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辨治思路与方法(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疑难病之难不外两个方面:一是辨证难,许多疑 难病证病因错综,证情复杂,使医者不易理出头绪或 抓不住主要矛盾,思想犹豫徘徊,终难取效;二是治 疗难,医者搜寻方药,竟无一对症者,临时拼凑,心 中无数,终无显效。 当此之时,不必贪多图快,要认真辨析患者的每 一个症状,运用中医理论,努力探求其产生原因,准 确判断其病位,抓住主要矛盾,分析各种症状的内在 联系,务求找出症结所在,百思而力求其解,尽量使 辨证精细入微,准确无误,避免一丝一毫差错,则有 些疑难病的疗效是可以提高的。不少疑难病治疗乏效, 是由于辨证粗疏草率。
1.启思路活血化瘀(1)
㈠、中医学早就有“久病多瘀”之说 病久入深,营卫为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 初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 久病顽疾,多有瘀血阻滞之势。 久病血瘀,瘀生怪病。 血气不和,百病变化而生。 人之一身不离乎气血,凡病经多日治疗不愈,须 当为之调血。
1.启思路活血化瘀(2)
(二)、活血化瘀的依据: 皮肤极度或持久瘙痒者,如牛皮癣、瘾疹及其它顽癣 等皮肤病。但欲漱水而不欲咽者。 病情日久见面色晦暗或紫黑者;眼眶青黑者。 耳轮焦枯色黑者;耳垂有折痕者;耳轮脏腑相应部位网状 微血管怒张呈蟹爪纹或旱环状皱壁者。 爪甲青紫甚则爪甲枯黑,其或脱落,或见指趾未端肥大, 或见甲翻(匙状甲)干裂疼痛等变化者。 久痛或痛点不移,或久病顽疾而病情变化不大者,均可视 为有程度不同的瘀血存在。 口唇青紫或色黑;舌上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曲张或怒张、 瘀紫、瘀点;脉涩等症者。
4.疑难久病须扶正( 2)
(二)、正虚者,以气血阴阳虚损最为多见 。 其临床表现虽各不相同,然其常见虚证症 状有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委靡,身疲乏力, 少气懒言,心悸气短,形寒肢冷,大便滑脱, 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脉虚弱或沉迟无力等等。
4.疑难久病须扶正( 3)
(三)、邪实者,以瘀血、痰湿、寒凝、湿热多见。 期临床表现除虚证表现外,又可兼见其他证 候。如中风病,除兼偏瘫、麻木、语言謇涩、功 能障碍、舌歪神迷、脉涩等症状外,常见患者纳 差、肢体萎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 等症,表现为气虚血瘀的症状。
3. 顽病痼疾施虫剂(4)
(四)、应用虫类药的注意事项: 切勿滥用。 结合辩证,配伍使用。由于虫类药多性燥而力猛,不 少药有毒,祛邪虽有力,而伤正亦不容忽视,故必须适 当配合扶正养阴之品,如补气之党参、白术,养阴补血 之当归、生地、麦冬之类,以纠其偏性和烈性。 虫类药多有一定毒性,有些毒力甚强,故应用时多要 依法炮制。且用法上一般去头足,不宜用煎剂,多研末 冲服或装入胶囊吞服。 用量上应严格掌握,一般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加大剂 量,不要图速图快而猛浪从事。
(二)、常用的虫类药: 如全蝎、蜈蚣、僵蚕、地龙、水蛭、虻虫、 蝉蜕、白花蛇、乌梢蛇、蟾酥、斑蟊、蛰虫、 蜣螂、穿山甲、蛴螬、蝼蛄、蟋蟀等。
3. 顽病痼疾施虫剂(3)
