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与“迁想妙得”——浅析顾恺之的绘画美学观
多的无 限, 偶 然 中体 现更 多 的必 然; 而另
一
些 生活形象 却是 比较狭 隘的有 限和偶 艺术 中如果光是有 限和偶 然、 无 限和
‘ 明府 正为 眼耳! ’ 但 明点 童子 , 飞 白拂其 上, 使 如轻云之蔽 日。 ” 殷仲堪长 着一双妙
的必然 的生活 内容, 而变化多端却 正是 它 的 多样偶 然 的有 限的艺 术形式 。 ” 要包 罗 万有 而又变化 多端 , 就要形 神兼备 , “ 一”
以 当“ 十” , 以“ 形” 写“ 神” 。 [ 2 ] 曹利华.中华传统美学体系探源. 北 京图
书馆 出版 社 , 1 9 9 9 .
袭如
开 花
“ 以 形写神 " 与“ 迁 想妙 得’ ’
浅析顾恺之 的绘 画美学观
口张 贝贝
摘
要: “ 以形写神 ‘ 迁想妙 得” 是顾恺之对人物 画提 出的主要观 点。 “ 以形写神” 是指在 审美创 造阶段 要重视对 艺术形 象之形 的
刻画 , 从 而更好地表现 艺术形象之神。 “ 迁想妙得 ” 是 画家把握生 活的 一种 艺术方式 , 触及 艺术 方面主体 表现和客观制 约的辩证 关 系。
取形 象 , 而形象 总是有 限和偶 然 的, 而且 生活里 的形 象往往 并不都具有 同等价值 , 有 些生活形 象本 身就具 有更 多的 内容 或 者 意义。这 些 生活形 象的有 限 中包含 更
只有 两者之 间形 成 了绝对的统一 , 才能达
到“ 传神” 的 目的 。
想感情 的 山水 、 狗 马。 因此 画家应“ 迁 想
位, 丰富 自身的文化修养。
第九课 迁想妙得,形神兼备,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人物部分
5、《秋庭戏婴图》 宋 苏 汉臣 纵197.5厘米 横108.7厘米
6
7
、 太 白 行 吟 图 梁 楷
、 泼 墨 仙 人 图 梁 楷
五、明清时期的中国人物画
1 、 张 卿 子 像 ( 中 国 画 , 局 部 ) 曾 鲸 ( 明 )
2 、 唐 寅 《 孟 蜀 宫 伎 图 》
3 、 渔 翁 渔 归 图 ( 中 国 画 ) 黄 慎 ( 清 ) 4 、 丁 敬 像 中 国 画 罗 聘 ( 清 )
鹳 鱼 石 斧 图 罐
广西花山岩画
阴山岩画
一、先秦时期的人物绘画
人 物 龙 凤 图
人 物 驭 龙 图
西汉长沙马王堆西汉墓 帛画
画面分天朝、人间、地府三段。天 上为横幅,其余为直幅。分别以太一 神、驮侯妻、祭祀者、合欢鳌为各段 的中心。天界有扶桑树、九个太阳、 嫦娥、新月,以及象征长寿的蟾蜍、 白兔;日月同辉,令人神往;天门有 司命守卫。气界为驮侯妻缓行升天, 吏前婢后,迎护隆重。人间双龙穿璧, 象征幸福吉祥;家属聚集祭祀,祈求 死者灵魂早归仙境。最底部合欢鳌背 上大力神,双手、托着大地,孔武有 力。全图内容丰富,想象瑰丽。
西 厢 记 插 画 版 画 陈 洪 绶 ( 明 )
5
六、近现代中国人物画
《舞之憩》何家英 115cm * 195cm
、
想一想:请以《韩熙载夜
宴图》和《最后的晚餐》为 例比较中国画与西方画有哪 些不同点。
• 唐太宗 • 端坐在由六名宫女抬 着的步辇上,另有数名宫 女或掌华盖,或持扇。画 家笔下的唐太宗,通过他 那舒朗的眉宇、睿智的目 光和飘动的胡须,表现了 这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封建 帝王的自信与威严。线条 劲细流畅,色彩浓丽。
