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共5篇)
篇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模式之一讲授——演示型模式:有的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对初中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此宜采用讲授——演示型模式,它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像的自然知识变得直观,将不可视的现象呈现在眼前。
通过视觉、听觉等器官的不断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并提高教学效率。
模式之二自学——个别学习型模式: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对于教材中一些学生平常感性认识较多的、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按照教学目标制作成分层次的、交互性强的课件,让学生通过网络,利用课件自学自查,及时反馈。
教师巡视,辅导答疑。
课后通过教师主页的在线问题及留言簿使个别化学习延伸至课外,使团材施教成为现实。
如:一些动植物基本形态的学习、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程序等。
模式之三任务——协作式模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因此,在不脱离教材的前提下对学知识以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为驱动,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学生通过彼此合作,以达到学习、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
如:学习内燃机,以召开推销会的形式,分别扮演柴油机生产商、汽油机生产商、能源专家、史学家来进行讲述。
在任务的驱动下,小组同学积极协作顺利的完成任务,效果很好。
模式之四问题——探索型模式:将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的信息,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应用于考查学生学习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
如:摩擦单元学习中,拟定“增大及减小磨擦的方法和实例”这个问题,学生分组,利用网络这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接合生活中的磨擦的实例,查找、收集信息,将信息加以整理,通过演示文稿输出学习成果,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共享集体智慧。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为课本“信息技术入门”中“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初步认识,教材以两个活动主题为基础,然后以“知识与技能”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关于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相关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充分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方法,这部分内容在全书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基石,是引导学生走进信息技术殿堂的一块敲门砖。
信息技术的宗旨是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所以本节不仅是简单的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及爱国主义相结合,将一些世界名曲、名画、名作放于多媒体教学中,用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获取信息,亲自体会信息的传递及获取,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增加了常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初一新同学在小学已接触到计算机,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操作,学习兴致较高,但基于他们年龄的特点,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识较为直观,另外由于个性差异,也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三、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含义,了解信息的呈现形式,主要特征及信息的发展与应用。
2、技能目标:通过对信息的了解,能掌握信息的采集处理方法,并能以简单的方式获取和加工信息,提高个人的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使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五、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分层推进教学模式。
六、教学手段:采多媒体教学网。
七、教学策略设计:根据教材分析及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在任务的驱动下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触摸知识,教师总结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分层教学,激发其学习兴趣。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的加工》-2024鲜版
将数据以图形、图像等形式展现出来,帮助用户更直观地 理解和分析数据。
12
03
文本信息加工与处理
2024/3/28
13
文本信息获取与整理
从网络获取文本信息
利用搜索引擎或专业网站,获取与主 题相关的文本信息,并进行筛选和分 类。
文本信息的整理
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包括删除重 复内容、纠正错别字、调整段落格式 等。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的 加工》
2024/3/28
1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信息加工基础知识 • 文本信息加工与处理 • 图形图像信息加工与处理
2024/3/28
2
目录
• 音频视频信息加工与处理 • 数据信息加工与处理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024/3/28
3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3/28
2024/3/28
18
图形图像获取与编辑方法
获取方法
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手机等 设备获取图形图像,也可以从网
络或其他电子媒体上获取。
2024/3/28
编辑方法
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如 Photoshop、GIMP等)对图形图 像进行裁剪、调整大小、调整色彩 、添加文字等编辑操作。
特效处理
应用滤镜、图层样式等特效,增强 图像的视觉效果。
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方法,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处 理、数据分析等环节,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可处理大 量数据等优点。其中,计算机加工技术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2024/3/28
数据库技术
通过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存储、检索和处理 等操作。
数据挖掘技术
