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的常识电子教案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34404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3.png)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的固体物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晶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晶体具有规则的形状。
2. 讲解晶体定义和特点: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3.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晶体,并分析其特点。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晶体的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正交晶系和单斜晶系。
2. 晶体结构的表示方法:晶胞、晶格和空间群。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通过PPT或板书,讲解各种晶体结构的特点和实例。
2. 展示晶体结构的图片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晶体结构的形状和结构特点。
3. 练习:让学生分析给出的晶体结构图,判断其属于哪种基本类型。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的理解和记忆。
2.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操作情况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晶体的生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生长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晶体生长的原理:溶液蒸发、熔体冷却、离子注入等。
2. 晶体生长过程:成核、生长和成熟阶段。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生长的原理:通过PPT或板书,讲解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
2. 演示晶体生长实验:进行晶体生长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晶体生长的过程。
3. 讨论:让学生分析晶体生长的速度和形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第四章:晶体的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一些基本性质。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c4220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03.png)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激发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与分类晶体的基本特点晶体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晶体的实际应用。
1.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图片和实例。
视频:播放晶体生长的实验过程。
1.5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晶体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介绍晶体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晶体的实际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晶体的重要性。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二章:晶体的定义与分类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2.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晶体的分类: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2.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2.5 教学步骤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3. 示例:展示不同类型的晶体实例。
4. 练习:让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晶体。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三章:晶体的基本特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特点。
3.2 教学内容晶体的周期性结构晶体的点阵参数晶体的对称性讲授法:讲解晶体的基本特点。
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晶体的对称性。
3.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基本特点。
3.5 教学步骤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晶体的周期性结构、点阵参数和对称性。
3. 示例:展示晶体的对称性实例。
4. 练习:让学生分析晶体的对称性。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四章:晶体的重要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晶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晶体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晶体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晶体的重要性。
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晶体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重要性和应用实例。
(完整word)选修三晶体的常识教学案
![(完整word)选修三晶体的常识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d25cff844769eae009edf0.png)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教案目标】1、了解晶体的初步知识,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学会识别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2、知道晶胞的概念,了解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学会通过分析晶胞得出晶体的组成。
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觉得物质性质”的客观规律.【教案重点】晶体、晶胞的概念。
【教案难点】计算晶胞的化学式.【教案过程】[导入]走进化学实验室,你能见到许多固体,如蜡状的白磷(P4>、黄色的硫黄、紫黑色的碘(I2>和高锰酸钾(KMnO4>、蓝色的硫酸铜(CuSO4·5H20〉、白色的碳酸钙等。
放眼世界,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也都是固体.你一定还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更多的固体,如金属、玻璃、陶瓷、砖瓦、水泥、塑料、橡胶、木材……b5E2RGbCAP你是否知道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绝大多数常见的固体是晶体,只有如玻璃之类的物质属于非晶体(又称玻璃体>。
晶体与非晶体有什么本质的差异呢?今天我们开始学习…。
p1EanqFDPw[板书]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投影]常见的晶体<或展示实物):[思考]晶体规则的几何外型与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的存在什么关系?[投影]表3—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自范性微观结构晶体有<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型)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的有序排列非晶体没有<不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型)原子排列相对无序[讲解]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白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所谓自发过程,即自动发生的过程。