(三)、虫类药的应用: 治疗顽痹、坐骨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中风偏瘫、颜面神经麻痹、脑外伤后遗症、癫 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骨髓炎、肿瘤、 慢性活动性肝炎、百日咳、 荨麻疹、肾小球 疾病、高脂血症、心绞痛、高热惊厥等疾病时, 若根据辩证佐以虫类之药,可获良效。
3.病机相反
有的疑难病,虽为同一病人,却表现出相反的 病机,如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寒里热、表 热里寒,虚实并见、表虚里实、上实下虚、阴 阳两虚等等,给辨证带来困难。
4.数病相合
有些老年病人,一身同患多种病,如高血压与 冠心病同患,糖尿病与风湿病相兼,肝炎、胆 囊炎、胆石症并存,若再加之素体阴阳气血痰 湿瘀血偏盛偏衰及相互并见,不仅在错综复杂 的病因病机中难以理出头绪,而且治疗时易造 成顾此失彼,或过于想兼顾全面而处方杂乱无 章,面面俱到,反而影响疗效。
1.启思路活血化瘀(3)
(三)、与瘀血有关或以瘀血多见的病证: 各种顽固性头痛、积聚、癥瘕、肿胀、胁 痛、厥证、痹症、痉证、顽固性失眠、癫痫、 狂证、喘证、胸痹、中风、消渴、久热不退、 夜游症、脱发、黄褐斑等等。以上所列病证中, 当然并非皆属瘀血证,而是在其病程中有些可 按瘀血辨治。
1.启思路活血化瘀(4)
疑难病的特点
病机复杂
诊断不易 扎实深厚的 中医基础理论 知识 正确的 思路与方法
治疗更难
1.前车之鉴认真总结
5.觅寻秘方出奇制胜 6.广开思路中西汇参 7.汇集众长协同作战 8.持久战略守方徐图
2.辨证求精求深求细
3.筛方选药知药善任 4.创立新论另辟蹊径
1.前车之鉴认真总结(1)
很多患者由于久病乏效,曾辗转求医于各 大医院,或遍求名医,广搜良方,其中不乏具 有真才实学及真知灼见的良医高手,或辨证精 确、用药精当的疗法方药,然而终以疗效不佳 或以失败告终。其病虽未愈,而前车之鉴却很 宝贵。前医走过的道路,所用辨证思路和治则 方药,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和参考。
4.创立新论另辟蹊径
现代仍有许多难治病苦无良法,如艾滋病、各 种肿瘤等病,即使辨证准确,用药精良,疗效 仍然不佳,当此之时,更应创立新法,组新方 找新药,才能有所作为。 近年来在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活血化瘀、祛 痰补脾、滋阴补肾等理论治法方面都不断有新 理论新学说产生,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医的进 步,也使疑难病证的防治出现了新的曙光。
2.祛痰浊可愈怪疾(1)
(一)、中医所说的痰,有广义、狭义之分。 狭义的痰,咯吐而出,或黄或白,有形质可见, 一般称之为有形之痰。 广义的痰,是指机体气机郁滞,气不化液,津 液凝聚,或阳气衰微,无力蒸化敷布津液,或 由于火热煎熬,瘀血阻滞、湿浊壅塞而生,或 淫秽浊之气积聚,从而阻滞清窍、脉络,由于 其乃病理变化而生,外无形征可察,故其“变 幻百端” ,故有“百病皆由痰做崇”。
6.广开思路中西汇参(2)
值得注意的是: 临床辨证用药,虽可参考西医检查结果, 但切勿受其束缚,应掌握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的原则,突出中医特色方不致误。 不少医者一旦经检查证实患有病毒感染者, 动辄大剂量找寻应用中药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 物如大青叶、板蓝根、贯众、蚤休等等,以求 达到速效以及有效浓度,实践证明,这种失于 辨证的方法不完全可取。
1.前车之鉴认真总结(2)
当接诊一名疑难病患者后,首先应认真了解前 医辨证思想、治法方药、治疗反应和结果,努 力从中寻找失败原因或疗效不佳的教训,力求 有所发现,以免重蹈覆辙。若有一丝一点可用 之理、可效之法、可用之药,均当吸取其合理 部分,这对于提高辨治疑难病证的疗效是非常 重要的。
