分成五期:第一期没有症状,或者只表现为糖尿病的症状。
B超检查常常发现肾脏体积略增大,如果用同位素等方法检测可以发现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这些现象在经严格控制血糖几周到几个月以后可以恢复正常。
由于几乎没有症状,常常被病人和家属所忽视。
第二期仍然没有肾脏病相关的症状,但是一部分病人会间断出现尿中白蛋白的排出增多,特别是在运动后。
此期处于疾病发展的十字路口,如果继续进展可以进入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期,反之,如果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此期也可以逆转。
第三期又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由运动后微量白蛋白尿转化为持续性的尿微量白蛋白升高,但是普通尿常规检查可能检测不出尿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常维持相对正常。
此期血压可能出现轻度升高。
假如不积极采取治疗措施,90%以上的病人会发展成明显的糖尿病肾病。
第四期为明显的糖尿病肾病,也称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此期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即使普通尿常规检查就可以检测出尿蛋白,并可以出现水肿、高血压,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血生化检查出现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逐步升高。
此时如果不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病人在几年内可能发展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此期即使经严格治疗也不可能逆转。
第五期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达到15毫升/分钟以下,尿素氮及肌酐升高,水肿及高血压进一步加重,通常患者需要接受透析治疗。
在临床上因为水肿、血压控制不好,有些人可能会在慢性肾脏功能衰竭五期前就不得不接受透析治疗。
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
![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f02947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e.png)
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一、概述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于肾脏的结果。
糖尿病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消渴病(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描述。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肾两虚、气阴不足、瘀血阻络等病机密切相关。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祛邪扶正等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近年来,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在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制定《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旨在规范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诊疗行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广大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有效的中医防治方案。
1. 糖尿病肾病的定义与背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一种由长期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疾病,也被称作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
它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
据全球统计,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约为2040,且呈现上升趋势。
在我国,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年龄、血糖控制、血压、肾小球滤过率、肥胖等。
遗传因素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高血压、肾小球高滤过、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等因素也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
糖尿病肾病各病理分期胰岛素用量临床分析与应用
![糖尿病肾病各病理分期胰岛素用量临床分析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774f8e8524de518964b7dbc.png)
期 为 肾 小 球 高 滤 过 期 ( 期 ) I 为 初 ;I期 “ 寂静 ” 正常 白蛋 白尿期 ) i 为持 期( ;n期 续性微量 白蛋 白尿期 ( 期 肾病 ) I 早 ;V期 为临床 蛋 白尿期 ( 临床 肾病 ) V期 为 肾 ; 功能衰竭 期 ( 毒 症 ) 。D 尿 … N,I、 Ⅱ期 各例 首 次 给药 平 均量 、 例达 理 想控 制 各 水平 每 次 给予 胰 岛 素平 均 量 、 例 达理 各 想控制 水平所 需胰 岛素平均 量均 比 D N, Ⅲ、 、 Ⅳ V期 高。这是 因为 肾小 球滤 过率 增高 , 微量 白蛋 白排 泄在 正常 范 围 , 尿 血 浆 蛋 白浓度 尚稳 定 , 浆蛋 白与胰 岛素 血
9 % ; G R减 少 到 l m/ 钟 以 下 , 5 当 F O l分 则 胰 岛 素 减 少 到 5 % J 0 。 I 上 糖 尿 病 肾 病 所 需 胰 岛 素 受 多 床
Abta tdaei eho a y (D ) i src i t np r t b c ph N s
的 方 面 去 考 虑 问题 , 则 会 导 致 医 源性 否
低 血糖或致 死性 低血糖 发 生 。临 床上 应 用胰岛素 , 一般从 小 剂量 开始 , 据血 糖 根
水平逐渐调整 。 参 考 文 献
l 沈稚舟 , 糖尿 病慢性并 发症. 海 : 等. 上 上海 医科大学 出版社 ,00:5 . 20 19
结 果
期 ) 多数 肾单位 闭锁 , F , G R下 降 , R A U E 降低 , 血肌 酐 升 高 , 压升 高 , 功能 的 血 肾 恶 化 , 岛素 经肾灭 活和排 泄减少 , 胰 胰岛
主要 的微血 管并发症 , 主要 指糖尿病性 肾
糖尿病肾病血糖控制标准
