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3年四年浙江文言文真题详解
2010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必备资料)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
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
C.“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
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
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
D.《论语?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意思是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这说明了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浙江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一、语文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子,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澄.澈(chéng)轻佻.(tiāo)豁.免权(huò)舆论哗.然(huá)B、甄.别(zhēn)市侩.(kuài)软着.陆(zháo)温柔敦.厚(dūn)C、苍穹.(qióng)朱遂.(suì)扁桃腺.(xiàn)拈.轻怕重(zhān)D、跛.脚(bǒ)菁.华(jīng)撂.挑子(liào)大雨滂.沱(pā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有原则的知识分子,对许多重大问题,他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意。
B、我坐在暖烘烘的沙滩上,眺望浩渺的大海,观看为了一块面包而聒噪的海鸥,打量那些在海滩上寻找斑斓贝壳的孩童,尽量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
C、初春,周围的一切在闪烁,在融化,大地蒸腾起热气,云雀安详地鸣啭着……呼吸者凛冽、砭骨的空气,融雪炫目的反光使我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
D、世人仅以沧海一粟之身,却能精骛八级,心游万仞,领略茫茫宇宙与纷繁人世的壮丽之美,这是何等的境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她到在不久便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物料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
B、在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讲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关,显得小题大做....,榜上无名也就理所当然了。
C、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却对各种奥妙困惑不已。
D、他性格内向,不善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浙江省历年小学毕业考试文言文考题汇总参考答案(含全文翻译)
浙江省历年小学毕业考试文言文考题汇总参考答案(含全文翻译)浙江省历年小学毕业考试文言文考题汇总参考答案一、1.①离开②躲藏③但是(差不多意思即可得分,每个意思解释正确得1分,酌情扣分)2.(1)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差不多意思即可得分,标点不正确扣0.5分,余酌情扣分)(2)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仇放后面。
(译出大意即可,“所以”、“先”、“后”三处要译对,每处0.5分,余酌情扣分)21.《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得2分,若《史记》或《廉颇蔺相如列传》也可得1分,但写《将相和》则不给分22.负荆请罪(若错1字扣0.5分,以上则不给分)翻译: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规劝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他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他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
”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
如今我们俩相斗,就如同两猛虎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生存。
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
二、1. 对回来惭愧2.(1)去学,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
(2)一个人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的和尚吗?3. 前一句“子何恃而往?”指的是富和尚在最先听到贫和尚去南海时,询问贫和尚靠什么去南海,没有强烈的语气;而后一句“子何恃而往?”是在听到贫和尚说自己只依靠一瓶一钵后,认为自己在想买船去南海的情况下都没有实现,贫和尚是不可能成功的,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2010—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汇编(附答案详解)
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题目汇编——文言文(一)2010新课标卷花云,怀远人。
貌伟而黑,骁勇绝伦。
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
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
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兵至,遂克滁州。
太祖渡江,云先济。
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
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
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
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
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
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
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
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
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
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
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
”云被执,郜赴水死。
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
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
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逾年达太祖所。
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
”赐儿名炜。
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
(节选自《明史?花云传》)【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杖:拿着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翼:保护C.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徇:掠取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趣:归顺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①拔剑跃马冲阵而进②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③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④贼缚云,云奋身大呼⑤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⑥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
