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汉习语翻译中借用法和意译法

合集下载

英语习语翻译方法

英语习语翻译方法

英语习语翻译方法英语翻译习语方法一:直译法纸老虎利用直译法后,英语翻译成paper tiger,在外国人看来明义而又传神,直至逐渐被英美接受留用。

作为英语翻译中的中国人,直译的代表作kung fu,也由于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早早成为正式的英美民族语言。

英语翻译习语方法二:同义习语借用法在英语翻译前后,两种语言无论内容形式,表达情感都存在部分习语存在类似的比喻。

在英语翻译时,我们往往直接借用,如walls have ears与隔墙有耳,虽存在差异,但字义巧妙吻合,令借用后的英语翻译相得益彰。

英语翻译习语方法三:意译法意译法能处理在英语翻译中无法直译与借用状况下的原稿,典型的落花流水一词,由于表示一败涂地之意,而被英语翻译为to bi shattered to pieces,便是如此。

英语翻译习语方法四:省略法汉语中存在着四字习语两两对偶的情形,一般的英语翻译处理法会让译文显得杂糅重复,此时,省略法就发挥了功效。

如街谈巷议一词,简单的意味street gossip即可,英语翻译前后虽省略了一个词义,但却完全正确自然。

英语翻译习语方法五:增加法有了省略法,自有增加法。

在英语翻译中,汉语往往简略后能让国人明义,而英语则必须要增加说明,顺合外国人对英语翻译的习惯。

如树倒猢狲散译为Once the tree falls, the monkeys on it will flee helter-skelter中的helter-skelter便是利用增加法,起到调和英语翻译的作用。

2翻译英文文章技巧拿到一篇英文,首先要略读一下,来确定文章风格。

如果是抒情式的必须要将文章翻译得优美一些。

如果是科技文章,则语言必须要偏向专业和精简风格。

要多读相关材料来熟悉所写的内容。

一篇文章都会有自身的主题,要围绕主题多读一些相关的文章,这样在翻译当中才会使用更加合适的词汇、语句。

要注意英语单词对应的语义。

英语单词在翻译成汉语会有不同的意思。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借词是指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借用词汇的现象。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音译借词:音译借词是指英语将汉语词语音译过来使用的现象。

英语中的“Kung Fu”(功夫)就是从汉语音译过来的。

在音译借词中,有一些词汇的发音被英语化,使其更易于发音和理解。

“wonton”(云吞)在汉语中发音“yúntūn”,而在英语中发音“wǎndūn”。

2. 翻译借词:翻译借词是指英语将汉语词语的含义进行翻译后使用的现象。

英语中的“longan”(龙眼)是将汉语词语的字面意思、“tea”(茶)是将汉语饮品的名称进行翻译后使用的。

在翻译借词中,有一些词汇的翻译结果与原汉语词语的拼写和发音相似,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3. 文化借词:文化借词是指英语借用汉语中的特定文化词汇的现象。

这些词汇通常涉及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哲学等方面。

“feng shui”(风水)是指中国古代传统的布局学说,“qi”(气)是指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种概念。

“kowtow”(叩头)则是指中国古代一种向皇帝表示敬意的仪式。

4. 饮食借词:饮食借词是指英语借用汉语中的食物和饮品的名称的现象。

随着中餐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许多汉语中的饮食词汇也被英语借用。

“dim sum”(点心)是指中国传统的小吃,“tapioca”(木薯)是指中国传统饮品中的一种原料。

5. 技术借词:技术借词是指英语借用汉语中的科技术语的现象。

由于中国在科技研发领域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汉语技术词汇被英语借用。

“doppler”(多普勒)是指一种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技术,“ping pong diplomacy”(乒乓外交)是指中国政府利用乒乓球比赛来改善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外交策略。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音译、翻译、文化、饮食和技术等方面。

这些借词丰富了英语的词汇资源,同时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互动。

英译汉会议翻译中英语习语的翻译技巧

英译汉会议翻译中英语习语的翻译技巧

英译汉会议翻译中英语习语的翻译技巧在英译汉会议翻译中英语习语在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特色的文化信息,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研究英语习语的特点对英语学习者至关重要,此外,再将英语习语翻译成汉语时,更需要根据其语言特点运用正确的翻译方法,努力做到既忠于原文又符合汉语的语言文化要求,北京世纪英信翻译为大家介绍:1、世纪英信翻译英译汉会议翻译中英语习语特点众所周知,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的交际工具,也是使人与文化融于一体的媒介,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