![糖尿病肾病血糖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77ae90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d.png)
糖尿病肾病血糖控制标准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血糖控制是糖尿病肾病管理的关键,合理的血糖控制标准可以有效地延缓肾功能损害,减轻病情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肾病血糖控制的标准及相关要点。
一、血糖控制的目标糖尿病肾病的血糖控制目标是维持血糖水平在稳定的范围内,避免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
血糖控制的目标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肾功能、疾病进展程度和糖尿病类型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设置。
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血糖控制的基本原则:1. 早期糖尿病肾病:在此阶段,血糖控制的目标是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6.5%以下,保持空腹血糖在3.9-7.2mmol/L范围内。
2. 中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进展到中期时,肾功能已有损害,此时血糖控制的目标是将HbA1c控制在7.0%以下,保持空腹血糖在4.4-8.0mmol/L范围内。
3. 晚期糖尿病肾病:此阶段,肾功能已严重受损,血糖控制的目标是将HbA1c控制在7.5%以下,保持空腹血糖在4.4-9.0mmol/L范围内。
二、血糖控制的手段1. 饮食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进行合理的热量控制和饮食平衡。
限制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合理分配主食和蛋白质的摄入比例。
2. 药物治疗:除了饮食控制外,糖尿病肾病患者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以达到血糖控制的目标。
常用的药物包括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
选择合适的药物应根据患者的糖尿病类型、肾功能状态和其他个人情况来决定。
3. 运动治疗:适度的运动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非常重要。
运动可以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的消耗,有助于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但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三、血糖监测与管理1. 血糖监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了解自身的血糖水平及其波动情况。
糖尿病肾病血糖控制标准
![糖尿病肾病血糖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8e81f6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a.png)
糖尿病肾病血糖控制标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影响身体多个系统的功能,其中包括肾脏。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血糖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肾病血糖控制的标准和方法。
一、血糖控制的目标糖尿病肾病的血糖控制目标与一般糖尿病患者有所不同。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最新指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应该是:空腹血糖在5.5-7.0 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0.0 mmol/L之间。
这个目标相对较宽松,是为了避免低血糖的风险,同时也考虑到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可能已经受损,无法有效清除血液中的葡萄糖。
二、药物治疗1. 口服药物口服药物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选择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等药物。
其中,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肥胖等糖尿病的风险因素。
磺脲类药物则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
α-糖苷酶抑制剂则可以抑制肠道中α-糖苷酶的活性,从而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降低血糖。
2. 胰岛素治疗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胰岛素可以直接注射到皮下组织中,从而促进葡萄糖的进入细胞,降低血糖。
胰岛素治疗的优点是可以快速控制血糖,缺点是需要注射,有一定的风险和不便。
三、饮食控制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饮食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该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避免过量的糖分和淀粉类食物。
同时,应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保证足够的营养和能量供应。
糖尿病肾病患者还应该减少钠的摄入,避免引起水肿和高血压等并发症。
四、运动运动是糖尿病肾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运动可以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
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选择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应该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血糖的改变及护理干预
![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血糖的改变及护理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ce02bf0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72.png)
