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诗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3 《诗词三首》(共42张PPT)
•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 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 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么比得上人间。 •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 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人间有 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天隐藏、晴天出来,团圆残 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永久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 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
2019/7/17
1329138109@
18
课堂练习
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 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 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 实现的豪迈气概。
2019/7/17
19
课堂练习
名句积累
5.收集古诗词中表雄心壮志的句子。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酬乐答天谢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被。抛弃的人 怀怀旧念空老吟朋闻友笛赋,到乡翻似烂反柯而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枯朽的树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增长、振作
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歌Biblioteka 我在巴山楚水这凄凉的地方,
第13课《诗词三首》知识点归纳-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部编版语文
部编版语文九上《13.诗词三首》知识点归纳【诗歌】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文学常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有《李太白集》传世。
二、问题探究1.理解性默写(1)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2)李白《行路难》中形象生动地描写“行路难”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行路难(其一)》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未来仍然抱有希望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中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四个连续的动作与前两句的宴饮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当时仕途上失意受挫后极度苦闷的心情。
3. 作者用“冰塞川”“雪满山”作比喻表达了什么意思?答:作者以“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交代了诗人惆怅的原因,含有无限的悲慨。
4.诗人反复咏叹“行路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反复咏叹行路难,节奏短促,声调低沉,表达了诗人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之情。
5.简要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
答:诗人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思想一定能实现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6.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背景、注释、译文、赏析
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朝代】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创作背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注释】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
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会:当。
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课件
合作探究
13 诗词三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比喻什么?“冰塞川” “雪满山”象征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处境?
“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比喻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
写作特色
13 诗词三首
❷虚实结合,想象雄奇。
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会儿飞到“冰塞川”的黄河,一会儿 飞到“雪满山”的太行,一会儿想到碧溪垂钓、乘舟日边,一会儿 又回到“多歧路”的现实,一会儿又要乘风破浪,高挂云帆远渡沧 海。从上古写到未来,从现实写到幻境,虚实结合,想象雄奇。
板书设计
面对佳肴,食不下咽 心事重重,四顾茫然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世路艰难
“行路难”( 照应题目 )的诗句:
,诗中具体体现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课堂检测
13 诗词三首
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 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 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13 诗词三首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 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 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请同学们和 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 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九年级语文上册
13 诗词三首
13 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13诗词三首
13 诗词三首
栏目索引
长风破浪①会有时, 终有一天,我会乘长风破万里浪, 直挂云帆②济③沧海。 高高地挂起云帆渡过大海。 [注释] ①长风破浪: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南朝宋时宗悫(què)少年 有大志。他叔父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②云 帆:高高的帆。③济:渡。 [评析] 最后两句在沉郁中振起,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自强 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两句诗是鼓励 人们奋发图强的千古传诵的名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3 诗词三首
栏目索引
[注释] ①金樽:金酒杯。樽,盛酒的酒杯。②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 万钱),形容酒美价贵。③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 物。④直:同“值”,价值。 [评析] 以叙事开篇,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清酒”“玉盘珍 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使人感到似乎是一首庆祝饮酒的诗 歌。 停杯投箸①(zhù)不能食, (面对这美酒佳肴,)我却放下酒杯扔掉筷子,难以下咽, 拔剑四顾②心茫然③。 抽出宝剑四下看,心里(十分)茫然。 [注释] ①箸:筷子。②四顾:四下看。顾,看。③茫然:无所适从的样子。
13 诗词三首
栏目索引
2.巧用典故 诗的颔联,刘禹锡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 《思旧赋》。另一个是“烂柯人”。“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 朋友王叔文等人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13 诗词三首
栏目索引
水调歌头 1.寓哲理于抒情中 这首词虽有感伤情调,但并不使人感到压抑,词人的豁达胸襟处处可 见。他把“天”和“月”都人格化了,上阕问天,下阕问月,创造了一个 神话般美丽的境界。应当指出,词人的问天、问月,归根结底是问人 生。在经过一番认真探求之后,他终于得出了人生哲理。