2013浙江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牛铃叮当》解析
文章题目叫“牛铃叮当”,且文章多次写到“牛铃”,说明 “牛铃”是文章的一条线索,贯穿全文;文章多次写文题中的 关键词语,意在与题目形成呼应,有点明主旨作用;牛铃叮当 承载着作者对农耕生活的情感与记忆。
①呼应题目,点明文旨。 ②作为线索,使全文结构更加紧凑。 ③形成背景旋律,增添了感染力。 ④构成象征,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感与记忆。
5.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5分)
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
文章1——8段重点写了水乡农耕时代,水牛的作用和水牛跟 “我们”的密切关系。9——11段重点写了现今,“水牛”退 出作为重要工具后的情况,“水牛”跟我们的关系不再那么密 切,养“水牛”仅是为了“经济利益”;邻里乡亲的关系也开 始利益化,失去了原有的淳朴。
①通过动作(“划动”“抬起”等)描写和神态“得意水牛善于游泳的习性和生命的灵性。(重在写水牛) ②通过动作(“赶”“拽住”“拍击”等)描写,生动表现了 “我们”自由嬉戏的天性以及与水牛的亲密关系。(重在写我
们)
3.作者为什么把牛犊引发的纠纷称作“黑色幽默”?(3 分) 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意思的理解
“黑色幽默”是一种文艺流派,其作品是以一种无可奈何、玩世 不恭的嘲讽态度来影射社会现实,显得荒诞不经、滑稽可笑。 ①利益的争夺与得不偿失的结果形成反差,产生讽刺性的喜 剧效果。 ②追逐利益的现实与古老的乡村传统相冲突,折射出时代变 迁带来的无奈。
4.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5分)
考查对“描写对象”艺术效果的鉴赏
2013浙江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牛铃叮当》解析
1、第四段中“铁牛”“拖拉”加上引号,有什么特别用意? (3分) 考查双引号的作用
2013年浙江卷-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漩.(xuán)涡按捺.(nài) 蜜饯.(jiàn) 稍纵即.(jí)逝B.桑梓.(zǐ) 鬈.发(quán) 昭. (zhāo) 示图穷匕.(bǐ)见C.混.(hùn)搭盘桓.(huán) 喷.(pân)香扛.(káng)鼎之作D.潜.(qián)伏佝偻.(lóu) 拙.(zhuó)见戛.(jiá)然而止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三个有力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
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
D.每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至..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2013年高考试题语文(浙江卷)答案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真题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漩(xuán)涡按捺(nài)饯别(jiàn)稍纵即(jí)逝B. 桑梓(zǐ)鬈(quán)发昭(zhāo)示图穷匕(bǐ)见C. 混(hùn)淆盘桓(huán)喷(pân)香力能扛(káng)鼎D. 潜(qián)伏佝偻(lóu)拙(zhuó)劣戛(jiá)然而止【答案】B【解析】今年字音的考查,仍然考平时生活中常用字词的读音比如A按捺(n à),形声莫套读;C力能扛(gāng),多音读次音;D拙(zhuō)劣,方言要纠错这就要求考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努力做生活的有心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三个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D.初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答案】 C【解析】考查学生日常字词的积累和运用,这些错字都是平时容易写错,平时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就难以发现,容易失分A唇枪舌箭——剑;B五大陷井——阱;D登陆——录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倒金字塔型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至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民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C.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答案】 A【解析】依旧在成语运用限制上做文章,例如,题中B望文生义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C近义词误用“热诚”应改为“热情”D误用对象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积累的同时要在成语的运用范围上多加关注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B.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的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D.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三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答案】D【解析】在病句方面,考了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缺少成分”等几个常见考点A搭配不当“表现了……故事”B杂糅应去掉“距离”或“深入研究”C第二句残缺主语,应在“促进了”前面加上“这些活动”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画上者妙在,梦中者妙在,胸中者妙在①位置自如②笔墨淋漓③景象变幻④丘壑深邃A.④③②①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答案】D【解析】找出和上文对应的词语:“丘壑”对应“地上”,“笔墨”对应“画上”,“变幻”对应“梦中”,“位置”对应“胸中”所以空格处依次应为④②③①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寓意,字数不超过25个(分)太阳怨云:“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云怨风:“你为什么吹得我站不住脚?”风怨太阳:“你为什总是用灼热的鞭子赶着我跑?”最后,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答案】示例: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思维能力除了透过故事本身挖掘人生启示之外,还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在保证语言运用到位的基础上又带有了几分对生活的思考,这一题要求字数不超过25个7.请参照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以“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5分)青天,是一片芭蕉叶月亮是一滴露珠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答案】夜晚,是一张黑幕布,星星是一盏明灯,太阳一出,它就走了【解析】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想象思维能力除了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之外,还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这一题想拿高分不容易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它现在的贫乏并不致命,并不意味会被永远拒之门外它自身的没落为其正本清源和准备改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辛克尔宣称:建筑的进化在过去是很显著,现在只有受过训练的眼睛才能觉察到古典柱式中所需要的改进这在所有的文化领域都是显而易见的:当说不好古典语言时不能就这样放弃;相反,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必要建立适当的途径来重构古典形式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终过时,这样一个灾难性事件的结果,这样的论点并不是出于对传统建筑自身内在结构的评价,而是对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滥用的拒绝传统建筑远不是一种外来语,真正的传统建筑仍在和我们对话,而且效果很好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们自己的,它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过去的、现代的危机既没有侵蚀也没有污染传统语言:它的规则、含义、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不见,传统建筑语言的知识构架以及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过渡期被生生地打断了,也不是自愿的,而是有决定因素和原因的,——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选自[卢]莱昂·克里尔《社会建筑》)8.