不过,“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水能白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就不能下泻。
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
熔融态物质冷却凝固,有时得到晶体,但凝固速率过快,常常只得到看不到多面体外形的粉末或没有规则外形的块状物。
DXDiTa9E3d[板书]1、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白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31晶体的常识教案30(人教版选修3).doc
![31晶体的常识教案30(人教版选修3).doc](https://img.taocdn.com/s3/m/f1bc17af8e9951e79a8927ad.png)
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获得晶体的几种途径(2)理解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3)初步学会确定一个晶胞屮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4)掌握晶体和晶胞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2、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三、教学难点1、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四、教学用品晶胞实物模型、2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圆底烧瓶、碘、水、多媒体等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视频投影]雪花放大后的形状、烟水晶、石膏、毒砂、绿柱石、云母等晶体实物(并配以相应的解说,给学生了解到这些固态物质都有规则的儿何外形。
)[教师讲述]我们就将这些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称之为晶体,而另一些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称之为非晶体。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设计意图:课前请同学收集身边的固态物质,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并分组交流讨论, 最后进行分类,并在课堂上汇报。
这样从学生身边的固体入手,直观、简洁地引入课题, 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融入课堂,同时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2.探究活动一:探究晶体的特点,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1)晶体的特点之一:自范性[过渡]晶体和非晶体在本质上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別。
[教师讲述](展示实物)大家看我手上的两件美丽的饰品一一玛瑙耳坠和水晶项链,从外表看,两种饰品材质一样吗?(不一样)但是大家知道吗,其实她们都取材于天然水晶球。
(学生疑惑)大家一定觉得意外,不过大家看完下面一段短片后,一定就不会觉得意外了。
晶体的常识 说课稿 教案
![晶体的常识 说课稿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77a60b83c4bb4cf6ecd117.png)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获得晶体的几种途径
2理解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3初步学会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4掌握晶体和晶胞的概念
5掌握晶体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一)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二)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四、教学用品
晶胞实物模型、2铁架台、酒精灯、食盐晶体、胆矾晶体、硝酸钾晶体、蒸发皿、圆底烧瓶、碘、水、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数一数钠晶胞和铜晶胞所含的原子数。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5cd5e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5.png)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激发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与分类晶体的基本特性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晶体的概念和特性。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观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晶体的形态和结构。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的情况。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二章:晶体的结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培养学生分析晶体结构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六方最密堆积、简单立方等。
晶体结构的描述方法:空间点阵、球棍模型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模型展示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晶体结构的特点。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分析不同晶体结构的异同。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的情况。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三章:晶体的性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一些基本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运用晶体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晶体的一些基本物理性质:熔点、硬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晶体性质与晶体结构的关系。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晶体性质的表现。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晶体性质的应用。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实验和观察的情况。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四章:晶体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对晶体应用的兴趣和认识。
4.2 教学内容晶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等。
晶体在光学和电子学中的应用:液晶、光电器件等。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应用实例。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晶体应用的原理和优势。
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的情况。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晶体常识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选修三 第1节 晶体的常识 教案
![选修三 第1节 晶体的常识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e3e6ba87c24028915fc3e3.png)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教学目标】1、了解晶体的初步知识,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学会识别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2、知道晶胞的概念,了解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学会通过分析晶胞得出晶体的组成。
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觉得物质性质”的客观规律。
【教学重点】晶体、晶胞的概念。
【教学难点】计算晶胞的化学式。
【教学过程】[导入]走进化学实验室,你能见到许多固体,如蜡状的白磷(P4)、黄色的硫黄、紫黑色的碘(I2)和高锰酸钾(KMnO4)、蓝色的硫酸铜(CuSO4·5H20)、白色的碳酸钙等。
