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冀教版语文第十册教案(第三单元)

冀教版语文第十册教案(第三单元)

冀教版第十册教案(第三单元)11荒芜了的花园教材简析:这是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一则寓言,主要讲的是几个人想重修荒芜的花园,但众人各持己见,却没有一个人去行动,最终花园依旧荒芜着。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空谈不如实干,行动胜于雄辩。

夸夸其谈,只说不做,最终结果是一无所获。

文章开头用开门见山的写法点题,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花园今日的荒芜。

重点写了几个人看到花园的凄凉景象,决心整理它回归原貌。

他们细细讨论、不停辩论,文中出现了六次“讨论”和两次“辩论”,“讨论”一词又用了不同的词语去修饰,,“细细地讨论”“悉心地讨论”“滔滔不绝地讨论”等等,几个人改造花园的勃勃雄心跃然纸上。

同时前后三次对“青蛙和蟋蟀”的拟人化描写促进了主题的深入,从开始的“满肚欢喜”“停止悲鸣”到最后的“不耐烦、哭丧着脸、慢腾腾、缩回、悲鸣“等反映出人们对他们由开始的渴望行动到后来的无限失望。

文章以“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结尾呼应开头。

紧紧扣题,使文章结构严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9个生字,认读5个生字尤其注意“芜”字的读音,理解“荒芜、荆棘、追慕、惋惜”等词的意思。

2、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叙事文章的三部分——“起因、经过、结果”。

3、了解前后对比的写作手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学写寓言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人物心情,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懂得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目标。

明白要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过程与方法】1、课前预习,利用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查阅词语的意思。

2、认读课文,小组学习交流,使生字词再强化。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4、快速浏览文章,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5、走入文本抓住人物语言的前后变化,找依据,谈感受,体会事理。

6、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教学重难点】抓住人物语言、态度、动作前后的变化,感受只是夸夸其谈,不落实行动到头来只能一事无成的道理。

一.导入揭题阶段1.板书课题《荒芜的花园》2.你眼中花园是什么样的?荒芜的花园又是什么样的?生.花园鸟语花香,生机勃勃。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童谣教案 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童谣教案 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童谣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童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童谣的内容和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童谣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 童谣的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认读。

2. 理解童谣的意义和感情。

第一章:《我们的田野》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童谣。

3. 学生能够理解童谣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 童谣的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认读。

2. 理解童谣的意义和感情。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读题。

2. 学生自读,勾画出生字词。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4. 学生齐读童谣,教师指导。

5. 学生分小组讨论,理解童谣的意义。

6.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7. 学生齐读童谣,巩固学习。

8.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章:《小白兔》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童谣。

3. 学生能够理解童谣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 童谣的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认读。

2. 理解童谣的意义和感情。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读题。

2. 学生自读,勾画出生字词。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4. 学生齐读童谣,教师指导。

5. 学生分小组讨论,理解童谣的意义。

6.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7. 学生齐读童谣,巩固学习。

8.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三章:《小鸭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童谣。

3. 学生能够理解童谣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张祖庆《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张祖庆《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张祖庆——《祖父的园子》一、设计背景《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十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该文节选自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

选文非常精彩,毫不夸张地说,《祖父的园子》和《火烧云》两篇文字,极富萧红的语言特色,足以代表萧红的文学成就。

各省小学语文教材中,《祖父的园子》成为了“常客”,教科版第十二册第12课《我和祖父的花园》、苏教版第十册第19课《我和祖父的园子》、鲁教版第十一册第8课《祖父、后园和我》冀教版第九册第13课《祖父·后园·我》。

也许是机缘巧合,2010年,我应钱理群教授之约,参与他主持的《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的编写。

这套书共10本,采用节选名家作品,以单元导读的方式,作为教材的补充,将经典传承给孩子们(鲁迅、巴金、老舍、冰心、沈从文、叶圣陶、朱自清、丰子恺、汪曾祺等10位文学大家的作品,都在内)。