运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法,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有用 的信息和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__《信息的编程加工》_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信息的编程加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编程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使学生理解算法的概念,掌握算法的设计、选择及应用;◇让学生了解并体验程序设计的主要过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到程序设计的独特魅力。
◇激发学生对“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兴趣,为以后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设计分析学生分析学生是首次接触程序设计,算法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对学生要求不能过高,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理解会逐步加深,因此,教师应注意循序渐进,绝不可一蹴而就。
教学内容分析地位作用: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节信息加工概述后进行的学习,是对上一节的承接,主要通过对程序设计过程的体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知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
教学重点:感悟信息编程加工的整个过程,了解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用算法描述实际问题,用语言来实现算法。
教学媒体分析◇通过教材配套光盘中提供的Flash动画使学生加深对“冒泡算法”的理解。
◇通过学生对“100米决赛项目成绩排序程序”的运行,使学生能够大概了解某一段程序的作用。
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过程1、引入游戏,创设情境教师:在课的开始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我想请8位同学上来配合我一下来完成这个游戏,谁愿意上来?学生(活动):上来8位同学。
教师:请8位同学一字排开,我们开始我们的游戏。
我这里有8张卡片,上面标有数字,我给8位同学每人一张,哪位同学能够按8位同学手中拿的数字的大小,从小到大快速的给8位同学排个顺序.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提问1位):(按照数的从小到大说出顺序.)教师: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快就看出顺序来排列好,你们在排序的时候是不是都先找出最大数或最小数,再找出第二大的数或第二小的数?学生(回答):是的。
教师:那你们是怎么把最大数、最小数找出来的?学生:要比较。
11——12(上)《表格信息的加工》教学设针(王)
《表格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本节课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一年级(必修)第三章第二课内容,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根据需要统计和分析数据,并利用恰当的报表或图表等形式提炼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需求分析,借用表格信息加工工具(Excel软件)加工原始信息,为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并完美的表现出来。
(2)能够针对不同的信息需求从不同的角度采集和分析数据,通过选用适当的图表类型,发现有价值的规律以便进一步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学会表格数据的多元化加工。
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设置的情境,对研究主题进行分析,以任务为导向,明确信息需求,确定研究计划和方法。
(2)能利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主题进行探究,选择并采用合适的信息加工方式来组织和表达信息。
(3)能归纳出如何利用表格和图表等工具来加工信息的方法,并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整理、挖掘、提炼和分析数据的信息活动中,逻辑清析地表达意图,增强信息意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有着促进作用。
(2)激发主动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热情,积极地在社会活动中运用数据加工与分析的知识,培养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并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如何利用公式、图表等信息加工手段,对表格中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以恰当的呈现方式(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表达意图,在实践应用中归纳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难点:通过公式、函数的灵活应用,对在研究任务中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为图表的创建提供原始信息。
如何根据不同的需求,合理地选择数据,通过恰当的图表类型,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四、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一些基本操作,对一个具体的任务要求也基本能够根据自己的分析或小组协作找到解决的一般途径。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教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培养其信息素养”,因而我们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一些纯粹的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的加工》三篇
【导语】信息技术的应⽤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络和通讯技术,应⽤软件开发⼯具等。
计算机和互联普及以来,⼈们⽇益普遍地使⽤计算机来⽣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件、报刊、唱⽚、电影、电视节⽬、语⾳、图形、影像等)。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信息的加⼯——声⾳信息的加⼯》 ⼀、教材分析: 《声⾳信息的加⼯》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节第五⼩节。
声⾳信息的加⼯,是多媒体信息加⼯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前⾯的⽂本、数据和图⽚的加⼯,此部分学⽣⽐较陌⽣。
声⾳信息的加⼯能为后续的学习,如本章中视频制作中的配⾳,以及页制作中背景⾳乐的选择和处理都提供了技术⽀持。
声⾳信息作为必修课的新知识,它的学习对于第⼆学期《多媒体技术》这⼀选修模块的学习也有重要的意义,是选修模块学习必要的知识准备。
所以本节知识⽆论是在现阶段的学习中,还是在后续的学习中都是⾮常重要的。
《声⾳信息的加⼯》是⼀个实⽤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知识点,能提⾼学⽣⾳频信息的采集、加⼯的能⼒,培养学⽣动⼿能⼒、⾃主探究能⼒、创新能⼒。
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的合作能⼒。
⼆、学情分析: 学⽣前⾯已经完成了信息获取的学习,基本具备了在上根据主题搜集⽂字、图⽚、⾳乐等信息的基本能⼒。
从⽂本、数据和图⽚信息加⼯的教学情况来看,学⽣对信息加⼯的⽬的和需求分析已经基本掌握。
但学⽣的基础普遍不好,例如word和excel的使⽤基本不熟练,没有达到教材要求的基础,不过学⽣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很⾼的,尤其是到图⽚的加⼯时学⽣的学习兴趣⾼涨。
⽽本节课的内容⼜是⼀个学⽣喜欢的内容,应该利⽤好本节课内容继续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现在⼤多数学⽣都⽐较喜欢⾳乐,对MP3、MP4等都有⼀些了解,很多学⽣也拥有⾃⼰的MP3、MP4设备。
所以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学好没有什么问题。
但值得注意的是学⽣⽔平的差异较⼤,部分学⽣可能没有接触过MP3、MP4之类的东西,没有感性认识。