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血糖的改变及护理干预谢巧珍【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血糖的改变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方法选择该院诊治的76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患者透析日与透析后第1天血糖的改变、低血糖发生率情况。
采取加强饮食管理、个体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加强营养支持及输入含糖透析液等综合护理方法,评价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患者透析期间1~4 h各时段血糖值显著低于透析后第1天相应时段血糖值,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结束后1~2 h 血糖与透析后第1天相应时段血糖值无明显差别;透析日与透析后第1天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8.9%和13.2%;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2周后患者透析时段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
结论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血糖降低,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3页(P2211-2212,2213)【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血糖;护理干预【作者】谢巧珍【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透析科,海南海口 570102【正文语种】中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原因[1]。
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清除和灭活能力下降,因此胰岛素治疗者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2]。
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者血糖波动较大,低血糖的发生会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血糖的改变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76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24例,年龄46~75岁,中位数年龄64.2岁。
患者病程12~22年,平均病程(16.09±3.80)年。
2022 KDIGO临床实践指南: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糖尿病管理(全文)
![2022 KDIGO临床实践指南: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糖尿病管理(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caa35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2.png)
2022KDlGO临床实践指南: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糖尿病管理(全文)2022年KDlGo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糖尿病管理指南是对2020年版指南的更新,主要内容涉及合并糖尿病和CKD患者的综合管理,血糖监测和目标,生活方式干预,降糖治疗以及具体管理措施。
糖尿病和CKD患者的综合护理糖尿病和CKD综合管理糖尿病和慢性肾病(CKD)患者应采用综合策略进行治疗,以降低肾病进展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滞剂A建议对糖尿病、高血压和蛋白尿患者开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治疗,并将这些药物加量至可耐受的最高批准剂量。
(IB)实践要点•对于糖尿病、蛋白尿和血压正常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ACEi或ARB治疗。
•在开始或增加ACEi或ARB剂量后2-4周内,监测血压、血清肌酎和血清钾的变化。
•继续ACEi或ARB治疗,除非在开始治疗或剂量增加后4周内血清肌酊升高超过30%o•建议正在接受ACEi或ARB治疗的妇女避孕,并且考虑怀孕或已怀孕的妇女应停用这些药物。
•与使用ACEi或ARB相关的高钾血症通常可以通过降低血清钾水平的措施来管理,而不是减少剂量或立即停止ACEi和ARB o•当出现症状性低血压或不受控制的高钾血症的情况下,应减少或停止ACEi或ARB治疗,或在治疗肾衰时减少尿毒症症状(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15ml/min/1.73m2\•每次只能使用一个方案阻止RAS o ACEi与ARB组合,或ACEi或ARB与直接肾素抑制剂组合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A对于T2D合并CKD且eGFR≥20ml∕min∕1.73m2的患者,建议使用SGLT2i治疗。
(1A)实践要点•SGLT2i具有肾脏和心血管保护作用。
SGLT2i已被证明在CKD患者中(即使没有糖尿病)具有安全性和益处。
因此,如果患者已接受其他降糖药物治疗,可以在当前治疗方案中添加SGLT2i o•SGLT2i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具有肾脏或心血管益处的药物,并考虑eGF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肾脏病变状态降血糖药 的选择
– 有其它肾脏病变的异常指标,Ccr轻 度降低;
– 单纯Ccr中度降低(30-60ml/min)
• 选择非肾脏代谢为主降糖药或胰岛素 (慎用二甲双胍)
不同肾脏病变状态降血糖药 的选择
– 有其它肾脏病变的异常指标,Ccr中度降 低;
– 单纯Ccr明显降低(<30ml/min) • 选择非肾脏代谢为主降糖药或胰岛素(忌用
降糖药的种类——口服降糖药
•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根据作用)
糖苷酶抑制剂
延缓碳水化合物 的消化和吸收
磺酰脲类 格列奈类
增加胰岛素分泌
二甲双胍
促进糖酵解 抑制肝糖输出
格列酮类
促进葡萄糖的利 用和贮存
不同肾脏病变状态降血糖药的选择
① –有其它肾脏病变的异常指标,Ccr 正常;
– 单纯Ccr轻度降低(>60ml/min) •② 以降血糖需要为主,可选择任何降
*人胰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的代谢途径
– 胰岛素主要在肝脏(60±%) – 其次为肾脏( 35±% )被分解 – 血浆中的半衰期仅有几分钟
胰岛素使用适应证(1)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口服药无效者 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 应激情况(感染,外伤,手术等) 严重疾病 (如结核病) 肝肾功能衰竭