2.辨证求精求深求细
3.筛方选药知药善任(2)
熟能生巧,治疗疑难病,首先要练好基本 功,对常用的方剂和药物的性能作用、药力强 弱要有纯熟深刻的认识,做到知药如知子,用 药如用兵。 在选方用药上应提倡优选法,一药多用, 比如补气之高丽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 黄芪、白术、甘草等,它们的药力强弱,性质 温平,谁更切合病情,用多少剂量为最佳,用 何种煎法、服法最好,这都是需要认真下一番 功夫研究摸索的,其中奥妙尤需深究。
疑难病辨治思路与方法
张学文 教授 陕西中医学院
疑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
1.病因交错
疑难病从发病学角度讲,属于单一病因者较少, 大多是由综合因素作用而成的。如六淫中数淫 同侵,痰饮瘀血水湿并见,或兼正虚,或夹情 志所伤,或有饮食劳倦因素,或误辨误治,或 新病引发宿疾,不一而足。
2.病情多变
疑难病中的不少疾病由于病因交错,医者辨证 不清,用药不当或病情漫长,故而病情多变。 寒化为热,热证变寒,先实而后虚,瘀久夹痰, 热盛成毒,医者当循蛛丝而细审,方不致误。
4.疑难久病须扶正(1)
(一)、疑难久病多正虚邪实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入以后,由 于自身不能抗邪外出,邪气留恋,正虚邪恋, 致成慢性病况,病程迁延,缠绵难愈,正气渐 耗;加之调养失当、治疗失误等原因,日久形 成正虚邪盛正邪胶着的复杂局面。 如胸痹、不寐、中风、眩晕、消渴、虚劳、 阳痿、鼓胀等病证,大多以虚证为主或虚实夹 杂。
5.觅寻秘方出奇制胜
有的疑难病,至今仍无理想方药,然而民间流传的一 些秘方、单方、偏方,有时却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俗话所说“单方一味,气死名医”,并不是没有道理。 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医药的创造者,他们 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与疾病斗争中所创造积累的医药 经验来自实践,其实可究,具有力专效功的特点,值 得认真地发掘和研究。有些病用传统理论方药疗效不 佳,而往往一个简单的秘方却可药到病除。 近年来出版了不少《秘方大全》之类的书,收载秘方、 验方颇丰,其中不乏疗效特佳之方和出奇制胜之法, 关键在我们去实践和推广。当临床上遇到一些疑难病, 用尽常法无取胜之望时,可以在秘方、单方、验方中 去寻觅一线之光,对此绝不可忽视。
6.广开思路中西汇参(1)
可借助现代科学仪器进行检查: 如B超、CT、磁共振以及各种化验检查 等等,一般可以得到正确的西医诊断,而这些 检查、化验和诊断对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确 度和水平,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如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两对半”检查对 于判断中药治疗效果,癌瘤的病理切片检查对 指导中医辨病用药等,很有参考价值。 难于检出阳性体征者或虽经多方检查仍然诊断 不清者,应大胆辨治。
8.持久战略守方徐图
疑难病病程长,病情一般变化不大,诊断不难, 但久治不愈 辨证准确,用药无误,则要有打持久战的思 想准备,守方徐图。
疑难病常用治法
Leabharlann Baidu
1.启思路活血化瘀 2.祛痰浊可愈怪疾 3. 顽病痼疾施虫剂 4.疑难久病须扶正 5.益中焦疑难可解 6.通二便可释疑难 7.治疑难莫忘解毒 8.补肾活血疑难寻
2.祛痰浊可愈怪疾(2)
