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还是“丁零零”说课材料
叮铃铃说课稿
![叮铃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9a2a5b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5.png)
叮铃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叮铃铃》。
一、说教材《叮铃铃》是一首具有浓郁湘西风格的歌曲,旋律流畅、欢快,歌词描绘了在山坡上牧童放牧的情景,表现了牧童们的快乐生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首歌为 2/4 拍,歌曲中包含了较多的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对于学生节奏的掌握有一定的挑战。
同时,歌曲的音域较宽,需要学生有较好的音准控制能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说学情我所面对的是具体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如基本的节奏感知、简单的旋律哼唱等。
但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处理复杂节奏和音准方面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
此外,学生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较高,喜欢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这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叮铃铃》,掌握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切分节奏和音准,并用自然、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快乐情绪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准确演唱歌曲《叮铃铃》,掌握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切分节奏和音准。
教学难点:用自然、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处理好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通过反复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
2、示范法:教师通过范唱和示范演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3、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节奏练习、旋律哼唱和歌曲演唱,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合作法:安排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音乐表现力。
叮铃铃还是丁零零
![叮铃铃还是丁零零](https://img.taocdn.com/s3/m/72947166376baf1ffc4fadb2.png)
叮铃铃还是丁零零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叮铃铃”还是“丁零零”文/张学勇本文已发表于《济南教育》批阅作文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写到下课铃声,有的用“叮铃铃”,有的用“丁零零”,还有的用“钉铃铃”……到底哪一个比较规范呢我也给搞糊涂了,觉得这个也对,那个也行。
说实话,我真没有深究过这个词语的标准写法。
问问办公室里的同事,也各持己见,谁都拿不准。
翻阅一些手头上的资料,也看到了不同的字形,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在表示铃声的用词上,存在非常不规范的现象!以下是笔者收集到的一些例子。
“叮铃铃”用词举例例1“叮铃铃”,忽然电话铃响了……《现代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着1994年版 P52例2“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当代小学生》1999年第11期P18《“老太婆”同桌》例3 叮铃铃……闹钟声大振……《红蕾.故事宝库》2007年第7、8期P81《梦乐园》例4 “叮铃铃……”下课了……“叮铃铃……”又上课了……《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10期 P26《课桌上的分界线》例5、“铃铃……”神探菲利普桌前的电话急促地响起……《红蕾.故事宝库》2007年第7、8期P94《U盘藏到哪里去了》例6 “叮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使他预感到有什么特殊的事情……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制语文第十一册自读课本《南极企鹅的生活》P20 《回到祖国的怀抱》例7“铃铃铃……”同学们告别了欢快轻松的课前时光……《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11期 P30《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例8《叮铃铃》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音乐》第十一册(2001年审查通过)P47歌曲《叮铃铃》“丁零零”用词举例例9:丁零零,随着清脆的声响,下课了……《当代小学生》2005年第10期P18《课间十分钟》例10 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当代小学生》2005年第10期P19《星星和我通电话》例11“丁零零……”下课铃响了……《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1、2期 P32《“见死不救”的死党》例12、“丁零零……丁零零……”一阵清脆的闹钟声,催促我赶快起床……《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9期 P36《未来的一天》例13 “丁零零”下课铃响了……《红蕾.快乐读写》年第4期P46《校园景色》例14“丁零零……”伴随着上课的铃声,董老师推开了门……《少先队小干部》2007年第1、2期P78《董老师,对不起》例15“零……”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少先队小干部》2007年第1、2期P146《迟到的秘密》例16“丁零零!丁零零!”上课了,我一直心神不安……《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4期 P64《发表文章真开心》例17“丁零零”上课铃响了……《当代小学生》2007年第10期P19《在冰块上写字》例18 丁零零——闹铃响了……《小学生拼音报》2008年第1—7期18版《“迟到”的闹铃》例19 “丁零零,丁零零……”门铃又响了……《小学生拼音报》2007年第1—8期27版《一袋红樱桃》例20 清晨,拖拉机的“突突”声,自行车的“丁零”声……《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1、2期 P75《我家屋后的那条路》例21 他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自读课本《草叶上的歌》P 53 《掩耳盗铃》例22丁零零,闹钟响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 P31 《一分钟》例23 丁零零,门铃响了……丁零零,门铃又响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 P31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例24 不知过了多久,“丁零丁零”的闹钟声惊醒了我……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P131 《乌塔》例25 丁零零,丁零零,是谁拉响了下课铃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同步阅读《金色的小船》二年级上P19《下课十分钟》例26“丁零零……”七月初的一个晚上,一阵电话铃响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一次“互动”式家长会的启示》例26“丁零零……”上课铃响了,我快步走进教室……《山东教育》2008年第12期(小学刊)P16《当学生爱上听课》从以上各例我们不难看出,在表示铃声的词语使用上,存在许多问题。