3、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九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2)
意象,表达画家的思 具象,表达自然。 想。
画家自己的情感表达,大自然的真善美,栩栩
诗情画意。
如生。
笔、墨、纸、砚。 油画,水彩,画布,画 纸。
点、线造型,墨分五 面的造型,光、色,明
色,虚实相生。
暗。
散点透视。
焦点透视。
15
小结
• 西方风景画善于从特定角度深入探究、 描绘景物的真实形象,力求获得如真 如幻、空间深远的视觉美景;
5
• 画面描绘了一辆 运干草的马车, 涉过一条浅溪, 往林木深处的
田野走去。沾满 露珠的树叶,闪 烁着白色的反光; 木栅围着的农舍, 亲切朴素;淳朴 的农人,肆意奔 跑的小狗。
干草车
康斯太勃尔
19世纪 英国
6
• 画中山石先以 墨色勾皴,后 施青绿重彩, 用石青石绿烘 染山峦顶部, 显示青山叠翠。 江河勾出水纹, 与没骨色彩形 成反差对比。
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水墨 山水、青绿山水、金碧山水、 浅绛山水、泼墨山水等。
9
青绿山水
10
金碧山水
11
浅绛山水
12
泼墨山水
13
• 风景油画是以自然景物为描 绘对象,用油画材料进行绘 画创作,称为风景油画。早 期的绘画并没有这一独立的 门类,风景油画只是在一些 人物画中以背景或陪衬的形 式出现。直至文艺复兴以后 的16世纪,风景油画才 作 为独立的绘画体裁出现于欧 洲画坛,并得到极大发展。
26
27
诗词意境 文人情怀品读
28
课堂欣赏小活动
1、欣赏山水画作品。 2、发挥联想欣赏作品中,写下一些有意境
的诗词。 3,看谁的诗词意境最贴切作品主题。
29
30
课堂小结: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PPT课件(共40张PPT)
以 说 是 传 统 卷 轴 画 这 一 艺 术 样 式 的 代 表 。
字 画 绘 在 木 版 、 石 板 、 器 物 或 丝 织 物 上 。
画 , 早 在 专 门 的 纸 、 绢 尚 未 发 明 之 前 人 们
。 所 谓 “ 帛 画 ” , 专 指 古 代 画 在 丝 织 物
石窟区全长达1600米,藏有文书五万多件。有前秦、北 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辽、西夏、元代等十个朝 代的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245尊,唐宋木构建筑 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假如把窟内所有壁画 连接起来,可组成一条长达25公里的巨大画廊,它在世界 上是独一无二的。
人物画的历史,就是中国绘画的历 史,早在远古的彩陶、岩画上就有以人 物活动为题材的纹样和符号,汉代画像 石、画像砖,东晋的《洛神赋图》、隋 唐的《步辇图》、元代的《消夏图》、 明代的《张卿子像》都堪称其中的经典 之作。
步辇图 阎立本(唐)
唐太宗面目俊 朗,目光深邃,神 情庄重,顾盼之间 充分展露出盛唐一 代明君的风范与威 仪。为了更好地凸 现出唐太宗的至尊 风度,作者运用对 比手法进行衬托表 现。以宫女们的娇 小、稚嫩,以她们 或执扇或抬辇、或 侧或正、或趋或行 的体态来映衬唐太 宗的壮硕、深沉与 凝定。
; 人 间 部 分 则 描 绘
蝎 龙 、 翼 龙 和 天 堂
形 的 横 幅 面 来 表 现
间 、 冥 府 三 部 分 。
张 举 的 铭 旌 。 帛 画
的 帛 画 在 当 时 称 为
, 覆 盖 于 内 棺 上 。
厘 米 , 下 横 .
