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酸碱平衡
《无机化学》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x
C盐+x
K
θ a
[H ][A [HA]
]
则[H
]
Kθa[HA] [A ]
由于同离子效应,HA解离度降低。
c酸– x ≈ c酸
c盐+ x ≈ c盐
[H ] KθaC酸 C盐
pH
pK
θ a
lg
c酸 c盐
结论: a.弱酸~弱酸盐组成(例HAc~NaAc):
pH
pKa
lg C酸 C盐
b.弱碱~弱碱盐组成(例 NH3·H2O~NH4Cl):
b
0
②近似公式: C
Kb
500时
C - [OH ] C
[OH ]
K
θ b
(Kθb
)2
4CK
θ b
2
[OH ] CKb
例:已知25℃时, KθHAc 1.75105 计算该温度下
0.10mol·L-1的HAc溶液中[H+]、[Ac-]及溶液pH,并计算该 温度下HAc的解离度。
解:设解离平衡时,[ H+ ]= x mol·L-1
解:
pH
pKa
lg CHAc C NaAc
lg(1.75105 ) lg 0.1 0.1
4.76
(1) 加 HCl 溶液后,HAc和 Ac- 的浓度分别为:
C HAc
0.10 90 0.01010 100
0.091(mol /
L)
C NaAc
0.10 90 0.01010 100
0.089(mol /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4.1 近代酸碱理论简介 4.2 强电解质溶液 4.3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盐类的水解 4.6 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pH = 14.0 - pOH = 14.0 -2.85 = 11.15
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
• 第一步:H2CO3 HCO3-+H+
•
Ka1(H2CO3) c(H
第二步:HCO3-
) / c c(HCO3 ) /
c(CHO2C3O2-3)+/ cH +
c
4.2 107
• K反a应1K/a,2K(Hac2(2HC>1+O)0的33),计溶算c(液H可中以)c/的(c按HHC一+Oc元主3(C)弱要O/ c3酸来2)的自/ c解第 离一平步4.7衡解做离1011 近似处理。
例题
计算 0.010mol·L-1H2CO3溶液中的H+, H2CO3, HCO3-, 和CO32-的浓度以及溶液的pH值。
酸碱指示剂
酚酞是有机弱酸(HIn) HIn 无色
H+ + In– 紫红色
K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H ][I- n ] [HIn ]
[HIn ] [I- n ]
[H ]
K
a
溶液中[H+]增大至大于 10Ka 时,指示剂90%以 HIn 存在, 溶液无色
[H+]=0.1Ka 时,指示剂90%以 In– 存在,呈紫红色 [H+]=Ka 时, HIn 和In– 各半,呈浅红色 Ka 是确定指示剂变色范围的依据,pKa1 称为指示剂的
Kw 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是水的解离平衡常数。 Kw 具有一般平衡常数的特性,无量纲。 Kw 随温度的增加,略有增加。
pH和pOH
规定 pH=-lg[c(H+)/c]
简化为 pH=-lgc(H+)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
• 概念:由于CO2排出障碍或CO2吸入过多, 使血浆中PaCO2原发性升高,导致pH下降
• 原因:
呼吸系统 功能障碍
CO2排出 减少
急性呼酸
• 分类:
慢性呼酸
2021/1/21
-
30
呼酸机体的代偿调节
• 急性呼酸 的代偿调节
主要靠细胞内外 离子交换
及细胞内缓冲
慢性呼酸 主要为肾脏的 的代偿调节 代偿调节
尿素
+
H
PO43- Ca2+
H2PO4--
骨骼 Ca3(PO+4)2
H
Ca2+
PO43- 13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
pH值 动脉血CO2分压(PaCO2)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缓冲碱 碱剩余 阴离子间隙
2021/1/21
-
14
动脉血CO2分压(PaCO2)
• 是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CO2分子产 生的张力(PaCO2),