语言中的词汇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而词汇中的习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习语的起源就是在口头交际中使用最频繁的俚语和俗语;语言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习语则反映出文化对语言的巨大影响;语言是人的智慧的表现,习语较集中地反映出语言的修辞手段和表现手法(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文学巨匠的精彩词句)。

2、世纪英信翻译英译汉会议翻译中习语的来源1、源于寓言故事。

如: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s源于希腊寓言,说的是有一个乡下人,因为发财心切杀了自己饲养的那只能下金蛋的鹅,以为如此就可一次获得全部想象中的金块,但其结果一无所获。

现比喻贪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

但汉语中不说“杀鹅取卵”而说“杀鸡取卵”,喻体不同。

2、源于历史故事或历史事件。

如:burn one’s boats(bridges),此成语中的“bridges”为美国人所使用,原指古罗马朱力斯·凯撒大军乘船越过Rubicon后就把船烧了,以此向士兵指明后路已断,不可能后退。

现借用来比喻“不留后路,下定决心干到底”,同汉语的“破釜沉舟”意义相似。

3、源于神话故事或传说。

如:rain cats and dogs源于北欧神话,猫对天气有很大影响,英国水手至今说:“猫尾巴藏大风。

”如swan song,如音乐之神阿波罗(Apollo)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由此产生了毕达哥斯寓言:所有杰出诗人的灵魂都进入天鹅体内。

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

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

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摘要]本文主要阐明了习语的四种翻译策略即直译,意译,借用,注释。

总之,在翻译汉英习语时,只有了解中英两民族的文化特色,并掌握必要的翻译策略与技巧,才能准确地进行习语的翻译。

[关键词]习语直译借用注释习语是语言中形式和意义固定的词组和句子,是民族特色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包括成语,谚语,典故,歇后语等。

习语是文化与语言的积累和结晶,它能充分体现出某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一种语言的核心和精华。

习语有着极强的表现力,且内涵十分丰富,故翻译起来难度极大。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系要求在语言转换中必须进行文化的转换。

鉴于此,译者不能只作字面上的直译,必须深入了解字面背后的文化信息,用原作语言及文化知识理解原作,以自己的理解为依据,用另一种对等语言即译语进行各种转换,为译文读者传递原文精确信息,按“功能对等”原则让“读者同等反映”。

因此, 习语翻译一方面要尽量将原文的意思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出来”, 用奈达的话说, 即是“the best translation does no t sound like a translation”; 另一方面, 还要尽力将原文的文化信息展现于译文读者面前, 使其了解到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

一般说来,习语的常见翻译法主要有4种:直译法、意译法、借用法、注释法。

下面我们分别谈谈每种译法的具体思路。

一、直译法直译,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色彩、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

例如:鱼目混珠—pass fish eye for pearls摊出最后一张牌—play one’s last card像狐狸一样狡猾—as cunning as a fox类似这样的习语译文,读者只要用心体会一下,就会明白其隐含意义,不但保留了原文的形象,而且增加了阅读的趣味二、意译法意译法指在充分理解原习语的基础上,舍弃其中陌生难懂的比喻形象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直译和意译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直译和意译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直译和意译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应用作者:祁慰来源:《湖南教育·教育综合版》2008年第06期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

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一、直译英语中的某些习语(成语、谚语),在汉语中也能找到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对译语,即“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也能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此时便可直译。

这样既保存了译文的形式和风格,同时也使译文生动传神,收到相得益彰之效。

例:1.True goldfears no fire.真金不怕火炼。

2.Barking dogs don't bite.吠犬不咬人。

3.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

二、意译如果英语谚语和成语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译法,就不要直译,只能意译,以准确表达原文的内容和精髓,保存原文的丰姿,否则,只能是“貌合神离”。

例:1.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one.不能直译为“两个头比一个好”,而应意译为“两人的智慧胜一人”。

2.A new broom sweeps clean.不能直译为“新扫帚打扫得干净”,而应意译为“新官上任三把火”。

3.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mouth.不能直译为“生来嘴里就含着一把银勺”,应意译为“天生有福”。

三、直译加意译有时为了保持原习语的形象和比喻手段,吸收外语的习语和表达方法,同时又把意思表达清楚,这时就可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即先直译出原文,再进行解释。