堆 一 号 汉 墓 出 土 。
》
47 7
色 彩 。
体 ,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预习指导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预习指导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一、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九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优质课件
不忽 (
及闻 唐
汪岸 伦上
)
送踏
我歌
情声
。。
•
古 塞 驼 铃 李 颖
•《使至塞上》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但 愿 人 长 久
段 进 行 绘 制 作 品
色 等 简 单 造 型 手
•
尝 试 以 线 、 面 、
国画山水创作稿
•课堂小结:
1、从作品的局部着手、把握整体、置身于情境之中 去欣赏作品。 2、和其他学科相联系,为绘画艺术作品赋以高度与 深度的内涵。 3、对基本方法加以练习,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 力。
•课后升华:
利用多样手法和技巧,创作一幅主题作品。
谢谢观赏
•
欢 迎 观 赏
• •
情天 景人 交合 融一
1、观赏视频,请思考:
•你们熟悉这个视频吗?视频宣传效果如何? •这个视频当中运用到了哪些元素? •视频和中国山水画有何关联?
•图片欣赏
师生探究:共同欣赏古代、近现代山水画作品
•欣赏
•作者是如何运用点、线、面、色等语言元素营造不同艺术 氛围的?
•感受
•扑面山风带夕烟 徐义生
•
河 原 嫁 女 孙 本 长
•
大 江 移 民 孙 本 长
• •
现泼 代墨
泼 彩
•欣赏拓展:
请示将下面的几幅作品与特定的 情境相结合,从而联想到音乐、 文学、历史等其它方面学科的知 识进行鉴赏。
桃李 花白 潭乘 水舟 深将 千欲 尺行
•
《 赠 汪 带给我们独特的视觉和心灵感受?
•体验
•不同的作品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仆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 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
平淡天真 简淡尚意
六君子图(中国画)倪瓒(元)
迁想妙得
朱耷
又号八大山人
强烈的感情色彩 复杂的精神内涵
荷石水禽图 (中国画)朱耷(清)
写意画 墨葡萄图轴 徐渭 (明)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他们的画法有什么不同?
工笔画 芙蓉锦鸡图 赵佶(宋)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
1 2 3 4
中国古代绘画的表现方法 中国古代绘画的形神兼备 中国古代绘画的迁想妙得 拓展思维
中国古代绘画的表现方法
VS
他们用了什么不 同的表现方法?
以线造型
主次分明 造型生动
龙凤人物图
中国古代绘画的追求--形神兼备
关键词:形神兼备 “形”,指的是外壳(表现形式);“神”,讲的是内核 (精气神韵)。“形”是躯体,“神”是灵魂;“形”是 载体,“神”是思想。
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
他们表现了什么 样的精神气质?
•7
想一想:敦煌壁画色彩的特点?
鹿王本生图(璧画)敦煌莫高窟257窟(北魏)
气韵生动
张卿子像(中国画,局部)曾鲸
墨骨、传神、凹凸法
中国古代绘画的意境—迁想妙得
关键词:迁想妙得 "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 思"迁入"客观对象之中,取得艺术感受。"妙得"为其 结果。
总结
中国古代绘画
1 2 3 4
中国古代绘画的表现方法——以线造型
中国古代绘画的追求——形神兼备
中国古代绘画的意境——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从内容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 从技法上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九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公开课优质课件
道家思想
重“心”略 “物”。
倪瓒《幽涧寒松图》
返回
创作理念
比较二:
关于创作理念
他们是以何种理念进行艺术创作?又 会形成怎样的景致或情趣?
2、创作理念
西方风景画强调对 景写生,在现实中 感觉真实存在的大 自然。
德夫特小镇照片
直抒心意, 对景写生。
维米尔《德夫特远眺》
1、美学思想 2、创作理念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天人合一,物我和谐。
忠实于真实准确 再现,以获得和 上帝的靠拢。
西斯莱《马尔利港的洪水》
1、美学思想
受中国古代儒道思想影响, 山水诞生时代正是道家玄学 风靡之时,道家的重“心” 略“物”的思想奠定了中国 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艺术重 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观念和 基础。中国画家心中讲究容 纳天地万物,方能吞吐自如、 来去无阻。
关于美学思想
是怎样的美学思想影响了风景画与山 水画,又将形成怎样的内容形式?