(二)、治无形之痰当配活血化瘀之药 既要选用白芥子、南星、全蝎、僵蚕等化 痰剔邪之品,又要配用川牛膝、桃仁、红花、 当归、路路通、穿山甲等活血通络之品。
3. 顽病痼疾施虫剂(1)
(一)、虫类药的特点: 有毒,性燥烈 其药力迅猛善人络搜邪、化瘀止痛,可起沉疴 痼疾。
3. 顽病痼疾施虫剂(2)
3.筛方选药知药善任(1)
在疑难病的治疗中,因选方不当、用药不准或 组方不严、剂量失调等原因引起疗效不佳者不 在少数。 中药和方剂太多,很多医者对某些方药仍然认 识不够深刻,或仅停于书本知识,或限于个人 体会,在疑难病的选药组方上,往往所选的并 非最佳方剂、最对症药物或最佳剂量,因而疗 效不理想。
(四)、活血化瘀药药力的强弱峻缓: 第一类为性质平和的养血化瘀药,如丹参、山 楂、当归、川牛膝、丹皮、赤芍、益母草、泽 兰等; 第二类为活血祛瘀之力较强者,如桃仁、红花、 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等; 第三类为药力峻猛的破血消癥药,如水蛭、虻 虫、 虫等。
举例说明
丹参、生山楂、川牛膝等药物,活血化瘀之力可靠, 药力平和,常服久服而不伤正气,可广泛应用于各种 瘀血之证,用量也可稍大些; 三棱、莪术祛瘀又兼止痛之功,前人认为其药力峻猛 破血,实则不然,其活血止痛之功甚好,尤其对胃脘 痛(如慢性胃炎)、胸胁诸痛有较好的疗效; 水蛭破血消癥之力较猛,有人多畏其力峻而不敢用, 现在临床常把它研末冲服或水煎服,治疗瘀血阻滞之 脑出血和一些血栓性疾患等收效甚好,未见明显副作 用。
6.广开思路中西汇参(3)
另外,中西医汇参还体现在对中药、方剂的现 代研究成果的充分利用上。如人参、黄芪可提 高机体免疫力,川芎嗪可扩张心脑血管;六味 地黄丸具有护肝,降血脂,防癌功效;丹参及 其制剂可降低心急耗氧量,降血脂等等。
7.汇集众长协同作战
疑难病往往病机复杂,互相交错,加之治疗过程 中的某些偏差和失误,使病情淹滞难解。 在临床中,许多医家多偏重于用传统丸剂为主加减化 裁,以一法一方治疗复杂病证,有时不免力不从心。 治疗疑难病应取各种中医疗法之长,协同作战, 如内治外治结合,针灸药物并举,气功按摩皆可为病 者所用,只要能互相配合,发挥协同作用者,均可一 试。 当然,各种疗法应有主有从,而不是盲目应用, 一切皆视病情之需要而定,似这样从各个角度去分解 病邪,往往可使疑难病证之治疗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1.启思路活血化瘀(1)
㈠、中医学早就有“久病多瘀”之说 病久入深,营卫为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 初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 久病顽疾,多有瘀血阻滞之势。 久病血瘀,瘀生怪病。 血气不和,百病变化而生。 人之一身不离乎气血,凡病经多日治疗不愈,须 当为之调血。
1.启思路活血化瘀(2)
(二)、活血化瘀的依据: 皮肤极度或持久瘙痒者,如牛皮癣、瘾疹及其它顽癣 等皮肤病。但欲漱水而不欲咽者。 病情日久见面色晦暗或紫黑者;眼眶青黑者。 耳轮焦枯色黑者;耳垂有折痕者;耳轮脏腑相应部位网状 微血管怒张呈蟹爪纹或旱环状皱壁者。 爪甲青紫甚则爪甲枯黑,其或脱落,或见指趾未端肥大, 或见甲翻(匙状甲)干裂疼痛等变化者。 久痛或痛点不移,或久病顽疾而病情变化不大者,均可视 为有程度不同的瘀血存在。 口唇青紫或色黑;舌上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曲张或怒张、 瘀紫、瘀点;脉涩等症者。
4.疑难久病须扶正( 2)
(二)、正虚者,以气血阴阳虚损最为多见 。 其临床表现虽各不相同,然其常见虚证症 状有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委靡,身疲乏力, 少气懒言,心悸气短,形寒肢冷,大便滑脱, 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脉虚弱或沉迟无力等等。