下列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传统建筑有可能会暂时没落,它的发展和完善始终不曾停止过B.传统建筑如同一种活着的有机物,总是在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C.传统建筑由于并不致命的贫乏,目前被建筑师们暂时拒之门外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答案】D.【解析】考查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确切来说是对原文句子意思的理解此题答题时,根据阅读结果可以直接选出D 这个答案,因为D项是说古典柱是传统建筑的最高表达方式,很难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与题干相悖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传统建筑因被滥用而遭拒绝,致使有人作出其语言已经枯竭的论断B.传统建筑就像古典语言一样,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C.传统建筑产生危机,是由于建筑师丧失了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愿望D.传统建筑语言并没有被侵蚀和污染,其原则可能已经被人使用【答案】C【解析】C项强加因果,因为C项前后两个分句没有构成因果关系10.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答案】①传统建筑有自身的生命力;②这是文化的选择【解析】这题是浙江卷特色的体现之一浙江卷不同于全国卷的一点就是在现代文阅读最后第一题采用了主观题型考查的是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先分层,后提取关键词(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牛铃叮当李清明①水乡多水牛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不但寒暑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须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食和照顾水牛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院落,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都长满了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篙这些也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水牛生命力强,容易饲养,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天也只需一捆备干草便能果腹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耙田;农闲时分,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⑤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篙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个不停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最好的“游泳老师”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⑥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哪怕是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着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这时的我们,头扎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地扬起柳条鞭子,活像一个个舞长剑骑战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⑦别看水牛平日温驯,一旦打起架来却异常勇猛,尤以处于发情期的公牛为甚当攻击开始时,公牛们双眼通红,抵足弓背,头缩至前腿中间,亮出尖尖的双角,冲撞挑击一时间,牛铃骤响、沙飞石跳、响声震天这时,只有将干草燃成的火把投掷牛头角力处,方能将它们分开⑧终于,水牛老了连田野耕不动的水牛,静静蹲在牛栏中,等待自己大限的到来,因为害怕掉膘,乡亲们往往会提前宰杀水牛被牛绳绑囚在树下的水牛,看到屠夫磨刀霍霍,都会掉下一颗颗好大好大的眼泪,似有深深的不舍和无限的悲戚想起水牛这一辈子所求甚少,干的却是最脏最累的活,站在一旁的我们不禁泪眼模糊⑨现今的水乡,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而是直接向稻田里抛撒谷种,等天收粮、靠天吃饭放眼望去,湖洲上唯有水草疯长,久而久之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然牧场春天里,不再耕田的水牛被赶至牧场,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新铃铛,直到冬天才各自牵回一起牵回的还有傍着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犊牛犊的认领沿用的是乡里的老规矩:将各家的大牛小牛赶至一处,看哪条牛犊跟谁家的大牛走,哪头牛犊就算是谁家的⑩如今,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由牛犊引发的纠纷,每有耳闻曾有相邻的两家因争六条小牛而互不相让,直至对簿公堂,一家提出要用船装着大牛小牛去省城做“亲子鉴定”自然,鉴定最后平息了纠纷,但花去的鉴定费、差旅费和诉讼费加起来远远超过几条小牛的价值,这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黑色幽默⑾打那以后,水乡的水牛们大都由放养改成了圈养,岁月流逝,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绝响没了广阔湖洲茵茵绿草的映衬,少了骀荡和风的吹拂……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本文有删改)11.第四段中“铁牛”“拖拉”加上引号,有什么用意?(3分)【答案】①起强调的作用,旨在引起读者的注意②“铁牛”与水牛形成对照,突出拖拉机被“拖拉”的尴尬,有揶揄、幽默的意味【解析】此题结合文本考标点符号的作用,很有新意注意本身作用和文本作用缺一不可12. 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4分)【答案】①通过动作(“划动”“抬起”等)描写和神态(“得意地交换”)描写,以及在水浅处、水深处不同游泳姿态的对照描写,形象刻画了水牛善于游泳的习性和生命的灵性②通过动作(“赶”“拽住”“抬上”等)描写,生动表现了“我们”自由嬉戏的天性以及与水牛的亲密关系【解析】要求对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赏析散文的画线句子,多从一下几个角度考虑:①修辞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②常见表达技巧的运用;③句子多重内涵的探讨;④划线句子与上下文的关联13.作者为什么把牛犊引发的纠纷称作“黑色幽默”?(3分)【答案】①利益的争夺与得不偿失的结果形成反差,产生讽刺性的戏剧效果②追逐利益的现实与古老的乡村传统相冲突,折射出时代变迁带来的无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写作意图,多从上下文的联系以及作品的主题来考虑答案需要注意是能否挖掘选文突出的主旨,14. 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5分)【答案】①呼应题目,点明文旨②作为线索,使全文结构更加紧凑③形成背景旋律,增添了感染力④ 构成象征,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感与记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技巧分析,注意从题目、线索、手法,作用等多方面进行挖掘,把术语和文本结合起来15. 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5分)【答案】15.