1、美学思想
西方艺术受基督教影响,认 为神圣的价值在人和自然之 外存在,需要去看去听。对 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 是想完成对上帝的靠拢,对 上帝的贡献。正是如此,使 得早期风景画家在描绘自然 时选择“忠实”与“接近” 自然。
以面造型;
色彩、明暗、光感、 质感等造型因素;
油画材料与技法。
油画:莫奈《睡莲池》 照片:莫奈花园中的睡莲池
1、美学思想
3、表现方法
以线造型,以线塑造山石特 性,形成各种“线”以及各 式皴法。
提倡不拘于形似甚至“妙在 似与不似之间”,大胆运用 空白、突出主体,借助观者 联想与想象自由发挥。
讲究笔墨,传情达意。
观察方式
《虞山林壑图》 倪瓒 (中国元代) 中国山水画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一、课程类型:欣赏二、课时:2课时三、教材分析: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如果上溯到原始社会的彩陶时期,中国绘画已经过了700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
在如此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绘画艺术瑰宝。
高中学生知识面广求知欲强,虽具备一定中国绘画的基础知识但缺乏对中国古代绘画系统的了解。
本课从岩画、陶画、帛画、壁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中撷取了部分优秀作品,供学生领略中国古代绘画的风采。
四、教学思路设计:本课内容广泛,涉及中国古代岩画、陶画、帛画、壁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等多个绘画题材,故而很难在一节课中对中国画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详细的介绍,只能有选择性的撷取部分优秀作品进行讲解和分析。
因此,我把此课分成两节课时来完成。
与人物相关联的岩画、陶画、帛画、壁画和古代人物画放在一节课上,山水和花鸟作为风景类放在一节课上。
第一课时:对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的历程作概括性的讲解,让学生对中国画的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有所了解。
本节课主要讲授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从中挑选个别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作品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欣赏,领略中国古代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画、帛画到山水、花鸟画、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知,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
能力目标:努力提高学生基本的艺术素养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情感目标: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发展脉络和演变以及多种风貌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1.涵盖面比较广,中国古代绘画经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而课文由于篇幅上课时间所限制,无法详细地进行介绍。
第9课_形神兼备_迁想妙得
《龙凤仕女图》
❖ 《龙凤仕女图》这幅古画是 古代葬仪中使用的旌幡,反 映了当时楚国上层社会流行 的死后升天的意识。在画面 中,描绘了龙凤在引导墓主 人的灵魂升天的情景:画面 右下方有一位侧身行进的妇 女,发髻高盘,阔袖长袍, 双手合十,其上方有一龙一 凤,正腾空飞舞,引导仕女 前行。此画以毛笔绘成,画 法为线条勾勒兼平涂着色, 构图主次分明,造型生动。呈T形,长205cm,上宽92cm,下宽 47.7cm,向下四角缀有穗形飘带,顶边裹有竹棍,两端系丝带用于悬挂。 因为它非常像一件长袖欲舞的衣服,所以遣策中记载其名为“非衣”, 以 “似衣而非衣”得名。全画的内容,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分 为天 界的景象,上方正中的人首蛇身的神,就是传说中的烛龙神,周围有仰 首而鸣的立鹤、俯身飞舞的鸿雁,是属于天上的瑞鸟仙禽。右上方绘有 红色的太阳,太阳中有“金乌”,下面画有8个小太阳,落在扶桑树的枝 干 中,左方绘有月牙,上有蟾蜍和玉兔,月下一女子凌空飞舞,双手攀住 月牙,这应是神话中的“嫦娥奔月”,其下有两个兽面人身骑着异兽奔 驰的 神,分别用绳牵拉同一木铎,使之震响,应是天上的“司铎”或是“凤 伯”, 而两只异兽所骑的就是神马“飞黄”。左边一翼龙腾跃于云气之上,右 边一 龙飞舞于扶桑树之间,应为“应龙”和驾日车的“六龙”。下方绘着双 阙,阙 上两旁各蹲一神豹,阙内有两人拱手相坐,应是把手天门的“司阍”, 意为 迎接升天的灵魂。
形形神神兼兼备备迁迁想想妙妙得得
中中国国古古代代绘绘画画撷撷英英
崇文中学 胡云杰
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源远流 长 ,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彩陶时期, 中国画经历了7000年左右的发展 历程,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 辉煌灿烂的绘画艺术。
帛画、壁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
中国画的分类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说课稿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教材第九课内容。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这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论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画从题材内容来分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类。