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探讨
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探讨教学设计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实践领域,并且作为知识形态要素的核心成分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加涅在其著名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对教学系统设计所下的定义是:“教学系统设计是对教学系统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在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范畴中,教学设计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对整个教育科学领域具有最大理论贡献的一个范畴。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简称为“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时代的新特点,以设计“问题”情景以及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环境协作进行探究、实践、思考、综合运用、问题解决等高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1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包含两层意义:一是通过创设教与学的系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社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另一层含义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其关键在于认知策略的掌握。
所谓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智力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
如何在学科教学设计中来促进个体的认知策略的习得呢?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成为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
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1.1需求分析学习需求,即学习期望与学习现状之间的差距,是确立教学目标的前提。
需求分析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需结合社会发展、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生自身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2教学目标分析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内容。
2.1《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教学设计
2.制作“12.9学生爱国运动”的小品剧本
3.制作“介绍你喜欢人物、书籍或电影”的电子手抄报
4.制作“武隆景点”的旅游攻略
要求:请从以上选题中,自选主题,根据《活动手册》P12示例,填写下列信息需求清单。
自选主题:
信息需求内容大纲
成果目标
所需工具
教师点评:思维越发散,思考越全面,获取的信息越多。
【信息社会责任】
培养合法获取信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信息源的多样性、可靠性、可行性等特点确定信息来源。
教学难点:如何围绕主题,分析需求,选择有效、恰当的途径获取信息。
四、教法学法
【教法】
依据:让学生具备敏感的信息意识,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主动寻求恰当的方式处理信息
教法:自主探究教学法
心理特征: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三、教学目标(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
能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主题,并能围绕主题,主动寻求恰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计算思维】
能够围绕主题,通过分析不同信息源的多样性、可靠性和可行性,进而确定信息来源。
【数字化学习与创学法】
依据:依据信息技术理论性、工具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征,设计活动情景,注重学生在项目中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提问设疑,引入新课:
提问:学校将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 青春礼赞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纪念“十二.九”学生爱国运动84周年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大家会如何组织本班同学参与活动呢?
《2.1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说课稿
一、教材
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的获取与加工》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快乐导航】首先请同学观看地视频《济宁宣传片》请同学谈谈观后感,引导学生对信息收集的兴趣,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马上要周末了,为了放松下心情,父母要带你去旅游,但是时间有限,不能去远地方, 所以选择济宁周边游.我们的家乡济宁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被称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又有江北小苏州之称。
请你收集相关资料,设计一份周末旅游计划. 在做计划之前,你首先要考虑是天气情况.那么我们怎么收集天气信息呢?【教师活动】当你们接到这个研究任务时,是不是要围绕这一主题收集相关信息。
请同学们谈你们过去是怎样获得与信息。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讨论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自己以往获得信息的经验,为即将要学习的获得信息的规范过程和方法做铺垫。
【教师总结】我们在进行研究时需要获得很多课本没有的相关知识,比如我们在做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时候,就需要去获取大量的有关研究课题方面的资料和信息,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去获取,如何才能有效的获取需要的信息,一般需要经历下面的几个过程:【探究学习获取新知】一、信息需求的分析【教师活动】教师利用前面所提到的“周末旅游计划”活动为例,介绍学生如何根据主题,分析问题,确定信息需求的过程:(1)对信息需求进行分析。
(2)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3)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采集的信息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阅读教材,了解信息需求的过程,并通过填写信息需求清单,感受分析信息需求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确定信息需求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确定信息需求的能力。
【教师点拨】分析信息需求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四个要素:1.信息的对象差异信息的对象差异是指同样的信息对不同人的价值和意义不一样。
人们往往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获取信息。
2.信息的时间要求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信息在哪个时间范围内生效。
3.信息的地域范围信息的地域范围是指信息发生的地点及适用的范围。