比如,to shed crocodile tears译为“鳄鱼的眼泪,假慈悲”。

习语的翻译方法

习语的翻译方法

习语的翻译方法语言之间的互相翻译不但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更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在做翻译工作时最怕碰上习语多的文章。

为了忠于原著,译文心须既保持它的外国风味,又要符合本国文字的要求,而翻译习语却是最难把这两个标准一同达到的。

为了要适当地把外国语言中的习语翻译出来,有经验的翻译工作者一般采取下列几种方法:1.直译法----就是按照文字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过来,例如汉语中的“纸老虎”直译成“paper tiger”,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深明其义,而且觉得很是传神,所以现已成为正式的英美民族语言。

另外,我们口中的“丢脸”也被直译为“lose face”,“走狗”译成为“running dog”。

由于中国热而大为外国人欢迎的“功夫”音译成“kung fu”等也算是直译法的一种。

2.同义习语借用法——两种语言中有些同义习语无论在内容、形式和色彩上都有相符合,它们不但有相同的意思或隐义,面且有相同的或极相似的形象或比喻。

翻译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直载了当地互相借用。

比方说汉语中有一句习语是“隔墙有耳“,英语中却有”walls have ears”,两句话字、义两合,无懈可击。

我们说“火上加油”,英国人则说”to add fuel to the flame”,两者也完全一样。

3.意译法——有些习语无法直译,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则只好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对待.例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用来表示被打得大败之意,译成英文便是“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

“乌烟瘴气“形容情形混乱不堪,可用“chaos”来表达。

4.省略法—汉语中有一种情况,就是习语中有的是对偶词组,前后含意重复。

偶到这种情况时可用省略法来处理,以免产生画蛇添足之感。

例如“铜墙铁壁”可译成“wall of bronze”已经足够,实在无须说成“wall of copper and iron”。

“街谈巷议”在意义上也是重复的,所以译成“street gossip”便可以了。

习语的翻译方法

习语的翻译方法
习语翻译方法
语言的互相翻译不但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 更有利于语言的发展。为了忠于原著,译文既 要保持它的外国味,但也要符合本国文字的要 求,而翻译习语却是最难把这两个标准一同达 到的。一般说来,在英汉习语翻译过程中,可 以遵循五种方法:直译法、同义习语套用法、 意译法、增减译法和注释法。
(一)直译法:直译法就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 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保留英语习语比喻,形象和民族地 方色彩的方法。
很不自在
3.To break the ice 打破沉默 4.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 生长在富贵之家
• • •

Teach fish to swim 班门弄斧 The 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 无风不起浪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人多智慧大 Wet blanket 令人扫兴
The end
1.To break the record 打破纪录 2.Paper tiger 纸老虎 3.lose face 丢脸 4.running dog 走狗
5.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6. Easy come easy go 来的容易去的快 7.The cold war 冷战 8.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9.Golden age 黄金 时代
(四)增减译法:翻译时,可以按照意义上和句法上的需要 增加或减少一些词,以使译文在语法、语言形式上符合译文 习惯。
1.wall of bronze 铜墙铁壁 2. street gossip 街谈巷议 3.boast and brag 吹嘘. 4.fair and square 公平

汉语中英文借词的运用及翻译【文献综述】

汉语中英文借词的运用及翻译【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英语汉语中英文借词的运用及翻译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一)写作目的在不同国家、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产生语言的交流和借用现象,汉语与英语也不例外。

它们是世界上使用人数众多的两种语言,虽然在语音、语法以及构词规则上都存在诸多差异,但它们的词库都相当庞大,尤其是借词在二者词汇中所占的比例都非常高。

在中国与世界接触日益频繁密切的今天,随着汉英语言接触的频率和密度不断提高,英语借词作为汉语外来词中的一类,其数量一直在不断增长,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吸收方式呈现出多样化,成为汉语外来词中的主力军,既丰富和发展了汉语,也使得汉语很大程度上“西化”,并且还反映出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本文通过研究英文借词,分析其在汉语中的运用及翻译,能让我们深入了解英文借词是如何广泛地在汉语中进行应用和它的翻译方法,了解语言间的亲属关系,才能摸索出英语词汇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以便我们更有效地学好英语。