①本文主旨:表达了对淳朴、诗意乡村的眷恋,以及对田园牧歌图景消逝的怅惘②考生感悟:略【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主旨概括和对文本写作意图的深度思考和探讨是浙江高考语文最特色的部分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要求考生结合文章的主旨能对作品的深层意味的进行挖掘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尝论今之守令,有道而闻四方者不过数人此数人者,非特任守令也过此数人,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之诸郡守县令以罪不任职,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是天子大臣爱国与民而重守令之意,可谓无不至矣而诏虽下,举者卒不闻惟令或以旧制举,不皆循岁月而授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故古之贤也多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咸宜焉,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更也?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予既患今之士,而常慕古之人,每观良吏一传,则反覆爱之如丁君之信于其邑,予于旁近邑之所未见,故爱之特深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于令也,得人矣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本文有删节)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堪:胜任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诬:诬蔑C.则数更法以御之御:防备D.南城之政平平:安定【答案】B【解析】依旧考查文言热点实词为主C 选项中的“诬”是欺骗的意思,可以通过上下文读出来,不难其他三项解释没有错误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皆可为材且良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人愚也,则愚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拒而莫之与也恐年岁之不吾与【答案】 B【解析】文言虚词的考查虚词题主要考查辨析的能力,考生只需要知道一组虚词中两个词是否是同一意思即可难度不大B项均为助词,表语气停顿A项连词,表递进/副词,将要;C项连词,表假设/连词,表转折;D项代词,他/助词,主谓之间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赠序的重点,不是写丁琰的才干,而是针砭吏治不修、地方官员才德低下的社会现实,进而建议推行古代庠序、师友、赏罚之法,以培养足够的人才B.本文首段感慨贤人之少,一唱三叹;再通过古今对比,叹问之间,忧虑国事之情溢于言表;文末由勉励丁琰推及天下为吏者,更使文章深意无尽C.作者认为有圣人之道的士人匮乏并且缺少激励机制,学校又严重不足,是造成“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这种见解可谓一针见血,深中肯綮D.作者通过南城县令、邑人的评价来称赞丁琰的政绩,为他能得到有司举荐并被任命为淮阴令而发出“得人”的感叹,体现了爱才若渴之心【答案】C【解析】这题是细节题,重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考生遇到这种题时一定要将题目信息定位回原文,细细翻译,一个都不能错,切不可直接凭借记忆来做题C 选项“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是“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而不是“士人匮乏并且缺少激励机制,学校又严重不足”,与原文不符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答案】19.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解析】断句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选文的理解程度断句应结合上下文,紧紧抓住“则”“而”“卒”等常用标志,找名代,定主语和宾语找标志,定首尾: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也可以帮助断句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4分)(2) 奚重而不更也?(3分)【答案】⑪哪里会有搜求上费力却得不到人材,制度法令上严密却弊端无穷(导致)像今天这样的忧患呢?⑫为什么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解析】翻译主要抓住译文的句式特点,或者译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解释(1)句中的“岂”“而”“密于法”“若”(2)句中的“奚……也”“重”“更”?都是采分点(二)阅读下面,完成21—22题(7分)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注】阌(wã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讲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2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的名句“”一脉相承(2分)【答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诗词的积累与识记难度不大22.赏析这首诗对比的艺术特色(5分)【答案】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领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解析】要求考生比较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对比要结合诗句从内容和效果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者(宋·真德秀撰《西山读书记》)23.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2分)【答案】颜子恶衣恶食【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语·学而》的理解与识记难度不大24.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 (3分)【答案】①贫穷而不抱怨是困难的,富有而不骄横是容易的,故处贫难,处富易,这是孔子对人之常情的体认②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更要安贫乐道;处于富有时不仅要不骄横,更要谦逊好礼【解析】考查学生确定观点的能力《论语》的考查,体现了对文化论著的“经义”辨析与“批判继承”的教学理念选用了课文中子贡与孔子对话突出表现了孔子“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的思想(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子曰:“志士仁人,,”(《论语》)。
浙江省历年小学毕业考试文言文考题汇总参考答案(含全文翻译)
浙江省历年小学毕业考试文言文考题汇总参考答案一、1.①离开②躲藏③但是(差不多意思即可得分,每个意思解释正确得1分,酌情扣分)2.(1)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差不多意思即可得分,标点不正确扣0.5分,余酌情扣分)(2)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仇放后面。
(译出大意即可,“所以”、“先”、“后”三处要译对,每处0.5分,余酌情扣分)21.《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得2分,若《史记》或《廉颇蔺相如列传》也可得1分,但写《将相和》则不给分22.负荆请罪(若错1字扣0.5分,以上则不给分)翻译: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规劝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他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他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
”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
如今我们俩相斗,就如同两猛虎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生存。
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
二、1. 对回来惭愧2.(1)去学,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