“叮铃铃”还是“丁零零”说课讲解
![“叮铃铃”还是“丁零零”说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aeb9faa0975f46527d3e1c0.png)
“叮铃铃”还是“丁零零”“叮铃铃”还是“丁零零”?文/张学勇本文已发表于《济南教育》批阅作文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写到下课铃声,有的用“叮铃铃”,有的用“丁零零”,还有的用“钉铃铃”……到底哪一个比较规范呢?我也给搞糊涂了,觉得这个也对,那个也行。
说实话,我真没有深究过这个词语的标准写法。
问问办公室里的同事,也各持己见,谁都拿不准。
翻阅一些手头上的资料,也看到了不同的字形,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在表示铃声的用词上,存在非常不规范的现象!以下是笔者收集到的一些例子。
“叮铃铃”用词举例例1“叮铃铃”,忽然电话铃响了……《现代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1994年版 P52例2“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当代小学生》1999年第11期P18《“老太婆”同桌》例3 叮铃铃……闹钟声大振……《红蕾.故事宝库》2007年第7、8期P81《梦乐园》例4 “叮铃铃……”下课了……“叮铃铃……”又上课了……《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10期 P26《课桌上的分界线》例5、“铃铃……”神探菲利普桌前的电话急促地响起……《红蕾.故事宝库》2007年第7、8期P94《U盘藏到哪里去了》例6 “叮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使他预感到有什么特殊的事情……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制语文第十一册自读课本《南极企鹅的生活》P20 《回到祖国的怀抱》例7“铃铃铃……”同学们告别了欢快轻松的课前时光……《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11期 P30《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例8《叮铃铃》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音乐》第十一册(2001年审查通过)P47歌曲《叮铃铃》“丁零零”用词举例例9:丁零零,随着清脆的声响,下课了……《当代小学生》2005年第10期P18《课间十分钟》例10 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当代小学生》2005年第10期P19《星星和我通电话》例11“丁零零……”下课铃响了……《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1、2期 P32《“见死不救”的死党》例12、“丁零零……丁零零……”一阵清脆的闹钟声,催促我赶快起床……《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9期 P36《未来的一天》例13 “丁零零”下课铃响了……《红蕾.快乐读写》年第4期P46《校园景色》例14“丁零零……”伴随着上课的铃声,董老师推开了门……《少先队小干部》2007年第1、2期P78《董老师,对不起》例15“零……”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少先队小干部》2007年第1、2期P146《迟到的秘密》例16“丁零零!丁零零!”上课了,我一直心神不安……《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4期 P64《发表文章真开心》例17“丁零零”上课铃响了……《当代小学生》2007年第10期P19《在冰块上写字》例18 丁零零——闹铃响了……《小学生拼音报》2008年第1—7期18版《“迟到”的闹铃》例19 “丁零零,丁零零……”门铃又响了……《小学生拼音报》2007年第1—8期27版《一袋红樱桃》例20 清晨,拖拉机的“突突”声,自行车的“丁零”声……《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1、2期 P75《我家屋后的那条路》例21 他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自读课本《草叶上的歌》P 53 《掩耳盗铃》例22丁零零,闹钟响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 P31 《一分钟》例23 丁零零,门铃响了……丁零零,门铃又响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 P31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例24 不知过了多久,“丁零丁零”的闹钟声惊醒了我……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P131 《乌塔》例25 丁零零,丁零零,是谁拉响了下课铃?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同步阅读《金色的小船》二年级上P19《下课十分钟》例26“丁零零……”七月初的一个晚上,一阵电话铃响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一次“互动”式家长会的启示》例26“丁零零……”上课铃响了,我快步走进教室……《山东教育》2008年第12期(小学刊)P16《当学生爱上听课》从以上各例我们不难看出,在表示铃声的词语使用上,存在许多问题。
《叮铃铃》教案分析
![《叮铃铃》教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88d56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3.png)
《叮铃铃》教案分析一、教案概述《叮铃铃》是一本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绘本,通过讲述一只小猫叮铃铃的冒险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勇敢、善良、助人为乐的品质。
本教案以《叮铃铃》为基础,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绘本《叮铃铃》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自主学习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悉《叮铃铃》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参与教学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创新教学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与《叮铃铃》相关的小故事或画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叮铃铃》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叮铃铃》,了解故事情节。
3.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活动:分组进行与《叮铃铃》相关的小游戏或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5. 总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活动和创作活动中的参与度,评价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评价其创意和动手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与《叮铃铃》类似的主题绘本,让学生自主阅读,提高阅读兴趣。