(二)有关概念朱娅娜和吴丽丽(2009)把借词定义为:一门语言从另一门语言中借用过来的词汇。

梁改萍(2005)说:借词亦称外来词,是借用外国或外族词汇来表达信息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

Bolinger ,Dwigh(1993)提出:借词是雇佣一种符号转换抑或是符号混合的方式,后来称作借词,然后渐渐深入本土语层。

刘祖勤和胡勇提出:音译词(Phonetic loans)用汉字按被借词原来的读音转写成一般不能按汉字组合解释的新词,如咖啡(coffee)。

意译词(Loan translation)把原词的组成成分按语义转写成汉字,然后照汉语构词法把它们结合成新词,如热狗(hot dog)。

混合借词(Hybrids)混合借词有两种,一种是半音半意译,即将被借词的一部分按读音转写成汉字,另一部分按语义翻译成汉字,如英特网(Internet);另一种是在音译后面加上一个类指名词,表明它的属性或类别,如芭蕾舞(ballet)。

谈英语习语翻译中的意译法

谈英语习语翻译中的意译法
怕虎 。 2 o i e t e nti ae 入 虎 穴 , 得 虎 子 。 )N t n vnu , o n hv.不 hg r hg 焉 3 tste rt t a cs .万 事 开 头 难 。 )Ii h s s pt t ot f e h s i
船 破 了 , 几 个 人 淹 死 了 , 有 四个 水 手 幸免 遇 难 . 好 但 ( ) 言 文 字 是 各 民族 社 会 文 化 的 产 物 , 时 又 是 社 会 文 化 4语 同 信息的载体 , 在这个 意义 上 , 言文 字是 一种 文化 的信息 系统 。 语 东西方 的民族文化 由于各 民族 的历史背景 , 济生活 , 经 地理 环境 等 的相 异 , 因此 用 来 承 载 民 族 文 化 的 文 字 表 达 也 有 所 不 同 。于 是 碰 到 这 种 民族 文 化 色 彩 比较 强 的 习语 也 要 采 用 意译 法 。 例如 , 我们 常 常 用 习 语 “ 后 春 笋 ” 形 容 一 般 事 物 的 迅 速 雨 来 发 展 和 大 量 生 产 , 语 中 的 同义 习 语 是 “iemuhoms ( 蘑 菇 英 l sro ” 像 k 样) 。英 国不 出产 竹 子 , 至 连 英 语 中的 “ a bo ( ) 词 也 甚 bm o” 竹 一 是 外 来 语 , 以英 国人 就 没 有 可 能 也 以 竹 笋 做 习 语 的 形 象 比 喻 。 所 而 我 国人 民 自古 以来 就 对 竹 笋 有 好 感 , 且 知 道 如 何 烹 调 竹 笋 , 并 两种不 同的生活环 境决 定汉 英 同义 习语 的不 同 比喻 , 即不 同形 式, 因此 翻译 时只能是意译 的同义习语借用 。 又 如 英 国人 民 一 般 对 狗 有 好 感 , 为 它 们 是 人 类 忠 实 的 朋 认 友, 因此 关 于狗 的习语 比 比皆是 。翻译 时就 不 能直 译 了。像 : “ oem v ydg ” 爱 屋 及 乌 ) “ s i sadg ( 得 厉 L v el em o . ( o ,a c a o” 病 sk 害 ) “ o os o et o . ( ,D gde t a dg ” 同类 不 相 残 ) n 。 ( ) 英 语 习语 中 , 些 描 述 自然 现 象 和 风 俗 习 惯 的 习语 也 5在 有 适 宜 用 意 译 法 。例 : 1 sm da aMac a )a a rhh r s e意译为 : 野性大发 、 疯狂 三月是野兔繁殖季节 , 发情 的野兔特别 狂野 , 到处乱跑乱跳 。 因 此 产 生 了此 习 语 。 2 uyo e Sha l sn )b r n ’ edi te ad意 译 为 : 耳 盗 铃 、 鸟政 策 n l 掩 鸵 这个习语从鸵鸟来的 , 鸵鸟 遇到危 险便把头埋 在 沙子里 , 因 此 这 个 成语 的 意 思 是 “ 固地 拒 绝 承 认 事 实 , 眼 不 看 将 来 的危 顽 闭 险” 。它 与 “ 耳 盗 铃 ” “ 骗 自己 ” 一 点 上是 相 似 的 。 掩 在 欺 这