(2)一个人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的和尚吗?3. 前一句“子何恃而往?”指的是富和尚在最先听到贫和尚去南海时,询问贫和尚靠什么去南海,没有强烈的语气;而后一句“子何恃而往?”是在听到贫和尚说自己只依靠一瓶一钵后,认为自己在想买船去南海的情况下都没有实现,贫和尚是不可能成功的,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2013浙江卷文言文
2013浙江卷文言文1. 求2013年浙江省嘉兴市语文中考卷课外文言文《钱镏(节选)》的现代我直接给你题目答案吧,翻译时间有点短,太粗糙盖初生时/ 光怪满室/ 父惧 /将沉于了溪(1)劝说(2)邀请(3)陈列、摆放(4)凭借这个老妇人苦苦哀求留下他,于是(他父母)便给小孩儿取字婆留。
骁勇善战,天生神异,知恩图报,体恤百姓(爱民如子),体察时务(深谋远虑,主动顺应)钱镠,是临安石鉴乡人。
唐僖宗在任时,平定了浙江的倭寇王仙芝,外拒黄巢,消灭了董昌,积累了许多功德,自然显现出来。
梁开平年间,梁王封钱镠为吴越王。
有人怂恿钱镠拒绝梁王的任命,钱镠笑着说:“我怎么能失去一个孙仲谋呀!”于是接受了(梁王的)任命。
这年,钱镠祭扫祖坟,邀请故老,各种乐器一齐吹响,荣耀遍布山谷。
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妇,拿着一壶泉水相迎与道路左边,钱镠急忙下车下拜。
老妇抚摸他的背,叫着他的小名说:“钱婆留,我很高兴你长大成人了。
”原来钱镠出生的时候房间里充满了奇怪的光,他的父亲感到恐惧,想把他扔到溪里淹死。
这位老妇苦苦相留,于是给他起名为婆留。
钱镠摆出牛和酒,来给乡人吃喝。
钱镠起身劝酒,独自唱还乡歌来给宾客娱乐。
这时将要修筑宫殿,观测云气占卜的人说:“如果扩大原来的宫殿,(其益处)不过一百年;如果填平半个西湖,(其益处)可以有千年。
”钱镠笑着说:“怎么会有千年而不出贤明的君主的事情呢?为什么要让我的民众们受苦呢!”于是不再改造宫殿。
2. 求2013年浙江省嘉兴、舟山市语文中考卷的课外文言文《钱镏(节选)钱镠,是临安石鉴乡人。
唐僖宗在任时,平定了浙江的倭寇王仙芝,外拒黄巢,消灭了董昌,积累了许多功德,自然显现出来。
梁开平年间,梁王封钱镠为吴越王。
有人怂恿钱镠拒绝梁王的任命,钱镠笑着说:“我怎么能失去一个孙仲谋呀!”于是接受了(梁王的)任命。
这年,钱镠祭扫祖坟,邀请故老,各种乐器一齐吹响,荣耀遍布山谷。
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妇,拿着一壶泉水相迎与道路左边,钱镠急忙下车下拜。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陕西〕语文考前须知:1. 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局部。
第一卷1至8页,第二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
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疑心,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那么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假设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创造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
?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以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子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
语文(浙江卷)2010答案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浙江卷)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4 题, 共计 12 分)1、(3分) D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A项中“豁免权”中的“豁”应读“huò” ;B项中“软着陆”中的“着”应读“zhuó”; C项中“拈轻怕重”中的“拈”应读“niān”。
2、(3分) C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项中“微言大意”中的“意”应为“义”;B项中“浩缈”中的“缈”应为“渺”,“聒燥”中“燥”应为“噪”;D项中“精鹜八极”中的“鹜”应为“骛”,“纷烦”中“烦”应为“繁”。
3、(3分) 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项,人浮于事:指工作人员的数量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
B项,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不合语境。
C项,半瓶醋:比喻对某种知识或某种技术只略知一二的人,也说半瓶子醋。
D项,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说话不流利。
4、(3分) A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B项,搭配不当。
“协调……管理力度”不当,应为“加大……管理力度”。
C项,成分残缺。
应为“出现了……的新型欺诈手段”。
D项,语序不当。
最后一句应为“而是发掘后研究她展现出的遗存或废墟的价值”。
二、其它 ( 本大题共 3 题, 共计 12 分)1、(3分) 示例:五四时期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理解有差异。
(或: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价值判断不同)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抽象概括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的要诀是8个字:分层勾要,概括综合。
“分层”就是将原段根据意思要点划分若干个层次;“勾要”就是在原文中勾画出重要词语;“概括”就是在勾画重要词语的基础上,概括出每层的大意;“综合”就是将各层的大意归纳到一起。
2、(4分) 示例:尘——当甘愿化作微粒在空中飞舞时,就注定要独自承受默默无闻的孤独。
舒——舍弃自我看似失去了很多,但那内心的舒畅可能是外人无法理解的。
2010-2012年浙江语文高考文言文试题分析-推荐下载
2010年浙江高考语文卷文言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
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
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
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尠(xiǎn)有屈焉。
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
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zé)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
”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
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
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
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
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jù)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
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
”遂不坐而去。
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壈(lǎn),未有仕路,遂入汉中。
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yì)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
授叟末佐,不称其怀。
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
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
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
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
复还于蜀。
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
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节选自《魏书·胡叟传》)注:①探赜(zé):探索深奥的道理。
②鄙黩:轻贱侮慢。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尠有屈焉屈:屈辱B、鸠率僧旅鸠:聚合C、将加大辟大辟:死刑D、遗其珍物遗:赠送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唯《易》乎B、拂衣而出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倚歌而和之C、遂得免焉D、复还于蜀风雨兴焉且贰于楚也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满。
