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统治

合集下载

《明朝的统治》课件 2022年部编版历史 (2)

《明朝的统治》课件 2022年部编版历史 (2)

加强君权的措施
1
废除行中书省,地方设“三司”
2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3
设锦衣卫特务机构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4.明朝时的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文体严格限于八 股文。人们称明朝科举为( D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文字狱 C.焚书坑儒 D.八股取士 5.明朝时期经济发展,引进原产南美洲的新品种有( D )
1.以下帝王中,通过推翻少数民族对中原的统治,建立新王朝的
是( D )
A.李世民 B.赵匡胤
C.忽必烈 D.朱元璋
2.(2016·江苏南京模拟)如果你是明初的一位地方官员,有事上京
参见明太祖,应去( A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3.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 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加强君权的皇帝是( D )
知识点1 朱元璋强化皇权 【例1】(2016·江苏泰州)下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 朝代是(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解析:本题考查识图、分析能力。改制后与改制前相比最明显的变化 是缺少了丞相,而废除丞相是在明太祖时期。故答案是D。 答案:__D__
知识点2 八股取士 【例2】(2016·陕西模拟)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朝的“八股取士”, 都是为了( ) A.压制知识分子 B.推崇儒家经典 C.完善法律体系 D.加强思想控制 解析:秦朝“焚书坑儒”、明朝“八股取士”都是加强思想统一的表 现,用思想的统一巩固政治的统一。 答案:__D__
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 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 ,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材料一中“新科进士”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何时创立?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明朝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明朝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明朝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经历了16位皇帝的统治,一直延续了276年。

明朝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发展,同时也对中国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明朝的建立、统治、经济、文化和衰落等方面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对该历史时期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建立和统治明朝的建立和统治起源于公元1368年,朱元璋成功推翻元朝统治,自立为皇帝,国号定为“大明”,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他清除了元朝的抵抗势力,通过改革军队和设置行政机构,扩大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皇权的地位。

此外,朱元璋还实行农田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提高社会稳定,为明朝的长期统治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繁荣明朝时期,中国的经济出现了较长时期的繁荣。

朱元璋实行了均田制和土地国有制度,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

此外,朱棣(明成祖)时期启动的郑和下西洋,也为中国开拓了海上贸易,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在明朝,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发展,许多手工业品如瓷器、织物和书法等成为了中国特色的代表。

三、文化繁盛明朝是中国文化繁盛的时期之一,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艺术成就。

明成祖时期,文人墨客追求“济世之功”和“道义之行”,使得文学艺术走向现实主义。

著名的小说《水浒传》和《西游记》等都是在明朝时期创作完成的。

明成祖还举办了丽正殿科举考试,重视文人治国,激发了文化的繁荣。

此外,明朝的景德镇瓷器和苏州园林等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

四、衰落和灭亡明朝在中期逐渐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了它最终的衰落和灭亡。

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和官僚主义盛行,社会不稳定,经济问题严重,并遭受外族入侵的威胁。

同时,由于内忧外患的加剧,明朝丧失了对社会的控制力和信任,广泛的农民起义和边境战乱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1644年,明朝被后金的清朝所取代,结束了明朝的统治。

明朝统治措施

明朝统治措施

明朝统治措施
明朝的统治措施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实行科举制度:明朝实行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流传着"读书治国"的观念。

这样一来,不论出身贫寒或富有,只要通
过科举考试,就有机会进入官府工作,从而有机会向上流动,保证了社会的相对公平和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2. 加强地方政权的控制:明朝设立了许多县、州、府的官员,对地方行政进行严密监管。

它会派遣巡抚、巡按等官员巡视各地,以确保地方产出和人口迁移。

此外,还设立了东厂、西厂等特工机构,以监控和打击可能的叛乱和反叛行为。

3. 毁约与整顿土地制度:明初实行四川土地确权制度,明政府典籍编定土地确权册,限定田产面积,取消农民占有的大片私田。

此外,明政府在经济不景气时也会通过毁约等手段来削减农民地权,以稳定政权。

4. 加强边防与海防:明朝积极加强边境防御,修建了一系列长城,以抵御北方的蒙古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侵袭。