指标(AG增高- 型)
20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酸中毒 碱中毒
HCO3-
pH=
H2CO3
代谢性
酸中毒 碱中毒
呼吸性 酸中毒 碱中毒
2021/1/21
-
21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 概念: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pH下降
肠道液丧失
HCO3 -丢失
肾小管酸中毒 碳酸酐酶抑制剂
酸碱平衡的调节
体液缓冲系统
肺 肾
组织细胞
2021/1/21
-
6
体液缓冲系统的调节
• 缓冲系统:由弱酸和其共扼碱构成的具有缓 冲酸或碱能力的混合溶液体系。
H2CO3
第四章酸碱平衡
pH=-lg[H+]
当[H+]较小时,采用pH值表示,pH的定义
是:溶液中氢离子相对浓度的负对数。 对[H+]· [OH-]=Kw两边取负对数得: (-lg[H+])+(-lg[OH-] )=-lgKw pH + pOH = pKw= 14 (25 oC) pH的使用范围:H+或OH-的浓度小于
1mol· L-1 ,相应的pH和pOH范围一般在0.0~
2.酸越强(越容易给出质子),其共轭碱就 越弱(越难接受质子);反之则酸越弱,其共轭 碱就越强。如,HCl是很强的酸,Cl-就是很弱的 《无机化学》第四章 碱。
10
第四章 第一节酸碱质子理论 一、酸碱质子理论
按照质子理论的观点,酸和碱是通过给予和
接受质子的共轭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每
一个酸(碱)要想表现出它的酸(碱)性必须同 时有另一个碱(酸)存在。因此质子理论中的酸 碱关系可以概括为“酸中有碱,碱可变酸,有酸 才有碱,有碱才有酸”。
局限性:含氢物质。
《无机化学》第四章
11
知识补充:
第四章 第一节酸碱质子理论 一、酸碱质子理论
路易斯酸碱理论
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叫做酸。酸是电子对
的接受体。 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叫做碱。碱 是电子对的给予体。
H+ + OHH HCl + N H H
H OH
H H N H H + Cl12
《无机化学》第四章
Na3PO4等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但是其
本身也不能电离产生OH-。
《无机化学》第四章
5
第四章 酸碱平衡 第一节酸碱质子理论
Arrhenius的酸碱电离理论的局限性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
(1)血液的缓冲作用 H+ + HCO3- → H2CO3 → H2O + CO2↑
H+ + Buf - → HBuf (2)细胞内液的缓冲作用
H+
H++Buf- HBuf
HPO42-
Buf - Pr -
K+
K+
Hb-
.
25
2、肺的代偿调节作用 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量增加。几分钟即可出现。
.
17
AB(Acutual Bicarbonate) AB是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aCO2和 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血浆HCO3-的含量。 AB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见表4-1)
正常:AB=SB AB的意义在于:
①AB与SB差值反映了呼吸性因素的影响
呼吸 ·代谢-代谢=呼吸因素
如果AB>SB 呼吸性酸中毒或代偿后代谢性碱中毒ABBiblioteka SB 呼吸性碱中毒或代偿后代谢性酸中毒
②两者数值等同升降,反映代谢性因素指标
AB↓=SB↓ 代谢性酸中毒
AB↑=SB↑ 代谢性碱.中毒
18
四、BB(Buffer Basc)
BB是指血液中一切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 BB=[HCO3-]+[Hb-]+[Pr-]··· 正常值:45~52mmol/L,均值:48mmol/L BB 反映酸碱平衡代谢性因素指标(见表4-1) BB↓ 代谢性酸中毒 BB↑ 代谢性碱中毒 在呼吸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时,经肾脏代偿后, BB也可分别降低或升高。
.