2013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答案】B【解析】A.“捺”应读nà。
“捺”是个常用字,如果知道“一撇一捺”这个词语,就不难判断出“捺”的注音错误;C.“扛”应读ɡānɡ。
“扛”是多音字,指“用双手举(重物)”时读ɡānɡ,指“用肩膀承担物体”读kánɡ;D.“拙”应读zhuō。
“拙”容易误读成第二声。
故选:B。
【提示】本题考查了多音字和形声字的读音。
其中“旋涡”的“旋”、“混搭”的“混”、“喷香”的“喷”、“扛鼎之作”的“扛”与“佝偻”的“偻”属多音字,其余都为单音字。
【考点】字音。
2.【答案】C【解析】A.唇枪舌箭(剑);B.陷井(阱);D.登陆(录)。
故选:C。
【提示】通读整个句子,弄清楚词语的意思,以意定词。
【考点】字形。
3.【答案】A【解析】A.以至:连词,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
运用正确;B.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望文生义;C.“热诚”是热心而诚恳的意思,与满怀搭配不当;D.不忍卒读: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误用对象。
故选:A。
【提示】就实词而言,一是要掌握理解词义的方法,能分析词义的细微差别,二是要学会能根据语境来辨析词义,正确选择所需的词语。
【考点】词语(熟语)使用。
4.【答案】D【解析】A搭配不当,“表现了…故事”应是“表现了…主题”或是“书写了…故事”;B.杂糅,应去掉“距离”或“深入研究”;C.第二句残缺主语,应在“促进了”前面加上“这些活动”。
故选:D。
【提示】本题要结合病句常见错误类型来分析,常见的病因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如果在试题中凭语感一眼辨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逐一对照,多读几遍,就能找到答案。
【考点】病句辨析修改。
5.【答案】D【解析】找出和上文对应的词语:“丘壑”对应“地上”,“笔墨”对应“画上”,“变幻”对应“梦中”,“位置”对应“胸中”。
2013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解析(精编版)
【试卷总评】浙江是新课改较早的省份,因此试卷命题成熟稳定。
总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设题灵活。
如古诗鉴赏和《论语》解读,均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内容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看似平常,却见匠心,激活了“静止”的语文知识,实现了能力“互通”。
尽管这种“填空”的结果呈现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恶衣恶食”等样式,但命题着陆点并非识记,而是理解和迁移,跟通常的“背诵默写”形似实非。
此类题型,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选材典范。
如第5题的《幽梦影》、实用类文本《社会建筑》和文学类文本《牛铃叮当》,均系名家手笔。
而文言文《送丁琰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佳作,古诗《秦中吟·歌舞》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讽刺诗名篇。
这些阅读材料,也是崇尚经典的积极尝试,为语文命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是对学生结合语境辨析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如第2题中“登陆”的“陆”是否该写为“录”,仅仅盯着“登陆电子邮箱”很可能产生莫衷一是的感觉,结合“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需输入密码”来辨析,正确答案才能水落石出。
四是写作考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模式。
以三位中外作家的话语为材料,从而引出“童真泯早”“拯救童真”等跟考生“零距离”,又非常“生活化”的话题,让考生容易“发声”,可写性很强。
而审题应该较去年稍难。
虽一作家国籍有误,但不影响考生根据三作家的话写作答题。
2013年浙江高考语文卷命题稳中有变,变化中透露的新鲜信息值得关注:与去年相比,语言运用板块有三题更新,分别是第5题词语排序、第6题寓意概括、第7题诗句仿写。
这不是简单的考点轮换,对考生来说,第5题可能从未模拟,第7题即便大量的模拟也于事无补,该题仿写示例由青天、芭蕉叶、露珠等意象构成一个有诗意的整体,这为形象思维能力强、语言表现力丰富的考生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
仿得好就是一首诗,假如只会机械模仿句子形式,充其量可得基本分。
写作考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模式,以三位中外作家的话语为材料,从而引出“童真泯早”“拯救童真”等跟考生“零距离”,又非常“生活化”的话题,让考生容易“发声”,可写性很强。
2010年高考语文 (浙江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某某卷)语文试题一、语文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子,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澄.澈(chéng)轻佻.(tiāo)豁.免权(huò)舆论哗.然(huá)B.甄.别(zhēn)市侩.(kuài)软着.陆(zháo)温柔敦.厚(dūn)C.苍穹.(qióng)未遂.(suì)扁桃腺.(xiàn)拈.轻怕重(zhān)D.跛.脚(bǒ)菁.华(jīng)撂.挑子(liào)大雨滂.沱(pāng)答案:D。
解析:佻—tião(阴平);甄—zhën(阴平);着—zhuó着陆;这个字有四个读音,另外三个分别是,着迷--zháo;着数—zhäo(阴平);动词形容词后面的,顺着—zhë(阴平)。
拈--niãn(阴平)。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有原则的知识分子,对许多重大问题,他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意。
B.我坐在暖烘烘的沙滩上,眺望浩缈的大海,观看为了一块面包而聒噪的海鸥,打量那些在海滩上寻找斑斓贝壳的孩童,尽量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
C.初春,周围的一切在闪烁,在融化,大地蒸腾起热气,云雀安详地鸣啭着……呼吸着凛冽、砭骨的空气,融雪炫目的反光使我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
D.世人仅以沧海一粟之身,却能精骛八级,心游万仞,领略茫茫宇宙与纷繁人世的壮丽之美,这是何等的境界!答案:C,解析:A项中,微言大意——微言大义;B项中缈——渺D项中纷繁人世——纷繁人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她到在不久便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物料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
2010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C.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的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2、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3分)①某科学研究所后院有座坟,②坟前竖着一块纪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着“谨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的铭文。
④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1分)(2)修改:。
(2分)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2010年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全)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语文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子,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澄.澈(chéng)轻佻.(tiāo)豁.免权(huò)舆论哗.然(huá)B.甄.别(zhēn)市侩.(kuài)软着.陆(zháo)温柔敦.厚(dūn)C.苍穹.(qióng)朱遂.(suì)扁桃腺.(xiàn)拈.轻怕重(zhān)D.跛.脚(bǒ)菁.华(jīng)撂.挑子(liào)大雨滂.沱(pā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有原则的知识分子,对许多重大问题,他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意。
