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电阻学案(个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6.3《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2.实验观察:引导学生进行电阻实验,观察电阻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3.讨论结果分享:鼓励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和实验观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四)总结归纳
1.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总结电阻的定义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6.3《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是针对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6.3《电阻》进行教学。电阻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了生活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在教学设计上,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设计了多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电阻的变化,从而理解电阻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单位及符号。
2.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电阻变化。
3.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4.掌握电阻串联和并联的特点,能绘制等效电阻图。
5.能运用电阻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电路的短路和断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实例引入: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为例,如家庭电路、手机充电器等,引导学生关注电路中的电阻现象。
2.实验情境:展示一个简单的电阻实验,如灯泡亮度的调节,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阻的存在和变化。
3.问题引导: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电阻是什么吗?电阻对电路有什么影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课时16.3教学设计电阻九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电阻的定义,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电阻的温度系数。
-这一部分是本章节的核心内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电阻的本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学会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并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4.引导学生了解电阻的温度系数,解释为什么不同材料的电阻值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小组讨论电阻的定义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2.教师提问:“同学们,请举例说明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电阻的重要性。
3.学生就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电阻的重要性,增强学习动机。
2.注重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电阻的规律,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4.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电阻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测量方法和应用技巧。
8.课后作业与评价
-设计富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当电路中的电阻变化时,电流表的读数如何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阻对电流的影响,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电流是由电压驱动的,那么电阻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人教九上物理16.3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2.讨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影响电阻大小的各种因素,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3.实验数据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总结归纳
1.电阻的概念与特点:总结电阻的定义、单位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通过学生的作品、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充分发挥教学策略的优势,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同时,我还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我力求打造一个高效、生动、有趣的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电阻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浅入深地理解电阻概念,如“电阻是什么?”,“电阻的单位是什么?”,“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等。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自主探究。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情境导入:以家庭电路中出现的电阻现象为例,如灯泡的亮度与电阻的关系,引发学生对电阻的兴趣。
2.利用实验情境导入:进行电阻实验,如电阻丝的加热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阻的变化,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3.提出问题导入: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电阻会影响电流的大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人教九上物理16.3电阻教学设计
3.实践探究,突破重难点
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电阻,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a.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指导学生改变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条件,观察电阻值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6.预习任务:预习下一章节内容,了解电容器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测量方法,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作业完成后,请家长签字确认,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同学们不断提高。
人教九上物理16.3电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定义、单位、符号及其物理意义。
2.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4.了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特性,能计算串联和并联电阻的阻值。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课堂所学。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认真完成课后习题,特别是关于电阻测量、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分析以及串联和并联电阻计算的应用题,以巩固对电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实践探究:在家中寻找一个简单的电路,如台灯、电视等,观察其电阻值,并尝试解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将观察结果和解释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设计实验组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并讨论实验结果。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发现电阻的规律。
16-3电阻学案
16-3电阻学案学习目标:知道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转换,以及电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重点:导体的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课堂导学】探究活动一:什么是电阻1、课本上的小实验16.3—1表明不同导体对电流的作用大小不同。