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属于民族文化传统类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激发民族审美情感及道德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让学生对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②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③美育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艺术修养和价值观。
④德育目标:利用作品的相关内容如《鹿王本生图》绘画故事情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涵盖面比较广,无法详细地进行介绍。
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我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比较分析法:通过中国作品《朝元图》与外国作品《蒙娜丽莎》的比较,学生能够形象地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国古代人物画主要的造型手段是“线条”。
2、引导探究法:美术作品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
绘画作品是静态的物质形态,如果让学生独自找出审美的切入点,并展开欣/赏,最后得到健康审美感受。
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学法(主要培养其思维能力)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情感活动。
在教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欣赏方法的同时,也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艺术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比如:1、描述:形象思维为主。
第九课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内含高清图片视频素材)
作者以熟练的技巧,绘一枝 芙蓉斜欹,一只华丽的锦鸡 紧抓花枝,回首凝视着翩翩 起舞的彩蝶。画面的诗情画 意,相得益彰,富有文学气 息,为典型的北宋徽宗时期 倡导的工整写实风格。
赵佶 宋 《芙蓉锦鸡图》
•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少有的皇帝 画家。
• 当年金兵大举进犯中原。徽宗得 知金兵包围京城汴梁时,他吓的 瘫倒在地,随后发出圣旨,传位 给儿子赵恒,自称太上皇。金兵 攻破京城徽宗父子成了俘虏,这 幅《芙蓉锦鸡图》也成了战利品。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
文苑图(中国画) 传 韩滉 (唐)
《文苑图》描绘了文人雅集的场景。构图疏密得当,设色淡雅,笔法细劲流利,衣 纹略作颤笔,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动态各异、形神兼备,生动地表现了古代文人吟 诵属文时的专注神态。
ZHONGGUO GUDAI RENWUHUA
小结
一、战国是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
《龙凤仕女图》
杜堇所作的这幅《伏生授经图》 ,该图描绘的是汉初的儒者伏生向汉朝宫廷派来的 学者讲述《尚书》经文的情景。画面绘蕉林一隅,左边有二男一女,其中地上一耄耋 之态的长者正在聚精会神地讲经,那超然的神态仿佛完全沉浸在讲经的气氛里,他就 是浮生。对面伏坐于书案前,专心致志地作着记录的大概是学生晁错。
杜堇《伏生授经图》明代
二、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
《洛神赋图》
三、唐朝是人物画的成熟阶段
《步辇图》
四、五代是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阶段
《韩熙载夜宴图》
五、宋朝是人物画的鼎盛时期
《清明上河图》
ZHONGGUO GUDAI RENWUHUA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艺术特点:
不仅仅满足于人物外形的肖似,更 注重人物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的揭示, 即传神。
形神兼备_迁想妙得
梁楷 《李白行吟图》
•
梁楷,东平(今属山东)人。嘉泰 间画院待诏并赐金带,其不受,世 号“梁疯子”,并嗜酒,善画人物、 山水、道释、鬼神。他突破“院体” 画派严谨的画风,自创“疏体”(即 写意减笔)。其画风革简,笔意生动。 梁楷继承了五代宋初画家石恪的画 法,又自出新意,构图简明有力, 用笔简练粗放。此《李白行吟图》 即体现了梁楷的简笔风格。
六、故事画
• 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佛经佛法, 必须把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史迹用通俗 的简洁的、形象的形式灌输给群众,感召 他们,使之笃信朝拜。于是,在洞窟内绘 制了大量的故事画,让群众在看的过程中, 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故事画内容丰富, 情节动人,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诱人的魅 力。
七、山水画
李唐《采薇图》
一幅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是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而画的。
白描法画法
• 白描画法是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 形式,我国古代 称为「白画」,也有人称 为「线描」,如战国楚墓出土的两幅 我国 最早的帛画,即以白描画法表现,早期的 白描画,其线描 技法以均匀流畅的线条为 主,到了唐朝吴道子,才能把白描线 条发 展到有粗细轻重的变化,能生动的表现衣 摺的动感与厚度 感。
吴道子