13课《诗词三首》赏析
《诗词三首》赏析一、《行路难》李白主旨:表达作者豪迈乐观,积极进取的旷达胸怀和理想抱负。
①诗中的感情变化是由消沉苦闷转至满怀壮志。
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
②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③漫漫人生路难免有艰难和挫折,从李白的这首《行路难》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我们在遇到人生挫折时也应该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和自信,积极地追求、顽强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④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⑤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李白面对美味佳肴,情感有何不同?答:面对美酒佳肴,陶渊明安宁闲适。
李白却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因为他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⑥诗中哪些动作细节揭示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揭示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⑦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写实。
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象征手法,象征自己仕途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其中寓含着无限的悲愤。
⑧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引用典故,诗人盼望自己像吕尚、伊尹那样,有朝一日能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功立业。
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为后人称道,试作简要分析。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二、《水调歌头》苏轼主旨:这是一首咏月怀人的抒情之作,写中秋月下所引起的人生感触,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
上片:把酒问天,由幻想超脱尘世转为留恋人间。
下片:对月怀人。
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
上片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019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优质课件(含视频)
朗诵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感情
诗人是如何突出“行路难”的? 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 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 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
停、投、拔、顾四个连动,形象地把诗 人政治失意后,心绪茫然、痛苦悲愤的心情 表现出来。由前两句急转直下,这样强烈的 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当精神苦闷的 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 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 之身来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 心的等级秩序,批判当时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 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在二十六岁那年,抱着“四方之志”, 出蜀远游。但李白却不愿意像当时多数知识分 子一样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而是希望借广泛的结交和诗文投赠培养声誉以 此得到不寻常的提拔。
行路难(其一)
1.反复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内涵。 2.体会诗歌形象和富于变化的语言。 3.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在大唐盛世,有一位诗人他豪情满怀,诗酒 仗剑走江湖。他才华横溢,满怀经世治国之志。在 道士吴均的推荐下,在人生迈入第四十一个春秋之 际,他由布衣登上了卿相的殿堂,满以为实现理想、 施展才华的时候到了,但是皇帝昏聩无能,美梦初 醒,他很快被赐金还放,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下,他 陷入矛盾之中,这个人就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 酒作诗,喜交友,有《李太白集》传世。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
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朝代】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朗读节奏划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shēng)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
【注释】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⑵达旦:到天亮。
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⑷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⑹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
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⑺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⑻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不住,承受不了。
胜:承担、承受。
⑼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弄:玩弄,欣赏。
⑽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⑾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⑿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3.诗词三首【教学PPT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朝大诗人和文学家。他的
诗杨通柳俗青清青新江,水精平炼含,蓄,善 用闻比郎兴江手上法唱,歌多声有。弦外之音。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 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 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诗歌赏析 •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
出于对这样一位天 行路难才被弃置的惋惜, 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 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 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 “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 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 又把筷子放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 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 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 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 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 菜肴,收费万钱。
•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 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 我心里委实茫然。
•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 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 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 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 乘船经过日边。
•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 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 我该向北向南?