在海防方面,明朝还建立了海防体系,修建了军事要塞,增加了海军力量,以应对来自海上的威胁。

5. 推行法律制度:明朝推行法律制度,对社会进行管理和调整。

朝廷设立了各级法院,处理各类案件。

它也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和对百姓权益的保护。

6. 提倡农业生产:明朝倡导务农兴国,提倡农业生产。

政府实行屯田制度,以确保国家的粮食供应。

政府还鼓励移民,在边疆地区进行农垦,以拓宽农业生产面。

总的来说,明朝的统治措施主要包括科举制度、地方政权的控制、边防与海防、法律制度、农业生产等方面。

这些措施有助于加强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了明朝的繁荣和发展。

明朝的皇帝与政权更迭

明朝的皇帝与政权更迭

明朝的皇帝与政权更迭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皇朝,自1368年至1644年,历经十六位皇帝。

在明朝的统治期间,政权的更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转变。

本文将以时间轴的方式,回顾明朝的皇帝与政权更迭的历史过程。

一、建立明朝1368年,朱元璋在起义成功后建立了明朝,自称为洪武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军事征讨,确立了明朝的统治地位,并开始了几十年的不断扩张和统一战争。

二、明成祖的执政1398年,朱允炆继位为明成祖,他是明太祖的孙子。

明成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国家的财政和军事实力。

他还大力推行科举制度,加强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三、明英宗与靖难之役1424年,朱棣继位为明英宗。

在他统治下,明朝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商业活动繁荣起来。

然而,明英宗的统治也在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靖难之役。

明英宗的侄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取了皇位,成为明成祖。

四、成祖之治1426年,朱棣称为明成祖。

他的统治被称为“成祖之治”,在此期间,成祖加强了中央集权,改革了农田水利,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增加了税收收入。

此外,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征讨和探险,加强了明朝的国际交往。

五、明英宗复辟1464年,明憲宗继位为明英宗。

然而,他的统治期间,政治腐败和内外困扰不断,导致社会动荡和农民起义的增多。

明英宗的政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六、明代的后期皇帝明成祖和明英宗之后,明朝的政权更迭逐渐频繁。

在明朝后期,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加上外部势力入侵和民族矛盾激化,使得明朝逐渐走向衰落。

最终,在1644年,明朝的政权被满洲的清朝推翻,明思宗朱自崇被迫退位。

至此,明朝的皇帝与政权更迭的历史进入了终结阶段。

总结:明朝的皇帝与政权更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

从建立明朝至1644年明末的灭亡,明朝的统治者们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进行了各种探索和改革。

然而,明朝的政权更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衰落和灭亡。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创立殿试 武举
增加科举 取士名额
科举考试的变化
阅读课文,说出明朝科考在内容和格式上有哪些变化?
1.明朝提倡尊孔崇儒。严格规 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 书”“五经”;
2.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 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
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 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 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 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 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 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朱元璋像 明太祖
(1328-1398)
世之寒微有能 过我者乎?斯 寒微之至极也!
朱元璋听取刘伯温的建议: 高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筑
九字真诀。在其他起义军高调 墙
称王之时,朱元璋却在南京闷 头搞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战略 资源。后消灭了东南的起义军 势力,一路北进,攻占大都,
广 积 粮
统一全国。元朝灭亡。
课堂练习
3. 我国的科举制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的思想、
D 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这种转变始于( )
A.设置进士科
B.设置明经科
C.开创殿试和武举
D.八股取士
4.明朝时期,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列有关明朝手工业发
B 展状况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棉纺织业在明代已经从南方推向北方 B.苏州是明代的棉纺织业中心 C.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D.著名的瓷器是青花瓷
——顾炎武
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败坏人才,使读书人成为皇 帝旨意的顺从者,阻碍了社会进步。
重点知识
朱元璋废除丞相,改革 科举,强化皇权,这一 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 大的弊端,巩固了明王 朝的统治。
弊:皇权不受约束,天 下治乱系于皇帝一人之 手。君明则治世;君昏 则乱世,给明朝的统治 埋下了危机。