因此,我得以有机会接触萧红的全部文学作品。

读罢《萧红全集》,深深地感叹,萧红的文学才能,显然被很多人低估了。

在封底的导读中,我这样写道“萧红是呼兰河与东北黑土地共同孕育的“文学洛神”。

她的作品,如开在荆棘里的花朵,又如旷野中的呼唤。

她元气淋漓的文字,足以让很多同时代的女性作家黯然失色。

”正如学者赵园评论的“萧红作品提供了真正美学意义上的‘童心世界’,与大量平庸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同层次的‘童心世界’ ”。

萧红的文字,质朴、真诚,童趣盎然,尤其是在《呼兰河传》第三章,关于祖父的一系列描写中,你会情不自禁地为文字中所流淌的童心所感染,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

这么有意思,这么好玩的文字,作为语文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将它们带给更多的孩子。

于是,在选编的时候,我就大段大段地节选了相关的内容。

整本《小学生萧红读本》,我也最喜欢这部分文字。

鲁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备课

鲁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备课

第三组教学内容:本组选编的五篇课文,虽然都是平凡小事,但常常使人有所感悟,受到启发。

其中《文言文两则》、《匆匆》和《桃花心木》为精读课文,《顶碗少年》和《手指》为略读课文。

另外配合本组教材,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三”和“回顾·拓展三”。

教学目标:1、学会本组的16个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5、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课时安排:本组教材可用13—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三5课时,回顾·拓展1课时。

9、文言文两则教学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弈》。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

(板书:学弈)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单元整体感知: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走进大自然——《走进大自然》、《会说话的草》生动地描绘了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愉快地进行各种活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火烧云》为我们展现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诗的材料》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金色的草地》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本单元通过这些内容点点滴滴的渗透,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激发学生向往自然的强烈愿望,引发学生投身自然的真实行为;使学生在与自然的交融中,产生、捕捉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与联想,从而真正的成为大自然的孩子。

要将熔冶学生向往自然、热爱自然、感悟自然的心性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是统一于听说读写语言活动过程之中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走进大自然》和《火烧云》、《诗的材料》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会认45个生字,会写53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似”、“摸”、“扇”、“落”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分析记忆字形。

3、了解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识字方面: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2、阅读教学中读悟结合,了解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在读中体味文章所含主旨,铸造完美的人格品质。

3、口语交际时能用普通话说一段连贯完整的话,愿意与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激发学生向往自然的强烈愿望,引发学生投身自然的真实行为;使学生在与自然的交融中,产生、捕捉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与联想,从而真正的成为大自然的孩子。

课时设置:1《走进大自然》…………………………………………2课时2《火烧云》………………………………………………2课时3《会说话的草》…………………………………………2课时4《诗的材料》……………………………………………2课时3《金色的草地》…………………………………………2课时1、《走进大自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教案

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教案

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教案8海伦·凯勒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位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海伦·凯勒的感人事迹。

简介: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

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

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

3、本文讲了她的什么事呢?二、初读课文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朗读,纠正读音。

识记字型。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提示:“吮”不要读成yun,“挠”声母是n。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读不懂,做上记号。

(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老师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

)三、理清脉络: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2、分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

第一段: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段: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拼写单词。

第三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第四段:海伦大学毕业时,决心像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4、分段朗读。

四、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主要写了海伦哪些事情?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默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2、同桌交流。

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目录【冀教版】

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目录【冀教版】

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目录【冀教版】
第一单元
1
槐乡的孩子[10]
2
捅马蜂窝[2]
3
* 颤抖的羽毛[2]
4
少年闰土[52]
5
偷瓜[2]
阅读
链接
童年圣地[1]

综合学习一[1]
第二单元
6
古诗二首[1] [13] [19] 7
松坊溪的冬天[11]
8
* 黄果树瀑布[9]
9
记金华的双龙洞[33]
10
* 草原[50]
阅读
链接
悠悠水韵[1]

综合学习二[1]
※古诗二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三单元
11
荒芜了的花园[3]
12
瘸蝉[5]
13
* 四个人和一只箱子[2]
14
白杨[44]
15
米芾学书[8]
阅读
链接
智者的叮咛[1]