长期遭贬
辛酸、遭遇坎坷源自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用典
感叹身世 比喻
愤懑 乐 积 怀恋、观 极 怅惘 豁 进 豁达、达 取
展望未来富有哲理进取 、
感谢赠言
积极、
振作精神
昂扬
小结:作者抒发了不能任 由自己放纵,一味消沉下去 他笔锋一转,与友人相互劝 慰,相互鼓励。他对生活并 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感慨 很深,但读起来给人的感受 并不是消沉,而相反是振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课件 (共54张PPT)
拔剑四顾心茫然。 箸:筷子。
茫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③ 忽复乘舟梦日边。④
塞:(sè)堵塞。
太行: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 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③: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到 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 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④: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 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感知文章
听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kē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课课文文解注析释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13.诗词三首
行路难
李白
课前导入
说到唐诗,我们不能不提起 李白;而当我们说到李白时,就 常常不自觉地将他和他的诗与酒 联系在一起。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 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 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 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杜甫 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述 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 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诗”则专指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专指与散文相对的韵文形式。诗的题材繁多,一
般分为古体诗和新体诗,如四言、五言、七言、
五律、七律、乐府等。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
对仗,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
题目解读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
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 种古体诗。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 苦的处境。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第13课《诗词三首》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 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
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 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感慨万分)
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 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 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 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作用)。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 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十分 豪华:“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
“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端起酒杯,又把酒杯推开,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掷下; 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 “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与“金’”、“清”、 “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 抑郁不舒的心情。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写出了四顾的原因。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 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 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比喻,说明 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吕尚,九十岁在磣溪上钓鱼,得遇文王;伊 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 过。这两个都是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 终大有作为的人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 乘舟梦日边”用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言论表 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
诗词三首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
13、诗词三首1、行路难其一——李白斗十千,珍馐xiū直万钱;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高十千,玉盘里的佳肴则值万钱;投箸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欲冰塞sè川, 将雪; 想渡过,冰雪却冻封了河川,准备登太行山,但又堆满了山;闲来垂钓坐,忽复梦; 闲时学太公在上钓鱼,忽然又想起伊尹梦见乘船经过了太阳的旁边;行路难,行路难,,今安在; 行路难呀,行路难岔路多啊,现在我的路在何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彼岸;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yǔ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舟侧畔pàn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zhǎng精神;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3、水调diào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ē,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hán juān;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我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起舞,清影,仿佛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又圆又亮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自己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精品课件(187张PPT)
“金樽”“玉盘”写出了器皿贵重 ; “斗十千”“直万钱”写酒馔(酒席)佳美,极言宴 饮的丰富、奢华。
精读细研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诗歌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 后句用《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一席 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的典故。可见“巧铸灵 运”之妙。
两大典故: 商朝末年的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之滨垂钓。伊尹受命于商汤
之前,梦见乘舟过日月旁边。 吕尚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诗人梦、寐以求的就是象两位先贤那样,
受命辅弼圣明之君,做一番济世拯物的事业。
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暗示古人能有的 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仍抱有希望。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整体感知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酒杯里盛着价格的清醇美酒,玉盘里装潢价值万钱的佳肴。