翻译中常用的借用手法有哪些

翻译中常用的借用手法有哪些

受。比如: munism, democracy,和 proletariat
等外来词变成“共产主义” 民主”和”无产者” 时,可以说最先是意译的结果。同时,由于“共
产主义”,“无产者”等完全是按我们汉语的构
词规则,用汉语的构词材料构成的。因此,这 种意译只不过是属于一种概念的借鉴而已。 音译:人名、地名以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
意义相同的不同语言形式即“并行”的词汇来 翻译时,那么就等于说译文语言的形式中存在
着一个“空缺”。比如,有许多词以及由这些词
代表的思想概念,最先只存在于某种语言中, 当把这些词或概念介绍到另一种语言中去时,
我们可采取音译,直译法,同时也可采用意译
法,而且意译译文可从语音、语法、语义等方 面都合乎译文语言的规范,因此最易为读者接
烦)
改编:所谓“改编”指的是音译或直译如 意义补充的翻译,在翻译的“改编法”中,译
者总是一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文语言的特性,另
一方面更希望译文含义明朗,使读者一目了然。
本族语里又找不到对成词来表示时,均可采用 音译法介绍到译文语言中去,如: 汉译英]磕 [
头(kowtow),荔枝(litchi);英译汉]、 engine [
(引擎),motor(马达),sofa(沙发),logic (逻辑) 直译:papertiger(纸老虎),ieving.(百闻不如一 见。)Outofmind,outofsight.(眼不见,心不
翻译中常用的借用手法有哪些
y2t0d 长春翻译公司
翻译专家指出:在翻译中,针对词汇空缺
现象,在词汇的借用、引用方面通常采取四种 形式:音译、直译、改编、意译。
意译法:填补语言中的词汇、语义空缺, 采用“并行法”即意译法是一种常见的有效方

浅析英汉互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析英汉互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谈英汉互译中的直译与意译Discussed shallowly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the transliteration in English to Chinesetranslates mutually一、引言一直以来,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直译与意译都是翻译讨论的中心话题。

“直译与意译之争,在我国自有翻译之时起就已存在”i。

次争论至少从公元前就已经开始。

到了十九世纪初,很多作家倾向与意译,即译其神韵而不是译字母;译意义而不是译词汇;译信息而不是译形式;译事实而不是译方式。

……“不过,这种争论是纯理论的,争论者并没有考虑到翻译的目的、读者的情况和文体类型等因素”ii。

也没有考虑到翻译都是有一定标准的。

那么首先就来了解一下英语翻译的标准。

二、阐述英语翻译的标准1、翻译标准的含义。

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理论和衡量翻译文章的好坏的尺度。

2、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

所谓信是翻译的准确性能够忠实于作者的表达内容,达是翻译的通顺性,也就是说能够使用本土语言通顺的表达原文的主旨和思想,这也是翻译的一般要求,而雅是翻译的艺术性,比喻为原作的投胎转世,精神紫致和依然故我。

3、忠实和通顺。

忠实是译者把原作内容完整而准确的表达出来,不得有任何的篡改和歪曲。

通顺是指译文必须通俗易懂,符合语言规范。

忠实和通顺是相辅相成的。

他们对于原作内容,风格都有全面的照顾。

例如:I am up to my neck in your bullshit(你让我倒八辈子霉),没有把它译成“你把我害得好苦”,如果这样翻译就达不到前面的效果。

翻译是具备一定标准的,但在翻译中,我们得掌握翻译的技巧与方法来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思想,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这就谈到了翻译中直译与意译的表达阶段。

三、直译与意译的含义1、直译的含义。

直译就是在翻译文章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内容,又得保持原文形式。

翻译中常采用的四种借用引用形式

翻译中常采用的四种借用引用形式

翻译中常采用的四种借用引用形式在翻译中,针对词汇空缺现象,在词汇的借用、引用方面通常采取四种形式:音译、直译、改编、意译。

1.音译:人名、地名以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本族语里又找不到对成词来表示时,均可采用音译法介绍到译文语言中去,如: [汉译英] 磕头(kowtow),荔枝(litchi);[英译汉]、engine(引擎),motor(马达),sofa(沙发),logic(逻辑)2.直译:paper tiger(纸老虎),lose face(丢脸),Seeing is believing.(百闻不如一见。