明朝的统治ppt

明朝的统治ppt

出现商帮:晋商、徽商
明朝引进的农作物
景德镇的青花瓷
徽商故里
晋商经营的票号
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应天 朱元璋强 化皇权 科举考试 的变化
改革行政机构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明 朝 的 统 治
厂卫制度:锦衣卫和东厂 考试内容:四书五经 解释题目:《四书集注》 答题格式:八股文 农业:引进原产美洲的农作物 手工业:棉纺织业;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 商业:商帮出现(晋商、徽商)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安徽民谣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牧牛 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 出家到一座寺庙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 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 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 征北战,建立了明朝。
布政使司(民政财政) 皇帝 按察使司(司法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务)
思考: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
元朝
(2)在中央: 废丞相和中书省,分权给六部.
皇帝






思考:丞相是哪个朝代设立的? 秦朝
丞相上朝仪式的变化



历史小故事: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 “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 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高兴地 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 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 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同学们,你们知道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 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

一、明朝的建立
2、建立
时间:
1368年
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都城: 应天府(今南京)
一、明朝的建立
2、建立
建立霸业后的烦恼
社会经济急待恢复,农民起义仍在继续, 退居塞北的残元势力仍然企图卷土重来, 灭元胜利后臣骄将悍,争权夺利。
如何巩固统治,加强皇权?
政 治 篇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为什么要强化皇权?
苏绣
明朝青地蕃莲印花布
明朝水蓝印金杂花绫
明代青花扁壶
四、经济的发展
3、商业 明代南京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出 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课堂小结
达标训练 1. 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历史人物
是( B ) A.努尔哈赤 B.朱元璋 C.皇太极 D.李世民
2. 如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严复认为八股取士有“锢智慧、坏心术、滋 游手”三大罪状,他在《救亡决论》中深刻 揭露八股取士的危害:“八股非自能害国也, 害在使天下无人才。”
1、请评价明清科举的变化。 答:①促进了科举的规范化、制度化 ②形 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了思想
2.明朝科举变化的目的是什么 ? 答:控制思想,加强皇权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2、中央:③设立特务机构,实行恐怖统治 (监察)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合称“厂卫”。
目的:监视官民,加强君主专制
朱元璋时期的大臣钱宰,一日散朝回家, 随口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 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 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便问 钱宰:“昨天的诗不错,不过我没有 ‘嫌’迟,改作‘忧’字,如何?”钱 宰一听,吓得连忙磕头请罪。——龚其 柱主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川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资料第14课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资料第14课明朝的统治

⼈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资料第14课明朝的统治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第14课明朝的统治知识点⼀:明朝的建⽴1、背景:(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各级官吏竭⼒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

(2)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反元队伍。

其中,朱元璋的队伍由东南向北进军,势⼒不断壮⼤。

2、明朝建⽴时间:1368年建⽴者:朱元璋(明太祖)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都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年号:洪武3、元朝灭亡1368年,明军攻占元⼤都,元灭亡。

明朝疆域图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1、原因: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分权和朝⾂的权⼒过⼤所致2、⽬的:巩固统治3、措施:(1)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权分六部;提升吏、户、礼、兵、刑、⼯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在地⽅,撤⾏中书省,设三司;将原来⾏中书省的权⼒⼀分为三,互不统属,从⽽使⾏中书省的权⼒分散;先后分封诸⼦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巩固皇室。

(3)改⾰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

把原来的⼤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可以直接掌握军事⼤权。

(4)设特务机构锦⾐卫、东⼚和西⼚等。

——“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锦⾐卫由皇帝直接指挥,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设⽴了同类机构东⼚。

这两个机构合称“⼚卫”,成为皇帝的⽿⽬和⽖⽛。

锦⾐卫印锦⾐卫印是专司皇帝仪仗的亲军,后发展成为特务机构.锦⾐卫印为⽊质印信,印⾯边宽11.5厘⽶,印⾯厚1厘⽶,通⾼4厘⽶.印⾯篆刻"锦⾐卫印",背⾯刻"成化⼗四年三法司置".三法司指名代刑部,监督院和⼤理寺等三个司法监察机构,当时凡遇到重⼤要案,都由这三个部门会审.根据"三法司置"这四个字,可知此印是三法司会同刻置的.⼩故事⼤道理:洪武年间,⼀次,⼤⾂宋濂在家中请客,第⼆天明太祖问他:“昨天喝酒了吗?请的哪⼏位客⼈,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