放眼世界,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也都是固体。
你一定还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更多的固体,如金属、玻璃、陶瓷、砖瓦、水泥、塑料、橡胶、木材……你是否知道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绝大多数常见的固体是晶体,只有如玻璃之类的物质属于非晶体(又称玻璃体)。
晶体与非晶体有什么本质的差异呢?今天我们开始学习…。
[板书] 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投影]常见的晶体(或展示实物):[思考]晶体规则的几何外型与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的存在什么关系?[自范性微观结构晶体有(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型)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的有序排列非晶体没有(不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型)原子排列相对无序[自动发生的过程。
不过,“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要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白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就不能下泻。
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
熔融态物质冷却凝固,有时得到晶体,但凝固速率过快,常常只得到看不到多面体外形的粉末或没有规则外形的块状物。
[板书]1、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白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投影]图3-1天然水晶球里的玛瑙和水晶。
[讲述]最有趣的例子是天然的水晶球。
水晶球是岩浆里熔融态的Si02侵入地壳内的空洞冷却形成的。
剖开水晶球,常见它的外层是看不到晶体外形的玛瑙,内层才是呈现晶体外形的水晶。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864c8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0.png)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成的空间点阵结构。
2. 晶体的特点:晶体具有有序排列、周期性重复、自范性、各向异性等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晶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晶体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讲解晶体定义和特点: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晶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晶体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晶体的类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晶体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类型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原子晶体:由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晶体,如金刚石、硅晶体。
2. 分子晶体:由分子通过分子间力相互吸引形成的晶体,如冰、干冰。
3. 离子晶体:由正负离子通过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晶体,如食盐、硫酸铜。
4. 金属晶体: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相互连接形成的晶体,如铜、铁。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类型: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晶体及其特点。
2. 实物展示:展示不同类型的晶体样品,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增加直观感受。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晶体类型的应用,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不同晶体类型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晶体的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结构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结构类型:包括简单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六方最密堆积等结构。
2. 晶体的空间点阵:晶体中离子的排列方式,如ABC、ABAB、ABCABC等。
3. 晶体的晶胞: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可以是立方体、六角形等。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31668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5.png)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理解晶体的结构和形成过程。
3. 掌握晶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一、晶体的概念和性质(400字左右)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空间排列方式组成的固体物质。
2. 晶体的特征: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有各向同性,清晰的面和直线、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3. 晶体的性质:硬度、透明度、熔点等。
二、晶体的结构和形成过程(600字左右)1. 晶体的结构:晶体是由基本的晶胞重复堆积而成的。
介绍晶胞、晶格和晶面的概念。
2. 晶体的形成过程:熔融结晶和溶液结晶。
说明每一种结晶方式的过程和条件。
三、晶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500字左右)1. 宝石:介绍各种宝石的晶体结构和特点,如钻石、蓝宝石等。
2. 金属晶体:说明金属晶体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合金的强度和导电性。
3. 半导体晶体:介绍半导体晶体在电子器件中的重要性,如集成电路芯片。
4. 结晶的糖和盐:解释结晶的糖和盐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和用途。
教学方法与步骤:1.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呈现晶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班级讨论:通过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晶体的结构和形成过程。
3. 实验教学:设计简单的结晶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结晶的过程。
4. 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观察不同物质的晶体形态,分析晶体的差异和原因。
5. 小组合作:让学生自行调研晶体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向全班展示。
6. 总结和评价:和学生一起总结晶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与提升:1. 学生讨论和答辩的质量。
2. 结晶实验的操作是否准确,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3. 学生展示晶体应用的创意和深度。
4. 教师根据评价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和加强的意见。
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等。
2. 实验材料和设备:试管、温度计、溶液等。
总结:通过本次晶体常识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晶体的概念、性质、结构和形成过程,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中体会晶体的重要性。
晶体的常识(套教案)
![晶体的常识(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ed0bf0960590c69fc3760b.png)