2.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宠物店,让学生亲身体验与动物的互动,培养关爱动物的意识。
3. 开展以“勇敢、善良、助人为乐”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教学资源1. 《叮铃铃》绘本若干册,确保每个学生都有阅读的机会。
小学音乐试讲《叮铃铃》音频示范+教案+说课稿
![小学音乐试讲《叮铃铃》音频示范+教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04427dab4daa58da1114a59.png)
小学音乐试讲《叮铃铃》音频示范+教案+说课稿02教案部分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培养热爱生活、大自然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等学习方法,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知识与技能:演唱好二声部歌曲并做到和谐统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歌曲具有湖南歌曲风格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用活泼、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图片导入,老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牧童赶羊群的图片,之后,与学生谈论这个图片,包括羊群的铃声,还有其他物品发出叮铃铃的声音,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叮铃铃》。
(二)教授新课1.初步感知(1)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提出问题:“你能够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小牧童在放羊的画面)(2)老师弹唱歌曲,并提出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欢快、亲切)2.学唱歌曲(1)老师引导学生朗读歌词,并提问:歌词中是否有衬词呢?(啰、嗬、哗)(2)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二声部的发声练习,(老师弹琴,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发声条目进行发声练习),并强调嗓音保护的知识。
(3)老师弹钢琴,学生跟随钢琴用li进行模唱,并思考:旋律有什么难点?(升5),之后引导学生跟琴多次演唱难点,之后,老师演唱不同的旋律(带有升5和不带升5的旋律),感受湖南民歌的特点。
(湖南民歌具有升5、滑音、椅音的特点)(4)老师弹钢琴,引导学生尝试填入歌词,并注意歌曲的力度记号。
(5)老师与学生配合感受二声部歌曲的魅力(老师演唱第二声部,学生演唱第一声部)。
(6)学生自由练习第二声部,之后,引导学生跟琴演唱第二声部(多次演唱并感受)。
(7)老师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并注意反复记号和声音的和谐统一。
(三)音乐活动老师引导学生欣赏湖南民歌,学生进行概括,老师进行总结。
(四)课堂小结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来结束课堂。
四、板书设计03说课稿件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鞠躬)我是小学音乐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叮铃铃》。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叮铃铃》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叮铃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af6435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01.png)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叮铃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叮铃铃》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介绍了铃声的多种用途。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以描述铃声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如学校上课、放学、火车到站等;第二乐段则以问答形式呈现,使歌曲更具趣味性。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铃声在不同场合的作用,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歌曲的节奏、旋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铃声在不同场合的用途了解不全面,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铃声在不同场合的用途,学会歌曲《叮铃铃》,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叮铃铃》,了解铃声在不同场合的用途。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节奏的把握,以及对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乐器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各种铃声,引导学生关注铃声在不同场合的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叮铃铃》的背景、歌词含义,带领学生学唱歌曲。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4.实践活动:学生分组创作关于铃声的短剧,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5.音乐欣赏:教师播放其他有关铃声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6.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铃声在不同场合的用途。
《叮铃铃》教学案例
![《叮铃铃》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2b004b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4.png)
《叮铃铃》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叮铃铃》这首儿歌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通过歌曲的演唱和配乐,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和艺术情趣。
3.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1.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录音机和音乐播放器。
3.歌曲《叮铃铃》的原版录音。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叮铃铃》的原版录音,让学生们聆听歌曲。
2.教师问学生们对歌曲的印象,引导他们谈谈自己对这首歌的感受和理解。
Step 2:学唱歌曲1.教师向学生们逐句教唱歌曲的歌词,并带领他们跟着原版录音一起唱。