4.疑难久病须扶正( 3)
(三)、邪实者,以瘀血、痰湿、寒凝、湿热多见。 期临床表现除虚证表现外,又可兼见其他证 候。如中风病,除兼偏瘫、麻木、语言謇涩、功 能障碍、舌歪神迷、脉涩等症状外,常见患者纳 差、肢体萎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 等症,表现为气虚血瘀的症状。
3. 顽病痼疾施虫剂(4)
(四)、应用虫类药的注意事项: 切勿滥用。 结合辩证,配伍使用。由于虫类药多性燥而力猛,不 少药有毒,祛邪虽有力,而伤正亦不容忽视,故必须适 当配合扶正养阴之品,如补气之党参、白术,养阴补血 之当归、生地、麦冬之类,以纠其偏性和烈性。 虫类药多有一定毒性,有些毒力甚强,故应用时多要 依法炮制。且用法上一般去头足,不宜用煎剂,多研末 冲服或装入胶囊吞服。 用量上应严格掌握,一般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加大剂 量,不要图速图快而猛浪从事。
(二)、常用的虫类药: 如全蝎、蜈蚣、僵蚕、地龙、水蛭、虻虫、 蝉蜕、白花蛇、乌梢蛇、蟾酥、斑蟊、蛰虫、 蜣螂、穿山甲、蛴螬、蝼蛄、蟋蟀等。
3. 顽病痼疾施虫剂(3)
(三)、虫类药的应用: 治疗顽痹、坐骨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中风偏瘫、颜面神经麻痹、脑外伤后遗症、癫 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骨髓炎、肿瘤、 慢性活动性肝炎、百日咳、 荨麻疹、肾小球 疾病、高脂血症、心绞痛、高热惊厥等疾病时, 若根据辩证佐以虫类之药,可获良效。
3.病机相反
有的疑难病,虽为同一病人,却表现出相反的 病机,如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寒里热、表 热里寒,虚实并见、表虚里实、上实下虚、阴 阳两虚等等,给辨证带来困难。
4.数病相合
有些老年病人,一身同患多种病,如高血压与 冠心病同患,糖尿病与风湿病相兼,肝炎、胆 囊炎、胆石症并存,若再加之素体阴阳气血痰 湿瘀血偏盛偏衰及相互并见,不仅在错综复杂 的病因病机中难以理出头绪,而且治疗时易造 成顾此失彼,或过于想兼顾全面而处方杂乱无 章,面面俱到,反而影响疗效。
1.启思路活血化瘀(3)
(三)、与瘀血有关或以瘀血多见的病证: 各种顽固性头痛、积聚、癥瘕、肿胀、胁 痛、厥证、痹症、痉证、顽固性失眠、癫痫、 狂证、喘证、胸痹、中风、消渴、久热不退、 夜游症、脱发、黄褐斑等等。以上所列病证中, 当然并非皆属瘀血证,而是在其病程中有些可 按瘀血辨治。
1.启思路活血化瘀(4)
疑难病的特点
病机复杂
诊断不易 扎实深厚的 中医基础理论 知识 正确的 思路与方法
治疗更难
1.前车之鉴认真总结
5.觅寻秘方出奇制胜 6.广开思路中西汇参 7.汇集众长协同作战 8.持久战略守方徐图
2.辨证求精求深求细
3.筛方选药知药善任 4.创立新论另辟蹊径
1.前车之鉴认真总结(1)
很多患者由于久病乏效,曾辗转求医于各 大医院,或遍求名医,广搜良方,其中不乏具 有真才实学及真知灼见的良医高手,或辨证精 确、用药精当的疗法方药,然而终以疗效不佳 或以失败告终。其病虽未愈,而前车之鉴却很 宝贵。前医走过的道路,所用辨证思路和治则 方药,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和参考。
4.创立新论另辟蹊径
现代仍有许多难治病苦无良法,如艾滋病、各 种肿瘤等病,即使辨证准确,用药精良,疗效 仍然不佳,当此之时,更应创立新法,组新方 找新药,才能有所作为。 近年来在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活血化瘀、祛 痰补脾、滋阴补肾等理论治法方面都不断有新 理论新学说产生,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医的进 步,也使疑难病证的防治出现了新的曙光。