明朝的统治历史知识点提纲

明朝的统治历史知识点提纲

明朝的统治历史知识点提纲明朝(1368-1644)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明朝统治历史的知识点提纲:一、建立明朝1.元朝灭亡:元朝末年社会动荡,流民起义爆发,最终导致元朝灭亡。

2.朱元璋的起义:朱元璋发动农民起义,推翻元朝,建立明朝。

3.明朝建立:朱元璋继续战争,最终统一中国,建立明朝,自称洪武帝。

4.达官显贵:洪武帝借助背后势力统治,对达官显贵进行清算,加强皇权。

二、政治体制1.皇帝的权力:明朝机构中心是皇帝,皇帝的权力凌驾于一切,实行专制制度。

2.中央政府:明朝创建了行省制度,设立吏部等六部,加强对各地行政管理。

3.地方政府:明朝地方政府设立直隶州、府、县等级制度,强化地方行政管理。

4.科举制度:明朝实施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吏,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三、军事制度1.军事:明朝开始时军事力量薄弱,朱棣发动军事,加强军队建设。

2.三大军队:明朝创立了三大军队,分别是瓦剌军、水军和矶峰军,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3.镇守边疆:明朝在边疆设置守备军队,加强对边界地区的控制。

四、外交政策1.对外扩张:明朝初期通过对抗倭寇,统一东南沿海地区。

2.对外使节:明朝与外国保持交流,派遣使节到外国从事外交活动。

3.闭关锁国:明朝后期出现了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和外国影响。

五、经济发展1.农业发展:明朝实行多种农田制度,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2.商业发展:明朝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商业活动。

3.工艺制造业:明朝加强对工艺制造业的扶持,促进手工业和造船业的发展。

六、文化繁荣1.文学艺术:明朝是中国文学艺术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家和艺术家。

2.高等教育:明朝重视教育,建立四书五经教育体系,培养人才。

3.文化交流:明朝与外国交流,进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七、明朝衰落1.内外问题:明朝后期面临内外问题,包括官僚腐败、民变、外患等。

2.李自成起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起义,最终攻入北京,导致明朝灭亡。

第14课 明代的统治 教案(新人教版)

第14课  明代的统治    教案(新人教版)

第14课明代的统治教案(新人教版)第14课明代的统治教案(新人教版)
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明代的统治特点和制度,以及明代的社会经济发展。

教学准备
- 教学PPT
- 学生教材
- 板书工具
教学过程
导入
- 讲师介绍明代的背景和历史地位,引起学生的兴趣。

知识点讲解
1. 明代的基本情况
- 统治者: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共有16个皇帝统治。

- 统治年代:1368年-1644年。

- 社会制度:实行严格等级制度,分为士农工商四民。

2. 明代的政治制度
- 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封建君主制。

- 官员选拔:科举制度是明代的主要选拔官员的制度。

- 行政区划:设立了行省、布政司等政府机构。

实践活动
1. 分组讨论
- 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明代政治制度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 个人作业
- 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明代的社会经济状况,写一篇短文进行总结。

总结
-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 明代的统治特点是什么?
- 明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如何?
课后作业
- 学生完成个人作业并提交。

- 学生预下节课的内容。

资源。

明朝的统治知识点总结

明朝的统治知识点总结

一、明朝的建立与统一1. 明朝的建立:明朝建立于1368年,由朱元璋领导的红巾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

2. 明朝的统一:明朝通过多次征服和战争,最终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打下了统一的基础。

二、明朝的政治制度1. 皇帝制度:明朝实行封建皇帝制,皇帝绝对统治,政治权力集于皇帝一人之手。

2. 官制体系:明朝实行官僚制度,设立了中央官府、地方官署、州县官员等,形成了严格的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

3. 科举制度:明朝设立科举制度,选拔官员,这使得社会阶层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对社会流动和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三、明朝的社会制度1. 经济制度:明朝通过农业经济和海外贸易使得国家经济发展,建立了一定的市场经济体系。