• 吴道子(约680~759年 ) 唐代画家。画史尊 称吴生,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 人。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 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吴道 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所画人物衣褶飘 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 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 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 。
敦煌莫高窟
• 中国古代绘画的三座高峰:
• 人物画 • 山水画 • 花鸟画
中国画的分类
人美版 第9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第二册中的第2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之《千里江山图》一课。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6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陈诉。
1、教材分析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第2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之《千里江山图》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即“通过欣赏、鉴别和评述,了解中国传统古画风格特点、及文化内涵、。
”本课教学时数为1课时。
《千里江山图》是一18岁少年所绘制,该画气势恢宏、又如仙境般唯美、、浪漫,奇幻,颜色璀璨夺目,卷幅宏大,具有较强的画面视觉冲击力,在众多山水画中,别具一格,能引起中学生的兴趣。
2、学生状况分析中国古代名画,一直是中学生比较难啃得一块骨头,特别是中国山水画更是不易理解和欣赏,但是加以引导,学生他是可以去感受到美的,我特意选着和高中生年级差不多的作者,与他们走近,的《千里江山图》。
这幅色彩浓烈,装饰性强,学生很容易接受,从而提升同学们对山水画的热爱。
3、教学目标:1、了解《千里江山图》作者生平,作品风格特点及内容,构图、作品的创作目的、及意义、影响。
4、重点:《千里江山图》内容,构图、作品的创作目的,作品艺术成就。
难点:多角度去欣赏《千里江山图》作品魅力之美,艺术创作的价值。
5、教学方法:谈话法、启发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工具:高清复制版《千里江山图》、拼图卡片6、教学过程:(一)、组织、导入1、组织教学:课前学生做好准备。
2、导入:播放歌曲《丹青千里》引起学生对山水画的情趣性。
3、引出本课课题——《千里江山图》。
(二)、创设情境、渗透知识1、《千里江山图》简介(学生对千里江山图基本了解)2、《千里江山图》非常优秀,从五个角度去欣赏这幅名作。
(1)《千里江山图》到底画了那些内容呢?(2)王希孟,是如何以咫尺之内,表现万里之遥的大千世界呢?(3).宋徽宗命王希孟画《千里江山图》,究竟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呢?(4)《千里江山图》怎么创作完成的?(5)宋代画院高手云集,宋徽宗为什么要选一个18岁的少年来完成《千里江山图》呢?通过这5个方面结构清晰的引导并启发式探究,《千里江山图》给我们带来不同的美和内涵。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
7.判断《升天图》与《龙凤仕女》用毛笔绘成,画法以线 条勾勒,然后平涂而成,属于单色纸本绘画。( )
第九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1.通过观看《九色鹿》 给你什么启示?
2.此故事情节是来自 哪个宗教?
3.在中国古代绘画中 哪些作品中描绘了 此情节?
元王蒙《葛稚川移居图》
1.《说文解字•鹿》部,“凡鹿之属皆从鹿。”又释麒: “ ” 2.唐代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写道: “ ” 3.《佛经文学故事选》记载:“ ” 4.《葛稚川移居图》葛洪携子侄,牵坐骑鹿,徙家于罗浮 山炼丹的故事。
马王堆一号墓 帛画《升天图》 1972年出土于 湖南长沙马王 堆一号汉墓, 是西汉长沙相 第一代轪侯利 苍妻之墓,是 我国现存最古 老的帛画画迹。
单线勾勒,赋色
《龙凤仕女图》
《龙凤仕女图》这幅古 画是古代葬仪中使用的 旌幡,反映了当时楚国 上层社会对死后升天的 意识。在画面中,描绘 了龙凤在引导墓主人的 灵魂升天的情景:此画 以毛笔绘成,画法为 兼平涂着色,构 图主次分明,造型生动。
1.填空. 宋代《十三经注疏》载,“象物,有象在天 、 、 、 ,谓之四灵”。《礼记》中也记载了四灵。 2.按照年代由古到今排序是: 。 ①《鹿王本生图》 ②《升天图》 ③《龙凤仕女》 3.敦煌莫高窟的《鹿王本生图》彩塑壁画,属于( )时期 的作品。A.汉代 B.秦代 C.春秋战国 D.北魏 4. 先秦时期绘画的首选载体是( )。 A.纸张 B.丝帛 C.羊皮 D.竹木 5.汉代绘画遗存中最精彩的是( ) A.雕刻 B.壁画 C.漆画 D.帛画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壁画分类
1、佛像画Biblioteka 2、经变画 3、佛传、 4、供养人画像 5、山水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
教材分析: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如果上溯到原始社会的彩陶时期,中国绘画已经过了七千年左右的发展历程。
在如此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绘画艺术瑰宝。
高中学生知识面广求知欲强,虽具备一定中国绘画的基础知识但缺乏对中国古代绘画系统的了解。
本课仅从岩画、陶画、帛画、壁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中撷取部分作品,供学生领略中国古代绘画的风采。
教学思路设计:
本课涵盖面非常广,由于时间有限,很难在一节课中对中国画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详细的介绍。
因此,我把课文分成两节课来完成,本节课只完成第一部分。
第一课时:对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的历程作概括性的讲解与展示,挑选个别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与作品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