10
管周毛 细血管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Na+
Na+- K+
K+ ATP 酶
H+ NH4+
H2CO3
第四章 酸 碱 平 衡
••
+
Cu2
F B
F
3) Lewis酸碱是着眼于物质的结构。但由于很多无机及有机化合物都存在配
位共价键,所以Lewis酸碱概念显得过于广泛,有时不易掌握酸碱特征。
5. Pearson软硬酸碱理论 (1963)
1963年,Pearson在Lewis酸碱理论基础上,提出软硬酸碱理论。根据Lewis 酸碱得失电子对的难易程度,将酸分为软、硬酸,碱分为软、硬碱,以体 现各酸碱的特性。 硬酸包括Al3、Ti4等a类金属元素,硬碱为F、Cl、H2O…;软酸包括Ag、 Pt2、Hg2等b类金属元素,软碱为I、S2…;(介于两者之间)交界酸包括 Cu2、Fe2等,交界碱为NO2、SO32等。
4. Lewis酸碱电子理论 (1923,美国物理化学家)
● 酸碱定义: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作碱, 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作酸。
•• H + OH •• H
H + F F B •• ••
N H
H
•• H O H •• H H N H H F H H H
(2) 溶液酸度和碱度的常用表示法 (pH,pOH) 溶液的酸度和碱度分别指水溶液中的净[H3O] 和[OH],常用 pH和pOH表示。而酸或碱的浓度则包括未电离和已电离浓度之总
和。
pH = lg [H3O] pOH = lg [OH] pKw = lg Kw 显然, pH + pOH = pKw = 14 pH和pOH的使用范围一般在0 14之间。在这个范围以外, 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酸度和碱度反而更方便。
身边物质的pH值
食醋、草木灰、盐
一、 酸碱理论 1. 酸碱理论发展史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传递。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水溶液中,弱酸及其共轭碱的关系:KΘa·KΘb=KΘw解离常数KΘa或KΘb:温度不变,解离常数不变。
已知弱酸的浓度和解离度,求弱酸的PH和解离常数?解:因为α=√KΘa·CΘ/C。
C(H+)=√Ka·C。
/CΘ 得出C(H+)=α·C。
/CΘ就可以求出PH,也可以求出解离常数。
酸碱平衡:已知酸的解离常数,求已知浓度C的含酸根的盐的PH?解:由酸的解离常数,根据Ka·Kb=Kw可得其共轭碱的解离常数Kb,代入得C(OH-)=√Kb·C/CΘ,所以C(H+)=Kw/C(OH-),PH=-lg(H+)缓冲溶液:配制缓冲溶液如何选择电解质及其对应的盐?解:解离常数K所对应的p H或POH尽可能地接近缓冲溶液的p H或POH缓冲方程PH=PKΘa(弱酸)-lgC弱酸/C共轭碱当缓冲比C弱酸/C共轭碱=1时,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最大。
此时PH=PKΘa(弱酸)求缓冲溶液的PH值?解:由弱酸(碱)及其共轭碱(酸)组成。
以弱酸及其共轭碱构成的缓冲溶液(强酸与过量弱碱反应)为例:弱酸的(解离程度很小)浓度近似为强酸的浓度,共轭碱(没有考虑弱酸中所含有的碱根)的浓度=(弱碱的物质的量-强酸的物质的量)/混合后的总体积,则根据缓冲方程PH=PKΘa(弱酸)-lgC弱酸/C共轭碱即得。
如果再向混合液中加入酸或碱,再求弱酸和其共轭碱的浓度,代入缓冲方程即可。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知溶解度求溶度积Ksp(生成的离子的乘积)?解:在不考虑离子水解的情况下,AB型Ksp=s²AB2或A2B型Ksp=4s³AB3型Ksp=27s4A2B3型Ksp=108s5 s是溶解度知溶度积kΘsp求溶解度s?⚠️AB型或AB2型方程不同。
例如:AgCl在0.1mol·L-1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为1.77×10-9mol·L-1。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减少
增多
─H─CO─3-
增多
H2CO3
减少
呼吸性酸中毒
(PCO2202↑0/,3/C8 O2CP↑)
呼吸性碱中毒
(PCO2↓,C3O4 2CP↓)
常用检测指标及其意义
❖ pH和H+浓度 ❖ 动脉血CO2分压 ❖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 缓冲碱 ❖ 碱剩余 ❖ 阴离子间隙
血气分 析仪测
出
计算 得出
HA
A- + H+
全血的缓冲系统:
H2CO3/HCO3- HHbO2/HbO2- HHb/HbH2PO4/HPO4- HPr/Pr-
主要缓冲对: H2CO3/HCO3- 53%
HCl+ HCO3- →H2CO3+Cl- 强酸变弱酸