肾 功 能 不 全
19.2%
死亡率 / 年
Adle AI,et al. Kidney Int 2003,63: 225
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异常
• 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规律
– DN的早期,肾小球滤过率(GFR)增 高。
– 随着病程的进展,GFR降至正常。 – 然后逐渐下降,并出现血尿素氮和肌酐
升高,最后进展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异常
• 肾功能不全的特点
– (1) 蛋白尿相对较多; – (2) 肾小球滤过率相对不很低; – (3) 肾体积缩小不明显; – (4) 贫血出现较早; – (5) 心血管并发症较多、较重; – (6) 血压控制较难。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
•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线索:
①确诊有糖尿病(1型 或 2型)。 ②肾小球滤过率增高、或有微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 血糖控制方法
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的患病率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慢性并发症调查组
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万4千余例住院糖尿病患者
• 早期肾病: 18.0%
• 临床肾病: 13.2%
• 肾功能不全: 5.3%
• 尿毒症:
1.2%
• 肾脏病变总计:33.6%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
• 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大量白蛋白尿的定义
微量白蛋白尿
20-200µg/min 30-300mg/24h
大量白蛋白尿
>200µg/min > 300mg/24h
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正 常 2.0% 白 蛋 白 尿
1.4%
微 量 2.8% 白 蛋 白 尿
3.0%
临 2.3% 床 蛋 白 尿
4.6%
二甲双胍)
注意掌握剂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联合用药的方 法
肾功能正常的肾脏病变 -降糖药应用
• 口服降糖药
– 磺酰脲类 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奇特(缓
释片) 格列喹酮 格列美脲 格列本脲
– 格列奈类 瑞格列奈 那格列奈 – 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 双胍类 二甲双胍 – 格列酮类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空腹血糖下降可带动餐后 血糖下降
胰岛素补充治疗的建议
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物 晚10点后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初始剂量为0.2 IU/kg 监测血糖 3日后调整剂量,每次调整量在2-4 IU 空腹血糖控制在4-6 mmol/L(个体化)
疾病。确诊常需要肾活检病理诊断。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 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运动、定期服药) 2. 低蛋白饮食(水肿-低盐;肾衰-α酮酸) 3. 严格控制血糖(教育-生活习惯-饮食-药物-胰岛素) 4. 严格控制血压 (首选ACEI/ARB) 5. 纠正血脂紊乱 (TC高-他汀类;TG高-贝特类) 6. 抗氧化及其他药物治疗(普罗布考、舒洛地特等) 7. 透析、移植治疗(血透、腹透、胰肾移植; GFR降至
15ml/min时应开始透析) 8. 避免或减轻危险因素 (脱水、感染、肾毒性药物-造影剂)
• 合理控制血糖是最基础的治疗
—— 控制高血糖的靶目标值
• 从糖尿病发生起即应认真控制血糖 • 靶目标值如下:
空 腹 血 糖 应 < 6.1mmol/L ( 110mg/dl ) 餐后 血糖应<8.0mmol/L( 144mg/dl ) 糖化血红蛋白应<6.5%
妊娠糖尿病 各种继发性糖尿病(胰腺切除,肾上腺皮质激素
增多症,慢性胰腺炎等)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2)
对合理的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 仍然未达标的患者 口服降糖药治疗失效,可予胰岛素联合治疗 对 难 以 分 型 的 消 瘦 患 者 ( BMI<18.5kg/m2) , 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
(开始为间歇性,后来为持续性)。 ③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肾脏或尿路
疾病。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
•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依据为:
①确诊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病程常超过 10年,2型糖尿病罹病时间常超过5年。
②微量白蛋白尿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③持续、大量白蛋白尿。 ④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肾脏或尿路
肾功能正常的肾脏病变 -胰岛素的应用
• 胰岛素 –短效、速效胰岛素 –中效、预混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
胰岛素的种类
– 动物来源:普通胰岛素 R (短效) 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PZI (长效)
– 基因合成:
– 速效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赖辅胰岛素(速效) – 中效胰岛素 N (中效) – 长效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地特胰岛素(长效) – 预混胰岛素 25R 30R 50R
– 微量白蛋白尿 – 大量白蛋白尿
• 高血压 • 水肿 • 肾病综合征 • 肾功能异常 • 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
– 视网膜病变 – 大血管病变(心、脑、足) – 神经病变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
• 肾功能进行性下降 • 大量持续蛋白尿 • 伴发严重高血压 • 血糖控制困难/胰岛素抵抗 • 血脂代谢紊乱 • 代谢产物聚集引起尿毒症症状 • 心血管并发症的致残率及死亡率高、预后差 • 患者合并贫血、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