综合学习三[1]
第四单元
16
灯祭[3]
17
捐赠天堂[5]
18
* 天涯情思[2]
19
* 小抄写员[11] 20
“诺曼底”号遇难记[15] 阅读
链接
沟通[1]

综合学习四[2]
第五单元
21
毛泽东诗词二首[3][3][7] 22
狼牙山五壮士[53] 23
* 小英雄雨来[21]
24
* 勇者的面对[3] 25
詹天佑[74]
阅读
链接
冉庄印象[2]

综合学习五[2]
※毛泽东诗词二首《忆秦娥·娄山关》、《长律·长征》
文学单元
追寻李白[2]。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教案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礼物,包括3篇主题课文和一篇拓展阅读课文,通过四个与礼物有关的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礼物的内涵。

语文天地设计一项口语交际训练,安排了做礼物、送礼物等活动,并结合“礼物”安排了一次习作训练。

“金钥匙”提出了口语交际——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要说明理由的要求。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文章,能够进一步体会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练习写摘录笔记、提纲笔记和批注笔记,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联系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拓展阅读课文)。

自己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小结,抓住要点,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养成每单元都进行小结的习惯。

自学至少11个生字,会认会写。

随班就读学生能掌握最基本的生字。

教学重点:明白好礼物不在价值高低,而在于是否能表达自己的心意,符合对方的需求这一道理。

教学难点: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

课时安排:《献你一束花》2课时《微笑》2课时《礼物》1课时《奇怪的圣诞包裹》1课时语文天地 2 课时献你一束花教材分析《献你一束花》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一篇散文。

写了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失败的运动员献花的故事,说明了鲜花不仅可以献给英雄和胜利者,更可以给失败者以鼓励。

同时渗透着思想上的教育: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如何对待胜利者和失败者。

教学目标读懂课文,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这束鲜花,珍贵在哪里。

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有什么含义。

学习本课生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插叙的作用。

随班就读学生能学会、掌握简单的生字。

教学重点了解插叙这种叙述方式。

教学难点通过女服务员说的话,体会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

教学构想:教学本课时,可先把设计礼物/赠送礼物的活动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体检设计和准备礼物的整个过程,为学习课文和完成习作做好心理上的准备:“金钥匙”中提出的要求要在学习课文时提出,让学生在讨论中按这种要求不断提高发言水平。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 1 槐乡的孩子 1 2、捅马蜂窝 3 3、颤抖的羽毛 5 4、少年闰土 6 5偷瓜 9 7、松坊溪的冬天 12 8、黄果树瀑布 14 9、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15 10草原 17 11、荒芜了的花园 18 12 瘸蝉 19 13、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21 14、白杨 22 15、米芾学书 24 16 灯祭 25 17 、捐赠天堂 27 18.*《天涯情思》教学设计 29 19、小抄写员 31 20、“诺曼底”号遇难记 33 21.毛泽东诗词二首 37 22 狼牙山五壮士 39 23 小英雄雨来 42 24 勇者的面对43 25 詹天佑 441 槐乡的孩子教学要求⒈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语言。

⒊品读重点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槐乡孩子自立、自强的形象。

⒋结合课文语段,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布置预习:1熟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3、了解槐树、槐花。

第一课时一分钟竞赛(一分钟记忆) 山山洼洼噼噼啪啪摇摇晃晃匆匆忙忙犹犹豫豫甜丝丝香喷喷白茫茫绿油油美滋滋清凌凌一、导入新课槐林飘香一湖月夜渚流光,万树琼花浮暗香。

心醉不知归去路,欲把草畔做寝床。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二、初读课文 1.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5篇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5篇

冀教版学校语文三班级教案5篇利用教案精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老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冀教版学校语文三班级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冀教版学校语文三班级教案1松鼠一、激发爱好,导入新课1.猜谜语:像老鼠,眼睛圆,尾巴大,腿强健,能攀爬,性温存,特乖巧。