不能缓冲挥发酸
CO2+H2O 由肺排出
缓冲挥发酸: HHbO2/HbO2- HHb/Hb-
pH=7.4
[HCO3-] [H2CO3]
=
20 1
意义:
pH< 7.35 : 失代偿性酸中毒 pH> 7.45 : 失代偿性碱中毒
? 正常范围 : 无紊乱 代偿性酸碱中毒阶段 某些混合型酸碱中毒 (程度相近)
❖血液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A.H2CO3的浓度 ❖B.HCO3-的浓度 ❖C.CO2的浓度 ❖D.PaCO2 ❖E.[HCO3-]/[H2CO3]的比值
2020/3/8
15
❖血液缓冲系统以碳酸氢盐缓冲系 统的缓冲能力最强。HCO-3可以 缓冲所有的固定酸,但不能缓冲 挥发酸。挥发酸的缓冲主要靠非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尤其是血红 蛋白缓冲系统。
2020/3/8
16
❖血液缓冲系统中最重要的是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磷酸盐缓冲系统 ❖C.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D.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E.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无机化学 第4章 酸碱平衡与滴定法
5.共轭酸碱对Kaө 和Kbө的关系
K
θ a
(HAc)
Kbθ
(Ac
)
c(H
)
c(OH
)
K
w
在一共轭酸碱对中, 酸的酸性越强,其共 轭碱的碱性就越弱;反之,酸越弱,其 共轭碱就越强。
4.2 酸碱平衡的移动
1.浓度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2. 将25ml 1.0mol·L-1 NH3 .H2O与25ml 1.0 mol·L-1 NH4Cl混合组成缓冲液,求其pH值。 若在该缓冲溶液中加入1mL 1.0mol·L –1 NaOH, pH为多少?
解:混合后,
cNH3 H 2O
251.0 50
0.5mol L1
cNH4Cl
K ]
) W
K
K
a1 a2
对于NH4Ac类两性物质, Ka:正离子酸的离解常数,Ka :负离子碱的共
轭酸的离解常数。
c(H ) Ka Ka
两性物质的酸碱性决定于相应 酸常数和碱常数的相对大小: 酸常数较大,则显酸性; 碱常数较大,则显碱性。
例
定性说明下列溶液的酸碱性 (1) 0.10mol L-1 NaH2PO4溶液 (2) 0.10mol L-1 HCOONH4溶液
pOH
pK
θ b
lg
cNH3 H 2O cNH4Cl
pKθb
4.75
c(NH3
H2O)
50 0.5 51
11.0 51
26 51
c(NH4
第四章酸碱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精品文档
[H2CO3]原发改变 [HCO3-]原发改变
三 、根据机体代偿状况
1. 代偿性 [HCO3-/ H2CO3]=20/1;pH=7.35~7.45 2. 失代偿性 pH超出正常范围。
四 、根据酸碱丢失状况
1.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2.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2.固定酸
除H2CO3外的酸 来 源:
三大物质代谢产生(尤其是蛋白质); 酸性食物、药物。 清 除:经肾以尿的形式排除。
体内酸性物质来源广泛、众多。
(二)碱性物质的来源
体内代谢产生的碱性物质较少。
来 源: 1. 代谢过程产生(少) 2. 蔬菜、瓜果等食物; 药物。
二 、酸碱平衡的调节★★
呼吸性酸中毒 :由PaCO2(或H2CO3)原发性 升高所导致的血浆pH下降。
(一)呼吸性酸中毒原因
主要原因:肺通气障碍;CO2吸入过多。 1. 肺通气障碍
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呼吸道阻塞、胸廓、 肺部病变;呼吸机使用不当
2. CO2吸入过多
(二)分类
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2.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PaCO2 增高持续24小时以上
AB、SB 均降低 代谢性酸中毒 AB、SB 均升高 代谢性碱中毒
呼酸 呼碱
四、 缓冲碱(buffer base ,BB)
概念: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总和。 正常值:45~55mmol/L 平均48mmol/L 意义:反映代谢因素的指标。
BB↓ 代酸 BB↑ 代碱
五、 碱剩余(base excess ,BE)
BE>0:碱性物质多(代碱) BE<0:酸性物质多(代酸)