2.教师鼓励学生们尝试跟着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增加学习乐趣。
Step 3:分析歌曲的情感表达1.教师带领学生们分析歌曲的情感表达,询问学生们歌曲中传递了什么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
2.教师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他们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Step 4:合唱和配乐1.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并选择其中一组进行现场表演。
2.教师准备配乐,让学生们在配乐的伴奏下合唱歌曲,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Step 5:巩固和扩展1.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歌曲的复习和巩固,让他们再次合唱并加入更多的表演元素。
2.教师提供其他与儿歌主题相关的活动,比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学生们通过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Step 6:总结和评价1.教师总结整个教学过程,询问学生们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反馈。
2.教师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话总结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表达,让他们在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上得到提升。
教学延伸:1.学生们可以尝试编排一段简单的舞蹈,将歌曲和舞蹈结合起来进行表演。
2.学生们可以尝试创作一些与歌曲内容相关的音乐节奏,增加歌曲的表演和演唱的可塑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能够通过歌唱和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有效提高了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与配乐的搭配,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多元性。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0课《叮铃铃》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0课《叮铃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3feafd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c.png)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0课《叮铃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叮铃铃》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0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达了孩子们对铃声的喜爱和期待。
歌曲共四乐句,节奏明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
他们喜欢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堂,能够积极参与演唱、节奏、听力等方面的练习。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重点关注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叮铃铃》,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熟练演唱《叮铃铃》,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以及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聆听、演唱、节奏练习、分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2.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跟唱,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叮铃铃》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2.学习歌曲: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讲解音乐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3.练习:分组进行演唱练习,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合作: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5.总结: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名称《叮铃铃》、歌曲节奏、旋律要点、音乐理论知识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和文字呈现,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学习歌曲。
叮铃铃
![叮铃铃](https://img.taocdn.com/s3/m/830392c476eeaeaad0f33010.png)
叮铃铃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叮铃铃》1、说教材本曲选自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节双声部教唱课,2/4拍,旋律流畅,情绪活泼欢快,它描绘了在绿茵茵的山坡上,牧童一边赶着羊群,一边在快乐地歌唱。
表达了牧童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对教材的把握很重要,但对学情的分析则更加关键,下面进入我的第二个环节,说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能力增强,他们逐步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艺术作品。
同时,他们的听觉能力增强,节奏与旋律表现力也更加丰富,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阶段。
3、针对以上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我将运用情景创设法、演示法、欣赏法、练习法、柯达依体态律动等相关教学方法,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课堂内容。
4、能否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能否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将本着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来制定我的教学目标。
第一,通过对本曲的演唱,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通过情景创设、演示法、欣赏法、练习法、柯达依的体态律动和读谱手势等相关教学方法引导同学们,更加形象地理解音乐情绪。
第三,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音乐作品中的变化音及装饰音,并且能运用较好的音色演唱双声部。