)Out of mind,out of sight.(眼不见,心不烦)3.改编:所谓“改编”指的是音译或直译如意义补充的翻译,在翻译的“改编法”中,译者总是一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文语言的特性,另一方面更希望译文含义明朗,使读者一目了然。

比如,汉语的“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译成This is like showing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 其中,“鲁班”变成了“Lu Ban the mater carpenter 否则鲁班究竟是什么人,不知道典故的外国读者就会感到茫然。

这类译法在英译中比较常见,如巧克力糖(chocolate),鸦片烟(opium),高尔夫球(golf),来福枪(rifle),尼龙布(nylon)等。

4.意译法:填补语言中的词汇、语义空缺,采用“并行法”即意译法是一种常见的有效方法。

如果某一语言观象,在译文语言中只的用意义相同的不同语言形式即“并行”的词汇来翻译时,那么就等于说译文语言的形式中存在着一个“空缺”。

比如,有许多词以及由这些词代表的思想概念,最先只存在于某种语言中,当把这些词或概念介绍到另一种语言中去时,我们可采取音译,直译法,同时也可采用意译法,而且意译译文可从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都合乎译文语言的规范,因此最易为读者接受。

直译和意译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直译和意译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教学
外语教学
主持人: 刘良初 Email:yyns@163.com
直译和意译 在英语习语 翻译中的应用
祁慰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 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 它 包 括 成 语 、谚 语 、歇 后 语 、典 故 等 。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 包含大量 的习语, 它们或含蓄、幽默, 或严 肃 、典 雅 , 不 仅 言 简 意 赅 , 而 且 形 象 生动, 妙趣横生, 给人一种美的享 受 。 由 于 地 理 、历 史 、宗 教 信 仰 、生 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英汉习语承 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 信息, 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收 到相得益彰之效。
例 : 1.True gold fears no fire.真 金 不怕火炼。
2.Barking dogs don't bite. 吠 犬 不 咬人。
3.Forbidden fruit is sweet. 禁果分 外甜。
二 、意 译 如果英语谚语和成语在汉语中 找不到对应的译法, 就不要直译, 只 能意译, 以准确表达原文的内容和 精髓, 保存原文的丰姿, 否则, 只能 是“ 貌 合 神 离 ”。 例 : 1.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不 能 直 译为“两 个 头比 一 个 好 ”, 而 应 意 译 为“ 两 人 的 智 慧 胜 一 人 ”。 2.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不 能 直 译 为 “ 新 扫 帚 打 扫 得 干 净 ”, 而
应 意 译 为“ 新 官 上 任 三 把 火 ”。 3.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不能 直 译 为“生 来 嘴 里就 含 着 一把银勺”, 应意译为“天生有福”。

浅议汉语习语英译的方法

浅议汉语习语英译的方法

浅议汉语习语英译的方法吴凤琴(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外国语学院,浙江东阳 322100)摘要:汉语习语英译是英汉翻译中一个重要的部分,除了忠实的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原文习语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及其民族、地方特色等。

一般说来,汉语习语英译可采用直译法、借用法、意译法、直译兼意译法、直译加注法、省略法等。

关键词:汉语习语英汉翻译方法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Method of Chinese phrase’s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Wu Fengqin(Economy, Trade and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Guangsha College of Appli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ongyang322100, Zhejiang) Abstract:Chinese phras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besides faithful expressing the meaning of original text phrase, but it should maintain as far as possible the vivid analogy, the rich association, the rhetoric effect and national,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of original text phrase,. In general, Chinese phras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may use literal translation method, taking advantage of usage, transliteration method, translation literally concurrently transliteration method,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replenishment method, the ellipsis and so on.Key words: Chinese phrase;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method习语是由固定的词组和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模块”(linguistic chucks),汉语称其为“熟语,包括成语、谚语、典故、俗语等。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
汉语借词是指英语中使用了汉语词语的现象,也是语言间交流发展的一种形式。