病理生理学重点——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重点——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第一节酸碱物质的来源及稳态★基本知识1.酸碱平衡的定义:人体的酸碱度稳定在很窄的弱碱性范围内,用动脉pH表示是7.35~7.45,平均值为7.40。
这种维持体液相对稳定的过程就称为酸碱平衡。
※顾名思义,就是体液的酸碱度平衡在一定范围内。
2.酸碱平衡紊乱的定义:病理情况下出现的酸碱超负荷、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内环境酸碱稳态被破坏,因此形成的状况称为酸碱平衡紊乱。
3.挥发酸的定义:体内的碳酸可释放出H+,也可变成气体CO2从肺排出体外,所以称挥发酸。
4.固定酸的定义:指不能变成气体由肺呼出,而只能通过肾由尿排出的酸性物质,又称非挥发酸。
5.血液缓冲系统:包括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磷酸盐缓冲系统、血浆蛋白缓冲系统、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共五种。
其中,碳酸氢盐缓冲系统最重要。
★基本理论酸碱平衡的机制(1)血液的缓冲作用。
(2)肺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改变肺泡通气量、控制挥发酸的排出起调节作用。
(3)肾的调节作用:肾小管泌氢,重吸收HCO3-,酸化碱性磷酸盐及排NH4+。
(4)组织细胞的调节作用:细胞内外的离子交换。
★基本技能1.挥发酸的来源:机体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分解代谢中的终产物是CO2,CO2与水结合成碳酸。
2.固定酸的来源: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硫酸、磷酸和尿酸;糖酵解生成的甘油酸、丙酮酸和乳酸,糖氧化过程生成的三羧酸;脂肪代谢产生乙酰乙酸等。
3.碱的来源:体内的代谢过程产生,如氨基酸脱氨基;食物。
★综合评判1.CO2可通过呼吸来调节,从而影响体液酸碱度,因而挥发酸称为酸碱的呼吸性调节。
2.固定酸通过肾调节,因而称为酸碱的肾性调节。
★实际应用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酸排碱,当机体发生碱性物质超负荷时,若肾功能正常,则可通过抑制排酸保碱来保持酸碱平衡。
第二节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基本知识※根本是HCO3-与H2CO3的比值为20:1,因为CO2进入血液后迅速转变成H2CO3,然后分解成HCO3- 和H+,所以HCO3-会大于H2CO3的浓度。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
CO2+H2O
管腔膜
基侧膜
8
图4-1
近曲小管和集合管泌H+、重吸收 HCO3- 过程示意图
远端肾单位与近端肾单位酸化作用有什么不同? ①远端肾单位H+的排泌是由管腔膜H+-AT P酶泵介导的,近端肾单位H+的排泌是由管腔膜 Na+-H+交换转运蛋白完成的。
②远端肾单位泌H+不能转运Na+,近端肾单位 泌H+同时转运Na+。 ③远端肾单位HCO3-重吸收是由基侧膜转运蛋 白以CI-—HCO3-交换方式逆向转运完成的。 而近端肾单位HCO3-是由基侧膜转运蛋白以 Na+-HCO3-同向转运至血循环的。
管腔膜
基侧膜
11
图4-2 尿铵形成示意图
三、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血液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HCO3-]和[H2CO3] 的浓度比值,三者参数的相互关系可用酸碱平衡公式 (Henderson-Hassalbach)表示:
[HCO3 - ] [H2CO3] [HCO3 - ] α·PaCO2
pH = Pka + Lg
在呼吸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时,由于肾脏的代偿作
20
六、AG(Anion
Gap)
AG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 Uc:K+、Ca2+、Mg2+ 等 UA:Pr-、HPO42-、SO42- [Na+]+Uc=[CI-]+[HCO3-]+UA 移项后 AG=[Na+]-([CI-]+[HCO3-]) CI- Na+ 140 104
9
3、NH4+的排出(铵盐的形式)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是产生的NH4+的主要场所。见图4-2 。
随着酸中毒的加重,不仅近曲小管泌NH4+增加集合管泌