2.说说你印象中的松鼠。

3.呈现松鼠在林中活动的短片。

(要求谈感受。

)要点:活泼可爱、腿脚灵敏、头脑聪慧……4.老师小结,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看看布丰笔下的“松鼠〞和你们说的有哪些异同。

二、学问性内容支配:1. 初读课文,自同学字;自由朗读(大声、小声、无声等)课文,标出小节,圈诞生字词,生疏文章大致内容。

2. 请同学朗读课件上的生字词,集体纠错正音。

3. 介绍文章体裁为文艺性说明文,学习第90页关于“说明〞的一段介绍。

明确:①说明文是介绍事物特点的文章。

语言精确、平实、简洁。

②文艺性说明文在内容选取和语言表达上较为生动活泼,具有文艺颜色。

三、朗读课文,深化思考问题:读读想想,写了松鼠哪些特点,从文中哪些词句中得到表达要求体会观看的细致和用词的恰当。

难点梳理:在介绍松鼠秀丽、驯良、乖巧等惹人宠爱的特点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精确运用形容词和动词。

在从面容、眼睛、四肢、面孔、尾巴等方面来说明松鼠秀丽的形体时,用了“清秀、闪闪发光、强健、轻快、灵敏、机敏、玲珑、秀丽〞等形容词和“翘、躲、竖、坐〞等动词,形象地说明它讨人宠爱的特点;二是接受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在介绍松鼠叫声洪亮时,对松鼠进行人格化的描写:“要是被人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欢快的恨恨声〞,生动地表现它丰富的情感。

四、梳理文章挨次秀丽——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坐姿、吃相驯良——活动范围活动时间寻食习惯、主要食物乖巧——过水情景逃跑筑窝文章结构:总(1)——分(2-5)——补充说明(6)(先主后次)小结:提示同学们做读书归纳卡片和说明文的一般挨次模式。

小学语文第十册 月光曲_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册 月光曲_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册月光曲_二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示例10 月光曲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14个生字及相关生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想象力及音乐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课文,了解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四)美育渗透点学习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心灵;并通过欣赏《月光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意境之美,陶冶爱美的情趣。

二、学法引导(-)教师教法创设情境法,引导与点拨。

(二)学生学法朗读法、直观感受法、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难点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感情变化。

(二)疑点皮鞋匠眼前出现的景象和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有什么联系?(三)解决办法1、围绕重点段和重点词句,反复读、思、议,穿插教师的点拨。

2、倾听《月光曲》,感受曲子的情绪变化,想象其意境。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读书与交流,给学生播放《月光曲》录音,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1、读书、感悟。

2、小组内交流与研讨。

3、班上汇报。

4、听钢琴曲《月光曲》。

第一课时(-)音乐导入1、播放钢琴曲《月光曲》。

2、让学生自由畅谈听后感受。

3、简介《月光曲》。

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曲子名叫《月光曲》,是首钢琴曲,它是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那么它描绘的到底是怎样的景象呢?它是怎样谱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10月光曲(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汇报初读收获。

(1)字、词的掌握情况。

①认读生字、生词。

(出示生词卡片)②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交流初读感受。

①贝多芬为贫穷的盲姑娘弹曲子,说明他有同情心。

②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的第二首曲子就是《月光曲》,是他即兴创作的。

(4)质疑问难。

贝多芬在给盲姑娘弹奏一曲后,为什么还要弹第二首?第二首曲子在怎样的情境下创作出来的?皮鞋匠眼前出现的景象与此曲有什么联系?(三)课堂练习熟读课文。

冀教版小学语文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全一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语文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全一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语文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全一册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介绍冀教版小学语文最新三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有效地教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围绕以下教材内容展开教学:1. 第一单元:《小燕子衔泥巢》2. 第二单元:《青蛙的蛙鸣》3. 第三单元:《小狐狸种萝卜》4. 第四单元:《春天的鸟儿》5. 第五单元:《迷路的小鸭子》6. 第六单元:《小鹿的花苞》7. 第七单元:《小松鼠和小红花》8. 第八单元:《小锦鸡找妈妈》9. 第九单元:《夸父追日》10. 第十单元:《小候鸟的成长》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置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手能力。