下面对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进行分析。

一、音译和义译
英语中汉语借词唯一的来源就是汉语,那么其汉语呈现在英语中的方式有两种:音
译和义译。

音译法是通过模仿汉语的发音,将汉语词语翻译成英语。

比如:kung fu(功夫)、feng shui(风水)。

义译法是将汉语词语直接翻译成英语,代替原本的汉语词汇。

比如:red envelopes (红包)、year of the snake(蛇年)。

二、多重意义
汉语词汇在借入英语后,可能会出现新的词义。

比如,在中文中,“音乐节”明确指的是音乐的聚会,但在英语中,music festival的意思则土义广泛,不仅指音乐的聚会,也包括其他类型的节日庆典。

三、不规则变化
许多汉语借词在英语中不遵循正常的拼写和发音规则。

例如“dim sum” 读音与其汉语原词“点心”的读音不同发yin yi“(因意译)的关系,发音也有所不同。

四、与文化传统相关
五、数量繁多
随着中文在世界范围内的学习和应用增加,中文借词在英语中也越来越多。

从文化和商业领域到科技和艺术等方面,汉语词汇的借入应用广泛。

总之,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为英语与中文交流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国际性的交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浅谈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

浅谈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

仅保留了原文的字面意义 、形象 意义和隐含意义 ,还保 留了原 在感情 、对 客观事 物的感受 及社 会经历等 方面存在相 似之处, 文 的修辞和风格,且增 添了语言表现力,读 者更易于理解 和接 英汉习语 中存在着少量相同或近似 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
受译文。如英语中的 Walh se r 直译 为 “ l a a s 隔墙有耳”;oie 形象意义相 同或近似 ,隐含意义则完全相 同。也就是说 ,此类 l v
75 0)  ̄ 0 0
习语集 中反映了一个 民族 或地域 的文化特 色,是语言 的特 和形象 意义 ,译出隐含意义 : 对你说别人坏话的人 ,也会说你 “ 殊表现形式,它们具 有以下特征 : 内涵的丰富性、意义的独立性、 的坏话 ” 同类的例子还有 “ r ie a o ” 。 wok l d g ,如果按 字面 k 寓意 的形 象性 、语法的不规则性、结构的固定性。翻译不仅是 意义 直译成汉语 “ 狗一样工作 ”虽保 留了原文 形象 ,但不符 像 沟通两种语言,而且还包括传 输两种文化信息 。所 以,翻译英 合汉语 的表达习惯,所 以可以根据对 该习语 进行意译 ,译出隐 语 习语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 的问题。英语习语 是一个庞大的文 含 意 义 : 拼 命 工作 ” “ 。 化资料库 ,含有大量的文化特征、文化背景 以及 独特 的形 象和 丰富的词汇 , 因此 , 习语是 “ 本质 的语言” 很难理解和更难转化。 , 歧 ,有 3 比较常见的方 法可用于英语习语的翻译 。 种
直 译 法
直译 法指既保 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由 有一些习语虽然 在文化背景、 比喻形象等方面不尽相 同,但其 于人类 对客观世界 的共 同认识,在 英汉两 种语言里,有些习语 喻义和表达 方式与汉语 的某 些习语 比较相似。这一类 习语在翻

借译法定义

借译法定义

借译法定义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借译法。

这借译法啊,就好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子,能把别的语言里的好东西变到咱们中文里来。

你看啊,就像我们生活中,有时候会借鉴别人的好点子来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借译法也是这样,把其他语言里那些精妙的表达借过来,让我们的中文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说,英文里有个词叫“cool”,我们就直接借来用,说“酷”,多形象啊!一下子就能让人明白那种很厉害、很有型的感觉。

这就像是从别人的花园里采了一朵漂亮的花,种在我们自己的语言花园里,还长得特别好。

再想想,“沙发”这个词,不也是从外语借过来的嘛。

以前咱可没这个说法,但现在一说“沙发”,大家都知道是啥。

这多方便呀!借译法就是这么神奇,能让我们的语言不断有新的活力。

那为啥要借译呢?这就好比我们穿衣服,如果总是那几件,时间长了是不是会觉得没啥新意呀?语言也是一样,如果不吸收点新东西,不就变得有点枯燥乏味了吗?借译法就像是给语言来了一场大换装,让它变得时尚又有趣。

而且啊,借译法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他文化呢。

通过那些借过来的词,我们能了解到别的国家的一些独特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这不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其他世界的窗户吗?有时候我就想,要是没有借译法,我们的语言得少多少好玩的东西呀!那得是多么大的损失啊!所以说呀,借译法可真是个宝贝,让我们的中文不断成长和进步。