五、那么,通过制定教学目标,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可能会成为教学的重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把握作品中影响音乐情绪的变化音及下滑音。
2、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双声部的演唱线条,并做到互不干扰,及相互统一协调3、根据课题所给素材,进行相关的音乐活动拓展与创编。
六、在完成了以上准备工作后,接下来进入我的说教学过程环节。
1、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快、更好地进入课程,在导入环节中,我将创设一个牧童放羊的场景,并播放本曲作为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行体态律动表演,当音乐开始时,牧童与羊群玩耍嬉戏,当音乐进行到分声部时,羊群在山坡上前行,代表上声部,且把下滑音设置为小羊没站稳脚下一滑的动作。
《叮铃铃》教学案例
![《叮铃铃》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9046b5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9.png)
《叮铃铃》教学案例《叮铃铃》是一本适合儿童的中文启蒙教材,其内容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非常适合用于小学中文的教学。
下面将结合《叮铃铃》这本教材,制作一份关于《叮铃铃》教学案例,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利用这本教材开展教学工作。
一、教学目标1.语言能力:通过学习《叮铃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中文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中文交流。
2.文化认知:通过学习《叮铃铃》,使学生了解一些中国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3.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叮铃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学习《叮铃铃》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
2.通过《叮铃铃》故事中的情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叮铃铃》是一本由程维编著的启蒙中文故事书,书中有多个有趣的故事,如《叮铃铃和小猫咪》、《叮铃铃学画画》等。
老师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者几个故事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1.热身引入:老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叮铃铃》中的一段视频,引入故事的主题,并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学习课文: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朗读《叮铃铃》中的故事,并解释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
可以通过问题和回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4.情景描述: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要求学生用中文描述《叮铃铃》故事中的情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5.练习写作:让学生根据《叮铃铃》中的故事,进行一些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6.游戏互动:通过一些游戏或者互动环节,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教学, 塑造现场情景, 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喜欢学习汉语,激发学习兴趣。
2.故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感知语言、体验语言,使学习更生动、有效。
3.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生动有趣的动画和视频, 提升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知进行学习。
六、教学资源1.教材:《叮铃铃》教材、多媒体设备。
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小学音乐《叮铃铃 》说课稿
![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小学音乐《叮铃铃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38f9a00a417866fb94a8e1d.png)
小学音乐《叮铃铃》说课稿尊敬的考官: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
今天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的一节唱歌课《叮铃铃》。
是一首2/4拍的歌曲,歌曲旋律清新流畅,多倚音、连线、变化音等,描绘了牧童们赶着羊群,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欢乐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说学情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音乐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学生乐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中。
但是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求要因材施教,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我会指导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对能力稍弱的学生需要多鼓励、多引导,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欢乐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提高创编与团队合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合唱曲《叮铃铃》其中的一个声部,并唱出歌曲中变化音的效果。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是熟练掌握2/4拍的相关知识。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学唱歌感受体验——学唱歌曲——巩固提高——课堂小结,点题升华。
“叮铃铃”还是“丁零零”
![“叮铃铃”还是“丁零零”](https://img.taocdn.com/s3/m/ea1124d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6.png)
“叮铃铃”还是“丁零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清脆的铃声,而当我们想要用文字来描述这种声音时,就会遇到一个小小的困惑:到底是“叮铃铃”还是“丁零零”呢?这两个词看起来非常相似,读音也相近,让人在使用时难免有些纠结。
要弄清楚它们的正确用法,我们得从汉字的构造和意义入手。
首先来看“叮铃铃”。
“叮”这个字,有再三嘱咐、蚊虫叮咬等意思。
当与“铃”字组合在一起时,“叮铃”给人的感觉是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仿佛是铃铛被轻轻敲击所发出的声音。
这种声音通常比较响亮、清脆,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