导体的这种作用就叫做,符号;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2、电阻的单位有、、;符号分别为、、单位换算:1KΩ= Ω 1MΩ= KΩ= Ω探究活动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猜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粗细)……设计实验:实验电路装置及器材如右图所示。
其中:A为细长的铜丝B为细长的镍铬合金丝C为粗长的镍铬合金丝D为细短的镍铬合金丝探究活动三、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由于探究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因素,因此实验时采用的实验方法对各个因素逐个研究。
通过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电流的计数越大,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电阻越。
(1)探究电阻的大小跟材料的关系: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改变的变量是,因此应选择的电阻丝是和进行实验。
结论1: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关。
(2)电阻的大小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改变的变量是,因此应选择的电阻丝是和进行实验。
结论2: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关。
相同情况下,导体的横截面越大电阻越。
(3)电阻的大小跟导体长短的关系: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改变的变量是,因此应选择的电阻丝是和进行实验。
结论3 。
(4)猜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还有,探究发现。
综上所述,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与导体的、、、。
课堂练习1.A、B是两根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的导体,如果A导体的横截面积是0.5cm2,B导体的横截面积是5mm2,则导体A的电阻导体B的电阻。
2.有三根相同材料制成的导体A、B、C,在相同的温度下,A比B长,粗细相同;C与B长度一样,C粗些.这三根导体的电阻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3、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中有电流,导体才能有电阻 B.导体电阻的大小取决于通过它的电流的大小C.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通过的电流无关 D.导体的电阻只与导体的长度有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B.两根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导线,横截面积较小的电阻一定大C.长度相同的两根导线,细的导线电阻一定大D.长度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也相同的导线,在任何情况下,电阻都一样大5.a是长1m,粗0.1mm2的康铜线;b是长1m,粗0.2 mm2的康铜线;c是长0.5m,粗0.2mm2的康铜线;d是长1m,粗0.1m 2的镍铬线,要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是否有关,应选取做实验的金属线是( )A.a和b B.b和c C.a和c D.a和d课后练习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这反映在( ) A.电阻的大小随导体中电流的变化而变化B.电阻的大小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C.电阻的大小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共同决定 D.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2、在A、B两条不同导线的两端加上相同的电压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关系是IA<IB,则A导体的电阻____B导体的电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6.3电阻的优秀教学案例
本节课的案例亮点突出了实践性、启发式、生活化、互动性和反思与评价五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3.生活化:本节课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电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节能环保,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互动性:本节课注重课堂互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在实验、讨论等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勇气。课堂氛围活跃,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区别吗?它们在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激发学生的思考。
3.总结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顺势引出电阻的概念。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电阻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电阻是电流流动的阻碍。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要求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生活中的电路问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3.让学生思考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节约用电。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五个环节,系统地讲解电阻的概念、影响因素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物理知识。
2020九年级物理全册 16.3电阻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电阻【学习目标】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3.会用探究的方法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预学部分】1.电阻的概念、符号、单位、单位的符号、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什么?【合学部分】合学一:电阻1、阅读教材63页电阻部分前两自然段,根据实验现象完成展示一的第1个问题。
2、阅读教材63-64页电阻部分剩余部分的内容,回答展示一的第2个问题。
合学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阅读教材64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部分内容,回答展示二的问题。
【展示部分】展示一:电阻1、比较两次灯泡的发光情况,发现了什么?表明了什么?根据电路组成的不同,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现象?2、电阻的定义及符号: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什么?电阻的国际单位及单位的符号:还有哪些常用的电阻单位,它们之间换算关系是怎样的?1Ω= kΩ= MΩ思维拓展:导体与绝缘体本质的区别是什么?作业一:回家自学科学部分的内容。
展示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除了材料之外,猜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还有哪些?本实验应采用什么方法来进行研究?由于电阻的大小无法直接观察,可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电阻的大小?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开始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注意事项:做实验时请把电压调至1.5V。
请在表格中填大、小)接入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电流表示数电阻大小镍铬合金丝l S镍铬合金丝<l S 实验结论:接入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电流表示数电阻大小镍铬合金丝l S镍铬合金丝l>S实验结论:思维拓展:如果要做电阻与温度是否有关的实验,此实验应该怎么做?【点拨部分】在做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的实验时,可把两个镍铬合金丝并联,相当于增大了电阻的横截面积。