2. 封建土地制度:明朝实行封建土地制度,以皇帝为大地主,统治者掌握土地和人民,实行文武分立,实行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3. 社会阶层:明朝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大阶级,农民是社会的基本生产者,士族地位比较高,商人地位较低。

四、明朝的文化影响1. 教育制度:明朝实行科举制度,办学,士族通过科举制度成为官员,整个社会具有文化氛围。

2. 文学艺术:明朝文学以古文运动为主,主张雄文壮美,盛行诗词、戏曲等文学艺术表现形式。

3. 科学技术:明朝发展了许多科学技术,工艺技术、农业技术等方面都有进步。

五、明朝的外交关系1. 对外扩张:明朝对外开疆拓土,进行了对外扩张,建立对外贸易,对朝鲜、蒙古等国家进行了外交关系。

2. 对外贸易:明朝进行了对外贸易,发展了丝绸之路,使中国经济得到了发展。

1. 内乱与外患:明朝后期,出现了内忧外患,农民起义、宦官专权、明军败局等问题。

2. 外敌入侵:明朝后期,出现了外敌入侵,明军战败对外民族侵袭,导致国家衰落。

3. 清军入侵:1644年,清朝入侵中国,明朝灭亡。

总结:明朝虽然统治时间不长,但对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

通过明朝的统治知识点总结,可以更深入了解明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2020/10/18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2)手工业:① 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② 苏是州明代
的丝中织心业;③
景是德全镇
国的制瓷业中心,所产的 青花畅瓷销海内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 课件(共 25张PP T)
丝 织 品 山 茶 禽 鸟 图
重难点
朱元璋强化皇权和科举考试的变化
2020/10/18
一、明朝的建立
原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 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 不聊生。
一、明朝的建立(自主学习完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时 间: 1368年
都 城: 应天(南京)
元朝灭亡的时间: 1368年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大臣上朝仪式的变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 课件(共 25张PP T)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2020/10/18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举子看榜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 课件(共 25张PP T)
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宋濂吓出一身冷汗? 锦衣卫的职能是什么?
2020/10/318、设立特务机构:厂卫制度(锦衣卫、东厂) 目的: 监视官民 职能: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特点: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 发展:明成祖成立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
特务统治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集中的突出表现。
景德镇
2020/10/18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课标题是《明朝的统治》。

皇权是君主专制的核心。

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自秦朝创立以来,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

它经历了草创建立、发展完善到走向极端和没落三个阶段。

如果把明朝加强皇权放在整个君主专制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就会发现,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制度的空前强化已违背了时代精神,失去了活力,是整个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表现和开始。

因此,这一课在明清史中乃至整个封建社会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明朝的建立。

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基于教材的重要地位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使学生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2)通过对八股取士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八股取士的负面影响。

四、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年龄较小,知识储备不足,对皇权加强这样抽象的.问题理解起来较困难,但对形象直观的内容掌握较快。

所以,需要在课堂上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所学内容,以便水到渠成的达成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本课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确定了本课教法学法:五、教学方法以人物为中心的材料细节教学,结合史料和历史故事开展合作与探究。

本设计围绕四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学:1、朱元璋建立明朝。

2、朱元璋加强皇权的目的及措施。

3、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

4、明朝经济的发展。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引文、史料、图片等资料,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获取相关信息,变抽象为具体。

明朝的统治思维导图

明朝的统治思维导图

明朝的统治明朝(1368年-1644年)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史称明朝、明代,清朝时称之为前明。

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此说后来被金庸等作家采用,而胡阿祥等认为此国号出自白莲教,而源头则是佛教。

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国号以示正统地位,也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

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

又因皇室姓朱,称朱明。

1644年北京陷落后,南方各地先后拥立明朝宗室建立朝廷,沿用大明国号,别称南明或后明,清人称之为伪明,奉大明正朔的郑芝龙在东南沿海建立了明郑势力,后其子郑成功及其孙郑经在台湾建立的政权又称为明郑时期。

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

1370年于各省设置一都卫,1375年改为都指挥使司。

1427年弃安南后,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包括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以上为北五省)、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以上为中五省)、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为南五省)。