2.祛痰浊可愈怪疾(1)
(一)、中医所说的痰,有广义、狭义之分。 狭义的痰,咯吐而出,或黄或白,有形质可见, 一般称之为有形之痰。 广义的痰,是指机体气机郁滞,气不化液,津 液凝聚,或阳气衰微,无力蒸化敷布津液,或 由于火热煎熬,瘀血阻滞、湿浊壅塞而生,或 淫秽浊之气积聚,从而阻滞清窍、脉络,由于 其乃病理变化而生,外无形征可察,故其“变 幻百端” ,故有“百病皆由痰做崇”。
6.广开思路中西汇参(2)
值得注意的是: 临床辨证用药,虽可参考西医检查结果, 但切勿受其束缚,应掌握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的原则,突出中医特色方不致误。 不少医者一旦经检查证实患有病毒感染者, 动辄大剂量找寻应用中药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 物如大青叶、板蓝根、贯众、蚤休等等,以求 达到速效以及有效浓度,实践证明,这种失于 辨证的方法不完全可取。
1.前车之鉴认真总结(2)
当接诊一名疑难病患者后,首先应认真了解前 医辨证思想、治法方药、治疗反应和结果,努 力从中寻找失败原因或疗效不佳的教训,力求 有所发现,以免重蹈覆辙。若有一丝一点可用 之理、可效之法、可用之药,均当吸取其合理 部分,这对于提高辨治疑难病证的疗效是非常 重要的。
2.辨证求精求深求细
3.筛方选药知药善任(2)
熟能生巧,治疗疑难病,首先要练好基本 功,对常用的方剂和药物的性能作用、药力强 弱要有纯熟深刻的认识,做到知药如知子,用 药如用兵。 在选方用药上应提倡优选法,一药多用, 比如补气之高丽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 黄芪、白术、甘草等,它们的药力强弱,性质 温平,谁更切合病情,用多少剂量为最佳,用 何种煎法、服法最好,这都是需要认真下一番 功夫研究摸索的,其中奥妙尤需深究。
疑难病辨治思路与方法
张学文 教授 陕西中医学院
疑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
1.病因交错
疑难病从发病学角度讲,属于单一病因者较少, 大多是由综合因素作用而成的。如六淫中数淫 同侵,痰饮瘀血水湿并见,或兼正虚,或夹情 志所伤,或有饮食劳倦因素,或误辨误治,或 新病引发宿疾,不一而足。
2.病情多变
疑难病中的不少疾病由于病因交错,医者辨证 不清,用药不当或病情漫长,故而病情多变。 寒化为热,热证变寒,先实而后虚,瘀久夹痰, 热盛成毒,医者当循蛛丝而细审,方不致误。
4.疑难久病须扶正(1)
(一)、疑难久病多正虚邪实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入以后,由 于自身不能抗邪外出,邪气留恋,正虚邪恋, 致成慢性病况,病程迁延,缠绵难愈,正气渐 耗;加之调养失当、治疗失误等原因,日久形 成正虚邪盛正邪胶着的复杂局面。 如胸痹、不寐、中风、眩晕、消渴、虚劳、 阳痿、鼓胀等病证,大多以虚证为主或虚实夹 杂。
5.觅寻秘方出奇制胜
有的疑难病,至今仍无理想方药,然而民间流传的一 些秘方、单方、偏方,有时却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俗话所说“单方一味,气死名医”,并不是没有道理。 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医药的创造者,他们 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与疾病斗争中所创造积累的医药 经验来自实践,其实可究,具有力专效功的特点,值 得认真地发掘和研究。有些病用传统理论方药疗效不 佳,而往往一个简单的秘方却可药到病除。 近年来出版了不少《秘方大全》之类的书,收载秘方、 验方颇丰,其中不乏疗效特佳之方和出奇制胜之法, 关键在我们去实践和推广。当临床上遇到一些疑难病, 用尽常法无取胜之望时,可以在秘方、单方、验方中 去寻觅一线之光,对此绝不可忽视。