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适时点拨【反馈部分】1.有两段导体A和B,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导体A的电流较大,通过导体B的电流较小,则有()A.导体A的电阻大B.导体B的电阻大C.两段导体的电阻一样大D.无法比较2.关于电阻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忽略温度的变化)()A.导线越长,电阻越大B.导线越粗,电阻越小C.铁导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D.同种材料、粗细相同的导线越短,电阻越小3.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也越大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C.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都无关D.导体的电阻只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4.一根锰铜线的电阻为R,要使这根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小,可采用的方法是()A.减小导线两端的电压B.增大导线中的电流C.将导线对折后连入电路D.将导线拉长后连入电路5.在做“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为了便于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即每次需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归纳出结论,实验室提供的4根导线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线代号甲乙丙丁长度/m 1.0 1.0 0.5 1.0横截面积/mm20.8 1.2 1.2 0.8材料镍铬镍铬镍铬锰铜A.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甲和丙B.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应选丙和丁C.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应选甲和乙D.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应选乙和丁参考答案课堂检测1.B解析: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跟外部其他因素无关,但可通过检测在一定电压下导体中的电流大小来感知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6章第3节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4.通过对电阻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应用。
2.教学难点: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1.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3.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电阻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观察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如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
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如绘制图表、计算平均值等。
4.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成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5.教学拓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拓宽知识视野。同时,教师举办科普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讲解电阻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这种教学拓展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讲授新知
1.电阻概念:教师讲解电阻的定义、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使学生掌握电阻的基本知识。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4.通过对电阻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电阻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过程与方法能力,塑造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电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场景,如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等,让学生了解电阻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
2.通过设计有趣的物理实验,如灯泡亮度的调节、电流表指针的偏转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电阻的作用和影响。
3.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电路中为什么需要电阻吗?电阻在电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阻。
(二)讲授新知
1.利用PPT展示电阻的定义、单位、符号以及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
2.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包括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研究,培养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
4.设计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掌握知识。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目标,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和互动环节。通过对比实验、小组讨论和问题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九年级物理全册16.3电阻学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电阻学习目标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3.会用探究的方法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自主探究1.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的大小。
2.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表示,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3.电阻比拟大的单位有千欧、兆欧,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 kΩ= Ω,1 MΩ=Ω。
4.电阻在电路图中用符号“〞表示。
5.导体的电阻是的一种性质,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和有关。
合作探究一、电阻演示实验:1.把长短、粗细一样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
2.在上述实验中,接入电流表,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实验现象:1.把铜丝接入电路时,小灯泡较明亮;把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时,小灯泡较暗。
2.把铜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示数较大;把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示数较小。
实验结论:在一样的电压下,通过铜丝的电流比拟大,说明;通过镍铬合金丝的电流比拟小,说明。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3~P64的内容,学习相关的知识。
知识拓展:1.导线的电阻是很小的,一般忽略不计;2.电流表的电阻是很小的,与导线接近;3.电压表的电阻是很大的。
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1.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选用粗细一样、长度不同的两根镍铬合金丝,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比拟流过长短不同的镍铬合金丝电流的大小。
接入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电流表示数电阻大小镍铬合金丝l S小大镍铬合金丝<l S大小2.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选用长度一样、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根镍铬合金丝,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比拟流过粗细不同的镍铬合金丝电流的大小。
接入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电流表示数电阻大小镍铬合金丝l S小大镍铬合金丝l>S大小3.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把灯丝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用酒精灯对灯丝加热,观察灯泡的亮度及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实验结论:1.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第3节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1.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和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电阻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4.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电阻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鼓励学生持续努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阻实例,如电线、电阻器等,引发学生对电阻的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电阻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的思考。
3.总结电阻的定义和作用,顺势导入新课《电阻》。