第二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收集中国古代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相关作品与画家生平资料,并在老师的引导下作专题的交流与探讨。
教师教学方面的设想:
1.充分发挥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势,以感性的语言传递给学生美的信息。
2.通过精心设计质疑,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学会分析欣赏作品的方法。
3.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大量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震撼。
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中国历史、社会、文化来综合讲解。
将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比较,以便更加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
学生学习方法的设定:
自主探究,参与互动:课前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充分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提出质疑,充分体现高中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待课堂中与老师交流与探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画、帛画到山水、花鸟画、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知,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
能力目标:努力提高学生基本的艺术素养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情感目标: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发展脉络和演变以及多种风貌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1.涵盖面比较广,中国古代绘画经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而课文由于篇幅上课时间所限制,无法详细地进行介绍。
2.提高艺术审美欣赏能力,以欣赏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引导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3.对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知识文化底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学过程:
导语: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华美术灿如群星,深如大海.它融中华文明、审美意识、哲学思想于一体,卓立于世界的东方.了解并传承它意义重大。
但千年历史要在短短45分钟内细细领略谈何容易!那就让我们略取精华,乘坐世界上最快的思想快车去追溯人类艺术的航程。
设计理由:用简短精辟的语言概括中华文明的博大与艺术成就的辉煌,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导入课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中国绘画发展的四种形式:岩画、陶画、帛画、壁画)问题一:人类交流的方式有哪些?(语言、文字、图画等)
和其他人类一样,我们的祖先在没有丰富语言和规范文字之前就已经懂得用简单的图案来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想,它们“间约而不简单”。
人类总是对自己的过去充满了好奇,至今仍苦苦寻觅着那块筑起艺术大厦的基石———稚拙率真的原始岩画。
(图1)
例:以中国早期的黑山岩画为例,截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案让学生欣赏,并回答猜想图案传达的意义。
问题二: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制造并使用工具)
随着历史的进程和人类自身的进步,大约在10000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人类不仅懂得制造陶器还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图案来装饰陶器,这不得不说是人类艺术文化的一次大的进步。
(图片展示)———手法简练、笔触粗矿的陶画。
(图2)
例:让学生通过和岩画图案的对比,总结出陶画纹案的特点。
问题三:中国还有哪些别称?(丝绸之国,瓷器之都)
众所周知中国是最早掌握养蚕的国家,丝织业的发展成就了中国最早独幅绘画的产生。
这就是中国绘画的雏形———帛画。
(图3)
例:以课文中《龙凤仕女图》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帛画的艺术特色(线条勾勒、平涂着色、构图完整、造型生动)和产生的时代背景(古代葬仪中使用的旗帜,具有一定的宗教迷信色彩),了解帛画对今天中国绘画所产生的重大意义(奠定了中国画以线条为主的表现形式)。
(1)(2)(3)
设计理由:事先设置问题,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听下面一段话:(联想出中国艺术的瑰宝———敦煌)
一个谜,一个梦,一个永远难以企及的智慧!她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它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芒。
风沙掩不过,这是永远的……
由教师简介敦煌的历史和概况。
并以敦煌的壁画《鹿王本生图》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此壁画的整体艺术特色,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壁画的基本方法。
1. 《鹿王本生图》向我们叙述了怎样的佛教故事?反映了
什么样的佛学道理?