沪科版信息技术必修3.1.1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教学设计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首先,介绍信息加工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信息加工的定义和作用。
2.其次,详细讲解信息加工的基本流程,包括信息的采集、整理、存储、传输和展示。
3.接着,重点阐述需求确定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需求分析。
4.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讲解需求确定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4.组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信息加工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注重信息加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尊重知识产权,遵循道德规范,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4.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倾听、沟通、表达,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如何有效沟通、分配任务和整合资源。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的信息加工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的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动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
1.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将通过一个生动的实例来导入新课。例如,我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关于环保宣传视频的制作过程,包括前期的资料收集、中期的剪辑制作和后期的发布传播。通过这个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信息加工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我会提出问题:“在制作这个视频的过程中,如何确定我们需要哪些信息?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
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教 学设计 是课堂教学活动 的蓝 图 , 规定 了教学 的方 向和基本进 程 , 是课 堂教学 活动开 展 的主要依据 ,
回答 : “ 因为弱势者更能激起人们 的同情 。 ”浮于表
面, 还可 深挖 , 笔 者再次追 问 : “ 为 什么 ? ” 这时学 生 的思维很 自然地 被教师激发 , 碰撞 出“ 弱 势者更 接
[ 2 ] 程 继伍. 善待语 文 [ M] . 北京 : 中国书籍 出
版社 。 2 0 1 2 .
[ 3 ] 哈 里斯. 不再约会 [ M] . 叶婵 芬 , 译. 北京 :
中央编译 出版社 , 2 0 0 9 .
笔者在“ 约会模式 ” 教学 的最后 环节中设计名为 “ 余
该论 文系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教 师教育研 究中心 资助成果 。
参考文献 :
约会双方 炙热 的情 感深处 “ 留白” , 让他们 想着 、 念
[ 1 ]于漪. 我和语 文教 学[ M] . 北京 : 人 民教 育
出版 社 , 2 0 0 3 .
着、 回味着 、 期待 着 。 l 3 ] 一篇 优 秀 的文 学作 品 , 同样 不可能是一次 阅读 的终结 , 它必定存 在着很大 的张 力空 间 , 存在着很 多意义 的未定 点 。 正 如作 家王蒙 所说 : “ 没有精神上 的 自由驰 骋就没有文学 。 ”所 以
学习行为的动力倾 向 , 是学生 内在的学习需求 , 学生
学 习的 自觉性 和积极 性是学 习动机 的外 在表现 。
所以, 激发学 生 的学 习动机 , 使他 们具有 一种奔 向
某个 目标 的动力 , 这是学生顺利进入 学习状态 的前
提。
信息加工机制和过程如 图 1 所示 。 [ 2 3
《数据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
学生借助教材和以往的经验继续 探索学习, 生成图 学习 表的基本方法, 分 析本/组的得分 隋 教师巡视指导a 』 、 况,
设计意图: 学生利用资料探索学习 , 通过自 身努力、 同学间 协作、 教师指导, 完
tg 4 cntua 信息技术课 o a @ ha dc I u o ii . e
数据信息的加
躲 教学内容分析 本 节 课 选 自 龙江 省编 高中信 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 体 验数据 标: 加工的基本过程 , 体会数据信 息加工的
思想和价值。
级 的平均分 、 秀率、 项得 分的比较 优 各
成与应用。
认 为应该对表格做哪些调整和修 饰? 学 生说 出各 自的想 法 : 标题 居 中、 改 变 文 字 大小 、 变 行 高 、 改 添加 表 格
边 框…… 师: 了 除 数据表格 ,xe 有更形象 Ecl 还
辔 教学难点
学情分 析 数据的分析 与利用。
高 一 年 级 的学 生 已经 学 习了信 息及 信 息技术 的基 础知 识 , 握 了信 掌 息 获 取 和 文 本 加 工 的基 本 方 法 。 对 E cl 件 , 分 学 生 在初 中已学 习 x e软 部 过数 值计 算 、 序 、 选 、 排 筛 生成 图表 等 基 本操 作 , 由于学 生 多是 在初 一时 但 学习的, 内容遗 忘较 多, 需要 温故 而知 新; 另一 部分 学 生没有 接触 过E cl x e, 但 曾使 用过Wod 可以利用软 件 间的 r, 相通 性引导其利用菜单和资 源进行 探 究学 习。
学 生进 一 步 分 析 数 据 加 工 的目 的: 析 比较各 小组 的得 分情 况、 分 找出 本组失分最 多的项 目 确定 以后 的努力 , 方 向……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例子,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目标应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核心素养展开。
其中,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和信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
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1.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获取所需的信息;2. 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和整合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处理和组织信息;3. 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使其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我们需要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我们可以选取以下内容进行教学:1.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知识: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介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基本概念和功能;2. 网络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讲解网络通信协议、网络安全等内容;3. 数据库基础知识: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讲解SQL语言、数据库设计等内容;4. 多媒体与图形图像处理: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讲解图形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5. 程序设计与编程基础: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编程语言,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探究。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和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 实验与操作:提供计算机实验环境,让学生亲自操作、实践,提高他们的技术操作能力;4.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5. 群体评价:采用同学互评、小组互评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融合了现代的教学理念、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和信息化的评价手段,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原则,代表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方向,其实践模式具有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复制迁移的可能。