B.我坐在暖烘烘的沙滩上,眺望浩渺的大海,观看为了一块面包而聒噪的海鸥,打量那些在海滩上寻找斑斓贝壳的孩童,尽量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
C.初春,周围的一切在闪烁,在融化,大地蒸腾起热气,云雀安详地鸣啭着……呼吸者凛冽、砭骨的空气,融雪炫目的反光使我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
D.世人仅以沧海一粟之身,却能精骛八级,心游万仞,领略茫茫宇宙与纷繁人世的壮丽之美,这是何等的境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她到在不久便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物料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
B.在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讲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关,显得小.题大做...,榜上无名也就理所当然了。
C.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却对各种奥妙困惑不已。
D.他性格内向,不善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2010年浙江中考各市中考题汇编之——文言文(完)
2010年浙江中考各市中考题汇编之——文言文衢州卷(二)(9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 徐.喷以烟 (3)鞭.数十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使之冲烟而.飞鸣(但是)B.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在)C.以.丛草为林(把)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0.作者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像成云、鹤,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分)(三)(9分)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
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
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
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
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
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
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
②上帝:老天。
2010-2013年四年浙江文言文真题详解
2014届高考文言文复习——真题训练集班级姓名(2013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送丁琰序(宋)曾巩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
予尝论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
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之。
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
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
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
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
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
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也。
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故古之贤也多。
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咸宜焉,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
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
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
噫!奚重而不更也?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
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
”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
予既患今之士,而常慕古之人,每观良吏一传,则反覆爱之。
如丁君之信于其邑,予于旁近邑之所未见,故爱之特深。
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
于令也,得人矣。
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高考文言文复习——真题训练集班级姓名(2013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送丁琰序(宋)曾巩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
予尝论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
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之。
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
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
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
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
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
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也。
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故古之贤也多。
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咸宜焉,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
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
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
噫!奚重而不更也?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
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
”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
予既患今之士,而常慕古之人,每观良吏一传,则反覆爱之。
如丁君之信于其邑,予于旁近邑之所未见,故爱之特深。
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
于令也,得人矣。
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
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
(本文有删节)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堪:胜任 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诬:诬蔑C.则数更法以御.之御:防备 D.南城之政平.平:安定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皆可为材且.良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吸相吹也C.人愚也,则.愚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拒而莫之.与也/恐年岁之.不吾与18.下列对原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赠序的重点不是写丁琰的才干,而是针砭吏治不修、地方官员才德低下的社会现实,进而建议推行古代庠序、师友、赏罚之法,以培养足够的人才。