2. 归纳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总结归纳每单元的教学重点和知识点。

3. 讨论法: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形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步骤本教案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导入活动: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

2. 教学提纲:介绍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并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研究积极性。

3. 情景演练: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本单元的情境和故事。

4. 课文讲解:逐段讲解课文内容,注重理解和词汇的教学。

5. 练与巩固:设计相应的练题目,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拓展活动,如讨论、小组合作等,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

7.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掌握。

教学评价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效果进行评价: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态度、课堂纪律等方面。

冀教版小学语文上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冀教版小学语文上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冀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正确书写学习目标中的汉字,掌握相关的词语。

3.能够运用学习目标中的汉字和词语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

二、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设备、黑板和粉笔。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通过播放一首关于学校的歌曲,让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

2.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课文标题,让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然后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3.学习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然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对关键词进行解释,引导学生掌握并记忆。

4.拓展阅读: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课文内容的短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背景,拓展学生的阅读材料。

5.课文讲解:教师重点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重要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句子的含义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6.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组问题,并进行相互提问和回答,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7.巩固练习:通过配套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8.课堂总结:请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a.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b.你对本节课内容有哪些疑惑?c.下节课你希望学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课堂总结,并对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展示。

四、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作业,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讲解、讨论等,使学生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

其中,小组讨论环节可以促使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配合课后作业和预习,使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总结环节,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整个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荒芜了的花园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启智于身边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几个人想重修荒芜的花园,但众人各持己见,最终花园依旧荒芜着。

文章从“所见”和“所闻”两方面写出了花园的荒芜,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花园的荒芜寂静,文章条理清晰,情节起伏,语言朴实无华,在平淡中透出一股淡淡的嘲讽和哀伤。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空谈不如实干,行动胜于雄辩。

夸夸其谈,只说不做,最终结果是一无所获。

文章表达了作者希望少些空谈,多些行动的美好愿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9个生字,认读5个生字尤其注意“芜”字的读音,理解“荒芜、荆棘、追慕、惋惜”等词的意思。

2. 了解前后对比的写作手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 课前预习,利用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查阅词语的意思。

2. 走入文本抓住人物语言的前后变化,找依据,谈感受,体会事理。

3.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物心情,体会文中蕴涵的哲理,懂得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目标。

明白要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重难点分析:感受人物心情,体会文中蕴涵的哲理是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验花园来客的心理,通过对比、诱发想象让学生体会青蛙、蟋蟀的由满怀希望到失望的心情,从而让学生懂得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目标。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对比,揭示课题。

(一)出示图片对比理解“荒芜”。

1.出示漂亮花园图片,问学生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

2.出示荒芜花园图片,问学生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

3.理解“荒芜”一词的意思。

(二)板书课题:荒芜了的花园。

(三)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荒芜的花园,看看里面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听课文朗读)二、疏通字词,初读感知。

(一)自由读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查字典理解。

(二)分两行出示一组生字词语(出示课件)。

美丽的池水美丽的花朵唱夜之歌的夜莺刺人的荆棘蟋蟀的悲鸣枯萎的花木细细的讨论悉心的讨论滔滔不绝的讨论满心欢喜哭丧着脸悲鸣指名分别读每一行的三个词语,说说每一行词语各写了课文中谁(什么时候)?(板书:过去现在)(三)分自然段读这一部分内容,要求不加字,不漏字,读通。

(四)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或者几个,说说课文的大概意思。

三、教师课堂小结。

小结:一座荒芜了的花园,迎来了几位来客,似乎有了重焕生机的希望,但是在几次三番的争论与扭打中,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这座荒芜了的花园只有继续荒芜的命运。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重现情境。