晶体的常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2、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常识、情感经验从宏观特征逐步过渡到微观特征,认真把握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晶体内部微观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务实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学重点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教学难点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晶体的物理性质教学过程【引言】通过以前对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学习,我们知道组成物质的质点可以是原子、分子或离子。
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质点间作用力大小的不同和质点排列的有序或无序,物质主要可分为三种聚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物质又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无定形体)。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有关晶体的知识。
【板书】第三章晶体和结构与性质【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晶体的有关常识【板书】第一节晶体的常识一、晶体与非晶体【师】我们先来看一下它们的定义。
【板书】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师】如:NaCl、I2、金刚石等。
【板书】2、非晶体:不具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师】如:松香、蜡烛、玻璃等等。
【板书】3、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自范性微观结构晶体有(能自发..呈现多面体结构)原子在三维空间内呈周期性有序排列非晶体没有(不能自发..呈现多面体结构)原子排列相对无序4、晶体具有自范性的条件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师】熔融态物质凝固,但如果凝固速率过快,常常只得到看不到规则多面体外形的粉末或没有规则外形的击块状物。
如:快速冷却玛瑙缓慢冷却水晶【过渡】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晶体的特点。
【板书】二、晶体的特点1、晶体内部质点和外形质点排列的高度有序性。
【师】晶体二氧化硅非晶体二氧化硅晶体的外形具有一定的、整齐的、规则的几何外形。
如教材中所给出的几种晶体的外观。
虽然由于生成晶体的条件不同,所得到的晶体在外形上可能有些外曲,但晶体表面的夹角(晶角)总是不变的。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1ee7aa5acfa1c7ab00cc23.png)
3-1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差异,知道晶体的特征和性质。
2.了解获得晶体的途径。
3.知道晶胞的概念,学会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能根据晶胞的结构确定晶体的化学式。
【新知导学】一、晶体与非晶体1.概念(1) 晶体:内部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如金刚石、食盐、干冰等。
(2) 非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固体物质。
如橡胶、玻璃、松香等。
2.晶体特点(1)晶体具有自范性。
它是指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它是晶体中结构微粒在微观空间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
(2)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3)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它是指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
3.获取途径(1)熔融态物质的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非晶体自范性(本质区别)有无是否均一均一不均一固定熔、沸点有无某些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有无能否发生X-射线衍射(最科学的区分方法)能不能(能发生散射)(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方法:测定方法测熔点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科学的方法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例1下列有关晶体的特征及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晶体一般都有各向异性B.晶体有固定的熔点C.固态物质不一定是晶体D.粉末状的固体肯定不是晶体【考点】晶体与非晶体【题点】晶体和非晶体的性质答案D解析晶体具有自范性、各向异性、对称性等特性,晶体具有固定的熔、沸点,故A、B项正确;玻璃为固态物质,属于非晶体,故C项正确;晶体可以通过外部条件变成粉末状固体,如通过研磨、熔融态时迅速冷却等方法都可以得到看不出几何外形的粉末,故D项不正确。
例2不能够支持石墨是晶体这一事实的选项是()A.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素异形体B.石墨中的碳原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C.石墨的熔点为3 625 ℃D.在石墨的X-射线衍射图谱上有明锐的谱线【考点】晶体与非晶体【题点】晶体与非晶体的判断答案A解析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有自范性、有固定的熔点、物理性质上体现各向异性、X-射线衍射图谱上有分明的斑点或明锐的谱线等特征,都是晶体在各个方面有别于非晶体的体现,故B 、C 、D 能够支持石墨是晶体这一事实。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aa430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7.png)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晶体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晶体学习的兴趣1.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与特性晶体的应用领域1.3 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讨论相结合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对晶体产生好奇心。
1.4.2 讲解晶体定义:解释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1.4.3 晶体应用展示:介绍晶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子、光学、建筑等。
1.4.4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晶体的特性和应用,分享各自的观点。
1.4.5 总结:强调晶体的重要性和本章内容的要点。
第二章:晶体的结构2.1 教学目标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掌握晶体结构的基本参数2.2 教学内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立方晶系、六方晶系等晶体结构的基本参数:晶胞、晶格常数、晶面等2.3 教学方法图形演示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晶体结构的学习。
2.4.2 讲解晶体结构类型:通过图形演示,介绍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
2.4.3 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自行操作模型或软件,观察晶体结构的特点。
2.4.4 讲解晶体结构参数:介绍晶体结构的基本参数及其重要性。
2.4.5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晶体结构参数的意义,分享各自的观察和理解。
2.4.6 总结:强调晶体结构的重要性和本章内容的要点。
第三章:晶体的生长与制备3.1 教学目标了解晶体生长的原理与过程掌握晶体的制备方法3.2 教学内容晶体生长的原理:溶液法、熔融法等晶体的制备方法:Czochralski法、Float Zone法等3.3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验演示相结合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晶体生长与制备的过程。
3.4.2 讲解晶体生长原理:介绍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4.3 实验演示:进行晶体生长实验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长过程。
3.4.4 讲解晶体制备方法:介绍常见的晶体制备方法及其特点。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山西省省级优课)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山西省省级优课)](https://img.taocdn.com/s3/m/32d976d5e87101f69f31956a.png)