樽: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知识备查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 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 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 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来塑造形象。
强调情感因素,个性色彩鲜明。
知识备查 方法指导
诗歌赏析三部曲
代表作:《将进酒》《望庐山瀑布》《蜀道难》等。 著有《李太白全集》。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朝代】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创作背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注释】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
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会:当。
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诗词是的语⾔艺术。
诗词常常⽤最精练的语⾔来展⽰世界的万千⽓象,形象⽽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路难(其⼀) 唐·李⽩ ⾦樽清酒⽃⼗千,⽟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拔剑四顾⼼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雪满⼭。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梦⽇边。
⾏路难!⾏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今⽇听君歌⼀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调歌头(明⽉⼏时有) 宋代·苏轼 丙⾠中秋,欢饮达旦,⼤醉,作此篇,兼怀⼦由。
明⽉⼏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恐琼楼⽟宇,⾼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长久,千⾥共婵娟。
教案 【教学⽬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富有表现⼒的语⾔,体会诗歌意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化的思想感情,提⾼⽂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标】 培养热爱祖国古代⽂化的思想感情,提⾼⽂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路难(其⼀)》 【情境导⼊】 同学们,说起唐诗,不得不提到李⽩。
余光中在《寻李⽩》中这样赞叹他:“酒⼊豪肠,七分酿成了⽉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绣⼝⼀吐就半个盛唐。
”杜甫曾在《饮中⼋仙歌》中这样描述李⽩:“李⽩⽃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呼来不上船,⾃称⾂是酒中仙。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的名篇《⾏路难(其⼀)》,⼀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扉。
【新课解读】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诵本⾸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PPT课件
水 调 歌 头 · 明 月 几 时 有
酬 乐 天 扬 州 初 逢 难
( 其 一 )
李白名句
李白名句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 楼饯别校书叔云》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 入京》 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 孟浩然之广陵》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 布》
5、背诵这首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谢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被抛弃的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念老朋友 反而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枯朽的树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增长、振作
他们是雄关漫道最多情的侠客,
他们是凄凄长夜最孤独的行者,
一朝风雨散去,
揉不碎的是他们赤诚的情怀, 吟不尽的是他们低回的想望, 脚步虽已远去, 但背影却依旧温暖。
谢谢 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两大典故:商朝末年的吕尚(即姜子牙),未遇周文王时, 曾在渭水之滨磻(pán)溪垂钓;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 乘舟过日月旁边。吕尚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诗人梦寐以求 的就是象两位先贤那样,受命辅弼圣明之君,做一番济世拯物 的事业。)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13 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①在? ①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②济③沧海。
②云帆:高高的
[译文]当年吕尚(姜太公)闲居,曾在碧
船帆。
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
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 ③济: 渡。 如今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
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 样的心情? 明确: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痛苦、寂寞。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 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明确:用典。 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感慨万分)。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明确:“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 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
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表达诗 人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本文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全篇以月抒情,兼怀念其弟子由,既表现了词人对
当时社会的不满、人生的感叹,也再现了他心胸旷 远、毫不悲观的性格。
谀言顺意而易悦,直言逆耳而触怒。 —— 欧阳修
上阕主要表达政治失意后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心 理。见月而问天,追月而迟疑。下阕从出世与入世 的矛盾中宕出,专写“人间”一路,小序中“兼怀 子由”之意也随之拈出。下阕头三句实写月色照人 之形。“转”“低”“照”三字写足月光移动之神 韵。“无眠”二字始直接涉及中秋人事,“怀”弟 之意隐约而出。接下五句又跳出个人思绪,由个人 之离别联想到普天下人之离别,使词的境界陡然提 升。不唯自慰,实兼慰人,意思愈转愈深。
13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理解赏析
行路难(李白)1.第二句连用了停、投、拔、顾等几个动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用典。
运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建功立业的愿望,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苦闷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5、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
如结尾的两句,表明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对前途充满信心。
6.诗中采用“垂钓碧溪”和“乘舟梦日”(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希望再次得到皇帝的任用。
7.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8.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9.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A 垂钓碧溪——B 乘舟梦日边——C 长风破浪——A 吕尚B 伊尹C 宗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B)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
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课件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如何理解这几句?