(一)出示课件,复习词语:荒芜、荆棘、追慕、惋惜、毅然、滔滔不绝、凄凉、悉心。

(二)指名学生复述课文。

二、深入挖掘,精读感悟。

(一)品读赏析,感受花园的变化。

1. 学生自读课文1-4自然段,思考:这荒芜的花园昔日如何光景?现在又究竟荒芜到了什么地步,勾画出相关句子。

2. 学生交流。

3. 青蛙,蟋蟀这些花园里的小精灵会有怎样的期盼?(二)研读重点,体会文章中心。

1. 当花园的来客面对花园的凄惨景象,他们的反映又是什么?他们又做了什么,通读课文5-19自然段,勾画出你认为的重点的词句。

(出示课件)2. 引导学生抓住“追慕”、“惋惜”一个反问句和众人的语言体会他们重建花园的决心。

(出示课件)3. 学生试着感情朗读,读出这份决心。

4. 青蛙、蟋蟀这些花园里的小精灵看到这些人们有如此的决心,他们高兴吗?你又是从那些相关的词句感受出来的,勾画,品读。

此时,它们又会说些什么?学生评说。

(出示课件)5. 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讨论,看看他们讨论的经过,讨论的结果又有那些出人意料的表现,勾出描写他们讨论的经过、时间和结果。

6. 面对他们的讨论,小精灵们又有哪些变化?7. 分角色朗读课文,再现讨论者和小精灵的心情?8. 读到这里,这些小精灵如果会说话,你们想一想,它们会对讨论者说些什么?四、放飞思想,升华文本。

(一)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这篇寓言故事以这样的一句话结尾,大家想一想,有什么深刻的寓意吗?(二)学生讨论: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三)小结:不脚踏实地,只会夸夸其谈——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五、课外延伸,知识积累。

请你们也来续编这个寓言故事,给它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吧。

12 瘸蝉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启智于身边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叙述了苏格拉底观察蝉蜕壳,并帮助其中一只脱壳,最后自己脱壳的蝉飞走了,得到帮助的那只却成了不能飞的瘸蝉的故事。

《瘸蝉》以时间为线索,记叙与描写相结合,并巧妙地运用了对比。

作者让人不知不觉中感悟一个深刻的道理:一方面,好心未必能办成好事,善意却有可能带来了悲剧;另一方面,痛苦与挫折是成长旅途中不可缺少的财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认读本课1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4个生字,理解“彻夜不眠、惊心动魄、煎熬”等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 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从关键词入手有条理的复述课文的方法。

2. 通过课文具体语段的品读,感受蝉蜕变过程的痛苦与煎熬以及苏格拉底对蝉的感情,感悟作者具体生动地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能够体会文章所蕴涵的深刻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启示,独立表达自己的感悟。

2. 明白好心未必能办成好事,善意却有可能带来悲剧,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痛苦与挫折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财富。

重难点分析:感受蝉蜕变过程的痛苦与煎熬以及苏格拉底对蝉的感情是本课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具体语段的品读,感悟作者具体生动地描述。

能够体会文章所蕴涵的深刻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启示,独立表达自己的感悟是本课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读懂故事内容,深入思考文章揭示的道理,并联系生活实际独立表达自己的感悟。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一)(出示图片)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图片上的这个人是谁吗?(二)他就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于他,你们都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资料,教师可作适当补充。

)(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苏格拉底演绎的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瘸蝉》。

板书课题。

(四)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瘸蝉》。

(播放课文录音)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一)小组读。

要求:互相听读,纠正字音,随机抽查。

(二)全班读。

要求:小组之间读课文PK赛,每个小组随机找学生按自然段轮读。

(三)不懂的词句提出来,互相交流解决。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一)快速浏览文章,想一想: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1. 学生快速浏览,全班交流。

2. 归纳总结:叙事类的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一般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

板书:起因、经过、结果(二)《瘸蝉》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三)全班交流:《瘸蝉》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师板书:起因痛苦经过帮助结果变瘸(四)把《瘸蝉》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说。

(五)小结:当我们在读一篇叙事性文章的时候,了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就抓住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一、回顾内容,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瘸蝉》这篇课文,知道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文本,和苏格拉底一起从孩子们的手中接过知了笼,一起来观察蝉蜕变的过程、结果。