NH3也可增加并与尿中H+结合成NH4+,NH4+在管腔 中与CI-结合形成NH4CI,从尿中排泄,即铵盐的形成。 可见NH4+的生成和排出是pH依赖性的,酸中毒越严重, 尿排NH4+量越多。 总之,HCO3-的重吸收,磷酸盐的酸化,铵盐的形成 是肾脏排酸保碱功能的三个基本环节。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是通过肾小管细胞上述活动实现的。
病理生理学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一
体内酸碱物质来源与去路
01
酸性物质来源
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吸入的 CO2等。
酸性物质去路
主要通过肺呼出CO2和肾排出H+等 方式排出体外。
03
02
碱性物质来源
食物中的碱性成分、体内代谢产生 的碱性物质等。
碱性物质去路
力量训练
通过增加肌肉量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有助于消 耗多余的酸性物质,维持酸碱平衡。
伸展运动
如瑜伽、普拉提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 ,改善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促进酸碱平衡。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1 2
常规体检
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尿液等常 规化验,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酸碱平衡紊乱问题 。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状态
病因
多由于严重的高血糖、高渗状态引起的脱水 ,无明显酮症表现。
诊断
血糖显著升高,血浆渗透压升高,无明显酮 症。
症状
口渴、多饮、多尿、乏力、头晕、昏迷等。
治疗
积极补液,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 衡紊乱。
乳酸酸中毒
病因
组织缺氧导致乳酸生成增加或清除减 少,常见于休克、心肺功能不全等。
病理生理学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 平衡紊乱一
目 录
• 酸碱平衡概述 • 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及原因 • 常见酸碱平衡紊乱疾病举例 •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 预防措施及生活建议
01
酸碱平衡概述
酸碱平衡定义与意义
酸碱平衡是指体液中酸性和碱性物质 的浓度和比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 意义。
根据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和程度,适当补充或限制液体,以恢复体液的正常pH值。
病理生理学-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的生理机制
缓冲系统
体内存在多个缓冲系统,如碳酸氢盐、磷酸盐、蛋 白质等,能够中和酸或碱,维持pH值稳定。
肺调节
呼吸系统通过调节CO₂的排出量来维持酸碱平衡,CO₂ 是一种酸性物质,排出增多可减少体内酸性。
肾调节
肾脏通过排泄和重吸收HCO₃⁻、H⁺等离子来调节酸碱 平衡,维持pH值稳定。
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意义
80%
影响细胞代谢
酸碱平衡紊乱会影响细胞内的酶 活性,干扰细胞正常的代谢过程 。
100%
引发多脏器功能障碍
严重的酸碱平衡紊乱可能导致多 脏器功能障碍,如心血管、呼吸 、肾脏等。
80%
引发电解质紊乱
酸碱平衡紊乱可能导致电解质紊 乱,如低钾、低钙等,进一步加 重病情。
02
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和机制
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 当的药物调整体内酸碱平 衡。
饮食调整
根据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和程度,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相应食物的摄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活方式干预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 息习惯、适当运动等,有 助于控制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紊乱的预后评估