第三章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晶胞的概念。
2、了解几种常见的晶胞类型。
3、掌握晶体与晶胞的关系,会通过晶胞确定晶体人化学式过程与方法利用模型将化学知识具体化,掌握用“均摊法”——数学方法来解决化学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均摊法”的学习与应用,使学生加强学科间联系教学重点晶胞的概念、结构;均摊法的应用教学难点晶胞与晶体的关系教学过程【引入】学生展示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实验成果。
【师】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晶体的结构。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晶体的最基本结构——晶胞。
【板书】四、晶胞1、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最基本单元。
且都是平行六面体。
【师】从名称上来看,晶胞就和生物体内的细胞一样。
生物体是由无数个细胞构成的;同样,晶体也是由许许多多个晶胞所构成。
就象书上所提到的那样有如蜂室与蜂巢的关系;又如有些书上所提到的砖与墙的关系。
这两者都说明了晶胞与晶体之间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其实严格地讲,这两种说法都不守全正确。
那晶胞与晶体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板书】2、晶体与晶胞的关系晶体是由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堆砌......而成。
无隙并置的条件:⑴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空隙;⑵晶胞都是平行排列,取向相同(相邻晶胞能共顶点相连接)【过渡】高中阶段,晶胞大都是平行六面体,而平行六面体中最典型的就是立方体。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种与立方体有关的晶胞。
【板书】3、立方晶胞⑴简单立方⑵体心立方⑶面心立方【师】对三种立方进行简单介绍。
“并置堆砌”既是说各个晶胞要共顶点相连接,也就是说:一个粒子,最多可供8个晶胞所共有。
这样的话,在晶胞中实际所占的粒子数就要打折,那该如何计算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有关晶胞的计算方法【板书】4、计算晶体化学式或晶胞中粒子数的一般方法——均摊法(多媒体展示)【师】在立方晶胞中,粒子可能出现在到下这几个位置:顶点棱面内部从上图来看,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各个位置的粒子在一个晶胞中所占的比例。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重庆市县级优课)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重庆市县级优课)](https://img.taocdn.com/s3/m/ac95276f960590c69fc3768e.png)
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2、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和实验从晶体的宏观特征逐步过渡到微观特征,认真把握“结构决定性质”的整体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晶体内部微观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务实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3、通过对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引导学生发现“晶体之美”、“化学之美”【教学重点】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和性质上的差异,晶体的自范性和各向异性【教学难点】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晶体的自范性、各向异性【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繁重的学习任务常常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总想抽时间轻松一把,放松一下。
于是老师想做一个简单的测试,请同学们大声的告诉我,你们爱看电影吗?那同学们爱听故事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小故事。
【视频解说】一个爱好宝石的收藏者听说有一户农夫意外获得了一颗宝石,于是,他就找到那户农夫家想观摩一下那颗宝石,当他看到的时候就被那颗宝石所惊艳了,于是他就想据为己有,想从农夫那里骗得这颗宝石。
接着他就对农夫说:“老农夫,你不识货啊,这哪是什么宝石,就是一颗玻璃珠罢了,留着也没用,不如扔了吧”,农夫半信半疑。
热情的村民被吸引了过来,有的村民就开始出主意说,我听说可以观察它的外形是不是有规则,也有人说可以透过它看字看有没有重影,还有人说在这块石头上滴蜡就可以知道它是不是宝石了…那么,这些村民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用科学的角度来探究一下村民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揭示宝石真假之谜。
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P60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板书】晶体的常识一、晶体与非晶体【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然界形成的下列固体,你觉得它们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并将你的认识与大家分享。
【师】它们都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玻璃也是固体,它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吗?那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晶(主要成分:SiO2)和玻璃的内部结构。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5510e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6.png)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
3. 理解晶体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晶体的定义和特点2. 晶体的基本性质3. 晶体的应用领域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晶体的图片,初步了解晶体的外观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晶体的性质,如硬度、透明度、结晶形状等。
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介绍晶体在科技、医疗、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
作业与评估:1.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晶体应用领域的研究报告。
2. 组织学生进行晶体展示,评估他们对晶体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晶体的类型教学目标:1. 掌握不同类型晶体的结构特点。
2. 了解晶体类型的分类方法。
3. 熟悉常见晶体的类型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晶体类型的分类方法2. 不同类型晶体的结构特点3. 常见晶体的类型和应用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晶体类型的分类方法。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晶体的结构特点。
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常见晶体的类型和应用。
作业与评估:1.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晶体类型的研究报告。
2. 组织学生进行晶体类型展示,评估他们对晶体类型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晶体的生长与形成教学目标:1. 了解晶体生长与形成的过程。
2. 掌握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
3. 熟悉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
教学内容:1. 晶体生长与形成的过程2. 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3. 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晶体生长过程的图片,了解晶体生长与形成的过程。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探究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