二、走进文本,体会情感课件出示阅读提示:仔细读读蝉蜕变的过程及结果,画出让你有所触动的词句,在书的空白处写写你的想法,体会着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自读自悟。

(二)小组交流。

(三)全班交流。

(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加以体会)1.虫儿痛苦地战栗着,背部弓起,就像一个驼子。

这驼的背越弓越高,虫儿的战栗也越来越剧烈。

(出示课件)(1)抓住“战栗”,“越来越剧烈”等词体会蝉蜕变的痛苦。

(2)师适时点拨:蝉的幼虫非常稚嫩,就像婴儿的皮肤,这么娇嫩的身体要从角质的铠甲中钻出来,那要经受多大的痛苦。

(3)蝉蜕变的视频。

(出示视频)(4)指导朗读,体会蝉蜕变时所忍受的剧痛。

2.是刀在剥皮吗?是火在烧身吗?是剑在剔骨吗?是针在穿心吗?苏格拉底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心中不由得跟着战栗起来。

(出示课件)(1)抓住“刀剥皮”,“火烧身”,“剑剔骨”,“针穿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蝉蜕变时要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无法想象的煎熬。

(2)抓住“惊心动魄”,“战栗”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以及这种情景对苏格拉底内心带来的巨大震撼,对蝉的关心、怜爱,他仿佛和虫儿一起在忍受着痛苦的煎熬。

(3)连续几个问句,渲染出了紧张,恐怖,让人心惊胆寒的气氛,引导学生一边想象一边朗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4)渲染气氛:刀剥皮,火烧身,剑剔骨,针穿心,这些景象想起来都会令人毛骨悚然,这是多么难以忍受的切肤之痛啊!(5)师范读或学生试读。

(6)指导学生朗读。

3.苏格拉底打开知了笼,非常小心地从笼中取出一只虫儿,以极其轻柔的动作剥开束缚虫儿的硬壳,帮助它抬起头,伸出尾巴,蜕出翅膀,抽出六条腿。

(出示课件)(1)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出这项工作是这么的艰难?(2)引导学生体会“非常小心”、“极其轻柔”这两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苏格拉底生怕弄疼蝉的心理,写出了对蝉的怜爱。

(3)引导学生从“取、剥、抬、伸、蜕、抽”这些动词中体会作者用词的极其准确,运用语言的巧妙。

(出示课件)(4)师适时点拨:我们知道,这个蝉的幼虫非常的稚嫩,就像婴儿的的皮肤,稍不小心就会伤害到它,大家都试着把苏格拉底对虫儿的那种怜爱,把那种小心翼翼的,轻柔的动作体会着读一读。

(5)学生自由读。

(6)指名读。

(7)教师范读。

(8)小结:苏格拉底就是这样好心好意,小心翼翼地帮助蝉蜕壳的,可结果却始料未及。

5.那些凭自己的力量完成蜕变过程的虫儿们,虽然多经历了一些痛苦的煎熬,抖一抖,都展开了美丽的翅膀,变成真正的蝉;而经他帮助的那只蝉儿,翅膀却始终缩成一团,怎么也展不开,而且它的六条腿也是瘸的,爬动起来左摇右晃,极其笨拙。

第二天,孩子们看见爬满笼子的美丽的蝉,高兴得又蹦又跳。

他们实在不忍心让这些美丽的小东西再关在笼子里,于是打开笼门,让它们恢复了自由。

最后,笼中只剩下了一只蝉,一只缩着翅膀瘸着腿的蝉。

(出示课件)(1)那些自己经过蜕变的蝉,虽然经历了痛苦的煎熬,但最后都展开了美丽的翅膀,飞出了笼子,飞进了绿阴,站在高高的树枝上,享受着夏日的阳光,快乐得歌唱起来,假如你就是这只美丽的真正的蝉,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可能会想些什么?总结:蝉在蜕变的过程中要经历无法想象的痛苦,难以忍受的煎熬,所以,他们才变成了真正的、美丽的蝉,也正是因为经历了这种刻骨铭心的痛,所以他们才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才感受到了生命的多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