病情严重度评估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 验室检查结果等,评估病 情的严重程度。
酸碱平衡紊乱的发展过程
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能由轻微失衡 逐渐发展为严重失衡。
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影响
随着酸碱平衡紊乱的加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可能受到严 重影响,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酸碱平衡紊乱的结局
严重的酸碱平衡紊乱可能导致生命危险,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03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课件
AB< SB,表示CO2排出过多,(呼碱)
2024/10/12
(四)缓冲碱 缓冲碱(buffer base,B.B)是指动脉血
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碱性物质的总和。也 就是人体血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的 总和。HCO3-, HPO42-, Hb-, HbO2-, Pr-
4. 其他原因 1)外源性固定酸摄入过多。水杨酸,如药物阿司匹林等 2)高钾血症,导致代酸。此时体内H+总量并未增加, H+从 细胞内逸出,造成细胞内H+下降,故细胞内呈碱中毒, 在远端小管由于小管上皮泌H+减少,可引起反常性碱性尿。 3)血液稀释,使HCO3-浓度下降。
2024/10/12
代酸的分类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2024/10/12
>
退出
人体的体液环境必须具有适宜的酸碱度 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正常人体血浆的酸碱度7.35-7.45。 酸碱平衡:机体自动处理酸碱物质的含量和 比例,以维持pH值在恒定范围内的过程,称 为酸碱平衡。
酸碱平衡紊乱:病理情况下,机体出现酸或 碱超负荷、调节机制障碍,而导致体液酸碱 度稳定性破坏,称为酸碱平衡紊乱。(病情 加重,威胁生命)
调
节
方 式
CCOO22
CO2
调节机制 CO2 PaO2 pH
延髓化学R
呼吸中枢
外周化 学R
PaCO2的正常值:40 mmHg。 如果达 60 mmHg,肺通气量增加10倍 如果达 80 mmHg,产生CO2麻醉。
2024/10/12
呼吸运动 改变
肺通气量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1 4.2 4.3 4.4 4.5 4.1
18842. 1. 34.1 1. ++-
酸:碱:
H +
H +
+H 共轭酸碱
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
H + A -共轭酸碱对
共轭酸碱对
共轭酸碱对
共轭酸碱体系是不能独立存在的
4-2HPO +
34
+H
H PO
即能失去质子也能得到质子的物质
3O(l)H O +
4(aq) NH (aq) + +
+ H 3H O 酸(2)
3O(l)
H O ]- 1.0=2(aq)
H O(l) +
4(aq) NH 2(aq)
H O(l)
HAc(aq)3O(l)
H O +3(l) H O (aq) +
例:用合适的方程式来说明下列物质既是酸又是碱
H 2O ,3
HCO -:NH 3 + H 2O OH -+ NH 4+解:H 2O :HAc + H 2O H 3O ++ Ac -H 2O 是碱;H 2O 是酸;
3
HCO -
OH -+ H 2O H 2CO 3 +3HCO -是碱;3HCO -
23CO -+ H 2O
+ H 3O +
3HCO -是酸。
3HCO -
A 2-+ H 2O HA -+ OH -HA -+ H 2O
H 2A + OH -
K θa1
2) 多元酸碱的离解平衡K
θ
a2
K θ
b1
K
θb2
K a1θ·K b2θ=K a2θ·K b1θ=[H 3O +][OH –]=K w θ
共轭酸碱对离解常数之间的关系
H 2A + H 2O H 3O ++ HA -HA -
+ H 2O H 3
O +
+ A 2-
共轭碱的离解 2. 酸碱的强度
酸碱的强弱-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能力
K θa K θb 与的大小是衡量酸碱强弱的指标
共
轭酸碱对的酸碱性
424
3423+4
2HClO H SO H PO HAc H CO NH H O
酸
性
变强
-4-4
2-24-
-3
3-
ClO HSO H PO Ac HCO NH OH 碱
性变强
变
大
K a θ
变大
K b θ
2342434234 4.2
4.2 1.2.