在本节,我们将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过程予以讨论。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基于资源、基于合作、基于研究、基于问题的教学与学习,因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使学习者在意义丰富的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
通过对多种信息化教学实践模式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优化的学习情境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活动的参与需要一定情境的支持,通过信息技术的作用,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情境。
教师要选择和组合各种信息技术创设“一个学习者可以互相合作和支持的地方,在那里他们使用许多工具和信息资源参与问题解决的活动,实现学习目标”(Wilson,1995),而不是创设一个学习只能单独孤立进行,不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的场所”。
例如,可以将信息技术整合到物理的学习环境,作为学习环境综合体系中的一部分,以支持新理念下的教学。
让学生的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况下学习,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二)基于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开放的学习资源,也为有效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等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信息化学习资源是信息化教学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因而有关信息化学习资源的提供与设计,也是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
(三)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进行学习时,学习者的自主性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包括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等。
表格信息加工教学设计
表格信息加工教学设计表格信息加工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表格信息加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表格作为信息数据的一种呈现、处理方式被广泛运用,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
特别是它和后续将要学习的数据库技术的共通之处,更使得其成为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和阶梯。
本节内容试图通过表格来组织数据,将相关信息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并以合适的表格数据、图表类型以及相关文字说明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去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的表达统计结果,以便使表达的意图更加充分、生动和科学。
教师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实际,没有取用教材中的实例,而是通过Excel 建立表格处理本班学生成绩统计表,再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建立图表,让学生逐步理解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过程,但是由于课时原因所限,本节课只讲授前一部分内容,建立图表部分留待下节课再学习。
三、学情分析新课标注重的是对学生利用工具表达意图的培养,它要求“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
本节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计算机操作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面临即将到来的学业水平测试,课时紧、任务重,而教材偏于理论描述对考纲的针对性却不强。
因此考虑到学生实际和课标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试图尽可能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兼顾到考纲要求。
四、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明确任务需求,以建立适当的表格掌握表格中数据计算的基本操作与方法掌握对表格进行美化的基本方法掌握利用公式、函数对表格中数据进行挖掘、提炼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建立成绩表,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报告,体会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过程。
加涅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的选择
01
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 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 案例分析等。
教学媒体
02
03
学习环境
选择适当的多媒体资源,如PPT、 视频、音频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 包括课堂氛围、学习资源和学习 支持等。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加涅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目录
• 加涅信息加工教学模式概述 • 信息加工过程 • 学习阶段与学习结果 • 教学设计 • 加涅信息加工教学模式的应用 • 加涅信息加工教学模式的挑战与
未来发展
01
加涅信息加工教学模式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加涅信息加工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信 息加工理论的教学设计方法,旨在帮 助学生有效地获取、存储、处理和应 用信息。
认知策略学习
总结词
管理和调节自身认知过程的能力
详细描述
认知策略学习是指学习者管理和调节自身认知过程的能力。学习者需要学会规划学习任 务、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监控学习进程。认知策略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思
维能力。
动作技能学习
总结词
掌握操作程序和肢体协调的能力
详细描述
动作技能学习是指学习者掌握操作程序和肢 体协调的能力。学习者需要学会操作工具、 机器或身体动作的技能,如打字、驾驶和体 操等。动作技能学习要求学习者不断练习和
调整,以达到准确性和流畅性。
04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的确定
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要求, 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的 针对性和有效性。
目标分类