共设置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

其中十三个是与布政使司同名的都司,其它三个是万全都司、大宁都司和辽东都司。

五行都司是陕西(治甘州卫,今张掖)、四川(治建昌卫,今西昌)、湖广(治郧阳卫,今湖北郧县)、福建(治建宁府,今建瓯市)、山西(治大同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建立
背景、建立者 时间、都城 元朝灭亡的时间和标志
• 材料: • 元顺帝君臣大肆挥霍浪费,造成国库空
虚。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 重赋税以外,于至正十年(1350年)发 行新纸币,造成货币迅速贬值。 • 同时,由于元朝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黄 河接连决口,泛滥成灾。 • 1351年,元政府下令征调农民和兵士十 几万人治理黄河。饱受灾荒之苦的农民 ,在工地上横遭监工鞭打,克扣口粮。
结果: 皇帝 直接 掌握 全国 军政 大权
2、厂卫制度 (1)目的: 监视官民
锦衣卫 (2)机构:
东厂
明代锦衣卫
东厂公公
电影《锦衣卫》海报
锦衣卫印
厂卫设有监狱、法 庭,对犯人采用剥皮、 抽筋、刺心等酷刑,制 造了大量冤错案。
锦衣卫印
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 厂、西厂)的设置,是明朝君 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一、明朝的建立
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时 间: 1368年 都 城: 应天府(南京)
像义朱的开元璋国皇这帝样灭还参元有加朝时谁过间?农: 民136起8年 汉高祖刘邦灭元朝标志: 攻占大都
汉光武帝刘秀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国家初建, 政局不稳, 人心浮动, 我当如何巩 固统治、加 强君权呢?
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景象?
一 新课探究
1.背景
元朝末 年,政治腐 败,社会动 荡,民不聊 生,导致农 民大起义的 爆发
元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一、明朝的建立
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时 间: 都 城:
灭元朝时间: 灭元朝标志: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第14课明朝的统治(共21张PPT)

第14课明朝的统治(共21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
1368年,朱元璋称帝 ,建立明朝,定都应 天府(今南京),他 就是明太祖。随后, 明军攻占大都,结束 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
相关史实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家境贫困 ,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
,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
他只好出家到庙里当了和尚,到处 乞讨为生。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 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 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 部分组成。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 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假如身处明朝,甲乙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 八股取士说明了科举 。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会高中状元?
制到明朝时已趋于僵化
布政使司(民政和财政)
皇帝
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

明朝疆域图
“东起朝 鲜,西据吐 番。南包安 南,北距大 碛,东西一 万一千七百 五十里,南 北一万零九 百四里。” 南海的“ 千里长沙, 万里石溏” 尽入版图。
明朝行政示 意图


吏 户 礼 兵 刑 部 部 部 部 部
工 部
胡惟庸案:包括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 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 者三万余人。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 制的改动,最突出的 特点是什么?
特点:权力的分散和制衡。通过分散中央和地 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 强了皇权。(集中皇权,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 )
合作探究
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 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利: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强化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弊:废丞相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空前加强名全国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30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30张PPT)

③讨论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造成 什么样的负面影响?(P69课后活动)
消极: 教育: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 利于社会的进步。 选官: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 死背“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 顺从者。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新农作物的引
进(哪些新的农作物?)
玉米
红薯(甘薯)
马铃薯(土豆)
向日葵
番茄(西红柿) 辣椒
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 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P69课后活动)
•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 朝的统治,社会比较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 造了有利环境。
• 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央,没有独 立性。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 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明 朝统治埋下危机。
结果: 皇帝通过锦衣卫加强了对臣民的监视
问题思考(教材P68材料研读)
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设立丞相。臣下敢 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 刑”。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里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 在?
答案提示:从维护皇权 的角度出发
目的:巩固统治
明朝机构设置
影响: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结果
(1)地方组:
①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 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 分散;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布政使司(民政和财政)
中央
提刑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
结果:皇帝将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大权 收归中央
(2)中央组:
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 书省
C)
C.锦衣卫 D.内阁
4.明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一、课标内容
知道明朝的建立。