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
作业与评估:1.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晶体生长与形成的实验报告。
2. 组织学生进行晶体生长与形成的展示,评估他们对晶体生长与形成知识的掌握程度。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5479a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8.png)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1.2 教学重点:晶体的定义、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的分类。
1.3 教学难点:晶体结构的描述、晶体生长过程的理解。
1.4 教学准备:PPT课件、晶体样品、显微镜等。
1.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晶体样品,引导学生对晶体产生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样品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2)讲解:介绍晶体的定义,解释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介绍晶体的分类及各类晶体的特点。
(3)实践:让学生观察晶体样品,使用显微镜观察晶体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晶体生长的过程。
第二章:晶体的结构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掌握晶体的空间点阵和晶胞的概念。
2.2 教学重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空间点阵、晶胞。
2.3 教学难点:晶胞的计算、晶体结构的描述。
2.4 教学准备:PPT课件、晶体结构模型、计算器等。
2.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晶体结构模型,引导学生思考晶体结构的特点。
(2)讲解:介绍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讲解空间点阵和晶胞的概念,解释晶胞的计算方法。
(3)实践: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晶胞参数,观察晶体结构模型,引导学生理解晶体结构的描述方法。
第三章:晶体生长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生长的基本过程,掌握晶体生长的影响因素。
3.2 教学重点:晶体生长的基本过程、晶体生长的影响因素。
3.3 教学难点:晶体生长过程的理解、晶体生长的影响因素的掌握。
3.4 教学准备:PPT课件、晶体生长实验器材、视频等。
3.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晶体生长实验视频,引导学生对晶体生长产生兴趣。
(2)讲解:介绍晶体生长的基本过程,讲解晶体生长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溶液浓度等。
(3)实践:让学生进行晶体生长实验,观察晶体生长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晶体生长的原理。
第四章:晶体性质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性质的基本特点,掌握晶体物理、化学性质的测试方法。
晶体的常识教案范文
![晶体的常识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a4f9b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a.png)
晶体的常识教案范文教案:晶体的常识教学目标:1.了解晶体的概念和特征;2.掌握晶体的分类和结构特点;3.理解晶体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重点:1.晶体的分类和结构特点;2.晶体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难点:1.理解晶体的结构特点;2.掌握晶体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示范、晶体模型等;2.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实验器材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显示一张晶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是什么?你们有什么了解?2.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晶体的定义并解释相关概念。
二、晶体的分类(15分钟)1.介绍晶体的分类方法,包括按形状分类和按组成元素分类两种方式。
2.分别展示不同形状的晶体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并让学生自行分类。
3.解释晶体的形状与晶体内部结构的关系,例如:三方晶系的晶体形状呈六边形,与其结构有关。
三、晶体的结构特点(25分钟)1.介绍晶体的结构特点,包括周期性、有序性和紧密堆积等。
2.使用实验示范或模型,示意晶体的结构特点,并引导学生观察、理解。
3.分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晶体的结构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四、晶体的性质与应用(30分钟)1.介绍晶体的性质,包括光学性质、电性质和热性质等。
2.分析晶体的性质与其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例如:单晶体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与其紧密堆积结构有关。
3.介绍晶体的应用领域,如电子器件、光学仪器和化学催化等,并展示相关实例。
4.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晶体在这些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5.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并总结晶体的性质与应用。
五、实验探究(30分钟)1.进行一项与晶体相关的实验,例如晶体的生长实验。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流程和观察的指标,进行实验操作。
3.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实验心得和发现,教师进行总结讲解。
六、反思与拓展(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梳理重点内容和难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拓展。
31晶体的常识教案19(人教版选修3).doc
![31晶体的常识教案19(人教版选修3).doc](https://img.taocdn.com/s3/m/843969c5fad6195f302ba6ad.png)
第一节晶体常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晶体的初步知识,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2、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
3、了解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认识化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和性质上的差异。
2、晶体的特征。
3、知道获得晶体的几种途径。
三、教学方法:探究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自主阅读课本,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深刻理解适当的速度的重要性、提升学习化学的兴趣五、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儿我们知道离子、原子或分子等微粒组成千万种物质,物质在自然界中主要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下面我们观察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
【实物展示】实验的药品【驱动问题1】上面展示的这些晶体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回想一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固体还有哪些和它们具有类似的特点?[学生讨论回答]:全部是固体,(1)像上面这一类固体,有着白己有序的排列,我们把它们称为晶体。
例如冰糖、食盐、金属、还有作为首饰的水晶、金刚石具有这样的特点。
【驱动问题2】这是在网站上找到一张玻璃的结构示意图,这张图说明玻璃是不是晶体?为什么?【学生回答】玻璃这一类固体,本身原子排列杂乱无章,称它为非晶体。
例如我们所用的塑料、橡皮,还有柏油路所用的沥青、水泥、木材、石蜡等具有同样的特点,为非晶体。
【老师过渡】同学们预习的很好。