从个人的悲欢离合变化引出月亮的盈亏变化。 月亮的阴晴圆缺,犹如人的悲欢离合,是必然的 规律。既如此,就不必叹息和悲伤了,表现了词 人心胸开阔、洒脱旷达的一面。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词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只要人能平安幸福,虽分隔千里,但共赏这一 轮,并互致安慰不也是一种团聚吗?这是词人的 自我安慰,也是对亲人的劝导,同时也是对自己 政治遭遇的自我宽解。表现出词人豁达的胸襟与 豪迈的情怀。
答案:C 【点拨】正确的划分应为: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 三年/弃置身。
3.理解性默写。
(1)《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诗人欲行无路,心
绪茫然的句子是:
,
。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景物的变化
来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天下人的美好祝
愿的句子是:
写作特色
用典恰当,寓理于景。 引用历史典故自然贴切,诗人借向秀、王质的
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岁月流逝、 人事变迁的感叹,含义十分丰富。“沉舟侧畔千帆 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将人生哲理寓于自然景物 中,表明诗人对未来仍然充满信心。
水调歌头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山(今属 四川)人,宋代文学家。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人代表,并称“苏辛”; 与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他在散文、 赋、诗、词、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代表作有《饮湖上初晴后雨》 《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走进诗歌
樽:盛酒的器具。
珍羞:珍贵的菜 肴。羞,同 “馐”,美味的 食物
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 课件
三分诗, 七分读, 并是十分。 —— 苏东坡
字正腔圆地读 有板有眼地读 有情有味地读
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水调歌头 què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qióng q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 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hán
水调歌头
苏轼
积累名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李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杜 --张九龄
欢离合变化引出月亮的盈亏变化。月亮的阴晴圆
缺,犹如人的悲欢离合,是必然的规律。既如此,
就不必叹息和悲伤了,表现了词人心胸开阔、洒
脱旷达的一面。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词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只要人能平安幸福,虽分隔千里,但共赏这
一轮明月,并互致慰藉不也是一种团聚吗?这是
词人的自我安慰,也是对亲人的劝导,同时也是
谈谈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
丙辰年的中秋夜,孤身在密州的苏轼一边饮
酒,一边赏月。他端起酒杯,遥问青天:皎洁的
明月何时出现?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
年?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 宫殿的高寒。于是,只好在月下慢慢起舞,虽然 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我陶醉,清冷的月宫怎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诗词三首今日听君歌一曲.( 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4.名句默写。
,将登太行雪满山。
(2) 金樽清酒斗十千,(3) 李白在《行路难 ( 其一 ) 》中,运用典故表现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诗句是:(4) 苏 轼 的 《 水 调 歌 头 》 中 , 表 达 对 天 下 离 别 之 人 的 美 好 祝 愿 的 句 子 是 :(5) 苏 轼 的 《 水 调 歌 头 》 中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对人事与自然进行了哲理性思考,表现出乐观旷达的情怀。
(6)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了达观的人生态度,蕴含新事物必 将取代日事物的深刻哲理的诗句是: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金樽(z u n)投箸(zh u)闻笛赋(f u)B . 凄凉(q 1 ) 歧路(q 1 ) 冰塞川(s e)C . 宫阙(qu e ) 怀日(hu a i) 长精神(zh a ng)D . 婵娟(ch a n)绮户(q i )烂柯人(k e)2. 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玉盘珍羞.直万钱 ( 美味佳肴 )B .C . 长风破浪. 会有时 ( 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D . 千里共婵娟.(指嫦娥 ) 3. 请用“ / ”给下面的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 欲 渡 黄 塞 川,雪满山 (2) 沉 舟 侧 帆 过,万木春 (3) 人 有 悲合, 月 缺, 此 事 古 难 全 (1)5.我国文学史上有一块瑰宝,它璀璨夺目,耀眼生辉,那就是古诗词。
学完本课后,班级拟开展主题为“诗海泛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题目。
(1) 分门别类,辑录名句。
( 各两句)①爱国类:②战争类:③劝学类:(2)指出下列诗句歌咏的对象。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③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有人就《水调歌头》一词的上片出了个上联,请你根据下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望月怀逸兴壮思,自具雅量高致。
下联:(4)请你向大家推荐自己最喜欢的诗人,从朝代、称号、诗风、代表作品及思想情感等方面对其进行介绍。
(5) 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结束语。
于50 字)( 要求:至少引用一句古诗,不少(一)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辋川 ①六言 ( 其五 )[ 唐] 王 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②,五柳先生对门。
[注]①辋川:地名。
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 道的高尚品质。
6.任选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
(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 唐] 杨 炯7. 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向往什么样的生活。
(2 分 )(2 分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8.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 分)9.“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三)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峡口 ①送友人 [ 唐 ] 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 ②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西陵峡口。