你再想想,要是没有借译法,很多新事物我们该怎么表达呢?难道要自己硬生生创造一些奇奇怪怪的词吗?那多费劲呀!借译法多简单,直接拿来用就好啦,多方便!总之呢,借译法就是我们语言世界里的一把金钥匙,能打开无数的奇妙之门。

我们可得好好珍惜它,让它为我们的语言增添更多的光彩!让我们的中文因为借译法而变得更加有魅力!你们说是不是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英汉习语翻译中的借用法和意译法
摘要: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翻译方法一直是翻译学家长期研究的主题,任何年代,任何知名翻译人士出书论撰抛砖引玉,其翻译的基本方法相对稳定。

特别对习语的翻译,不乏直译、借用、意译及直意译综合法等翻译方法。

本文主要讨论了借用法和意译法在英汉翻译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英汉习语翻译借用法意译法
习语是指经过人们长期使用沿袭而提炼出来的形式简洁而意义
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格言等。

中英两国有完全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沿革,社会知识和地理知识,由于两国语义结构和思维方法的差异等诸多因素,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翻译,也不能处处采用规则的语法和逻辑推理,因此我们在习语的翻译中较多地采用借用法和意译法。

一、习语的特点和作用
习语来自民间,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民族特色。

例如:中文习语中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i don’t know the first thing about it.”又如英文习语中的“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he who would search for pearls must dive below.”“不入虎穴,焉得虎子”,“give him an inch and he will take an ell.”“得寸进尺”,“an iron hand in a velvet glove.”“口蜜腹剑”。

以上习语都是与人民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等息息相关,无
不反映出语言简洁、形象鲜明、意义深刻、表达生动、易于上口、广为流传的优点,因此历经数百年仍然为人们喜闻乐见,代代相传。

习语在结构上常用对仗、重复、重叠、韵脚、谐音等手段达到使语言生动有力的目的,因此习语是语言的重要修辞手段,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

例如:中文中的“说到曹操,曹操就到”,“棋逢对手”,英文中也有“talk of the devil,and you’ll see his turns.”“diamond cut diamond.”这样的译文。

二、借用法和意译法在英汉翻译中的实际运用
借用法是指通过与原文不同的词语和形象反映原文整体意义的
翻译方法。

在汉语和英语中,有一些习语具有对应的关系,在意义上和用法上基本一致或部分一致,就可以借用同义习语反映,有利于译者更好地体会原作的意思。

例如:“……我们那五百万算来还可以赚进十二三万,不过剩下的五百万就没有把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we’ll probably make a profit of about a hundred and twenty or thirty thousand dollars on the first five millions,but it’s a job to say whether we’ll make anything on the other five million.man proposes,god disposes.”再如“his brother is known to be no better than himself in inclination…in the old phrase,it is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人家知道他的兄弟的心情不比他好,……用句老话说,也就是半斤八两……”
又如:“read over the volume of young paris face.and find
delight went there with beauty’s pen.”可以翻译成“从年轻的帕利斯的脸上,你可以读到秀美的笔写成的迷人的诗句。


意译法就是用不同于原文的表达形式(包括词汇、语法结构、形象等)表达与原文相同的思想内容的翻译方法。

有时一种语言的表达方法在一种语言中很自然、得体,但译成另一种语言就变得生硬、晦涩,我们必须采用意译的方法,保留其意义,舍弃形式,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其意。

例如:“…so far we are concerned,we’re resorting to war because we’ve been driven to it.”“……对我们来说,战争的道路是逼上梁山”;再如:“among so many well-dressed and cultured people,the country girl felt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同那么多穿着体面又有教养的人在一起,这个乡下的姑娘感到很不自在。


“they should not poke their nose into our affairs any more”。

应该翻译成“他们再不应干涉我们的事务了。


“it is regrettable that our appeal remained a dead letter.”“遗憾的是我们当时的呼吁竟石沉大海了。


“lifting a rock only to have his own toes squashed.”——this will be inevitable result of chamberlain’s policy.“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

总之,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别很大,在实际翻译中运用借用法和意译法非常有必要,尤其是遇到一些民族和地方色彩浓厚的习语时,运用借用法和意译法更能彰显语言的魅力。

我们要注意尽量保存民
族和地方特色,不要将译文语言中特有的元素生搬硬套,以免误译。

参考文献:
[1]唐连成,吕俊.英汉翻译教程[m].延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
[2]吕俊,李德凤.英汉翻译的理论和方法[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