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 作技能三个领域,确保学生在知 识、情感和技能方面都得到发展。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加涅(R. M. Gagne)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是当代学习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该理论将学习过程看作是对信息的接受、加工和储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一系列认知活动,对外部环境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形成新的知识和技能。
基于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优化的信息加工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程序,以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
教师需要明确学习者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为后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
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学习者认知水平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并注意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
学习者特征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
教师需要对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进行全面分析,以便为后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程序提供参考。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特征分析的结果,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
例如,采用问题解决法、发现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程序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教师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促进学习者的信息加工过程。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情境、呈现问题、提供资源、引导探究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实践和探索的机会,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评价和反馈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问题。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教师通过应用这一理论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学习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上海科教出版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理解信息加工的含义与重要性,了解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B:了解人工加工与计算机加工的各自的特点。
能够根据任务和需求、信息阅读对象,确定加工方法
2、过程与方法:
A: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归纳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与目的。
B:能选择适当的信息加工方法及工具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与价值观:
A:通过体验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激发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B:能认识到信息加工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C:能养成制订作品整体规划,按计划、按步骤地完成信息加工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识信息加工前进行需求分析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如何辩证地认识需求分析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探究、小组协作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导入: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了从因特网中获取信息,当我们要有效的利用获取的信息时,必须对信息进行加工,大家把书翻到第31页,看一下导学的这则案例,引出信息的加工。
学生活动:阅读案例并思考各个小组根据不同任务选择的信息表达和交流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教师活动:归纳并用课件展示
1、信息加工的定义: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展示2、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加工?
①、避免真假混杂
(举例:《吕氏春秋》“丁氏穿井得一人” 宋朝的一位丁氏,家里没有井,常到外面去担水,他又经常在外居住,便请人到他家钻井,他告诉别人说:“我钻一口井就是获得一个劳动力。
”
有听说的又传给别人说:“丁氏钻井得到一个人。
”本国的人就这样道听途说传着,被宋朝的国君知道了,国君便派人向丁氏询问这件事。
丁氏对询问的人说:“是一口井使我减少了一个人的工作量,并非从井中挖出一个人)
②、有效地使用
③、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青少年吸烟危害的表)
3、信息的人工加工和计算机加工的特点及区别
假如我们班要进行班干部选举,那么请同学们讲讲,这是个怎样的流程,特别是统计票数时,你会怎么统计,要使用到什么工具?
学生活动:学生讲述流程及工具(一人唱票,另一人在黑板画“正”统计票数),教师讲述人工加工信息的特点。
教师活动:如果我们是在电脑教室通过网络投票呢?那么如何统计?与人工统计比较优劣。
学生活动:思考并交流回答计算机加工信息的一般过程及与人工加工比较之优势。
教师活动:我们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前还需要做些什么工作?课件展示:
4、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
①分析已有信息
②制订信息加工的初步打算
Ⅰ.读者(目标受众)
Ⅱ.交流方式
Ⅲ.作品形式
Ⅳ需加工的信息与加工方式打算
教师活动:阅读P32至P34内容并完成第二章信息获取主题探究活动“追
踪野生华南虎真假之迷”小组汇报交流的信息加工的.需求分析。
将各小组上次活动中获取的信息素材包分发到相应组学生所在机器上;
同时将活动所用的两个任务学习表单同步分发到每位学生机。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分组讨论,思考并完成小组的需求分析任务。
各小组组长负责分配组内任务并记录组员参与情况。
完成后各小组提交作业到教师机。
教师活动:展示各小组作业并开展互评及点评。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评论及认真聆听他人评论。
教师活动:课堂小结
点评:
本课是信息加工与表达的第一课,该课的教学对后续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案作者十分明确这一地位,在本课开头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信息加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较自然地引入信息加工的需求这一主题。
同时,教学中采用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分组学习方式,设计活动有趣,教材资源应用合理,有得于学生学习。
如果能在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时,适当引入信息的简单分类,并提出信息加工方法的多样性,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