B.本文首段感慨贤人之少,一唱三叹,再通过古今对比,叹问之间,忧虑国事之情溢于言表,文末由勉励丁琰推及天下为吏者,更使文章深意无尽。
C.作者认为有圣人之道的世人匮乏并且缺少激励机制,学校又严重不足,是造成“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这种见解可谓一针见血,深中肯綮。
D.作者通过南城县令、邑人的评价来称赞丁琰的政绩,为他能得到有司举荐并被任命为淮阴令而发出“得人”的感叹,体现了爱才若渴之心。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1)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4分)(2)奚重而不更也? (3分)(2012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与荆南乐秀才书(宋)欧阳修修顿首白秀才足下。
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
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
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
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
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
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
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
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
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
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
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
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
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
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
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
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
”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
幸察。
【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门而贽.贽: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之辱:辜负。
C.或过称..其文字过称:过分称赞。
D.不暇就.师穷经就:跟从。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B.然言出而.罪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C.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吾其.还也D.其言不为人所.信也/或因寄所.托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B.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3分)(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
(4分)(2011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
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
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
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
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
”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
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
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
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
再迁水部员外郎。
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
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
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
俄知左史事。
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①寖虚。
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
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
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人罔常怀,怀于有仁。
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
隋监未远,不可不察。
”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
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
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
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
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②。
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
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
性严正,未尝回容。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③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或曰:“已议。
”即皆报可。
(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注】①帑廥:官家储藏钱币和粮食的府库。
②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
③佗:他。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明经第:考取。
B. 子无为嫌嫌:疑忌。
C. 俾.其守约束俾:使D. 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方:仿效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吾所.不及B. 因.极推引公之逮所.由使也因.为长句,歌以赠之C. 逸则富以.康D. 保邦于.未危醉则更相枕以.卧室西连于.中闺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勣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
B.文章描写李勣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
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
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
隋监未远,不可不察。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
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
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
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
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
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
"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
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
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