这些美丽的物质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的有关知识,走进晶体的世界,挖掘它的秘密。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板书】: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驱动问题31: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并R知道它们之间的差界:晶体有固定熔点,而菲晶体无固定熔点。
这仅是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差异呢?【学生活动】观察图片、白主阅读课本P60得二者本质差异[投影]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驱动问题4】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是什么?得到晶体有哪些途径?晶体具有哪些特性?【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自主阅读课本P60——P61,思考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得到答案。
31晶体的常识教案9(人教版选修3).doc
![31晶体的常识教案9(人教版选修3).doc](https://img.taocdn.com/s3/m/b4c151e8b90d6c85ed3ac6ac.png)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导课]走进化学实验室,你能见到许多固体,如蜡状的白磷(PJ 、黄色 的硫黄、紫黑色的碘(12)和高僦酸钾(KMnO.) >蓝色的硫酸铜 (CuSO.,・5比0)、口色的碳酸钙等。
放眼世界,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 也都是固体。
你一定还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更多的固体,如金属、玻 璃、陶瓷、砖瓦、水泥、塑料、橡胶、木材……你是否知道固体有晶 体和非品体Z 分?绝大多数常见的固体是品体,只有如玻璃Z 类的物质 属于非晶体(乂称玻璃体)。
晶体与非晶体冇什么木质的差异呢?今天我 们开始学习…。
[板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激发学牛:的兴趣[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是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 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物质。
非晶体:是内部的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物质。
[讲]常见晶体有食盐(离子化合物的固态一般为晶体)、冰、金属、 宝石、水品、大部分矿石。
非品体多是玻璃及玻璃态物质、橡胶。
品 体类型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石墨型特殊晶 体。
[思考]品体规则的几何外型•组成品体的微粒在空间的存在什么关 系? [投影]表3-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岸异 自范性微观结构 品体 有(能自发呈现多血体外 型)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 呈周期性的有序排 列非晶体 没有(不能自发呈现多面 体外型)原子排列相对无序[讲]晶体的基木性质是由晶体的周期性结构决定的。
[板书]2、晶体的基本性质从身边的事物导 课,有利于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 知识与实际的相结厶口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投影]常见的品体(或展示实物):(1)自范性:即晶体能自发地呈现几何多面体外形的性质[讲]晶体的口范性即晶体能白发地呈现多而体外形的性质。
所谓口发过程,即自动发生的过程。
不过,“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要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口发地从髙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就不能下泻。
高中化学晶体的常识教案7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晶体的常识教案7新人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fca951169e314332386893bd.png)
晶体常识(1)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安排在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结构决定性质的内容以后来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必然的理论基础。
本节内容主如果通过介绍各类各样的固体为起点来过渡到本堂课的主题——晶体和非晶体。
而晶体和非晶体的学习是以各自的自范性和微观结构比较为切入点,进而得出取得晶体的一般途径和晶体的常见性质和区分晶体的方式。
教学目标设定:一、通过实验探讨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不同。
二、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式,提多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式,熟悉化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一、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二、晶体的特征教学方式建议:探讨法教学进程设计:[新课引入]:前面咱们讨论过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对于化学键的形成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组成万万种物质的质点能够是离子、原子或分子。
又按照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物质主要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下面咱们观察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
[投影]:一、蜡状白磷;二、黄色的硫磺; 3、紫黑色的碘; 4、高锰酸钾[讲述]:像上面这一类固体,有着自己有序的排列,咱们把它们称为晶体;而像玻璃这一类固体,本身原子排列杂乱无章,称它为非晶体,今天咱们的课题就是一路来探讨晶体与非晶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不同[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你明白它们之间有无不同?[回答]:学生: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讲解]: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这只是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呢?[投影]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不同[板书]:自范性:晶体能自发性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解释]: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得注意,“自发”进程的实现仍需必然的条件。
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D )
A.橡胶 D.水晶
B.玻璃
C.食盐
• 2、下列物质属于非晶体的是
(C)
A.硫磺 D.胆矾
B.白磷
C.松香
2020/7/30
• 2.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CD ) A.晶体就是固体 B.有些晶体是纯净物,有些晶体是
混合物 C.晶体从外观上看是有规则几何形
状的固体 D.不同的晶体可能有不同的几何形
状
2020/7/30
• 3、下列现象表现为晶体的自范性的是
(C )
A.NaCl溶于水
B.KMnO4受热分解
C.不规则的晶体能生长成规则的
D.碘升华
• 4、15.关于晶体的自范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A.破损的晶体能够在固态时自动变成规则的多面体 B.缺角的氯化钠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慢慢变为完
➢熔融态物质凝固 ➢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问题与思考
粉末状的固体是否都为非晶体呢? 一些晶体的显微照片:(见教材P61图3~3)
许多固体粉末用肉眼看不到晶体外形,但在光 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规则的晶体外形
4、鉴别晶体与非晶体
• 五大特性 • 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
2020/7/30
晶体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生长的速率适当
天然水晶球里的玛瑙和水晶
玛瑙是熔融态SiO2快速冷却形成——没有规则外形 水晶则是熔融态SiO2缓慢冷却形成——有规则外形
思考:得到晶体的途 径,除了冷却的方法, 还有没有其它途径? 你能列举哪些?