6.广开思路中西汇参(1)
可借助现代科学仪器进行检查: 如B超、CT、磁共振以及各种化验检查 等等,一般可以得到正确的西医诊断,而这些 检查、化验和诊断对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确 度和水平,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如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两对半”检查对 于判断中药治疗效果,癌瘤的病理切片检查对 指导中医辨病用药等,很有参考价值。 难于检出阳性体征者或虽经多方检查仍然诊断 不清者,应大胆辨治。
8.持久战略守方徐图
疑难病病程长,病情一般变化不大,诊断不难, 但久治不愈 辨证准确,用药无误,则要有打持久战的思 想准备,守方徐图。
疑难病常用治法
Leabharlann Baidu
1.启思路活血化瘀 2.祛痰浊可愈怪疾 3. 顽病痼疾施虫剂 4.疑难久病须扶正 5.益中焦疑难可解 6.通二便可释疑难 7.治疑难莫忘解毒 8.补肾活血疑难寻
2.祛痰浊可愈怪疾(2)
(二)、治无形之痰当配活血化瘀之药 既要选用白芥子、南星、全蝎、僵蚕等化 痰剔邪之品,又要配用川牛膝、桃仁、红花、 当归、路路通、穿山甲等活血通络之品。
3. 顽病痼疾施虫剂(1)
(一)、虫类药的特点: 有毒,性燥烈 其药力迅猛善人络搜邪、化瘀止痛,可起沉疴 痼疾。
3. 顽病痼疾施虫剂(2)
3.筛方选药知药善任(1)
在疑难病的治疗中,因选方不当、用药不准或 组方不严、剂量失调等原因引起疗效不佳者不 在少数。 中药和方剂太多,很多医者对某些方药仍然认 识不够深刻,或仅停于书本知识,或限于个人 体会,在疑难病的选药组方上,往往所选的并 非最佳方剂、最对症药物或最佳剂量,因而疗 效不理想。
(四)、活血化瘀药药力的强弱峻缓: 第一类为性质平和的养血化瘀药,如丹参、山 楂、当归、川牛膝、丹皮、赤芍、益母草、泽 兰等; 第二类为活血祛瘀之力较强者,如桃仁、红花、 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等; 第三类为药力峻猛的破血消癥药,如水蛭、虻 虫、 虫等。
举例说明
丹参、生山楂、川牛膝等药物,活血化瘀之力可靠, 药力平和,常服久服而不伤正气,可广泛应用于各种 瘀血之证,用量也可稍大些; 三棱、莪术祛瘀又兼止痛之功,前人认为其药力峻猛 破血,实则不然,其活血止痛之功甚好,尤其对胃脘 痛(如慢性胃炎)、胸胁诸痛有较好的疗效; 水蛭破血消癥之力较猛,有人多畏其力峻而不敢用, 现在临床常把它研末冲服或水煎服,治疗瘀血阻滞之 脑出血和一些血栓性疾患等收效甚好,未见明显副作 用。
6.广开思路中西汇参(3)
另外,中西医汇参还体现在对中药、方剂的现 代研究成果的充分利用上。如人参、黄芪可提 高机体免疫力,川芎嗪可扩张心脑血管;六味 地黄丸具有护肝,降血脂,防癌功效;丹参及 其制剂可降低心急耗氧量,降血脂等等。
7.汇集众长协同作战
疑难病往往病机复杂,互相交错,加之治疗过程 中的某些偏差和失误,使病情淹滞难解。 在临床中,许多医家多偏重于用传统丸剂为主加减化 裁,以一法一方治疗复杂病证,有时不免力不从心。 治疗疑难病应取各种中医疗法之长,协同作战, 如内治外治结合,针灸药物并举,气功按摩皆可为病 者所用,只要能互相配合,发挥协同作用者,均可一 试。 当然,各种疗法应有主有从,而不是盲目应用, 一切皆视病情之需要而定,似这样从各个角度去分解 病邪,往往可使疑难病证之治疗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