比如“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这里的“叮铃铃”形象地描绘出了上课铃声音的清脆和急促,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那种紧张的氛围。
再说说“丁零零”。
“零”这个字,本义是零碎、不整齐。
“丁零零”所描绘的声音相对来说更加细碎、微弱,有一种零零散散的感觉。
比如“风轻轻地吹过,风铃发出丁零零的声音”,这里的“丁零零”就突出了风铃声音的轻柔、细碎,给人一种宁静、悠然的感受。
从使用场景来看,“叮铃铃”更常用于形容较为响亮、有明显节奏的铃声,比如闹钟声、电话铃声等。
而“丁零零”则多用于形容较为轻柔、细碎的铃声,如微风中轻轻摆动的小铃铛发出的声音。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这两个词的使用并没有非常严格的界限,更多的是根据作者想要表达的情境和氛围来选择。
如果想要强调声音的响亮和引人注目,可能会选择“叮铃铃”;如果想要营造一种轻柔、宁静的氛围,“丁零零”则更为合适。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这两个词的差异,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两个场景。
场景一:在一个热闹的学校里,课间休息结束,上课铃“叮铃铃”地响了起来。
同学们听到这响亮的铃声,立刻停止了嬉戏打闹,迅速跑回教室。
这里用“叮铃铃”,能够突出上课铃的威严和紧迫性,让大家意识到要赶紧回到课堂。
场景二: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窗外的树枝随风摇曳,挂在上面的小风铃“丁零零”地响着。
主人躺在床上,伴着这轻柔的声音,渐渐进入了梦乡。
此处使用“丁零零”,更能体现出夜晚的宁静和祥和,让人感受到一种舒适的氛围。
《叮铃铃》教学案例
![《叮铃铃》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a32e60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f.png)
《叮铃铃》教学案例一、教学内容:1. 理解和记忆课文《叮铃铃》。
2. 掌握生字词:叮铃铃、姑娘、捧着、粽子、送给。
3. 能正确朗读课文,尤其是带押韵的句子。
4. 能口头复述课文。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 能读懂课文,理解词义及句子。
2. 能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四、教学难点:带押韵句子的朗读和理解。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叮铃铃》的音频或视频材料。
2. 卡片,上面写有课文中的句子。
六、教学活动:1. 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叮铃铃》。
2. 听音或观看视频,了解《叮铃铃》的故事情节。
3. 教师介绍生字词:叮铃铃、姑娘、捧着、粽子、送给,并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4. 教师逐句诵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并解释课文中的押韵句子。
5.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意思。
6. 把课文分成几段,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每一段的内容。
7. 教师分发卡片,上面有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根据卡片中的句子,自由排列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8.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形象,讲述《叮铃铃》的故事情节。
七、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叮铃铃》的音乐,了解传统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2. 鼓励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叮铃铃》故事,展示给同学。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叮铃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叮铃铃》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叮铃铃》](https://img.taocdn.com/s3/m/0730aac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e.png)
最后,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我认为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方式,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同时,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通过合唱《叮铃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5.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快乐,提高他们的表现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叮铃铃》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旋律的优美和节奏的欢快,提升音乐鉴赏水平。
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合唱、舞蹈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叮铃铃》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欢快的旋律让你不自觉地跟着节奏摇摆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节奏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叮铃铃》: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准确、流畅地演唱。
-音乐理论知识:理解并运用简单的音符、节奏,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歌曲背景了解:认识歌曲的创作背景,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合唱与协作:培养学生集体合唱时的音准、节奏协调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举例解释:
-学唱歌曲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旋律起伏、节奏变化,确保学生能准确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
-在音乐理论学习中,重点关注学生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掌握。
叮铃铃说课稿
![叮铃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0d4fda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3.png)
叮铃铃说课稿一、说教材《叮铃铃》作为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