2020/7/30
3.晶体形成的途径
教材P61图3~2
<2> .各向异性(导电性、导热性、光
学性质等)
石墨在与层平行 的方向导电率约 为在与层垂直方 向上导电率的1万
<3> .均一性倍(晶体的化学组成、密度等性
质在晶体中各部分都是相同的)
<4> .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5> .对称性(晶体的外形和内
部结构都具有对称性。在外形上 ,常有相等的晶面、晶棱和顶角 重复出现 )
2020/7/30
思考“学与问”:教材62页
1:不是晶体,粒子排列无序,没有晶体的自范性。 2: A、采用X射线衍射实验,当X射线照射假宝石 时, 不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只有散射效应。
B、观看是否具有对称性,在外形上假宝石没有相 等的晶面、晶棱和顶角重复出现。
C、用它来刻划玻璃,真宝石硬度大,可刻划玻璃; 而假宝石硬度小,不能用来刻划玻璃。
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2020/7/30
学与问
1、某同学在网站上找到一张 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 这张图说明玻璃是不是晶体? 为什么?
非晶体
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2、根据晶体的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的特点, 人们很容易识别用玻璃仿造的假宝石。你能列 举一些可能有效的方法鉴别假宝石吗?
观察对称性、刻划玻璃、加热、X—射线衍射
常见非晶体:蜂蜡、玻璃、松 香、沥青、橡胶、石蜡、塑料等。
2020/7/30
晶体SiO2和非晶体SiO2的投影示意图
晶体
非晶体
原子呈周期性有序 排列
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区别:晶体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
是否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2.晶体的特性
<1>.有规则几何外形---自范性
晶体内部质点高度有序性的周期性 重复排列——本质特征
2020/7/30
2020/7/30
2020/7/30
固定
非晶
体 本质
不具有规 则的几何 外形
粒子排列 相对无序
没有
各向 不固 同性 定
区别 微观粒子在三维空间是否呈现周期性有序排列
2020/7/30
观察·思考
• 请同学们判断下列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石 蜡
雪花
2020/7/30
钻石 硅藻土
明 矾
食
盐 水晶石
泡沫塑料
• 1、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美的立方体晶块 C.圆形容器中结出的冰是圆形的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D.由玻璃制成规则的玻璃球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2020/7/30
• 下列有关获得晶体的途径,错误的 是
(B)
A.从熔融态结晶出来的硫 B.熔 融态物质急速冷却
C.凝华得到的碘
D.从硫
酸铜饱和溶液中析出的硫酸铜
2020/7/30
• 11.下列过程可以得到晶体的是 ( C) A.对NaCl饱和溶液降温,所得到的固体 B.气态H2O冷却为液态,然后再冷却成 的固态 C.熔融的KNO3冷却后所得的固体 D.将液态的玻璃冷却成所得到的固体
第三章 第一节
让我们一起先欣赏几种美丽的晶体
雪
2020/7/30
花
冰糖
2020/7/30
金刚石
石墨
紫水晶 猫眼石
2020/7/30
祖母绿 黄水晶
一、晶体与非晶体
1、定义:
–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 非晶体: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 常见的晶体:明矾、食盐(NaCl)、味精
、硫酸铜、金刚石、冰、等。
D、加热,真宝石沸点很高,而假宝石无固定的熔 沸点,在一定的范围内便开始熔化。
E、可利用宝石的折光率鉴别
你想知道人造钻石和天然钻石的区别吗?
2020/7/30
小结:晶体和非晶体的差异
固体 外观 微观结 自范性 各向 熔
构
异性 点
粒子在三
晶体
具有规 维空间周 则的几 期性有序
有
何外形 排列
各向 异性