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二、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理性思维比较弱,但是好奇心比较强,因此,对于本课皇权加强的特点和影响、八股取士的危害,教师要深入浅出的讲解,并让学生小组探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四方面内容: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

这四部分内容之间关系密切。

明朝的建立是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基础。

朱元璋强化皇权为的是巩固明朝的统治;科举考试的变化进一步促进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从而巩固了明朝的封建统治;明朝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为明朝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
社会环境
四、学习目标
五、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度的具体措施和经济发展的表现;
目标2:列举明朝全面改革官制的具体措施,概括明朝皇权
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重难点)
目标3:对比唐朝科举制与明朝科举制的异同点,总结八股
取士的负面影响。

(重难点)
目标4:列举明朝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了解明朝经济发展
的状况。

五、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播放视频:明朝第一大案胡惟庸
视频中提到的胡惟庸是谁,朱元璋为什么废除宰相制度,这节课,让我们走入明朝,走进朱元璋,看看他是如何治理明朝的?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度的具体措施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明朝的统治》导学任务单,任务一,《明朝的统治》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师:在进行这节课的问题探究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下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他在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

他建立明朝之后,采取什么措施巩固王朝呢?
(2)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归纳概括朱元璋为强化皇权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回顾元朝的行省制度,分析其弊端,说出明朝统治者强化皇权的原因。

PPT出示问题:【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归纳概括朱元璋为强化皇权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归纳概括,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

行政方面:
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封诸子,驻守各地
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师出示行政机构改革前、改革后示意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看到明朝行政机构的变化,感知明朝皇权的加强。

教师:讲解行政机构改革的特点及影响(利与弊)。

特点: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重的弊端,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形成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没有独立性,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给统治埋下危机。

知识补充
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宰相制度。

监察方面:
设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
小故事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喝酒。

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

朱元璋高兴地说:“你没有骗我。

”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

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设计意图:补充历史小故事,让学生了解明朝特务机构的设置给明朝社会带来的利与弊。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影响:
利: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明王朝的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弊: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同时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

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合作探究】2.回顾元朝的行省制度,分析其弊端,说出明朝统治者强化皇权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元朝的行省制度,分析其弊端。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行省制度
利:加强中央集权;弊: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
所以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限制朝臣的权力,在地方取消了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设置锦衣卫,监察百官与百姓。

出示任务:任务三
【合作探究】
1.对比唐朝科举制与明朝科举制的异同点,总结八股取士的负面影响。

师补充唐朝科举制。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

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形式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

由此可见,唐朝考试形式多样,不会禁锢人们的思想。

明朝科举是什么情况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两个朝代科举制的异同,得出明朝科举制的弊端。

学生回答:内容:必须来自“四书、五经”,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格式:“八股文”
影响:扼杀了创造性,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不利于选贤任能。

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顾炎武曾这样评价: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效。

出示任务:任务四
【合作探究】1.举例说出明朝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明朝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总结。

农业: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出示玉米、马铃薯、甘薯、花生、向日葵图片。

手工业:
丝织业:出示苏绣、苏州的丝绸图片。

制瓷也:出示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青花海水云龙扁瓶图片。

知识补充:青花瓷,又称“青花”,以钴为色料,直接在胎上绘画,再施透明釉,经1300摄氏度高温一次烧成的蓝白两色相间瓷器,被国外称为中国的“国瓷”。

青花瓷产生于宋代,成熟于元代,明朝时达到极盛。

商业:出示《皇都积胜图》
讲解:这幅长卷是明朝中后期北京城繁盛景况的再现。

画面注重描绘市区商业街道的面貌,街道上车马行人熙来攘
往,茶楼酒肆店铺林立,招幌牌匾随处可见,马戏、小唱处处聚集着人群看客,金店银铺人潮如涌。

除此之外,还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会上。

(3)课堂小结
明朝前期,在政治方面: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分理朝政;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

思想文化方面:实行“八股取士”。

明朝采取非常手段加强君权,表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其统治,从而只得依靠极端手段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控制,说明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

明朝经济维续发展,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4)知识结构
任务五:【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5)互动训练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随堂训练——互动训练,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六、课后作业
请将课后作业栏目——提升检测—《明朝的统治》发送学生课下完成巩固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