HAc 分布曲线的讨论4.pH > p K a 时;
δAc-> δHAc Ac -为主要存在形式
1. δHAc + δAc = 1
2. δHAc 与δAc 相交处,δHAc =δAc = 0.5,pH = p K a
3. pH < p K a 时;
δHAc > δAc-,
HAc 为主要存在形式δ
HAc 、Ac -分布系数与溶液pH 值的关系曲线
O 4K θ
θ+2
+a1
a1[H ]
[H ]+K θθ+a1+
a1a1[H ]
[H ]+K K θθ
C 2O 4 ;
HC δ2);(C 2O 4]+[HC -4
24
HC O 2-424
C O +H 2C 2O 4分布曲线的讨论
1. pH< pK a 1θ时, H 2C 2O 4为主要存在形式
2. p K a 1 θ<pH <p K a 2 θ时, HC 2O 4-为主要存在形式
3. pH > p K a 2θ时, C 2O 42-为主要存在形式
4. pH = 2.75时, δ1最大[HC 2O 4-]最大
δ1 =0.938δ2 = δ3=0.031
pK a 1pK a 2
H 3PO 4为分布曲线的讨论
1. pH< pK a 1 θ时, H 3PO 4为主要存在形式
2. p K a 1 θ<pH <p K a 2 θ时, H 2PO 4-为主要存在形式
4. pH > p K a 3
θ时, PO 4
3-为主要存在形式
3. p K a 2 θ<pH <p K a 3 θ时, HPO 42-为主要存在形式
H 3PO 4为分布曲线的讨论
4. pH = 4.7时, δ2最大,[H 2PO 4-]最大
234244H PO H PO HPO --0.003 0.994 0.003
5. pH = 9.8时, δ1最大,[HPO 42-]最大
δ1 =0.994,δ2 = δ3=0.003
4.3
1. 产物2
-3+3--22-3+
3-
-4.3
2.
22-3+22-3+
3+零水准物为基准得失质子的数--
311+--
23243243242332-23223-+ OH -32H 2CO 3+ OH -22
OH -+ H 3O +
3[OH -]=
3-2CO 3]注意:质子条件式中不出现零水准,是由零水准出发的酸
碱平衡式中右侧的结果;
得失质子的数目是与零水准比较的结果。
23243243242424-2b :H 22O
OH -+ H 3O +
c :[H 3O +] +[OH -42-PO 43-]
=[H 3PO 4]H 2PO 4-2O
42-3O +42-2O PO 43-3O +H 2PO 4-2O H 3PO 4-
232432432442232432432432343332233432434
+[HA]+
O ][H θ[HA]+] = [A -] + [
A -
OH
OH
] + 2[A
] + 2[A
A]
(1+ Array
]1
+
O])
] + [OH K K θa2θa1[HA +[HA
OH
] +[HCN] = [NH K θa (NH 1+[CN
OH
-[OH ]-[H +b
3[H O ]-[OH
4.4
=
Na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相同离子的易溶电解质溶液中有效地自由运动的离子浓度
活度a :
盐效应
4.5 盐效应和同离子效应的关系
4.5
分类
❖缓冲溶液的选择原则❖❖❖❖
2424324323474
721
926
243410331235
3 4.74
3.772.86
1.26
9.95
例1:10.00 mL 0.200 mol ⋅L -1的HAc 溶液与5.50 mL 0.200 mol ⋅L -1 NaOH 溶液混合,求该混合溶液的pH 值。
已知pKa = 4.76反应后生成Ac -的物质的量
解:HAc 的物质的量
0.200 ⨯10.0⨯10-3= 2.0 ⨯10-3mol
NaOH 的物质的量
0.200 ⨯5.5 ⨯10-3= 1.1 ⨯10-3mol 1.1 ⨯10-3mol
反应后剩余HAc 的物质的量
9.0 ⨯10-4mol
(V = 10.0 + 5.5 =15.5 -=4.76lg ⨯⨯-4
-3
9.010=1.110
-1
mol L
解:0.15molNaH 0.10molNaOH
例
0.200 mol
0.100ml 1.00 mol 液的
解:加入
加入反应前
反应后
例
mol·
水)来配制
缓冲溶液?
解:缓冲组分应为
Na3PO 12
p
a,3=
K
反应前反应后
PO
H(
3
a,3
w
=
K
K
2
20
2
20
HPO
O2
4
.
x
.
x
.
x
.
+
+
-
衡浓
始浓
032
.0
10=
)
反应后
反应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