本文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铃声为线索,通过描述不同场景下的铃声,展现了我国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同时,本文还融入了语言、文学、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早晨学校的铃声,展现了学生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第二部分,描绘了午后街头巷尾的铃声,反映了市民生活的繁华景象;第三部分,叙述了夜晚医院急诊室的铃声,体现了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精神。
1. 作用:本文通过描绘不同场景下的铃声,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日常生活,培养他们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同时,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学到丰富的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 地位:本文位于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既与第一篇课文《清晨的阳光》相呼应,展现了我国不同场景下的生活画面,又为后续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 主要内容:(1)第一部分:描述了早晨学校的铃声,展现了学生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2)第二部分:描绘了午后街头巷尾的铃声,反映了市民生活的繁华景象。
(3)第三部分:叙述了夜晚医院急诊室的铃声,体现了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短语和句型。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描述自己生活中的铃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
(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观察、表达和沟通能力。
(3)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培养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身边的日常生活,热爱生活。
(2)尊重不同职业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团结协作、关爱他人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短语和句型。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简谱)《叮铃铃》(2)湘艺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简谱)《叮铃铃》(2)湘艺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e6b21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f.png)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简谱)《叮铃铃》(2) 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叮铃铃》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简谱音乐教材,选自湘艺版。
这首歌以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述了一只小黄鹂在枝头唱歌的情景,激发了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习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音符和节奏知识,能够识谱和简单地演奏乐器。
然而,他们在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欣赏和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叮铃铃》,使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识谱并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识谱并演唱《叮铃铃》这首歌曲。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把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乐表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频、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资源,增强他们的音乐感受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首欢快的歌曲《小黄鹂》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歌曲《叮铃铃》。
2.教学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跟随琴声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集体演唱和接龙演唱,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音乐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创编活动,如为歌曲编写新的歌词或编排舞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总结与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歌曲的曲谱、歌词和教学重点难点等内容。
叮铃铃说课稿
![叮铃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d7a914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9.png)
叮铃铃说课稿第一篇:叮铃铃说课稿五年级人音版第九册表演歌曲《叮铃铃》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本课是在我校参与式教学背景下所进行的一节展示课,主旨是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愉快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叮铃铃》这首歌歌不同于单声部歌曲,二声部的加入曾加了歌曲难度,但同时也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其歌曲的风格特征也非常明显,抓出歌曲内在风格情绪会对学生在本歌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会丰富学生音乐视野,为其今后的音乐修养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课题这是小学音乐人音版第九册第六课《欢乐的少年》中的一首歌曲《叮铃铃》。
三、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的歌曲,包含二声部合唱。
曲调采用了湖南民歌的素材“6 6 1 6 | #5 65 3 ”作为本歌的主导动机,旋律流畅,情绪欢快、活泼,它描绘了在绿草茵茵的山坡上,牧童们赶着羊群发出内心的欢乐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前奏一开始,连续两小节的十六分音符:“2323 2323 | 2323 2323 | ”仿佛使人听到了清脆的铃声。
欢乐的气氛为歌曲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一、二乐句在旋律和节奏上基本相同,带有陈述的性质。
第三乐句,突然出现了短小的动机:“3 6 6 |(3 6 6)| 6 1 1 |(6 1 1)| ”并配以间奏,是铃声与回声的模拟。
最后一句“ 1 65 3 5 | 6 3 1 | 1 6〃 | 6-:|| ”是对前面听到的吆喝声和铃声做了肯定的回答。