4.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持续努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5.科学思维的培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阻的基本知识,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欲望。
2.通过对电阻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4.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电阻的定义、电阻的符号及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分析、讨论,使他们对电阻有更深入的理解。
16.3 电阻学案
第3节 电阻一、创设情景把长短、粗细相同的不同导体连入电路中,通过观察灯泡明亮程度的变化,来获得不同导体(相同条件下)对电路中电流的阻碍作用的信息。
二、探究新知1.电阻(resistance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大小与是否接入电路、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
(2)物理量符号:_______(3)单位:_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_______还有几种常见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k Ω=_______Ω 1 M Ω=_______Ω 1.8M Ω=_______k Ω=_______Ω。
6000Ω=_______k Ω=_______M Ω。
(4)电阻器在电子技术中,要经常用到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把它们叫做电阻器,也叫做定值电阻,简称电阻,如图2所示,在电路图中用表示。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利用所示的实验器材,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图1 图2 图3常见的电阻值 人的双手间(干燥) —— Ω 人的双手间(潮湿) —— Ω照明灯泡(工作时) —— Ω实验用小灯泡 —— Ω实验使用的导线(每根) —— Ω将上述实验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图1的实验表格数据 接入导体 长度 横截面积 电流大小 镍铬合金丝 l 2S 镍铬合金丝 lS图2的实验表格数据接入导体 长度 横截面积 电流大小 镍铬合金丝 l S 锰铜丝 lS图3的实验表格数据接入导体 长度 横截面积 电流大小 镍铬合金丝lS 镍铬合金丝 0.5lS归纳实验: 结论: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
把日光灯的灯丝或用细铁丝绕制的线圈,按图4接入电路,缓慢地给灯丝或线圈加热,注意观察加热前后电流表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6.3电阻导学案(方案1)
人教版《6.3电阻》导学案(方案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及换算。
2、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使学生能够简单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联系的意识,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并主动进行探索的良好学习品质。
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电阻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电阻单位及换算;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学习难点:理解电阻的概念学习活动:引入新课:教师演示14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来说明金属导体能导电,但是对电流也有阻碍作用,引入电阻的概念。
一、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板书)学生自学课本15页,并完成以下问题.1、叫做电阻,电阻用字母表示,其国际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2、1KΩ= Ω,1MΩ= KΩ3、电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让学生阅读常见用电器工作时的电阻阻值。
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板书)1、猜想:相同材料的导体电阻大小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找出因素.2、设计实验(在小组内交流),根据制定的方案进行实验。
记录3、按照课本实验装置动手实验,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思考其原因,此实验中用到的物理实验方法是什么?4、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完成下列问题(小组内讨论,小组展示)(板书)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强化练习:练习册7页8题;自主练习10页三题三、学生自学、教师点拨“半导体”、“超导现象”。
应用与训练:1、导体对电流的作用,叫电阻,用字母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
3、400Ω= KΩ= MΩ。
4、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有关。
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长度越长,电阻越;材料长度一定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
知识拓展:1.假如让你假设一条输电线路,在铁线和铝线之间,你选用哪种?请说出理由2.请调查你家里的电线、室外的电线、高压电线、电话的电缆线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并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分析采用该材料的原因。
九年级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 实践性教学:本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本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在讲授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导体电阻值的变化。这种实践性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提高学习效果。
(二)讲授新知
1. 教师介绍电阻的定义、单位、符号,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对电阻有直观的认识。
2. 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结合实验数据,让学生理解电阻变化的规律。
3. 演示如何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值,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电阻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特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为什么电阻会影响电路的电流?”“如何测量电阻值?”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敢于提问、勇于探索的精神。
3. 教师在解答问题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5. 跨学科融合:本案例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同时,通过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讲解电阻的应用时,教师引入了节能减排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电阻知识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应用。这种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优秀教学案例
3.引导学生在作业中反思: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实验心得,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五、案例亮点
1.实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展示电流通过不同材料时的变化实验,以及询问学生在家庭电路中是否遇到过电阻变化的情况,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物理规律,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二、教学目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阻的定义、单位及符号,理解电阻的本质和作用。
2.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等。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实验现象,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如通过观察电流通过不同材料时的变化,引发学生对电阻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设计生活化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询问学生在家庭电路中是否遇到过电阻变化的情况,让学生思考并探讨解决方法。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电阻的微观结构,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阻的本质。
(四)总结归纳