2. 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鹿王本生图》的艺术特色?
二.让我们稍作休息,站边小憩,伴随着古老的乐曲用你们的眼睛去感受绘画的魅力,用心灵去体会中华艺术的文明。
精选中国古代从唐朝至清朝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选伴随着古典音乐结合历史发展的背景展示图片,使学生在直观的视觉感受中了解中国古代绘画基本发展脉络和演变以及多种风貌的艺术风格。
唐朝绘画:至盛唐,国势强,大画家,名俱扬。
五代绘画:五代起,继大唐,政局乱,艺遭殃。
宋代绘画:国画院,盛两宋,集画师,人才众。
元代绘画:山水人文画兴起的历史原因,诗书画印风格的形成。
明代绘画:介绍明四家。
清代绘画:结合历史分析清代绘画题材风格多元化的原因。
设计理由:真正把历史与文化、音乐与美术相融合,以大量的图片形式展现中国古代绘画,
用最直接的视觉表达方式展现给学生。
要求学生用眼睛去欣赏丰富的中国古代绘画,用心灵去感受中华艺术文明。
三.展示中国画以题材划分的三种基本的形式(人物、山水、花鸟),概括其各自的艺术特征: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天人合一,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四.设置下节课专题探讨的内容。
1.分成三个小组(人物、山水、花鸟)
2.收集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各种类绘画产生的历史背景。
3.收集自己喜爱的画家生平介绍,相互讨论。
五.组织观看电影《唐博虎点秋香》的片断。
概括剧中塑造了怎么的一个唐博虎?(学生回答)
图片展示历史上唐博虎的真实画作:
《秋来纨扇图轴》《小桥流水图轴》《秙槎鸲图轴》
通过老师详细的解析,引导学生感悟绘画作品中蕴涵的一个“恨”字。
五.由老师介绍唐博虎的生平:
唐寅,字伯虎,好六如居士。
出身吴县酒业商人家庭。
自幼聪明好学,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擅长人物、花鸟、山水绘画。
16岁考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乡试并一举中“龙虎中名第一”人称“唐解元”。
后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前途可谓一片光明,仕途无量。
但不想却因当年同乡徐径参与的科举舞弊案被连累罢官蒙冤入狱,剥夺科举考试的资格,从此改变一生!
试想,这对一个才华横溢,志向高远的才子来说将是何等的屈辱与打击。
从此伯虎放弃仕途,把悲伤、不满、痛苦、牢骚抑制在心底,转化为一种极端放荡,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他游历祖国山水大川,创作了大量绘画作品,后因身体不适回到了家乡苏州,自筑“桃花庵”终日饮酒写诗作画,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年老思想发生变化皈依佛门,旷世奇才凄凉的结束了54岁的一生。
思考:通过对唐伯虎生平与绘画作品的全面了解给你怎样的启示?我们该怎么样欣赏一幅绘画作品?
(由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说出感受)。
教师总结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只有了解并积累了一定的艺术知识才能真正懂得去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一幅绘画不能单纯看它的表象,更应较全面地了解画家的身平与历史背景。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从了解美到欣赏美并最终创造美的过程。
)
六.全体朗读唐博虎的诗句节选《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课后反思
通过上课总结,听取了多方面的意见,现对本课教学反思如下:
1.本课教师设置内容过于广泛,对重点的把握不够清晰。
原因:老师对教学内容要求过高,由于本课知识面广,内容丰富,老师总想在课堂传递给学生尽量多的知识,但一节课的时间和容量总是有限的,想面面俱到反而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学会适当的删减,抓住重点。
2.本人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过于程式化,课前设置过多,课堂教学环节不够灵活。
原因:本课教学教师备课十分充分,精心设疑到每一个环节。
但同时却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个性的思维,课堂程序略显程式化。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偶发性的思维火花,
给予更多的鼓励。
3.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未能充分体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本课内容多时间紧,没能给予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探讨交流与互动,没能很好的体现新课程理念。
今后我将逐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