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10.“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4 分)1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 _________________ 之情。
“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 分 ) (2 分 )。
“花飞欲尽春”这一(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唐]岑参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磧(q 1 )西:安西都护府。
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西南。
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
④酒家垆(I U ):酒家。
12.诗歌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2 分)13.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的“另类佳作”。
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联系学过的诗句说明理由。
(2 分)14.《水调歌头》一词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结合,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
请学习这种写法,尝试写一个小片段。
详解详析1.[ 解析] B“歧”应读“ q 1”。
2.[ 解析] D婵娟”在诗歌中借指月亮。
3.(1)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 雪满山(2)沉舟侧畔/ 千帆过,病树前头/ 万木春(3) 人/有/ 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4.(1) 欲渡黄河冰塞川(2)玉盘珍羞直万钱(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 (1)示例: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 ①雪②梅花③画(3)示例:怀人写悲欢离合,颇显旷达胸襟。
(4)示例: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
其诗沉郁顿挫,饱含忧国忧民之情。
他的诗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后人称为“诗史”。
其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5)示例: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举行的“诗海泛舟”活动圆满结束了。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最后我们用两句古诗与大家共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勤奋和汗水浇灌自己的理想之花,绽放属于自己的芬芳。
6.[ 解析] 此题考查想象能力及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抓住诗句中的典型事物加以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来即可。
[ 答案] 示例一:第一句描绘了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
示例二:第二句描绘了远处的高山云雾缭绕,与天相接的地方正静静地挺立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7.[ 解析 ]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合前两句所描绘画面的特点可以看出诗 人向往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 结合后两句所提到的颜回和五柳先生可以看出诗人向往过安于 清贫的宁静生活。
[ 答案 ] 诗人向往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也向往如颜回和陶渊明那样安于清贫的宁静生 活。
8.[ 解析 ] 本题考查概括诗歌的内容。
首先要找到本诗的主人公——书生, 再总结事件 从军边塞,参加战斗,最后总结归纳。
[ 答案 ] 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9.[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要紧扣题干要求“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 面”,抓住“雪暗”“凋旗”“杂鼓声”几个重点词,从感官方面思考。
[ 答案 ] 视觉、听觉 ( 或色彩、声音 ) 。
10.地点 季节 渲染了凄凉悲伤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11.惜别 “天涯去住泪沾巾”写的是走的人和留的人都泪湿衣巾,情;而王勃的诗句是劝人们不要在分别时流泪,表达的是乐观之情。
12.[ 解析 ] 这是一道诗歌鉴赏题。
鉴赏诗歌最主要的方法是“知人论世”,解读意象 的含义,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再现诗歌的意境。
解答这道题首先要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再扣住题干中的“塞外酷热难耐、 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进行思考。
环境描写是为烘托人物 服务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李副使赴碛西,可谓不畏艰苦,有着英勇无畏的豪迈气概。
[ 答案 ] 烘托了李副使不畏艰苦、奔赴边关的豪迈气概。
13.[解析 ] 这是一道鉴赏评价题。
无论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 都必须言之有理。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边塞诗大都充满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雄奇瑰丽”是岑参诗 歌的突出特点, 即使是写送别, 也体现了他的“乐观豪迈”之情。
所以在解答时一定要扣住 诗的情感基调回答,再举出例子加以佐证即可。
[ 答案 ] 示例一:同意。
常见的送别诗多写离愁别绪,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 而这首诗抒发的却是劝勉友人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所以, 这首诗颇显 “另类”。
示例二:不同意。
送别诗中并不缺少这类乐观豪迈的作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 是证明,所以这首诗算不上“另类” 。
14.示例: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笑看窗外花开花落,静观天上云卷云舒。
在路上,我 们经历了太多太多悲喜交集的事, 在生命之河的航行过程之中, 我们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 欢之事, 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
苏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 他面临的那些 烦心琐事顷刻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 消失得无影无踪。
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 忘 记那些失意、 悲伤。
陶渊明伴着 “庄生晓梦迷蝴蝶” 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篱之下悠然采菊。
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 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 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意思相近即可 )表达了伤感离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