1.电阻的概念与影响因素:总结电阻的定义、单位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2.欧姆定律与电阻的关系:强调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电阻测量方法:归纳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电阻的概念、影响因素和测量方法等知识。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6.3 电阻 学案
第3节电阻知识点一电阻的概念、单位及换算题型一电阻含义的理解例1-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一定越小C.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答案:D题型二电阻单位的换算例1-2:完成以下单位换算:2MΩ =______kΩ=_______Ω.知识点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题型一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例2-1: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如图是某实验小组进展探究的实验装置.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合金电阻线,a、b、c的长度均是lm,d的长度是0.5m;a、b、d的横截面积一样,c的横截面积比a、b的小;a、c是镍铬合金线,b、d是锰铜合金线.〔1〕依次把M、N跟b和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示数,分析比拟b、d两根合金线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的关系,其结论是:.〔2〕类似步骤〔1〕,依次把M、N跟的两端连接,可探究电阻跟材料的关系.〔3〕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称为控制变量法.试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再列出一个用这种方法研究的例子:.答案:〔1〕电流表;导体长度;在导体横截面积和材料一样的情况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2〕a、b;提示:〔1〕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由题意可知,b、d两根合金线的材料与横截面积相等而长度不同,比拟b、d两金属色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导线长度的关系,由实验可得:在导体横截面积和材料一样的情况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2〕探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应控制导线的长度与横截面积相等而材料不同,由题意可知,应选a、b两导线.〔3〕①探究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③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实验都应用了控制变量法.题型二比拟电阻大小例2-2:A、B、C是三根一样材料的导线,A和B的长度一样,A比B细;B和C的粗细一样,B比C长。
那么这三根导线的电阻R A、R B、R C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6.3《电阻》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6.3《电阻》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情境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理解电阻的概念和性质。
在活动中,学生能够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电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阻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电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难点:电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灯泡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境引入:让学生观察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亮度,引发学生对电阻的思考。
2. 讲解电阻的概念和性质:通过示例和讲解,使学生理解电阻的含义和性质。
4. 电阻计算方法的学习: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5. 应用拓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电阻的应用,如照明电路中的电阻分配、电阻发热等。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电阻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2. 难点:电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实验探究环节,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提高了实验能力。
在应用拓展环节,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说明电阻的应用,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电阻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仍有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拓展延伸:邀请电器工程师来校进行讲座,介绍电阻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组织学生参观电子工厂,实地了解电阻的制作过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境引入:我选择了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亮度作为实践情境,因为这是一个直观且易于观察的现象,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于电阻的好奇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3电阻
【学习人】【班级】【学习日期】
学习目标
1. 认识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 能画出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单位换算。
3.能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
有关。
4.体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积极动手进行实验。
一、温故互查:
1.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2.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3.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4.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二、学习探究:
设问导读:问题1.电阻阅读P63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比较两次实验,灯泡亮度高,电流表示数大(“铜丝”或“合金丝”)表明在相同电压下通过铜丝的电流比通过镍铬合金丝的电流______(大/小);铜丝对电流的阻碍比镍铬合金丝对电流的阻碍_________(大/小)。
2.电阻的概念:。
符号:,单位:,电阻的元件符号:。
3.2MΩ= KΩ= Ω
4.阅读P65小资料,观察图16.3-4能说明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阅读p64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完成下列问题
1.上面图16.3-1实验中,我们知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什么有关?。
2.猜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在验证这些猜想时,我们要用_________方法。
4.通过实验可得,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等因素有关。
5.阅读科学世界,回答下列为题。
①半导体的材料有哪些?能制作成哪些元件?
②什么是超导现象?超导现象说明电阻与什么有关?
③玻璃受温度的影响与铝、铅等物质的规律相反,即温度越高,电阻。
自学检测
1、电阻的国际单位是。
10MΩ= KΩ= Ω
2. 有两条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长20厘米,另一条长1.3米,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
3. “铜导线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这种说法对吗?应当怎么说?
三、巩固练习:
★1.468Ω= MΩ = KΩ
★★2.我能做:同种材料组成的四根导线,R1<R2<R3<R4,如果它们的长度相等,横截面积最大的是:,如果它们的横截面积相等,则电阻线的长度最长的是:。
★★★3.铁比铜和铝便宜,为什么家里的电线都是铜线和铝线,而不用铁丝做电线?
★★★★4.把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变成等边三角形ABC,如图9所示,图中D 为AB边的中点,如果C、D两端的电阻值为9Ω,则AB两端的电阻值为。
这根导体的总电阻是。
四、测评与拓展:
1.小明用两节干电池和一个灯泡连接了如图11所示的电路,用来探究铅笔芯AB 的导电性。
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能发光,这说明铅笔芯是,发出微弱的光说明有通过灯泡,当P向右移动时灯泡亮度增大,说明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选填增大或减小),这个实验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