合唱部分是歌曲的扩充,采用了衬词加滑音的唱法和二声部的效果,烘托出一个交织在一起的热闹场面,从中听到了铃声、吆喝声、琴声等,表现了牧童赶着羊群悠闲自得地歌唱着的情景。
这首歌曲对力度和速度变化及演唱方法要求较高,特别是前倚音和下滑音(\)的使用,增强了歌曲的乡土气息和口语化特点。
“ #5 ”音可视为地方特色音。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唱准变化音#5 前倚音和下滑音,学好二声部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趣味、情景”中愉快合作表现二声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叮铃铃”还是“丁
零零”
“叮铃铃”还是“丁零零”?
文/张学勇
本文已发表于《济南教育》
批阅作文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写到下课铃声,有的用“叮铃铃”,有的用“丁零零”,还有的用“钉铃铃”……到底哪一个比较规范呢?我也给搞糊涂了,觉得这个也对,那个也行。
说实话,我真没有深究过这个词语的标准写法。
问问办公室里的同事,也各持己见,谁都拿不准。
翻阅一些手头上的资料,也看到了不同的字形,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在表示铃声的用词上,存在非常不规范的现象!以下是笔者收集到的一些例子。
“叮铃铃”用词举例
例1“叮铃铃”,忽然电话铃响了……
《现代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1994年版 P52
例2“叮铃铃……”上课铃响了……
《当代小学生》1999年第11期P18《“老太婆”同桌》
例3 叮铃铃……闹钟声大振……
《红蕾.故事宝库》2007年第7、8期P81《梦乐园》
例4 “叮铃铃……”下课了……“叮铃铃……”又上课了……
《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10期 P26《课桌上的分界线》
例5、“铃铃……”神探菲利普桌前的电话急促地响起……
《红蕾.故事宝库》2007年第7、8期P94《U盘藏到哪里去了》
例6 “叮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使他预感到有什么特殊的事情……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制语文第十一册自读课本《南极企鹅的生活》P20 《回到祖国的怀抱》
例7“铃铃铃……”同学们告别了欢快轻松的课前时光……《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11期 P30《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
例8《叮铃铃》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音乐》第十一册(2001年审查通过)P47歌曲《叮铃铃》
“丁零零”用词举例
例9:丁零零,随着清脆的声响,下课了……
《当代小学生》2005年第10期P18《课间十分钟》
例10 丁零零,电话铃响了……
《当代小学生》2005年第10期P19《星星和我通电话》
例11“丁零零……”下课铃响了……
《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1、2期 P32《“见死不救”的死党》
例12、“丁零零……丁零零……”一阵清脆的闹钟声,催促我赶快起床……
《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9期 P36《未来的一天》
例13 “丁零零”下课铃响了……
《红蕾.快乐读写》年第4期P46《校园景色》
例14“丁零零……”伴随着上课的铃声,董老师推开了门……
《少先队小干部》2007年第1、2期P78《董老师,对不起》例15“零……”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
《少先队小干部》2007年第1、2期P146《迟到的秘密》
例16“丁零零!丁零零!”上课了,我一直心神不安……
《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4期 P64《发表文章真开心》
例17“丁零零”上课铃响了……
《当代小学生》2007年第10期P19《在冰块上写字》
例18 丁零零——闹铃响了……
《小学生拼音报》2008年第1—7期18版《“迟到”的闹铃》例19 “丁零零,丁零零……”门铃又响了……
《小学生拼音报》2007年第1—8期27版《一袋红樱桃》
例20 清晨,拖拉机的“突突”声,自行车的“丁零”声……
《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1、2期 P75《我家屋后的那条路》
例21 他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自读课本《草叶上的歌》P 53 《掩耳盗铃》
例22丁零零,闹钟响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 P31 《一分钟》
例23 丁零零,门铃响了……
丁零零,门铃又响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 P31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例24 不知过了多久,“丁零丁零”的闹钟声惊醒了我……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P131 《乌塔》
例25 丁零零,丁零零,是谁拉响了下课铃?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同步阅读《金色的小船》二年级上P19《下课十分钟》
例26“丁零零……”七月初的一个晚上,一阵电话铃响起……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一次“互动”
式家长会的启示》
例26“丁零零……”上课铃响了,我快步走进教室……
《山东教育》2008年第12期(小学刊)P16《当学生爱上听课》
从以上各例我们不难看出,在表示铃声的词语使用上,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词语用字不够规范。
同样表示铃声,有的用“丁铃铃”,有的用“叮铃铃”,有的用“丁零零”。
有的同一种杂志不同的期别就有不同的写法,如上例2与例9、例17;例3例5与例13;例4、例7与例11、例12、例16。
有的是同一个出版社出版的学生用教科书写法也不尽相同,如例1、例6、例8与例21、例22、例23、例24、例25,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学生用书,在表示铃声的用词上也并不统一。
其次,标点符号使用不够规范。
有的“丁零零”(叮铃铃)加了引号,有的则没有引号;在“丁零零”(叮铃铃)后面有的用省略号,有的用逗号,有的用破折号,有的用感叹号,有的没有标点符号;有的报刊用得标点符号不统一,如上例18、例19,一个只用了破折号,一个则用了引号、逗号、省略号。
那么,到底哪一个是比较规范的写法呢?笔者查阅了比较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第5版),在第318页上有这样的词条——丁零,拟声词,形容铃声或小的金属物体的撞击声:铜铃~~地响。
《四角号码字典》(商务印书馆2008第10版P55)、《学生现代汉语词典》(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P175)、《新编现代汉语词典》(崇文书局2008年9月版
P192)、《新编学生汉语词典》(金盾出版社2006年8月版
P190)等字词典上的注释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也基本一致,都未收录其他字形。
另外,从上面的举例我们也不难看出,使用“丁零“(“丁零零”或“零零零”)的比较多一些,一些比较权威的教材,比如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及其配套教材基本上都是使用“丁零零”表示铃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表示铃声的拟声词中,比较规范的写法应该是“丁零零”,而不是“叮铃铃”或者其它的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